动态 » 国际动态

汪晖德文-英文合订新书《反思平等》出版

汪晖德文-英文合订新书《反思平等》出版

《反思平等》汪晖

德文-英文合订本《反思平等》出版,该书内容为汪晖教授2011年11月18日于德国社会民主党文化论坛演讲稿《反思平等:代表性的断裂》,也包括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西格玛·加布里尔的回应文章。该书为“哲学与政治”丛书系列,包括哈贝马斯、沃尔泽等被邀请到“哲学与政治”论坛的学者著作

汪晖、加布里尔《反思平等》80页,8.95欧元 书号:978-3-8375-0711-9 Klartext Verlagsges. Mbh (April 1, 2012)出版

该书德文原简介:

汪晖是一位广为世界所知的杰出的中国知识分子,他被《外交政策》选为2008年世界最有影响的百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2009年Die Zeit报的"谁为明天思考"系列将他作为全球思想领袖之一进行介绍。作为中国新左翼(一个具有独立的知识和政治立场的知识分子网络)的领军人物,他尤其对市场逻辑的统治地位以及忽略环境与社会平等造成的问题持批评态度,他描述了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民主互相需要、互相完善的一个平等社会图景。汪晖是一个有意思的对话伙伴,因为他扩展了在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特殊语境中提出的平等原则(大致上与社会民主的思路有重叠),丰富了提出的问题,并且将它们与亚洲的知识和文化传统相关联。他通过对西方民主现状的批评也对中国自身目前民主和平等存在的问题提出分析。


加布里尔在他的回应中从德国社会民主和欧洲经验出发描述了这个时代的政治任务--第二次驯服资本主义。针对金融控制的独立性、新自由主义对无限制市场的崇拜、对民主的新威胁和戏剧性扩大的社会分裂、为社会民主和为对市场经济进行社会和生态规范的战斗需要新的动力。欧亚传统迥异,中国和欧洲能互相学习哪些东西来把财富的创造与公平和可持续性相结合、效率与规范和社会民主形式相结合?--在后续的小组讨论中托马斯·迈耶(一位著名社会民主的理论家,在亚洲也被广泛讨论)涉及了这些问题。

 

Wang Hui, Sigmar Gabriel
Die Gleichheit neu denken
Philosophie und Politik XII
80 Seiten, € 8,95
978-3-8375-0711-9
Wang Hui gilt als einer der herausragenden chinesischen Intellektuellen weltweit. Foreign Policy erklärte ihn 2008 zu einem der 100 führenden öffentlichen Intellektuellen der Gegenwart. Die ZEIT-Serie „Wer denkt für morgen?" von 2009 stellte ihn als einen der globalen Vordenker vor. Als Kopf der Neuen Linken in China, eines intellektuellen Netzwerkes, das unabhängige wissenschaftliche und politische Positionen formuliert, übt Wang Hui insbesondere Kritik an Fehlentwicklungen durch die Vorherrschaft der Marktlogik und die Vernachlässigung von Ökologie und sozialer Gleichheit. Er begründet und skizziert Grundzüge einer egalitären Gesellschaft, in der sich gesellschaftliche, wirtschaftliche und politische Demokratie bedingen und ergänzen. Als Gesprächspartner ist Wang Hui besonders interessant, weil er Prinzipien, die sich weitgehend mit der sozialen Demokratie decken, um spezifisch an China und den Ländern der Dritten Welt erweiterte Fragestellungen bereichert und sie auf die kulturellen und intellektuellen Traditionen Asiens bezieht. Seine Kritik am Zustand der westlichen Demokratien wendet er gleichermaßen auf Demokratie- und Gleichheitsdefizite in China selbst an.

Sigmar Gabriel beschreibt in seiner Antwort aus Sicht der deutschen Sozialdemokratie und auf Basis der europäischen Erfahrungen die epochale Aufgabe der Politik, den Kapitalismus ein zweites Mal zu bändigen. Gegen die Verselbständigung der Finanzherrschaft, gegen die neoliberale Anbetung der grenzenlosen Freiheit der Märkte, gegen die neuen Gefährdungen der Demokratie und gegen dramatisch zunehmende gesellschaftliche Spaltungen braucht der Kampf um soziale Demokratie, um soziale und ökologische Spielregeln für die Marktwirtschaft neue Impulse. Europäische und asiatische Traditionen sind höchst unterschiedlich. Was China und Europa voneinander lernen können, um Wohlstandsmehrung mit Gerechtigkeit und Nachhaltigkeit, um Effektivität und Regulierung mit Formen des Demokratischen zu verbinden, darum wird es im anschließenden Podiumsgespräch gehen - mit Thomas Meyer, einem der führenden, auch in Asien viel diskutierten, Theoretiker der sozialen Demokratie.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news/view.article.php?c1/212
  • 跟踪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news/trackback.php?212

3/22讲座 王斑:民族、人民与世界文学:文化与政治 格拉斯批评以色列对伊朗好战态度的长诗《必须要说的》
相关文章
汪晖: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
米西拉:中国的新左派 (缩减版)
汪晖:中央民族大学讲座与讨论纪要(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访谈)
汪晖:贾樟柯的世界与中国的大转变
毛泽东与后奥运时代的文化选择:《毛泽东》开幕座谈纪要
汪晖:秩序还是失序?--阿明与他对全球化的看法
汪晖:为未来而辩论
丁萌:汪晖华师大演讲笔记--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性
汪晖:在对话中追寻
汪晖: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关于“西藏问题”的一点思考
汪晖:高等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
汪晖:《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一文附记
汪晖:让中国说话--安吉拉·帕斯古齐著《说话的中国》(TALKIN' CHINA)序言
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一战”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
吴铭:社会保护运动与平等政治的前景
汪晖:“90年代”的终结(《新京报》访谈)
汪晖: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关于60年来的中国经验 (21世纪经济报道访谈)
杜赞奇:中国漫长的二十世纪的历史和全球化
汪晖:琉球与区域秩序的两次巨变
柄谷行人、汪晖: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思考全球主义--东亚共同体的可能性
汪晖:帝国的冲突,或帝国主义时代的冲突?--《帝国的话语政治》座谈会上的发言
佩里·安德森:霸权之后? ——当代世界的权力结构
汪晖: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中国崛起的经验及其面临的挑战
汪晖:中国:跨体系的社会
钟彪:“学风”问题还是文字狱?--评《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
魏行:媒体暴力与学术独立--关于一起媒体公共事件的备忘录
舒炜:“王彬彬式搅拌”对学术的危害
李陀:回应林毓生的公开信
李陀:致林毓生先生的一封信(完整版)
汪晖:理论、实践与历史诠释――答纽约大学研究生问
贺桂梅:作为方法与政治的整体观 ——解读汪晖的“中国问题”论
沈卫荣:也谈东方主义和“西藏问题”
就“汪晖事件”给清华大学校长的签名信
李陀:九十年代的分歧到底在哪里?
白露:时代周报专访美国莱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白露
何春蕤:我为什么参与维护汪晖权益的联署
汪晖:我从不拒绝真正的学术批判!
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学术座谈会
韩咏红:《联合早报》汪晖专访--不回应是坦荡面对学术批判
赵刚:“多元文化”的修辞、政治和理论
顾彬先生的逻辑与《羊城晚报》的证据--《羊城晚报》公布的所谓"汪袭网"之证据点评
陈青:从法律角度看汪晖事件
“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 学术座谈会
汪晖:声之善恶:什么是启蒙?--重读鲁迅的《破恶声论》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
汪晖:“代表性的断裂”:反思未来民主的进程
汪晖:关于“早期现代性”及其他
汪晖:《世界历史中的中国:文革、琉球、西藏》序言
萨米尔·阿明:埃及的运动(汪晖、刘健芝采访)
柄谷行人:普遍与特殊——两个交叉的观点
汪晖: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
汪晖: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汪晖: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
汪晖: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
黄怒波:卓奥友营地读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
汪晖:留作绝唱的纪念--闻韶著《我守着最小的世界》 序言
汪晖:再问“什么的平等”?(上)
戴锦华、汪晖谈《南京!南京!》——写在《金陵十三钗》公映前
汪晖: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上)
汪晖:齐物平等与跨体系社会--再问“什么的平等”(全文)
加布里尔与汪晖:金融危机时代的民主和正义
汪晖: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全文)
汪晖:凤凰如何涅槃?--关于徐冰的《凤凰》
汪晖:上升期的矛盾、体系性危机与变革方向——汪晖教授访谈
季剑青:民族主义能否成为我们的思想资源?--读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外二篇)》
汪晖、戈泽帕特:“如今没人再提社会民主”
汪晖: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
汪晖:"我有自己的名字"--吕途著《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序言
克鲁格、汪晖:反媒体撕开了媒体那厚重的窗帘(对话)
汪晖:面向新世界图景的文化自觉
汪晖:20世纪充满悲剧,也留下遗产
汪晖:墓园·颠倒
汪晖:世界政治制度中“代表性”的缺失(访谈)
谭桂林:评汪晖近期的鲁迅思想研究
严海蓉、林春、何高潮、汪晖等:社会主义实践的现代性
汪晖:发言节选(修订稿)--“现代性”与“自主性”—“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录要(节选三)
汪晖:"后政党政治"与代表性危机
汪晖:重影--扬州杂忆
米诺罗: 非欧洲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可能更具有相关性(译文)
汪晖:鲁迅文学的诞生--读《<呐喊>自序》
朱金春、王丽娜:从“多元一体格局”到“跨体系社会” ——民族研究的区域视角与超民族视野
汪晖、贝淡宁:城市何以安顿我们?
汪晖:中国、新的平等观与世界--Gabriele Battaglia对话汪晖
现代自觉与文化重构--《弥散与生成》国际研讨会发言辑要(上)
高毅哲:汪晖:思想无疆
汪晖:公理、时势与越界的知识--在帕西欧利奖(2013 Luca Pacioli Prize)颁奖仪式上的演讲
汪晖: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
汪晖对话马哈茂德·马姆达尼
王维佳:汪晖为什么那么重要
季剑青:令人失望的“学术批评” ——评杨奎松《以论带史的尴尬》
汪晖:从当代变迁中重新思考改革--关于政党国家化与市场决定作用的一点思考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
南水:"党史专家"的满腔质疑却变成对方的脚注--关于杨奎松《也谈"去政治化"问题 》的几点看法
高默波:《高家村》中文版自序
陆云:从学术攻击到"暴力学术"--杨奎松两批汪晖的案例分析
中国应该找到自己的方式--汪晖对话前西德总理施密特
汪晖:代表性断裂与"后政党政治"
黄宗智:《中国政治体系正当性基础的来源与走向:中西方学者对话(七)》导言
汪晖、罗岗、鲁明军:跨界对谈:历史、革命与当代青年的思想构成
汪晖:新批判精神--与《新左翼评论》佩里·安德森对谈
汪晖:两岸历史中的失踪者--《台共党人的悲歌》与台湾的历史记忆
汪晖:大陆-海洋与亚洲的区域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汪晖教授访谈(吴铭)
汪晖: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阶级政治的衰落、再形成与新穷人的尊严政治
汪晖:当代中国历史巨变中的台湾问题
邱士杰:21世纪的20世纪台湾社会主义运动与民族再统一──汪晖老师《当代中国历史巨变中的台湾问题》读后
汪晖:金沙江之子——追忆萧亮中
黄棘:"20世纪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汪晖:两洋之间的文明--2015年6月29日喀什大学演讲
汪晖: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
林峻煒:內在視野與現代性批判:試探汪暉之中國思想論
文佳筠:五年来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比(2010-2015)
汪晖:《世界工厂》作为一种社会研究和实践的剧场
汪晖:"毛主义运动"的幽灵
汪晖: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
汪晖:代表性断裂与"后政党政治"
王兵、汪晖:《入选卡塞尔文献展的中国电影》对谈全记录
汪晖:让中国说话:安吉拉·帕斯古齐著《说话的中国》 (TALKIN'CHINA)序言
侯翰如、汪晖等:黄永砯“蛇杖II”展览研讨会记录稿节录
汪晖对话傅高义:历史视角下的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 人文与社会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