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书评

“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 学术座谈会

“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 学术座谈会

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汪晖 别求新声

 “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


学术座谈会


时间:2010717

地点:北大博雅会议中心大学堂三号厅

 

戴锦华(会议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

首先代表我个人欢迎大家,很久没有出席过这种规模和级别的大型学术会议了。我很荣幸被大家推举为大会主席,我也不常做“主席”,所以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来分享对今日学术的思考。今天,大家从世界各地、全国各地到北京来出席“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座谈会,面对众多的多学科的学者,我所说的难免班门弄斧。

    大家可能分享着一个基本共识,即:已经过去的20年和未来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时段。不久前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我见到了一些不同层次、不同背景、不同立场的朋友,发现他们共同在关注一个问题——“中国问题”。这个问题对他们说来变得格外突出。从美国主流社会的大型商业机构的高管、大学校长,到各学科学者,都认为中国问题已不仅是中国的问题,或者说中国问题对于世界、尤其对于美国已变得非常重要。这里说的,不是单纯的“中国崛起论”——对此我也保持高度的警惕。但是,显然中国的变化、世界的变化、后冷战的格局,对每一个学者、每一个当代人,对每一个关注当代世界、当代生活的人们,都在提出全新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是一个我个人的、也许过分的观点,即,“理论已死”。我们曾经经历过一个理论的年代,而今天,从某种意义说,冷战年代构成的理论已死。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了一个理论之后的年代——after theory,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要回到前理论(before theory)的时代?毫无疑问,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理论之后,只意味着呼唤新的理论,呼唤着新的应答。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我们选择汪晖做一个个案。因为汪晖近年来的工作、他在中国学术界的影响,使他不仅是在中国,而且是在世界,被命名为一种示范、一个例证。今天,我们选择汪晖,将汪晖作为一个被我们“解剖”的“麻雀”,是因为我们和汪晖面临并分享着共同的挑战,共同的问题,我们选择他只是把他作为一个切入点,更重要的为了通过今天会议的议题,深化思想与学术的工作。

    有一个说法,现在已变得有些“恶俗”了,——“问题意识”。但是这个“恶俗”的“问题意识”,在今天变得格外真切的命题。我们到底应该提出怎样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使用怎样的方法、使用何种的语言,选择哪些的径路,这些已变得相当急迫。

    大家在如此酷夏,来到如此炎热的北京,是因为我们大家分享着同样的紧迫感,这是因为我们对整个学术生产和学术格局的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同时分担着一份深刻的焦虑。

    很多年没有出席过如此规模的同仁学术会议了,八九十年代初这样的会议并不罕见,这些年来,我们经历着学科化、专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规范、深刻学术生产的同时,也建筑了学科壁垒。今天这样的议题宽泛、跨学科的大型会议,是希望能有效地处理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同时也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为了有利于我们的学术生产的,有利于思想的交锋,有利于我们共同的、对真理的追求。

    多余的话说完了,接下来的讨论我交给第一场的主席。

 

第一场: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

主持人:胡志德(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

 

主持人:这个世界上我怕的东西不多,其中最怕的事情之一就是跟戴锦华教授讲话。我们今天第一场的议题是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第一发言人是台湾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于治中先生。

 

于治中(台湾清华大学外文系):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同仁举办这样的会议。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讨论汪晖先生的思想世界,这篇文章首先在台湾发表,在此我只是把这篇文章主要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摘要。

    我个人认为,自从1949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发生了一个剧变,这个剧变实际上从49年就开始了,不仅是後30年的改革开放。对中国的认识,其实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认识,无论是作为认识的对象或者是自我的反思,这种认识往往也折射出这个时代的一些特色。

    从近现代以来,面对着千年未有的变局,中国虽然一直不断的发展与转变,可是在西方文明的强大压力之下,所谓的中国,令人遗撼的,一直是一个被认识的对象與客体,这种主体性的沦丧与话语权的失落,不仅肇因于双方力量的对比,更起源于我们对世界理解的方式。因为我们自从移植了西方的教育体制之后,我们如何认识外在世界以及理解自己的方式也在模仿过程中被颠倒,造成主客易位,所以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我们生活世界中的意义与价值似乎只能在对方的認識框架中得到自我表述,原本只是外在的西方,事实上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内在组织的一个部分。认识自我与认识他人事实上已成为一个事物的两面。我们早已无法跳脱世界历史的语境以本质主义的方式建构一个自给自足的中国,因为长久以来,這正是西方理解他者并且同时建构他自身的方式,如果我们无法察觉以及接受这个前提的话,我个人認為,所有的形式的反思只不过是在不同程度上重复与肯定既有的认识框架。如果当代中国问题的框架事实上已经变成现代性文化自身内部的问题,问题的核心或許應該在于如何避免陷入自身特殊性的陷阱当中,勇于去面对这个已经内在于我们自身的现代性。

    从早期开始一直到《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四大卷书的出现,我认为汪晖先生的著作基本上或隐或显的在回应这个问题。在他的著作里面,他很少从纯理论方式阐释这个命题,而是透過思想與社会两者之间互动的过程,設法在具体的历史分析中去挖掘思想如何成为一种历史语境的构成性力量,也就是去讨论所谓历史动力的问题。所以他讨论问题的方式,不仅与超脱外在现实,专注讨论思想内部的作品不同,也与把思想仅仅作为社会关系产物的看法相异。前者是以“内因说”为代表,将思想孤立地視为是一种“自在的存在”,后者是以“外源论”为依归,将思想化約是“他為的存在”,这两種立場各异,表面上看起来相反的理论,实际上分享了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对思想构成性力量的遮蔽,也就是对历史动力的遮蔽。

    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汪晖并不是简单的将概念放置在一种时间性的序列之中,而是在问题形成过程之中去展开,他反对任何不证自明的概念和假设,而是以“问题的架构”为主导提出他的分析。这样的一种提問方式,虽然将社会纳入他的视野,却与所谓社会史的研究方向大异其趣。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史只是将所探讨的领域扩大,纵然强调思想上的语境化,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背景纳入,可是在认识论上不仅没有反思上述各个领域划分的合理性,以及存在于这些领域之中既有概念的有效性,而且经常也并没有跳出线性历史论和单纯因果论的假设。

    汪晖的提问方式或許跟另外一个我们熟悉的学科接近,就是所谓的历史社会学。我们知道,二战之后,历史社会学在英语世界兴起,改变了以往社会学家缺乏历史意识与历史学家缺乏社会学理论的通病,以长时段的范围与跨学科的思路研究过去,虽然它强调探讨社会如何运作变迁,可是作为社会学一支的历史社会学,虽然强调理论的重要,可是在认识论的层次上,似乎跟社会史面臨的困境几乎相当的类似。所谓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往往只是留在本位主义的立场,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或者抽离具体的语境,任意挪用理论,缺少从研究对象本身出发,充分认知所使用概念的有限性,从而有时不自觉地陷入以普世性的概念化约人类存在的多样性,产生一种过度全称性的抽象化东西,做出超越不同具体历史经验范围的一些概括性的推论。

    汪晖最早是以所谓的矛盾性作为理解鲁迅作品的一把钥匙,以“个人一致性”的概念作为起点,去思考这种复杂的悖论性,之后這個問題意識又促使了他对中国现代史中“五.四”启蒙运动的再思考。面对思想纷然雜呈与互相矛盾的五四运动,他提出了所谓“历史同一性”的概念作为分析悖论性历史运动的框架。从讨论鲁迅的“个人一致性”到五·四运动的“历史同一性”,所改变的不仅仅是范围的扩大,他所关切的焦点也隨著轉變。我认为他早期讨论所谓鲁迅的“个人一致性”時依然停留在各类思想本身的含义,换言之,只是属于從作品所呈現的内容层次上来立论,可是他以所谓“历史同一性”的概念研究五四运动,則是将先前的“个人一致性”概念更进一步的深化,将问题的核心轉而指向这些不同思想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可能性条件与其合法性的过程。

    从“历史同一性”的问题架构出发,汪晖总结了五四启蒙运动所呈现的“态度同一性”的特质,之后又提出所谓“文化同一性”的范畴,更进一步将这个方法扩展至中国现代思想的整个领域,以此作为框架讨论产生现代性悖论思想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意义。

    以“一致性”所開啟的“同一性”问题架构反思各种悖论性之所以产生的可能性条件,是从鲁迅研究开始一直到他后来作品的主题,在《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这本书新版序言里面,汪晖以事后回顾的角度说:“鲁迅研究是我个人学术生涯研究的起点,这点对我至今很重要,因为我觉得鲁迅始终可以作为一个衡量现代思想变化的特殊的坐标。他倒不是说鲁迅的思想如何高超,而是他思想的复杂性能够为我们从不同方向观察现代提供了一些不同的线索”。

    汪晖讲的“同一性”概念,我个人认为,他的重点不是放在“什么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上,而是说先于“是”,“是的本身”如何是可能的,换言之,不是什么是悖论性,而是悖论性如何是可能,在这个问题架构中,重点不是放在矛盾的内容,而是矛盾的前提,不是讨论矛盾的解决或者扬弃,而是矛盾是建立在何种可能性条件之上,这是我个人从认识论的角度認為汪晖思想中比较重要的特点。

    汪晖从中国思想與社会变化的过程中展开对中国现代性的理解的方式,不是一种简单的抽空历史事实,任意套用西方社会科学中既有的分析概念,也不是一种以本质主义的方式去寻求中国自身的特殊性,因为这种特殊性相对于西方普遍主义的特殊性,所呈现的无非是一种黑格尔式的普通与特殊的二元对立,这种结果只是将自身再次的东方化而已,不可避免成为西方普遍性话语内部一种另类的复制。事实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特殊性的内容,而是在于我们如何进入这种特殊性方式的本身,在拒绝接受任何先验概念的同时,汪晖也拒绝了这些先验性之中可能暗含的各类的假设。

    由此可以看出,汪晖对思想进行历史性分析的时候,他并不是简单的将概念放置在一种線性的时间序列之中,寻求某个絕對的起源或者不断延续的实体,而是面对散落的历史碎片,从反复呈现的历史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聯性裡重新提出问题,重新组织新的问题架構。在断裂性的前提之下思考所谓的连续性,最终在问题形成的内在过程中,也就是從他所谓的「内在视野」去展示思想如何成为历史语境的构成性力量。

    最后我认为,汪晖所提出的“视野”,不仅使作为研究客体的中国从对象的位置之中获得解放,同时也挑战了西方从19世纪以降人文與社会科学领域中既有学科划分的合理性以及各领域中既存概念的有效性,更突破了一般傳統上所謂的汉学、支那学、中国学、东洋史、东方学、区域研究等等对中国的认识。

    换言之,我个人認為,汪晖的作品不仅仅是使西方的普遍主义现代性去自然化与去神秘化,将其还原为各种特殊主义中的一支,同时也使所谓中国的独特性得以进入普遍主义历史范畴之中,获得一个真正的主体性发言位置,成为世界学术核心领域中平等对话的一员,与世界上所有不同的各个历史主体共享与共创一个开放性与普遍性的论述场域。

    大概是这样。谢谢。

 

主持人:下一位发言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姚洋教授。

 

姚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

我自己是搞经济学的,在座的大多是搞文学和文学批评的,所以我算少数派了。我个人和汪晖虽然接触不算少,但也只是对他的跟我研究领域相关的东西,有一些了解,所以总体上不如各位了解多。

    我只是以一个外行说点自己的感受。刚才锦华一开始说到了自己去美国的感受,我也有同感。我自己是做经济学研究的,跟国外的同行接触比较多,而且我也在组织一个中美经济对话,我的感觉是,中国想再像以前那样只关注国内的问题,关注自己的问题,不把自己放在世界范围内考虑,实际上已经不可能了。在过去,国外研究中国,多多少少只是一个了解的过程,是国外的学者来了解中国;现在,我们的需求应该完全改变,我们需要互动,而不是单方向的输送。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很小,我们虽然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但是对世界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在现在来说,不管怎样,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非常大了。我们每年的经济增长占世界经济增长的近40%;对于很多国家,中国是它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世界需要中国,需要中国参与世界事务。我们的官方定位还是“韬光养晦”,当然现在又加了几个字,叫“有所作为”。但是世界不满足我们“有所”作为,而是要求我们“一定”要有作为,一定要参与。这一点我的感受非常强烈。我到欧洲、美国开会,西方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捞经济利益,而是要参与世界规则的制定,然后要遵守世界的规则。对于我们学者来说,需要完全不一样的要求。以前我们只是被动的,人家到我们这儿来,我们只是提供一些材料给他们看。并不是只有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如此,经济学也是一样的,人家到我们这儿来,只是采集一点数据,拿回去做点案例研究。刚才台湾同仁说了,我们只是特殊性的一部分,国外学者认为,他们握有普遍的理论,到中国来,只是检验一下而已。现在我觉得世界变了。这跟中国崛起有关系,虽然中国崛起该怎么定义还是个问题。但是,中国的经济崛起是一个事实。我自己计算的结果是,最早中国将在2022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个是躲不过去的。

但是在国内,我觉得我们学术界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意识到整个世界变了。有一部分人装作不知道,抱着“我在中国做自己的事情,我关注中国的事情就可以了”的心态,没有想到如何把中国呈现给世界,而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变得极其重要。另外一部分人可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在总结中国经验的时候,非常强调中国的独特性,认为中国什么都是独特的,跟世界没有什么相关的东西。

我觉得汪晖在把中国呈现给世界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是参与到和世界的互动里头去了。他不是把中国完全作为一个个案、一个特例来研究,而是把中国作为一种能找到普遍性东西的这么一个场所来进行研究。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这点上,我一直在纳闷,为什么汪晖在海外的名气比在国内的名气大?很多人不去思考这个问题,可我倒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在国内做学问的人好好想一想。当然有人会说:“汪晖做的东西是给外国人看的嘛!”我觉得恐怕不是这样的,更可能的原因是,他说出了中国的普遍性的东西。我虽然有汪晖的四卷本著作,但是说实在的没有时间细看。但是我感觉,汪晖做出了一些很重要的贡献。下面我说跟我自己的研究相关的两个方面。

    第一是他对中国革命的论述。我不一定全部同意他对共和国前30年的论述,但是,至少汪晖对整个二十世纪革命的论述,我个人觉得,比我们国内很多人站的高度高得很多。由于革命离得太近了,我们有很多亲人死在不停顿的革命中,我们没有办法跳出来思考二十世纪的革命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但是,我听了汪晖几次演讲和看了他的一些文章,我认为他的高度超过很多国内学者的研究。我的理解是,汪晖认为,二十世纪的革命是中国由古代走向现代的开端,也可以说是必由之路。这点我完全赞同。

    第二是他对现行体制的研究。汪晖虽然是做思想史的,但是对当代问题也非常关注。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去政治化的政治》里对中国体制转变的概括。他说,中国已经从“党国”变成了到“国党”。以前我们说我们的体制是党国体制,即党领导国家;但汪晖通过研究认为,现在我们已经变成国党体制,就是说党和国家结合在一起了,就像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一样。我跟他讨论过这种国党体制对我们国家宪法架构和对未来发展的不良影响。他在这方面有很深刻的思想,对我做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启示很大。

    总而言之,我自己是一个门外汉,我只是想说,我们做中国学问的时候,应该有汪晖那样的眼光,把中国放在世界范围内来考察。我自己把汪晖作为一个榜样,希望自己做的研究,也像他的研究那样,把中国不仅作为中国人自己的问题,而是作为世界问题的一部分来进行研究。

 

主持人:在美国,经济学家来参与这样的会,几乎不可能的事情,非常感谢姚洋教授的发言。下面是美国塔福斯大学教授钟雪萍发言。

 

钟雪萍(美国塔夫斯大学):

对刚才台湾于教授的发言,我有很大的同感。我想从自己在美国的教学语境中,简单谈一下汪晖的学术和思考的意义。这个教学语境就是刚刚于教授讲的(西方)“中国研究”视野下的“中国问题”的语境。

我这次回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看了一些在国内订阅的报刊。注意到,《中华读书报》去年9月份汪晖一篇《让中国说话》的文章,是一本书的前言。觉得这个题目很贴切,可以用来标示他的学术写作。来北京的时候,在飞机上看到《天涯》杂志上贺桂梅和沈卫荣教授的文章。想到这些思考是国内学者与汪晖的互动。我想,这些讨论说明国内一些学者认识到汪晖的思考里那些重要的东西,是中国学者之间的对话。我觉得这种中国学者之间的良性的互动和对话很重要。有助于把中国问题带出一种现有的“中国观,” 那种我比较熟悉的角度和观点,那种在不断重复中成为”常识“和潜意识(而需要质疑和挑战)的东西。

我在西方学的尽管不是“中国研究,”但是后来教的是中国文化。90年代的时候,开始注意到汪晖的书和文章。对他的问题意识,由于自己正在思考的很多问题,感到很有意义,有一种较强的认同感,尤其是他的思考所显出的高度和挑战。觉得这些挑战可以在所谓的中国问题或者中国研究里引发对话。所以,为什么在西方或者美国,有那么多对汪晖学术思考的反应,我想应该是来自于对他提出的问题的认识,不管是同意不同意,但意识到他的重要性。在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汪晖写作对所谓西方的中国观,提供了一个来自中国的视野和挑战。是希望把问题提到另外一个层面上进行对话的挑战。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的历史就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怎么来理解,怎么来梳理。汪晖的书写,在现有“中国研究”的视野或者说目前的范畴里面,提出不少重要的问题和不同的思考,给我们带来一个对话,在西方的视野下直接互动的可能性。他所思考的问题不是简单传统学术领域里的东西,而是跨各个学科,在思想层面的挑战。

在我的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如何解读来自中国的各种现代文本(文学,电影,以及其它文化现象和产物)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理解 “现代中国”的历史和现代诉求在那些文本中的极其复杂的表现。教学的大背景,如上所述,当然是西方中心视野下的中国观。

    在接触到汪晖的写作以后,我非常希望有些能被译成英语,让我的学生去接触,尽管对学生实在是非常有挑战的。我很高兴胡志德教授和其他一些美国和欧洲的学者,把汪晖的东西翻译成英语,为我们教学提供了材料。在我开的一门关于中国与西方的讨论课上,我用过一两篇汪晖的文章。在讨论中,可以看出汪晖的思想、汪晖的很多观点,在进入美国大学课堂的时候,会遇到比较复杂的反应。他讨论的问题语境是什么,在跟什么问题互动,在哪些层面上互动,其实很复杂。看似简单的本科生课堂,反映出的其实是美国社会和学界“中国观”的方方面面。单要把他的背景以及历史和当下的语境解释清楚,本身就很难。再加上他的一些观点在美国的语境中,有强烈的挑战性。比如说“去政治化的政治”这个观点。因为他指的不仅是中国,而是一个所谓全球化大视野的观点,它就让我的学生意识到美国这个国家或者说它的辐射在全世界的很多文化、很多逻辑里面的“政治性。” 但是要讲清楚什么叫做去政治化的政治,就很难,因为学生觉得他们国内的政治尽管问题多多,仍是最优秀的一种政治,怎么会同时又是“去政治化的”呢?这个要转变一种思维的角度或者逻辑的讨论,确确实实是一个挑战。在课堂上,我不觉得自己这篇文章用得很成功,因为要提供的对很多概念的理解和反思,以及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实在太多,很难在本科生课堂的层面上透彻的展开。但它至少在课堂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来自中国国内学者的思考。这样的互动真的非常重要,但当然是也是很难的。在学术界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立场,但是一般在西方,“中国问题,”大家都觉得必须关注,但是这个视野很少有挑战,如果用汪晖的一些文章来进行介入的话,可能会打开一些思路。

    我的感觉,汪晖学术思考上的挑战是很重要的,但是同时,面对的阻力也是非常强的,这个阻力不止来自于学生感到费解的背后的很多东西,同时还有现有世界的中国观的问题还有很多历史积累的问题,包括冷战的元素在里面,包括对中国社会主义、中国革命等历史实践的认识和评价。课堂里的实践让我认识到,来自汪晖学术书写的挑战遭遇到的阻力很大。但这也许从反面证明,他提出的很多问题和分析是有真正意义上的挑战的。

我想起去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来自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在其发言结束时说的一些话。他讲到,世界面临的新一轮的金融危机,非西方国家面对的将是西方国家可能作的稍微的改变,不可能有根本意义上变化的改革。对此,他用了一句斯瓦西里人的谚语,“只有当狮子们有了自己的历史学家,狩猎的历史才会以狮子的视角书写。”他指的当然不只是指中国,而是全世界其他非西方国家如何挑战现有全球格局和结构。我想当今世界,需要的应该就是更多的“狮子们”的历史学家。汪晖的学术思考可以说是这方面一个来自中国的贡献吧。

    谢谢。

 

主持人:下一位发言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汉族藏佛学研究中心主任、西域历史语言研究落所长沈卫荣。

 

沈卫荣(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因为临时有事晚到了,请原谅。

前两天,我们在中国人民大学开了个会,讨论中西背景中的西藏问题。这个会的主题与汪晖两年前发表的一篇文章很有关系。我和汪晖不熟,我注意到汪晖对西藏问题的研究也很偶然。有一次我应邀去同济大学做一个关于西藏问题的报告,在网上发出海报后,下面就有人评论说,将西藏问题还有人比汪晖讲得更好吗?当时我就很纳闷,汪晖不是研究西藏的,怎么我讲西藏问题也讲不过汪晖呢?我就去查看汪晖的文章,找到了《天涯》2008年发表的汪晖的那篇有关东方主义和西藏问题的文章。当时一读就觉得非常好,很快把这篇文章介绍给很多研究西藏问题的朋友看。说实话,汪晖谈的问题在西藏学这个圈内早已被注意到了,早已有人将东方主义和西方的西藏热联系起来考察。但是,西方学者对东方主义的批判几乎成了一中学术游戏,并没有对东方主义对东方造成的为害有切肤之痛。所以,他们研究东方主义在西方人与西藏交涉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描述西方人对西藏的妖魔化,或者神话化的过程,以及它对于西方之西藏热产生的由来可谓入木三分。但是他们没有把西方在东方主义影响下产生的西藏热对当前的西藏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做出深刻的反省。

西方的藏学研究学者批判东方主义从90年代初就开始了,但一直没有把这个问题和当前我们国家所面临的西藏问题联系起来考察,没有弄清这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而汪晖是第一个将此二者联系起来考察的中国学者。以前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我们政府对待国际环境中的西藏问题为何经常束手无策,因为我们不知道西方为什么对西藏那么有兴趣?给我们找了那么多麻烦?汪晖说如果不打破西方在东方主义影响下创造的香格里拉神话的话,在西藏问题上中西之间就没有办法对话。对此我深有同感,也觉得汪晖非常了不起。他完全从一个外行开始,因为对国家有一种责任感,所以他来研究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新的思考视野。从我们所从事的西藏学专业来讲,汪晖无疑是非专业的。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汪晖的文章是一篇非常原创的东西。如果我有幸早点认识他的话,我可以告诉他很多前人有关东方主义与西藏和藏传佛教的著作。早有人就此问题写过不少书和文章了,他根本不需要做那么多基础的研究,别人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作为一个非专业的西藏问题研究者,他并不非常了解这个领域。他写这个文章的起因是因为看了瑞士苏黎世民俗博物馆于2000年办的一个展览,讲西方人是如何妖魔化和神话化西藏的,他看了展览,从中受了启发,自己尽可能地找各种著作来看,费力甚多。例如,汪晖特别用心研究西方哲学家以前是怎么看待西藏问题,怎么看待藏传佛教的。后来,我告诉他,我的一位瑞士朋友写了一篇文章,4万余字,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他的研究做得非常好了,如果汪晖早知道有这篇文章,他可以省力很多。但是汪晖自己一个一个的研究西方经典作家关于西藏、达赖喇嘛,以及藏传佛教的论述,他做了非常细致的研究,他的研究在我看来非常原创。在我们国家的西藏学专业领域里面,还没有人做过相同的研究。

    另外,汪晖对西藏问题研究提到了一个我们到现在还没有足够重视的问题。20083.14事件之后,媒体都把西藏出现问题的关键推到达赖喇嘛和海外势力的影响上面。说国内出现的这些骚乱都是达赖喇嘛分裂势力在那儿操纵,受很多海外势力的操纵,说德国纽曼基金会在后面操作了很多事情,总而言之,习惯于把责任推到达赖喇嘛和西方人身上,但是没有人真正花力气去研究到底西藏有没有什么问题?新疆问题也与此类似,说都是因为热比娅的策动,她哪有那么大的能耐?一下子能把那么多人发动起来,发动这么大规模的事件。我们应该认真地去研究西藏和新疆当地到底有什么问题。汪晖在这方面就做了很好的研究,他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包括去海外寻找资料,去藏区做调查等等。他指出,西藏本身有很多的问题,就是没有达赖喇嘛,没有海外势力的操纵,可能也会出现问题的。例如,一方面是社会日益世俗化,但另一方面是宗教的扩张。对这些问题,我们从事藏学专业研究的人都没有做很仔细的调查,汪晖作为一个外行却做了很多研究,这值得我们敬重。从汪晖的书里,处处显示出他对国家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作为一个学者,他关心的哪怕是自己不是很熟悉的领域,但他都非常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非常原创的思想,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

    我们前两天在“中西背景中的西藏问题”的回忆中一直在讨论汪晖的文章里提到的许多问题,海外、国内汉、藏族学者对他的很多观点非常赞赏。汪晖作为会议代表,他在会议的报告和讨论中重申和发展了他的许多观点,得到了与会学者们的好评。从他的学术表达能力和对英语的娴熟程度来看,汪晖的intellectual level is above most of us。所以尽管我与他不熟,对他很多的研究我根本不懂,例如他对鲁迅的研究等等,但就从他对西藏问题的研究来看,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与现实的关系上,都是非常有贡献的。作为一个研究西藏的学者,我很敬重他。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是的演讲者是哈佛大学讲座教授、藏学研究专家范德康教授。

 

范德康(哈佛大学):

对不起,我的汉语不够好,所以我只能讲一点点。

我在美国和汪晖见过几次,和他讨论过几次西藏问题,我觉得他的看法比较开放,他的观点比较深刻,论述到角度很有意思。我同事沈卫荣教授说的话大部分我是很同意的,所以我就不多说,谢谢你们。

 

主持人:其实我在5月底刚刚把这篇文章翻译成了英文,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因为去年6月已经有一个定稿,但汪晖后来又吸收了各种各样的意见,重新下了半年的功夫,对这个文章进行修改,增加了将近一半的内容,而且增加的内容对于翻译来说都是非常难的。

下面请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严海蓉发言!

 

严海蓉(香港理工大学):

非常感谢会议的组织者,也感谢我们会议的主席和这场的主持人,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见面,借着讨论汪晖,也可以使我们关于中国当下的问题和历史的问题有一些讨论。

    我自己的学科训练是人类学,从学科来说,是少数派,我们最近在学校组织了一个读书小组,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我们梳理从三四十年代、土改、大跃进、文革到现在的农村变化过程,选了一些材料阅读和讨论。我想用我们的读书心得谈我对汪晖学术的意义的一点新认识。我们知道,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有一个非常大的论战,这个论战,包含有中国历史的论战,有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论战,中国总的社会性质的论战,这样的论战在今天是见不到的。当时论战的时候,关于农村定位的问题是论战的重大问题。比如梁漱溟,他投身于乡建运动,本身有一个判断,这个判断是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判断,他判断既然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先进国家通过农业的积累走向了工业化,那么这条道路对中国来说也是可能的,况且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要进行工业化、现代化的积累,必须从农业和农村开始,尽管他有文化重建、道德秩序重建的想象,但是在我看来,他也是一个现代主义者。

    因为他对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有这样一个假设和判断,使得他投身于乡建这样的活动和实践。那么,当时中国到底是怎样的状况?农村问题和中国的问题是不是可以这样定位?通过论战看起来,随着其他人介入,比如陈翰笙薛暮桥等等,打开了看中国农村的视野,看中国的视野。当时的中国,已经陷入了一个新的环境,梁漱溟的判断,不能说没有先验,不能说他没有深入的思考,但是是错的,问题在于,当时中国的问题已不是中国的问题,是中国在全球体系下的问题,那这个全球体系下的问题,就完全改变了中国问题的性质。世界体系已经进入了一个帝国主义时代,垄断已经产生,金融资本在全球扩张,在这样的环境下,就算别人曾经成功地走过这条道路,这条道路对当时的中国,对当时任何一个被殖民和半殖民的国家来说,是行不通的。所以正是因为放置在一个全球体系下看中国问题的时候,才能看到中国问题的本身是内外交织的问题。

    中国从80年代以来,试图把中国放在全球背景下看,改革开放本身就是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到80年代的时候,新启蒙啊,《河殇》啊,忧患意识啊,所有这些都是把中国问题放在世界全球的背景下,但是这里面包含了太多的假设,包括对世界的假设,这些假设其实没有被真正的质疑,依然把我们国家的问题当做我们内部的民族国家怎么样跟国际接轨这样的一个问题去想象、去叙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汪晖对我们来说,最大的一个意义就是他关于中国问题的论述,包括新自由主义的写作,,把我们带入一种讨论、论战的环境底下。

    因为我一直觉得我们社会现在需要这样的论战,需要这样把问题讨论清楚,而这样的讨论至今还是很缺乏的,而且所谓的从90年代末期到现在,所谓有关汪晖事件的东西,完全在回避大问题,都是纠结在一些获奖啊、抄袭啊这样的问题,这样对待问题的方式,在我看来太扭曲了,太变态了。

    我说的是,汪晖对于我们现在思考中国问题的意义,恰恰在于他努力这样去做,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只有这样去做,才能开始一个所谓的主客体的转变。

    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处在半殖民的状态下,要不就是以保守的状态看这种中西的对立,或者以西化的态度看中国的问题,这都是有前面于教授说的主客体易位的问题,但是对这个的否定不是仅仅通过一个思想史的梳理能够解决的一个问题,最后通过社会革命来解决的。在在社会革命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完成一个主客体关系的否定之否定。

    在当下的中国,这个东西还没有真正开始,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往哪里去,在全球体系下怎么看中国的问题,我觉得汪晖作了许多开辟性的思考工作,他的著作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但是论战还没有形成,讨论还远远不够的,但是汪晖的贡献已经超出了很多的人。

    这是我想说的。

 

主持人:谢谢严海蓉教授,把汪晖的问题放在历史、理论和实践的平台上讨论。下面是韩国圣公会大学教授白元淡。

 

白元淡(韩国圣公会大学):

大家好。我想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的角度,来分析汪晖提出亚洲问题的定位,他提出亚洲问题的意义。我猜想汪晖最苦恼的是否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模式到底隐涵什么的问题,他非常关注改革开放过程当中中国发展模式下的理论与思想问题。我想关键的是针对于导性意识形态具有反思性与抵抗性从民间的政治思想话语的建构问题,如何构成与改革开放发展主义话语同的有批判性与未来展望的政治社会思想或是关係性塬理?汪晖的思想史工作就面是临这种史性课题的结果。他特别是注重于作为现代性话语或是后现代性的中国社会主义激进思想之重构问题。汪晖主张了“我们尤其需要从‘政治的视野’重新理解‘文革’之后逐渐消失的‘路线斗争’”这一概念。我猜想他準备了新一种“路线斗争”。全球化时代发展主义模式把中国与世界到如何方向引导?

中国当今经济发展非常快,当然,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影响力非常大。对韩国来说,韩半岛的冲突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影响力非常大。并不是在经济方面、而且在军事安保方面,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很大。所以中国以后的发展方向,跟我们韩国、跟亚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在学术和思想上谁对这方面的问题没有提出了回答,我想汪晖是在这方面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回答。另外,就是我现在也参与翻译的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这本书,它关注的就是中国是什么,现代中国的含义是什么的问题。我觉得他的思想工作框架是三个,一个是克服东方主义(Orientalism)的问题,突破前西方/东方之境界的问题。可是我觉得还有,就是对抗于文化战性(cultural cold war)视野。另外,他提出了的是亚洲性视野,另类地区化的展望。他的新亚洲的想象力,关于新亚洲的历史想象力的文章,提出了 中国和亚洲之间的关系之上,怎么重新建构中国的意义的问题。

所以,三个框架下,他探讨了现代中国思想.可是思想工作之外,以及更重要的,为了兼顾这种思想工作,他所做的另一个方面的就是实践方面的努力,比如,2005年,他去江苏扬州调查工厂改制中的问题,他提出了中国知识分子怎么聚集在思想方面的问题和实践方面的问题的课题,以前中国有非常好的经验,但在21世纪的中国,一个知识分子怎么做自己的角色?所以我觉得,汪晖的思想史的工作,一方面是非常理论方面的,而另一方面呢,他自己又关注和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方面的事情,象刚才说的西藏的问题等等,改制的问题等等。

    我感觉汪晖的真正目的就是在中国来说,其实是恢复理论与实践的真正关系的,2007年他在与一些在美国留学的留学生讨论时,强调了思想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他关注的就是20世纪革命时代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传统,2007年的讨论中,他强调的就是这样的吧。 以前90年代,我跟中国知识分子接触的时候,谈到这个问题时,一般都会说,中国有大的问题,很难说,可是现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我保持了从某种意义上的警惕。可是他提出关系性的恢复问题,怎么恢复?他又提出来了就是“去政治化”的问题。

   重要的一点就是,恢复政治性的。比如现在的所谓“抄袭”事件中,我觉得争论的问题应该改变,现在需要认真考虑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的真正问题是什么?理论思想方面的重构,另外,怎么重新关注现实的问题,怎么恢复知识、思想与实践的关系问题。90年代初期,我开始读到汪晖的文章,《反抗绝望》当时也读了,没有发现转引和注释的问题,可是现在转引的问题为什么变得重要了?为什么今天中国知识界都认为引用和转注的问题重要吧?我觉得这是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政治性还没有建构某种关系的问题有关。所以我觉得这次讨论要转到学术主体化的问题上。应该转到新的方向和新的主体性的方面。

我在亚洲框架下关注汪晖的着作,最近在翻译中注意到,汪晖的框架中,突破东方主义的问题。我知道袁可先生进行了对于中国神话的体系化工作与(西方古代神话同样模式),汪晖的工作也肯定是中国思想史体系化工作。要是这样的话, 他的思想之体系化工作有什麽意义? 当然我承认今天世界史的进程过程当中这样体系化工作具有眞正重要性,但假如这样体系化工作是否对于过去史(包括思想史)一种塬意识的所産?他的思想史工作中,他建构完整性的思想体系的目的,特别是他强调着中国民族主义发展途经与西方非常有差距,他强调的是与西方处境的不同,其真正目的肯定是为了提出多样性、差异性的。可是别的亚洲的场来看,那就并不是简单性的问题。关于汪晖对西藏的研究的文章来讲,西藏是中国里面的亚洲还是多民族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进入到亚洲人,西藏问题与今天性亚洲(依附于动与结婚的重新构成中的亚洲)有什幺关系?中国具有自己的体系, 我们应该讨论这个问题, 建构新的看法。

另外一个,在亚洲的看法下,还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平衡性的平衡问题,亚洲里面有不平衡性的关係,中国没有感兴取亚洲,只有对于西方(大槪是美国)关怀或是竞争意识, 大国崛起之迷梦.。对与我一个韩国人来说,我们知识分子应该深刻地认识这样史性不平衡性的状态

汪晖在他的学术思想中,分明在寻找解消平衡性的方向。那麽汪晖所说,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途径和西方不一样的话,与在亚洲的多样性的民族主义的发展途径是否同样?那同异在亚洲有什幺意味?在这方面我一定写一篇文章,以后再与中国知识分子一起讨论吧。

 

主持人:请北京大学法学院强世功教授发言。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

我想简单讲两个问题,第一,前面很多老师讲过了,就是在全球化范围内中国的处境问题,我自己觉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的一个核心问题,但是我们经常会有一个问题,在全球化下的中国处境的时候,我们讲中国处境讲得多,但是对全球化的认识可能或许不够,或者说我们传统的框架是马克思主义的框架,后来是新自由主义的框架,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这两个框架之内,没有对全球化有新的认识,这样我们谈中国处境的时候,不大容易谈,如果中国没有全球视野的话,不知道中国应该做什么,要不就是按照左翼全球化模式想象中国的未来,要么按照右翼的全球化模式想象中国的未来,但是我觉得核心问题是中国从来没有想过在全球化下中国是什么样子,或者不管怎么说,我们希望它是什么样。所以我自己觉得,在这样一个范围里面,我们对全球化的理解不够。

    第二,与汪晖老师的研究有关,我对汪晖老师的文章了解不全面,而且我自己也在法律领域,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关注一些,我觉得他一个最重要的意识,是说不是在假定的全球化以后来想中国的问题,而是回过头来,如果让中国人想的话,我们如何理解全球化,可能中国人想全球化的时候,你会发现把的视野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左翼视野,也不是美国主导全球化的视野,他的四卷本恰恰是从近代以来中国思想里面看看,我们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家他们是如何想象设计的。

    这样一个挖掘,我觉得到今天,它仅仅是一个开始,包括他做东亚问题、做西藏问题,其实也是放在这样一个视野里面,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我们建构的政治法律制度,所有的想象,既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想象,也不是新自由主义的想象,甚至说根本不是现代性以来的所谓的民族国家的想象,汪晖老师在书里用了很多帝国的概念,我其实不是太同意,但也可以看看我们中国是怎么说的。

    那么如果说四卷本说到了晚清,到今天又有百年的历史了,这一百年来我们中国人,包括我们在座的又是怎样来想象全球化的?我觉得全球化和中国不是两个并列的问题,而是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想象中国的未来,实际上就是想全球化的问题,如何想全球化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奠定了对中国未来包括历史的全面想象。

    我就简单地讲这么两句,我的理解,汪晖的贡献可能不是我们目前惯常讲的,我觉得他的贡献更是全球性的,就是一个中国人如何来想象全球化的问题,可能会讲出一些与西方主流不太一样的东西,这是我自己比较关心的。

    谢谢。

 

支持人:下面是自由讨论时间。

 

靳大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刚才白元淡老师谈到亚洲,这个话题跟汪晖关于亚洲、关于琉球问题的文章都是连带的,我想,我欲徒托空言,不若见诸行事而深切著明,在这里我不妨说点事实。比如说韩国,我们知道中国的朝鲜族到韩国去打工的有几十万人。而白元淡老师,包括您的父亲白基莞先生,都是非常著名的工运领袖;而事实上,中国朝鲜族在韩国的地位,是二等公民或者三等公民,他们的收入和待遇,不及韩国普通劳动者的一半。由此可以观察这个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地全卷了进来。所谓的现代性,不管我们玩多玄妙的学术,如何拒绝宏大叙事,也不管这个学术新潮怎么变迁,关键是历史问题它在那儿,它没有变化。就好象中国内地农村的劳工全往沿海大都市来了;反过来非洲劳工在广州30万。进一步看,为什么台湾男人会娶菲律宾新娘和越南新娘?在香港打工的菲佣待遇如何?这些事实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对比:改革开放之前,包括文革前,中苏关系没破裂时,那是冷战时期,我们国家怎么看世界?首先,第一位当然是苏联老大哥!之后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再后面是朝鲜越南,这是一种排列。而改革开放以后,当然美国第一,最牛,然后是欧洲,加拿大呀,再就是日本、韩国、台湾,都排在我们前边,因为我们穷呀,没钱,没地位。这个序列的变化反映出某种历史关系在发生变动。

    这个变迁当中,事实上二十世纪的“国际主义”这个词已经被今天的学界抛弃了,可是你想想,中国、韩国,包括台湾、日本,也就是我们亚洲各国和地区的人民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的斗争中,在共同的抗日斗争中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时候,什么叫国界?什么是主权?是你们跨过江来,我们跨过江去。一些台湾人到上海来,一些韩国人到东北,或者上海,然后在南京建立训练营在作战,共同的,至少中国内地的抗战是一个国际部队,延安也是国际部队啊,国民政府也是国际部队,也就是说在这个现代性中这是共生的现代性,亚洲是共同反抗的。那是一个你中有我,你我不分的格局。

    而我们今天再提“革命”这个词,讲革命的经验,提国际主义,当然不受欢迎了。象汪晖他的立场,肯定会左右受攻啊,我看他在《文化纵横》今年第二期上登的那篇文章,我说你得了,老兄,左派不会待见你,右翼或者自由派也不会待见你,就这文章,肯定会受攻。历史上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的状态,在后冷战的今天情况变了,开始划界了,动不动还得为申遗吵吵,还得争个谁的端午节。今天流行用的一套旧的思维,今天谁来打破这套思维,包括谁再提革命遗产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在今天的社会现实中作为一个平衡因素,都是罪莫大焉,几乎世人皆曰可杀。

    今年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工潮事件,包括富士康也好,佛山也好,这表明历史到了一个拐点了,没准这个事件能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工人阶级的薪酬往上涨,这个后果咱们不知道。这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的恶魔放出来了的必然结果吧?我同意刚才白元淡老师的发言,把学术研究、知识批判和社会实践,以及个人的介入,践履,结合起来,把必须公开争论的理论问题放在台前。事实已经逼着我们每个人必须在严酷的社会生活面前表明自己的态度,在这方面,汪晖做了很多工作,他推进得最远,态度最鲜明,所以我坚决挺他。

 

主持人:先告一个段落。

 

茶歇

 

第二场

主题:20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

主持人:蔡翔

 

主持人:我们这一场的主题是20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下面我们先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罗岗老师发言。

 

罗岗(华东师范学大学中文系):

谢谢会议主办方邀请我来参加这次会议,我之所以选了从“20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这个角度来谈汪晖的思想,不是简单地把20年来中国思想学术思想的变迁作为背景,来看汪晖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价值,等等;而是反过来,通过汪晖所做的工作来看这20年来中国学术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限度在哪儿?汪晖的工作——就像前面的老师们所说的——其实是一个需要分析例子、一个有待解剖“麻雀”,通过对它的分析和解剖,目的是讨论背后更大的问题。所谓“当代中国思想的进路”,正是需要在厘清一个个具体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够被把握,进而检讨其成败得失的。

    和前面一组许多老师的学科背景不一样,我是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大家都知道,汪晖的工作也是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起步的,所以在20年前,我就比较熟悉汪晖的著作,也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内部,他的工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其研究在1980年代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许多成果反馈到中国的人文学术上,引领了当时的学术风气,譬如“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想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方式,以至于像李泽厚这样完全不是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他也写了一篇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长文,而且引起很大的争论。可是到了1990年代,那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走到了一个极其困难的地步,这个领域的许多重要学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可以改名为“民国文学史”,然后将“民国文学史”放到“中国文学史”中去,也就是说“中国现代文学”变成了某种“断代文学”,将在“清代文学”、“晚晴文学”,然后是“民国文学”……这样一个系列中被“经典化”了。也许现在很难理解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动”,很显然,这种将“文学研究”经典化的取向和1989年重大的社会变化有直接的联系。

    当时我还在念研究生,我和我的同学们其实很不满于“中国现代文学”蜕变为“民国文学”这样的倒退,当时我们的考虑,就是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怎么样有可能在一个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恢复和这个时代的对话关系,或者说恢复文学研究的某种活力,这是从当时学科的状况出发的一个想法。从汪晖的研究可以看出来,他也是从比较狭义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走到广义的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在1990年代初的这个困惑、彷徨的时刻,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我觉得主要是通过汪晖的著作提出来,那就是“中国现代性”的问题。因为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这一学科内部来看,之所以可以把“中国现代文学”改写为“民国文学”,一个很重要的预设就是认为“现代”这一概念无关紧要,最多将这个概念理解为从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物理意义的时间,“现代”这个概念在当时被看作是不言自明的,实际上谁也不去仔细探求它的意义,也不追问“现代文学”的“现代”究竟意味着什么?“文学”何以被称为“现代”?

所以,“中国现代性”的提出看上去好像是基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内部的考察,在某种意义上,是针对那种“经典化”的潮流,要保卫“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或者说保证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规定性。但今天回头来看,“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提出,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不仅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内部的问题。如果要回答“文学”何以被称为“现代”,必然要将不言自明的“现代”相对化和问题化,这就带来了一个更重要的转折,通过追问“现代”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必然对 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的思路提出了整体的质疑,从而重新确立了“中国现代性”是建立在对“现代化”思路反思的基础上这一新的问题意识。在现代化思路中,中国从社会制度到思想文化都要以西方的现代化为目标,晚清以来的中国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成为一个西方式的现代。作为一种追赶的对象,西方的“现代”是一种不言自明的“理想型”,可在“现代性”的视野中,这种“理想型”的“现代”却问题重重,有待质询。

我们都很清楚,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界的活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提出,激活了围绕现代化思路的一系列的辩论。但我在这儿想谈的,不是“中国现代性问题”在当时具有怎样的挑战性——对它的挑战性和批判性,大家谈得已经太多了——我更关心的是“中国现代性问题”在今天是否耗尽了它的批判能量,又是否隐含着空洞化的可能?所谓“空洞化”,指的是当我们一味强调“中国现代性问题”时,会不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一种普遍性与特殊性二元对立的模式,也就是说,仅仅在“文化多元主义”的意义上强调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表面上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其实整套的批判方式都是被西方中心主义所规定的。现代化论述是西方中心主义最强势的代表,但实际上,仅仅在承认的政治的前提下,宣称中国有中国的现代性问题,韩国也有韩国的现代性问题……于是乎,在“现代性”之前上加上各种各样修饰性的前缀,成为了学术上的时髦:女性有女性现代性的问题,种族有种族现代性的问题,城市有城市的现代性问题……我们看见在这种批量的学术生产出来大关于现代性问题的讨论,只是在“承认”的意义上固化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二元对立,表明诸如“中国现代性”这样富有挑战性的概念正在耗尽它的批判能量,逐渐地空洞化了,变成了一个谁都可以用的、“政治正确”式的概念。

    如果从学术思想变迁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中国现代性问题虽然在概念上有空洞化的危险,但今天不是要简单地放弃这个概念,然后又去再找一个新概念,而是需要我们考虑如何将它重新实体化。在汪晖近来一些具体研究中,包括重新探讨西藏问题和琉球问题,也包括重新回到“五四”的历史中,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甚至也包括他四卷本的“思想史”所展开的有待完成的历史图景……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力图把中国现代性问题加以实体化的努力。具体而言,怎么才能够把“中国现代性问题”重新加以实体化?大致上需要在两个不同的领域中展开工作:首先需要重新讨论的是,原生的意义上在西方产生的经典“现代性”本身就是一种特殊性的存在,但问题在于这种特殊性的诉求是怎么被高度普遍化的?并且如何被人们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原则来接受的?对这个过程的探讨,能够使我们发现,从特殊性的诉求一跃成为普遍性的原则这一现象背后,是各种各样非常复杂的斗争,交织着政治经济的搏斗、文化认同的搏斗和价值系统的搏斗。简而言之,西方现代性的普遍化是靠“打”出来的,这是我们理解“现代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

    然而,仅仅这样讲还不够,这项工作的意义只是强调了西方现代性也是一种特殊性,只不过抢占了一个普遍性的地位罢了。按照这个思路,中国现代性是不是也要抢占一个普遍性的地位呢?这样做是不是还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二元对立中复制对方的思路呢?如果要突破这种二元对立,就必须把中国的现代性看作是一种独特性的经验,这种独特性的经验在今天的语境得以充分展开的前提一是中国传统,既包括悠久的历史传统,更重要的是近代以来的革命传统;另一个则是中国目前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这种角色的改变也激发了中国内部存在的危机,假设危机不能得到很好的转化,也可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正是这种危机与转机并存的状况,构成了中国现代性问题的独特性。正如刚刚去世的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先生曾经指出,在最近的一个半世纪里,亚洲经历了巨大的变动。“我们姑且在亚洲现在也处在近代过程中这样一个前提下,把18502050年这200年假定为亚洲的近代时期(也即欧化时期),那么,从18501950年这前100年,对于亚洲来说是苦难的时期。众多的国家被殖民地化或半殖民地化,被暴力逼迫着欧化。而在19502050年这后100年,亚洲恢复了独立,开始积极地接受了欧化,利用欧化自我更新,从而培养出了与欧美比肩的经济实力,逐渐树立起新的国际秩序观念。”这就意味着中国现代性问题不能安于一种“特殊化”的地位,而是应该力图将中国问题的讨论阐释为一种“普遍性”原则,在今天,恐怕不是来自欧美的经典现代性具有重构世界的能力,因为它们本身就是这个世界的既得利益者,而是那些在这个世界体系中一直被边缘化、曾经遭受过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蹂躏、同时又有着强烈的现代化诉求的那些国家——譬如中国以及其它第三世界国家——才有重新改造这个世界的动力和能力。很显然,在是否要改造这个世界的问题上,有两套不同的现代性方案。中国的现代性经验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经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改造世界的斗争,这个斗争的核心问题就是两种普遍性的价值诉求的搏斗,更具体地说,也就是中国独特的现代性经验,能不能自觉其自身的普遍性,有意识地与另一套普遍性展开争夺。

在这个意义上,汪晖研究工作的思路,无论之前认为需要回到宋代以来中国的传统,还是最近提出将中国作为一个跨体系的社会来看待……等等这些看法,都是与这样的问题意识联系在一起。假如今天还不能意识到“中国的现代性”这一概念空洞化恐怕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么大家有可能把它拿来变成了一个套话,讲了以后就把这个问题重新打发了事了。而汪晖的工作则时刻在提醒我们,严肃认真地思考中国问题是与把这个现代性问题重新加以实体化的努力分不开的。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杨念群老师发言!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

很高兴参加这个会。戴锦华主席说了,汪晖是只麻雀,大家一起来解剖,这当然是句开玩笑的比喻。我跟汪晖应该算是比较熟,有较长一段时间的交往。我为什么选择20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这个题目作为发言的主题呢?因为我觉得应该把汪晖本身的学术贡献以及他在艰苦探索过程中所遭遇的苦恼、困惑,甚至面临的困境置于一种时代背景的演变环境中来谈,因为他的学术生涯和经历,跟整个中国学术思潮、学术体制的变迁,或者广义地说是与中国学术生态大气候的变化密不可分,我们不能狭隘地仅仅把汪晖个人的思想作为研究对象,而是应该在学术思想变化的坐标中对汪晖进行定位,从中探寻我们这代人努力寻究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

    我想举个具体的例子谈谈我对汪晖思想与时代如何发生互动关系的理解。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学界出现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刊物叫《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它在香港出版发行,其实编辑主体都是在大陆操作,当时刊发了许多探讨中国问题的很有影响的文章。汪晖和我都是里面的编委,参与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当时有一个引起广泛讨论的话题,就是中国社会科学的“规范化”和“本土化”,后来被提炼为“中国学术自主性”的问题。这是90年代最为热闹的讨论话题之一,但争来争去后来有点变味了,争论的焦点变成了到底应该是重思想还是重学术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分析框架,似乎80年代重思想,90年代重学术,非黑即白,打来打去,也没有结果。

    我当时的立场跟汪晖基本一致,我们倾向于在当时学术成果的发表处于大量引进西学的良莠不齐的动荡时期,提倡中国社会科学应该走规范化道路是有一定针对性的,当时的讨论说实话层次也不是很高,大多数的文章集中辩论写论文的注释是否应该规范,以及如何规范等这类比较琐碎的问题上。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反思以后,我发现盲目推崇“规范化”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恶劣后果。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出在大多数学者因为过度强调“规范”,从而忽略了对中国学术如何实现“本土化”问题的讨论,或者说得严重点,这样讨论的结果有可能把社会科学“规范化”与“本土化”两者本身对立了起来。进入21世纪以后,盲目强调“学术规范化”逐渐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是发表文章要在规定的学术核心期刊范围内,高校学术体制的逐渐行政化,学术评鉴标准的日益刻板化等等。最后发展到了用“学术规范化”上纲上线,变成了一根可以随意打人的棍子,加上媒体不负责任的推波助澜,把属于“学术不规范”的作为任意定性为道德品质上的“诛心”之论,在在都毒化了正常的学术讨论氛围。中国社会科学在什么意义上是规范的,是刻板遵循西方意义上的规范,还是中国经过吸收了自己多年的学术积累和精华之后形成了自身的规范,这两者现在完全被混为一谈,而且再也说不清楚,我觉得以后说清楚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混战一旦升级到道德“诛心”的层次,绞杀学术真问题的所谓大批判风气只会愈演愈烈,使得真正的学术讨论统统变成了不够刺激的愚人行为。

      我们暂且把“学术规范化”在中国如何变质这个问题搁在一边,我想说的是,过度纠结于所谓“学术规范化”问题,其实会恰恰忽略了中国学术本身在什么意义上具有“本土化”特质这个问题。当然现在再谈“本土化”有些过时,可能早已变成了一个假问题。很多朋友说过,所谓中国的“本土化”其实是把中国当作一个特殊性的对象加以看待,但是中国现在已经被置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了,你在什么样的意义上定位本土化?你是在“西方”规范的意义上定义“本土化”?还是在中国本身原有的“不规范”的意义上(比如文化保守主义的言说策略)定位本土化?这两者之间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无法填平的鸿沟,所以这两个问题同时都变成了伪问题。

      我们现在再回首反思90年代有关“学术规范化”和“本土化”讨论的时候,会发现我们当时提出的学术自主性的目标,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是否能实现中国学术自主,不在于我们能否完全遵循西方意义上的“学术规范”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不证自明,无需讨论。学术自主的实现在于我们能否融会贯通现有的知识资源,转化成讨论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真问题。汪晖在这个过程中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那么,如何评价汪晖扮演的角色呢?我觉得汪晖采取的就是“跨”的方式,他不断把中国所遭遇到的各种历史和现实问题,提炼成西方能够接纳和理解的形式,在西方话语世界中传播开来,造成影响。又经过不断跟国际知名学者进行交流对话,把国际上一些适合中国学术需要的范式和话题引进来进行辩驳讨论。这种“跨”的角度,通过不断穿梭于两种场域和境遇之间寻找自己的位置,消解了原先刻意构造出的“本土化”“规范化”之间的二元对立。同时,汪晖的位置也具有其不确定性,汪晖到底代表中国还是西方?有人说他很晦涩,引用了不少西方理论概念,但是其实施的批判性解读又说明他不能完全代表西方,但是反过来说,他代表中国吗?也不一定,因为汪晖讨论问题的整体框架受西方理论的强烈影响,尽管他从中融合了中国自身急待解决的若干问题,这是一个中国过渡期历史非常重要的特征,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界的一般性特征。从梁任公到李泽厚都具备了这种“跨”的杂糅性。汪晖之所以可以被作为讨论的对象,我认为,就恰恰在于其位置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为他尚不断处于“跨”的状态之中,而且仍在寻求“跨”的意义,这是我对汪晖在“学术规范化”“本土化”讨论以来寻找自身位置一个理解。汪晖的不确定,变成我们讨论的起点,同时也可能会带动一个新的学术生长发展的契机。

我们现在的舆论圈同样把媒体和思想界的讨论规则杂糅在了一起,但这种杂糅是有害的,因为两者推波助澜地还在纠缠于90年代以来已经非常过时的“伪规范化”问题,汪晖所提出的所有重大的问题全被遮蔽掉,这是中国学术界非常大的悲哀。

第二,我想说的是,汪晖所谓的“跨”,其限度在什么地方?如何“跨”的更加合理呢?我认为,汪晖最重要的一点是打破了学科专门化体制对现有中国学术的禁锢和限制,在这点上,他超越了90年代中国学术规范化和本土化讨论所自设的藩篱。因为当时有一种潜在的共识,那就是谈“规范化”比较多的学者认为应该完全按西方的路子走,而强调“本土化”的人则掀起了一股新文化保守主义的潮流,所谓“学术史”的兴起即与此背景有关。当代学术史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奢望恢复一些貌似很纯洁的传统,比如对陈寅恪、王国维等人思想的挖掘,而没有考虑到其实他们的成就卓著恰源自于吸收西方理论,正是一种“跨”的标本。完全轻视西方的作用,力图完全恢复到中国原生态的学术脉络里面,给自己定位,认为包装过的一些“国学”就真是所谓中国原创的、传统的再生,实际上怎么可能呢?我们的生活从里到外都全球化了,学术界时时刻刻用的是西方渗透进我们脑海里的思想、概念和成果,我们怎么可能会真正实现“本土化”?这个问题的提出看来也可能是个伪问题。

    比如说我最近的一篇文章也谈到了“国学”的命运。所谓“国学”,不过是汉学一个变种而已,当然很多人可能不同意这个论断,但“国学”仍然是“跨”学科的一个结果。我再想说说“跨”界在构造现代中国学术的意义。比如汪晖是文学出身,但却改作思想史研究,我觉得他提出的历史问题,已经超越了“文学”和“历史”作为学科给自己规定的界限。我们现在的学科分类非常细化,有了二级三级及各种学术方向的划分和限制,路子越走越窄,我相信,在未来几年几十年里面,像汪晖这样频频跨越自身受教育领域限制的学者肯定会越来越被主流学界所承认。当然现在有人对“跨学科”的说法提出了异议,认为强调“跨”某某学科本身这个说法是不是更加强化了专门化本身的特性,比如历史学跨到了人类学,人类学反向跨入了历史学,是不是反而强化了学科分类的意义?

    但我觉得,就目前中国恶劣的学术生态而言,我们只能在“跨”的上面寻求突破,我还没有发现其他可靠的途径。在这点上,汪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比如他提出关于“帝国”构造的问题,就是想超越“民族国家”话语的限制。关于清朝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帝国”这个问题,我和汪晖的看法有分歧,我认为他可能过度受到西方学者对西方历史演变解释的影响,直接移植过来用于分析中国历史,是不是合适,我们可以再讨论。但是他关于清朝建立“大一统”合法性问题的讨论,在四大卷《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帝国与国家”这一卷中特别提出“今文经学”和清朝建构其合法性之间拥有关联性等等观点,都是颇具启发性的。我觉得在如何“跨”越学科专门化的限制这一点上,汪晖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至少在“规范化”与“本土化”的讨论之外,我们有可能多出一种选择。

    最后我想谈的一点是,我们不仅要看到汪晖的成就,他的困惑和苦恼也可以作为一个范本加以分析,因为他的苦恼和困惑也是整个知识界所遭遇的困境,也是需要我们一起来分担的。我觉得他的苦恼就是其身份的不确定性。当他自己在不断寻求“跨”越学科界线,跨越中西学术讨论藩篱的时候,他自己的位置如何准确地加以定位呢?这就是他自己曾在《自选集》序言里谈到的近代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问题,这个问题在现当代还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刘禾说过一句精彩的话,她说:当代中国学界往往要“根据什么东西不是中国的而来决定什么是中国人”,这就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所谓“现代性问题”吧?有人说汪晖面对西方时变成了中国现有思潮的代言人。中国学界确实需要在西方鸣响自己的声音,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对他来说也有危险的一面,危险在于他可能下意识地围绕着全球化浪潮给中国设定的很多议题,有意无意充当全球化过程中中国跟西方之间沟通对话的角色,不自觉地又可能成为西方话语在中国转化的代言人,那么这种转化的代言哪些是适合中国的哪些可能是有害的,可能汪晖比一般学者要担负起更大的甄别责任。这点不仅是汪晖可能遇到的困难,也可能是我们中国人文学者、社会科学学者共同面临的困境。当大家把你作为一个符号、一个领袖放在那个位置的时候,西方认为你是中国学术思想代言人的时候,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按照西方喜好的议题安排自身的言说体系。

    我跟汪晖是老朋友,但当我们讨论其思想的时候,更应该出于诤友的直率态度。汪晖的成就的确非常了不起,是我们这代人的骄傲,但是他也有困惑,我希望以后的讨论多说些困惑,和如何解决这些困惑,少说些溢美之词,这也是对我们整个学术讨论能够健康发展的期待,也是对汪晖本人,对整个中国学界有所期待,同时也对我自己的研究是个鞭策。谢谢。

 

主持人:请北京大学贺桂梅老师发言。

 

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

很高兴参加这个会。每位发言者提出的问题对我很有启发。我觉得我们这个会场是一个良性的、讨论真正有价值问题的空间,所以我很愿意参与其中。我的发言想在20年来学术思想的变迁这样一个比较大的历史视野里解读汪晖的研究工作。

20年来学术思想的变迁,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80年代知识界形成的共识在90年代以来的分化。实际上,90年代以来发生的许多论争,核心问题不仅是90年代不同立场或者知识脉络间的分歧与论战,更关键的是80年代和90年代的论战;而且这个论战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们经常说80年代是一个“共识的时代”,也就是知识界形成了一些普遍关注的、共同的问题意识和批判立场。这种“共识”是建立在一系列二元对立的基础上。一个最基本的现实态度就是是否支持改革,由此引申出一些列知识的、学术的、思想立场的二元对立,包括计划和市场、国家和社会、革命和现代化、传统与现代等等。而且,我们今天置身其中的学院体制和主流的知识体制本身,其实也是在80年代改革过程当中形成的。我们追溯历史不要走得太远,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的高考制度、尤其是学位制度培养出来的一群人,可以说也就是90年代最活跃的一批人。有时我们也会把他们叫做“85学人”,因为他们是各个学科领域新建立的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制度的最早一批毕业者。80年代那样一个共识的时代,同时建立了学院体制和一套主流的知识体制。有着30年历史的这个学院体制和知识体制,不止是改革的产物,而且也是改革的一个构成部分。正因为它是改革的构成部分,所以80年代建构的共识(其实是一种后冷战的二元对立)也落实在学院体制的主流知识当中。

90年代以来知识界产生的分化,最重要的问题是怎么看待80年代形成的知识体制,和怎么描述、回应80-90年代转型期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我认为汪晖对这些问题的判断和他由此建构的一种批判性的学术思想,是非常明确和自觉的,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他对中国问题的思考,基于80-90年代转变的历史内涵到底是什么这一基本判断。简单来说,大概有三点:第一是80年代开启的市场化和私有化进程,到了90年代以后不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反带出了更多问题。因此,市场化和私有化进程本身必须得到批判性分析。第二,作为市场化目标的全球市场体系本身也面临着深刻的危机。第三,就是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他始终把这一点作为讨论中国问题的重要参照系。他说他和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分歧集中在三点:一是怎么看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就是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另外一点是怎么看待产权问题,三是怎么看待民主。

    汪晖学术思想的建构,基本上围绕这些问题的论争而形成。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描述汪晖的学术思想,发在《天涯》上。我关心的是汪晖所提供的一种批判性的总体视野,也可以将之描述成“作为方法和政治的整体观”。汪晖的研究,我们可以说他是跨学科的,也可以说是全球视野的或国际互动的。但我觉得,他其实并不是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也不是因为他超越了单一的民族国家视野,我们就说他是全球式,我认为他形成了一个总体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要说起来,根基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比如卢卡奇说,马克思主义真正的方法并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不仅仅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描述,而是一种总体的批判视野和历史的辩证法。我认为汪晖已经形成的一种批判思路或者基本的研究路径,就是这样一种总体性视野。

    这种总体性的视野,是在跟80年代形成的主流知识体制对话的过程中形成的。他批判80年代主流的知识体制是“现代化意识形态”,因为所有这种知识、这些思想、这些社会变革的基本方案,都是在单一的民族国家、也就是在中国里面讲问题,并且以中国实现现代化作为基本诉求。汪晖提出的是一种批判的全球化视野,他自己叫“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视野”。他并不把“全球化”作为后冷战时代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是把它视为历史资本主义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前提下,他来描述,以前的国家和经济的关系怎样、在新的历史阶段当中,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他把这种分析中国问题的总体视野,称为对“霸权的多重构成”的分析。这种视野是跨国的和全球的,中国问题被置于其中加以讨论;但同时中国也不是一个本质化的整体,在中国内部又存在中心/边缘或不同力量的互动。这种总体的批判视野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作为现代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这个巨型机器的运转本身是总体性的。这个历史的经济体从16世纪开始,从欧洲向全球扩张并一直滚动到今天。要讨论这样一个对象,你没法仅仅在一个单一的国家或专业领域视野里面把握住问题的全部,更不可能像新自由主义那样简单的把自己放在国家的对面上,而必须要有一种全球的、跨学科的总体性视野。

    我更感兴趣的是,汪晖不止是在一种总体性的批判视野中展开对中国问题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他其实已经建构出了一种新的批判性知识。这种批判性的知识,是一种力图超越现代知识体制、跨越现代学科分类的知识形态。这种知识本身是由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延伸出来,同时又批判性地重构了一种类似于布罗代尔、博兰尼等的政治经济学或历史社会学的新知识。因此,汪晖的研究不止是跨学科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整合出了一种新的批判知识。由于经济体的运转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所以他试图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的滚动方式、总体运转方式来整体地看问题。他认为所有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与文化的问题可以在一种总体视野或相互关联的整体观中得到讨论。他有一个说法,叫“形式主义的理论”。他认为那种专业化、那种局限于单一民族国家视野内的、新自由主义式的理论,是一种形式主义的理论。他试图讨论的是一种“实质的历史关系”。我觉得他追求一种新的批判知识,还是很清楚的,尤其在他90年代后期以来讨论中国问题的文章,比如现代性批判、跨体系社会等等。

可以说,汪晖的学术思想激活了90年代以来我们讨论“中国问题”的空间。因为用80年代的那套知识,已经没有办法回应中国最重要的现实问题了,而汪晖的探索,使得我们探讨一种叫“中国问题”的东西成为可能。不然的话,我们就只能全部回到我谈经济学、你谈政治那种分类的学科体制里面,无法形成对话关系,也无法对现实问题做出回应。

当我把汪晖的基本研究思路称为“总体性视野”或“整体观”时,这不应被理解为一种本质主义的宏大叙事,而应将其视为一种批判的“方法”。汪晖认为现代知识和18-19世纪以来形成的现代学科体制本身,都是作为现代世界体系的资本主义的“自我意识”,而无法对资本主义本身做出分析。作为方法的整体观或总体性视野,意味着超越一种比这种知识体制更大的历史视野。同时这种总体视野本身也可以成为“政治”,因为只有具备这种总体性视野,一种新的政治主体以及由此形成的批判性社会力量才是可能的。

    我感兴趣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这种批判性知识的建构,汪晖区分了学术、思想、政治。这里的“学术”,我理解的是建构一套新的批判知识,这种学术本身是很严谨的;他又说不要为了知识生产而知识生产,而强调“思想”,作为“思想”就意味着它是原创性的,是跟社会之间是有互动关系的;同时他也强调,怎么使思想变成一种“政治”,变成一种社会力量参与到中国社会现实的建构当中,而不止局限在学院内部。汪晖一方面建立了学术和社会之间的关联,同时又划定了一个边界。他在描述学术思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时说:“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热忱关怀,是通过思想、理论和学术的方式来表达的”,又说:“思想、学术和政治相互关联,但是他们之间又需要一定的界限,从而能够保障反思的空间和自主性”。这也就意味着,学术、思想与政治之间需要一定的界限,从而能够形成彼此之间的互动。我自己比较困惑的是,这种学术的现实关怀和它的自主性之间的具体关系如何处理?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怎么实现批判的知识分子的功能?这或许意味着需要用总体性的、更具批判性的视野来看待学院中的知识生产本身的功能,思考学院、国家、社会、媒体等等之间的复杂关系。划定边界就是建立互动关系,而不是把自己圈在学院里面。但是这个问题我没有考虑得特别清楚,我们第四场也许会再讨论这个问题。

 

戴锦华:我插一句,我觉得这也是我的困惑,我对汪晖近期的质疑也是总体性,他不忌惮使用总体、实质这样的词,我非常地忌惮。因为总体、实质这样的词背后是西方主流逻辑和霸权逻辑的东西。我质疑汪晖不忌惮地使用,但是我知道汪晖表达的力度正在于他不忌惮地使用,当我们忌惮地使用,当我们不断反本质主义或者反总体论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整体性的资本主义。那我们可能性在哪里?我们不是来这儿夸汪晖的,我们是借助他的思想分享我们的问题。

 

主持人:我们请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炎老师发言。

 

王炎(北京外国语大学):

这一场是个历史回顾的题目,我想从13年前汪晖一篇重要文章《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和现代性问题》谈起,这与我个人的阅读经验有关系。当年我读这篇文章,应该说似懂非懂,但它给我的震动非常大。一下子提出了很多问题,给90年代末的中国现实思考提供了非常新、很有冲击力的视角。对于如何理解中国现实、以及如何评价中国现状等问题,文章以总体性的方式,鲜明地提了出来。我想这一冲击不仅仅是我个人感受到了,当时整个学术界和思想界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回应。比如李欧梵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会议,集中讨论汪晖的文章。当年王晓明、黄子平等也参加了讨论。在上海,许纪霖、刘擎、薛毅也开了研讨会,题目叫《寻求第三条道路》,今天在场的罗岗教授也是主办人之一。这个会同样也讨论了这篇文章。当年还有很多学者写文章回应汪晖,例如汪丁丁的《启蒙死了,启蒙万岁》、任剑涛的《解读新左派》等。可以说,汪晖这篇文章,是引发中国思想界左右之争的一个导火索。

    从这篇文章发表之后,中国学界一下展开一个公开讨论社会现实的巨大空间。回顾这篇文章,它如何能展开这样一个空间?它内在的力量何在?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又如何会造成如此纷争,仍然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几个朋友包括在场的季剑青教授组织了一个读书会,已经持续一年多了。我们讨论中国现实问题时,汪晖的名字总会出现。常有人会说汪晖已经谈过这个问题了,他是如何讲的等等,似乎讨论中国现实问题就绕不开他。汪晖的思想和作品对当代中国学术影响深远,无论你同意他还是反对他,他或多或少地塑造了你的思考,改变了你提出问题的方式。

    再回到汪晖这篇文章,回到他提出的问题,以及中国学界长达十几年的左右之争。我同意贺桂梅老师的说法,汪晖这篇文章是90年代与80年代的对话。在89年的学运中,经常看到标语上毛泽东或邓小平黄袍加身的形象,也就是说,80年代新启蒙主义对中国现状的判断是封建专制:即中国处于前现代专制社会,计划经济、民智未开。与之相对照的是西方现代社会:启蒙、民主与自由市场。80年代新启蒙思想基于两元对立模式。在9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已经看到自由市场经济带来问题的端倪,开始积极反思,那就是1994年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但其方式与汪晖的思路很不一样,用汪晖的观点说,就是把中国现实中的政治经济问题,简化到个人道德实践层面。就是说把如此深刻的文化危机,表述为人格操守与伦理堕落,试图在道德层面上批判现实。其实,早在8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了人文主义批判的倾向,例如以马克思早期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批判教条的计划经济与政治专制。而汪晖在《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和现代性问题》中,以全新的视角对中国现实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判断。这篇文章首先在1994年发表在一家韩国刊物上,后来不断修改、补充,最终以中文形式发表在1997年的《天涯》杂志上。

    这篇文章的观点是,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是一种悖论式的现代化计划,它一方面反对资本主义,但另一方面要实现的最终目标还是现代化。80年代“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则以现实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把中国社会有效地纳入到全球资本主义的链条之中。所以,对中国现实的判断,不能再沿用传统与现代、封建专制与自由市场等两元对立模式,这已经无效了。我们首先要给中国现实以全新的判断,之后才可能有效地批判。而这一判断应该基于中国社会和官方意识形态已经充分与全球资本主义接轨,从这样的前提出发,观照新启蒙主义的批判,会发现它对现状采取肯定与认同的态度,甚至已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彻底批判。

    我觉得这一观点,可能是当年我以及整个学界感到震撼的重要原因。有意思的是,13年后的今天,这一判断仍然是左右争论的焦点。也就是说,13年来汪晖的观点虽然已经成为常识,但是我们并没有同意,也未形成共识。围绕这一现实判断的争论、以及有关这一观点的冲突,才是所谓“汪晖事件”背后真正的动因。

我希望,无论在这次会上还是各种形式的思想论争,我们把对中国现实问题的不同理解放到桌面上来,用更直接的方式来讨论、争辩共同面临的问题,谢谢。

 

主持人:中国社科院靳大成老师发言。

 

靳大成(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汪晖事件出来以后,我做了一点准备,谈规范问题,我想写一篇文章,关于“规范”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回顾关于中国学术自主性的讨论,而是我们看看人们说的一套东西,是否能够增进我们对80之前、八九十年代相关的学术思想变迁,对这个问题有没有很好的理解。托玛斯-库恩的范式理论,对我们理解这段历史,有没有帮助?

    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谈八十年代学风的短文提了几个范例。那几个范例我作为正面的例子来提的,但是没法说他的问题,比如像金观涛也好,刘小枫也好、李泽厚也好,当时都构成了一个东西,成为讨论的重要话题。但今天如果从学科、专业、严格的学术的尺度看,他们当时的作品也是伤痕累累,不堪一击,毛病太多了。可这算什么?有什么关系?

    关键的问题在于,他们在当时非常及时地提出问题了。今天什么是真问题、伪问题、假问题,仍然可以讨论,但是它对当时的思想冲击很大,80年代不光是知识界,全社会有共同的问题,政府不知道怎么办?需要听知识分子的意见,中国该怎么着,往哪儿走,不管摸着石头过河走,还是怎么走,不知道,大家讨论。所以争论在那个时候是有的。

    我非常同意刚才几位发言都提到的,汪晖有一个贡献,就是试图把理论争论浮出水面,把中国的讨论放到桌面来,恢复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思想讨论的传统,这是什么传统?这就是90年代试图建立的专业壁垒,试图体制化、试图学术正规化所遮蔽掉的东西,而这个问题跟今天生存状况的关系越来越明显,王晓明讨论人文精神也很必要,但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切入问题的方式。我对晓明说你感受到的问题真实存在,但提法有问题,有点跑偏,虽然感情真诚,关键是能不能把问题真正的描述出来?我们都感到文明在滑坡、在解体,从一个新的规范跳到另一个规范,那么我可以这样说,这是中国开始要建立自己的规矩。

    刚才有人说学术自主化,我说过去以色列人可以跟上帝定立新约,中国原来有一个传统,同时现在中国不但遭遇了西方现代化的问题,还有一个自己的整合问题,这是在欧洲国家没有遇到的。这时候,中国的知识分子和中国学术在建构过程当中,我们从20年代、30年代,这些前辈一步一步努力,他们不断形成新的规范、产生新的问题,到了今天我们这代人怎么办?怎么去传承,怎么去回答这些紧迫的问题,也需要规矩,当然我指的不是最简单的学术纪律这个层面,就是他有没有自己的方法,怎么理解?

    所以我说什么是跨呢?80年代讨论的问题全是跨,上至国家天下,下到个人,因为那个问题很清晰。90年代以后,相当程度上这个问题开始变革,我们自己被革在这里面了,汪晖的工作穿透力、贯通的努力其实并不是新的东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都是这么干的,从孔夫子到毛泽东,本来就这么干的。这套努力在今天学院派看来是非常可笑的,搞专业的人认为,他四卷本涉及任何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涉及到任何一个领域的时候,专家们都会提出问题来,这个是很不一样的两种东西。

比如说,我虽然不研究鲁迅,可是文革中我只有一套书可以看,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1948年的一套《鲁迅全集》,这我看得很熟,文革中不能看别的东西嘛。坦率地说,我肯定比汪晖看得熟,可是不敢写文章,为啥呢?我隔壁住着一位老先生——杨天石,就一墙之隔,二十二年来,包括我在文革中看了他们怎么做专业,怎么猛扑材料,挖掘史料的。北大很多老师,包括谢冕老师、孙绍振老师、刘煊老师都对我讲,我们北大五五级只有一个人“真”做学问,就是杨天石。80年代我上大学,正跃跃欲试想写一点有关鲁迅的文章,非常不巧,看到他80年的文章,《释“挤加纳于清风,责三矢于牛人”》,看了这篇文章,彻底打掉了我写鲁迅的愿望,我再也不敢写了。一个学者,能把材料做到这个程度,考证到这个程度,真是望尘莫及!我是再也不敢写有关鲁迅的任何文字。可是,我要问的是,对二十世纪鲁迅理解和鲁学的改变,是杨天石先生做出来的吗?不是,恰好不是他,而是王富仁先生,钱理群先生,包括汪晖,包括在座很多同行,这是为什么?

问题在于,时代给提出什么要求呢?当时鲁学举全国之力在做,恰好要在那儿突破,突破它没有办法,只好非常幼稚模仿学习西方的东西,因为别的没有新的资源了。80年代的问题表现得可笑,可是也可以理解,因为它真诚。说实话,比如说假如今天要挑毛病,其实,可先把何新的书找来看看,他的那本谈中国龙起源的名噪一时的大作。当我弄清学的时候,我是很下了点工夫,做经学的东西,我们可以把清人的著作找来,一比,就能看出他是怎么不规范,动辄玩个“一音之转”,强作解人,过度阐释,毛病很多。真要找的话,有更严重的问题。

    但是问题不在这儿,即使是何新,也有他的努力的合理性,他从有中国文化的本源的角度,他给中国的古代传统做一个象征的新解释,当时也有正面的作用。事实上,任何时代,不论什么形势,什么情况,真正学术工作,是要和大学体制、知识建构和整个社会的需求、历史前进、历史演进有一个正相关,正相切。90年代之后忽略了这个,忽略的原因跟时和势的变化有关系,但是到了2000年前后的时候,我觉得又有变化了,比如,跟在座的白元淡老师都有关系。

    2001年,汪晖叫我见见白元淡,我们在一家咖啡馆见得面。白元淡老师说,靳先生,大庆工人罢工,为什么你们北京的知识分子没有任何反应?这问得非常严厉。我们只好解释说,我们不知道啊,当时无从了解呀。确实,几万工人罢工,我们不知道。是不知道,但其实这是一个托词:知道了又能怎么着?那时候我们不清楚我们自己的生活,做学问,与这个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现在,人们告诉你那那儿有工人有罢工,有问题了,你们北京这些知识圈的人、玩大词的人、说大话的人你们干吗?你们怎么反应?不知道。直到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发生了变化。说实话,今天,我们社科院的人,可能工资跟白领是有点差别了,但是你想想,大学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到单位挣的钱,基本上也跟知识无产者没两样了,或者还不如蓝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这个问题就尖锐化了,我们必须面对,我们的学生往哪儿去,社科院还可以凑合混混,学生怎么办?他们到哪儿去?年轻的知识分子怎么解决他的生活问题,80后、90后怎么着?

韩国左翼知识分子,包括台湾一系列的活动,日本的左翼,汪晖他喜欢弄的欧美新左翼,国际上的东西,旧的传统,所谓的革命经验,包括社会主义经验的变迁,在我们这儿的意义不可小视,绝不可轻轻翻过去,它里面还有什么东西能跟今天我们的思考方向构成一个冲突或者构成一个紧张关系呢?因为当你面临教学的时候,你会发现,所谓“专业”其实大家都会做,每个人都会做自己的学术,都会读书,可是知识的增长是有维度的,不是说我读多少书就行,没有用。图书馆的书每年都在增加,可是知识增加了吗?没有。所以你会对学生说你要找到问题,知识积累是有向度的,这个向度,是由你的人生体验造成的,是你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经验所决定的。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我从汪晖的工作和努力中,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发言人提到的那篇文章。94年时他拿的是三千字一个提纲,给朋友们看。以后96年好象是八千字,一万字,不断在改,他不断在改,在补充。当然很多地方我们可以分析。问题在于,他是一个比较自觉地能够把自己的学术、知识、活动和社会,包括跟当下的现实关系挑得很清楚的人,这和他文章的晦涩不一样。他也有晦涩的文章,也有食而不化的地方。但是,他一旦想清楚了,那时,他的引文到位了,理路清楚了,结论很明显,问题就挑明了,这时候滚动起来,知识往前推进的速度、视野敏锐全呈现了。

    回过头来再看今天的世界,我想,80年代的问题是整体性的,我们经过西方学术这个洗礼,今天我们重新回头看这个历史、这个传统,我们没从其中跳出来。白老师讲亚洲,我们过去没有这个概念,慢慢才意识到这个,意识到这个历史上和现实中活生生的伟大世界和鲜活的传统。刚才说全球化,我们老反对西方,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注意周边的经验呢?也包括中国这么大的词,内部包含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经验呢?

    这次我带队去东北游学采风,在哈尔滨有一个报告会。我们知道,东北的开发是和中东铁路有关的,也和哈尔滨和满洲里有关,后来俄国人在这儿介入,你说是殖民吗?我没有割地,也没有租界,同时它建立了一套新的秩序和工业体系,最后对东北的开发有极大的影响。

    年轻人和我们听完都有一个问题,我怎么界定150年来我习惯接受的西方的殖民史?在这里出现了一个硬的缝隙,我怎么去解释?所以我想,对我来讲,80年代的时候,也是怀着理想主义,也属于学院派,我认为可以用一个高明的理论、新的知识干嘛干嘛,当然这个来源就是西方。

    现在看来,我们自己所存在的历史处境,我们对自己当下社会的分析,这个和知识活动之间的关系,比我以前看得更清楚了,分析这些中国经验的个案,会出原理,会产生一个理论上的振荡,我认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要说中国现在作为一个经济体增长很快,被人重视,即便它产值倒退多少,在这么大一个历史变迁当中,他的面积比欧洲还大,他的民族成分复杂,它有这么长各种人文、社会、制度变迁的传统。这些经验告诉我们,确实不能照搬西方的经验,也不能拿任何现成的东西来模仿。对这个认知和我们自己当下是什么关系,我想毛泽东也好,过去的社会实践也好,它的成败、教训、血的东西,都给我们今天巨大的影响而不能回避的。

    说实话,持有这个观点,我也是战战兢兢的,两三个周前在北大开了一个会,讨论朝鲜半岛和大陆的关系。我知道我的发言,包括提到二十世纪的国际主义,郑律成,中国革命经验,绝不会招人待见。但我不会像汪晖这样被动,15分钟发言,我用一半时间,上来先攻击第一个发言人,我说老师你刚才说,你说加拿大能够自由选举决定分离不分离,是一种自由,是国民素质高,我说你说的不对,你去把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从英国或者爱尔兰分离试试,你看看科索沃怎么轰炸的?这个情境,这个心情,再典型不过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知识状况和思想处境。

好了。

 

主持人:社科院文学所赵稀方老师发言!

 

赵稀方(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大家好,我谈一点自己的感想。“左”与右,很容易变化,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也曾这样说过。我刚到哈佛的时候,立刻被那里的反共力量所包围,那里的反共势力有多种构成:一是占据北美东亚系的台湾学者,二是6.4逃亡出去的中国学者,还有法轮功人士等等。身处于这种氛围,压力很大,很自然地站在中国特殊性的立场上为中国辩护,这是一个不自觉的意识。当我从哈佛回来以后,在国内呆了几年,却越来越感觉到到中国的“特殊性”的种种问题,对于中国的批判性越来越强。“左”与右的转换,应该与自己的处境有关系。开玩笑说,汪晖近十年来在国内和国外呆的时间差不多长,所以他大概能够超越“左”与右。

汪晖的作品我一直追踪阅读,他的著作事实上是我自己学术研究的动力。最近读到他的有关西藏的文章,简单谈一下我的感想。

对于西藏问题,“左”的立场大概很容易归结于西方帝国主义,右的立场则很容易批评政府的执政能力。汪晖突破了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

他首先系统清理和批判了西方有关西藏的东方主义知识,及西方民族主义问题。西方有关东方主义的论述不少,但涉及基本的不多,汪晖从东方主义角度对于西藏问题进行了独特的学术清理。西方的视野与其民族主义背景有关,但西方民族主义的概念却难以诠释中国。单一民族国家或多元民族国家的模式都无法解释中国的融合性民族国家模式。

汪晖并没有局限于西方帝国主义批判,而是将问题的核心追溯到了国内。他认为外部的力量之所以起作用缘于内部的动力。他认为西藏宗教问题的核心是现代化与宗教社会的矛盾和对立,他分析了西藏的“去政治化”、宗教扩张、市场扩张等问题。这些分析很有力,给人以启发。这既是一个对外的批判,也是一个对内的批判。

当然我想,还可以再有点补充,我谈一下自己上网的经历。国内一般发生所谓的群体性事件,网友多数集中批评政府,站在民众的一边,但西藏骚乱这个事件却不一样,有大量网友批评西藏。我想这个背后其实有一种汉族民族主义或者说是种族主义,或者说汉人中心主义的心态在里面。汪晖文章里批判的民族主义是西方民族主义,我想中国民族主义其实也是需要被反省的。另外,我在谷歌搜索的时候,来自海外的对于西藏事件较为负面的报道分析,基本上打不开,这是一个新闻封锁、新闻自由的问题。这个“内政”与西藏骚乱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也需要进行分析。

谢谢大家。

 

主持人:北京社科院季剑青老师发言!

 

季剑青(北京社科院文学所):

感谢会议方的邀请,我是学生辈,我读汪晖著作十多年了,从中获得的教育非常多,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我觉得应该表达对汪晖老师的敬意和谢意。

    这十多年,也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急剧分化的一个时期,虽然时间很短,但是现在回头看,我们对很多东西的看法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我想谈一下我对20年来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的理解,90年代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所谓学问凸显、思想淡出,这个学问与思想,或者学术与思想的分法支配了很多人,特别是90年代以后的年轻人对学术的理解。我们基本上把学术理解为一项有一套自身的程序和操作方法的专业化职业性的活动,遵循一个严格的规范,尽可能避免宏大叙事、宏大判断所谓思想层面的东西。所以尽管我们也会追慕80年代生机勃勃的思想状态,但是对学术的这套自主性、专业性话语却不会怀疑,现在看来这种学术思想两分法很成问题,我觉得对于这种两分法构成最大的冲击和挑战的就是汪晖老师的著作,因为我们很难在这个框架里面去安放汪晖老师的研究。这个我觉得和汪晖老师研究中的方法论自觉有很大关系。

    我自己读汪晖老师的著作,特别是最近几年的著作,最受启发的地方,就是他的方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历史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要用很多历史材料,虽然看上去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工作,但是汪晖老师的研究明显和一般的思想史研究不一样,其中贯穿着非常鲜明的理论视野,但是这个理论视野和我们想象的“思想”也不一样。

我提一下汪晖的一篇文章《是经济史?还是政治经济学?》,这篇文章明确提出一个历史分析与科学叙述和规范叙述的二元区分,这个和贺老师刚才提到的“形式主义的理论”与“实质的历史关系”之间的二元区分是一种对应的关系,但是不大一样,因为这是方法论层面的东西,我觉得非常重要,这种历史分析和规范叙述的二元划分,我想也不是汪晖老师的发明,西方古典思想传统中一直有一种历史和哲学、历史和科学的二元对立。启蒙运动之前,历史被认为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知识形态,甚至无法与哲学和诗歌相提并论,比如笛卡儿认为历史知识对于理性的思考是毫无意义、毫无帮助的,他们认为历史处理的是个特殊性的领域,不像哲学会思考那么多普遍性的问题。汪晖老师的文章也引用了布罗代尔等人的研究,指出他们的研究无法进入经济学家的视野,无法获得科学的资格,这样的偏见即使到现在也存在,所以从启蒙运动以来,以普遍性为归宿的规范化的理论形态一直是西方思想的主流,无论是以启蒙主义、自由主义还是科学主义的形态出现。

    我们现在面临的境遇是什么?我认为现在这种规范化的理论形态,似乎已经完全丧失了它们曾经拥有的活力和能动性,它们不再能够为我们提供富于想象力和生产力的关于人类生活的未来图景,而是变成一个教条,就是戴锦华老师说的理论已死。

    最后这种规范化就变成了汪晖老师说的形式主义的东西,只剩下形式化的技术规范,不再有实质性的内容,所以在这个时候,历史分析方法非常重要,历史的真实性、复杂性会打开我们被规范叙述所限制的一个视野,为我们呈现出新的可能性,我想这个可能是汪晖老师的出发点,也是基本动力。所以我这里不太同意戴老师对汪晖老师的批评,认为他的总体性的理论话语有问题,当然这个是存在的,但是我更看重他历史分析的方法。

    但是汪晖老师并不是因此就完全摒弃理论、反对理论。他自己说,历史叙述的终点总会出现理论的归纳,任何实证的研究无法用实证的方式去穷尽一些现象。只是说,汪晖老师研究的理论,不再是规范化的形态,那种静态的、形式化、规范化的叙述,而是始终保持着紧张感和活力,这种紧张感和活力的来源就是历史和现实不断的对话。在汪晖老师的著作里面,历史不是作为一个客观的认知对象,而是作为一个活的东西存在的,历史提供一个反思性的内在视野,这就和实证主义的研究区分开来。

    90年代以来,学问凸显一个明显的表征就是各种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的兴起,我们会不断强调回到历史的原初语境,就是要把各种问题历史化,然而这种贴近原初历史语境的努力——姑且不论是否完全可能——却往往缺少对自身视野的反思,而变成一个纯粹的技术性的工作。

    汪晖老师的研究,也会充分考虑历史语境自身的问题,比如他在《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里面会自觉使用时势、理、物、封建这样当时的概念考虑问题,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当下的理论话语,比如帝国这样的概念,而是从不断反思的前提下,使用这些理论话语,或者说他从历史分析中获得的内在视野,把这些理论话语也历史化和相对化了,认识到它们也同样深植于历史之中,而不是不言自明的规范性的叙述。所以我认为这是双向的历史化,一个是把对象历史化、把问题历史化,另一方面,把自身的立场和当下的理论话语也历史化,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他的理论视野。这个理论视野不是规范性的叙述,也不是预设的结论,是总是处在“历史化”运动之中的向未来开放的一个东西。于是历史中一切凝固的思想、观念、叙述,都处在流动和变化之中,都被问题化了,也就呈现出各种可能性。就像汪晖老师自己说的,他写《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他假定大家读完以后对现代也感到怀疑,对中国这个概念的界定进行追问,就在一定程度说达到了目的。这看上去是一个很谦虚的说法,实际是很高的境界。

    美国思想史家凯利曾说过:历史实际上是提问题的方式,但是它的答案一定是地方性和暂时性的。在这个意义上,汪晖老师的著作是真正的历史研究。他自己说过:“我在研究中不大在乎范式问题,只关注对问题的讨论”。所以汪晖老师的研究是接近“学术”还是接近“思想”,或者是不是符合“学术规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提出了问题。这是我读汪晖老师著作的粗浅感受。谢谢大家!

 

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的倪文尖老师。

 

倪文尖(华东师范学学中文系):

我还是想从《别求新声》这本书说起。因为我觉得,汪晖,无论是作为一个范本,还是作为一个麻雀,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汪晖;我说有几个汪晖,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汪晖的写作——尤其是他论述的方式、文字的风格——有其多面性。首先当然是学术论文论著的汪晖,在这里,他语气铿锵、旁征博引、汪洋恣肆,句子和文章一般都很长,想得深想得远,也想得非常复杂、表述得相当复杂,激发读者的决心和耐心来认真读解领会。同时,还有个写散文的汪晖,像《旧影与新知》中的那些写人忆旧的文字,像《死火重温》等随笔体的鲁迅研究,都写得思想深沉、感情醇厚,少了引文的羁绊、表达也相对亲切而平易得多,所以,感人、动人之际又发人深省。而我个人最佩服的,还是这本访谈录的汪晖,既更多地敞开了自己,又不失一贯的厚重和绵密,甚至,访谈录里所呈现的,思想的幅度、思考的力度、思维的强度,尤其是对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诸种盘根错节的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的敏感和认知,我几乎要认为汪晖的其他论述都还没有达到过。

我说有几个汪晖,另外一个意思是指:汪晖其实也是在变化的,从1980年代中后期出道,到1990年代中期成熟,再到现在,都还是有变化的。汪晖从对鲁迅研究的反思而进入由关键词梳理开始的思想史研究,在大的问题意识和核心关切上,最初更多集中在全球化进入中国所带来的巨变之类的宏大叙述,尤其是批判性地关注跨国资本对1990年代的中国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的影响;而这几年来,汪晖有一个变化,是更多地关注中国内部的多样性,或者说全球性问题在中国内部的呈现,这也使得汪晖所做的问题越来越具体,研究也越来越细致。我觉得,汪晖的这个变化是值得重视的,有待观察更有待总结。

当然,汪晖的变里面又有不变,也就是说,汪晖有他自己不变的“个人同一性”。

其一,从中国古人所谓“学”与“思”、“知”与“行”这两对范畴来看,汪晖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典范,同时也可能碰到了一些麻烦和困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正像前面有老师提到的,汪晖是在阅读/写作中思考、同时又通过写作/阅读来深化思考的,——这是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方式,也可以说汪晖很好地统一了“学”与“思”的关系;这里面也自然连接着“知”(识)和“行”(动)的问题,换句话说,对现实的关注乃至行动与学术知识的生产这两方面的关系,汪晖也处理得相当精彩。

其二,汪晖的学术与思想的动力,自始至终,既来自于信念,也来自于求知。在1990年代初的那本《无地彷徨》的后记里,汪晖就明确说他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无疑是相当内在而自觉、也颇为先知先觉的;另一个动力,就是所谓“不屈不挠的博学”。汪晖之所以从现代文学走出来,走向思想、走向历史,又从国内走向国外,他的笔下之所以会不断地冒出各种不同学科的人名,是因为他像个巨大的磁铁,只有吸附了纷繁杂多的原材料,才能凸显自己的存在,是因为汪晖须要越来越多的知识背景来深化思考,须要越来越广博的学识来建构立论,从而支撑自己不屈不挠的信念。当然你也可以说,正是汪晖内心的伟大信念,驱使他不能停下求知的脚步,而只能越来越博学。总之,这两个动力轮一直让汪晖非常执着、艰难甚至焦灼、然而又乐此不疲地跋涉前行,使得他越来越像是我们老师辈的骄傲,显然,更是我们这一辈的榜样。

其三,汪晖工作的边界在扩大,其圆心却未动,核心的研究方法论也一以贯之。我想将之称为“阐释学”。可能和文学出身有关系,汪晖重视文本、尤其重视文本的解读。他对待文本的态度和方式是,一方面把文本当作研究的材料,同时,又把文本从对象的位置解放出来而成为对话的主体。换言之,所有的文本包括他人的言论著述,在汪晖那里,既是对话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内容。——事实上,这对于汪晖来说,是他特别重要的知识生产方式。我以为,这大概也属于容易引起争议的一个来源。

我甚至觉得,围绕汪晖而来的那些争论或者说误会,或许都是和我上面所试图概括的汪晖大有关系的。比如,汪晖总是把重大的现实关怀读入到历史文献当中,这多少有过度阐释的危险性,或者抽象点来说就是,信念和知识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处理才更为适当?又比如,正像前面杨念群先生说有“跨”的限度问题,我想说是否也有“博学”的限度问题,虽然可以不断开拓知识的疆界,把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导向来引领研究,但是,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总是有限的,那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等等。

我的意思是,经过这二三十年中国学术的变与不变,无论进步与倒退,甚至也无论立场与观点,其实,我们大家都已经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这个意义上,汪晖作为典范也好,汪晖所显露出来的麻烦和困难也罢,都需要学界冷静观之。我个人觉得,我们老师辈的学者,应该更好地阅读对方,增进了解,良性竞争。而我们这一辈以及更后面的年轻学人,当然可以也应该有超越父辈甚至“打死父亲”的冲动,但是,如何真正理解汪晖这些“80一代学人”的工作,他们的多面性,他们的变与不变,他们的信念与坚持,他们的工作方式和研究方法论……,都还是不能不做的事,也只有这样做了,才能接着说、对着说甚至反着说,总之是不断地往下说。

 

戴锦华:上午的会议结束。

 

 

第三场 时间:2010717日下午;地点:北大博雅会议中心大学堂三号厅)

 

主题: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

主持人:于治中

 

主持人:我们请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赵刚教授发言!

 

赵刚(台湾东海大学):

大家好,我从台湾准备好了一篇发言稿来做这个报告,以一个台湾的、特别是我自己的一个经验视角,来跟大家进行沟通。我想以我个人在思想路途上的摸索与转折,来从旁说明我所理解的汪晖学术思想的意义。我以这个方式切入,可能会比较浅,更谈不上周全,但也许比较真确地反映了我自己在思考路途上的转折,特别是在关于所谓超越“左”与“右”这一问题上。

 

1、代理人战争

我的经验也和好几位与我同辈或稍长的台湾的批判的知识分子的经验,多多少少有共同之处,所以我今天也不是只讲自己。我们大约是1970年以后才上大学,80年代到美国念书的。因此,在我们身上厚厚地沉淀着50-80年代30年来冷战、反共、亲美的现代化意识型态元素。

但台湾的70年代其实并不平静。1970年爆发了岛内外的爱国、反帝的保钓运动,但这个运动并没有在菁英的大学或知识圈之外产生太大的涟漪。作为初中生,我们对这个不及身的运动更是茫然的。[1] 不妨称我们为“后保钓世代”。70年代下半发生了“乡土文学论战”。乡土文学论战是受保钓运动的反帝、反西方的思潮所间接影响的。这是一个阶级的、反帝的、民众的、以及争取民族自尊的文学运动,而其对立面就是长期以来作为霸权的文学上的美式现代主义,以及社会科学上的现代化理论。这个新兴的乡土文学运动,正如陈映真先生所指出的,“还不是一个全面性的台湾文化思想运动……它一直还停留在文学界”。[2]于是,大学生的我还是没有受到乡土文学运动的思想冲击,虽然我读陈映真的小说,从中间感受到了很多我其实不知何以其然的感动,这种感动也许是对现状的一种深层的不满,但缺乏论述的表达。

是这样的一种在党国教育下,但同时有各种矛盾感觉的青年,到了美国,既是因缘际会,但更是干柴烈火地先后被美国学院自由主义以及学院左翼所吸引。80年代下半,也有同时来自后现代理论(或所谓“文化左派”)的吸引,这三者之间的差异其实远不如它们当时对我显现得那么大,但这是要好久之后才能体会出来的。我自己则是在受西方马克思主义与60年代社会运动所影响的新左派的世界观中安定了下来,一定就是20多年。美国的新左派是没有中国的、也没有第三世界观点的,但我那时并没有也无从意识到这是重大空白,不觉得这是问题,而深度原因之一是由于我的“党国教育”已经把一个现当代的中国给切割到难以辨认的地步,难以关心。但西方的社会也明显有它的问题。于是,新左提供了一套我在既存知识格局上能够理解、接受,也能满足我的批判需求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其实它是一个简易套餐,你要的都给你。

这种新左观点下,西方是有问题的,但问题在于它的制度现实背叛了它的言说理想,也就是西方式说一套做一套。对我的曾是60年代反体制的知识分子的老师们来说,在西方当一个左派意味着,将“内在批判”视为方法与政治的关键,指出西方制度现实与理想言说之间的落差。但这后头所内涵的但经常没有说出来的是:西方所想象所规定的平等、正义、自由、民主、个性解放……这个启蒙体系,本身并没有问题,而是历史出了些错,但没有全错,至少还保留了一些真理核心,好比公共领域、基本个人自由与人权。而西方之外,较之这个出错,犹错,因为那是亚细亚生产方式,或是东方专制主义。

80年代末以来,我在台湾的言说写作,基本上可以说是以公共领域、市民社会、激进民主、新社会运动……,等“新左”概念或范畴为参照,所进行的论述介入。我的朋友们则比较是用一种“后现代”的姿态介入。我们把陈映真等左翼看做“老左”,关键点之一在于对民族主义的看法,我们那时甚至不太愿意承认有一种第三世界的、反帝的、人民的民族主义,但更关键的其实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历史与认同问题:如何看待“中国”?但如今看来,这样的新左派、自由左派,或后现代派,在表面的风格的差异外,其实是有共同的操作模式,即是:以某种确定的、几乎是实体化的价值概念,以它们为出发点来衡量、批判台湾社会的问题或不足,并以它们为运动或思想所要达到的目的,不论是谓之公共领域、自由民主,或是后现代的众声喧哗。

因此,冒着一点夸张的危险,我想说,台湾这20年的知识或思想状况,其实是类似冷战时期美苏的“代理人战争”。各自代理其(学术)母国的某些派别,对某种“东方专制主义”进行“介入”,但共同立足点是对于历史与传统的全然无关感,有点像是日俄战争其间双方对战场所在地的东北的无感。当然,这种严重去历史化的知识状况,也是和作为一种反中亲美的现代化论述的台独论述在93年左右开始连续十多年的霸权有关。2000年,我和两位台社同仁分别回应了汪晖发表在《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的文章《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我如今回想我自己的响应,其实是一个因隔膜而剥除汪晖文章的具体历史脉络,并依据我的新左“理论”或“价值”,来进行岛内的“代理人战争”书写。

 

22005年的“历史转向”

观看这个世界,倾听人们的言语,有时比狭义的读书更让人产生理解。2001911事件之后,美国捏造证据,在几乎是举国皆昏的支持之下,悍然入侵伊拉克。这让人深刻思索自由民主、媒体与民粹主义,以及民族主义问题。美国分明就是一个超大型民族国家,而且有它为自己定做的美式民族主义,但为何众多的现代化派对这个事实视若无睹?而只会以“义和团”之类的话语来抨击弱小者的民族主义。我透过这个事件反省了自己的新左派的对民族主义的一贯否定性姿态,而尝试从历史来理解不同的民族主义。

另外,200405年,我和台湾卑南族的一个部落头目哈古,有一段密集对话。在哈古的包容、同情、讲理、尊重他人,偶而幽默自嘲的品格中,包含了一种对于自己部落的传统的自尊自爱。从他那里,我开始反省我的左翼的“现代性”立场的问题。我感受到,尊严的、合理的生活并不定然要预设某种超历史的绝对性的外在条件,好比“形式民主”,虽然也不一定是“反形式民主”的。但如果强势的汉人或西方传教士硬是高高在上地以一种外在的尺度(例如,唯一真神、中华文化、自由民主、选举政治、个人主义、爱台湾……)来衡量部落传统,并说三道四的话,那只能是解除部落人们的主体性,进而成为汉人“现代化”社会的国家机器与市场机制更肆无忌惮地剥解社群的手段而已。

在那段与哈古密切交往的日子中,我一点也没有觉得像哈古这样的长者在讲述他们的传统时,有任何的傲慢、排他,或是“法西斯”。但反而今天在台湾,甚至在我朋友里头,只要听到有人讲到传统或历史,往往就以为看到了魏玛极右派的复影,甚至就少了一种知识分子所必须有的精审,直接扣上“法西斯”。我从不少台湾的“自由派”的行身待人中看到了他们的“非自由主义”、一种施密特的敌我观。从不宣称是自由主义者的我,在看到自由主义者的这般身影时,的确为自由主义抱屈。这让我反省到对某些已经滑到宗派性的自由派而言,“人权”或“自由”或“民主”,其实已经变成了超乎历史、超乎社会、超乎辩论的准宗教原则了。当思想神学化时,那如何还能辩论?历史又有何用?台湾的某些“自由派”的身影,是我阅读汪晖的“去政治化”那篇论文时,所按捺不住的一个在地联想。

2005年读钱穆。从与哈古交往到阅读钱穆,是我早几年前想都想不到的一个历程。一个左翼知识分子竟然阅读所谓传统派的、保守的、支持国民党或蒋介石的钱穆?甚至还经常感受到他的某种合理性!我觉得我晚读得好,因为很多人20岁就读钱穆,30岁就觉得钱穆胡说八道,特别在西学的视角之中。我初次读《国史大纲》是2005年秋天在北京,其中一句话是震撼的。钱穆开宗明义说,要读这本书的人得首先有“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3]但钱穆也不是一个排他论者,他的道理很平实:就算是我们要学西方,西方也有很多种,我们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谁,又怎么知道何所取呢?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已经结合了历史与制度创新了。

在这样的知识意识的转变中,我读到了我的负面教师龙应台女士在2005年所写的评连宋访问大陆的文章。我讶异于这么一位在论及岛内族群关系时不乏合理甚至进步想法的文化人,竟然以这么高而且傲慢的“现代化”文明姿态,几乎直斥对岸为野蛮。在她的思维中,对中国人民与国家,在历史中的颠踬与痛苦,成功与失败,不必有一个历史的、整体的理解尝试,而只要拿一把龙氏之尺,也就是她借来的现代化之尺,丈量一次,指出外显的不足或病灶,开出千篇一律的药方,就可以了。我认为这是严重的去历史化与去政治化。我不要当这样的现代化神学家,但悲哀的是很多人争着要当。但,我早几年之前,不也是骄其妻妾地拿着另一把尺?虽曰“新左”,又何以异?

这是2005年,在走了将近20年的相对简单化的、去历史化的左翼知识分子的路途后,我慢慢地了解到“左”与“右”的简单化对立是一个虚假的对立,有时更会遮蔽现实的复杂性,并且让我们在对立的情绪中流失对复杂现实本应具有的探索能力。这是我所理解的“超越左右”,而其中最重要的精神应属面对现实、回到历史,并重新评价传统。在这个路上,我看到前面的汪晖很多年前就走上去了。汪晖这么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1990年代以来我的思想经历的话,那就是从不同的方向上探索‘回到自己的历史之中’的道路”,他要“重新理解现代思想的传统根源”。但汪晖也说,“对于传统的挖掘并不是一般地重申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毋宁说这一挖掘本身是对现代性的普遍危机的思考过程”。[4]我不能更同意这些陈述了。

 

3、这个历史转向的当代意义

    因此,这个对“中国道路的独特性”的讲求,就不是,好比我的一个朋友在最近一篇评论汪晖的文章中拐弯抹角地批评汪晖这一路的思考是在做“认同检查”这一回事了。这个朋友本来被视为一后现代,但在“去政治化”了十多年之后,突然套上新自由主义的新衣,跳出来批判汪晖,因为他恐惧汪晖的思想代表了一种他所恐惧的“中国”。因此,与其说他不安于正在探索中的“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不如说是他不安于他自己的早已形成的“中国不认同”。而这不是孤例,台湾的内部矛盾一直是内锁于自己的“西方”与“中国”,以及外铄于在大陆的“西方”与“中国”的双重矛盾之中,并代数地投射敌我关系,选队站边。据我看来,在台湾,正在磨刀霍霍,酝酿要批判汪晖的影子是有的,而这又和大陆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内部状况是有关的。但我认为这反映的不是汪晖学术与思想的危机,反而是长久以来让某种自由派知识分子得以暂时安身立命的世界观的危机。那个可以用来据以居高临下,俯视社会与历史的准神学世界观基础在晃动了;这是一种世界观恐慌症。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神学”对企图将神学历史化、除神圣化的努力的反动。而汪晖的学术世界的“历史化”与“政治化”,则被世俗神学家们感受为重大刺戟。

    我所理解的“中国道路的独特性”,绝非自绝于世界,而是要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贡献中国的经验(不管是成功的或失败的)于世界。批判作为意识型态或超强世俗宗教的“现代化”,和承认“现代”这样的一个特定历史情境,是两回事。什么是现代情境?我认为它至少包括了:反身性地对一个在与日俱增的“世界史”(world-historical)处境之中的自身的思考。而这个反身性的缺乏,其实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一百五十年前,在《德意志意识型态》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核心批评所指。我认为汪晖的思想特点就在于他不是在作为现代性基石之一的民族国家进行他的想象,而是在一个更深度真实的历史空间中思索历史,并进而企图摸索到一种表述“自己的”历史的思想理论方式。这即是早上贺桂梅老师所指出的“批判的总体的视野”,而历史在其中是具有关键位置的。人说汪晖的文章难读,这是因为他,以及我也敬佩的一些大陆朋友,都是在进行这种先驱性的思想理论工作,因此,他们的文章都难以轻松地读!对他们而言,这样的历史化思考是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因为它在深度挖掘中碰触到人类的共同境遇或真问题。人类在地底中共同串成了一个相互关连、相互对话的“普遍性”场域,而这个场域恰恰被那“西方中心的认识论一元化格局”的假普遍性所遮盖。因此,所谓最民族的和最世界的,其实又不是一个二元对立,中间有复杂的、具有丰沛批判性的地底关系。中国,或以此而论,任何一个地球上的文明或是国家,对这个世界的真正贡献,并不是一窝蜂地共同钻到指定的历史终点──那个俱乐部不缺你,而是打破这个一元,把一种网状的、和而不同的关系状态给解放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多元化的世界。我是这样理解汪晖从鲁迅那儿得来的“向下超越”,“鬼”的世界,以及,反乌托邦的乌托邦。[5]

 

4、超越“左右”的批判知识分子:陈映真与汪晖

    我一开始交代了我的思想形成期的两个重要历史事件,保钓与乡土文学运动,我遗憾它们没有在我的知识形成中留下鲜明的印迹。但这一年多来通过重读陈映真文学,赫然发现陈映真除了大家都知道的一贯的反帝反美反现代化意识型态,并抱持一种民众的第三世界观点之外,早在他1968年入狱的四年前,也就是1964年他27岁之时,就已经思考到一个重大问题,那即是,作为一个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要如何面对他自己的历史与人文传统,而这个传统还不只是五四以来的批判传统而已,更是整个“中国传统”。

这是一个于很多自由主义者所不必处理的问题,因为问题常常被他们便宜取消了。因此,陈映真与他当时的自由主义者例如殷海光、李敖等,反对国民党的同路人的区别,除了“左右之分”之外,还有一个“今古之辨”。当然,陈映真如果是只自安于一种教条的左翼位置上,似乎也将不免和自由主义者采同一面对传统的姿态,但我们却看到这位左翼思考者陈映真的彷徨,以及他在彷徨中所难免显现的踌躇失语或困惑难言。而如今看来,恰是这个彷徨态度,反而是陈映真和当代自由主义者之间的最核心差异,或可称之为“对传统的暧昧难决”。就像宗教作为传统的载体之一,于陈映真,不是一句“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就可取消的,陈映真对“中国传统”其实也是一样暧昧难决的。他不是一个传统主义者,他不孔曰孟曰,但这不代表他对中国历史以及中国人民大众的传统的自丑,也不代表他在“传统派”与“现代化派”的战斗中,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缘故,就一定是站在后者,因为陈映真在“现代化派”一心要在“他乡”生活,要成为他者的“希望”中,看到了绝望。反而,吊诡地,他有时反而在有文化本源的人们的身上,看到了任何未来的希望所不可或缺的基底:对主体的历史构成的自尊自重,以及自然流布出来的一种强野之气。我想起了鲁迅的名言:“伪士当去,迷信可存”。而我也相信,陈映真对“传统”的态度,应当可以“火中取栗”来形容。陈映真1964年的小说《一绿色之候鸟》中,一袭蓝长衫的动物学教授“季老”,结合了清醒的现代理性与敦厚的传统文化的复杂形象,应让我们看到陈映真企图超越中西文化论战两造的尝试。我在青年陈映真身上,看到了他作为一个艰困思考者的侧面,当然这是我的诠释,陈映真不用为我的诠释背书。我认为他似乎是要找出一个不中不西、不今不古,不“左”不“右”,拒绝成为自己也拒绝成为他人的路径。但这个艰巨的思想议题,以后很少出现于陈映真的小说(除了《云》以及《归乡》等少数重要例外),但似乎更不曾出现于他的其它文类。[6] 对这个“鲁迅─陈映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汪晖是当今最令人注目的继承者与开拓者。对他所进行的学术思想所可能达到的深度与高度,我是有真诚敬意与期望的。

 

5、思想对话

现在不是讨论陈映真思想的时机。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国民党国家机器让陈映真在1968年入狱七年的巨大代价,是拦腰截断了陈映真如日中天江河自恣的创作大流。现在回头读陈映真,只能说时也命也,真是可惜啊!台湾战后少有,如果不是仅有,的一个人才,硬生生地被斲伤了。政治信念上基本是自由主义的徐复观先生,在70年代末乡土文学论战时,为了保护被众口铄金说是在搞“工农兵文学”的陈映真,说他是“海峡两岸第一人”。我相信陈映真曾经是有可能的,至少在文学上,成为无可争议的“海峡两岸第一人”──如果国家机器当初知道惜才的话。我想起来了,不只徐复观,自由主义者林毓生先生,在乡土文学论战红帽子乱飞时,也从海外写了一篇重要文章,力挺黄春明的文学创作《看海的日子》。那是台湾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知识分子群并没有因为之后的国家认同而分裂,因此左右之间还能相惜。但徐公、林公,如今安在?

回过头来看今天,我看到的是,不惜才的何止是国家机器,更怵目惊心地反而是来自,自我理解为公正的媒体、麻木不仁的网络“看客市民社会”、妒恨的海内外大小知识分子,不约而同的不惜才。不是说中国改革开放的问题之一是不出人才吗?但真有人才,看看是如何对待吧!

 人才的形成,需要前人的累积、个人的秉赋、努力、际遇,以及社会条件。人才的确证,在于他是否能在论述、实践或形象的生产中,比我们当代人要来得高或深或异了一些,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视野与启发,而对当代文化与人生有质量上的贡献,而非数量上的增添,例如新八股的论文生产。人才哪里有幸致的呢?人才是表演不出来的,遑论模仿或袭取。仅仅是凑出很多滴水,是没有办法成为一股涌泉的。

我无意全盘模拟当年陈映真与今日所发生之事。但是,这中间是有一个教训的。今天,这么多知识分子以那么炽热的、浮躁的心情投入这个事件,不少人以一种公正的“司法者”的心情态度定位自己。对有这种心情态度的个人,我没有怀疑的基础,但我要指出的是,作为一个社会史甚至思想史的事件的司法欲望的后头,难道没有一个中国知识界的一个大峡谷在那儿吗?而这个大峡谷,以我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曲折的全球化年代中对“中国”的立场。其实,大陆不比台湾少认同问题,甚至更严重!而学术思想界如何面对这个内部分断,如何形成学术与思想的民主对话习惯,超越“左右”的形式壁垒,共同面对历史真问题,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立法者,去弥平这个大峡谷。这些诚然都是艰巨的挑战,但总比当一个简单易为、正义凛然,但实际上却是在扬汤止沸的“司法者”,要更有承担,从而更为诚实,仅仅因为这是真正在解决今日的问题,而非增加问题。我的朋友,受过保钓运动洗礼的郑鸿生,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当他响应一位我尊敬的青年媒体工作者的询问时。今天的中国大陆一定有很多问题是我们从外部视角所看不到的或难以真正同情体会的,例如作假的风气,但不论从内部或外部视角,都应该有一个设想,问题经常是有其复杂脉络肌理的,如果只是透过道德或是司法姿态经营出一种宣泄集体情绪的仪式,以猎杀具有象征性的一流知识分子作为牺牲献祭,而非真正清醒地面对社会危机,那可能就真是治丝益棼了。

我殷切地盼望两岸能在普世化的市场与民粹的话语中,要重视人才形成的问题,但更要爱惜已有的人才,以及相互爱惜。爱惜人才,也是爱惜自己。我们对走在我们前面的,不必把他拉回来和我们平等,更不必把他斗臭斗倒,好让我们自己,如鲁迅所说的,“戴上纸糊的假冠”昂然走在前面。[7]全球化年代中,日益残忍的资本主义竞争体制在学术生态中也产生了它的更加变态的次范畴,培养了众多的妒恨的学术匹夫,而这使我们庸俗化齐平化数量化。又由于“中国”认同的复杂但尖锐的对立,更使得我们把“人才”看成是敌人的人才,必去之而后快。但我始终认为,对于人才,就算是敌人,也应该把他当作个人以及社会成长的标竿,向我们的“敌人”学习,而学习的不二法门是就是与他作思想和理论的民主对话,而不是把精力用在摧毁思想论敌上。这是尼采对“敌人”的看法,相当不同于当今的左右施密特们。我也愿意以此自勉。

 

6、说明和祝愿

最后,我想说的是,过去四年来我都没有离开过台湾,但我认为我此行是义不容辞,对当代中国的一位非常重要的思想者,一位我从他那里学习到很多的思想者,表达我的支持。此外,我也要藉此机会,对现在仍在北京疗养的陈映真先生表达我的祝愿:祝你早日康复。

 

 

主持人:我再补充一两句,今天我早上讲的东西,主要从认识论上讲,我想接着赵刚老师讲的东西再说一点。我也是从台湾来的,我个人认为,汪晖对中国论述的探讨,其实对台湾的统独论述,也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我们知道台湾的统独、“去中国化”问题,我个人认为有个根本原因,因为中国大陆自己本身并没有建立一个传统。我个人认为,前3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等等共同营造出来在这块场域所从事实践的真正的当代意义所在,也是在这个前提之下,如果这个没有出来,台湾的统独论述在那边会仍然继续下去,这是因为中国大陆没有形成当代中国对自身的认识。

   

主持人:下面请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蔡翔教授发言!

 

蔡翔(上海大学中文系):

我就大会给定的第三个主题(“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谈点自己的简单想法,这个问题实际困扰着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因为我们都反对一种简单的贴标签式的左右之分。我觉得我们现在所有关于中国问题的思想论争,应该既在左右之中,又要超越左右。既在左右之中是强调一个根本的立场以及某种抽象的思想原则,比如说,如果我们依然坚持《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就是让一切劳动和劳动者从异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并且把这一核心思想作为左翼的根本立场的话,那么,左右之间根本无法调和,因为它事关我们对未来的争夺,也包括对历史的重新解释,在这点上,我觉得,彼此的立场在思想论争中会进一步的坚定和强化。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所有的讨论和争论一定会在论战中间,在坚定的立场中间展开对未来的想象和争夺,另一方面,我也认为又应该超越左右,我强调的超越左右,是指超越某一种僵化的、教条主义的左翼思想,包括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尤其在我们讨论中国问题的时候。我想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实际上在于它的实践性,在这一点上,我同意巴丢的看法,任何一种政治实践同时一定又是地方性的,也就是说,在我们讨论中国问题的时候,既应该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之中讨论,又应该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之外来讨论,否则,我们就根本无法理解1940年代关于“山沟沟里能否出马克思主义”这一大辩论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正是由于中国革命的实践,它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既是历史,又是现实的重要景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传播过程,反而激活并吸纳了中国的地方性经验和地方性知识,同时提供了一种创造性的经验形态。

我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在讨论中国问题的时候,不是仅仅对它进行一种思想史的解释,而是强调整个过程中间的实践性,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汪晖反现代性的现代性,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史的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中国社会实践的命题,我们如何看待100年,尤其60年的历史中间,中国群众的首创精神,包括他们的实践性的创造。他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创造了什么样的形态和什么样的形式,完成了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的过程。

我觉得这样一个群众的首创精神的背后,是各种复杂的原因,包括地方性知识等等的有力介入,因此,它又很难用左右来简单解释。所以我对汪晖这样一个命题更感兴趣的实际上不完全在于它的思想史的背景,而是在中国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我想,超越左右应该在这样一个层面上,在群众的实践过程中,超越那种僵化或者教条主义式的左翼思想,然后丰富我们对未来的想象。这样一种群众性的实践,或者群众性的创造精神,不仅在前30年表现出各种形态,同时也表现在后30年中国的改革过程之中,如果我们能够从这样一个角度重新检讨中国历史、中国问题的话,我想会对我们提出这样一些要求,它会要求我们把叙述视角不断向下,不断的从思想史的层面走向中国实际的社会实践,同时我们会把一些原来分散的有意或无意识的群众的创造进行重新的总结、理论化的总结。汪晖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不管是他对西藏问题的讨论,对当代思想状况的讨论,对工厂改革的讨论,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注社会实践,对超越左右的意义,还在于我们今天怎样理解所谓的批判性?怎么来重新讨论所谓的批判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批判性今天已经成为一个政治正确的说法,没有人会否定这一提法,但是在一个媒体化的时代,仅仅为批判而批判,或者说那种破坏性的批评,很容易成为一种表演,甚至一种娱乐化的东西。我对批判性的重新理解是,我们要强调一种创造性的批判,或者批判的创造性,我们怎么样在批判中提供一种建设性的思路,这对我们今后的学术研究,可能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除了继续思想史的脉络讨论,我仍然回到刚才的话题,我们怎么样讨论,100年,60年,30年,整个中国社会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可以被重新理论化的问题。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蔡教授,我们请韩国西江大学教授李旭渊教授发言!

 

李旭渊(韩国西江大学):

各位好,我是来自韩国西江大学的李旭渊。我是搞中国近当代文学的,我好几年没有参加象这种真正的有论争的学术研讨会了,今天以这个形式来参加这个研讨会,我深深的表示感谢。

    我主要说两个方面的事,一个是,我为何把汪晖的文章介绍给韩国。到底汪晖的思想在东亚或者韩国的华语语境下有什么意义。

    我刚见到汪晖的时候是1993年,那时我还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头一次见到汪晖,他刚从哈佛回来,当时我见到汪晖,印象中他就是搞文学的人,搞鲁迅的人,我在韩国搞文学的时候,搞鲁迅的时候,他写的《反抗绝望》这本书,我觉得在鲁迅研究历史上有突破性的意义,所以我很想见到他。见到他以后,在苹果园的社科院宿舍,谈了几个小时之后,我才发现,他不仅是个搞文学的人,而且是一个非常真正意义上的搞人文学的人。谈了几个小时之后,我请他写了一篇文章,介绍到韩国去,他果然写了,然后我把那个文章翻译成韩文,发表在我参加的《创作与批评》上,那篇文章就是《当代中国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那篇文章介绍到韩国之后,汪晖在韩国知识界就非常红了,有名了,我觉得有的中国学者对此非常不满意,把中国现实问题“卖”给外国期刊,然后有名了。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应该讨论的问题,为什么韩国的知识分子对汪晖的思想活动感兴趣,为什么我要把汪晖的文章介绍到韩国?大家都知道,汪晖的文章也谈到的问题就是,不是不知道毛时代是如何悲剧天真浪漫的时代,高度的评价毛时代。那篇文章重要的东西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关于现代性的问题,而且据我了解,当然汪晖谈到的是中国现代性的问题,不过我了解,他同时谈到的问题是韩国的现代性问题,尤其是东亚的现代性问题。

    大家都知道,韩国包括我在内,比较批判性的知识分子,经常提到如何理解、如何重新建构现代性问题的时候,我们提到过,如何追求现代性,如何克服现代性,这个问题,汪晖在他的文章提到的,与刚才蔡翔老师提到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这个问题非常相似,所以我们在汪晖的文章里发现,我们所苦恼的,我们所想到的那个问题,他提供了很好的思考,所以我们可以接近于汪晖的思想活动。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看中国的问题,大家可能都知道,9293年的时候,许多中国老师把中国问题简单地看作是社会主义实践带来的问题,如何克服中国现在的问题,就是走到现代化的道路,才可以解决,这是一个普遍的认识。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并不这样认为,汪晖也不认为问题主要在这里,他认为中国的问题已经是资本化的问题,是中国市场化的问题,如何分析中国的问题呢?我觉得在这点上,汪晖非常有突破,所以韩国对汪晖的观点非常感兴趣,而且大量地把汪晖的著作介绍到韩国。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回到第三场的问题,韩国社会以前80年代的时候有学术论争,在场的白元淡老师是非常有名的论争的参加者。但是现在没了,为什么没了?尤其是李明博执政之后,真正学术上的争论已经没了,为什么没了?现在韩国社会市场压倒一切,在市场之外,没有什么想象的空间,这个是最大的问题,这个也是韩国的问题,也是全球化了的世界学术界的问题,在韩国,市场已经形成一种强烈的信仰。但是为什么真正的学术论争没了?外国环境的影响也有,当然主要的是搞研究的,就是知识分子本身的问题,现在韩国社会有许多政府赞助的集体性研究,它们民主化了以后,韩国社会处于民主化的悖论,民主化了之后关注学术或者理论,不关注现实,这个是很大的问题。

    跟韩国比较,中国社会还是好,有学术论争,但是进行学术论争的时候需要一个规范,应该有学术规范,另外一个,不应该把学术论争变换成为大众性的论战,这个事我觉得非常重要。

    其实,论争的时候重要的就是应该重视的就是他要想、要说的是什么,真正要说的是什么,不应该拘于细节,这些非常重要,如果忽略这些的话,学术论争会成为毛时代反右方式的批斗,不是学术论争,就是批判某个人,这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第三场的题目是超越左右,我觉得不必超越左右,为了学术论争应该把自己的观点突出来,但是互相应该尊重讨论的规范,如果忘掉这个,不是学术论争。

    有些我认识的中国朋友,非常痛恨毛时代的社会主义,但是我觉得,他们虽然痛恨毛时代,但他们已经学会了毛时代的思维方法,以毛时代的思维方法来批判现在的学术,这个我觉得,他们都是毛主席的好学生。

    最后一句话,鲁迅的名言:现在东亚没有战士,战士少了,苍蝇多了。冷战时代结束了,世界已经处于后冷战的时代了,但是中国和韩国,在东亚这个格局上,我们仍然处于冷战的时代。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旭渊教授。下面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卢荻教授发言。

 

卢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我和今天上午发言的姚洋一样。我是经济学者,汪晖的著作读得不多,更不敢说有什么研究,但是我觉得有一个中心思想,我想这点理解是合理的:汪晖明确地拒绝并颠覆了各种各样的历史终结论,特别是明确拒绝了新自由主义理想是作为历史终结、历史终点的判断,这个判断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主流判断。新自由主义作为普世的价值,存在根本的缺陷,作为指导实践很不合理;更根本的说,任何的普世价值,只能够在特定的结构体制的安排中才能体现它的意义,因此我们对现实的判断不能够以一种道德或者普世价值的态度来理解现实,这样的判断本身往往背后隐藏着特殊的现实利益。这里是真正我想讲的主题,就是作为一个个人理解,还有作为一个引申。

    我先讲一点简单的背景,新自由主义有什么现实意义?

对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好的一个概括是戴维·哈维的书《新自由主义简史》,他说得很明确。新自由主义年代,最根本一个表现是金融化,就是金融投机活动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当然按照新自由主义的判断,金融化是合理的甚至是普世价值,因为这是最代表了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由选择。但是在结构、体制上,金融化会出现什么问题?很明显,会挤占生产性投资,削弱价值创造和利润来源,最终导致金融化本身的不可持续。然而经验现实是金融化确实持续了,起码到2007年的金融危机之前,它持续了这么长时间了,为什么?这里面有一个概念,就是剥夺性的积累,全球化只不过是资本主义体系在空间上的扩展,将各种各样的原来在这个体系之外的生产性资源廉价的卷进来,从而支撑了经济金融化。这种积累的主要手段就是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的三代政策信条,第一代是贸易自由化,第二代是私有化,第三代是国际金融自由化,很明显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在这其中,中国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什么?因为最重要生产性资源卷进来,就是劳动力,一个最简单的估算,这是国际货币资金组织的估算,19802005年全球为世界市场生产的劳动力总量翻了两番,就是四倍,其中超过一半的新增劳动力来自中国。中国对全球化起到了根本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对全球化的理解,对中国现状的理解,对中国未来的判断本身,在系统意义上足以颠覆全球化的方向。

    在这个背景里面,我们可以谈到两点,就是关于新自由主义的危害。

第一,如果说中国真的曾经实行过新自由主义政策,其高峰无疑是1990年代中期,大概是199497年期间,所谓下岗增效、抓大放小等政策,推行起来实质上是将国有企业的资产私有化、负债(尤其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社会化,其结果导致大量职工失业,国有和集体企业的职工总数在五年内减少了5千万人。结果怎么样?我们知道,随即就出现了严重的宏观需求不足,从消费需求不足开始,导致通货紧缩,同时也导致了社会危机。新自由主义的信条就是将社会与经济分割开来,将个体与总体分割开来,以微观经济理论指导改革决策,所反映的是微观利益主体即所谓部分资本的要求,而部分资本往往是对整体经济和社会不负责任的。

    第二,在全球范围,经济金融化同样是贯彻了新自由主义信条,却导致系统崩溃的危险。金融化赋予了资本最大的流动自由,让资本无需捆绑于产业、捆绑于特定地理空间和社会关系,也就是最大限度上体现了个人化选择、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然而我们见证了此起彼落的金融危机及其对整体经济和社会的破坏。可以判断,部分资本尤其是金融投机资本,对于社会整体是最不负责任的。

    当然往往有原教旨式的新自由主义,要严格按照所宣称的普世价值在现实上创建纯粹模式,也就是要求不顾一切摧毁现实上的任何障碍,强行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信条,确立有关的体制与结构。这在国外有,在中国也有。一个例子,是世界著名并且对中国影响很深的匈牙利-美国经济学家科尔奈,当面临反驳说现实上的美国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体制和结构也往往背离了新自由主义原则,他大义凛然或心心不忿地说:讽刺的是,“社会主义的细菌”早已蔓延到资本主义世界里面了。同样,中国也有一些学者老是说,不管先进国家怎么说一套做一套,不要紧,它们违反了新自由主义原则,我们自己继续推进,坚定推进。这种主张往往是以单纯道德信念的面貌推出的,至于背后牵涉到多少主张者的现实利益这难以确知,但是牵涉到现实利益却是无可置疑的。

    这里还有一个引申论题,是关于更具体的现实决策的。将新自由主义理想说成是历史终点,要求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走向这同一终点,在具体决策上就必须表现为阶段论,即现实上诸多不合理不公正甚至不人道的现象,只要符合新自由主义信条就至多是过渡问题,就可以得到合理化。因此,当汪晖和黄平年代的《读书》杂志在国内率先强调保护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等的时候,往往很多的新自由主义者说,还早着呢,我们先能够过渡到先进国家的阶段,我们再提这方面的保护,好象中国真的就能够复制美国经验,中国真的就能够变成美国一样。这样的一些判断,我觉得在中国很有影响,这样的影响、这样的判断本身就是一种普世价值道德化判断,背后隐藏的依然是现实利益。

    最后,在发言结束之前,让我说一下从前发生过的事情。那是1988年,什么龙年的悲怆等等,当时中国的道德化新自由主义者豪情满怀要推动中国走向所谓蓝色的世界文明,以《河殇》为代表,但是恰恰是在1988年,道德化的新自由主义与现实利益的新自由主义基本上合流了,为什么?别忘了正是那年夏天费理德曼来到北京。1988年,当时我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刚好有机会参加了在香港进行的一场论战,那年陈映真在香港掀起一个狂澜,就像现在的汪晖他力图颠覆新自由主义对现代东亚尤其是海峡两岸历史经验的论述,他因此受到了从市井文人到政经学界各路精英的围攻。别忘了,起码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香港是新自由主义进入中国内地的中转站,也别忘了是谁将费理德曼推荐来北京,而推荐者又是谁推荐的,这还不是赤裸裸的现实利益吗?

    或许,比起陈映真,汪晖是幸运多了,并没有前者所经受的绝对孤立,围攻也算不了什么。今天我们有这样一个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证明,汪晖并没有孤立。

 

主持人:谢谢卢荻教授,下面有请中国社科院张志强教授。

 

张志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非常荣幸参加这个会。在我自己的求学、治学的历程中,学习汪晖的著作,与汪晖的思想进行对话,是我自己学术成长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汪晖的著作是1994年,我还在读博士,在中文系同学宋伟杰那里看到了有他亲笔签名的《无地彷徨》。阅读汪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寻找自己的思考位置的过程。今天我选择“超越左右”作为发言题目,其实就是想向诸位汇报一下自己与汪晖对话的结果。我觉得,思想论争之所以需要超越左右,这首先是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所逼迫出来的思想态度,也就是说,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超越任何不论来自左或是右的理论演绎,而是需要直接面对中国问题所发生的历史和现实及其逻辑。因此,尽管汪晖的新左派立场带给我们许多有意义的发现,但我更注重他的论述当中那些不能为立场所化约的剩余物,例如他对“帝国”的分析,显然,这一中国历史自身的逻辑是不能为任何左派立场所容纳的,但无疑,它却有可能真实地成为新的左派理论生发、成长的历史认知的资源。这其实也就提示我们,在今天思考中国问题,首先需要能够具备真实感受中国问题之压力的能力,要首先清醒地意识到,所谓中国问题的严峻性,实际上是一个中国的存在本身即是一个需要努力的结果这样一种问题感。因此,无论是左或是右,在思考中国问题时都需要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同时,中国历史展开过程的复杂性也需要一种超越左右的态度才能真实面对。在我们目前进行的关于传统复兴现象的调查中就发现,近十年来逐渐形成的这一波草根性的民间的传统复兴热潮,具有非常复杂多样的社会诉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传统复兴的诉求竟然是以一种社会运动的形式在展开,而传统的复兴本身则更具有了寻求民间的社区的公共空间打造的意图。我们知道,中国经过了三十年剧烈社会变动,当前最为迫切地需要大量内在充实的工作。这些内在充实的工作,指向的是基层生活共同体的重建,是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的重建。正是这些紧迫任务的出现,促使我们能够超越无论是左或右的对中国问题的过度政治化约,而能够从所谓社会建设出发,去重新思考真正的政治性,那种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性问题。谁能说关注当代中国人的幸福美好有尊严的生活不是最高的政治问题呢?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也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中国问题放置于所谓全球化问题的视野之下来思考,无论是现代史上的资本主义现代扩张,还是当前的全球化浪潮,中国在世界当中,无论其自觉地在场还是不自觉地在场,实际上构成的是世界史的不同内容而已。也无论今天的全球化中中国的在场实际上在要求着对全球化逻辑的中国改造,还是在过去,中国的不在场,实际上同样构成对世界史的另一种影响一样,总的来说,对中国历史自身逻辑的把握,是理解中国的前提。在此意义是,汪晖将现代史理解为是反现代性的现代性建设,实际上就仅具有局部的解释力,只能局部的解释中国革命,而不能为中国的现代史展开提供充分的说明。在我看来,中国的现代展开应该从一个更具历史纵深的视野出发,从所谓封建社会后期的中国问题出发。我们知道,封建社会后期,明代所继承的元代的“大中国”格局和世界市场,社会动能得到持续的释放。面对此局面,儒学就已经尝试不断改造自己,来谋求导引儒教体制以适应新的历史处境,而中国政治的种种变化也因此可以理解为是对此局面的或正或反的反应。所谓中国的现代展开,应该在这样一种历史逻辑当中获得理解,在此意义上,中国革命也有其出于中国历史发展合理性的理由,而不只是对抗西方现代性扩张并谋求适应现代性挑战的产物,而很可能是在自己的逻辑之下充分利用新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对于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对这样一种历史逻辑的理解和把握,实际上最为直接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形成自我理解,并在这种自我理解当中谋求探索一种新的中国现代主体状态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卷进历史当中,承受历史带给我们的罪与罚,去面对主体的艰难形成。面对历史,应该如鲁迅那样,放低姿态,去谦卑地进入历史,只有这样才是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章永乐。

 

章永乐(北京大学法学院):

我是研究政治与法律的,原来和汪晖老师的研究交集不多,在导师Perry Anderson的敦促下写过两篇关于与汪晖老师有关的命题作文,有一篇发表在2008年第一期《新左翼评论》上,另外一篇发表在今年《新左翼评论》第二期上。为写这两篇评论,我仔细阅读了汪晖老师很多书,受益良多。

我先来说说这一场讨论的主题“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毛泽东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所以即便我们超越了当下的左右,再过一段时间也会出现左右。所以我想“超越”并不是要“消灭”左右区分,而是说,怎么样把现在左右的辩论战略品质提升上去,使这个左右辩论不至于沦为国际左派或者国际右派在中国搞的“代理人战争”,而是成为真正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根植于当下的中国社会情境,能够对中国起到建设性作用的辩论。我有几点观察:

第一,90年代以来,中国的左翼思想不断“突围”,进入一个上升期,表现出相当强的原创性。这个“突围”靠的不是将一套国际上流行的话语转运进来,而是揭示被遮蔽的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另一方面,有一个现象,也是不容忽视,就是左翼思想界从90年代到现在为止,在媒体上设置议程的权力仍然较弱。这跟中国大众媒体成长的路径有关系,但事功上没有到位也是个因素。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些人掌握了媒体权力,说话既容易,又有钱可收,这个权力也可能反过来把他们败坏掉了,所以思想品质上不去,出不了有原创性的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不了真正严肃的思想争论,思想倾向不同的,要么不辩论,自己在自己的学科里自成一统,要么就滥用媒体权力搞针对个人的大批判,弄得局面很混乱,这是没有建设性的。 

第二,汪晖的思想,是不是国际流行的一些左翼思想的中国版本?我想汪晖的原创性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我在这里再补充一点体验。我在写《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书评过程之中,始终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把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思想以西方主流理解的话语准确的表述出来?这本书的写法放在西方来看是有点奇怪的,很难找到对应者。一般人看到这个题目,望文生义,大概觉得汪晖是要写一本关于19世纪以来的中国思想的书,但汪晖偏偏花一半篇幅讲19世纪以前的事,甚至上溯到了先秦思想。那这个“现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时间分期?这个“兴起”,是像黑格尔那样追溯“绝对精神”的一点点成长吗?有持续数千年的“兴起”这回事吗?此外,怎么界定“中国”? “思想”指的又是历史文献中的哪些内容?汪晖的进路是出人意料的。他要说的是,“早期现代性”在中国历史上是反复出现的,所谓“兴起”,乃是“生生不息”,是反复的“兴起”。“中国”,他也没有作本质主义的处理,而是在历史的流变中来把握“中国”内涵外延的变化。“思想”,在他这里是参与了政治社会实践并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的思想,而不是被剥离和孤立出来的文本。用同样的进路针对欧洲写一本书,就好比说,现代性这个东西并不是16世纪以后的事情,而是一束反复出现的特征,它可能在伯里克利时代的希腊兴起过,在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兴起,在“12世纪文艺复兴”兴起,有很多重大的moments (时刻)。在这过程中你还要追溯“欧洲”或者“西方”内涵和外延的流变。这样的写法在西方找不到先例。

当然,这种写法有它难以驾驭的地方,比如汪老师用的“早期现代性”(early modernity)的概念,我理解汪晖老师用这个词有一些话语策略上的考虑,它的内涵没有规定死,是开放性的东西。但用一个内涵和外延都不是那么确定的概念来撑起一座巨大的理论大厦,会有它的风险。

最后还想交代一点,我现在的职业身份是法学学者,感觉汪老师提出的一些理论议题在法学院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一点可能是在座大多数人文学者不太了解的。通常来说,法学院是一个很保守的地方,最新的思潮往往是是最后一个影响法学院,但是这个思想到了法学院,会马上变成制度性的东西巩固下来。概括起来,我觉得有三方面的影响:

第一是对清朝的叙述,尤其是清朝的“通三统”实践和帝国治理上的制度多元主义。我已经看到有几篇法学论文围绕这些主题做进一步的探讨。我甚至还有个朋友想做《大义觉迷录》,研究满汉关系,这个也是受汪老师一些影响。

第二,国际法和朝贡体系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也在慢慢在法学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法学院里的国际法往往是跟着国际法院的最近实践去走,比如探讨国际人权法上一个案件怎么判的,但对于如何重构未来的国际政治法律秩序,前瞻性的开掘比较少。汪晖老师的琉球文章,把两种不同的世界想象的冲突揭露了出来,现在也在慢慢激发法学方面的思考。这个问题很重要,涉及到区域秩序的重构,中国法学学者长期在这样的问题探讨中缺席,是令人惭愧的。

       第三,对思考民族区域自治方面的一些启发,他的西藏研究,“区域”的概念,还有中国作为跨体系社会的这种提法,都很有启发性。尤其是让我们注意到,“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不是一个民族靠自己的血缘和文化的同一性建立的自治,在“民族”之外还有“区域”这一层。区域是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融合的空间,把“区域”带进来,有助于反思那种本质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建构。这样一种思考,对于宪法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我认为,他提出的很多思想命题,影响的不仅仅是左翼学者,而是对整个中国思想品质的提升都具有积极意义。远的不说,非左翼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就能和他共享许多问题意识。前不久,有个德国记者写了篇报道,题目是“汪晖:和孔子一起走向世界”。这个记者的学术训练不够,他多少把汪晖理解成了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这是个误读,但也说明汪晖理论体系和学术进路的复杂性。谁要是超越了坊间的那些政治标签,真诚地去思考中国和世界问题,谁就能对汪晖的努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

    我的发言就到这儿,谢谢。

 

主持人:最后一位请上海的青年学者萧武先生发言。

 

萧武:

很高兴参加这个会。我不在学院里工作,不从事具体的研究工作,所以可能看问题的方式和角度跟各位老师不一样。我接着海裔的说法来讲。这些年来,左翼在理论上进步非常大,非常快,但是具体的操作层面的事情是不够的。从2000年以后,我一直比较关注公共问题讨论。但是从直观的感觉上说,1997年以前的辩论里面,包括自由化、MBO、三农问题,那个时候,大家还是在辩论主义,没有到问题的层面。然后到了07年读书换帅风波的时候,已经到了人格攻击,打恶仗的程度,我觉得水平倒退了,公公辩论的品质下降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是98年,当时正是国企要“闯关”的时候,搞MBO什么的。当时流行自由主义,主要是经济学的自由主义,政治学、哲学这些学科都是没有跟上的。我的专业是法学,但是我们当时看到上课,老师给我们上课不是讲法学,而是讲经济学,我们都觉得很奇怪,以为法学跟经济学差不多。当时看到的书基本上都是自由主义的,所以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天然的自由主义者。2000年的时候,我上大二,互联网比较普及了,我很很高兴地到网上去跟人交流。跟自由主义交流的时候,别人都说我是新左派,说我跟汪晖接近。其实那时候我不知道汪晖,也不知道什么是新左派。既然别人说我是新左派,说我受汪晖影响,我就重新回去读汪晖,才发现汪晖更有说服力,思想上的冲击力更强。

我有一个从右到左变化的过程,我想,在我们1990年代以后上学的这些人里面,这是比较有普遍性的,我们从右往左转过,对保守主义的经历也曾经很关注过,最后为什么还是选择了与自由主义不同的立场?

我讲这个是为了讲超越左右的主题,超越左右是不可能的。具体到汪晖,我这样的人恰恰是通过读汪晖,才理解了左翼,甚至越来越左,怎么可能超越左右呢?我们在跟别人辩论的时候,我们看到那个问题是在不断的重复,通过不断的重复强化自己的政治立场,实际上自己对问题的观察没有深化,只是在主义上自己的标签越来越明显,自己的旗帜扛得越来越高。

左翼在理论上提高比较快,右翼跟不上,最后就走下三路去了,倾向于人身攻击。这就比较麻烦,讨论一些具体问题的时候,我们看不到相关的研究。比如西藏问题,西藏出了事,后来新疆出了事,还有缅甸出了事,我到处找资料找不到,西藏事件的时候能找到的就只有《天葬》,后来才看到了汪晖谈西藏问题的文章,觉得很兴奋。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他出现了,我想,这就是汪晖的贡献。

 

戴锦华:当我们讨论“超越左右”的时候,触及到了一个相当复杂的的问题。所谓左右,首先涉及的,是冷战年代的记忆。冷战时代,左与右直接联系着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一边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政权、政党占据了使用左翼称谓的全部“特权”,一边是霍布斯邦所说的“特殊”情形:自称“自由世界”的全球右翼势力第一次“夺得”了“自由”——这一始终由左派执掌的旗帜。在这种历史前提下,80年代,试图改变中国社会的知识分子,自觉地选择“右翼”立场,以“右派”为某种光荣称谓。我重复谈到的一个例子是我的亲历。1988年的一次电影的学术会议上,来了一位台湾学者,主持人介绍他是台湾左派,会场上一片静默。主持人立刻补充说明:台湾的左派就是大陆的右派。大家便立刻了然,全场鼓掌。这个当年充满默契的、怪诞的等式,表明了一个有趣的历史情形:两大阵营内部各自对抗强权的斗争;但当时我们没有意识到,将左派等同于右派的时候,一个巨大的思想混淆已经在形成之中了。1995-97年,当中国思想界开始出现分化,“新左派”是一个十足的“脏字”,说你是新左派,是将你污名化的有效手段。这种效果今日犹存。我想,这是中国颇为特殊的冷战遗产或曰债务。

    其中更深远的历史脉络来自于欧洲现代史,在法国大革命之中形成的“左”、“右”派别,特指左派——直面社会苦难、直指社会问题,呼唤激进变革;右派——维护主流秩序、保守温和,强调在体制内部进行微调。也是在这种意义上,自由,而非自由主义,成了左派的旗帜和乌托邦理念。

    在中国当下的现实当中,这多重线索仍然纠缠在一起。在我看来,今天中国的左派与右派的确存在着深刻的思想分歧,分歧关乎当今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

    今天我们在这儿讨论“超越左右”的时候,强调的是如何应对一个全新的格局:冷战终结、西方世界不战而胜,世界一极化,美国帝国似乎坐稳了天下;同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向西欧开放了尚未被资本化的实物经济空间和巨大的市场,造成了欧盟(以欧元为其关键)才出现。但是接下来9.11,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金融海啸,美国帝国陷入了二战以后空前的危机。此时出现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全球化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整个世界格局进入到资本主义再度逐鹿环球的时代。但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显现了资本主义“无穷发展“之梦的绝对瓶颈。

    在这种情势下,我们才提出如何重新定义、超越左、右问题,当每个人自称左派、右派的时候,他们也许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但是你是否需要回答:无论你自认是左或右,你的社会诉求是什么?你的未来想象是什么?你对中国问题、全球危机的思考和解决方案是什么?

    我自己认为,汪晖的工作是对这样一种超越性努力的开启。谢谢大家!

 

(茶歇)

第四场 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

主持人:罗岗

 

主持人:我们这组讨论的主题是“学术生产和现实关注”,下面我们第一个发言者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胡志德老师,他也是华东师大中文系的兼职教授。

 

胡志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今天,我本来计划宣读我上周为英文版的汪晖论文集写的一篇序文。可是现在觉得这篇序文是针对外国读者的介绍性文字。今天听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我原来要讲的话,大家都已经讲过了。而且讲得比我漂亮得多。那,我就来谈谈普遍性跟特殊性二元对立这个议题,和汪晖学术的重要性吧。有关这二元对立的问题,酒井教授(Naoki Sakai)在他重要的论著作里,已经说得很详细了。我现在用辩证法的角度,来暂时解释一下,这个事实上不能解决的问题。

    今天这一场论坛的话题关注的是现实局面,所以我也从现实的角度,来添加一点说明。首先我要提出的是,我们现在还是住在一个西方中心的世界里。今天早上我本来想谈这个西方中心主义的翻译。在英文里并没有“西方中心主义”这个字,只有Eurocentrism“欧洲中心主义” 的字。但欧洲中心,说的是欧洲,指的是局部片面的西方。“西方中心主义”这样总括性的字,在英文里是没有的。

话说回来,就我粗浅的了解,西方中心主义的底线,是西方的东西是具有特殊反省和反思功能的东西。哲学写作具有反省的功能,这是从柏拉图一直到现在,一条清楚的脉络: 西方的反省性比任何别的文化都强。从最理论化的思想到最通俗化的层面,都有这么一个思维。我教本科生比较文学的时候,拿亚洲文学、非洲文学、和欧洲文学进行比较。很多学生都说,欧洲以外的人很可爱,可是因为他们不会“反思“,所以被帝国主义打败了。所以我想尽办法,千方百计跟他们谈“反思性”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具体的例子。前几年中国有一次银行危机。90年代,由于中国银行商业化的缘故,马上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危机。而且有一个分析中国经济的美国权威经济学家,在9899年间出了一本书,谈到中国的发展总有一天会因为银行危机而“抛锚”。他说,那不会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一个体制本身的问题。体制改革不了,这个问题就无法解决。四、五年以后,中国的银行危机,暂时解决了。但是,20072008年间,纽约反而出现了金融危机,也就是所谓的“金融海啸”。规模比中国98年间的问题还要严重好几倍。美国人一般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把它说成是执行和细节上出的问题,而不是体制本身明显的毛病。 但实际上,如果美国不从体制本身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这说明,美国人通常可以用一些很简单的说法,比如法律,来告诉自己,这些问题不算什么深层体制的问题。这是个很趣的例证。也就是说,在西方思维里,似乎深层的问题,本来就是不用探讨的。因为西方已经早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根本的思维是,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释的,不需用大动干戈,反省什么根本体制的问题。这跟对待中国问题的态度是完全相反的。

    在中国,大家都知道这两种不同的标准。可是在西方,这两把尺的问题还是非常严重的。因为中国政府的运作方式,似乎是有了问题,就解决这个问题。等下一个问题来了,再解决下一个问题。《纽约时报》每隔一个月,或者每年至少两三次都会宣布,中国现在终于碰到一个不能解决的严重问题了。每个一段时间说同样的话,好像过去说的一点都不算数,都忘了。现在说的才算。非常有意思。

    所以把中国问题简单化,以我看,在西方世界,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翻译编辑汪晖的第一本书,是在2003年出版的。当时马上有一个《纽约时报》的评论,是出版社的一个编辑安排的,我很高兴,因为《纽约时报》关注这个书,我觉得是好事情。那个作家也算是资深的中国观察家,写了很多书,他来了中国好几次。可是他对汪晖的了解是:汪晖是一个反体制的人物。他谈汪晖,反体制的话语马上就出来了,完全误会了这本书批判的宗旨。

所以西方的欧洲中心思维影响是非常大的。在每一方面的影响都很大。对中国银行危机的评论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我认为,更大的问题是在批判意识和自觉critical consciousness上。我们谈问题,自觉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是批判的自觉更难一点。有问题意识和自觉的人,不一定有批判的自觉和意识。

    我觉得更迫切的问题是民族主义的思想问题。现在西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从左派到右派的学者,从DirlikJoseph Nye,都说民族主义不好,而他们对民族主义的说法都是差不多的。可是我们应该追溯他们否定民族主义,背后的假设是什么?以Joseph Nye为例,他在哈佛的时候说,我们要软实力,我们不讲民族主义。但是一碰到日本政府有了问题,他马上就变成了美国政府的特派员,去镇压那个小部落。这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最近的琉球事件,他去了东京,日本政府垮了,所以我说西方抵制民族主义思想,后面其实很缺乏反省精神。   

这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国外的进步分子跟中国的进步分子有没有共同的话语?我以汪晖西藏的文章做一个讨论的个案。我们今天讨论了不少有关这篇文章的问题,而且我也把它翻译成了英文。 翻译的过程其实是蛮辛苦的。汪晖这篇文章里,提到一些国内外藏学专家们还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可是当我把这篇文章拿给我在美国属于进步派阵营的朋友看的时候,他们却说他们不能接受汪晖的主要观点。 因为其实西方的进步阵营还是威尔森主义派的,难道这不算是民族主义的思维吗?这是西方的民族主义跟普遍主义之间起了矛盾。而且我觉得西方从来没有好好反省和交代过这个问题。

    我这样说,是因为我觉得汪晖基本上是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的。所以我觉得我做汪晖的翻译很有意义。如果一个西方学者来看汪晖的著作,很可能会得到一些启发。今天戴锦华提到了总体性的问题。我很欣赏。总体性的思维总是危险的。戴锦华也说了,当进步群体面对资本主义总体时,他们永远是弱势,所以总体性的思维是难免的。这个问题又怎么解决呢?有时候我翻译汪晖的文字,觉得他在某些问题上说得不够清楚。这可能是因为汪晖有意地采用复杂的文笔风格,这也正代表了他反总体性的解构思维。有时候,我觉得我汪晖的文字翻译得太规范化了,其实不一定要这么规范化。因为它里面的东西是很复杂的。

    最后,我觉得汪晖最大的贡献是他对民族国家思维的探讨。他最近在做这个工作。我觉得这是个非常有价值的议题。因为我刚才说的例子都是民族国家思维的一些后果,西方世界认不认这些帐是另外一回事。可是我认为,汪晖的贡献是:他阐释了中国明清近代到现代的历史的思想脉络。这个脉络跟西方特别不同。因为西方在历史上,并没有真正面临过什么思想文化完全断裂的危机。中国从晚清,起码从甲午战争以后,一直到现在,都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着。这是中国人很特殊的经验,值得西方人从中国人的角度去分析了解。我个人觉得,汪晖对这段历史的阐释,到现在为止,是西方人,和任何其他对中国有兴趣的人,了解中国最有好的渠道。

    谢谢。

 

主持人:下面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孙歌老师。

 

孙歌(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我把话题稍微拉开一点。我想谈一谈我们现在面对的知识状况,因为这一场的主题是知识生产和现实关注的问题。现实关注可能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现实到底是什么。事实上,不管我们如何垢病传媒,垢病大众文化,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最基本的状况是,我们多数人活动的范围都很小,我们理解的现实其实基本上是通过传媒得到的,所谓现实认识不过是我们在传媒传递给我们的无数信息中进行选择,然后在我们自己的思考里面把它再成型、再结构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并没有一个静态的固定不变的那样的东西叫做现实。我们看到的现实,通常是一个动态性的,而且充满了各种力量的抗争纠结的那样一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它甚至没有痕迹。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过一百年之后,那个时候的学者们,从事学术生产的研究者们,他们会怎么看我们今天的这段历史?他们会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我觉得我们无法用今天的标准去揣测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我们没有办法断定其中任何一种可能,唯一可以断定的是,那时候我们在座所有人,无论年轻年老的都死了。如果那个时代的人想要了解我们,他们通过什么手段?那就是我们现在做的事,简单的说就是查资料。他们通过查资料来重新建构我们今天这样一段历史,这其实也是我们现在对一百多年以前,或者是一千多年以前的历史所做的事,我想这里面可能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躲不掉,当我们讨论历史的时候,我们是通过一个严格的程序在讨论我们今天自己面对的问题。所谓严格的程序,就是指要尽量尊重历史在不同阶段的内在逻辑,不能简单地用今天的观念取代历史人物的想法。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当历史事件没有留下足够的材料让后来人了解它的话,那么后代人就无法有效地处理它。所以有一种说法,认为知识分子的责任在于记录历史。

    我想稍微把话题拉开一点,举一个日本的例子。1957年,在日本有一个轰动一时的事件,当时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叫做都留重人,他用马克思资本论的方法讨论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对于当时的时政有很多精彩的分析,社会影响力很大;但他并不是共产党人或者社会主义者,他的思想立场是自由主义的。都留在1931年前后曾经留学美国,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30年代是美国自由主义蓬勃发展的年代,而且是激进知识分子的天堂。在那个时代,都留在美国刚好和一些激进分子,包括共产党人有密切的来往,而且做了很多活动,当时有很多书信来往。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他被遣送回国,走的时候,他没有想过将来回到美国以后是什么样子,他以激进、自由、开放的心态把所有的往来书信交给了房东替他保管,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当时日本处于法西斯状态,这种信件无法带着回国,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他认为自己可以很快回到美国,可以继续原来的学术活动。

    但是没有想到,50年代麦卡锡主义出来以后,美国的状况全变了。美国变成一个很奇怪的国家,一方面它是民主主义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法西斯主义国家。而都留的这些信件,在他离开之后就在某一年落到了美国当局手里,而且因为其中涉及到很多北美的共产党员和激进知识分子,它们就被作为重要的证据反复研究。对此,都留当然全不知情,不过他知道自己似乎被美国政府调查和怀疑。1957年,都留被哈佛大学邀请去做客座教授,在此期间他接到美国上院国内治安分科委员会给他的一个通知,说我们要做一个调查取证会。都留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拒绝,那么他可能被驱逐出境或者被逮捕。还有一个是配合美国的官方调查,在征求了哈佛大学相关人的意见之后,他选择了后者,于是他做了长达两天的调查取证的回答。这时,他才知道自己二十多年前的信件已经被查抄了。在询问中,他不停地被迫回答信件中涉及的人和事,比如:你认识这个人吗?你知道他是共产党吗?都做了什么活动?他做了谨慎的回答。这里面有一个加拿大著名的知识分子和外交家,叫哈勃特·诺曼(Egerton Herbert Norman,1909-1957),他是加拿大外交官,而且是一个优秀的日本近代史学者,战后在东京参与过日本重建的事务。诺曼本来是加拿大人,跟美国没有关系,但是被美国上院怀疑为赤色分子,也在调查名单之内。都留谨慎地谈到他和诺曼的交往,但是在整个取证结束一个星期之后,诺曼作为加拿大外交官在赴任埃及时自杀了。诺曼的自杀由于与都留的作证时间相连,很容易被看成是都留重人配合美国上院治安分科委员会进行陈述的后果,日本的传媒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各个大报都发表了都留证词的摘要,而且把都留证词和诺曼的自杀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报道,这就在客观上对都留构成了指责。

    在报道发表的当时,几乎没有人怀疑把这两个事件连接起来的合理性,所以有的读者就写信指责都留是加害者。而且发表出来的都留证词里面有他关于自己不但不是共产主义者,而且也批判马克思主义的辩解,还说他对自己年轻时期的左翼活动感到惭愧,这些说法激怒了日本的一些左翼学生,他们认为都留“转向”了,日本反战学生同盟大会甚至通过了一个决议,对都留的态度进行批判。可以说在最初的两个月里,舆论对于都留相当严厉。可是在过了几个月之后,有一些学者开始出来为都留辩解,同时也悼念诺曼,他们倾向于把二人都视为美国右翼势力迫害的牺牲品。也开始有人批评日本传媒在报道事实的时候歪曲真相。这时一位叫鹤见俊辅的学者写了一篇论文,叫做《自由主义者的试金石》。这篇论文与其他替都留辩解的文章不同,它是把这个事件作为一个思想事件来分析的,因此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

鹤见说传媒是健忘的,但是读者在阅读时被传媒诱导的感情却可以有一个相当长的持续阶段。当我们阅读一条新闻时,我们认定它是事实,而且我们会有一个自己的结论。但是我们是不是会忽略一些同样重要的问题,当传媒诱导你向某一个方向进展的时候,你忽略了它同时给你提供的其他的信息,所以鹤见同样利用传媒提供的信息,进行了一个不同的解读。因为时间,我不能详细展开讨论,只能简单介绍他关注的几个环节。

    首先,鹤见指出事件真正的加害者不是都留,是美国上院。同时诺曼的自杀是不是可以仅仅归结为这样一个外在的压力?鹤见认为也不是。他认为,诺曼是由于他过于笃信了美国这个民主主义的天堂,他感到自己的理想破灭了,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所以他才自杀。

    鹤见花了很大篇幅来分析美国上院国内治安委员会的逼供技巧,以及他们在都留1942年回国之后非法获取了都留的私人信件后耐心地等待都留再次入境的可怕能量,而且,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们还周密地研究了都留的著述。鹤见说,如果在日本,特高课搞到了这样的情报,怕是早就派出警察行动了,但是美国却不动声色。鹤见说,使得日本传媒把受害者当成加害者进行本末倒置的报道的,就是这种奇妙的混合了法西斯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美国性格。

    鹤见很形象地说:“漫不经心地进入敷设了地雷的区域。入境到美国的都留正是处在这样的状态。”他说,无论进入雷区的人有何等的责任,这责任都不能与埋下地雷一方的责任相提并论。而日本传媒缺少的,正是这样的分寸感觉。

    那么怎么来看鹤见为什么要这样说?怎么来看都留重人在整个事件过程中的表现?其实鹤见并没有替都留辩护,他说都留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他本来可以有一个选择,就是拒绝和这个委员会合作。当时除了他以外,还有很多知识分子受到传唤,有1/3人的人拒绝合作,选择了行使沉默权。他说都留没有做这样的选择,这和他毫不提防地赴美的动机一样,是因为他对美国的民主主义有一些幻想,同时他是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是客人,觉得不会被怎么样。加上他认为自己不是共产党,应该可以得到委员会的理解,所以他很乐观。结果他被一步一步推到不得不去做证,而且客观上提供了证词的这样一个尴尬的地步。

    第二个错误,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问题,鹤见说,事实上,你仔细地看都留的证词,你会发现,他非常小心地在保护诺曼,在有关诺曼证词那部分,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破绽。但是在长达一百二十多页的证词当中,只是在最后的几页,恐怕是由于疲倦,他对三个美国共产党人作出了不利证词。那么这里面有没有另外的问题,就是作为一个自由主义左派,你只关心诺曼这样的自由主义者,你没有同样关心那些应该是、事实上也是你的盟友的共产党人?

    鹤见由此引申出了一个原理性的视野:自由主义者在今天的世界上没有找到任何一种和他的主张完全合拍的社会形态。这儿要补充一句,鹤见说的不是新自由主义。他说,在当时的自由主义政治立场里面,可以选择与社会主义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合作,也可以选择与资本主义这样的社会制度合作,而且使它渐渐地朝向自由主义的理想。他说在这样一个选择当中,我们看到自由主义的暧昧性格,正是这种暧昧性格妨碍了自由主义者与不同思想形态之间的合作。所以他认为,都留重人的事件事实上在原理上提供了非常多的启示。

    针对当时日本左翼学生批评都留转向的说法,曾经专门进行过转向研究的鹤见认为,在现实之外设定一个纯粹的“非转向”指标的做法,是不利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传统的。他认为非转向的思想传统只能从对于转向的深度分析而不是简单否定中发展出来,而且只有当批判者以自己也可能犯同样错误的自觉对对象进行批判的时候,这样的批判才具有避免同类错误再次发生的意义。

    这篇论文在1957年发表之后,经过了七年,被《中央公论》出版社选为战后的代表性论文之一。当时一位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多田道太郎,给了这样一个解说:他说我们所有人都是健忘的,一个事件发生之后,大家当时会很关注,而且特别对于当事人的私生活感到兴趣,但是通常不会真的总结它的教训。那么将来我们会不会面对同样的问题?是不是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传媒是否还会做出同样简单的判断、是否还会把自己的偏见强加给读者?多田说,一定会的。鹤见的论文并不能阻止这一切再次发生,但它却正因为如此才是可贵的。

    鹤见通过准确的解读,给这个事件赋予了一个复杂的形状,我们才有可能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重新对这个事件发生兴趣,而且不会跟着当时媒体的思路和其他为都留辩护的人的反应走,我们会看到那样一个事件在那样一个时点上的思想意义。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鹤见的这篇论文,那么我们还会关心当年的那些是是非非吗?

回到我们的话题上,我们当下的学术生产,如果说它和我们关注现实或者说和现实有关系的话,那么这个关系首先在于我们能不能给现实赋予比较接近它的复杂状态的形状,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不仅汪晖要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所有人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主持人:中国社科院赵京华老师发言。

 

赵京华(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今天能参加这个会议,非常高兴,感谢戴锦华老师,还有几位组织今天这个会议的年轻朋友。一段时间以来,汪晖曾经陷到一个恶搞的媒体事件当中,我作为第三者,感到对汪晖这样一个优秀的学者太不公平,应该回到学术,回到思想问题做一个讨论。我记得326号,王彬彬的文章刚出来以后,《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打电话来,说一个小时以后要采访我。我便急忙地认真准备,想谈谈《反抗绝望》有哪些学术上的贡献,包括不足,可是采访登出来之后,我主要的话都没有了,只留下批评王彬彬的那么一点登了出来。所以我发现媒体并不关心学术,也不关心思想。在汪晖受到不公平待遇之后,今天我们回到学术,回到思想问题,我觉得非常必要。

    我个人这些年比较关注汪晖的学术活动和思想活动,特别是其鲁迅研究方面,他的《反抗绝望》和后来的几篇文章,我都认真地读过,我今天就汪晖的鲁迅研究谈一些个人感想,但我首先要说一下对汪晖学术思想的总体感受。

    感受比较深的有两点:第一,汪晖是不断和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资源进行对话和交锋,在对话和交锋过程中,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阐释的立场,这种努力非常重要,有些学术观点,有些思想的提法具有原创性,和他的这个学术努力有关。

    第二,用汪晖自己的话讲,就是把研究对象从对象的位置上解放出来,然后将这个研究对象建构成一种视野,从而反思我们自身的局限。我觉得这样一种努力,也非常重要,在这种努力之下,汪晖把好多学术问题,历史、事件、人物一个个重新激活,然后使之与当下问题、中国的问题、我们自身的问题深深关联起来。换句话说,汪晖是有意识地把学院的知识转化为一种思想,同时让思想发挥建构性的或者创造性的实践力量。这是我对汪晖学术思想活动的两个总体感受。

    具体到汪晖的鲁迅研究,《反抗绝望》,1990年出版的,也是现在引起争论的一本书,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包括今天在座的罗岗先生等,我们都是做现代文学研究的,知道它的价值所在。简单一句话,我觉得汪晖的《反抗绝望》和王富仁、钱理群,还有稍后的王晓明关于鲁迅的研究著作一起,在八九十年代之交,共同完成了鲁迅研究上阐释框架的根本转变,这样一个学术思想史的意义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汪晖通过对鲁迅早期的文章,特别是对《野草》深度的解读,得以提炼出思想复杂性、历史中间物、反抗绝望等一系列全新的概念和分析工具,从而把鲁迅研究从以往那种庸俗社会学的,或者国家意识形态化的阐释框架中解放出来。我感觉《反抗绝望》是在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背景下产生,同时在鲁迅研究界的内部又推动了这一思想解放的进程。《反抗绝望》成功的一个原因,还是我刚才讲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和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资源进行对话和交锋,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了自己的思想视野和阐释立场。

    我简单举一个例子,比如《反抗绝望》中,大量参考李泽厚“思想史三论”,列文森和林毓生的著作。列文森的著作有一个提法,认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时常感到历史与价值、感情与理智的分裂∶“由于看到其他国度的价值,在理智上疏远了本国的文化传统,由于受到历史制约,在感情上仍然与本国传统联系。”汪晖也引用他的这一观点,但没有停止不前,而是在承认这一二元论的分析模式表露出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复杂的心理状态的同时,又进一步思考而看到了这个分析模式实际上也有一种弊端,会把中国近代历史变革的一个内在动力问题变成中西方之争的问题,而暴露出西方中心论的色彩。因此他说这样一个二元的阐释框架不能解释鲁迅思想复杂性的全部,因此他在这里提出,历史与价值的冲突乃至由此导致的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不仅仅是中国传统与西方价值的分裂,而且更是民族文化变迁与发展的内在变动过程。而鲁迅个人同一性的建构亦正是在这个内在变动过程中完成的。其实在后来汪晖的其他著作里也是如此,和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资源进行对话和交锋,然后把问题再往深里推进,形成自己的阐释的角度和立场。

    我最后再举两个小的例子,《反抗绝望》之后,汪晖并没有停止对鲁迅的思考,而是在2006年,接受《南风窗》的采访,有一篇《鲁迅∶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人物》的访谈,2008年在《反抗绝望》出三联版的时候,他又写了一个跋语,叫做《鲁迅与“向下超越”》,我觉得这两篇文章把汪晖这些年来对鲁迅的思考又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更重要的是把鲁迅这样一个研究对象和当下的中国问题,比如现代性的问题,比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阐释中国的问题等等联系起来。《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人物》这篇文章里,汪晖有一个新的提法,那就是说,鲁迅是在追求现代性的同时反思现代性的思想家。在《鲁迅与“向下超越”》这篇跋文中,他进一步阐述了鲁迅何以能在现代性叙述之外获得反思现代性的位置,他注意到鲁迅作品里的亡灵意识。这个问题以往夏济安提过,日本学者丸尾常喜也曾指出鲁迅作品里有一个鬼的世界,但是汪晖没有止于这样一种基本观点的介绍,而是对于域外新的观点进一步思考,他认为这样一种鲁迅作品中的亡灵意识,更反映的是鲁迅作为思考者自身的一个矛盾,在这个矛盾撞击的过程中,鲁迅最后找到了一个更为辽远的时空,就是土俗民间的世界,从这个世界出发,鲁迅才得以超越现代性叙事从而获得一个反思现代性的视角和位置。我觉得,汪晖的这些思考,不仅把鲁迅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和当下问题深深连在了一起,同时也把域外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资源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从而将学术研究升华为一种思想的力量。

    以上是汪晖这些年来在学术上的贡献,对我个人启发也很大。我今天只讲个人的两点体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赵京华老师的发言。还可以补充一点,汪晖最近写了一篇关于《破恶声论》的很长的文章,还没有发表,我在这里提一下。下面请北京大学杨立华发言!

 

杨立华(北京大学哲学系):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个讨论会。汪晖的书,我一直在读,当然我读的主要是自己有兴趣的部分,因为我是做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我讲讲阅读汪晖对我个人的意义。阅读汪晖对我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防止我自己被完全限制在学科专业的视野之内,阅读的汪晖过程,对我而言是一个不断将自己拉回对现实世界的过程,这对我个人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借着今天这样一个机会,配合“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这个主题,我想试着对我个人的阅读印象做一个总结。

第一,我觉得汪晖的研究里面,有一种面对问题的真诚和面对问题的勇气。我觉得刚才赵刚说过一个词——恐惧,是很多人在面对世界、面对他的研究课题、面对自己世界观的调整时,常常会有的。但汪晖没有。他非常真诚地面对问题,不逃避,这一点对我的冲击非常大。

    汪晖的《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我从中总能感受到某种促迫感。这种促迫感,我觉得跟时代问题的尖锐性和我们自身知识准备不足是有关系的。当然面对中国当代这样尖锐的问题,可能知识准备永远都完不成。这个时候,勇气和担当可能比知识的准备要重要得多。在汪晖的研究中,我能够看到这一点,在非常仓促的情况下,问题已经摆在那儿了,你必须要面对。这让我想起《礼记·儒行》篇里的一句话:“鸷虫攫搏不程勇者,引重鼎不程其力”。一个重担压过来,容不得你左顾右盼,你就得冲上去扛;猛兽已经扑过来了,也容不得你去做什么准备,你就得冲上去搏斗,没有任何办法。这种促迫里面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深思。当年程颐在评价张载的时候,说张载的思想有“苦心极力之象,无温柔宽裕之气”。这个评价有点接近于我阅读汪晖的感觉。我认为二程对张载“苦心极力”的描述很准确。但我并不觉得这是张载的缺点,反而恰恰是张载最可贵的地方。张载思想中的某些粗糙的、在程灏看来是不够圆润的部分,那种苦心极力的东西,反而带出了在二程的哲学里所不能容纳和面对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我要强调的是汪晖写作中的论证的意志。把非常复杂知识的系统,包括论证的系统要安排到他自己的论证当中来,同时要照顾原来知识的思想点,包括引用东西的脉络,这个过程当中,没有非常强的论证的意志跟思想的专注,是不可能的。刚才孙歌提到现实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在我看来,现实是什么,跟一个人深入现实的意志的强度有关。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到底用什么样的意志来面对现实,你的意志能不能真正地引领你深入到当代的现实中去。这种意志可能会造成破坏,但是有时也无可回避。

第三个方面我要讲的是汪晖写作的知识品格。面对问题的真诚和勇气以及论证的意志有的时候会有破坏性。这里的关键在于,怎么通过一种有厚度的知识积累,通过一种知识的方式,一种学术生产的方式,来把自己的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和论证的意志变成知识,而不是纯粹类似意识形态或者实践指导方面的思想。我觉得汪晖的写作里面有一种很可贵的知识品格——他始终处在与各个学科的明确的对话关系中。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汪晖的写作看到我们自身学科发展的某些局限。我们会意识我们自己的学科还不能给那些直面问题的思考提供足够的支持。

汪晖虽然有非常强的论证的意志,但是在具体写作中,他始终会跟某个学科内部的话语和问题之间保持对话的关系。《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出来之后,我写过一个书评。我没有汪晖那么宽的视野,所以在文章中只谈了我感兴趣的部分,那些部分我反复看过。在阅读中,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复杂的对话关系。汪晖在认真地面对各个学科的问题,而且在很多地方,他提出的关于一些学科内部的专门问题的见解,对于这些问题的专深研究也有推进的意义。这种知识的品格,我觉得非常可贵。   

刚才孙歌讲到一百年后人们如何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这个问题恐怕没人能有答案。但我想无论如何,汪晖的努力会被记住。

 

主持人:美国华盛顿大学柏佑明发言。

 

柏佑明(美国华盛顿大学):

我说几句个人的经历。我说一下自己怎么对汪晖的文章开始感兴趣?这个过程也看到汪晖的思想如何影响到海外学者,也可以谈起所谓影响的脉络和学术引用的不可能性。

    19951997年,我在李欧梵指导下,写了博士论文,论文的论点是“现代中国的所谓启蒙运动”,其实也是一种反启蒙运动,从五·四以来,提拔知识分子的任务的人,同时抱着对这种任务的可能性的一种彻底的疑问,开始的时候,我对自己说过,谁都可以写,只是不要写鲁迅。因为我的导师已经写过关于鲁迅的很重要的书,不仅是因为影响的焦虑,但是后来第一章还是写了鲁迅。

    写完了之后,书快要出来的时候,有人问我,这个论点不是汪晖已经提到过吗?我匆匆忙忙去找汪晖的《反抗绝望》,在我的书里也加了一个注脚说:这个好象接近汪晖的说法。听起来很荒谬,其实很多学者是这样,曾经有人也说过常常有人写注脚说,我的关于主仆关系的看法,恰恰有人同时也注意到,见康德,2006年。

    是不是我没尊重的汪晖的版权?并不是。我写论文的时候,还没有看汪晖的文章,可是汪晖的影响太大了,学现代中国思想史,还可以吸进汪晖的点,其实学者互相影响并没有什么神秘,因为要参加这次会议,所以我开始看《别求新声》,发现里面也有汪晖与李欧梵的对话,是93年的一个对话,恰好是我上了李欧梵课的第一年。里面有汪晖一段话,说作为历史的关系,在鲁迅的文学世界里,特别耐人寻味,例如《狂人日记》里,狂人先说自己不见月亮已经30多年,暗示他30多岁,又说了活了四千多年,暗示自己的生命与历史合二为一,历史对于鲁迅来说不是时间的延续,是一个就在身边,甚至生命的巨大的瞬间,是心灵中的鬼魂等等。

    这些话,跟我的论文论点息息相关,李欧梵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没引用汪晖,我也没有引用汪晖,可是也可以说,是因为汪晖的影响太伟大了,我说这个真的不是讽刺,新声总是有的,可是学术也总是一个集体的成就,总而言之,我们无法生产最终的知识,我们只是链条的一环,也可以说我们不如做中间人物。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是刘复生老师发言。

 

刘复生(海南大学文学院、《天涯》杂志):

很高兴参加这个会。更荣幸是最后一个发言,最后一个发言应该很重要。

我本来的专业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但最近几年自己却越来越搞不清楚自己的专业是什么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接受汪晖等人影响的结果。所以,对我来说,评论汪晖还具有另外的特殊意义,仿佛也是在清理自己转变学术研究方向的内在逻辑,寻求并确认自己在这个时代以学术为志业的理由。

在当代,汪晖是一位具有典范性的学者,他的重要意义和典范性,应当在当代人文社会学者所处身的时代困境里面来理解。这个困境就是,当代人文和社会学者越来越难以理解这个时代,这个世界。这种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在这个时代,人类生活的各个地理区域,社会诸领域,越来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或交互性的影响,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是空前的。一个中国山村的老太太的焦虑可能和美国的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有着深刻的关联;其次,在当代世界中,除了广阔而复杂现实进程,同时还有大量覆盖在现实之上的各种知识与话语,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的话语,这些意识形态的话语不但直接构成了所谓现实,而且还在不断的生产着新的现实,它们不但是观念性的力量,还同时是塑造现实与未来的物质性的力量。

所以,对于当代的人文学者和社会学者来说,他不但要有多方面的知识面对空前复杂的现实,而且还要有能力批判性地面对自己使用的这些知识。在当代,哪怕我们试图去理解一个非常局部、非常具体的问题,我们都要有一个总体化的视野——所谓总体化的视野,我理解为在复杂的地域、社会网络和历史联系中,在现实和话语相缠绕的状态中,把握问题的阐释能力。很显然,没有这种总体化的能力,我们没办法对现实进行认知图绘,并在这种总体联系中理解每一个具体的现象。

    这就是我所观察到的当代学者的困境。它对我们每一个人文学者和社会学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我们都要有自己立足的专业,或者说立足于某一专业的观察世界的角度;另一方面,他还要有超出专业观察角度,对现实进行总体化理解的理论能力。也就是说,一方面,他要意识到自己的专业的界限,另一方面,他还要随时告诉自己,这个界限并不存在。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困难。

可能有人会说,一个人既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又要有很强的超学科的综合能力,这不可能。但是我想,如果当代知识分子还想实现其应有的时代价值(当然,知识分子的使命与价值在当代世界已经有了新的意义),这个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是必须的,当然,在现实当中一般人做不到,但是这并不是说没有人能做到。我就认为汪晖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退一步说,哪怕最终我们达不到这样的目标,也应该有这样一个意识和追求。

汪晖这样的学者的出现,当然需要非常优秀的个人才华与禀赋,还要有非比寻常的勤奋,以及极其特殊的人生机缘等等困素的造就,但是,不可否认,他的出现也是当代的知识困境给当代学者造成的压力与挑战的历史反应。

汪晖的学术研究对于当代的学术困境做出了一个富于典范性的回应,他的地位与价值放在几十年甚至百年来的学术史线索中来看,也是极其独特的。汪晖同样面临着专业研究与总体性视野之间的矛盾,但他对这种矛盾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解决办法。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里面也有某种天才的成份,比如说,汪晖有一种独特的才华,能够在大量的知识信息中,敏锐地、几乎是本能地发现最具价值、最关键、最精华的部分,这样就使他超越了精力和专业研究的限制。但是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的,而且某种意义上,这种才华也是有意识地自我训练的结果。在我看来,汪晖很好地把握住了专业性与总体性视野之间的平衡点。事实上,并不是说,一个学者对某些领域越具备专业的知识就越有发言的资格。汪晖对藏学、经学的研究当然很“专业”,但恐怕在一些专门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看来还不够“专业”,但不可否认,恰恰是汪晖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最重要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这并不是因为他在这些专业领域内做得最“专业”,而是因为他的专业程度是“恰好的”。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因为要追求过于专业,而把自己陷入某些专业领域里面的话,我们可能会遗漏掉最重要的东西。当然,对于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专业是不行的,但绝不是说越专业就越好,在这里,我觉得有一个平衡点。这需要一种选择的能力,同时要有一种在不同的现实与知识领域之间建立一种富于想象力的理论联系的能力。

汪晖对所谓的专业化一直很警惕,在他的研究里我发现了一个奇妙的辩证过程:为了做一项研究,他可能首先要涉及各个具体专业领域的知识,但是,在用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观察这个现象之后,他还要完成一个新的综合,即把这些专业领域的界限重新消灭掉,然后还原到一个相对总体化的观察视野上去。这个过程在汪晖的研究里面总是在暗暗地进行与完成的。比如,《现代中国思想兴起》当中对礼乐问题的研究,虽然他一直在警惕我们用现在的知识分科(政治、经济、法律、道德、伦理)来观察礼乐具有根本性的缺陷,但是在一开始他又必须借助这些手段,可是,在最后,他又把这个界限消除掉了,进行了新的、更高的综合与还原。这种处理方法,对于处身在当代的学术体制中的我们来说,有着充分的启示意义。

汪晖研究的主要的领域是历史领域或思想史领域,但是,正如大家都看到的,他的研究一直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如果我们仔细研读汪晖的历史研究,不难发现,汪晖的历史研究总是呈现了一种让我们重新理解现实的可能。我觉得,能不能把历史重新的照亮,而且把里面活的东西重新打捞出来,而不是用过于专业主义、过于知识主义的研究窒息它的活力,是我们判断高水平历史研究和低水平的历史研究的一个分野,汪晖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成功。但是,鲜明的当代意识绝不是将历史研究庸俗化的理由。汪晖一直很警惕历史研究或一般的学术研究中的实用主义倾向。或许我可以这样理解,在他看来,真正的、严肃的学术研究在本质上就是具有当下性的。

    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不同意很多人把汪晖说成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如果按公共知识分子的一般就法,公共知识分子应当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再保持一种介入社会的激情。我觉得对汪晖来说,这恰恰是不适用的,因为汪晖的学术研究本身,恰恰正是公共性的,他不需要在学术研究之外再表现出所谓公共性。学术研究与公共性对于汪晖来说不是分离的两个方面,而是内在的一个整体,即使汪晖那些非常学究气的历史研究也是这样的,更不要说他那些面向当代思想与社会状况的分析了。汪晖的写作是充分学术性、经典性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学术研究对社会的公共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影响力可能恰恰是由于充分学术化的结果。当然,他的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可能要通过一些中介,比如通过其他更具公众亲和力的学者、作家,甚至媒体知识分子,来做一个更通俗化、更具感染力、更具当下性的解说,当然可能这种解说也有所损伤,但是也可能更为丰富化,更具想象力,同时激发另外的理论创造。正是这样的转义与传播,使汪晖的思想有了更大的辐射面,我觉得这是汪晖在当代思想创造中不可取代的一个作用。

    当然,汪晖的这种追求学术经典化的过强的自我意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他的直接的实践性可能会有所减弱,当然,汪晖的那些面向历史的研究刻意在表面上淡化政治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那些面向当代发言的研究,用过于缠绕的理论表述来淹没其政治意识,就不尽适当。事实上,他的政治立场不同的理论对手从来没有对他的政治性内涵有任何的误读,他们非常清楚地抓住这些东西。

 

主持人:下面是自由讨论。

 

倪文尖:我简单地回应两点。一,很多老师刚才说中国左翼这些年进步很大,而右翼不进步,我觉得这个看法过于乐观了,是要栽跟头的。为什么这么说?从左翼来讲,甚至从汪晖个人的学术进展也可以看到,的确,这几年,具体问题的研究上有爆破、有突破;也可以说,左翼是有些“突击队”了;但是,从整体来看,左翼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整全性的视野,还是“破”多“立”难,尤其是在应对当代世界、“不仅解释世界,而且改造世界”的那样一种能力上面,还是颇有一些困难的。另外一方面,是右翼的问题。很显然,就像戴锦华先生刚才所说,右翼事实上是有一个整全性的、整体性的资本主义作为有力支持的,这是从大局来讲。而从细部来说,比如我所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这个学科,你不难看到,是怎样的一些论述依靠学科的体制占据着主流;再比如,我们现在的媒体是怎么一回事,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所以,我觉得,我们千万不能轻看了右翼。

我要做的第二个回应更简明:所谓“左右”的问题,我想,在“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的意义上,一定有“左右”;在最后的政治立场问题上,也肯定有左右,而且,是没有办法超越左右的。但是,具体到中国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上面,“左右”二分似乎已经意义不大。我现在喜欢一个说法,与其称“左派”或“右派”,不如说是“复杂派”或“简化派”!

 

姚洋:右翼按照我的理解,在经济学里面,的确有一套成型的东西,所以说右翼在进步,没进步,已经都成型的,都是引进的东西,你照着做就行了,这不是说右翼不好,右翼帮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做了很多事情,今天还在做事情,但是有一点,我们左翼进步还是比右翼大,至少中国意识,将来我们要给世界呈现什么?我们这个贡献,从中国出来的贡献,不可能从右翼出来,因为别人全说过了。只可能从左翼出来,这是有中国意识,所以从这点上,我觉得是左翼的进步更大一些。这个判断应该大体上不错的。

 

孙歌:我想把我刚才没来得及说清楚的问题再补充两句。大家比较关心左右翼的问题,立场问题,这个问题当然很重要,我也关心,假如我们不谈现实的话,我觉得有这个关心好像也就够了。可是一旦谈到现实,在有些情况下,这个关心会成为一种障碍,因为我看到过很多次,比如日本的运动派人士,那是老左派,他们是最早提出来我们要坐下来,他们说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的批判运动,我们要坐下来跟右派聊,因为我们搞不清现实的状况是什么了。

    我刚才举的日本的例子可以有很多种理解的方式,我自己的理解,作为一个研究者,在学院里工作的知识分子,我们要给现实一些贡献的话,那么这个贡献可能是一种间接的实践,而不是像想象那样,我们发表一通言论,这个社会就变了。这个间接的实践当然有很多种,从我自己专业训练的角度谈,我觉得有可能是给历史事件乃至历史造型。所以我说,一百年以后的学者会怎么看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我们给这段历史留下什么。确实我也支持刚才倪文尖讲的问题,就是人们可以分为简化派和复杂派,我要补充一句,简化派未必总是错的,复杂派也未必总是对的,但是问题是,现实是什么,甚至在有些场合下,我们知道传媒给我们的大量的信息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单纯,可能简单的是我们,而不是传媒,可能偏狭的是我们,而不是传媒。如果我们把现实的复杂性估计清楚了,那么在这样一个视野里面,那个所谓的立场才会有意义,不然的话,非常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我们从立场和既定的斗争需要出发,我们去演绎现实,于是现实给我们的很多机会,包括修正我们思考方式的机会,我们都会错过。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大叙事和具体的个案分析同样重要,大叙事需要理论,具体的经验研究更需要理论。

 

主持人:我们的讨论暂告一个段落。

 

戴锦华:我受托转告有几位希望出席、但未能前来的学者,分别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林春教授,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社会学系的鲁索教授和东亚语言文学系的鲍夏兰教授。他们送来了书面发言,没有时间代读了。我们的会议的诉求是开启某些学术话题,开启严肃的学术与思想交锋。他们的书面的文章,作为学术的现实,已经成立了。今天参加这个会议的三分之一的学者也撰写了书面发言稿,我认为这次会议比我近年来参加和主持的会议都更扎实。

    我想继续孙歌的话题。刚才说到左、右议题,对大家的观点做简单的概括,无外是在说左右不可超越的或左右必须超越。我们是否只有两种立场、两个角度、两种选择?我自己始终非常警惕一分为二、二者择一的表述。换个角度看,也许不是左、右,而是主流和边缘。所谓边缘,从来不具有同质性;所谓主流,也从不是铁板一块。边缘和主流并不是恒定的二项对立,而是一个互动与演进的过程。我自己近十年来一份亲历的经验是,我自己较早地参与了中国新乡建运动,只是作为一个志愿者。相关的学者、行动者在此之前已做了多年的抗争和努力,争取减免农业税、大声疾呼三农的问题。但我参与的时候,仍是势单力薄,人微言轻。我自己则经常受到公开的或隐晦的指责:不务正业,你一个做文化研究、电影研究的学者搞什么三农问题。但在公众感觉中似乎是突然之间,党中央认定“‘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于是主流便全面接管了这个边缘话语,于是,震天动地,一呼百应。两年前,我做社科基金的评阅人,我评阅的21份课题报告中,做文学中的农业合作化、三农问题研究的提案竟多达15份。那一刻,我有深刻的荒诞感和啼笑皆非感。可以看到,孤独边缘的声音坚持抗争,见批判性建构的思考可能如此孤独,几近绝望,或许峰回路转,边缘处的坚持影响到了公共政策的改变,影响到了主流,间或成了主流,对我来说,那一刻我可以放下这个话题了,尽管我依然坚持介入性行动。

    所以我说,一种批判的声音、一种批判性建构的思考,永远是少数的声音,主流的声音永远是最响亮的,永远是为现行的制度辩护。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左右,无外乎一个直面社会的问题,揭示社会的问题,力图寻找解决和改变这些问题的可能性和方案;如果暂且没有解决方案,我们不妨大声疾呼让人们关注这一问题,从思想上、学术上、进而实践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曼海姆的定义:乌托邦无非是早产的真理。——至少这正是我们举办这次会议的初衷。我想利用主席的“特权”来强调这一点。否则我们又会纠缠于谁是左派、谁是右派,谁进步了,谁没进步。

    有些时候,“右派”进步得好快,当他们接管了你的话语,将其制度化的时候,他们好快。因为那时候他们会获得更多资源、机构的支持,会做得更完善、更细致。对我来说,我被人骂作左派,如果左派就是边缘坚持的批判与批判性建构的声音,左派就是永远站在弱势者一边,那我乐此不疲。因为我认定批判、直面社会问题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本份。如今知识分子这个称谓经常加上很多前缀:公共知识分子、有机知识分子、学院知识分子,媒体知识分子,我想说:不必吧,如果我们还是回溯到法国,左拉发表“我控诉”的时刻,回到这个词诞生于欧洲的那处时空,那么知识分子是什么?知识分子是面对强大的主流的势力,去发出反抗、批判声音的角色,一个功能角色。如果你履行这个功能,你就是知识分子,不管你读了多少年书。你不履行这个功能,你就不是知识分子,也不管你是不是教授、专家或者学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做知识分子,每个人都可能选择去做知识分子,同时,当你做出选择的时候,请你准备承担全部的代价。

    今天的会议,超出我的预期。除了我们把汪晖作为一个个案,试图回顾我们20年来所经历的过程,再度探讨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之外,我们不期然的收获是,今天在这个会场中浮现出的是一个真实的知识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我感到每个人在谈汪晖的时候,也是在谈自己,具有个人的、也是学术反思的特征,在今天这个场域中我们分享的是思想,是体验,是我们每个人生命当中经历过的过程。一个思想共享的社群。

    80年代以来,反思这个词连篇累牍,震天动地,但是我一直在强调,很多时候,我们不自觉地以反思的名义拒绝反思。因为反思是沉重的、疼痛的,有时候是伤筋动骨的。但是今天我们的确在开启一次反思的历程。

    我之所以感到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学术共同体、思想共同体、知识共同体之中,首先是因为它是一个纯粹的同仁性的会议,大家在基本的共识、基本的分享上走到一起来,我才不忌惮我是否资格坐在主席的位置上。一个小小的声明,我感谢、欢迎今天所有前来的和不克前来的朋友,感谢你们。如果对这次会议有任何诟病,我承担责任;如果这次会有所成就,或留下了学术印痕,我不想欺世盗名。我坐在这里,只因为作为北京人,北大人,聊尽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大家在这里讨论汪晖的学术,是一个当下的话题,也是一个长久的话题。我们今天所讨论的问题,一百年前已经被人们触及,也许一百年后还会被人们重提。我们都会知道,回身反观,不难获知:历史很长,生命很短。更不必说个人生命当中的一些插曲,此时看起来铺天盖地、遮天蔽日,明望去恐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噪音。毕竟,学人以文章立身;而且,“文章千古事”。我的学生说:老师,你的想法过时了。但我仍然坚持:读书人为什么要做读书人?是因为有此爱,你从中得到了快乐、满足和幸福,进而,你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在不同领域、以不同的方式工作,如果我们工作真有价值,我们就加入到了延续文明长河的努力之中。我们能否最终抵达真理?我没有任何把握和奢望,但是一代一代人前赴后继,走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我为在这个路上跟大家同行深感荣幸。

    再退一步,学术是什么?学术对我来说,首先是智性的挑战,是一个崇高的智力游戏。但是要使这个智力游戏不仅仅是自娱,进而防止其沦落,我想,我们无所依凭,任何的体制、任何的规范都不能保证我们不堕落。那么,我们靠什么?靠的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保有最朴素的学术良知。最后我把大家高水准的讨论落到一个很低的位置上,因为我想,今天的时代,是一个划出并且坚守底线的时代,这是我们共享的一个最朴素的基础。

    所以再一次的感谢大家,谢谢大家!

    我们的会议到此结束。

 

 

附录:

伦敦经济学院林春教授书面发言稿

 

汪晖大量著述对中国及亚洲的历史与思想史、中外思想批评交流、当代中国的思想斗争等等有着领先、原创、系统性和多方面的贡献。尤其在相关的理论问题上汪晖常有独特的批判和思考。他所涉猎的广度深度都非我所及,以下仅在政治理论领域他的主要著作之外试举几个尚未受到更多关注的例子。

 

1.民族国家与族群问题

汪晖的讨论是在世界史的广阔视野中使用多向比较的方法展开的。在《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5-7章和“亚洲想象的政治”中,他详尽分析了“帝国”与“民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作为现代主权国家的中国的形成,未曾经历一个在许多其他国家发生的帝国解体的过程,而是继承了以往帝国的疆域人口、族群文化和大一统治理。按照西学民族国家的逻辑,在17世纪清朝版图上,现代转型应该导致多个民族国家的兴起。然而历经20世纪的共和革命和民族民主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却成为屹立于东方的一个独立统一的主权国家,实行分权与集中并举、多层次拟联邦制的民族区域自治。

现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因此而难以契合规范的民族国家框架。当然,“文化和政治共同体边界一致”的民族国家定律来自早期资本主义与中国完全不同的,通过财政-军事手段而取得统一的民族市场和政府的经验。并且这一定律已经为当今世界的两大基本事实所挑战:一是内部的多民族多文化认同其实早已发生在众多的现代国家;二是帝国主义劫持了美国等民主国家的政府,形成新型的帝国霸权。如此,单一的民族国家模型不但陈旧,还与帝国主义产生共谋。

汪晖的贡献在于揭示知识生产中的权力政治。对欧洲起源的社会科学来说,作为古老文明载体的帝国与现代民族在西方以外的重叠既是对一种“反常”国家结构的现象描述,也是对一个有异于欧美政治的落后制度的概念提炼:“帝国”标示前现代和专制主义,与进步和民主的现代“民族国家”形成反差然而,他说,“‘中华民族’不但是指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在的民族实体,而且也是指在近百年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转变为一个自觉的民族的政治实体”。亦即“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这里,在“帝国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中,汪晖尤其在意主权的界定。既然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使中国进入现代的民族共同体,那么经由民族解放和社会革命而整合起来的中国人民作为历史主体的崛起,就规范性地定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的根本来源和基础。

值得进一步强调的,是中国革命的普遍意义也由此为根本意义上的民主,即人民主权的理念所展示。这个理念及其相应的制度建设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石。同理,作为公民共同体的人民主体和主权的失落必定动摇这一基石,造成合法性危机。这不仅是当前阶级矛盾和社会抗争的根源,也是民族冲突激化的一个基本背景。因此,处理民族关系,在制度设计之外,还要考量现行社会政策和民族政策中人民缺位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政策层面,民生固然极其重要,却并不能取代国家的独立自主,更不能等同于人民主权。

思考中国的内部关系,汪晖看到各民族自身的多元性,指出“多元一体同时适用于中华民族、汉族和各个少数民族”。不同族群在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区域中可以保持各自的文化身份,有分有合,和而不同。他的中心论点是,由于中国革命的民族解放性质,对被压迫民族的深刻同情从而民族平等、团结和国际主义的原则,成为革命民族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换言之,对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坚持正是对帝国主义压迫和制造民族分裂的回应。以西藏为例,他认为人民主权这一新社会主体性的产生,将旧西藏的统治阶级和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话语所渲染的汉藏关系问题转变为社会解放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成为有效确立合法性和认同感的制度创新。当然,“西藏问题”极其复杂,与殖民主义历史、冷战和后冷战时期西方的对华战略和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内外关系的发展紧密相关。其中的难点之一,在于西藏的改造从一开始就不是或不能是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族群特别是宗教等问题毕竟无法简约为阶级对抗和斗争。

 

我的批评是,面对主要来自西方的指责和偏见,汪晖为了阐明以上立场,对现行政策中的大汉族主义包括不顾民族情绪的发展主义等做出让步。他主张反思经济增长的逻辑与西藏危机之间的关系,但又说“招商引资、社会流动、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社会形成的基本要素,而旅游更是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基本手段。从发展的角度说,这些现象无可厚非,迁徙和自由流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这就不免避开了对改革中移民潮、商业化、干部质量和安排、宗教文化保护等方面必要、深入的政策检讨。他对海外中国留学生抗议活动作尊严政治的分析也没有错,但更要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尊严同时也必然是藏族的尊严,维族的尊严,一切少数民族的尊严;年轻一代中缺少人民主权意识的民族主义是有问题的。赞同汪晖的结论:“如果认为西藏暴动(和新疆冲突)只是政治阴谋而没有深刻的社会基础,会导致错误的判断。西藏危机(和新疆危机)是后社会主义中国的普遍危机的一个部分”。

 

2.地区政治与国际主义视野

从欧洲藏学到视中国为一个“假冒[现代]民族国家的[前现代]文明”的美国学界经典,东方主义的影响无处不在。在东方主义和民族国家的知识框架里,亚洲地区复杂的民族文化关系因不同于欧洲民族主义而无法得到理解。汪晖特别分析了中国周边朝贡体系范畴中政治体之间的关系,指出其亲疏远近与主权概念所规范的民族国家的内外观遵循不同的规则。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由此包含着一种超越民族国家主权逻辑的世界观。这里要当心即使是修正了的传统主义的迷思。例如欧华对立的帝国模式,即侵略扩张的欧洲帝国相比于自融自保、乃至和谐正义的中华帝国。这样的叙述磨平了预想的批判锋芒,陷入一厢情愿的自我东方幻象强化。讴歌旧中国,缘何新中国?又怎么解释中国革命的历史合理性?

 

“琉球印象”是篇以小见大的杰作。汪晖找到一个极为有效的批判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些问题。一方面,在亚洲区域的历史关系中,琉球的地位背离主权国家和民族国家的模式;另一方面,琉球问题又源于普遍化了的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法则。对琉球战争记忆和现实诉求的多重梳理同时揭示了国际法的帝国主义本源 — 琉球是霸权的见证:“包括今天美国的金融霸权和诸种霸权都是建立在它的军事霸权和国家霸权的基础之上”。汪晖对琉球社会运动来龙去脉的细密考察不但澄清有关的历史记述,也为新的区域-国际关系开辟了想象的空间。

 

在“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 — 关于60年来的中国经验”中,汪晖谈到不但琉球,不但日本,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中多数国家其实都不享有完整的主权。中国是个例外。通过与美国和苏联的对抗,中国不但历经艰险而捍卫了自己的主权,其独立自主的国际路线还推动了冷战两极结构的解体。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成为最重要的“去冷战”力量。汪晖没有重视的,是中苏交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摧毁性打击,以及中国的实用外交因与一些反动政权发展关系而对当地革命和进步力量造成的牺牲和破坏。当然,这牵涉到民族利益与国际主义的权衡冲突,包括“社会帝国主义”之类的理论难题。但由此而结论“中国对于冷战的终结和世界和平,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却多少沿袭了民族主义而非国际主义的思路。

讨论“亚洲谱系”,汪晖写道,“在黑格尔有关世界历史的叙述中,神秘主义的东方正好借助于普遍历史的叙述而被凝固在历史的深处了”。在西学的知识系统里,亚洲的构建不过是欧洲自身构建和欧洲对世界再构建的一部分。这套知识灌输的不仅是西方的优越,更是资本主义的优越。如果说资本主义的全球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普遍性格,那么也只有指向社会主义再出发的理想和运动才能取代资本主义虚假的普适性。在“东方”,面向普遍主义的立场因此是重新建构世界历史的一环,其中真正普适的价值需要在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有关自由解放的言说中得到规范性的表述。汪晖说得好,对亚洲的再思考,包括重新提出“中国现代国际主义的传统”,是对以资本主义目的论为基石的“世界史”及其欧洲叙述的颠覆。

3.去政治化的政治

汪晖对当今世界“去政治化的政治”的批判在国际上影响很大。左翼话语已经在很多领域接过他的观点运用于具体的批评实践。其中关于“政党国家化”等问题,汪晖的一些观察有很大争论余地,但他至少不赞成所谓中性化国家的概念,指出革命后国家的政治前提不可能是中性化或中立化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曾经致力于缔造一个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国家,但在改革转轨的冲击下,“如何让国家能够成为普遍利益的代表,已经成为一个极为尖锐的问题”。尽管“普遍利益”是个非常模糊的提法,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中甚至是理论错误,汪晖的论点很清楚,即要求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家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这样的要求亦是对民主的坚持。

 

他追问:如何在全球化开放条件下保持中国社会的自主性?如何让普通民众的声音在公共领域和政策层面获得表达?“如何通过真正的言论自由、协商机制和官民互动不断对国家和政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进行调整?如何广泛地吸纳国内和国际的力量以形成最为广泛的民主”?构思中国的民主道路,他提出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中国革命传统中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信念如何转化为现时条件下的民主诉求?第二,如何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体制民主化;如何在政党角色发生变化后,保证国家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第三,如何在社会的地基之上形成新的政治形式,使得民众社会获得政治能量,以克服由于新自由主义市场化而造成的“去政治化”状态?简言之,面对外部的强大压力和内部的深刻危机,什么才是人民中国政治变革的方向?在民主国家普遍民主欠账的背景中,汪晖也认识到中国探索的全球意义。 

 

不过,某些特定情境下的“去政治化”与“去政治化的政治”针对不同对象,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比如许多对印度、非洲和中东冲突的研究,就同时讨论政治化的政治和去政治化的政治。因为无端的政治化挑动一般的民间摩擦,激化矛盾,把内部矛盾敌我化。在这个意义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有时需要去政治化,以便维护团结与和平,打击暴力行为和分裂势力。在对国内民族关系的分析中,也有言之成理的去政治化主张。当然这类主张本身,却是高度政治化的。

 

批判去政治化的政治,代表了汪晖透视现实斗争的眼界和理论水平。中国的形势不容乐观。多少曾经的共产党人、社会主义者、草根民主派失望、放弃、或者接轨了。汪晖却始终如一,在狂风恶浪中不畏缩、不动摇,不后退。他的勇气和诚实,他的建设性正面立场同时又绝不妥协的批判精神,使他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一面旗帜。

 

 

 

 






[1] 去年,我才在钱理群老师的书里头知道,在大陆1948年发生了知识分子与民众在精神面貌上非常亲近的“反美扶日”运动,见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第64-68页。但我们不能说保钓运动和前一个运动有联系的,或受其启发的。运动者都不知道,谈何继承或受影响呢?1948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运动,我,一个曾宣称是研究社会运动的人,要六十多年后才知道,这说明了一个事实:两岸分断以及历史的断绝。



[2] 陈映真,《思想的贫困》,第101页。



[3] 钱穆,《国史大纲》,第一页。



[4] 汪晖,《别求新声》,481-482页。

 



[5] 汪晖,《别求新声》,第486页。



[6] 见赵刚,《人不好绝望,但也不可乱希望:读陈映真的<一绿色之候鸟>》,2010,未发表手稿。



[7] 引自汪晖,《别求新声》,第485页。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129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129

戴锦华、高秀芹:无影之影——吸血鬼流行文化的分析 德里达:在路易·阿尔都塞葬礼上的致辞
相关文章
汪晖: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
米西拉:中国的新左派 (缩减版)
汪晖:中央民族大学讲座与讨论纪要(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访谈)
汪晖:贾樟柯的世界与中国的大转变
毛泽东与后奥运时代的文化选择:《毛泽东》开幕座谈纪要
汪晖:秩序还是失序?--阿明与他对全球化的看法
汪晖:为未来而辩论
丁萌:汪晖华师大演讲笔记--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性
汪晖:在对话中追寻
汪晖: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关于“西藏问题”的一点思考
汪晖:高等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
汪晖:《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一文附记
汪晖:让中国说话--安吉拉·帕斯古齐著《说话的中国》(TALKIN' CHINA)序言
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一战”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
吴铭:社会保护运动与平等政治的前景
汪晖:“90年代”的终结(《新京报》访谈)
汪晖: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关于60年来的中国经验 (21世纪经济报道访谈)
杜赞奇:中国漫长的二十世纪的历史和全球化
汪晖:琉球与区域秩序的两次巨变
柄谷行人、汪晖: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思考全球主义--东亚共同体的可能性
汪晖:帝国的冲突,或帝国主义时代的冲突?--《帝国的话语政治》座谈会上的发言
佩里·安德森:霸权之后? ——当代世界的权力结构
汪晖: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中国崛起的经验及其面临的挑战
汪晖:中国:跨体系的社会
钟彪:“学风”问题还是文字狱?--评《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
魏行:媒体暴力与学术独立--关于一起媒体公共事件的备忘录
舒炜:“王彬彬式搅拌”对学术的危害
李陀:回应林毓生的公开信
李陀:致林毓生先生的一封信(完整版)
汪晖:理论、实践与历史诠释――答纽约大学研究生问
贺桂梅:作为方法与政治的整体观 ——解读汪晖的“中国问题”论
沈卫荣:也谈东方主义和“西藏问题”
就“汪晖事件”给清华大学校长的签名信
李陀:九十年代的分歧到底在哪里?
白露:时代周报专访美国莱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白露
何春蕤:我为什么参与维护汪晖权益的联署
汪晖:我从不拒绝真正的学术批判!
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学术座谈会
韩咏红:《联合早报》汪晖专访--不回应是坦荡面对学术批判
顾彬先生的逻辑与《羊城晚报》的证据--《羊城晚报》公布的所谓"汪袭网"之证据点评
陈青:从法律角度看汪晖事件
汪晖:声之善恶:什么是启蒙?--重读鲁迅的《破恶声论》
汪晖:亚洲想象的政治
汪晖:“代表性的断裂”:反思未来民主的进程
汪晖:关于“早期现代性”及其他
汪晖:《世界历史中的中国:文革、琉球、西藏》序言
萨米尔·阿明:埃及的运动(汪晖、刘健芝采访)
柄谷行人:普遍与特殊——两个交叉的观点
汪晖: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
汪晖: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历史根源--再论当代中国大陆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汪晖: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
汪晖: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
黄怒波:卓奥友营地读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
汪晖:留作绝唱的纪念--闻韶著《我守着最小的世界》 序言
汪晖:再问“什么的平等”?(上)
戴锦华、汪晖谈《南京!南京!》——写在《金陵十三钗》公映前
汪晖: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上)
汪晖:齐物平等与跨体系社会--再问“什么的平等”(全文)
加布里尔与汪晖:金融危机时代的民主和正义
汪晖: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全文)
汪晖:凤凰如何涅槃?--关于徐冰的《凤凰》
汪晖:上升期的矛盾、体系性危机与变革方向——汪晖教授访谈
季剑青:民族主义能否成为我们的思想资源?--读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外二篇)》
汪晖、戈泽帕特:“如今没人再提社会民主”
汪晖: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
汪晖:"我有自己的名字"--吕途著《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序言
克鲁格、汪晖:反媒体撕开了媒体那厚重的窗帘(对话)
汪晖:面向新世界图景的文化自觉
汪晖:20世纪充满悲剧,也留下遗产
汪晖:墓园·颠倒
汪晖:世界政治制度中“代表性”的缺失(访谈)
谭桂林:评汪晖近期的鲁迅思想研究
严海蓉、林春、何高潮、汪晖等:社会主义实践的现代性
汪晖:发言节选(修订稿)--“现代性”与“自主性”—“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课题成果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录要(节选三)
汪晖:"后政党政治"与代表性危机
汪晖:重影--扬州杂忆
米诺罗: 非欧洲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可能更具有相关性(译文)
汪晖:鲁迅文学的诞生--读《<呐喊>自序》
朱金春、王丽娜:从“多元一体格局”到“跨体系社会” ——民族研究的区域视角与超民族视野
汪晖、贝淡宁:城市何以安顿我们?
汪晖:中国、新的平等观与世界--Gabriele Battaglia对话汪晖
现代自觉与文化重构--《弥散与生成》国际研讨会发言辑要(上)
高毅哲:汪晖:思想无疆
汪晖:公理、时势与越界的知识--在帕西欧利奖(2013 Luca Pacioli Prize)颁奖仪式上的演讲
汪晖: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
汪晖对话马哈茂德·马姆达尼
王维佳:汪晖为什么那么重要
季剑青:令人失望的“学术批评” ——评杨奎松《以论带史的尴尬》
汪晖:从当代变迁中重新思考改革--关于政党国家化与市场决定作用的一点思考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霸权的多重构成与六十年代的消逝
南水:"党史专家"的满腔质疑却变成对方的脚注--关于杨奎松《也谈"去政治化"问题 》的几点看法
高默波:《高家村》中文版自序
陆云:从学术攻击到"暴力学术"--杨奎松两批汪晖的案例分析
中国应该找到自己的方式--汪晖对话前西德总理施密特
汪晖:代表性断裂与"后政党政治"
黄宗智:《中国政治体系正当性基础的来源与走向:中西方学者对话(七)》导言
汪晖、罗岗、鲁明军:跨界对谈:历史、革命与当代青年的思想构成
汪晖:新批判精神--与《新左翼评论》佩里·安德森对谈
汪晖:两岸历史中的失踪者--《台共党人的悲歌》与台湾的历史记忆
汪晖:大陆-海洋与亚洲的区域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汪晖教授访谈(吴铭)
汪晖: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阶级政治的衰落、再形成与新穷人的尊严政治
汪晖:当代中国历史巨变中的台湾问题
邱士杰:21世纪的20世纪台湾社会主义运动与民族再统一──汪晖老师《当代中国历史巨变中的台湾问题》读后
汪晖:金沙江之子——追忆萧亮中
黄棘:"20世纪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汪晖:两洋之间的文明--2015年6月29日喀什大学演讲
汪晖: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
林峻煒:內在視野與現代性批判:試探汪暉之中國思想論
文佳筠:五年来中美两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比(2010-2015)
汪晖:《世界工厂》作为一种社会研究和实践的剧场
汪晖:"毛主义运动"的幽灵
汪晖: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视野下的抗美援朝战争
汪晖:代表性断裂与"后政党政治"
王兵、汪晖:《入选卡塞尔文献展的中国电影》对谈全记录
汪晖:让中国说话:安吉拉·帕斯古齐著《说话的中国》 (TALKIN'CHINA)序言
侯翰如、汪晖等:黄永砯“蛇杖II”展览研讨会记录稿节录
汪晖对话傅高义:历史视角下的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