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社会

黄宗智:中国改革往何处去?中西方学者对话(二):导论

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
题记:此“对话”辑与 “Whither Chinese Reforms? Dialogues among Western and Chinese Scholars, II” (Modern China, v. 35, no. 4, July 2009) 同时发表。
此专辑从近三十年的经验出发来探讨中国改革的去向。参与讨论的学者反映了中国研究的越来越跨国化和全球化的现实,其中两位是在美国工作的华裔学者(胡永泰和我),一位在香港(王绍光);两位既是学者也是很有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王绍光和樊纲)。至于两位评论人,一位来自英国(Chris Bramall),一位德国(韩博天,Sebastian Heilmann),他们给予我们美国和中国读者不常看到的欧洲视角。

第一篇是樊纲和胡永泰的文章,可以看作是属于"主流"经济学的观点,也许是其中稍微偏左的观点。在这篇文章中,樊、胡挑战的是"循序渐进"的改革方案,即先在某一领域开始改革,然后再转到另一个领域:譬如,先进行经济改革,然后进行政治改革,或先着重于GDP扩增,而后考虑社会公平,或先改革农村,而后国有企业,而后金融机构。樊、胡要提倡的是"平行推进"方案,英语Parallel Partial Progression (PPP)。他们认为,唯有如此的平行推进才可能避免"不协调成本"(incoherence costs)的问题(这是来自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Janos Kornai[i] 理论的概念,认为无论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是一个整合的、各部分相互协调的体系;因此,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系会面临各个部分的不协调,由此导致"不协调成本"的问题)。例如,经济改革面对的"社会成本"问题、市场效率的制度障碍问题、私有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等等。樊、胡特别强调金融体制改革的紧迫性,认为必须为"非国有企业"提供更充足的金融资源。

第二篇是王绍光的文章,回顾了中国政府过去和现在在医疗方面的经验,借以突出其决策过程中从底层的新经验学习的能力,以及在政策实践中的对实际适应能力。王集中探讨的是乡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入改革时期,该制度从1976年覆盖全国90%以上的农村,骤然降到1983年的仅仅11%。其后,政府曾经与世界银行合作,试图建立健康保险制度,但其成效不彰。再其后,试图采用折冲办法,"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国家支持"的融资办法来推行,但其覆盖面在1990年代仍然只达到全国农村的20%,主要因为国家财政支持微不足道,而集体资源又比较贫缺。到1990代中期,逐步形成了新型合作医疗的共识,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以大病统筹为主。今天看来,今后多半将会比较全面地覆盖全国农村。对王绍光来说,如此的决策过程正好证明中国政府不仅能够像韩博天(Sebastian Heilmann)所强调那样通过试验而做出政策抉择,也说明了其向底层经验学习以及通过实践而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

第三篇文章是我自己的,探讨城市"非正规经济"--亦即城市的1.2亿农民工和0.5亿的下岗工人(2006年数字),他们占了今天城市总就业人员数的将近60%,也就是说,相当于"正规经济"人员的1.5倍。(另外还有0.8亿农民工在县城关镇以下的乡镇企业从事非农就业)。他们一般缺乏工作保障、不会得到国家劳动法规的保护,也不具有正规经济中的福利。他们之中的农民工则一般更要负担比城镇居民高的教育和医药费用。这些非正规人员一般的工作时间要比正规职工高出1.5倍,而其收入则只有他们的60%(福利上的差别不算)。

中国大部分的主流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把这样不公平的现象(以及其所导致的不平等)描述为暂时性的问题,只是在整个发展成为美国式的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个反常过渡现象。他们认为如此的发展和转型必定会导致一个完全整合的劳动市场,终止现今高待遇的城市现代部门和劳动力过剩的乡村部门之间的差别,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 Arthur Lewis)"二元经济"理论预测那样。也就是说,伴随经济发展,转型必定会导致一个占全社会比例越来越高的"中产阶级"的发展,正如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C. Wright Mills)争论那样。他们强调,今天中国社会已经从"金字塔型"转化为一个中间臃肿的"橄榄型" 结构。

这个来自上世纪50和60年代的美国社会科学的"现代化主义"意识形态,在近二三十年在新保守主义兴起之下重新振兴,不仅主宰了中国政府的意识形态,也主宰了其对统计数据的搜集和组织,造成了对实际情况的严重误导。事实是,非正规就业人员数不仅没有减缩,而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爆发性地扩张到现在的规模。今天的社会结构绝对不是橄榄型而是一种烧瓶型,而中国已经从世界最平等的国家之一转化为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我的文章呼吁要同时超越计划经济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探寻一个新的另类选择、一个可以纳入两者真正的洞见的选择--即用市场来激发创业动力,国家来限制市场的极端趋向以及国家来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从而为非正规劳动者提供"有尊严的"(decent)待遇的选择。

Chris Bramall对部分上述论点提出质疑。[ii]针对樊纲、胡永泰所(未经明言而)提倡的新古典美国模式(Bramall 称之为"盎格鲁-撒克逊资本主义",Anglo-Saxon Capitalism),以及金融制度(私有化)改革,Bramall 回应说其实不如考虑"莱茵型资本主义"(Rheinish或Rhenish Capitalism,指的主要是"北欧"的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型资本主义,其主要特点是众多的非市场型协调以及较高度的国家监管),特别是德国的例子,在其金融结构中,国家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金融资源,起了很大作用。Bramall认为,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显示了樊、胡所推崇的英-美模式的不足。他们的"平行推进"模式在金融方面要求过度的改革,而在防腐和社会公平方面,则改革不足。

Bramall也质疑了王绍光关于医疗经验的分析。Bramall认为,王文本身说明了毛泽东时代成功地为大多数人民提供起码的医疗服务(以及初中教育)。改革政府其实完全可以在那个基础上建立一个有效的医疗和教育制度,但它没有这么做,而是反之,任由其全面崩溃。Bramall 强调,如此的历史经验证明的不是改革政府的学习与适应能力,而是其过分意识形态化的转向。

Bramall 自己提倡的是一种"中国式的"莱茵型资本主义或"福利资本主义",或"小康社会主义。"[iii] 他认为,为此中国必须超越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向德国(以及法国和日本)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学习。他强调,哪些国家在1995年前的十年中,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要比美国和英国经济都来得高、来得成功,直到他们逐步放弃了莱茵型资本主义而犯了"宏观管理上的错误"。中国今天应该向莱茵型资本主义学习,也应该从其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尤其是早期的农村改革和乡村工业化学习。

最后,韩博天的评论集中于新古典"市场与私有化"范式,他简称之为"市私"("marcump")范式,直到最近乃是西方社会科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范式。韩德天指出,樊、胡的"平行推进",是来自这个目的先行的"市私"范式的方案,把中国发展终极目标认作已经是给定的。但事实是,中国改革进路的优点正在于它的未确定性和试验性,面临新出现的国内和国外问题(如亚洲的金融危机)时随机应变。韩德天问:如果终极目标本身(亦即樊、胡模式比喻的100%)尚未明确,怎能谈到其部分(樊、胡模式的20%)推进?

至于王绍光所强调的中国政府的实用性,韩德天基本同意,但他也指出,我们不要过高估计来自下层的新试验。中国政府是一个集权和层级化无所不在的体系,是一个基于分散的下层创新与集中的中央决策间的辩证关系的体系。它的决策过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贯地善于学习与适应,因为它只在一些特定的领域中,如外贸,显示了善于学习的特征,而在别的领域,如腐败,则又不然。

至于中国今后的去向问题,韩德天同意我强调的改良公共服务(医疗、教育、福利)来纠正对农民工和下岗工人的不公平待遇,但他同时特别指出"欧洲中部和北部"的经验,尤其是德国(以及瑞士)弗莱堡学派的"秩序自由主义"("ordoliberalism")传统。根据韩德天的理解,这是一个来自"对欧洲中部的痛苦经济、社会和政治崩溃经验的反应"的传统。在韩德天的解读下,"秩序自由主义"认为在历史经验中,市场一直都需要国家的干预来维护和监管,它要求的是对市场和国家两者都设立明确限制,提倡的是一种"社会市场经济",一种包含"优质物质生活、公民权利、社会包容性和由集体来提供的基本社会保障"。韩德天的结论是,新古典的"市私"范式,今天已经完全破产。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另类的路径。在其探寻中,中国政策抉择中的"试验中的调整"(experimental tinkering)方法具有特殊的"过程性优势"-- 这是西方社会科学尚未充分考虑的特征。

此辑若有一个统一的中心论点的话,是要同时把原教旨市场主义以及旧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置于一旁。在承认市场的经济动力之上,也需要承认政府的监管和公共服务与福利的必要。此辑正是对这样既包含而又超越两者的另类道路的初步探索。

--------------------------------------------------------------------------------

[i] Janos Kornai .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ii] 见Chris Bramall, "Out of Darkness: Chinese Transition Paths," Modern China, v. 36, no. 4 (July). 此文没有中文版。

[iii] Cui Zhiyuan, "Liberal Socialism and the Future of China - A petty Bourgeois Manifesto," in Tianyu Cao ed. The Chinese Model of Modern Development, pp. 157-174. London: Routledge.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1530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1530

王绍光: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 韩博天:中国异乎常规的政策制定过程: 不确定情况下的反复试验
相关文章
王绍光:巨人的瘸腿:从城镇医疗不平等谈起
王绍光: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
黄宗智: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中间阶层:悖论的社会形态
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
30年人文社科话语:中国的文明责任
王绍光:财政没有透明就不是民主
王绍光、潘维:2008--思想解放与中国复兴
黄宗智、巫若枝: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
黄宗智:离婚法实践:当代中国法庭调解制度的起源、虚构和现实
王绍光:政策导向与医疗体制改革的互动
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黄宗智: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中间阶层:悖论的社会形态(修订稿)
赵鼎新:评王绍光《民主四讲》
王绍光:打开政治学研究的空间
王绍光:民族主义与民主
王绍光:两个时期不能被隔断
王绍光: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个纲,纲举目张
王绍光:超越选主--对现代民主制度的反思
黄宗智: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
黄宗智: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
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 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
王绍光:“公民社会”袪魅
黄宗智、尤陈俊:调解与中国法律的现代性
黄宗智: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模式的再思考
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内外十学者纵论中国道路
王绍光: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
韩博天:中国异乎常规的政策制定过程: 不确定情况下的反复试验
樊纲、胡永泰:“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
王绍光:“接轨”还是“拿来”——政治学本土化的思考
黄宗智: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重性
王绍光:谈民主和“选主”
杜赞奇:中国漫长的二十世纪的历史和全球化
邱立本:重慶又來到歷史的拐點
黄宗智:中国的新时代小农场及其纵向一体化:龙头企业还是合作组织
黄宗智:法史与立法:从中国的离婚法谈起
黄宗智:跨越左右分歧:从实践历史来探寻改革
黄宗智: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导论
黄宗智: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 非正规经济实践
伊格尔顿:文化与社会主义
王绍光:谣言止于......?--凯斯.桑斯坦《谣言》序
王绍光:重庆经验与中国社会主义3.0版本
黄宗智: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
王绍光:美中央情报局及其文化冷战
王绍光:大转型-中国的双向运动
王绍光:重庆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对“新自由主义”的重庆反思
黄宗智: 重庆经验理论试解:国有资源市场增值社会化
黄宗智:中西法律如何融合?道德、权利与实用
黄宗智:中国的现代家庭:来自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视角
王绍光、樊鹏:政策研究群体与政策制定——以新医改为例
王绍光、夏瑛:再分配与不平等--香港案例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布拉莫尔:教育领域的革命
布拉莫尔:走出黑暗——中国转型之路
黄宗智:中国历史上的典权
黄宗智:重庆:“第三只手”推动的公平发展?
黄宗智:对塞勒尼点评的简短点评
王绍光:“王道政治”是个好东西?——评“儒家宪政”
王绍光:共同富裕与国民幸福
黄宗智: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
王绍光:民主为什么是个好东西
王绍光:中式政道思维还是西式政体思维?
黄宗智: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基本经济单位:家庭还是个人?
陈锡文:把握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社会形态变迁的脉搏
黄宗智:《中国新时代的小农经济》导言
汪晖、戈泽帕特:“如今没人再提社会民主”
汉森:混合宪制vs.三权分立:现代民主的君主制与贵族制特征
苏伟:与大卫·科茨面谈"社会主义"
王绍光:民主:独轮车还是四轮驱动
布拉莫尔:中国集体农业再评价
龚伟亮:碎片·炮灰·文化政治与"社会主义"--对"第八届中国文化论坛:电视剧与当代文化"的述评
黄宗智:《中国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言
黄宗智:国营公司与中国发展经验:“国家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王行坤、倪明:儒法传统与社会主义的未来
严海蓉、林春、何高潮、汪晖等:社会主义实践的现代性
王绍光:抽选、代表、民主--关于民主运作形式的反思
王绍光:《超越选主:对当代民主的反思》前言
王绍光:失而复得的民主利器:抽选
杨念群:“中层理论”应用之再检视:一个基于跨学科演变的分析
王绍光:要瘦身,不要虚胖;要先锋队,不要精英党
王绍光:毛泽东的逆向参与模式:群众路线
佩蒂特:代表:回应与标示
辛特默:随机遴选、共和自治与商议民主
扎卡拉斯:抽签与民主代表:一个温和建议
费雷约翰:公民大会模式
开放时代:70年代中国
王绍光:大豆的故事--资本如何危及人类安全
王绍光: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
黄宗智:建立“历史社会法学”新学科的初步设想
王绍光:中国特色也是一种普世价值
黄宗智:重新认识中国劳动人民--劳动法规的历史演变与当前的非正规经济
黄宗智、高原:大豆生产和进口的经济逻辑
黄宗智: "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
黄宗智、杨逸淇:挖掘中国法律传统与思维方式的现代价值(文汇学人访谈)
王绍光: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
黄宗智:《中国政治体系正当性基础的来源与走向:中西方学者对话(七)》导言
黄宗智、龚为纲、高原:"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和效果是"合理化"吗?
欧树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学
王绍光、欧树军:从避免"最坏政体"到探寻"最佳政道":国家能力与政治转型研究二十年--对谈《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发表二十周年
黄宗智:中国经济是怎样如此快速发展的? ——五种巧合的交汇
黄宗智、高原:社会科学和法学应该模仿自然科学吗?
黄棘:"20世纪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欧树军:反思民主,探寻民主
黄宗智:我们的问题意识:对美国的中国研究的反思
黄宗智:问题意识与学术研究:五十年的回顾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