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医卫

王绍光: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

香港中文大学
研究显示,以市场为导向的卫生改革不但没有解决医疗费用上涨问题,反而加剧了这一问题,这又降低了最弱势人群对卫生服务的获取,导致因病致贫的情况不断发生。由于某些医院和医疗人员唯利是图,更是经常出现没钱不收治的现象。如果医疗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必然出现社会矛盾激化。--人文与社会
作者简介: 王绍光
中国文化论坛理事,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英文学术刊物《The China Review》主编。1990年获康乃尔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90—2000年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1993年,王绍光与胡鞍钢合著《中国国家能力报告》,推动了中国分税制的改革,时称"王胡报告"。
主要著作有:《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Failure of Charisma: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Wuhan 、《挑战市场神话》、《分权的底限》、《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左脑的思考》、《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合著)、《中国地区差距报告》等。

作者注:*本文原为英文,作者感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何焕荣、乐园同志将它译为中文,同时感谢胡琳琳博士高质量的校对。

改革以后,中国政府在承担卫生保健职能方面的意愿和能力发生了变化,本文考察了这些变化对城镇卫生保健筹资和服务公平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在强大财政压力下 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以及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政策转变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行为的影响,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解释了卫生保健筹资不公平、医疗成本上 涨等现象的成因。基于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文章对中国城市卫生保健筹资和服务利用的不平等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卫生改革不但 没有解决医疗费用上涨问题,反而加剧了这一问题,在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降低了弱势人群对卫生服务的获取,使得卫生保健的公平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改变政策导向、加强汲取能力,从而能够在重建覆盖全体居民的公平、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979年中国开始了市场导向的改革。从那以后,中国的经济规模增加了10倍,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人均收入的快速提高无疑为公民健康的改善提供 了更多资源。从1978年到2002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 的比重增长很快。改革前,中国在卫生方面的花费相对还很低,但到2002年,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占GDP 的5142%)已经略微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然而,重新审视健康状况时,却发现其改善的程度远不像费用增长那样突出。虽然预期寿命持续增长,婴儿死亡率也持 续下降,但改善速度已经与某些同等水平国家接近甚至比这些国家更慢。正如阿马蒂亚·森指出的,"印度和中国预期寿命的差距从14岁下降到7岁"。国务院发 展研究中心也公开承认,中国近20年的卫生改革是"不成功的"。

为什么在改革期间,更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好的营养,更多的国民收入投入到卫生保健中去,而卫生系统的成就却令人失望?

当然,健康产出的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和其他因素。一个可能的负面因素是不断积累的社会经济不平等。过去25年中,一系列的 实证研究,既包括对所有国家也包括只对工业化国家的研究,已经把社会经济不平等跟发病率、死亡率和预期寿命联系起来了。这些研究一致发现,一个国家越是不 公平,越不利于健康产出。所以,不平等有损于国家的健康水平,无论其绝对的物质生活条件如何--这一点很清楚。

中国曾经是强调平等的 社会,那时它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改革极大地加深了地区间、城乡间以及城乡内部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之间的差距。这些不平等是相互重 叠关联的。不断扩大的地区间、城乡间和个人间的收入差距,使得中国今天的收入分配比建国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不平等。虽然中国的不平等程度仍然低于大多数拉 丁美洲国家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但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东欧转型国家和大的亚洲邻国(如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尼)。从全世界看,近20年来,财富和收入都 是越来越集中。中国与别国的不同是,在有数据可查的国家中,中国的不平等增长幅度最大。在如此短时间内不平等的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可能已经损害了这个国家 的居民健康状况,无论其间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比如相对剥夺的心理效应、社会凝聚力的下降以及其他机制)。

导致健康改善迟缓的另一个直 接因素可能是政府未能在卫生事业上进行必要的投入。这个因素也跟上述因素间接相关。在国家层面上,收入越不平等的国家,政府健康支出的比例就越小。而政府 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越小,卫生保健费用的分担就越不平等;而后者似乎会导致较差的健康结果。

本文将探讨中国政府未能在卫生事业上进行必要的投入如何影响到城镇卫生系统的表现。

任何卫生体系都有两个关键功能:筹措资源和提供服务。理想的卫生保健应该是根据个人的支付能力来筹资并根据其需要来提供服务。一个根据个人支付能力提供 卫生服务的体系不仅不公平,而且可能会剥夺穷人必需的健康保护,从而最终损害国家的总体健康状况。因而本文着重考虑两个相关的问题。怎样的卫生保健筹资才 是累进性的?怎样的卫生保健服务才是公平的?

第一部分将解释,在改革期间,为什么中国政府缺乏承担卫生保健职能的意愿和能力,并考察 这些变化对卫生费用结构的影响。第二部分简单回顾在强大财政压力下的中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第三部分试图解释在政府大幅减少对医院及其他医疗服 务提供者的补贴后,为何医疗成本急剧上涨而不是如预期的那样下降。基于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1993、1998、2003年)结果,第四部分对中国城镇 卫生保健筹资和服务利用的不平等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聚焦于城镇而不是整个中国,是由于一个简单的原因:中国城乡的卫生筹资和服务体系差异很大,这使 得在一篇文章里同时分析两个体系不太可能。

研究显示,以市场为导向的卫生改革不但没有解决医疗费用上涨问题,反而加剧了这一问题,这 又降低了最弱势人群对卫生服务的获取,导致因病致贫的情况不断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论部分建议政府要改变政策导向、加强汲取能力从而能够在重建覆盖 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请下载原文PDF 文档阅读


文章来源:原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5/80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80

余英时:从传统“士”到现代知识人 张伟仁:中国传统的司法与法学修订版[发表于《现代法学》]
相关文章
王绍光:巨人的瘸腿:从城镇医疗不平等谈起
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
30年人文社科话语:中国的文明责任
王绍光:财政没有透明就不是民主
王绍光、潘维:2008--思想解放与中国复兴
王绍光:政策导向与医疗体制改革的互动
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赵鼎新:评王绍光《民主四讲》
王绍光:打开政治学研究的空间
王绍光:民族主义与民主
王绍光:两个时期不能被隔断
王绍光: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个纲,纲举目张
王绍光:超越选主--对现代民主制度的反思
王绍光:“公民社会”袪魅
王绍光: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
黄宗智:中国改革往何处去?中西方学者对话(二):导论
王绍光:“接轨”还是“拿来”——政治学本土化的思考
王绍光:谈民主和“选主”
杜赞奇:中国漫长的二十世纪的历史和全球化
王绍光:谣言止于......?--凯斯.桑斯坦《谣言》序
王绍光:重庆经验与中国社会主义3.0版本
王绍光:美中央情报局及其文化冷战
王绍光:大转型-中国的双向运动
王绍光:重庆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对“新自由主义”的重庆反思
王绍光、樊鹏:政策研究群体与政策制定——以新医改为例
王绍光、夏瑛:再分配与不平等--香港案例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王绍光:“王道政治”是个好东西?——评“儒家宪政”
王绍光:共同富裕与国民幸福
王绍光:民主为什么是个好东西
王绍光:中式政道思维还是西式政体思维?
汉森:混合宪制vs.三权分立:现代民主的君主制与贵族制特征
王绍光:民主:独轮车还是四轮驱动
严海蓉、林春、何高潮、汪晖等:社会主义实践的现代性
王绍光:抽选、代表、民主--关于民主运作形式的反思
王绍光:《超越选主:对当代民主的反思》前言
王绍光:失而复得的民主利器:抽选
王绍光:要瘦身,不要虚胖;要先锋队,不要精英党
王绍光:毛泽东的逆向参与模式:群众路线
佩蒂特:代表:回应与标示
辛特默:随机遴选、共和自治与商议民主
扎卡拉斯:抽签与民主代表:一个温和建议
费雷约翰:公民大会模式
开放时代:70年代中国
王绍光:大豆的故事--资本如何危及人类安全
王绍光: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
王绍光:中国特色也是一种普世价值
王绍光: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
王绍光、欧树军:从避免"最坏政体"到探寻"最佳政道":国家能力与政治转型研究二十年--对谈《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发表二十周年
黄棘:"20世纪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欧树军:反思民主,探寻民主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