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音乐

施咏:评《琉球御座乐与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学
提起琉球音乐,难免想起那种三线伴奏的特殊的悠扬舒缓的曲调,虽然喜悦从容,但却蕴含着深重的哀伤。这篇书评不涉及琉球的民乐,而是介绍琉球王府接待明代官员演奏的乐曲,并没有谈及当地民乐的发展,但可籍此看到一些琉球文化历史的特点。御座乐的消失,就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Humanities.cn

但识琉球往来路,又闻"御座"古乐飘
--评《琉球御座乐与中国音乐》

御座乐,是历史上伴随着琉球入贡、庆贺、谢恩与中国册封使团遣琉等政治互往活动的过程中,由中国传播到琉球的音乐。后来变成了琉球王国的宫廷仪式音乐,因在室内坐着为王公贵族演奏,故名"御座乐"。它包括用乐器合奏的"乐"与加入歌唱的"唱曲",作为琉球国王招待宾客的一种礼仪音乐,主要在款待中国册封使、江户朝贡等场合演奏。1879年,随着废藩置县、琉球王朝的消亡,御座乐就此失传,亦无乐谱存留。

时值1993年8月,在日本冲绳县观光文化局文化振兴课的支持与指导下,成立了"御座乐复原研究会",从事御座乐的史料收集、源流调查、乐器复原等工作。中国的王耀华教授作为该研究会的海外客座研究员,积极参与了以上的调查、考察与交流活动,搜集了大量有关御座乐乐器、乐曲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资料,并发表了《江户朝贡史料中的五首曲调源流初探》(《御座乐I》)、《琉球御座乐〈纱窗外〉旋律源流初探》(《御座乐II》)、《琉球御座乐〈福寿歌〉初考》(《中国音乐学》2001年1期)等一系列得到了日本学术界充分肯定的先期成果,并引起了日本传媒界的关注,NHK电视台于2001年5月派摄制组专程来福建采访了王教授,制作了一个多小时的专题片在日本播出。自1993年王教授对这一课题的正式介入至2003年9月,历经十载辛勤耕耘,又推出了他在这一专题的最新力作--《琉球御座乐与中国音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47万字),可谓"十年磨一剑"。



全书的正文用中、日两种文字分别书写而成,并另附曲谱、图片、照片资料300余页。在全书的五个章节(另有绪言与结语)中,作者拟从中国音乐的角度、中琉音乐文化的对比出发,对御座乐的乐器、乐队、乐曲、演奏形态等源流、变异及其艺术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证与深入的探寻,其着眼点则主要在于曲目旋律源流之考证与复原研究。

在第一章"御座乐乐器与中国乐器"中,作者主要通过两次赴日考察时分别对冲绳县立博物馆与水户市德川博物馆展出的琉球王朝时代乐器的现场考证,田野调查获得的诸多第一手资料包括对所有不同乐器外形、部位(如长、宽、厚度、内径、管径、胴径等)详尽而精确的的实地测量,,并通过表格与照片同中国的同类乐器作比较对照,还通过图象学、语音学、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历次江户朝贡活动所使用的乐器中可能存在的"异名同物"与"同名异物"又做了进一步的考辨,得出御座乐所使用的三类29种乐器中,除琉球三线以外,其它的与中国相关乐器几乎完全相同且都是由中国传入的结论。据史料考证,1838年福建侯官县林鸿年作为册封使来到琉球时,将自己喜爱的扬琴带到了琉球,并将其留在了琉球,如今这架盖上由其本人题字"凉入堂 林鸿年"的扬琴也就成了中琉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证。

第二章"御座乐演奏形态与中国音乐"中主要对御座乐的乐队编制和演奏姿势、服饰等方面与中国音乐进行了比较性的考察。由于"乐"的乐队编制都是由管乐器与打击乐两种乐器组合而成,与中国的鼓吹乐与吹打乐的乐队编制类似,根据作者的实地调查与史料考证,"发现御座乐的'乐'的乐队编制与福建鼓吹乐、明代宫廷宴饷乐的乐队编制有一定的关联;而"唱曲"的乐队编制与福建南音、莆田十音、文十音的乐队编制关系密切;乐器持琴法、演奏姿势与中国民间乐器、尤其是福建南音基本相同。"[1] 而演奏者的服饰、发式和坐式,则已演变为皆身着琉球服饰、梳琉球发髻,全体席地而跪"正座"于"塌塌米"上演奏。

第三章"御座乐曲目概述"中,作者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大量的史料进行对照、补充,初步统计为"乐"13首,"唱曲"65首。而对于它们与中国音乐之间的关系,作者则按照与中国"宫廷音乐相关"、"民间音乐相关"、"戏曲音乐相关"、"同时与民间歌曲、戏曲音乐相关"的四个方面,对以上的御座乐曲目进行了分类的概述,也是随后进一步对曲目进行源流考证的提纲。

第四、第五章"御座乐唱曲曲目源流考"与"御座乐'乐'之曲目考"是全书的主体与核心内容。唱曲本是有歌词的声乐曲,故在其曲目的源流考中就主要是以大量史料记载中的中国音乐相关曲目的歌词为依据,将多首同曲异名的歌词进行相互对照比较后,发现它们之间在内容、结构、句式、声韵等方面的诸多关联与相似之处,并将相关中国曲目的歌词填入御座乐的曲调下构成"拟构体"再反复演唱,视其是否妥帖、吻合、谐和(或反之逆向进行)来考证、确定唱曲的源流曲目。根据作者的资料优势,就此方法先期对《四大景》、、《闹元宵》、《福寿歌》等十首唱曲曲目的源流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考查。

而对于"乐"之曲目的考证,由于不象唱曲那样留下唱词的记载,所以相较而言对其考证的难度更大。作者则从更大的视野着手,扩大了寻源的范围,进行了更多项目的比较研究,分别对《太平乐》、《万年春》、《贺圣朝》等曲目进行了源流的考证,力求取得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本专著自身价值的全部意义不仅在于它较成功地对御座乐及其与中国音乐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还在于它本身所提供的学术研究方法和研究者的思维方式等。该著在研究方法上已远远超出一般意义民族音乐学中的跨文化比较的方法论,"美国民族音乐学家曼特尔·胡德说过:'在我们称之为民族音乐学的这一迅速发展的领域里,有多少实践者就有多少种研究方法与目标。'......由于每个人的研究对象、目的和自身背景(包括知识结构、经历和条件诸因素)不同,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要对以往他人的方法进行修正和变通才能适应具体研究工作的要求。"[2]民族音乐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王教授在他多年的研究中正是体现了这一原则,法无定则,因研究对象而变。如在本书中追溯中国音乐对御座乐的影响和对御座乐曲目源流的考证过程中,总体上采用的是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法,笔者暂称之为"多维研究法",表现为五个突破,现依次简述如下:

1、突破地域局限,空前扩大探源的空间维度。如在"唱曲"《纱窗外》的源流考中,作者论及到的相关曲目多达29个,所涉地域空间极其广阔。首先,考虑历史上福建是琉球往来中国的落脚点和中转站,要重视福建音乐对其影响这一点,论及福建相关曲目3首。而后以福建为起点,沿着历史上琉球进贡使、谢恩使进京途中由南而北所经由的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北等省份作曲目源流的追溯考察,论及这一范围内的曲目有12首。但并不限于此,在进一步的考证过程中又将空间辐射到湖北、四川、陕西等更大的范围中寻得同源曲目十余首。至此,作者还未止步,而是开拓性地打破了中国与琉球之间的地域局限,创造性地又将目光投回日本本土,在由明末魏双侯从中国传到日本长崎的"长崎明清乐"中再次查寻到两首与御座乐《纱窗外》相关的曲目。而后作者将这些"遍搜天下"尽得的资料与研究对象作比较对照、分类归纳,判定其与御座乐《纱窗外》的异同与亲疏关系,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正是出于这样对研究领域空间维度的突破,才能将中琉音乐文化交流、中国音乐与琉球御座乐关系放置于世界、亚洲的音乐文化大格局中,才能更好地认清中国音乐对琉球御座乐的影响以及中琉音乐文化的特点和规律。

2、突破时间的局限,历时纵深逐层考证。从时间层面来看,御座乐在其受容、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基于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可以分为若干历史时期,并且产生与该时期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价值观、美学观相适应的音乐特征。因此,在对御座乐各历史时期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时,应当象地质的考古地层调查那样,进行认真细致的层层剥离、辨析。"[3]如在对御座乐的乐队编制的考察中,作者就打破了时间界限对其作历时性的考察,根据对乐队的人数构成、所用乐器组合的不同特征的比较考察,将御座乐的乐队编制大致分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并对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乐队的特征进行逐层的深入考证,从而找到与中国音乐中相关器乐乐种的渊源关系。

3、突破学科的界限。由于御座乐这一研究对象涉及政治、社会、历史、思想、道德、文学、典章制度等领域,如若探究御座乐的全貌,就必然要与历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相结合,运用多学科整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如在对岛根琵琶琴袋上所写的"凤调龙吟 辛亥岁 裂帛"等字样的考证过程中,就较好地运用了此法:运用考据学得知"凤调龙吟"是指琵琶的乐音音色;诗词学得知"裂帛"源于白居易《琵琶行》中"断弦一声如裂帛";中国历法的熟悉方知"辛亥岁"相当于1791、1851、1911的各年;历史学的通达知晓林鸿年以册封使身份到琉球是1838年,所以判定该"辛亥岁"应是与1838 年较为接近的1851年;而对琴盒上"林鸿年"三字的确认则是作者运用书法鉴定学将其与长崎县立图书馆所见的林鸿年的笔迹认定为同源后所得。在研究中打破了学科界限,也就是跳出了通常就音乐论音乐的桎梏,将御座乐音乐的复原考证乃至中琉音乐文化的交流放置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以对御座乐的形成、发展以及中琉音乐文化交流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位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入木三分的阐释与思考。

4、突破比较项目的局限,灵活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而选择具有可比性的项目。如"无言而奏之"的御座乐"乐"之曲目由于词、谱均未存留,对此难题,作者在寻源中不拘于先前比较项目的局限,开拓新的参照系。如在《太平乐》的源流考中,作者就通过乐队性质这一参照项的比较,发现清代宫廷音乐中的相似名称曲目《太平令》与其具有着"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合"的共同特点,从而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再如御座乐《万年春》的源流考中,则从乐曲应用的场合(喜庆场合)与音乐情绪(欢快热烈)两方面的相似来与河北的《万年春》求得渊源。此外,作者还在乐曲的内容、结构、句式、音节、声韵、年代、地域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证,并与册封使、进贡使的活动场所、经由路途以及相关民俗等方面因素相结合,进行综合考察,以求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

5、突破比较对象的局限,空前扩大探源考察的乐种范围。御座乐本是由乐器演奏的纯器乐合奏曲与"发微音歌唱"的声、器乐相结合的乐曲,演奏形式类似中国的吹打乐。但作者在研究中并未拘于这一固有形式,而是从更广阔的乐种范围去作御座乐曲目的源流考证,不仅重视中国宫廷音乐对御座乐的影响,还重视中国民间音乐、文人音乐、戏曲音乐乃至宗教音乐对琉球御座乐的影响。如对民歌的搜索,涉及到几乎全国各省市的《民歌集成》与明清时调;器乐曲有福建鼓吹乐、惠安北管、台湾北管、苏南十番鼓曲、广东汉乐等;曲艺有四川清音、榆林小曲、北京曲子、陕西曲子、苏州评弹、扬州清曲等;戏曲有福建南音、闽剧,"乐"之曲目《急三枪》则在京剧、昆曲的曲牌中得以寻源归根;此外还涉及到琴曲、词调、道教音乐、长崎明清乐等乐种。

作者在对御座乐的乐器、曲目的考证中查遍了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几乎所有省市的"五大集成"以及相关的中日古今的书、图、谱,正是得益于这种对乐种考察的广度上视野的空前开阔,才使我们能够认识到御座乐是由原来广泛流传于中国的各传统乐种,通过中琉官方为主的政治、文化交流活动传播到琉球后,才转化为在较小范围内使用的宫廷仪式音乐。"在御座乐的最初形成过程中,琉球王朝出于对宗主国的尊重,原来的音乐还被作为王权象征而内在化,有意识地避免变化和改造......'变'的原因则主要在于琉球人在长期历史发展、艺术实践中所形成的审美观,而经常情不自禁地用自己的审美观和习惯性的音乐语汇来改造外来音乐,使之与自己的审美需求相适应。"并总结出"'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4]这一结论,作者是通过逆向研究的方法加以深层的哲学思考所得。

除了逆向追踪法,本专著中还较好地采用了资料调查法、比较对照法、复合研究法与科际整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全书从宏观着眼,将时间、地域、学科、比较项目、比较对象等维度无限延伸开来,并以这些维度为轴、线,纵、横立体交错建立起多维概念上的坐标体系,再将琉球御座乐放置其中进行全息的观照、考察、深究,从而得出具有较强可信度和说服力的结论。



还值得庆贺的是,王耀华教授对御座乐曲目旋律的这些复原研究成果,业已被日本的"御座乐复原演奏研究会"采纳作为重要的演奏曲目,通过这些演奏实践不但检验了复原研究的成果,还将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今天,这些由复原研究成果转化而来的实际音响,已经传遍了冲绳县内、传遍日本国内各地甚至传向世界各地。在今年1月的第37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世界年会期间,应王耀华教授的邀请,以喜濑慎仁为首的一行15人"御座乐复原演奏研究会"成员专程至福州为来自四十个国家的三百多名中外学者表演了御座乐的数十首经典曲目,一时"御座"古乐香飘榕城,引起了世界性的瞩目。正是由于王教授在这一研究领域长期辛勤的耕耘,才使得御座乐能够复原再现,使人们对这一古老而又新颖的乐种开始有所了解,使得"御座乐"这一琉球王朝的"旧时王榭堂前燕"终于穿越了时空隧道走向现代社会、走向民间,"飞进寻常百姓家"。 

《御座乐与中国音乐》是该领域的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研究专著,它与作者早年广受学界好评的另两部著作《琉球·中国音乐比较论》(日本那霸出版社1988年)、《三弦艺术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堪称中琉音乐文化比较研究的"三部曲",也是载入中琉文化交流史册的三座"里程碑",其高质量的学术品位与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勿庸置疑的。该著的出版不但为中国音乐文化传播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为冲绳人民增加了一新的古典音乐审美品种,还为促进中日友好往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可以说,以御座乐复原研究、中琉音乐比较研究为代表的宏阔视野的跨文化综合研究是一项对历史、现实、未来都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业。亦诚如王教授自己所言:"我为祖国的悠久历史、丰富遗产以及对世界尤其是东方音乐的深刻影响感到自豪。......对这些历史状况的研究,不仅能够探寻出音乐发展的某些规律,同时还能促进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并增强本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5]



参考文献:

[1]王耀华《琉球御座乐与中国音乐》[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 第53页

[2]俞人豪 《音乐学概论》[M ]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 第223页

[3]同[1]第9页

[4]同[1]第151页

[5]宋瑾《扩展同心圆的涟漪--访王耀华教授》《音乐年鉴》1992年卷[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 年 第588页

本文获首届"人音社杯"全国高校学生音乐书评比赛优秀奖,原载《音乐研究》2005年1期,


施咏,音乐学博士,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3/212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12

张大庆:体液论及其对西方医学的影响 朱东安: 从三份历史文件看庚子之战的性质与起因
相关文章
郝先中:日本废除汉医与中国近代医学
来丰: 民国政府与韩国独立运动
葛兆光:清代中叶朝鲜、日本与中国的陌生感
谭中:北大外院讲演综述(共三讲)
白永瑞:东亚历史教科书和历史教育
胡联合、胡鞍钢:对转型期中国犯罪实际发案情况的估测
子安宣邦:从冲绳看起
章开沅:《日本右翼与日本社会》序
赵军:色厉内荏的“街宣车”
人文与社会:日本右翼教科书问题关键词
郑萍:日本奇特的合作组织:山岸会
汪晖:让中国说话--安吉拉·帕斯古齐著《说话的中国》(TALKIN' CHINA)序言
朱惠足:來自帝國邊境的近代化推動者--沖繩八重山諸島與殖民地台灣統治
张承志:《敬重与惜别——致日本》新书发布会暨媒体见面会记录
鸠山由纪夫:《日本的新道路》
宫秀川:自民党为何下台
瞿宛文:台湾经济奇迹的中国背景──超克分断体制经济史的盲点
郑鸿生:台湾人如何再作中国人--超克分断体制下的身份难题
赵刚:以“方法论中国人”超克分断体制
张承志:赤军的女儿
毛尖:三十八岁的中国男人
高全喜:如何看待美国这个事物?——美国金融危机、英美宪政主义及其中国视角
王汎森: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
杨荣文:中国重新崛起三要点
杨曾文:杨文会的日本真宗观--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130周年
闻黎明:战时中国知识精英对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若干思考——以昆明知识界为中心
黃俊傑:論中國經典中「中國」概念的涵義及其在近世日本與現代台灣的轉化
张建木:佛教对于中国音韵学的影响
大江健三郎:来自“晚期工作”的现场
关于大江访台的几篇报道
布莱尔:中国的新文化革命
索罗斯:未来的路
汪晖:琉球与区域秩序的两次巨变
小森阳一:日本学者的现代中国认识——访谈录
孔诰烽:美国的大管家?
戴东阳:甲申事变前后黎庶昌的琉球策略
沙伯力、严海蓉:“中国在非洲”:全球体系的困境
钱文华:清政府弱化琉球宗主权的历史考察
石之瑜:回到亚洲?——日本认识中国崛起的思想基础
韩立新:日本对MEGA第II部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编辑
闻黎明:西南联大的日本研究――以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认识与主张为中心
陈力卫:语词的漂移: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的知识互动与共有
大江健三郎:面向多样性--冲绳笔记
孙歌:内在于冲绳的东亚战后史
袁成毅: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量化"问题
凑信幸:宋元绘画在日本的融入及与东亚的关系
汪晖:《世界历史中的中国:文革、琉球、西藏》序言
廉德瑰:日本的对非洲政策与中日关系
张承志:四十七士
佐喜真道夫:珂勒惠支正是冲绳所需要
戴锦华、汪晖谈《南京!南京!》——写在《金陵十三钗》公映前
余新忠:卫生何为——中国近世的卫生史研究
赖正维:“球案”与近代中日关系
孙歌:中国经验与日本战后思想建设
黄加佳:琉球失国
孙力舟:百余年钓鱼岛之争折射的三次国际秩序冲突
许金龙:“杀王”: 与绝对天皇制社会伦理的对决——试析大江健三郎在《水死》中追求的时代精神
赵刚:「新右派」出现在台湾地平线上了--评吴叡人的《贱民宣言》
张海鹏:琉球再议,议什么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