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政治

人文与社会:日本右翼教科书问题关键词

人文与社会综合编写
2009年8月4日,日本横滨市教育委员会投票通过,当地公立中学可以采用一本右翼历史教科书。 这本由"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导编撰的教科书,本由扶桑社出版,但因用量太小,出版社与编撰方产生纠纷,此次改由自由社出版,横滨市教育委员会通过决定,从2010年4月开始的两个学年内,在8个区共71所公立初中可采用这本名为《新编新历史教科书》的教材,涉及学生大约3.9万人。这是日本历史教科书争议中的一次重要事件。该教科书在慰安妇和中日战争等问题上,采取右翼观点,粉饰侵略。特此介绍这个事件中的一些关键词。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

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成立于1997年1月30日,会长为藤冈信胜,主张要为成长在21世纪的日本孩子编写一本新的历史教科书,从根本上重整日本的历史教育。在他们看来,日本的战后历史教育忘记了传承日本的文化和传统,丧失了日本人的骄傲。尤其是在近现代史的教育上,使日本人陷入了如同罪人一样,永远要谢罪的命运当中。在冷战结束后,这种“自虐”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现在的历史教科书是把原敌对国的宣传当成事实来记述。为此,他们标榜其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要以世界史的视野描画出日本国和日本人的自画像,使其成为一本能使孩子们以作为日本人的自信和责任为世界的和平和繁荣而献身的教科书。

然而,该协会在成立之初(1997年1月)就针对当时使用的7种历史教科书都提及“从军慰安妇”问题,向文部省提出要求删掉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慰安妇”的部分。1999年10月决定在全日本47个都道府县(相当于中国的省级单位)设立48个支部(东京两个),当月会员超过1万人;2000年4月,通过“扶桑社”(出版社)出版历史教科书, 其中重要争议包括删除“慰安妇”条目,并提交文部省检定。因出版《台湾论》而在中国臭名远扬的小林善纪也是该会的会员,并担任召集人。关于该会的活动计划,据该会的网站介绍,“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要达到三个目标:1、编写新的历史教科书;2、把教科书亲手交给学生们;3、教育的重建。

历史教科书

日本的中学教科书是由民间编撰、政府审定,基本上每四年修定一次。其程序简单来说,首先由文部科学省对各出版社提交的教科书样本作出审定,如有需要则会要求出版社就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修改。文部省批准后,日本各地的教育委员会将选择采用那一个出版社的教科书。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2009年,日本有5次审定放行的教科书明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分别是1982,1986, 2001,2005 和2009.

1982年6月,日本文部省审定的教科书对日本历次侵华战争的史实进行了多处篡改:将1894年日本海军突然袭击中国海军而发动的甲午战争篡改成“日清两国军舰之间发生海战”;将日军发动侵占中国东北的“九· 一八事变”轻描淡写地写成日军“炸毁了南满铁路”;将 “侵略华北”改成了“进出华北”;对日军犯下的南京大屠杀,竟说成“事件的起因是由于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1986年5月,日本文部省审定的由“保卫日本国民会议”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新编日本史》,只字不提日本曾经侵略过别的国家,多处记述歪曲史实,公开为侵略战争粉饰和翻案。该书把日本侵华战争描写成日军是被迫应战,掩饰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把日本进行“太平洋战争” 的目的,说成是要“从欧美列强的统治下解放亚洲,并在日本的领导下建设大东亚共荣圈”。

2001年4月,日本文部科学省不顾国内舆论的反对和亚洲邻国的抗议,审定通过了由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该书宣扬皇国史观,从根本上否认日本进行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的责任,将太平洋战争标榜为是为了“自存自卫”、“解放亚洲”、“ 建设大东亚共荣圈”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进行残酷统治和掠夺,写成“满洲国”“以五族协和、建设王道乐土为口号”,赤裸裸地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关于国际上早有定论的南京大屠杀,该书妄称当时的情况存在很多疑点,至今仍有争论,企图否认侵华日军的野蛮暴行。这本教科书当年学校采用率为0.039%。在编纂会难以维系的关头,朝日啤酒、三菱重工等众多倾向于右翼的大企业为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朝日啤酒”名誉顾问中条高德在编纂会会报《史》上公开声称:“不参拜靖国神社的政治家,没有当政的资格。”


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给右翼团体“ 新日本历史教科书编撰会”重新炮制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再开绿灯,宣布经指示修改后审定“合格”。尽管进行了124处修改,但是书中美化侵略、篡改历史的原则性错误仍比比皆是。

日本文部科学省与2001年和2005年两次通过的"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与扶桑社合作出版的历史教科书,曾经造成中韩两国的强烈不满,指责该版本教科书是"美化战争",而且还导致了外交风波。不过该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的采用率一直偏低,导致编撰和出版双方在著作权上出现分歧,两边还为此对簿公堂。

据扶桑社公布的数字,2001年审定合格的历史教科书,采用率仅为0.039%;而2005年审定合格的教科书,采用率仅为0.4%。2007年,“编撰会”和扶桑社分道扬镳,此后甚至对簿公堂。2008年6月,“编撰会”会长藤冈信胜一纸诉状把扶桑社告到了法庭,要求扶桑社立即停止发行2005年审定合格的教科书,但扶桑社坚持“将在2010、2011年继续发行教科书,履行教科书发行者的责任”。

2009年横滨市教委会通过采取的历史教科书,由"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和自由社合作出版,2008年未通过审核,但于2009年4月文部科学省再次审核时通过,当时引起中韩等国抗议。2009年8月该版本通过投票获准在横滨71所中学使用。 据称此一版本的内容和2001年扶桑社出版的版本几乎完全相同。

这本教科书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战事称为“大东亚战争”,称“日本向美国和英国宣战,同时宣布这场战争旨在为日本求生存和自卫”。把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历次战争都归咎于中国。

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新历史教科书》称:“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 关于1915年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新历史教科书》称:“中国方面期待列强的介入,向国内外泄漏了极为机密的谈判内容,而且在5大条款中,将并非正式要求的事项也列入其中,制造了‘二十一条要求’的名称,中国国内的反日舆论开始高涨。”按其逻辑,当时的反日完全是中国政府制造谎言引起的。 关于“九·一八”事变,《新历史教科书》称:“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删掉了原有的“在这种情况下,石原莞尔等一部分关东军军官制定了通过军事占领整个满洲解决问题的计划”一句,有意掩盖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侵略中国东北的史实。在《日中战争》一章中,《新历史教科书》比2001年版增加了“西安事变”一节,着重指出:“共产党获得了喘息,共产党员潜入国民党内部,大肆推进将日本引入战争的破坏和挑衅活动。”将中日战争归结为共产党挑唆起来。对卢沟桥事变,《新历史教科书》称:“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将卢沟桥事变完全说成是中国的责任,是我方扩大了事态。1937年8月在上海也是“两名日本士兵被射杀,以此为契机,日中间冲突全面扩大,”“发展为以后八年间的日中战争”。似乎日本在战争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是被动和被迫的,战争的责任完全在中国。此外,《新历史教科书》继续将8年战争描述为“目的不明的泥沼战争”,完全抹煞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对于日本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新历史教科书》只字不提,仅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没有丝毫罪恶感。 关于南京大屠杀,《新历史教科书》轻描淡写地称之为“南京事件 ”,并称“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公开挑战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公正性。

《新历史教科书》大书特书日本在战争中的损失,塑造日本受害者的形象,同时大力宣传日本“造福”了亚洲,是亚洲的 “恩人”。如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增加了日本在台湾南部兴修水利的内容介绍。把日军侵略印尼说成是从英美手中解放印尼。在赞颂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同时,企图否认中国自古以来对台湾的主权。


中田宏

右翼教科书所以能在横滨获得青睐,与横滨市市长中田宏的思维有关。即将辞职的他有意在今年9月成立一名为“日本国民会议”的新政治团体,目的是为日本选举后的政界开拓新保守势力。

麻生太郎

在如火如荼展开的众议院选战中,保守派的主张仍旧吃香。麻生太郎为吸引保守选民,近几天的演讲尽是“鹰派”口号。麻生称,民主党政纲欠缺“防卫、教育、宪法改革”思维,自民党才是货真价实的保守政党。而且,他也重提前首相安倍晋三的“美丽国家”教育方针,忙着讨好日本保守选民。

自由社

自由社就设在社长石原萠記(学生时代与现任《读卖新闻》主编渡边恒雄一起参加学生运动,后来成为社会党右翼,自称是社会主义者,以前和社会主义国家多有交流。)的自宅,估计因为经济危机都快倒闭了,抓住这次教科书的机会又想发达。看看网上消息,自由社"出版業2688社中2332位",连社刊《自由》也在09年2月停刊。“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跟这出版社在一层楼。

自由社版的历史教科书除了图表,改正错字以外,基本与扶桑社出版的相同。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1307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1307

大江健三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专家座谈 海裔:和安德森关于《亚当•斯密在北京》的通信
相关文章
郝先中:日本废除汉医与中国近代医学
葛兆光:清代中叶朝鲜、日本与中国的陌生感
余华:肖斯塔科维奇和霍桑
白永瑞:东亚历史教科书和历史教育
施咏:评《琉球御座乐与中国音乐》
刘建平:战后中日关系之“人民外交”的生成:过程与概念
臧运祜:现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上永远的缺憾——关于日本投降前后烧毁文书的情况及其他
孙小宁:小津安二郎的“战争”
苏智良:“慰安妇”问题的过去与近况
刘萍:慰安妇研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章开沅:《日本右翼与日本社会》序
赵军:色厉内荏的“街宣车”
郑萍:日本奇特的合作组织:山岸会
张承志:《敬重与惜别——致日本》新书发布会暨媒体见面会记录
鸠山由纪夫:《日本的新道路》
宫秀川:自民党为何下台
张承志:赤军的女儿
毛尖:三十八岁的中国男人
王汎森: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
杨曾文:杨文会的日本真宗观--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130周年
黃俊傑:論中國經典中「中國」概念的涵義及其在近世日本與現代台灣的轉化
大江健三郎:来自“晚期工作”的现场
关于大江访台的几篇报道
汪晖:琉球与区域秩序的两次巨变
小森阳一:日本学者的现代中国认识——访谈录
戴东阳:甲申事变前后黎庶昌的琉球策略
石之瑜:回到亚洲?——日本认识中国崛起的思想基础
韩立新:日本对MEGA第II部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编辑
闻黎明:西南联大的日本研究――以战后处置日本问题的认识与主张为中心
陈力卫:语词的漂移: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的知识互动与共有
袁成毅: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量化"问题
廉德瑰:日本的对非洲政策与中日关系
张承志:四十七士
方知达:怀念战友中西功和西里龙夫
张盈盈:为纪念女儿张纯如撰传记
戴锦华、汪晖谈《南京!南京!》——写在《金陵十三钗》公映前
吕正惠:《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推荐序--简短的推荐
孙歌:中国经验与日本战后思想建设
徐英瑾:二战时期京都哲人的谬误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