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国内动态

《琉球·佐喜真美术馆藏凯绥·珂勒惠支版画展》9月17日开幕

《琉球·佐喜真美术馆藏凯绥·珂勒惠支版画展》9月17日开幕

李卜克内西

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新兴版画运动80周年",2011年9月17日至10月9日,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凯绥·珂勒惠支版画展》

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新兴版画运动80周年",2011年9月17日至10月9日,北京鲁迅博物馆与冲绳佐喜真美术馆联合举办《凯绥·珂勒惠支版画展》。

 

Käthe Kollwitz

Käthe Kollwitz  (1867–1945) 


凯绥·柯勒惠支(Käthe Kollwitz 1867年 7月8日 - 1945年 4月22日)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和雕塑家,20世纪德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她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斯堡(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原名凯绥·施密特。14岁时即开始学习绘画,1884年进入柏林女子艺术学院学习,后到慕尼黑学习。1889年与在贫民区服务的医生卡尔·柯勒惠支结婚,1898年开始在柏林女子艺术学院任教。其间几次游历巴黎和意大利。1909年回国后为画报《最简单》Simplicissimus工作。这时她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她的早期作品《织工反抗》、《起义》、《死神与妇女》、《李卜克内西》 、《战争》(组画)等,不仅以尖锐的形式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出来,而且唤醒人们反对侵略战争,要根除战争根源。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她的儿子被征入伍,在西线阵亡。1920年她和爱因斯坦等人组织成立了国际援助工人组织。1932年和其他社会主义者组成反对纳粹的阵线,希特勒上台后,她被取消普鲁士学院院士的荣誉,虽然她是第一位被选为普鲁士学院的女性院士,并禁止她的作品参加展览。1940年她丈夫去世,1945年孙子又在东线阵亡。1943年她的住宅被炸毁,她离开柏林到德累斯顿附近的一个小镇居住,并在那里逝世。

她因为和丈夫居住在贫民区,了解普通人民的贫困境遇,作品从一开始就反映普通人民的贫苦生活,因此在第一次获得金奖时,就被当时的威廉二世国王取消。后来她又创作了《悼念卡尔·李卜克内西》和为工人组织创作的一系列海报。儿子去世后又创作了许多悲悼的母亲的形象,宣传反战思想。她的作品充满悲伤和凄凉的情绪,如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底层人民的可悲状况。柯勒惠支还对铜版画和石版画的技术有许多改进和创造。


柯勒惠支作品首先被鲁迅先生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鲁迅《写于深夜里》评价:"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所取的题材大抵是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声,挣扎,联合和奋起。"


1945年4月22日,在德累斯顿大轰炸之后、终战前,珂勒惠支卒于德累斯顿。


生平大事记


1867年(与诺尔德同年)生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
1884年在柏林美术学院学习,后又在慕尼黑继续深造。
1885-1886年在柏林从师施陶费尔-贝尔恩,学习马克斯·克林格尔的蚀刻组画。
1890年创作了第一批铜版画。1891年与"施诊医生"卡尔·珂勒惠支结婚。
后经画家门采尔推荐,当选普鲁士美术学院成员,主持版画部工作。
1919年从师巴拉赫,改学木版画。
最初的作品是《纪念李卜克内西》,此后在1922-23年创作了组画《战争》。
1927年应邀访问苏联,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大鼓舞了她 ,回国后创作的石版画《游行示威》、《团结就是力量》、《母与子》等,表明了她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新认识,艺术水平也达到一个新的境地。
1931年她的作品被鲁迅介绍到中国来,1936年又出版她的作品集,对中国新木刻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作为一个勇敢的反纳粹女战士,1933年她愤然离开了普鲁士美术学院。
1933年希特勒上台,她虽然受到迫害,仍坚持作画,代表作《死亡》和《哀悼基督》以粗犷的线条,强烈的黑白对比,描绘了生与死的激烈搏斗,宣泄了她愤懑的情绪。
1942年"全面开战"时,她发表了最后一幅木版画作品《不要把收获的粮食磨成粉》。
1945年战争即将结束时死于德累斯顿附近莫里茨山
1979年北京首次举办《珂勒惠支作品展》,展出了她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113件。


柯勒惠支的主要作品
穷困(1893年)
末日(1897年)
下工的工人(1897年)
自画像(1897年)
起来(1899年)
自画像(1900年)
哀悼去世孩子的妇女1903年)
觉醒(1903年)
战场(1907年)
囚徒(1908年)
志愿者(1920年)
母亲们(1921年)
不要再发生战争(1924年)
自画像(1924年)
死神的召唤(1934年)
自画像(1938年)

 

位于日本冲绳县的佐喜真美术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凯绥·珂勒惠支作品收藏。此次展览,共有包括版画和雕塑在内的58件作品展出。

9月17日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凯绥·珂勒惠支版画艺术研讨会,邀请来自中国、琉球、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的相关人士,就东亚各个地区接受鲁迅、凯绥·珂勒惠支影响的历史和现实展开讨论。

9月18日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举行介绍琉球文化的活动。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生活在从德意志帝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激变时代,她是在严酷状况中坚持创作的女性艺术家。珂勒惠支自心底感受当时德国的荒凉颓废和悲惨,以民众的视线刻画人物。她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直至今日仍给众多艺术家以影响。

上世纪30年代,在和青年们一起开创新兴版画运动的鲁迅先生,希望通过珂勒惠支的作品向中国的民众呼吁精神革命。

珂勒惠支的一些作品 (非全部选自该展览):

珂勒惠支 磨镰刀

Beim Dengeln 磨镰刀, 1905
Bauernkrieg 农民战争之 3 

软基底蚀刻

 

珂勒惠支 寡妇

《战争》系列木刻版画 之 《寡妇》

牺牲

《战争》系列木刻版画 之 《牺牲》

 

珂勒惠支 1924

母与子

石版画 死亡的召唤

石版画 死亡的召唤

1888/9年作自画像

1988/9年作自画像,微笑

饥童

饥童

孩子

孩子

母与子

母亲与两个孩子

战场

战场1907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news/view.article.php?c2/179
  • 跟踪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news/trackback.php?179

9月17日百老汇电影中心周六免费纪录片 国博藏辛亥革命名家墨迹展
相关文章
大江健三郎:访华前的访谈
张承志:《致先生书》
毛泽东论鲁迅
钱理群: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
刘家鸣:鲁迅在流言伤害中挺立不屈
王晓明:就鲁迅答《南方都市报》问
王德威:从戏曲中男扮女装看中国民族性(讲座综述)
陈晓明:遗忘与召回:现代传统与当代作家
钟乔:绝望,与绝望中的抵抗--在剧场中援引鲁迅
蔡登山:真实与被扭曲的心灵--《顾颉刚日记》读后
章培恒:今天仍在受凌辱的伟大逝者
章培恒:《书城》访谈
钱理群:“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鲁迅
大江健三郎:我一生都在思考鲁迅
孙郁:在鲁迅的暗区里
李云雷:我们如何叙述农村--关于新乡土小说的三个问题
吴飞:弑与孝
马昌仪:从越地山海经图谈到民间文化的保护
顾钧:普实克与鲁迅
藤井省三:太宰治的《惜别》与竹内好的《鲁迅》
丸山昇:通过鲁迅的眼睛回顾20 世纪的“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
陈丹青:笑谈大先生
钱理群:陈映真和“鲁迅左翼”传统
汪晖:声之善恶:什么是启蒙?--重读鲁迅的《破恶声论》
孙郁:《序》
孙郁:张中行--在周氏兄弟之间
陈丹青:鲁迅与艺术
吕正惠:魯迅的成就
朱永嘉:海婴走了,我想念他
汪晖:阿Q生命中的六个瞬间--纪念作为开端的辛亥革命
陆建德:走出狂人的铁屋
王风:2010年3月北京珂勒惠支展介绍
佐喜真道夫:珂勒惠支正是冲绳所需要
鲁迅:写于深夜里
黄乔生:姓名:凯绥·珂勒惠支,性别:女......--为《佐喜真美术馆藏凯绥·珂勒惠支原作展》而作
藤井省三:鲁迅文学永远活在日本人心底
孙郁:鲁迅对汉语的贡献
沙飞:文选
徐冰:古元的意义
肖伊绯:《清平山堂话本》的发现与研究
刘禾:鲁迅生命观中的科学与宗教
戴燕:鲁迅的药与酒及魏晋风度
刘运峰:《北平笺谱》和《北京笺谱》区别何在
谭桂林:评汪晖近期的鲁迅思想研究
王得后:《鲁迅大全集》存在的五大编辑问题
胡志德:重新思考中国近代"文"的简单化
孙郁:精神栖息地的寻找——访谈
汪晖:鲁迅文学的诞生--读《<呐喊>自序》
韦名:陈映真的自白──文学思想及政治观
王锡荣:鲁迅的气质与珂勒惠支相契
赵晓力:祥林嫂的问题--答曾亦曾夫子
姑丽娜尔.吾甫力:鲁迅与20世纪维吾尔族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 人文与社会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