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经济

崔之元:国进民退在全世界普遍出现,国资增值可以普遍降低税收--藏富于民

崔之元:国进民退在全世界普遍出现,国资增值可以普遍降低税收--藏富于民

如果说我们承认有国进民退的话,首先我们的思路应该更开阔。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这是一个全世界的现象。重庆成了西部地区资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时最发达地区,因为一个最基本的机制就是通过国资增值可以普遍的降低税收,降低企业税收、也降低老百姓买房子的税。
如果说我们承认有国进民退的话,首先我们的思路应该更开阔。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这是一个全世界的现象,美国九大商业银行已经不同程度国有化。美国第二大银行花旗银行,布什要离任之前,鲍尔森财长是用36%的股国有化。皇家苏格兰银行已经被英国政府67%国有化了。通用汽车已经被美国政府60%国有化。这是一个世界现象,但是这怎么解释,从美国来说,我觉得是一个被迫的国有化。布什,共和党更不愿意国有化,奥巴马也可以说是被迫。
  最有意思的被迫国有化的现象是当了18年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他最主张私有化,最主张彻底资本主义,才能够解救全人类,但是令美国人很吃惊的是现在他是力主只有国有化才能使美国美国经济尽快复苏。为什么美国经济复苏不快?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有毒资产剥离速度太慢。一个衍生品原来有一美元,现在只剩下五美分了。美国公有资金来收购坏账,有有问题的金融机构,他用五分钱来收购,现有的私有股东又不愿意,他们想以模型的价格来卖给政府,但是政府又不愿意,因为他们认为就是这些模型导致了金融危机。
  花旗银行和AIG——它已经79%国有化——格林斯潘说,双方都是国有的,把钱从左口袋转移到右口袋,这样可以迅速的把坏账剥离,因为坏账不剥离的话,别人不敢跟你做交易。从这个角度来说,西方的这次相当大规模的国有化是被迫的。中国这次国有化是不是被迫?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不能一概而论。
我对重庆了解比较多,重庆,一部分是被迫国有化。比如今年年初上市的西南地区最大的、中国西部最大的西南证券,原来就是一个民营证券公司,但是完全被民营企业内部人掏空。国有企业内部人可以搞坏,民营企业内部人也可以搞坏。重庆的德龙,这个民营企业自己把自己搞垮了,很多民营企业被老板自己把自己民营企业掏空以后,重庆市政府觉得重庆好不容易有一个上市的证券公司,现在已经被证监会停牌,他来重组至少保证重庆地区有一个上市公司。经过重组以后,西南证券是国资委主要股东,也有很多民间资本进入,包括重庆的摩托车行业。整个上市以后,整个市值都提高了。所以这是重庆国资增值的,是被迫国有化。
  第二个,不是被迫国有化的例子,还是以重庆为例,我认为至少在重庆而言,不是国进民退,他是国进民也进。我把它叫做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携手并进。非常有意思,在重庆的主城区的商品房均价只有三千多元,比它同等,甚至比它落后的地区还要低。为什么这么低?因为重庆市政府不靠一般人理解的土地财政,他并不靠每一次都要短期卖出一个高地价卖出一个地王来,他为什么不靠?2002年以后,浦东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到重庆,他经过市场的经营把重庆国资增长了四倍。重庆国资增长了四倍以后,政府比较有底气,是重庆整个国资一起增殖,三分之一工业,三分之一金融,三分之一基础设施,不单纯的靠一次卖地来挣钱。所以他一定要保证通过土地供应和商品房建设的规划,他一定要保证地价绝对不能高于房价的三分之一。
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个?关键有一个底气,因为政府从国资增值。国资增值,重庆的国企从九十年代以来数量下降了,但是国资增值。第一,财政局和国资委断奶,财政局决定不给国资委一分钱。国资内部有亏损的企业,一定要国资委内部消化。这就打断了由财政补贴,他不仅不要财政补贴,他还要有国资预算,把国资的市场交易上交给政府。重庆规定凡是第一次买房的人地方所得税抵扣。有的媒体说财政部叫停,财政部没有叫停,财政部无权干涉。他们地方政府有选择这么做,他愿意藏富于民。我强调国资增值对民营企业有好处。可以有好处,但是是有条件的。中央对西部大开发2000年有一个政策,凡是符合西部大开发政策产业条例的,工业企业都可以征15%的所得税,当时全国的所得税是33%。其他的宁夏、甘肃也用了中央优惠政策,只对工业企业征15%,两三年以后他们发现地方财政压力加大。他们主动放弃中央优惠15%的政策,又恢复到30%,2008年1月1号以后全国企业所得税都降到25%。重庆坚持所有的企业,不止是开发区,他指的是普世的所有工业企业15%的优惠。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10%,收30%的税,他的利润只有6%、7%。重庆成了西部地区资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时最发达地区。因为他一个最基本的机制就是通过国资增值可以普遍的降低税收,降低企业税收、也降低老百姓买房子的税。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6/1766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1766

张旭东:试谈人民共和国的根基——写在国庆60周年前夕 俞孔坚,贾樟柯,刘家琨,韩寒,陈丹青,孙继伟:世博论坛暨第四届嘉定汽车论坛发言
相关文章
汪晖: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
30年人文社科话语:中国的文明责任
克鲁格曼:奥巴马议程(译文完成)
崔之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经济学含义
CCTV:金融海啸 警惕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王小强、梁晓: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历史终结,怎么终结?(上篇)
罗伯特•布伦纳:生产过剩而非金融崩溃才是危机的核心
刘世定:危机传导的社会机制
西蒙•约翰逊:无声的政变
Unger: 弹性权力
乔万尼·阿里吉访谈:金融扩张必导致终极危机
崔之元:重庆经验: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携手并进
崔之元:郎咸平事件(郎顾之争)的深层原因
克鲁格曼:躲避绝境
崔之元:重庆之行颠覆弗格森“中美国”论
汪晖:让中国说话--安吉拉·帕斯古齐著《说话的中国》(TALKIN' CHINA)序言
黄宗智: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模式的再思考
杨鹏飞:金融危机下工会的抉择
郎咸平:中国楼市的疯狂急涨
高全喜:如何看待美国这个事物?——美国金融危机、英美宪政主义及其中国视角
朱云汉:大转折——从金融危机谈四重历史新趋势的叠加
雅诺什·科尔奈:软预算约束综合征与全球金融危机--一位东欧经济学家的警告
阿玛蒂亚·森:危机之后的资本主义
迈克尔·哈德森:冰岛的债务偿还限制将会扩散
亚洲周刊:“打黑举红”重庆追寻红色GDP掀旋风
约翰·加普:应该允许高盛破产
崔之元:重庆模式、经济民主与自由社会主义
孔诰烽:美国的大管家?
崔之元:“重庆经验”进行时: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并进, 地票交易促城乡统筹发展
王康、周馨怡、熊敏、李关云、花馨:高盛的国家生意:希腊与中国
崔之元:“第三种力量”促进效率和公平
斯蒂格利茨:Freefall (第一章节选)
斯蒂格利茨:人民币升值或将加剧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演讲实录)
汪晖: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中国崛起的经验及其面临的挑战
崔之元:从美国宪法第16修正案看国有资产
郭树清:征收房产税非常必要
崔之元:重庆“十大民生工程”的政治经济学
郭树清:告别狭义的经济改革
崔之元:论“重庆经验”
崔之元: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与当前金融危机(访谈)
董平:重估幸福与探寻基础
崔之元:赫希曼“私人利益和公共关怀的循环周期”的启示
《金融时报》:中国对发展中国家贷款超过世界银行
崔之元:沧白路,亨利.乔治定理,土地财政两重性
崔之元:陈元,格林斯潘,渝富模式
崔之元:“重庆经验”与制度创新
黄宗智: 重庆经验理论试解:国有资源市场增值社会化
温铁军: 重庆的三个突破
詹姆斯•波利提:美国债务违约不再遥远
崔之元:从陈元获奖感言专谈重庆看渝富模式
崔之元:从危旧房改造看“重庆模式”
崔之元:美国阿拉斯加州长哈蒙德的重庆缘
崔之元:重庆公租房的四大创新特色
崔之元:从乡村基上市想到米德的“自由社会主义”
崔之元:公平可以促进效率
崔之元:从世界第一人工洞体到全国ST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第一家
崔之元:北京共识作者的重庆行
崔之元:重庆和曼彻斯特的两个故事
崔之元: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公司与重庆“八大投”
崔之元:意志与执行力: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庆进行时
崔之元:"西柏坡后现代",联合国人权宣言和普遍历史的黎明
崔之元:对李庄案的初步看法--致友人的一封信
张夏准:美国经济再度动荡,韩国呢?
崔之元:重庆实验的三个理论视角:乔治、米德和葛兰西
拉詹:《断层线》中译本序言
崔之元:中国崛起的经济、政治与文化(访谈)
崔之元:肯定重庆经验而非重庆模式
郑永年:当代资本主义面临两大结构性矛盾
斯蒂格利茨:就业问题将长期困扰美国
胡鞍钢: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
李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自序--从打扑克说起
温铁军:解读新苏南模式
崔之元:论退市再上市的重组战略空间
大卫·哈维、张敦福:危机传播如击鼓传花
霍布斯鲍姆:论当前世界趋势(访谈)
崔之元:从欧美金融危机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注记
崔之元:改革需要实用主义的政治哲学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