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政治

沈灏:追寻繁荣复兴,建设公共社会

21世纪网,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0MMDAwMDIxNDA0Mw_2.html
上一个十年,“中国崛起”被视为最重要的关键词;下一个十年,“中国如何影响世界”将成为最核心的问句。

一个公信力为前提的社会信用体系同样重要,它需要被重新定义与划定边界,某种程度上它是无形的,但却是有效的。商业信用体系的建设,虽然以其专业性和职业伦理来保证其系统的独立,仍然无法取代公共信用。仍在持续的全球金融危机,正是市场信用体系在美国和欧洲所面临的危机。无论是信用中介机构主导的美国模式,还是政府和中央银行主导的西欧模式,都需要面临商业信用机构如何超越机构自身利益的悖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公共媒体的参与,在中国,公共媒体的公共信用基础较好,自我纠错能力也较强,当然媒体本身也面临如何理解公共利益的难题。

持续繁荣和民族复兴的主要挑战,还在于各种社会断裂和冲突。而促成社会和解、化解危机的最好办法,并不是零星的社会工程,而是为各种社会声音提供平等的机会、对话的平台,这是真正基业长青的道路。市场力量必须意识到,社会分化和断裂可能引发的社会震荡,迟早会将矛头指向市场自身,危及持续繁荣的前景。市场力量同样需要推动社会的多元声音和公共意志充分呈现,以对话达成谅解,并学会妥善处理市场发展所产生的麻烦。同时,以社会创新的方式推动社会和解,缓解市场与社会的矛盾,是我们可以尝试的方向。

时势不同,应对有变。十年前,我们创刊,认为最重要的是市场自由的发展、全球经济的融入、个人权利的保护和对弱者的救助;我们相信,自由不仅仅是一种价值,更是其他价值的溯源。今天,新的十年开始之际,社会格局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似乎又是一个盛大场面的开幕时间。中国的传统智慧说:有为,是为了无为。我们相信,在未来十年,通过包容式发展,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文明社会"的雏形,使政府、市场、社会齐头并进,使得每个人都能够领略到生活的真正目的:不卑不亢、不独不众、不仰不俯、不颂不哀。从而呈现持续繁荣和民族复兴的含义,从而建立中国与世界的崭新关系。

下一个十年,让我们倒数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2301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301

罗永生:作为政治寓言的「无间道系列」 胡鞍钢:两组路线之争:科学发展PK加快发展
相关文章
熊月之:晚清几个政治词汇的翻译与使用
王绍光:财政没有透明就不是民主
王绍光:民族主义与民主
刘洪涛:理解胡安·林兹的民主思想
王东宾:回乡调查之一:农村低保的民主治理
包雅钧:罗伯特·达尔论美国民主政治体制
赵汀阳:民主如何正当
赵汀阳:中国应比西方有更大胸怀
许章润:法治社会与良善生活
王绍光:“公民社会”袪魅
中组部党建所:国外主要政党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包华石:小心西方诡辩束缚中国话语
祝东力:在父亲缺席的时代
王绍光:谈民主和“选主”
冯象:下一站,renmin大学
赵刚:人不好绝望,但也不可乱希望 ——读陈映真的《一绿色之候鸟》
何鹏举:民主怎么了?从“市场政治”到“剧场政治”
汪晖:“代表性的断裂”:反思未来民主的进程
乔姆斯基:“阿拉伯世界失火了”--论埃及危机
林春:“中国模式”议
托马斯·迈尔:论民主
福山:“否决政治”让美国瘫痪
加布里尔与汪晖:金融危机时代的民主和正义
王绍光:民主为什么是个好东西
林沛理:民主的最大敌人
汉森:混合宪制vs.三权分立:现代民主的君主制与贵族制特征
王绍光:民主:独轮车还是四轮驱动
本明顿:政治与友谊--与雅克·德里达的座谈
乔姆斯基:美国民主新浪潮受到压制
汪晖:世界政治制度中“代表性”的缺失(访谈)
冯象:法学的历史批判--答《北大法律评论》
哈特、奈格里:《大众》序言:共同的生活
王绍光:抽选、代表、民主--关于民主运作形式的反思
李零:环球同此凉热--我的中国观和美国观
朗西埃:从胜利的民主到罪恶的民主--民主之恨第1-4章
王绍光:《超越选主:对当代民主的反思》前言
王绍光:失而复得的民主利器:抽选
莱恩·穆勒森:从民主和平理论到强制性政权更迭
韩潮:保守者归来——读曾亦《共和与君主》
王绍光: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
苏力:作为制度的皇帝
王绍光:代表型民主与代议型民主
蔡美儿:《起火世界》序言:全球化与种族仇恨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