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书评

张盈盈:为纪念女儿张纯如撰传记

张盈盈:为纪念女儿张纯如撰传记

这本书从1968年3月28日纯如出生,写到2004年11月9日她去世。初稿我写了20多万字,把所有我记得的事,以及她给我和她爸爸的重要信件都放进去。但出书无法那么长,所以我把它删到只有14万多字。即使如此,比起一般回忆录还是长了些。

The Woman Who Could Not Forget

Iris Chang Before and Beyond

The Rape of Nanking

By Ying-Ying Chan(Pegasus; 427 pages; $29.95)

到2010年的11月9日,以撰写南京大屠杀历史「The Rape of Nanking」一书闻名的华裔女作家张纯如(Iris Chang)自杀过世就满六周年。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Dr. Ying Ying Chang)追忆女儿生与死的回忆录:「无法遗忘的女人」(暂译)已经完成,即将出版。张盈盈本身是生化专家,却选择用「写一本书」的方式,来纪念作家女儿,也替自己疗伤止痛,并期望能帮助忧郁症患者和家属,种种原因都使得这本新书的诞生特别具有意义。




记者:妳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可否简单介绍这书?

张盈盈:这书是纯如刚去世,我就想写的,写有关她的一生。我是她母亲,当然是从母亲的角度来看她的一生。

书名定为:The Woman Who Could Not Forget, Iris Chang Before and Beyond The Rape of Nanking--A Memoir.(编者暂译:无法遗忘的女人─张纯如书写「The Rape of Nanking」之前与之后)

这是我的回忆录,回忆女儿张纯如从出生、成长,成为作家。也叙述她写三本书(钱学森传、被遗忘的大屠杀、华裔美国人),乃至后来她病倒、自杀的整个过程。

问:写书的心情如何?

答:这本书写来很痛苦,因为必须不断重温过去的时光。虽有快乐,更有悲伤。

我写此书的目的有二,第一是为女儿立传,另也是为我自己疗伤。纯如走了以后,许多不正确的传说在网路上流传,甚至有一本书对她的死因及死前精神状况有不正确的猜测。这督促我来写一本纯如正确生平的书。

写完以后,我得到无限的安慰。我想,这本书不仅是我自己要写的,也是纯如要我写的。

人生就是这样。有人说我很坚强,其实自从女儿去世以后,我悲不欲生。不过后来想通了,有生之年,我要好好活着,不只为自己,也是为了她。

问:这本书以英文写作,为什么?

答:对的。我用英文写这本回忆录,也因此费了很多时间。因为英文是我的第二语言,而我又不是作家,没有写过生化专业以外的文章。这是我的第一本书。所以写来相当费力。

选择用英文,是因为我用了许多纯如给我及给她父亲的信件及电邮,都是英文写的。她的书及演讲也是英文。写她的事迹用英文会比较能传达她的思想。

问:将来会不会有中文版本出现?

答:会的。英文版本明年5月出版。精装本,定价好像是28元95,出版社名为Pegasus Books(飞马出版社)。出版社今年底会找中文版译者和出版单位,他们也很重视台湾和中国的市场。

问:可不可以谈一下书的内容?

答:这本书从1968年3月28日纯如出生,写到2004年11月9日她去世。初稿我写了20多万字,把所有我记得的事,以及她给我和她爸爸的重要信件都放进去。但出书无法那么长,所以我把它删到只有14万多字。即使如此,比起一般回忆录还是长了些。出版商倒没有再叫我减少字数。 14万字已是320到350页的厚书了。

书里最重要是描述她的成长过程。她是华裔美国人,家庭背景和中国文化对她成长及写书(有关中国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她从小爱好写作,我回忆她求学过程的点点滴滴,以及写作生涯,如何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有名的作家,尤其她的第二本书「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 ),我都详细描述。她最后六个月的生活、自杀的原因,也有分析。可说她一生重要的部分,我都写了。

问:写书时,觉得最困难在哪里?

答:写到女儿自杀前那半年,是最困难的部分。我非常难过,心如刀割。那年,纯如出版第三本书「华裔美国人」的平装本,出版社安排连串打书行程,要她四处演讲。5月她四处演讲回来,整个人就不对劲了。11月吞枪自尽。

我带着悲伤重回那六个月的时光,详述那时我们是如何照顾着她:像是她看的心理医师、她吃的药物等等,详详细细写出来,是希望能够帮到一些有这方面需要的家庭。

问:我注意到为妳的书作序的是知名作家Richard Rhodes?为何由他来推荐?

答:很荣幸由Richard Rhodes能写序。他是普立兹奖得主,写过「制造原子弹(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 )」和「世界的一个大洞(A Hole in the World: An American Boyhood)」等书。他是纯如的朋友,也为「被遗忘的大屠杀」写过赞词。几年前他从东岸搬来湾区。去年我们见到他,我把书初稿给他看看,他很鼓励,愿为我作序。在「世界的一个大洞」Rhodes写说她母亲在他不到两岁就自杀了,继母如何虐待他,令我看了感触。

问:这本回忆录为什么没有更早推出?

答:女儿走了以后,我就想写,但写不下去。加以我们为她成立纪念基金,所以前两年都忙着编辑基金所办征文比赛的得奖作品,也出版了两本书。所以从纯如走后,整整经过五年,我才完成这本回忆录。中国人要在美国找人出版书真的很难,毕竟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

但一切辛苦都值得。我在书的扉页写上:For Christopher。他是纯如留下的孩子,今年八岁了,目前和祖母住在中西部,我们每年也会和他相聚。希望将来Christopher长大了,可以通过我的回忆录,了解他自己的母亲Iris Chang。

问:妳小时候想到过自己成为作家吗?希望对读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答: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作家,至少没有想到会出版这样的一本书。先父张铁君是作家,他写的三民主义教科书很多人都还记得。姊姊张菱舲出版过多本文学书。哥哥张铮铮也很会写文章。但我是学科学的,没有想过舞文弄墨。

纯如死了以后,很多人说,除了她写的书以外,好像对她了解非常有限。我女儿生前很低调,我希望经由我的书,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她的人生,能回答人们一些好奇。毕竟,纯如和她的书在抗日史实维护,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希望我这本回忆女儿的书,能有很多人阅读,如果书能卖得好,也是对纯如生前理想的一种支持了。希望更多人记得张纯如追求真相与正义的热情。

--

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出版英文回忆录The Woman Who Could Not Forget,讲述母亲眼里的张纯如。她认为张纯如服用抗压抑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导致了她的自杀。

1997年,张纯如出版英文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揭露日本侵华的残暴罪行,并要求日本政府对华道歉。2004年,张纯如开枪自杀,年仅36岁。

张盈盈22日在纽约华人博物馆介绍她的新书。在谈到写书的目的时,她说,张纯如生前一直以公众人物出现,个人生活鲜为人知,她在书中以一个母亲的角度来讲述张纯如的故事;张纯如去世时她儿子才2岁,他今后没有机会来认识自己的母亲,因此她觉得自己有义务让外孙知道他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有,媒体的报道对张纯如为何自杀存在误解,她是张纯如最亲的人,也是在她生命最后日子里照顾她的人,因此觉得有必要澄清事实。

张盈盈1940年出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移居台湾,她于196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67年从哈佛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她丈夫张绍进是哈佛物理学博士,他们从1969年起在伊利诺斯大学香宾分校从事教学和研究,目前居住在加州。张盈盈的父母生前居住在曼哈顿华埠孔子大厦。

张盈盈在书中讲述了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她与张纯如的母女之情,张纯如成长过程中对阅读和写作的激情,以及张纯如著书立说的艰辛和梦想。

张盈盈说,她让张纯如从小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她对自己的根感到自豪,长大后没有身份认同的挣扎。张盈盈还把自己父母在日本侵华期间的遭遇讲给女儿听,没想到这些餐桌上的谈话,触发了张纯如长大后为这段历史著书立说。

张盈盈形容自己"不是虎妈",不会强迫女儿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张纯如大学主修数学和电脑,到了高年级,她想转专业攻读新闻,当她把想法告诉父母时,没想到他们都同意,她自己都有点惊讶。张盈盈告诉女儿,只有学自己喜欢的学科,你才会为它付出精力,才会成功。

张纯如15岁便立志要成为一个作家,她认为只有文字才能永存。她曾经说过,上中学时她是个孤独的人,但她不在乎,因为她从书籍中找到慰藉。

她相信个人的力量,认为一个人可以改变千千万万的人,一个人能发起战争,也能结束战争;人应该聆听内心的呼唤,去创造具有永存价值的东西。

张纯如在事业处于巅峰时突然自杀,让外界感到震惊。张盈盈说,自杀对张纯如来说不是一个选择,她自己曾经对两个美国作家的自杀感到不解,她不会选择自杀。

张盈盈回忆说,全身心投入写作让张纯如非常疲惫,她出现体重下降、失眠、掉头发,最大的变化是在2004年4月她从肯塔基为第三本书做宣传回来之后,当时医生给她开了抗压抑药物,她对药物的反应比一般人更敏感,而且该药物对不同种族有不同效应,亚洲人反应会更强烈,张纯如服用了白人男子的剂量。虽然存有争议,但她认为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解释。

中国大陆中信出版社购买了此书中文版权,预计一年多后出版。



张盈盈小档案

.贵州贵阳人

.北一女毕业

.台大农化系毕业 (1962年)

.哈佛大学生化博士(1967年)

.普林斯顿大学 博士后

.伊利诺大学生物化学系、微生物学系资深研究员、研究教授,2000年退休

. 2002年11月搬来加州

.夫婿:张绍进

.子女:女儿张纯如 儿子张纯恺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4/2782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782

布拉莫尔:教育领域的革命 布拉莫尔:走出黑暗——中国转型之路
相关文章
刘建平:战后中日关系之“人民外交”的生成:过程与概念
臧运祜:现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上永远的缺憾——关于日本投降前后烧毁文书的情况及其他
孙小宁:小津安二郎的“战争”
刘萍:慰安妇研究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章开沅:《日本右翼与日本社会》序
赵军:色厉内荏的“街宣车”
人文与社会:日本右翼教科书问题关键词
方知达:怀念战友中西功和西里龙夫
戴锦华、汪晖谈《南京!南京!》——写在《金陵十三钗》公映前
刘燕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
安悟行:1937——1938年德国驻华大使馆收集的有关中国抗战档案史料
司马平邦:《金陵十三钗》之圣婴情结悖论
张盈盈: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吕正惠:《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推荐序--简短的推荐
山内小夜子:南京大屠杀与日本僧侣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