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期刊专递

《经略》第26期目录与刊首语

《经略》第26期目录与刊首语

经略26

【专题】新集体主义村庄

http://www.jinglue.org/file/jinglueA026.pdf

目录

刊首语 1

【专题】新集体主义村庄 4

"华西村模式":争论与未来 4
郭俊野
从吴仁宝看华西村的毛式管理结构 18
老 田
市场经济下的村社共同体 29
郭 亮


战略 37

英国、伊斯兰和世代斗争 37
马修·古德温

中国在非洲:"帝国主义"还是"利他主义"? 42
巴贝特·祖玛拉

土耳其-俄罗斯-伊朗关联:欧亚权力格局动态 46
斯蒂芬·J弗拉纳根

 

读评 60

 

"美国世纪"的梦想与现实 60
孔元
《水浒传》三百年翻译趣话 69
孙力舟


时评 76

民粹与去工业化的问题 76
天祥宋瑞
地震知识应该做第二次全民普及 83
刘 夙
撒切尔的政治遗产与我们的时代及使命 93
范 仄
中国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 102
陈雪飞


研究 108

别列佐夫斯基:"教父"之死 108
蒲 实 徐菁菁
非洲人对于中非关系的认知 121
Barry Sautman 严海蓉

 

本期执行主编:海裔 萧武

刊首语

 

新集体主义村庄

 

3月份,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的去世,重新引发了对于当代中国仍然坚持集体主义经济的村庄的关注。一个问题在媒体上被反复讨论:华西村这样的集体主义村庄,究竟是市场经济汪洋大海中即将被淹没的孤岛,还是指引未来方向的灯塔? 

一些媒体和学者之所以激烈批评这些村庄,是因为这些村庄在经济上的成功,对于他们所主张的进一步拆解农村集体的主张构成重大障碍。批评者当然无法否定华西村、南街村、崖口村等村庄的经济成功,而只能从其他方面提出挑战。比如说,这些村庄的发展靠的是别人无法获得的政治资源;比如说,这些村庄内部专制压抑,权力被少数家族把持,缺乏个人自由;更重要的观点是,这些村庄内部也正在分化,集体主义道路已经接近走到尽头。而另外一些论者则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理想出发,认为华西村、南街村、崖口村等村庄的成功,说明集体主义道路是切实可行的,是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

在此之前,其实早有学者指出,华西村、南街村等村庄集体主义模式的成功,恰恰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其他村庄解散集体、自毁社会资本的时候,它们坚持集体经济模式,保留了宝贵的社会资本,因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比较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的成功恰恰得益于市场经济,因而它们的集体主义并非计划经济下的"老集体主义",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集体主义"。而进一步的研究还可以说明这些村庄当初未能跟随拆分集体的主流,有其自身独特的初始条件:其村集体或村民个人往往有农业生产之外的收入,不像小岗村村民那样除了农业生产之外没有任何收入,因而"包产到户"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收益。考虑到这种初始条件的独特性,我们无法将他们当时的选择视为普遍适合当时中国农村的选择。

即便是在今天,我们也无法说这些村庄的经济成功就表明其模式具有普遍推广价值。走他们的道路需要熟人社会、强有力的带头人等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是一种独特的资本,一旦失去之后就很难重新获得。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使得许多村庄已不再是"熟人社会";而有能力的强者多数自己发财去了,根本不会想着"先富带后富"。在缺乏社会资本的情况下,即便有好的模式,好的发展点子,也丧失了可供执行的组织基础。 

但我们在今天为什么又要讨论这些村庄呢?那是因为,我们珍视"中国道路"中所包含的多元性。中国的活力来自于地方多种多样的积极探索实践,一旦我们试图将这些多元的实践变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中国的活力也就会消失。过去人民公社体制常被视为扼杀农村发展多元实践的典型例子,但强行解散人民公社,推广"去集体化"的经营模式,同样有碍于多样性的保存。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其《变革中国》一书中曾对人民公社的解散表示遗憾,认为中国人本可以保存这种组织资源,用它来干别的事情。而另一个消除多元性的例子就是1990年代的私有化运动,在"产权明晰"的口号下,许多经营良好的集体企业都被转到管理者手中;中国的法律也日益倾向于保护国有、私有两端,而对中间多种多样的集体经济形式缺乏保护。于是,当后来人试图走集体经济道路的时候,很快发现整个法律体系都成了阻碍的因素。 

令人欣慰的是,由于中国庞大的体量,在一次又一次"格式化"运动之后,中国仍然能保留一定数量的走集体主义道路的村庄。它们是当代中国这个有机体中比较独特的细胞,但对于整个机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内部缺乏多样性的国家,由于经验的不健全,往往难以应对一些突发的挑战;多样性的存在,使得一个国家能够调动不同的资源来应对不同的挑战。尽管对多样性的整合可能需要付出一些额外的成本,但对于一个有志于承担世界历史使命的大国来说,成本远低于收益。考虑到执政党"共同富裕"的承诺,这些社会细胞的试验和探索,就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它们提供的实践未必成熟,但在今日中国农村面临诸多问题时,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首先应当允许和鼓励它们探索下去。

有鉴于此,【经略】组织了这一专题,希望这些讨论能够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道路"的多元性。郭俊野的《"华西村模式":争论与未来》对近年来围绕华西村的争论进行了综述,有助于我们理解相关争论的内部结构。老田《从吴仁宝看华西村的毛式管理结构》则展现了华西村经验材料的丰富性与对华西村实践的认识、表述之贫乏之间的强烈对比,倡导在对中国经验与中国道路的认识与表述中激活更多的传统资源;郭亮的《市场经济下的村社共同体》则探讨崖口村"以集体主义的方式进入市场"的经验,凸显了集体所有制抵御市场风险与提供社会保障的功能,从而对"以权利、效率、是否有利于城市化等新的标准作为评断依据"的主流舆论作出了反思。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25/3832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3832

朱金春、王丽娜:从“多元一体格局”到“跨体系社会” ——民族研究的区域视角与超民族视野 郭俊野:"华西村模式":争论与未来
相关文章
《经略》2011年第1期(创刊号)
经略网刊第2期
《经略》网刊第四期
经略网刊第005期
湛卢:世界与中国(一):数据与事实
湛卢:一百七十年来的西方(图志)
《经略》第六期目录--附部分文章链接
朱苏力:死刑存废问题
湛卢:世界与中国(二):社会健康状况
石千塘:南海若干基本问题简述
贾晋京:全球视野中南海的战略重要性
湛卢:世界与中国(三):为什么不安全
《经略》第七期目录与刊首语
孙力舟:种族主义与现代社会的脆弱--挪威恐怖袭击的启示
潘卡·米什拉:毛主义对全球穷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卡尔·维克:巴勒斯坦入联冲击波
托尼·卡隆:叙利亚博弈的关键:土耳其
《欧洲志》:欧盟,真正的欧洲病夫?
《经略》第八期
《经略》第十期
马修•康提内蒂:美国混乱的根源
经略十一期
经略13期目录+全文链接
经略第十四期目录+全文链接
赵亚赟:中国应该有自己的"黑水"吗?
《经略》第16期目录
《经略》第二十期目录与刊首语
里毕奇:无形战争的幽灵
《经略》第二十一期目录与刊首语
中美安全认知项目:美国民众深度忧虑中国经济实力--对华政策:美国民众和专家意见不一
《经略》 2013年3月号 (总第25期)
马修·古德温:英国、伊斯兰和世代斗争
经略27期目录刊首语
《经略》网刊第28期
《经略》第二十九期目录刊首语
《经略》第30期
《经略》第37期目录与刊首语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