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政治

《欧洲志》:欧盟,真正的欧洲病夫?

欧洲志网站2011年8月5日;经略第七期
最近一段时间,民主弊端、扩盟疲劳(enlargement fatigue)和援助基金与日俱增,使欧洲的未来饱受质疑。来自东西欧的知识分子对欧洲的疾患进行了诊断

最近一段时间,民主弊端、扩盟疲劳(enlargement fatigue)和援助基金与日俱增,使欧洲的未来饱受质疑。来自东西欧的知识分子对欧洲的疾患进行了诊断:

Martin Simecka(斯洛伐克著名记者、作家):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的崩溃,是因为它不再感到自己拥有未来。捷克斯洛伐克的解体,因为它不相信自己有未来。现在的欧盟,有着同样的问题。在过去,欧盟的驱动力来自于二战、大屠杀和欧洲国家历史上频繁的冲突。现在的欧盟,驱动力来自于对增加的移民和对金融危机之后果的恐惧。未来对欧盟来说,不是希望,而是恐惧。和共产主义制度的崩溃相类比,我相信,欧盟也很有可能会崩溃。

Sonja Puntscher-Riekmann(奥地利萨尔兹堡大学政治学教授):今天欧洲的政治家们把自己打扮成在欧盟捍卫本国利益的英雄。人们总是在讨论在欧盟里,谁得益,谁受损了。坦率地说,这样的讨论是没有出路的。欧洲公民对自己欧盟身份的认同,应该来自于行动。欧盟宪法在荷兰和法国被否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宪法"这个词。所以,"宪法"这个词消失了,然后里斯本条约通过了。该条约拥有大约95%的欧盟宪法的内容。

Claus Offe(德国洪堡大学政治学荣休教授):欧洲共同市场的建立对欧洲一体化是负面贡献。共同市场加剧了竞争状态。由于会员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如果一个国家坚持福利政策,那么整个国家的竞争力会下降。因此,欧洲共同市场,实际上破坏了欧洲的社会保障和经济安全。

欧盟委员会和理事会最近推出一个新概念,以超国家的做法,解决社会公正和再分配的问题:"共享的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对欧洲的凝聚力和再分配问题有很大的好处。不过很难说这个概念是否能得到执行。

目前,欧盟有四大矛盾:

1) 东西矛盾。发达的西欧老欧盟成员国和新加入欧盟的前共产主义东欧国家之间。东欧有着依赖于西欧的依附性经济。和自由民主相比,加入欧盟的东欧前共产国家更渴望的是经济繁荣,然而,事实令他们非常失望。

2) 南北矛盾。富裕的北欧国家和即将破产的南欧"欧猪"国家,不可避免地相互指责。财税政策无法协调。此外,缺乏能和密特朗、科尔相比的有远见的政治家。

3) 各民族国家和欧盟之间的矛盾。欧盟迫切地需要合作,但是各民族国家的领导人,总是只为本国利益着想,并以此来取悦选民。

4) 欧盟和世界其他各国的关系。从华盛顿到北京,甚至在布鲁塞尔,欧盟总是被看做生活优越,但是没有梦想和未来的旧大陆,一个没有地缘政治影响力的花瓶。

Ivan Krastev(保加利亚政治学家):利比亚战争,三个欧洲大国,英法德,都只是基于其国内政治考虑做出决定。从这个角度看,欧盟甚至没有一个所谓的外交政策。其后果,就是欧洲的边缘化。

至于欧盟的扩大,1989年在东欧和2011年在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比较非常能说明问题。1989年大家都乐观地相信会有一个民主的未来,他们会改变这个世界。而2011年,公众只是在恐惧北非移民的涌入,他们看不到这里(北非民主化)的机会,公众眼里只有对非法移民的恐惧。这样的恐惧甚至不合理到日本地震48小时后,德国就做出了放弃核能的决定。

Sonja Puntscher-Riekmann:欧盟不是欧洲病夫;欧盟的会员国,才是欧洲的病夫。欧盟成员国希望它是什么,欧盟便是什么。如果欧洲不能团结起来,那么就只会边缘化。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欧洲民主共和国,应强调共和国的概念,以避免公众对一个中央集权的欧洲超级国家的恐惧。对于移民问题,为了维持人口结构,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吸纳更多的移民是必要的。欧盟应该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共同对策,而不是让意大利或者其他国家去单独面对。

Claus Offe:目前维持欧盟有两个理由,一是我们退不回去了,二是欧盟的规模经济。欧盟的精英们想不出来第三个理由,一个能让公众对欧盟产生感情,向其效忠的动机。

Martin Simecka: 我对欧盟保持乐观。或许,欧盟需要一个更大的危机,使得现在那些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反思一下他们所捍卫的究竟是什么。或许有国家会退出欧盟,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为什么不试试呢?欧盟现在很痛苦,但是那些欧洲之外反对欧盟的国家对欧盟感到更痛苦。很有意思吧?

(powerzhang 编译)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2798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798

托尼·卡隆:叙利亚博弈的关键:土耳其 王正绪、德拉干·帕夫利切维奇:公民与民主:史天健对中国研究及政治学方面的贡献
相关文章
《经略》2011年第1期(创刊号)
经略网刊第2期
《经略》网刊第四期
经略网刊第005期
湛卢:世界与中国(一):数据与事实
湛卢:一百七十年来的西方(图志)
《经略》第六期目录--附部分文章链接
朱苏力:死刑存废问题
湛卢:世界与中国(二):社会健康状况
石千塘:南海若干基本问题简述
贾晋京:全球视野中南海的战略重要性
湛卢:世界与中国(三):为什么不安全
《经略》第七期目录与刊首语
孙力舟:种族主义与现代社会的脆弱--挪威恐怖袭击的启示
潘卡·米什拉:毛主义对全球穷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卡尔·维克:巴勒斯坦入联冲击波
托尼·卡隆:叙利亚博弈的关键:土耳其
《经略》第八期
《经略》第十期
马修•康提内蒂:美国混乱的根源
经略十一期
经略13期目录+全文链接
经略第十四期目录+全文链接
赵亚赟:中国应该有自己的"黑水"吗?
《经略》第16期目录
《经略》第二十期目录与刊首语
里毕奇:无形战争的幽灵
《经略》第二十一期目录与刊首语
中美安全认知项目:美国民众深度忧虑中国经济实力--对华政策:美国民众和专家意见不一
《经略》 2013年3月号 (总第25期)
《经略》第26期目录与刊首语
马修·古德温:英国、伊斯兰和世代斗争
经略27期目录刊首语
《经略》网刊第28期
《经略》第二十九期目录刊首语
《经略》第30期
《经略》第37期目录与刊首语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