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政治

马沙尔:关于阿拉伯的谬论与事实

阿拉伯世界的动荡让许多人——不管是区域内还是区域外——目瞪口呆,并至少颠覆了对阿拉伯世界的五大传统观点。Marwan Muasher是约旦前外长和副总理,现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主席、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

穆巴拉克一直被认为是中东地区地位最稳固的领导人之一,但最近却被赶下台。在利比亚,卡达菲上校还在死命保住政权。没有迹象显示阿拉伯世界的动荡即将结束。反对者已经颠覆了突尼斯和埃及政府,不满情绪正在其他阿拉伯国家蔓延。

  阿拉伯世界的动荡让许多人——不管是区域内还是区域外——目瞪口呆,并至少颠覆了对阿拉伯世界的五大传统观点。
  首先是阿拉伯人不会上街游行。
  在埃及和突尼斯的示威爆发前,许多人认为没有真正迫切的政治改革需要,那些呼吁变革的人根本不了解公众的情绪——事态并没有持异见者所描述的那么严重。这样的想法让政府相信阿拉伯人不会大规模上街示威和要求变革。每个政府都认为迅速改革只会损害国家利益。
  这一看法显然已经站不住脚。没有人预见埃及和突尼斯所发生的事情,这显示没有哪个阿拉伯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政府不可能永远拖下去,也不能够再利用公众保持沉默的谬论,来避免推行解决根本不满情绪的必要改革了。 
人们要求自由民主的政改
  第二是经济自由化应该先于政治改革。
  阿拉伯政府及许多西方人士声称私有化和其他经济改革应该比政治变革优先。然而,虽说民以食为天,填饱了肚子才会要求自由,阿拉伯世界的经济自由化是缺乏监督和制衡的自由化,因此既没有带来面包,也没有带来自由。
  而私有化和其他经济改革的好处绝大部分落入了政治和商业精英的腰包。结果,阿拉伯人民对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感到痛恨。现在,显而易见的是政治改革必须伴随经济改革,才能建立审查机制以杜绝滥用职权和确保人人都能受惠。政府很快就下结论,认为人民抗议的主要是高物价和高失业,但团结阿拉伯世界不满情绪的,却是政府管理的弊端。
  第三,为了防止伊斯兰主义者攫取权力,必须采取封闭体制。
  西方总是担心民主会给伊斯兰主义者打开控制阿拉伯世界之门——这一担忧被阿拉伯政权利用来作为维持封闭政治体制的理由。但伊斯兰主义者在埃及和突尼斯的起义并没有扮演重大角色,在新政府中预计也不会担任领导地位——尽管他们是阿拉伯社会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新政府中占一席之地。
  因此,说冷酷无情的专制统治体制的唯一可行替代方案一定是伊斯兰主义纯属无稽之谈。显然,促使人民走上街头的原因是腐败、几乎不存在的法制及统治者的独断专行。如今,一个开始建立多元化体制的机会摆在阿拉伯世界面前,除了伊斯兰主义者,其他党派和政见也将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
  第四是民主就是选举。
  没有人会继续被这一说法糊弄。阿拉伯政府利用不能产生强势议会和真正变革的有缺陷的法律和选举制,来维持自己的统治。事实上,在埃及和突尼斯等国,政府和议会等根本不得民心。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只是一层画皮,用来糊弄人民和外国观察者,从而减轻现行体制推行真正改革的压力。
  但阿拉伯人民已经不会再忍受现状了。人民不会再满足于经济施舍和换汤不换药的变革了;他们要的,是让自己的国家走上通往民主康庄大道的真正变革。 
国际社会可起推波助澜作用
  第五是国际社会根本起不了作用。
  诚然,改革的火种必须源自内部,但美国和国际社会却可以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奥巴马总统推翻了在布什政府期间实行,被视为把民主强加在阿拉伯国家身上的政策。然而,随之而来的对民主进程的噤声——尽管不是造成近年来阿拉伯世界改革停滞的原因——也必然使情况日益严重。
  美国和西方可以同阿拉伯国家讨论应该如何推行政治改革,让阿拉伯世界更开放、更多人得以分享权力。西方对此应该当仁不让,如果盟友在人民起义中失势,对西方肯定不会有任何好处。
  吸引着全世界眼球的事态发展,已粉碎了对于阿拉伯世界的主要谬论。现在,这些国家的人民需要开始渐进、持续和认真的政治改革。在新的阿拉伯时代即将来临之际,阿拉伯人必须自己亲手建设新的开放政治体制来消除危机升级之忧。
作者Marwan Muasher是约旦前外长和副总理,现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主席、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他是《阿拉伯中心》一书的作者。
英文原题:Arab Myths and Realities
版权所有: Project Syndicate,2011.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2528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528

郑永年:中国不是阿拉伯世界 阿莫斯:埃及校园仍然不平静
相关文章
乔姆斯基:“阿拉伯世界失火了”--论埃及危机
萨米尔·阿明:埃及的运动(汪晖、刘健芝采访)
埃曼德·希亚姆:埃及的公民社会和新社会运动
阿扎·卡赫立尔:埃及:对社会正义和民主的要求日益高涨
Tariq Ali:这是阿拉伯的1848年,但美国霸权仅微挫
齐泽克:为何惧怕阿拉伯的革命精神?
阿兰·巴迪乌:谈突尼斯、暴乱和革命--“改变世界”的意义
阿姆拉尼:为什么突尼斯?为什么埃及?
沙其:穆巴拉克之后
斯多勒:反鲁宾派的埃及劳工运动
巴迪乌:突尼斯、埃及--东风何时吹散傲慢西风(法文原标题)
伊扎特:我爱茉莉花
巴里、阿布-李希:对利比亚干预的问题
哈加:利比亚的人民国家实验:卡扎菲与卢梭
沃勒斯坦:第二次阿拉伯起义的输赢
纽约书评:利比亚班加西
默罕默德·哈桑:如何分辨「好阿拉伯人」与「坏阿拉伯人」
林德:违宪和非法的利比亚之战
欧洲对利比亚干预:stratfor公司报告
薛理泰:利比亚局势令人眼花缭乱
郑永年:中国不是阿拉伯世界
阿莫斯:埃及校园仍然不平静
穆塞维尼:我所认识的卡扎菲(作者为乌干达总统)
吉迪恩•拉赫曼:利比亚将成西方干涉的绝唱
巴迪乌:就利比亚问题致南希的公开信(2011.4)
穆罕默德·曼达尼:卡扎菲倒台对非洲意味着什么?
石之瑜:卡扎菲之死与台湾的迷惘
马姆达尼:东方早报访谈
萨米尔·阿明:阿拉伯地区政治动荡的根源和未来
吴冰冰:中东社会五要素
孙晓兰:伊斯兰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千年之争与当前中东危局
阿萨夫: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利比亚
基辛格:中东的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
埃及革命社会主义者声明:震撼世界的四天
《经略》第二十九期目录刊首语
孙力舟:从埃及二百年寻路看阿拉伯民族现代化的挫折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