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政治

吉迪恩•拉赫曼:利比亚将成西方干涉的绝唱

金融时报3.31

利比亚战争远远不只关乎穆阿迈尔•卡扎菲一人的命运。战争的结果将在整个中东地区引起反响,并影响今后数十年的国际政治。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处于詹急关头。

支持对利比亚进行外部干预的人认为,他们不仅是在为制止发生在利比亚的暴行而战,而且也是在为未来奠定的里程碑而战。他们想要表明,独裁者可以屠杀本国公民的时代行将结束。
法国哲学家贝尔纳•亨利一莱维表示:“在这件事上,重要的是‘干预的责任’得到了认可。”亨利莱维在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与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之间发挥了不可思议的桥梁作用。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纪思道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当独裁者毁灭本国人民时,世界强国有权利和义务加以干预。”这种观点在2005年得到了联合国的认可。纪思道表示,干预利比亚行动就是“在落实这个新理念”。
“保护的责任”原则(俗称为R2P) 如今发挥了切实的作用——若能这么想该多好。反政府武装正沿着利比亚海岸线快速推进,干预行动的支持者想必欢欣鼓舞。
新兴强国质疑干预主义
然而,在现实中,利比亚战争与其说昭示着新黎明的到来,不如说是标志着自由干预主义的绝唱。残酷的现实是:
最热衷于倡导上述理念的西方强国,将缺乏实施更多海外干预行动所需的经济实力或民众支持。而中国、印度、巴西及其他新兴经济强国,则对干预主义的整套理念深表怀疑。
英法美都投票赞成联合国授权对利比亚动武的决议。但时髦的“金砖四国” 集团——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却全都投了弃权票。
在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看来,实施海外干预行动会让资金、人员和影响蒙受危险,得不到什么,却会失去很多。它们的本能是管好自己的事情,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实力这一长远目标。
诚然,发生在利比亚的屠杀或许是不幸的——但班加西距离北京或巴西利亚都十分遥远。
情况有些复杂。德国投了弃权票,可这么做等于自行脱离了西方主流。获邀出席下届金砖国家峰会的南非投了赞成票,但其后却高声谴责针对利比亚的轰炸行动。
因此总体局势已然明了。老牌西方强国仍满怀在世界匡扶正义的使命感。而新兴强国则谨慎得多,也更加以自我为中心。
但是,西方盟国是在自身财力不断萎缩的背景下作战的。
英国刚刚宣布了大规模削减国防开支的计划,法国也在竭力控制预算赤字,以维持其福利制度。
对于出兵利比亚这项新使命,美军的不情愿也显而易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军方将领都明白,美国总统能够干脆地说出美国将“不惜一切代价”的时代已经结束。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 马伦曾表示,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是预算赤字。在后伊拉克和后阿富汗时代,美国民众对海外军事行动的支持也较为有限。
西方国家愈加力不从心
当然,假如利比亚干预行动能够迅速并圆满收场——卡扎菲被赶下台,人们聚集在的黎波里欢呼—一那么,自由干预主义将得到褒奖。
但是,成功埋下的隐患可能不亚于失败。每次成功的干预行动,都将引发新的干预需求,而这种需求向来就不会短缺。
事实上,叙利亚政府枪杀平民事件,就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然而,西方强国面对的干预需求越多,那种越来越力不从心的现象就会愈加明显。
假如有那么一天,“金砖四国”及其他新兴强国改变了对自由干预主义的态度,或许能填平财力与雄心之间的鸿沟。但眼下根本看不到这方面的苗头。
中国政府对外国有权干预一个主权国家、以制止侵犯人权行为的观点非常警惕。经历过车臣问题的俄罗斯亦是如此。
对印度、巴西和南非来说,曾经作为殖民地的历史促使它们对寻求在世界各地使用武力的西方强国的动机抱有怀疑态度。而且,这些新兴强国还不习惯以全球视野来思考问题。
相比之下,英国和法国仍然保持着全球思维的本能,只是缺乏相应的财力支撑。就连当前的全球超级军事强国美国,也正发出越来越不愿意充当世界警察的强烈信号。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曾经唱道: “我们不想打仗,但是一旦开战,我们有船,有人,也有钱。”
干预利比亚行动给人的感觉更像是这首老歌的最后一次回放,而非开创一个新时代的大胆宣言。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0/2552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552

王晓明:从尤奈斯库到《魔兽世界》 林灿玲:国际环境法是国际法发展的新领域
相关文章
崔泉墨:威尼斯与伊斯兰世界:从艺术展览谈起
张承志:赤军的女儿
沙伯力、严海蓉:“中国在非洲”:全球体系的困境
孙果清:现存古地图表明:最早了解非洲的是中国人
李安山:中国没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的医疗外交
李安山:非洲民族主义研究述评
李安山:论中国对非洲政策的调适与转变
廉德瑰:日本的对非洲政策与中日关系
巴里、阿布-李希:对利比亚干预的问题
哈加:利比亚的人民国家实验:卡扎菲与卢梭
纽约书评:利比亚班加西
默罕默德·哈桑:如何分辨「好阿拉伯人」与「坏阿拉伯人」
林德:违宪和非法的利比亚之战
欧洲对利比亚干预:stratfor公司报告
薛理泰:利比亚局势令人眼花缭乱
马沙尔:关于阿拉伯的谬论与事实
穆塞维尼:我所认识的卡扎菲(作者为乌干达总统)
萨米尔·阿明:一个新的万隆?
巴迪乌:就利比亚问题致南希的公开信(2011.4)
张力奋:“中国不是新殖民主义”--采访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
穆罕默德·曼达尼:卡扎菲倒台对非洲意味着什么?
石之瑜:卡扎菲之死与台湾的迷惘
马姆达尼:东方早报访谈
吴冰冰:中东社会五要素
孙晓兰:伊斯兰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千年之争与当前中东危局
阿萨夫: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利比亚
李安山:国际学术视野中的非洲社会科学
王筱稚、黄立志、刘海方:反思中国对非公共外交--以援外青年志愿者为个案
Barry Sautman、严海蓉:非洲人对于中非关系的认知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