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跟踪网址倒序

人文与社会
wenorgcn at 163 dot com
文章:2464 推荐阅读:434 专题:3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1) 2 3 4 ... 123 »
文章
  1. 杜赞奇:中国漫长的二十世纪的历史和全球化
    历史 2009/10/19 | 阅读: 3192
    我的文章试图解释二十世纪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意义,这种意义将通过与五位作者的对话,吸收、质疑和补充他们的观点,而浮现出来。
  2. 列维·斯特劳斯逝世
    社会 2009/11/04 | 阅读: 1727
    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的主要创始人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上周五在他的巴黎家中因病去世,享年一百岁。这个消息在今天下葬时才由他儿子对外公布。他被埋葬于巴黎东南部科多尔地区。见各大报刊讣告。
  3. 孔诰烽:美国的大管家?
    政治 2009/12/13 | 阅读: 4687
    中国在全球危机中的两难
  4. Erich Follath and Bernhard Zand: Peak of Megalomania--The Tower of Dubai
    文学 建筑 2009/12/28 | 阅读: 1891
    The world's tallest skyscraper will open soon in Dubai, even as the emirate continues to be battered by the financial crisis. Is Burj Dubai an expression of failed megalomania or proof of Dubai leader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s stunning vision?The view is clear, the air is soft and silky, and only a thick strip of red separates the sky and the sea at sundown. The boundary between grandeur and kitsch becomes blurred here, halfway up the Burj Dubai, the world's tallest tower.It smells of paint, varnish and new leather, and the steps of female visitors on parquet and marble produce an elegant-sounding echo that suddenly disappears when they step onto soft carpets. An artificial island in the shape of a palm tree is visible to the southwest, and farther to the north is a man-made archipelago that looks like a map of the world.But only the furniture, the carpets, the smells and the sounds are real. The rest is an illusion. The visitor isn't gazing out at the Persian Gulf from 400 meters (1,312 feet) up in the air; in fact, he or she is standing at ground level -- in a model apartment with an enormous mural stretched outside its floor-to-ceiling windows -- at the foot of a hermetically sealed building.The model apartment is located at the recently closed sales office of Emaar Properties, the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mpany behind the Burj Dubai, which has over-extended itself -- with projects from India to Morocco -- and is now selling some of its condominiums at half the list price. After falling by 32 percent in last two weeks, Emaar's stock price gained 15 percentage points again last Thursday. Emaar, like the entire city, is on the brink of ruin, and yet it behaves as if nothing has happened.Dubai, like no other place in the world, epitomizes globalization, "innovation" and "astonishing progress," as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said admiringly in his speech to the Muslim world in Cairo in June. But it also stands for mind-boggling excess. In Dubai, utopias almost feel real sometimes, and reality is sometimes nothing but a mirage.The tower, at any rate, is real. With its 160 habitable stories, it juts 818 meters (2,683 feet) into the sky. Tourists have to kneel down on the sidewalk to photograph the building in its entirety, from base to tip.The Burj Dubai is so tall that Bedouins can see it from their oases 100 kilometers (63 miles) inland and sailors can see it from their supertankers, 50 nautical miles out in the Gulf -- at least on the few winter days when the air is as clear as it's portrayed on the mural in front of the model apartment window.The tower is so enormous that the air temperature at the top is up to 8 degrees Celsius (14 degrees Fahrenheit) lower than at the base. If anyone ever hit upon the idea of opening a door at the top and a door at the bottom, as well as the airlocks in between, a storm would rush through the air-conditioned building that would destroy most everything in its wake, except perhaps the heavy marble tiles in the luxury apartments. The phenomenon is called the "chimney effect."AN ARMY OF IMMIGRANT WORKERSAn army of immigrant workers from India, Pakistan and Bangladesh, who make up about two-thirds of Dubai's residents, built the Burj. Only one in five residents is considered a "local" entitled to a United Arab Emirates passport. Scores of marketing strategists take steps to ensure that no one scrapes away at the silver varnish of this architectural marvel.Security guards quickly remind anyone who comes too close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unauthorized." Those who are invited to tour the building, or even just the grounds, are required to sign a non-disclosure agreement, the terms of which are to be obey "finally, irrevocably and unconditionally." Anyone who violates the terms can expect to face a judge in Dubai.All of this will apply for only a little more than two weeks, until Jan. 4, 2010, the official opening date -- already rescheduled several times -- when the developers hope that the tower will begin serving its purpose as a magnet for a two-square-kilometer new development zone, where the wind was still blowing empty plastic bags across the desert sand only five years ago. And when the Burj Dubai opens, it will likely be one of the last major projects for some time in a city that has risen to dizzying heights and now faces the prospect of a precipitous fall.On a single day, Tuesday of last week, prices on Dubai's stock exchange fell by an average of 6 percent. The Islamic bond issued by real estate developer Nakheel fell to 52 cents a share, at a face value of $1 per share. The rating agency Moody's downgraded six other government-related firms to junk status. Hardly anyone believes that Dubai World, the largest of these companies, will be able to refinance its $26 billion debt within six months, as originally scheduled. The US bank Morgan Stanley predicts another drastic increase in the debt restructuring needs of Dubai's government-related firms to double the current level, or about $47 billion."Within a year, Dubai went from being the best-performing real estate market to one of the world's worst," writes 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Has the Persian Gulf emirate, once praised for its seemingly dazzling future, bitten off more than it can chew? Is the role model for a future-oriented Arabian Peninsula, with aspirations to become a hub of globaliz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nothing less than a model for the future -- a failure?Ironically, it wa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standard-bearer of the West's brand of conservative capitalism, that warned against American and European arrogance and the tendency to write off the upstarts in the Gulf region and in the Third World in general. "The old centers ... view the Dubais, the Shanghais and the Rios with suspicion and with errant conviction that their models are built on foundations of sand, ready to collapse, when it was their own foundations that have proved to be weak," the paper writes. "Judging from the misguided reaction to Dubai's challenges, the past year hasn't changed those attitudes. That should make us worried, very worried, but not about Dubai."It is too early to sound the death bell for Dubai. That, at least, is the impression the sheikhs will try to make when they open the Burj Dubai in early January.A SUPREMELY ELEGANT EDIFICEStill, it would be condescending to dispute that the tower is an impressive, supremely elegant edifice, or that it is nothing less than graceful compared with the plain, cuboids from the age of functionalism or the gaudy, modern towers in places like Kuala Lumpur and Taipei.According to the tower's US architect, Adrian Smith, the floor plan, a central core surrounded by three lobes, is patterned on the blossom structure of the Hymenocallis flower, a shape that simultaneously creates more visible surface area and reduces the wind pressure acting on buildings this tall. As it tapers upward, one of the three lobes is shifted slightly backward about every eight floors, an effect that is reminiscent of an Islamic spiral minaret and provides the tower with 26 terraces. There will be an outdoor pool on one of the terraces, on the 78th floor, and the 124th floor (at 442 meters, or 1,450 feet, above sea level) will feature the world's third-highest observation deck.Uwe Hinrichs, 68, a native of the northern German city of Bremen, had already been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other Dubai landmark, the sail-shaped Burj-al-Arab Hotel, when he arrived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his life in late 2004. The concrete foundation had already been poured, on top of 850 piles, driven up to 55 meters into the desert floor to support a load of 230,000 cubic meters of concrete and 31,000 tons of steel."From a construction standpoint," says Hinrichs, "the Burj Dubai is a relatively simple structure." One of the biggest challenges, according to Hinrichs, was the logistics of the project, an around-the-clock effort that lasted five years -- five years during which people, machines and material always had to be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24 hours a day. Coordinating the whole thing was Hinrichs' job. His levelheaded northern German disposition proved advantageous in his position as chief coordinator, as did the fact that the people he reported to had no objection to the fact that he occassionally leaves Dubai to attend a concert in Vienna or a Rembrandt exhibition in Muscat in the neighboring country of Oman.PART 2: BAILOUTS FROM ABU DHABIIn 2004, a crew of about 2,000 people began building one floor at a time, completing an average of one per week. When interior construction entered its final phase in the fall of 2009, there were 14,000 people working on the project, people from 45 nations, speaking 35 different languages -- engineers in white helmets, security personnel in red helmets and laborers in blue helmets -- and yet there was no Babylonian linguistic confusion on the site. The workers completed a total of 95 million working hours, many at starvation wages. A skilled carpenter earned no more than €12 a day, while ordinary laborers made even less.Façade components were shipped from China, marble panels from Italy and veneers from Brazil. German companies were also involved in Burj Dubai's construction: Lopark, from the western state of North Rhine-Westphalia, supplied parquet flooring, entire football fields of it. The German branch of the US firm Guardian, based in the eastern state of Saxony-Anhalt, provided 174,000 square meters (1.8 million square feet) of solar glass. Dorma, from Ennepetal in North Rhine-Westphalia, supplied hinges and fittings. Duravit provided approximately 4,000 bidets and toilets. And Miele delivered 7,650 household appliances -- the biggest single order in the company's history. Designer Giorgio Armani bought 15,200 plates and cups from Bavarian porcelain maker Rosenthal for his hotel on the first eight floors of the building.German companies also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cessing of the basic core material of the Burj Dubai: concrete. Because concrete dries too quickly at daytime temperatures above 40 degrees Celsius (104 degrees Fahrenheit), the concrete was poured at night. German chemical giant BASF developed a special chemical to make the concrete more malleable initially and later rigid. Putzmeister, a maker of concrete pumps near Stuttgart, provided special high-performance pumps to pump the concrete up to the 160th floor.Quietly and uneventfully, which was entirely to Hinrichs' liking, the tower grew, floor after floor -- until June 6, 2007, when the weather service at the airport e-mailed Hinrichs a satellite image showing a cyclone that had developed over the Indian Ocean, the biggest storm ever recorded in the region, which was heading directly for the Strait of Hormuz. "That was the only day in five years," says Hinrichs, "when we had to close the construction site."The Dubai tower had already surpassed all superlatives in building history. It had overtaken the 509-meter Taipei 101 Tower as the tallest inhabited building in the world, as well as Toronto's 553-meter CN Tower as the tallest freestanding structure. Dubai had arrived at what had become the most ambitious of its goals. The city, a village of pearl divers only a generation earlier, had brought a world record back to the Middle East. For almost four millennia, the Great Pyramid of Giza (138.8 meters) was the world's tallest man-made structure, before it was overtaken by Lincoln Cathedral in England (160 meters, at the time) in 1311.TREMORSWhat could now unhinge this economic miracle on the Gulf? A terrorist attack? A new Gulf war, this time against Iran? Another earthquake, even stronger than the one that hit the region on Sept. 10, 2008?On the day of the cyclone on Sept. 10, 2008, a crane operator working 700 meters above the ground had called Hinrichs to report that it was "shaking" where he was standing. Tremors had shaken the Iranian port city of Bandar Abbas, but in Dubai, few (other than the crane operator) had even noticed.Five days later, Dubai was struck by another sort of tremor, but this one had its epicenter in New York, another city of skyscrapers. On Sept. 15, 2008, Lehman Brothers, the world's fourth-largest investment bank, filed for bankruptcy.Not just Dubai, but the West, too, had been building a tower in the years of the real estate boom, a tower of debt, which now came crashing down. But despite the vast sums of money involved in the crisis in the West, it was and largely remains a strangely abstract phenomenon. Not so in Dubai, however, which reflects the financial debacle more vividly than any other city in the world."Classic megalomania seems to have migrated from people's minds to the system itself. Nowadays the system is crazier than the people," says German philosopher Peter Sloterdijk. "That's why we, as human beings, are terribly disappointed by the course of the crisis. There was not a single colorful individual (in Europe) to make the crisis more interesting. I've never seen such an enormous conspiracy of petty bourgeoise people than at the moment."Sloterdijk may be right when it comes to the bankers, analysts and finance ministers of the West. But he apparently has never heard of 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 60, a horse breeder and poet, a lover of fast powerful cars, an avid falconer and a juggler of billions. Maktoum is the ruler of Dubai and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Many leaders make promises," he said in February 2008, when the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awarded him its medal of honor, "but we deliver."Maktoum had artificial islands built in the waters off his city, with names like The Palm, The World and The Universe. Not just the Free University, but the entire West was fascinated by his energy and optimism. Like the thoroughbred horses in his racing stable, he sent the most capable of his lieutenants into the orbit of globalization, and along the way they built new towers, bought ports and sent airliners out into the world.'CRISIS? WHAT CRISIS?'One real estate company after the next was founded -- Dubai Holding, Dubai Properties, Tatweer, Meraas, Sama -- and it soon became difficult to keep track of who was building what and with whose money. Apparently not even the sheikh himself was always in the know.Only about a year ago, investors were still crowding into the "CityScape Dubai" real estate convention. Former race-car driver Michael Schumacher was there, touting a skyscraper with a covered yacht berth. Nakheel, which is now in very dire financial straits, was seriously talking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building a 1,000-meter tower. And, on the palm-shaped Jumeirah island, Dubai spent $20 million on fireworks to celebrate the opening of the fairytale Atlantis Hotel. "Crisis?" the city seemed to ask, "what crisis?"A year few weeks later, one of Sheikh Mohammed's officials presented the bill: Dubai had amassed $80 billion in debt, $50 billion of which, or about two-thirds of it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was scheduled to mature by 2013.For a few days, the sheikh suddenly disappeared from the scene. Rumors emerged he was ill and that he was "melancholy." Then he reappeared and began to whitewash the situation, claiming that the crisis had not affected Dubai, that Dubai had actually overcome the crisis, and that Dubai and its wealthy neighbor, Abu Dhabi, were as close and inseparable as brothers.But the "brothers" from the neighboring sheikdom, with whom the Dubaians form the bulk of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no longer wanted any part of Dubai's excesses. Abu Dhabi has 7 percent of worldwide oil reserves, and its 64-year-old emir, Sheikh Khalifa bin Zayed Al-Nahyan, is the president of the UAE, while Dubai's Sheikh Mohammed is only its premier -- and Abu Dhabi now views the prestigious activities of his relative in the neighboring emirate with growing mistrust, and probably some envy.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Abu Dhabi rescued Dubai from the worst of its problems with a $20 billion cash injection. The emirate stepped in again earlier this week, providing Dubai with an additional $10 billion in financial aid. The emirate may have abundant assets in its $500 billion sovereign wealth fund, but how much longer will it be willing to bailout its neighbor? The sheikhs of Abu Dhabi seem to prefer to spend their money on sounder, more sustainable projects, such as an emissions-free eco-city called Masdar, where the emirate plans to conduct research on projects for the post-petroleum age.In the last four weeks, the sheikh has revealed -- not always voluntarily -- how serious the crisis is and how deeply it affects him. At first, the normally restrained sheikh lost his composure and told the critical Western media to "shut up," and then he dismissed three of his closest advisers on the emirate's central financial council. A short time later, he waxed poetic when he described the crisis as "the fruit-bearing tree that becomes the target of stone-throwers."PART 3: A SYMBOL OF EARTHLY TEMPTATIONIn truth, Sheikh Mohammed, the poet-prince, has good reasons to look forward to the day when the Burj Dubai opens its doors. With one snip of the red ribbon, he will be taking up the thread of a great epic, a saga of humanity that goes well beyond the financial problems of a debt-ridden Gulf emirate. Once before, the Eastern World is said to have been the home another groundbreaking tower, in Babylon, the legendary Mesopotamian city between the Tigris and the Euphrates.Archeologist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Tower of Babel did indeed exist in the 3rd century B.C. They estimate that the skyscraper of antiquity was 90 meters tall, a marvel of the day, and was constructed on a platform that was 90 meters square. If this were true, the tower would have been one-ninth as tall as the latest wonder of the modern world. According to the Bible, the Tower of Babel was much more than a building, but rather a symbol of earthly temptation. "Come, let us build ourselves a city, and a tower with its top in the heavens, and let us make a name for ourselves." These words, which sound strikingly like a motto of today's rulers of Dubai, are in fact from the Book of Genesis in the Old Testament. Even today, many of the faithful believe that endeavoring to be like God is a presumption that must invariably lead to punishment.MEGALOMANIA OR A GRAND ACHIEVEMENT?Nevertheless, the excessive building of cities and towers seems to be a cross-cultural constant, a dream and nightmare alike for mankind, from the Babylonians to the heroes and villains of the present. The ruler of Dubai isn't the only one who has carried out his plan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gleaming facades.President Nursultan Nazarbayev of Kazakhstan had Astana, an entire city of monumental avenues, triumphal arches and pyramids built as his new capital, where marble contrasts with granite, buildings are topped by gigantic glass domes and, on the Bayterek Tower, every subject can place his or her hand in a golden imprint of the president's hand.In the Burmese jungle, dictatorial generals had an absurd new capital, Naypyidaw, or "Seat of the Kings," conjured up out of nothing. Yamoussoukro, the capital of Côte d'Ivoire and a memorial to the country's now-deceased first president, Félix Houphouët-Boigny, is even a step closer to the brink. The city is filled with grandiose buildings, but there are hardly any people to be seen. The Basilica of Notre Dame de la Paix is a piece of lunacy inspired by the Basilica of St. Peter in the Vatican, but the African church is even bigger than St. Peter's. Indeed, it is the world's largest Catholic church.It is easy to ridicule the megalomaniacs and their hubris and to rail against the record-breaking mania reflected in their ostentatious buildings, phallic symbols of the rise to power of nouveau-riche potentates.And yet, aren't Brasilia and Canberra, the South American and Australian versions of the man-made model city, remarkable successes? Hasn't history proven at least a few visionaries right, people whose achievements we continue to marvel at today: the creators of Giza on the Nile, Machu Picchu in the Andes and Angkor in Cambodia, or the planners of St. Petersburg?Today, the pyramids of the pharaohs, the mountain fortress of the Incas and the sacral ruins of the Khmer are admired as part of the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places that attest to man's greatness. They are the great and magnificent achievements of past eras. Nowadays, the center of St. Petersburg -- designed on the drawing board, like Dubai today, more than 300 years ago -- is still considered an ideal city and an example of successful urban planning.Where the emirates are built on sand, the banks of the Neva River were once swampland. At the behest of the czar, St. Petersburg was not just created as Russia's window to the West, but as a reflection of what the modernists of the day defined as utopian. "Now, city of Peter, stand thou fast, Foursquare, like Russia; vaunt thy splendor! The very element shall surrender And make her peace with thee at last," Alexander Pushkin, the congenial poetic counterpart to Peter the Great, wrote in his poem "The Bronze Horseman." It was pure hubris, cast in the form of magnificent verse.What happens today in Dubai -- or in Shanghai or Astana -- generally happen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n authoritarian form of government. In democracies, people cannot be dispossessed and driven off their property but, instead, can hire attorneys to assert their rights. In democracies, more or less reasonable building codes and ordinances, as well as licensed appraisers, ensure that uncontrolled growth and injustices are kept in check. But this limiting effect also applies to creativity, spontaneity and "positive" megalomania, resulting in a general leveling of things.THE VIRTUE OF TAKING THE PLUNGE"This society is mediocre," the poet and sharp-tongued contemporary critic Hans Magnus Enzensberger once wrote about German reality. "Its political leaders and its works of art are mediocre, as are its representatives and its taste, its joys, its opinions, its architecture, its media, its fears, vices and afflictions." And then, in his essay "Mediocrity and Delusion," Enzensberger writes: "There is something cathartic about this realization."Somewhere between Western suburbs and Yamoussoukro lies Dubai. Whether its Burj, its tower, will ever become a part of the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is still open, as is the question of how long it will remain the world's tallest structure. China, Saudi Arabia and Kuwait are already planning towers that will be much taller than the Burj Dubai, reaching more than 1,000 meters into the sky.In the Book of Isaiah, the Bible describes the fall of Babel as follows: "And suddenly your downfall will come, and it will come unexpectedly." If the words of the Old Testament are to be believed, the megalomaniacal tower builders of today cannot expect external support: "Thus shall they be unto thee with whom thou hast labored, even thy merchants, from thy youth: They shall wander every one to his quarter; none shall save thee."The Burj Dubai was not cheap, and perhaps it was even unaffordable. But at least the sheikhs of Dubai have taught their contemporaries one virtue: the virtue of taking the plunge.
  5. 侯宜杰:清末官制改革中赵炳麟与袁世凯的争论
    社会 历史 2010/01/13 | 阅读: 1862
    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发了仿行立宪的上谕,确立预备立宪为基本国策,从改革官制入手,以立基础。这是一个震动中外的异常之举,宣布了国家由此进入预备立宪,即由封建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过渡的新时期,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开始近代化。次日朝廷派定载泽等编纂官制,制定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直隶总督袁世凯是其中之一,并命庆亲王、首席军机大臣奕匡和大学士孙家鼐、军机大臣瞿鸿机总司核定。官制改革揭开了清廷预备立宪的第一幕。近年一些论著在谈及此次改革时,往往把袁世凯当作统治集团中改革派的代表;而把御史赵炳麟与瞿鸿机视为反对派的典型人物。笔者以为这种划分不太妥当,故略述浅见。某些论著作上述划分的根据,主要是因为在1906年的中央官制改革中袁世凯极力主张设立责任内阁,赵炳麟与瞿鸿机则加以反对。设立责任内阁诚然是预备立宪的一个关键问题,但设立什么样的责任内阁,何时设立,却关系到立宪层次的高下乃至真假,关系到晚清的政局。因此,要评判他们的是非曲直,就不能不对袁世凯设计的责任内阁及其意图作具体深入的分析,看一看赵炳麟、瞿鸿机反对的目的何在,有无道理。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要依靠各级政权的决策部署和贯彻执行,清廷决定首先改革官制,未尝不是抓住了重要的一环。当时的中央机构完全是封建主义的,无法适应预备立宪的要求,确有进行改革的必要。问题在于是否按照资产阶级立宪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在此次中央官制改革中,袁世凯的确特别活跃,尤其热衷于设立责任内阁。1906年8月下旬奉诏入京讨论实行立宪大计时,他即向慈禧面奏,必须先设责任内阁。参与官制改革之后,他马上控制了编制馆,一切改革官制的说帖均需经其阅定,然后向厘定官制大臣提出,并在编制馆中安插了许多亲信,负责起草修改方案,贯彻他的意图。经过一个多月的整订,袁世凯等拿出了一个全面改革官制的初步方案,除对原有的各部院提出精简合并外,还增设了一些新的机构,最重要的有责任内阁、资政院、行政裁判院,集贤院、大珲院、审计院等。依据内阁官制,内阁政务大臣由总理大臣1人、左右副大臣各1人,各部尚书11人组成,“均辅弼君上,代负责任”,“凡用人、行政一切重要事宜”,由总理大臣“奉旨施行”,并有“督饬纠查”行政官员之权;皇帝发布谕旨,内阁各大臣“皆有署名之责,其机密紧急事件,由总理大臣、左右副大臣署名”,关涉法律及行政全体者,与各部尚书联衔署名,专涉一部者,与该部尚书共同署名(见《内阁官制清单》,载《改定官制原奏全录》)。成立责任内阁无疑比过去不负政治责任的军机处是前进了。但是,如此之内阁是不是真正的资产阶级立宪国家的责任内阁呢?显然不是。第一,从形式上看,君主立宪国家的总理大臣只有1人,这一方案则增设了两名副大臣,认为“维新伊始,机务尤繁,不可无分任之人为之参赞,必援立宪各国首辅一人之例,尚非其时”(《阁部院官制节略》,载《改定官制原奏全录》)。第二,从内容来看,一般君主立宪国家的责任内阁均对国会负责,国会是资产阶级民主在政权组织形式上的主要体现。尽管袁世凯认为目前条件不成熟,国会一时难于成立,然而作为一个全面的预备立宪的改革方案,也应将国会的性质、权限以及与责任内阁的关系等等明确规定下来,以便向着这个目标迈进,体现立宪的基本精神。可是,他不提国会,只讲资政院;而资政院又是由原政务处改设的,总裁、副总裁由皇帝从王公大臣中特旨简派,议员也不由民主选举产生,而从王公世爵勋裔中钦选,从京宫中会推,从各省和八旗士绅中保荐,根本不是国民代议机构。它没有什么职权,只不过是政府的“采取舆论之地”,议决对内阁毫无约束力量。袁世凯等关于设立资政院的说明,更将其用心暴露无遗,其中写道;“国民义务以纳税为一大宗,现在财政艰难,举行新政何一不资民力,若无疏通舆论之地,则抗粮闹捐之风何自而绝?营业税,所得税等法必不能行”。“近日民智渐开,收回路矿之公电,告讦督抚之公呈纷纷不绝,若听其漫无归宿,致人人有建言之权,时阅数年,政府将应接不暇。惟专设一舆论总汇之地,非经由资政院者不得上闻,……通国之欲言于政府者,移而归诸资政院,化散为整,化嚣为静,又限制该院只有建言之权,而无强政府施行之权,使资政院当舆论之冲,政府得安行其政策,而民气疏达,亦不致横决难收,保全甚大”(同上书,《资政院节略》)。说穿了,其意图有二,一是藉资政院增加捐税,二是让资政院分谤,绝无扩大民权之意。不仅如此,他连唯——能够纠劾行政的都察院也主张取消。任何立法监督机关都不要,还谈什么预备立宪?不过是加强专制而已;第三,依照袁世凯设计的方案,将来势必造成由昔日皇帝专制变为内阁专制的局面。因为方案规定内阁特别是总理大臣、副大臣代替皇帝负责任,这就意味使皇帝处于无权的地位,皇帝发布谕旨,须经内阁副署,反过来,不经内阁副署,谕旨便不发生效力。这样在名义上是内阁“辅弼君上”,“承旨施行”,实际却将皇帝的用人、行政大权转归内阁之手。为了掩饰问题的实质,消除慈禧疑虑,袁世凯等特在《资政院节略》中对内阁权限过重加以解释说:“言官交章弹奏,多以政府权重为词,不知东西各国内阁只总理大臣一人,从无专权之事,因有议院持其后,舆论所是者,政府不得尽非之,舆论所非者,政府不得尽是之。…安有前明阁臣自作威福之事乎!”此乃地地道道的欺人之谈。立宪国家的总理大臣之所以“从无专权之事”,并非由于畏惧“舆论”之故,而是由于国会具有立法权和监督权,使内阁不能专权。内阁如不执行国会通过的议案,或胡作非为,国会便对之进行弹劾,掀起倒阁风潮,迫使内阁辞职。袁世凯等却把国会的立法和监督作用故意歪曲为“舆论”,就是企图使人相信,不设具有立法权和监督权的国会,只成立供政府“采择舆论”的资政院,内阁也不会专权。这种偷梁换柱的说法当然是欺骗不了稍具立宪常识的人们的。袁世凯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设立责任内阁?立宪派的刘厚生作了如下分析:他想“拥护庆王做国务总理大臣,自己做副总理大臣”;“如此,则一切用人之权,都操在庆王之手,说穿了,就是在世凯之手”,“另有一个不可告人的隐衷”是,“他见那拉氏年过七十,气体渐衰,深恐那拉氏忽然死了,他所出卖的光绪一旦恢复政权,东窗案发,他的首级难保。他想必须早早预备办法,必须身在北京方能预先布置,方能临机对付”,“假如他到北京,做了副总理大臣之后,他更可以控制宫廷,唯所欲为”(刘厚生《张謇侍记》第135—136页,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版)。刘的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新官制草案拟出后,袁世凯即让其联姻不久的户部尚书张首熙具疏密保奕匡为总理,袁为副总理,就是十个明证。那么,假若按照袁世凯设计的方案改组中央机构,并且按照他的意愿由他和奕助缉阁,中国是否就能顺利推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回答是否定的。众所周知,袁世凯惯于搞政治投机,戊戌变法时出卖过维新志士,1901年清廷下诏变法,他奏陈的一套全是洋务派的主张;立宪思潮兴起后,他的投机面目再次得到充分表露。1904年,立宪派首领张謇致其一函,以日本之伊藤博文、坂垣退助相期,请其出面赞助立宪。他知道气候不到,怕冒风险,答以“尚须缓以俟时”(张謇《年谱》第12页,载《张季子九录》“专录”卷七),加以敷衍。1905年立宪思潮高涨,张謇又从个人的安危荣辱下说词,函其倡导立宪,“执牛耳一呼”,建立“不朽盛业”,直到这时,袁世凯方看清立宪潮流不可阻挡,再不表明态度,就将在政治上陷于孤立,要消灭声势日渐强大的革命运动,也只有实行立宪一途,同时为了执立宪之牛耳,趋会时势,博取美名,夺取更大权力,他才决定联合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电奏实行立宪政体,后又单独奏派王公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法。所以,从一开始,袁世凯的赞成立宪就不是真诚的,而是在立宪派推动下,在时势潮流驱迫下的应变和投机行为。时隔两个多月,即同年9月,载泽等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遭遇革命党人吴樾的炸弹轰击后,他又变得反复无常,非但不再象其他大臣那样积极,反而成了立宪的主要阻挠者。载泽抵达英国伦敦时,出使英国大臣汪大燮曾问阻挠立,宪者为谁,载泽即答称;“小阻盛宣怀,大阻袁世凯。”袁于奏对时谓“可有立宪之实,不可有立宪之名”(《汪康年师友书札》一,第837页,上海古籍出版杜1986年版)。他的奏陈一度大大动摇了慈禧的决心,以致出洋考察政治大臣行期迟迟准定。张謇说他此时“觇候风色不决”,实非妄言。而到了1906年7月出洋考察政治大臣归来同声奏请立宪后,他对立宪又表现得空前热心积极。8月下旬奉命进京讨论是否实行宪政,他极表赞成,对人扬言,“官可以不做,法不可不改”,“当以死力相争”(陶湘《齐野东语》,见陈旭麓主编《辛亥革命前后》第 28—29页)。“有欲梗其议”者,他就大扣其政治帽子,呼叫:“有敢阻立宪者,即是吴越(樾)”,“即是革命党!”经其恐吓,“于是无敢言者”(孙宝碹《忘山庐日记》下,第914页)。袁世凯不仅是个政治投机分子,而且野心勃勃。他自1901年11月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后,身兼八大要职,势力迅速膨胀。迨至1905年训练完北洋六镇新军,成为北洋军事政治集团的总头目,益发炙手可热。同时在此期间不断利用巨额公款贿买奕匡,与之结成死党。奕匡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著称于世,“不问政事,专事货贿”(魏元旷《尤宣佥载》第4页),倚袁为左右手,遇有要事,必然咨商,完全成为袁的傀儡。袁则以奕匡为奥援,拼命扩张势力,排斥异己,干预朝政。奕匡、袁世凯集团是清政府内部最大的实权派,也是腐朽势力的代表,他们朋比为好,纯粹为了一己私利。既然袁世凯是个政治投机分子,与奕动结党营私,他们对立宪的态度及主张必然取决于是否对已有利,思想深处绝不会真正拥护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企望他们推进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根本不可能的,而这也就是他们在制定官制改革方案时力主设立责任内阁,舍弃成立国会的原因之一。改革官制既是关系到要不要预备立宪,如何预备立宪的重大问题,实际上也是一次政治权力的再分配,牵涉到所有官员和集团的切身利害,自然会引起不同的反响。袁世凯设计了那样一个抛弃民主,企图使内阁专政的改革方案,又企图与奕动出而组阁,操纵国柄,无疑也会遭致一些官员的反对。反对设立责任内阁的官员,约而言之,可分两类,一类为封建顽固守旧派,一类为赞成立宪的改革派。御史刘汝冀,王步瀛、张瑞荫,-翰林院侍读柯劭态,吏部主事胡思敬,皆认为设立责任内阁会造成君主大权旁落、权臣窃弄政柄的恶果,坚决予以反对。翰林院侍读周克宽全面否定,官制改革,主张保留旧制(见《清末预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421、423、427、429、430、410、433,419 页)。内阁中书王宝田等说:立宪“有大谬者四端,可虑者六弊,不可不防者四患”,“限制君权,只能使国家“速其祸”;改革官制是“用夷变夏,乱国法而害人心”,设立内阁,实为大臣“藉以自便其私也”,“实阴以夺朝廷之权也”(同上书,第152—157页)。内阁学士文海也指斥立宪有“削夺君主之权”,设立内阁有“败坏国家”等六大错,要求立即裁撤编制馆,饬令袁世凯速回本任。这些人不仅坚决反对改革官制,并反对立宪,是十足的封建顽固守旧派。御史蔡金台、石长信、王诚羲、史履晋却是一致反对立即设立责任内阁,而赵炳麟特别突出。赵炳麟,广西全州人,1895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906年补授御史。他于拜命御史的隔日上折指出:君主立宪国的君主“所以巩固其权力者,在有下议院以监督其行政诸臣,而军政、财政议院不承认,政府无从逞其强权,虽有枭雄不敢上凌君而下虐民者,群策群力有以制之”。今“民智未开,下议院一时未能成立,则无以为行政之监督,一切大权皆授诸二三大臣之手。内而各部,外而各省,皆二三大臣之党羽布置要区”。“行之日久,内外皆知有二三大臣,不知有天子”,此乃 “大臣专制政体”,“流弊必至凌君”。“故今日而言立宪必自地方自治始,使地方议会组织完密,逐渐而组织下议院,一面就内外官制因名核实,各定办事之权限,无事过为纷更也”(同上书,第123—125页)。他觉得此折阐述得还不够充分,四天后又上折剖析了奕、袁所拟内阁官制的危害,说;内阁官制取法日本,但比日本内阁权力更大。“夫各国政府权力之重,原过于君主,故名之曰责任政府”。“然各国政党虽纷,而其君臣上下固相安于无事,君主虽不负责任,而常定于一尊,未闻其有跋扈之臣,致起萧墙之祸者,则以其有议院为之监督也”。“我国教育未兴,率有私党无公党,原无政界思想,只以富贵相求,富贵所在,即声气所通,故在朝只有私党之营,在野绝无政党之固,上下议院不克成立者以此,责任政府不能仿行者亦以此。若贸然行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遽立此无监督之责任政府,恐患气之乘不在敌国外忧,而在邦域之内也”。西方各国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鼎立,“而国以安”;从内阁官制方案看,总理大臣非特代替君主有行政全权,实际兼操了立法和司法大权,此等威势权力是古今中外所无的。“若据此推行,恐大权久假不归,君上将拥虚位,议院无期成立,下民莫敢谁何,颠覆之忧,将在眉睫”。最后提出;无论原内阁与军机处合并与否,“应暂仍旧制,以为承旨传宣之地位,不作总挈行政之枢机。一俟上下议院成立之日,乃为责任政府设置之时”。“无论如何,必使上下议院与责任政府同时设立,以免偏重”。如此,则“政柄之倒持,权臣之专国,可自此而息”(同上书,第438—443页)。赵启霖评论说,此折“敷陈透彻,缅缅万言,两宫动色嘉纳,一时都下传诵殆遍,君遂以名谏官闻天下”(赵启霖《滑园集》第4卷18页)。慈禧最终否定了责任内阁,仍然保留军机处,赵炳麟的奏陈无疑起了重要作用。尽管赵炳麟坚决反对建立责任内阁,然而他并不属于阻挠政治改革的顽固守旧派。这是因为:首先,他与前述的王宝田、文海等人有原则区别。王宝田、文海等反对设立责任内阁是为了抵制立宪,而赵炳麟则是积极主张实行立宪的。早在1902年8月,他在进呈御览曲《防乱论》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一政治主张:“麟以为欲固国本,必达下情,欲达下情,必行宪法。考泰西宪法等差,曰君主宪法,若英若意是也,曰民主宪法,若法若美是也,曰联邦宪法,若德若澳是也。其法皆君民互相保护、互相限制之公义。昔人云,泰西以法立国,其国祚多延至于余年,盖恃此耳。民主、联邦宪法,断不可行于中国。惟君主宪法,其君执一切主权,其民有一切公例,参酌行之,有利无害。今律例既奉旨参用西法矣,倘令出使诸臣译各君主国宪法,下督抚部院详细考求,稽之于古,准之于今,与斯民订保护限制之公约,将见明谕朝下,民心夕协。宪法既行,一切用舍举废兵刑财赋皆秉公约,君以民为心,民以君为心,安有革命之说摇惑众志哉!”(赵炳麟《文存》第l卷36—39页)在所有官员中,赵炳麟是义和团运动后仅次于出使日本大臣李盛铎而明确建议朝廷实行立宪的第二人。其次,他不是因为责任内阁制度不好而加以反对,而是认为不到时候,不同意立即设立。他强调立宪的根本精神在国会,只有待国会成立时才能设立责任内阁。他认为,惟有先成立国会,后设责任内阁,至少是二者同时成立,国会才会尽可能地摆脱行政强权干预,制定出一部民主程度较高的宪法,才能够实施立法和监督权,将内阁约束在民主政治的轨道以内,顺利实行立宪。否则,内阁就会利用代替君主负责任和本身的职权颁布压抑民主的宪法,对国会进行种种限制,”甚至藉口人民文明程度不足,无限期拖延国会成立,厉行独裁专制。再次,赵炳麟斗争的直接矛头是针对袁世凯的政治野心。对此,他说得非常明白;当是时,直隶总督袁世凯自戊戌政变与皇上有隙,虑太后一旦升遐,必祸生不测,欲以立宪为名,先设内阁,将君主大权潜移内阁,己居阁位,君同赘疣,不徒免祸,且可暗移神器。(赵炳麟《津院奏事录》第1卷18页)正因看透了袁的用心,他才尖锐地予以揭露,阐明内阁与国会的关系,宁愿在国会成立之前仍让改革皇帝光绪执掌国家大政,也不让袁的野心实现。因此,他是一个主张以正确方法推进预备立宪的改革派。他反对立即设立责任内阁,是改革派内部筹划预备立宪不同方法的分歧,就其同袁世凯的争论看,则是真假立宪的斗争。这里附带说明一下,军机大臣瞿鸿机在责任内阁问题上与赵炳麟取同一立场,目的类似,而更侧重于同奕匡、袁世凯集团的斗争。瞿鸿机过去当然是个封建官僚,但在1904至1905年期间,经过江浙立宪派汤寿潜、张美翊、陈黻宸等的说服动员,他的思想有明显转变,不仅采纳立宪派的进言,同意派人出洋考察政治,而且“自请亲赴欧美考察政治”,并向慈禧、光绪“造膝密陈”,积极促成了政府派遣大臣出洋考察政治。1906年,他又是积极主张宣布预备立宪的决策者之一。所以他反对立即设立责任内阁并不说明他不赞成改革,而是另有原因。他“持躬清刻”,“锐于任事”,颇负清望,亦受慈禧信赖,对于奕勖的昏庸贪婪、袁世凯的植势跋扈,及其二人的结党营私深恶痛绝,时刻想裁抑袁的权力,议事常与奕匡争持,与奕、袁交恶已非一日。袁初曾着意拉拢瞿,均为瞿婉辞。改革官制时瞿为总司核定大臣之一,隐操可否之权,袁为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特密请瞿先示意旨,并有意推瞿为内阁副大臣,与奕匡共同组阁。瞿不愿与奕、袁同流合污,同时预料组阁以后一己之力难与相抗,朝政必为之把持,心中并不同意。但其城府甚深,表面不置可否,而暗中向慈禧进言,卒使军机处保留,“世凯大失望,益衔鸿机”(汪诒年《汪穰卿先生传记》第4卷8页,1938年版)。瞿、袁的分歧表象上是要不要立即设立责任内阁,而其真意所在乃是“斗法”,故亦不应将瞿鸿机划归反对改革的顽固守旧派。1906年官制改革以后至1909年1月2日袁世凯被开缺之前,赵炳麟与袁世凯仍有几次交锋。事实进一步证明,他们之间的分歧绝不是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而是真假立宪的斗争。1907年,在“丁未政潮”中奕匡、袁世凯利用诬陷和指使侍读学土恽毓鼎参劫手段,将政敌瞿鸿机和粤督岑春煊赶出政治舞台。赵炳政洞烛其奸,7月7日上《请销党见疏》,以“消党祸而延国运”,要求朝廷将康熙皇帝禁绝朋党的上谕饬令“各部院及直隶总督书之匾额,竖于衙署,俾触目警心,预防流弊”(赵炳麟《谏院奏事录》第3卷7—11页),打击所向直指奕袁集团。在赵炳麟等官员的参劾下,袁世凯内不自安,7月25日上折奏请赶紧预备立宪,并陈述政见十条,再次强调必须早建责任内阁,认为“立宪关键,此其先务”,并设资政院,“为采纳舆论之地”(《直隶总督袁世凯密陈管见十条清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军机处珠批档),以掩盖其内阁专政的诡谋。赵炳麟知其故技重演,也于8月11日上折,针锋相对地提出,“组织内阁,宜明定责任制度,确立监督机关,以杜专权流弊”。具体意见有五:1.“政权,兵权不可混台”,内阁总理大臣、副大臣不得兼任海陆军及参谋本部之职。2.资玫院应实有议院性质,在国会未成立之前,凡资政院通过的议案,“政府不得拒绝”,如政府违法失政,遭资政院弹劾,“必付行政裁判官评议,其重大者,政府不得居其位”,资政院必须先内阁而建。3.同时设立审计院和行政裁判院,监督财政和行政,“以制行政之专横”。4.整顿都察院,“以备君上之耳目’,国会成立前不得裁撤。5.定内阁大臣任期年限,皆三年为一任,良者再任,不得连三任”。实行以上五条,方能维持秩序而无患气之乘”(《清末预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511—513页)。不久,都御史陆宝忠等奏请将都察院改为下议院。对这种以官员代替议员的荒唐至极的建议,袁世凯竟欣然支持。赵炳麟得悉,认为此举“大失立宪精义”,立即上疏加以驳斥。赵炳麟始终认为,袁世凯只要内阁,不要国会和以都察院冒充下议院的主张,抽掉了立宪的主要精神;国会——民主,搞的绝不是真正的预备立宪,而是内阁专权。赵炳麟对袁世凯的为人及其在预备立宪问题上所玩弄的花招认识深刻,入木三分,揭露击中要害。的确,袁在预备立宪后除了处心积虑地想成立责任内阁以达其操揽朝政的私欲外,政治上毫无建树,对民权反而极尽摧抑之能事。1907年9月调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后,他完全不顾江浙人民的强烈愿望,竭力压制收回路权的运动,1908年各省人民进行国会请愿时,他阳为赞成,而阴阻都察院代奏,并怂恿张之洞 “举发康梁乱政秘谋”(《梁启超年谱长编》第451页),挑唆慈禧解散了立宪团体政闻社。对此,立宪派是心明眼亮的。1909年1月袁世凯的党羽广造袁被开缺系“因首倡立宪获咎”(《时报》1909年1月5日),是“实行排汉也,反对立宪也”(赵炳麟《诔院奏事录》第5卷13页)的谣言,蛊惑人心。立宪派立即义正辞严地予以坚决回击,指出:袁世凯当初赞成立宪,设立责任内阁纯然出于卑污的个人动机;入军机以后,从未“建一谋,行一政,促立宪之进步”(《时报》1909年1月5日一6日),且用事实阐明“其所深恶痛绝,除之惟恐不力者,则在民权”“假文明之面具,而行其野蛮之手段”(《大公报》1909年1 月8日),嫉视热心立宪的人士,“认为大仇巨敌”,袁实“非真正主张立宪者”(《时报》1909年1月14日)。同时告诫人们:若此等人果能盘踞政界耶,则内阁不知为何等责任,国会不知有何等权力,名为立宪,实则较之专制尤为惨酷”。清末政府的政治改革就是实行预备立宪,因此,毫无疑问,衡量统治集团中的人物属于改革派或反对派,也只能以其对预备立宪的态度为标准。然而,历史现象极其错综复杂,历史人物活动的动机与立场各种各样,所以要对各个官员的政治倾向做出正确的评忙,绝不能单纯局限于其对立完的表面态度。不然,势必混淆问题的性质,得出不当的结论。
  6. 刘复晨、王刚:崔真实法与网络重生
    法律 2010/01/24 | 阅读: 1158
    韩国家喻户晓的明星崔真实2009年10月2日自杀身亡,这使得韩国朝野对于在网上散布谣言和恶意留言的惩处以及网络实名制的关注逐渐升级。韩国舆论指责恶意留言者逼死了崔真实,要求加强法律制裁力度。目前,韩国政府和执政党正积极着手修订严惩网络恶意留言的法律,被称为“崔真实法”。此前,也有因为网上散布著名人士的相关谣言而遭到惩治的案例,但是处罚太轻,不过是隔靴挠痒而已。崔真实的死使韩国社会认识到必须彻底治理网络暴力,制定相关法律的呼声达到了高潮,因此实行实名制和强化对恶意留言帖子处罚的“崔真实法”受到了普遍关注   “崔真实法”:斯人远去能否换回网络重生  本报驻首尔记者 刘复晨 本报记者 王刚   崔真实于10月2日在家中自杀后,大批媒体守侯在崔真实住宅门口。 图为崔真实葬礼现场。  不堪流言中伤巨星陨落韩国社会受到巨大冲击  10月2日上午,深受韩国国民喜爱的巨星演员崔真实(40岁)在家中死亡。在确认崔真实的死因是自杀之后,警方、家属都认为崔真实之所以选择自杀,是因为网络上流传的谣言以及恶意评论。  5年前,崔真实与前夫离婚后就一直有轻微的抑郁症症状,在此期间一直服用神经安定剂等药物。最近崔真实因网上流传其被卷入与演艺界人士安在焕自杀相关的高利贷事件中,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谣言通过网络、MSN、Email迅速传播开来,主要内容是说:崔真实借给了安在焕巨额钱款,当安在焕没有及时还债时,曾经威胁说要杀了他。有些网民轻信谣言,评论道:“如果你这样的叫真实,那我就该叫虚伪了!”  据崔真实的好友及家人讲,崔真实对网络上的恶意留言非常在意,经常深夜浏览有关信息,并多次流泪对家人称“冤枉啊,为什么大家都那样对我啊?”。最终,崔真实无法抵御巨大的精神压力走上绝路。  崔真实作为韩国最红的演员之一,广泛地活跃在电影、电视及广告界,有人评价:“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照片最多的女人要数已故的英国王妃戴安娜了,而在韩国,崔真实是为世人留下无数珍贵照片的第一人”。在韩国,崔真实似乎并非生活在剧院里,而是生活在每一个韩国人家的客厅里,在每个韩国家庭的卧室里。因此,崔真实的自杀给韩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可想而知。  崔真实自杀的消息传开后,数十万网民登陆崔真实的个人网站,表示很难接受这一事实。网民一致表示“这是哪来的晴天霹雳啊!”,对巨星之死感到惋惜。一位网民说:“脑袋一片空白。”另一位网民说:“希望这不是事实。”网民还留言说“虽然听到很多自杀消息,但真希望这次是假的”、“她的孩子可怎么办呢”、“若果真属实,演艺界便失去了一颗巨星”等,掩饰不住震惊。也有很多人表示:“害死崔真实的凶手是那些写恶意评论的网民”,“捏造谣言的人应当受到惩罚。”  崔真实冲出婚姻失败带来的低谷,迎来“第二巅峰期”,这样的她居然选择自杀,这是给韩国社会带来冲击的核心原因。韩国演艺界有关人士纷纷表示“生活充满活力的她怎么会死呢?”“难以置信”、“到底是为什么?”等,到处是无法理解的表情。但韩国演艺界一位人士也透露:“离婚后,崔真实曾因忧郁症到医院接受过治疗。尽管她很自信也很坚强,但不只一次受到网络恶意留言的打击,尤其对其子女的恶意留言使她感到非常痛苦,最近的高利贷传闻更令她饱受折磨。”  崔真实的死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时代周刊》7日通过题为《明星的自杀震惊全体韩国人》的报道,对把崔真实逼向绝路的韩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崔真实之死在韩国社会引起的震动进行了集中阐述。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标题是《网上谣言使韩国女演员自杀》。此外,日本和意大利等国的媒体也纷纷进行了报道。  网络暴力呈愈演愈烈之势在韩国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韩国有3536万网民,占总人口的77.1%。超高速度的网络加入比例占到总家庭数的70%,排名世界第一。但是,网络上网民之间的对话和讨论文化已经超越了言论自由的范围,演变成了胡言乱语、谩骂诽谤满天飞。  近年来在韩国,恶意帖子受害事件持续增多。据称,去年1、2月份相继自杀的歌手U-nee和演员郑多彬都是因为受到恶意帖子的骚扰。随着崔真实因恶意帖子而自杀,藏在匿名外衣之下的网络暴力的弊端和危害正在韩国发展成为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韩国国家青少年委员会2006年对4560名全国青少年、家长、教师做的调查结果显示,73.6%的人因为网络暴力而备感不安,其中高中生中感到不安的比例更是达到84.7%。根据韩国广播通信审议委员会的资料,不法、有害信息举报案件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已经由2003年的7万3511件发展成为 2007年的19万1488件。其中,权利受到侵害的举报案例数量由2003年的806件上升至去年的超过1万5000件,5年之中增加了18倍以上。所谓“权利侵害”是指通过发帖诽谤特定的人、传播虚假事实,以及上传诋毁名誉的帖子等。  审议机构判定为“有问题”的案例数也在成比例增加。2005年,审议机构命令“改正”的案例有4万2600余件,去年为11万2200余件。其中“权利侵害”方面出现问题,要求改正的案例也由2005 年的1513件增加到去年的8171件。特别是,其中99%的帖子都被删除。可见,审议机构已经认识到该问题有多严重。  同时,网络犯罪、特别是名誉诋毁相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据韩国警察厅消息,“网络犯罪”由2004年的7万7099件增加到2007年的8万8847件。其中,通信诈骗或个人信息侵害、非法复制出售等领域的案件时增时减,与之想反,与诋毁名誉相关的犯罪却一直持续上升。名誉诋毁由2004年的3667件增加到2007 年的10028件,增加了173%。2008年上半年该类案例就达到5145件。  恶搞艺人,在韩国网络上可以说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因为对那些恶意留言的恶搞者而言,艺人无疑是最好的谈资对象。崇实大学朴昌浩教授表示:“网民抱着"恐怕没事吧"的想法散布有关艺人的谣言,网络的性质使得这些谣言或者回帖再生产,从而具有了自我增长功能,常常会给当事者造成严重伤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络虚假信息和恶意回帖对韩国的对外形象也造成了巨大损害。比如在美国进口牛肉风波中,由网络媒体煽风点火引发的疯牛病的荒谬理论,让韩国在几个月之间持续动荡。  警方检方迅速采取行动多项措施整顿网络秩序  崔真实自杀后,在网上散布谣言和恶意留言的行为逐渐成为韩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韩国舆论指责恶意留言者逼死了崔真实,要求警方严惩造谣者。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加强法律制裁力度,以防止被恶搞者步崔真实的后尘。  韩国警察厅5日表示,将面向在网上散布虚假消息并习惯性发布“恶帖”的网民制定拘留调查的方针,到11月5日为止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全面动员全国900名网络调查人员集中进行管制。  这次管制的对象包括:面向个人及团体散布虚假消息或发布恶帖的行为;利用网络留言板、电邮、文字信息等方式进行威胁的行为;诱发恐慌和不安的网络围捕行为等等。  韩警方决定,尤其是对在网上散布虚假消息的行为,即使情节轻微,也将考虑其波及效果和受害内容从而判断是否属于习惯性和恶意行为,一旦确定就会彻底追捕嫌疑人并申请拘捕令。  同时,韩国检察机关与警方全面展开了对发布“有关崔真实谣言”的违法报刊的调查。  韩国大检察厅6日表示:厅长林采珍于10月4日在乌克兰参加会议时收到了崔真实自杀的消息。事后,厅长亲自拨通电话,下达了“严厉打击发布虚假信息犯罪份子”的指示。  检察机关表示:对于恶意的惯犯,将进行拘留。如果检察机关认为该事件非常重大,首尔中央检察院将亲自出面调查该事件。  韩国警方6日也表示:“近期,有人发布毫无根据的谣言,损害了艺人、企业人士以及政府人员的名誉与信用,并且造成了国民不稳定的情绪。对于此类违法报刊,我们将集中警力进行查处。”  警方将对证券公司、大企业的信息部门、有关社团等进行不定期的搜查。确认相关信息的流通渠道后,警方将根据受害者的意愿,对其进行司法判决。警方相关人士表示:“首先,我们将调查有多少存在违法行为的报刊,对于这些报刊登载的内容进行调查,并且查明登载内容是否属实。”  根据警方透露,共有10多个检察小组投入到了此项调查工作。据调查,大企业的信息负责人、少数国会辅助官、信息部门相关人士以及当地新闻人士,常常聚集在首尔汝矣岛和光华门等地交换信息。一般社论性报刊的价格在30万至50万韩元左右,但是警方还没有查明经销管道。  韩国警方不是首次对违法社论性报刊进行调查。2005年4月,首尔警察厅搜查部门为了“消除违法性报刊”进行了大规模的搜索,并且查处了韩国经济研究报以及CIB日报等报刊。韩国经济研究报曾经获得违法收益8亿8000万韩元,CIB日报曾经获利13亿4000万韩元。  决定新增网络侮辱罪“崔真实法”有望通过  韩国政府和国会也正积极着手修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法律,决定新增“网络侮辱罪”以处罚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事实等行为,并加强网络实名制。另外还决定修改程序,对因恶意回帖受到伤害的人予以救助。  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10月3日表示:“为预防以匿名方式产生的互联网副作用,计划从11月起执行《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增加适用"限制性本人确认制"的网站。”“限制性本人确认制”是指一项在门户网站等进行网上留言时通过身份证确认本人的程序。  目前,“限制性本人确认制”只适用于日用户数量超过20万(网络媒体)和30万(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的情况。但按照施行令修正案,今后将把范围扩大至日用户数量超过10万的所有网站运营商。  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还决定按原计划在此次定期国会上提出《信息通信网法修正案》,内容包括加强网上留言的监控、向运营商征收罚款等。  韩国国会最大党大国家党国会代表洪准杓10月3日表示:“如果不引入网络侮辱罪和网络实名制,网络恶意回帖将会继续造成危害”,“在定期国会上一定要通过相关法案。”10月5日,洪准杓在会见记者时再次强调:“言论自由固然需要保证,但是即使在一个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保障一个人给别人造成伤害的自由,必须对此进行限制。”大国家党议员罗卿瑗也表示:“应修订《信息通信网法》,制定强制性规定,如果有人认为网上留言带来了损失并提出要求,网站运营商就应在24小时内采取措施。”不过,这一立法动向也遭到了反对的声音。韩国的在野党民主党就坚持反对立场并表示:“新设网络侮辱罪可能阻止对权力进行正当批判,妨碍言论自由。”  据悉,新设“网络侮辱罪”的处罚程度比刑法上的侮辱罪提高了两倍以上,即使当事者没有报案也可以展开调查。现行的侮辱罪为亲告罪,可处以一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200万韩元以下的罚款,量刑较轻。  尽管韩国部分政治人物和学者对这一被韩国民众称为“崔真实法”的法律表示不同看法,认为:“现行的法律当中已经有对于恶意回帖进行处罚的条款,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要认定所谓的"网络侮辱罪"。这种罪名无疑是一种带有胁迫性质的处罚规定,旨在警告网民不要参与到对于政府的舆论批判当中。”但社会舆论及各界人士大多认为应该尽快通过相关法律,以遏制网络上的谣言及恶意评论。  韩国演艺人工会6日表明了支持立法的立场并表示:“将积极参与研究恶意留言防止对策的所有努力。”由演员、喜剧演员、歌手等1.3万多名大众文化艺人组成的韩国影视表演演出艺人工会(以下简称韩艺会)6日就崔真实自杀事件表示:“我们将与有关机构积极应对,以使恶意留言引起的受害程度降到最低。”韩艺会通过《致广大国民的信》表示:“网络恶意留言最严重的弊病是,即使毫无根据的主张不断被散布,受害当事人也无法做出任何应对。”  韩国中央日报评论员李勋范10月7日发表文章认为,自己并不赞同警察们每天遍访网站搜查那些恶意中伤者,不如通过扩大实名制提高网络的自我净化功能,同时扩大门户网站的监督责任,当发现发生名誉损害或散布恶性流言情况时,门户网站作为第一责任人有权将其删除。  有韩国法律专家认为,刑法上的侮辱罪只对公开贬损有所规定,处罚甚微。但是,网络上的谩骂、诽谤因其很容易在大众中迅速传播的特性,所以应该和印刷物所造成的名誉损毁同样处置。  还有评论认为,决不能只是眼巴巴地等着网友的意识有所提高,对于那些在幕后传播恶意谣言、以为自己拥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应该通过法律措施坚决予以限制和制裁,现在已经到了出台主要以控制网络暴力为目的的综合法律“崔真实法”的时候了。
  7. 米歇尔·吉布尔:关于拉康、精神分析与中国文化
    思想 2010/06/21 | 阅读: 2493
    主讲  Michel Guibal霍大同翻译、秦伟等人记录整理Guibal先生是法国巴黎资深精神分析学家,是霍大同先生的分析师,应四川大学哲学与艺术学邓生庆院长的邀请,于2000年8月8日至9月2日在四川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主要讲解拉康《超越现实原则》和《镜子阶段》两篇论文,另有十次"中法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高级研讨班"的讲演。精神分析笔记第一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坐硬座从北京来,车上遇见一个8岁的小女孩,她给我一个千纸鹤,并写一张小纸条,说:"我把这张纸作为礼物送给你"。我也给她写了一张纸条,说:"你不懂法语,我不懂中文,我们两个不能交流。也许十年之后,你学了法语,我学了中文,我们又在这一列火车上见面了,那时我们就能够交流了。"小女孩的爷爷或者外公很高兴。旁人说我是她的第二个爷爷,我说不对,我是她的第三个爷爷,因为她有爸爸的爸爸和妈妈的爸爸。也许这个小女孩会因为这张小小的纸条而在十年之后成了一个法语教师,而我也可能因为这张小纸条而学习中文。你们说我是师爷,说起来我也是你们的第三个师爷。弗洛伊德是第一个师爷,拉康是第二个师爷,我既是他们的孩子,也是你们师傅的师傅。所以是第三个师爷。说到拉康,就要说到Miller。他是拉康的女婿,是拉康家业的法定继承人,但是他编的拉康文集问题很多,加入了许多他自己的话。我们有拉康的录音和录像,我们自己听拉康,也有人根据录音和录像编辑拉康文章,这样就有不同的版本。(听众:佛教文献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当然你们可以说如同佛教文献,要听过了几代,人才能心平气和地决定哪个是好的。当时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亲属和他的同修们之间也出现了类似的分歧。从拉康的录音中可以有不同的断句的方法,于是形成不同的理解。(听众:类似于禅宗以不同的断句方法表达自己感悟的方式)。我喜欢成都,小的街道很舒适。北京有一个田女士,办了一个孤独症儿童的中心。我在她那里工作了四天,每天8小时。许多人从内蒙、台湾、香港等地来找我,我听他们诉说。他们不是都有钱。其中有一个内蒙来的母亲,说她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人这样说过话,我很感动,认为这非常有意义。我在法国也做这样的工作。不过在法国,医生们主动去寻找孤独症孩子,所以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的孩子都有。我还不知道孤独症孩子多见于高知家庭,这也是中国的情况,高知的父母更容易发现自己的孩子患了孤独症。精神分析笔记第二讲 拉康的《超越现实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康讲中国,说他的著作不能翻译成中文。拉康有文章,其中直接地写了中文。在他正式地强调语言的作用之后,拉康写了文章谈印度佛教,也是强调语言作用。拉康说,在日语和英语中是不能做分析的,在天主教中也不能做分析。不过拉康经常说相反的话,所以阅读时要注意这一点。拉康受了禅宗的影响:徒弟提问,师傅答非所问。在弗洛伊德时代,医学将人当成物体,是弗洛伊德将话语赋予主体。到了拉康那里,有:主体=证词=话语的证词。1938年弗洛伊德还在世,拉康是唯一意识到了主体的证词的问题的人,指出弗洛伊德是自觉地创造了这一革命。可以是Apres coup:不论是经验还是语言,总是要在发生之后才被感觉到。15年之后,拉康才准确地表达了这一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说的是:在弗洛伊德早期病人中有一个女病人,她叫到"不要碰我",弗洛伊德从此转向倾听,于是有了谈话疗法。这在当时是很特别的,因为医生们不愿意听癔症病人的唠叨。在当时的维也纳和瑞士,有一个语言研究的运动。不过弗洛伊德并没有与语言学家接触。拉康与Jackobson有私交,而后者年龄稍小于弗洛伊德。分析针对创伤。(听众:分析也导致创伤?)我现在意识到了创伤,但又怀疑创伤是否真实,这种经验本身当然也是创伤。而分析学家让患者去怀疑这一切。(听众:什么是证词)(a)是证人,在法国法庭上证人被要求发誓说真话,所以是真话。(b)证词,一是一个人听到、看到了某个事件,这是历史性的;二是听别人说,记录下来,是间接的。(c)精神分析学家要求患者说出那些到达他意识平面的东西。法官--要求讲真话,分析--要求讲愿意讲的话。拉康说过,主体不可能完全讲出所有的东西。于是创造了一个生词--mi-dire,指只能讲出一半。这一词引出两个联想,一是maudire--送人入地狱,一是medire--背后骂人。对于mi-dire一词及"半说"出的东西,总是可以有一千种理解。mi-dire是导致听众无意识的骚动,因为是生造的词。所以应该在中文中创出一词--生造的,引起无意识的骚动。梦是通向无意识的"王道"(la rue royale)语误--在正常的说话中出现了一小段内容,主体马上说:这不是我说的,我不是这个意思--这就是mi-dire,对于分析学家而言意味着这段话是我不愿说的。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候都有语误。比如外交家在外交场合中正式致词介绍另外一个人,说他如何如何的好,突然说了一句此人的坏话,事后从而发现自己对此人的真实情感。所以语误也是通向无意识的王道。Parler--讲Dire--说On parle mais dit rien.拉康:当一个患者说出一个语误时就应该停下来,使冲动节奏化、格律化,因为在此之前他什么也没有说。如果不停下来就可能忘记掉这一理解。只有语误、梦才使parler成为dire。拉康的分析不是五分钟,而是弹性时间,以反对IPA的固定不变的模式。我去见了拉康三次。第一次使我懂了为什么我去见拉康。我先打电话与拉康预约。拉康说:"Jeudi 2:30pm",其中的Jeudi也可以理解为Je dis。我准时按响了门铃,秘书出来让我进去,大厅中有许多人。大约十秒钟,拉康出来,引我进了分析室。拉康对我说:"谢谢你准时到来,再见。"前后只有几秒钟。回家回想这句话,使我明白了我的问题所在。于是以后虽然仍然准时,但是允许自己不那么准时。因为在此之前的十五天,我在海边渡假,9点钟与一同事有个约会。我知道途中将有大的暴风雨,但是我还是带着家人冒着生命危险赶回巴黎,只晚了10分钟。我的那个同事已经到了,见我不在,正准备离开。我是因为别的问题与拉康预约的,但是拉康的第一次分析使我再也不会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准时了。(听众:不准时也是症状)是的,那也是症状,不过不是我的症状。(听众:你讨厌IPA的刻板,也许你在IPA中看到了自己?)IPA认为分析学家是镜子,但是对于拉康而言,如果分析学家和患者都是镜子的话,则到处都是虚象。所以拉康认为分析学家不是镜子。IPA提供了一个标准,比如象秦伟这种情况就不能成为精神分析学家,而是在拉康那里有两个人比秦伟还严重,同样成为了好的精神分析学家。拉康反问:什么是标准?谁来决定标准?不管是精神分析、还是有创造性的个人行为,都是远离标准的。进而要问:什么是现实性?拉康的弹性时间有长有短,长的时候患者诊断分析学家喜欢他,短的时候认为分析学家不喜欢他。这都唤起了情感,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我自己的安排是每一人每次1小时,但是不会做到1小时。每次到底多长,我从来不看手表,完全凭感觉。当然要使病人之间在时间上不冲突。精神分析本身就是一个扰乱--个人的,或者文化的,但不是殖民,因为说--听是全世界的。所以应该容忍扰乱。精神病学才判断正常与不正常,精神分析超越了正常与不正常,只是指出症状,这个所谓的症状可能是痛苦的、快乐的、无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有症状,被分析者也有症状。拉康说患者的问题在于他不懂如何利用他的症状来生活,而精神分析学家知道。IPA谈论移情反移情,拉康不谈反移情,只谈移情,谈双方的移情。与移情的相对是抵抗。IPA谈双方的抵抗,拉康也这样谈的。精神分析笔记第三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次我说到了弗洛伊德的一个女病人,她叫到"不要碰我"。这一经验表明,精神病学将人当作机器,是弗洛伊德将人当作主体,不过这一主体仍然是西方科学意义上的主体;是拉康才将人当成痛苦的主体、当成了文化意义上的主体。二战的后果是信仰的丧失,特别是纳粹的行动。弗洛伊德和拉康试图在此背景下工作。不过中国的情况与此不同,所以,精神分析引入中国的背景不同于西欧。AufkLarung=理性思想、电学成就Abklarung=排便上述二词构成一个换喻,即科学将人性丢了、人成了粪便。所以Derrida提出"去中心化"-这是一个道德的问题。每一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力吗?从法国大革命开始,理性主义运动逐渐地发展,在政治学、社会学平面上以国家名义指导人们的生活,而纳粹则走向了极端。当时原子弹未出现,是电的时代,这时上述的词便使我们看到理性科学的发展导致人性的丧失,人成为了粪便。中国的情况从语言、传统、文化、宗教、......等都与西方不一样,所以引起一个西方的治疗技术、方法,其达到的目的应是不一样的。之所以使用现象学一词,是因为拉康读德文,与Heidegger有私交,但是拉康不同意现象学。Heidegger与纳粹合作,表明现象学内在地与纳粹思想有一致之处,即把人处理成粪便。而在中国,人们却将现象学更多地理解为具有人文主义倾向,这是不对的。要理解拉康需要读Husserl和Heidegger。Raison  理性-- = --Reel    真实性Realite  是现实性。拉康受了太极图的影响,而采用西方人所熟悉的Moebius带,以说明不应该有分离、不应该有内外之分。上述几个对子应该无缺口。但是六百万犹太人被杀意味着有缺口。Rell与realite 无区别但是从精神分析经验上看却有区别。六百万犹太人被杀就是rell,Abklarung泯灭人性。拉康想通过批判科学的理性而根据分析经验建立起一门能够避免这一错误的科学,不过至今还未建成。(听众:理性认为自己能够达到理想)是的。三百年前哲学与神学分开,哲学家们进而发展了科学,其结果却是六百万犹太人被杀。拉康此文写于战前。他想建立一个科学能够避免上述的毛病。精神病医生参与了纳粹运动,看到哪个孩子有严重的毛病便决定杀掉他。(听众:中国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与此差别较大)rell=impossiblerealite=可以被理解、可以用理性作为工具去理解。但是工具不能够理解它自己。拉康引用Godel定理来说明理性不能够理解理性自身。所以分析之中必须向他人讲,反过来才理解自己。当时拉康从医生过渡到分析学家。前者无好奇心,直到杀人,也无反思、无觉醒、无惊异,而后者不把人当作粪便。惊异--但不要马上去理解,让病人去说,不要急于去定义。听与说,使精神分析不同于文学、艺术等等。被分析者有问题才来找分析学家。分析学家是它者,他倾听,以解决病人的问题。分析学家也有问题,需要在工作之外做许多事情,否则他会得病的,因为太累了。孤独症患者只能画,自由地画。于是有一个数学出身的分析学家用拓朴学方法去解释这些画的意义。法国大革命使科学与神学分开,这也许是很糟糕的事情。何为科学?拉康花了40-50年想回答精神分析是什么样的科学。中世纪以来,神学家、哲学家、科学家们都在讨论什么是科学,难以下结论,尤其是考虑到大屠杀。精神分析=语言的作用1983年拉康写作此文时,荣格(他是第一个与弗洛伊德接触的非犹太人)已经与弗洛伊德见面,但是后来二人观点不一样。荣格认为有一个思想不需要以语言为中介,而弗洛伊德则坚持认为只有通过语言才有思想。拉康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听众:分析中的沉默就不是语言)有一个印度的精神分析学家提出,在印度文献中认为无沉默就无语言。所以,沉默也是语言。犹太人在公元前认为孩子一出生就能够讲希伯来语,因为这是天堂的语言,而孩子是从天堂来的。于是他们就将孩子隔离。当然孩子全死了。在这个意义上,沉默可能是语言的一个空的状态,如前语言阶段,以及聋哑人以图解思考。精神分析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进行交流。思想与语言的关系是语言学家的任务。分析所要处理的是语言代表着某个人向另一个人陈述的事情。拉康准确的意思是:语言是这个人表达给另一个人的符号。这是在强调分析学家与被分析者之间的关系。从分析的角度上讲,交流是第一位的,正是由于亲子之间的交流人才拥有人的心理。狼孩就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正常人。精神分析笔记第四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高兴地看到你们手头上有这本《拉康》,不过它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英国人为了适应其社会和文化,在翻译时作了扭曲,所以这是他们对拉康的理解。当然我在谈拉康,如果拉康活着,他也不会同意我的某些理解。你们翻译成中文,也会有扭曲。拉康写《超越现实原则》,是根据自己的分析经验和Husserl的现象学方法。但是Husserl很少谈语言,所以拉康是根据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问题。法国在战后存在一个后Husserl运动,着重于语言。Husserl只讲意愿(intention)。拉康认为弗洛伊德创造了革命,同时也认为在某些问题他没有掀起革命,并有他的问题。请大家注意,这时的拉康属于IPA,而在后者中大家都认为弗洛伊德全是对的。Husserl关于意愿的观点:人说话时有意愿,但不知道这一意愿。此与弗洛伊德相合。Intension:收缩--超我Extension:延展--谈论父母等人--内化而转到上面的超我。拉康强调社会关系,这又与马克思强调上层建筑有关,我推动了extension。一个人讲话的时候,他认同于某个人,但却不自觉。性的好奇是(在对于)所有东西的好奇的背景下出现的。当然二者的关系不能够马上讲清楚。弗洛伊德说人生下来就有性的好奇,吮奶也是性的兴奋,这引起了奥地利、德国、法国等国的公愤。对于一个言说的主体,存在着许多的意愿:惩罚、展示、攻击等等,这些都是意识的。他不能意识到的是对引起这些谈话的社会环境的认同。(听众:拉康的风格是不是法国人的浪漫风格?)法国的风格是精确的风格,是笛卡儿的风格,拉康的风格是他个人的风格。之所以有拉康的风格,是因为治疗的结束是很复杂的事情,不能够用一个词来解释。在法国,人们曾习惯地将compleque(复杂性)说成comme chinoise,而现在则说成comme Lacan。这一复杂性在于分析的经验:作为被分析者,不要去想说的是什么意义,自由地想和说,说出自然而然地到达脑子中的东西;分析学家也是自由地倾听,不管其意义,处于一个悬置判断,将言说的东西打上引号。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言说的意义。象征性--符号--言说中总是用成语式的惯用语表达意识的意愿--其背后认同于某个人--是哪个人?--既不是具体的也不是抽象的--他不知道是谁--此人说你好/你不好,你该做/你不该做--超我。人格主体的划分/切分。Je--第一人称,单数,主格--(语言)主体--langage语言Me--第一人称,单数,宾格--自我--image意象主体--言说的主体自我--想象中的自我有一个弗洛依德的佚事:弗洛伊德的一个患者读过弗洛伊德的书,很了解弗洛伊德学说,在一次分析中说"我晓得你在想什么,你认为我刚才说的人是我的母亲"--这凸现了一个具体的人--"但我自己并不认为我讲的是我母亲"--他只有通过否认才认识到是他的母亲。所以,拉康说,压抑与压抑的解除是同时的,意思是否认的时候既是压抑也是压抑的解除。此言说中充满了感情,但不能被认识;通过否认而认识,实现了感到理智的转化。上述的佚事中是内化了母亲在讲,在内部对他讲。超我不等于大它(A),不过现在不是讲二者关系的时候。也许可以稍稍说一下,拉康提出大它(A),是感到弗洛伊德的超我概念有局限,从而提出批评。弗洛伊德的革命在于重视社会环境和认同。超我与A的关系是一先一后的关系,就象法国农民从来不会将犁放在牛的前头,我们也不要将A放在超我的前头。写作《超越现实原则》之际许多法国人反对弗洛伊德,所以当时拉康只讲超我,向法国介绍弗洛伊德的革命(也许目前的中国也处处于类似的情境)。拉康同时也引入Heidegger,还向一个俄国人科热夫学习黑格尔。而当时许多法国人还沉浸在笛卡尔思想之中。拉康将意象与认同连在一起,批评了当时的心理学家,后者认为相对于现实性而言意象是虚假的、消极的、无用的、没有意义的。拉康说意象是积极的。心理学家听患者讲梦,因为它是虚幻的,于是说"别讲了!",而精神分析学家则说"讲吧!"例如,一个人说他的母亲想找一个男人睡觉。心理学家就认为此人是重性精神病,而精神分析学家则要他继续讲下去,这既是内心在讲也是内心的母亲在讲,由此情绪得到渲泄和翻译。所以理智的作用也重要。Verneinung一文在法语中有25个版本。Traduir--翻译Trahir--背叛(听众的联想:翻译--反义)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不能用一般理论来分析,否则可能造成压抑。这好象一个读了医书就说自己是什么病--按图索骥是不行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听众:我我在霍老师那里做分析说时到"大地",霍教师重复了这两个字,我当时想到母亲,但心里不接受。现在接受了。)这也需要具体分析。在法语中la mere(母亲)--la mer(大地)--la terre(海洋)。1938年我才3岁。所以我先在读拉康此文前就找书来了解当时的环境,认同拉康,但这样的认同是局部的认同。同样的,患者未开始讲之前双方都不知道,只存在双方的无意识中,;这构成了奇妙--游戏。戏剧化外化:戏剧演出中演员认同、扮演一个角色,之后就不是。分析中通过分析他可以扮演其母亲,是讲出来之后才认同的。面具:所有来接受分析的主体都是面具化了的。通过言说将内在的面具外在化,从而主体与面具拉开距离。抛丢面具,丢了面子。Derober,躲避。精神分析笔记第五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超越现实原则》中现象学描述的第四段落。拉康讲,在精神分析中分析学家要求患者理解其所扮演的和所是角色。弗洛伊德、拉康是医生,习惯上,患者找他们就是来找医生。但是在精神分析中,弗洛伊德、拉康拒绝承担"我是医生"这一角色,而且要求患者发现新的意象--在拉康那里意象可能是一个人面孔的意象、身体的意象。拉康用一个拉丁词imago来表示。一般地,意象不为观念所支撑。在罗马帝国时代,人们祭祀先人是用一个雕塑来代表死者,正经雕塑即是意象。当患难与共者避开了分析学家和自己的意象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空位,于是意象就来填补这一空位--它可能是许多东西,存在于患者的童年。这一填补或者说替代使分析得以完成。拉康想以此移置来建立一个实证的科学。意象一旦出现,分析学家和患者同时第一次发现它。在分析学家工作时知道自己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将有一个意象从主体那里浮现,但具体是什么意象并不为分析学家知道。这多少有些象"道"--存在一个一般的道,但是不同学派有不同的道,所以每一个个体自身有独特的道--事先所不知道的"道"。弗洛伊德在癔症中发现了此意象,但是在重性精神中未发现此意象,这当然是以事的话题了。拉康认为,患者来找分析学家,把医生的意象投射到分析学家上,分析学家拒绝医生的角色,于是患者就把另外的意象投射到分析学家身上--此为移情。患者来到分析学家处,说:"我多么多么痛苦,我有什么什么症状。"这是屈从医生。而分析学家拒绝当医生,于是患者不得不改变行为,于是向一个新的意象讲述在医生那里不会讲的东西--许多感情的东西--因为医生不倾听感情的东西。患者逐渐地用儿时的方式来讲述他的历史--这构成了分析的证词。患者向意象说的时候,是将分析学家当作了它者,把一个它者投射到分析学家上。分析学家从言说的环境、病人的言说中找到了这一它者。法文trait:特征,笔划。有些特征不清楚,一如模糊的笔划。有些特征只要一笔--如汉字的"一"--就清楚了。我们可能从一个小的特征而知道,也可能要许多特征才知道那个意象--关键是投射了一个意象。但是分析学家要躲避这一投射,而要在患者那里找到原来的意象。但是分析学家要躲避这一投射,而要在患者那里找到原来的意象。但是分析学家要躲避这一投射,而要在比如:丿丨乛亅ヽ亇 →  你时间在患者那里找到原来的意象。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第一笔划出现时主体不高兴,因为不懂。分析学家则不需要懂得,只是倾听和提问:你为什么不高兴?--就象赤子一样,不断地问,从而患者就不断地说,特别是语误。关于分析学家是镜像的问题,有时是;自我心理学过分地强调这一点,因为有时并不是,否则就过分的消极和死板。孩子是开放的,例如孩子有讲任何一种语言的可能性。在此意义上分析学家也应该象孩子一样开放,可以接受任何东西。拉康临终前说:"我希望成为大它", 同时又说:"那是因为我要死了。"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说死了父亲成了禁忌,从而成了大它。不过大它的问题很复杂,如果我来讲拉康所说的"大它是能指的宝库"这一句话,那是需要10天的时间的。你们手头上的这本《拉康》写得不错,只是其中的一句话,说拉康之后只有Miller在工作,这说得不对,拉康之后有许多人在工作。也许拉康是受了中文的影响而说各行其是的逐渐的显现。拉康引用了大量的中文文献和故事,比如京剧《三贫口》和庄子梦蝶,但未注明出处。拉康还写过几次中文。分析学家找到了意象,是患者投射到分析学家身上的。分析学家躲避的过程使患者产生新的意象--人类的意象,各种各样的情绪--爱、恨、沮丧等等。此意象被主体所忽略,但被不断的重复。弗洛伊德和拉康都重视重复--例如不断的重复头痛,病人因为重复的症状才来找分析学家,找到分析学家之后继续重复意象。患者始终认为这是分析学家的意象--这过程中也重复了患者的性格(caractere也有汉字的意思)。意象的投射的过程,例如患者把分析学爱当作母亲,分析学家必须能够容忍此投射。这不同于医生,医生会将此当作是精神病,而分析学家则无所不能谈--爱与恨--是此意象驱使患者不断地讲。分析学家通过解释和移情进行工作-向解释移情。拉康从德国引入弗洛伊德理论,着重于"解释"和"移情"。(听众:请讲一讲解释。)弗洛伊德的早期概念如1900年的《释梦》是,是弗洛伊德在父亲死后对于自己的梦、对于父亲的爱等等的一个解释。你们开了《释梦》会议,肯定对此有看法,有什么看法?Die Traumdeutung,法语译为"梦的科学",它在德文中的意思较复杂。在此书中,弗洛伊德并未象以前那样做一种固定的解释。例如梦见烟灰缸,要问为什么梦见它,它与父亲残废有关。弗洛伊德为此而无法工作,并做了一些梦,又不理解这些梦的意思,于是自由联想。现在许多人把象征固定化,弗洛伊德生前也试图这样做,IPA也这样,拉康批评这样的做法。解释也是翻译,翻译又可以是背叛。分析学家的工作是让患者说下去,在此期间,分析学家听患者说。正是充分考虑了这些可能的联想,患者才能够充分地自由联想。梦见烟灰缸,为失去父亲而痛苦,所以接受分析;分析学家接受此一角色。当分析学家去度假这际,患者可能又经历了父亲死亡的情感。我到了中国之后抽烟较多,也许就是由于我失去了父亲的原因。我的父亲正好死在十二月,而我的母亲八十多岁了,还活着,也许我希望是母亲而不是父亲死亡。上边的联想是我的联想,现在我是教师,而教师则是被你们分析的对象。三星堆出土的高头饰和纵目,前者是父亲,后者是视的权威。弗洛伊德、拉康和霍大同将成为父亲。要把词的固定打破,去结构、去中心,使能指与所指分开。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约定,分析要打破这些约定。找到一个新的个人的问题的约定。问题=固着打破固着,类似于物理学家的基本粒子的工作:以加速器撞击粒子,使之成为碎片,然后,研究这些碎片。拉康说:一个能指为另一个能指而代表着无意识主体。法文为:Un signifant represente le sujet inconscient pour l'autre singinfant.其中的pour一词很复杂,我花了许多时间来研究它,这需要回到十四世纪才讲得清楚。分析学家不能想念患者说的是真实的,例如患者说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烟灰缸。至于是不是这样的,分析学家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患者这样说了,只有声音作为能指在这里才是工作的对象。(听众:刚才的cendrier 的例子中可以有收敛性的假设吗?)有收敛,但是发生在患者身上,不发生分析学家身上。举一个例子,我启身来中国之前,有一个以前的女病人,她已经停止分析好几年了,现在又要求重新开始分析,而这时我们两个人都要离开巴黎(她也要去度假),所以只有一次分析的机会。在分析中她说了家中几个人都有死了,接下来说了一句话,我没有听清楚。她本来说的是小猫死了(la mort du petit chat)使她很痛苦,我却听成了精神病学家死了(la mort du psychiatre)。我于是反问自己为什么出现此一听误?我原来是精神病医生,后来成了精神分析学家,而我自己一直认为自己身上的精神病学家已经死了,此一听误才使我明白它刚刚死去,当然我下一步的工作是埋葬它。这就是拉康所说的分析学家的抵抗。弗洛伊德因认识荣格而很高兴,荣格也为认识弗洛伊德而很高兴。一次荣格去阿姆斯特丹开会,准备介绍弗洛伊德的理论,但不准备讲性的问题,因为这将引起公众的抵抗。弗洛伊德说:"不行,必须讲性!"我们可以将分析学家与被分析者的关系表示为:拉康说分析学家必然有一种抵抗,因为从来没有人能够彻底地完成分析。所以分析学家的工作就是分析自己何以有此抵抗的工作。精神分析笔记第六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康借助于胡塞尔方法引进弗洛伊德理论。不过他并不是引入胡塞尔的唯一的人,另外两个是Satre和Henri Ey,后者是精神病学家,是拉康在精神病院的上司,并与拉康在同一个人那里接受分析。Henri Eygn 与拉康在理论上分歧很大,相互指责对方,但是二人终身保持着很的私人关系。Henri Ey将许多症状如妄想等处理为消极的(negative)现象。拉康批评Henri Ey ,将它们当成是积极的(positive)现象。这一批评类似于荣格对于天主教神学的善恶理论的批评:后者认为恶是消极的,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善的不足,而荣格则认为恶是积极的。在一般的人的理解中,科学的对象是真实的东西,而精神分析处理的东西是幻觉。拉康说:不,恰恰相反,整个科学是幻觉,而精神分析则是试图分析幻觉而达到真实。幻觉是真实的,是可以实证的。拉康这样想,其理由来自中国的道家和佛教的影响,在后二者的传统中共同的经验被当作了幻象。我认为拉康在1938年这样说科学是幻觉,引起了公愤。但是在这之后西方逐渐接受东方的思想,有了这方面的潮流,情况有些不一样。中国汉末,国家解体,玄学随之而产生,佛教随之而传入。人们开始追问:什么是意义?什么是参考系?什么是现实?而不再把这些东西当成是自然而然的东西了。道家大师为了反对"名教",在大众面前搞了一些活动。三世纪,道家有类似于自由联想的内容,即"想到啥就做啥"。我在成都晚上看到几次有人在大街的绿化带里大便,很高兴,回去告诉法国人,"道"不是我的想象。不过对于弗洛伊德,仅仅是说,而不是做。在西方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人们将自由联想推广为自由行动,如68年运动。这实际上不是精神分析的原意。三世纪道家大师们的自由行动旨在"自然"。这是精神分析的一个分水岭:一些精神分析学家成了教育者,建议人们该怎么做。弗洛伊德和拉康从来都没有说在社会中你怎么做,而仅仅是说在治疗情景中你该想到什么说什么。拉康专门有文音名为《治疗的方向》接线员出精神分析的原则只能用于治疗中而不能用于善恶判断和良心指导。我在北京参加了一个孤独症孩子的专门机构的活动,既见孩子,也见父母。父母们总是说自己如何如何的有罪,问我该如何做才好、才能改善孩子的状态。我说我不回答这样的问题,它们属于天主教的牧师的事情。拉康要建立作为科学的精神分析,许多人反对这一做法,因为他们认为精神分析是主观的东西。拉康说精神分析是以主-客互动为基础的,而其中重要的是不断的重复--重复的说,是重复推动了相互作用的运动,并改进了此运动。精神分析就是建立在这一主体间性之上的。此运动最为重要,其中不存在参考系。例如我面前的这个烟缸,它虽发音"烟缸",便在发音与真实的烟缸二者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连结;同样在精神分析中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固定的连结,从而避免了别的科学的错误。拉康和Satre共同追随胡塞尔。参别的科学中有一个参考系--意义的定着,精神分析以主-客互动为基础,这样才改善了症状。上述的科学的错误不是伦理意义上的,而是科学意义上的。定着:如精神病学家对于病人的分类,这是一个固定的分类;而精神分析学家相反,只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运动,动力学概念。拉康想以此运动为基础建立科学。强调这一运动,其中有一个理由。拉康认识一个数学家,他的许多数学公式是从梦中得到的。但是他不会告诉人们这一事实,为了避免分歧--所谓的真理性的东西是幻觉性的东西,这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听众:拉康说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是妄想狂的,而他的第一个案例是一个偏执妄想狂的自我惩罚,即人格身份跨越了生物学的边界而以一个名优为自我理想,是不是能够这样理解,人的认识的基础是一个跨越了生物学边界的身份,将自然当作了自己的一个部分,从而一切认识带有妄想狂的色彩?而精神分析试图重新回到早期的主-客互动中以恢复某种真实?)拉康的博士论文与一般的精神病学博士论文不同,只有一个案例子,而一般情况下需要许多的案例。他引入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偏执妄想狂的自我惩罚"。拉康与超现实主义画家如达利有许多私人的接触。达利认为精神病是一个方法,由此推到精神分析,并认为人类认识的过程是精神病的过程。不过我不回答你的问题,答案在我的行李包里。我建议你作为被分析者回到分析经验之中,回到"说吧"之中;加上你作为分析学家,你在听。请你将说的和听的东西作为基础,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正是拉康所做的。拉康用中国材料--汉字--解释精神分析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从简化字到繁体字到部首偏旁的分析,如昨天所述。他并没有过多地涉及中国思想,因为中国思想不是某个东西,而是许多东西。德里达和拉康都将胡塞尔引入法国。不过,"去中心化"、"解构"等是拉康从自己的精神分析经验中得出的,他解构了自己的精神病学的知识。在罗马会议上,拉康的论文《在精神分析中语言与话语的领域与功能》提出语言问题:当时人们认为精神分析学家知道患者如何想的,而拉康则认为如果患者不说分析学家就不知道。此文的结尾引用了佛教的话。拉康先是用了诗歌的例子,最终,你知道是话语的语气有个人特色,是语气泄露了现实性。这里不是王道,而是说的"道",显示了真理。拉康批评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是通向无意识的王道,是说梦的方式者是通向无意识的王道,是患者不断的言说才维持了一个精神的现实性。佛经:你们说,说你们,天上诸神服从于话语的规则。人与神的通话是通过话语的。 (听众:《圣经·约翰福音》第一句话也是这个意思。霍大同:天不语,天垂象。)法国的统一只用语言不用文字,中国的统一只能用文字。不能用语言,因为方言太多,所以人们更多的注重视觉,如三星堆的纵目面具。在康德之前西之强调视觉隐喻,康德之后才强调听觉隐喻。至今法国人仍然说"我看见你说"。在基督教传统中上帝只说了一次,以后再也不说了。所以如果有教徒说上帝给我说,神甫就马上会说:不,上帝只看着你。拉康继承了康德的传统,反对当时对于听的忽略。《超越现实原则》,此文只有15行讲语言,是在15年之后拉康才说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是神,我们只能听。IPA以此认为拉康是偏执妄想狂。 精神分析笔记第七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讲《超越现实原则》的最后一节《心理学的对象是被本质上是相对性的术语所定义的》。在此节,拉康讲了意象而结束本文。你们对于拉康的东西要特别小心,他用的每一个字都有许多意思,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拉康早年受天主教神学的训练,后来接受医学、精神病学的训练,在由精神病学转向精神分析的过程中受了自然科学家Meyerson的影响,而后者又特别推崇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那时广义相对论还未受到重视。由于当时心理学不是科学,拉康就想建立一门关于心理的科学。相对于牛顿的理论,相对论改变了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种主-客互动的关系。正是这种相互依赖造成了一种变化。拉康说物理学是最纯粹的科学,数学也是。而现在,物理学有了相对论,许多数学公式来自梦中,所以人们不要以为心理学的对象过分 主观,不要以为去掉主体性东西之后心理学才能成为科学。实际上不是这样,科学已如此强调主体性了,心理学当然也应该承认观察者对于观察对象有一种干预--此即分析关系。所以拉康要建立的科学不是主观的科学,而是相对论式的科学,是从二人关系中建立的一门科学。Imitation--模仿Identification--认同前者是在古希腊时期赏对于一个人的模仿,人们认为孩子也是模仿父母。而弗洛伊德天才地认识到孩子不是模仿而是认同父母。模仿只是针对外在的对象,认同的对象的图像已在心中,是在心中去认同,对象的变化也会影响认同--认同是二人互动。分析中讲述者是童年在讲、是童年所认同的父母在讲,这里有一个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弗洛伊德称之为"退行"。拉康后来对于"退行"有的批评,不过我们这里不讲了。孩子对某些情势更敏感,成人经常忽略这一点,孩子比成人更敏感于成人之间的关系。孩子提一个问题,成人完全不想回答,其实孩子自己已经有一个答案,只是想证实一下自己的答案。这种察觉能力是许多精神分析理论家所不具有的。模仿:某个对象。认同:整个人的历史,包括不愿意表达、不能表达的形象。例如孩子出生之后母亲喂奶,母亲可能口头上说如何如何愿意养孩子,但是心里却不愿意喂奶,而孩子能够察觉母亲的情感。这肯定是一种直觉。拉康说数学家更多地依赖于直觉如梦。关于退行:成人都有直觉,直觉导致退行,如母亲会直觉地认同孩子。一个孩子刚出生,就有问题,母亲去找医生,医生说是你有问题,开始治疗母亲。三天之后孩子死了--母亲以躯体表现孩子的问题。所有成人都有这个医生的错误。拒绝思考孩子的问题。因为成人与儿童年的差异是:成人必须承认约定俗成的检查机制,压抑了某些东西,孩子则有充分的自由去了解人类知识。来接受分析的人逐渐地具有更为开放的态度。接受新的东西、提问,充满好奇心。问题:1、 关于限制之解除。精神分析只限于语言,行为方面必须遵从社会规则。法国精神病院的病人的问题是容易做而不容易说,精神分析则强调说。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学家遇到新的问题,法院的法官希望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犯罪。2、认同问题:听众:认同的前提是被认同的对象接受孩子,而孩子也愿意成为象被认同对象那样的人。)这依赖于具体的情况。既有接受,也有拒绝。孩子出生之际不知道是男是女,家庭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而将其当作男/女来抚养。如果父亲将儿子当儿子用,儿子处处模仿父亲,但是不能与母亲睡觉,这引起了俄底浦斯情结的问题。其中与其说是认同混乱,不如说是社会规则。(听众:以父亲为榜样,却不能与母亲睡觉,于是成不了父亲;为了成为父亲,就要与母亲睡觉,为此就要杀父亲,而杀父亲则失却榜样。这是一对内生的矛盾。)但是这不能说个体借用了社会规则来克服这一内生的矛盾,因为孩子一出生便处在社会中,是开放的、敏感的,其中也包括性的问题。弗洛伊德讲幼儿性欲,孩子通过吃奶而感到母亲快乐不快乐,强调孩子比成人更敏感,晓得父亲在性的方面的关系、甚至包括做爱怎样、好与不好,快乐与不快乐等等。如果社会规则过于严厉,则个人痛苦并说不出来;如果社会规则不太严厉,则个人能够说出痛苦。杀父之后可能以自杀来认同父亲。不杀,又不能乱伦,只能在分析中讲出来。3、患者讲了一些东西,分析学家最好不要急于下结论,否则易落入患者的圈套。如果我们需要一般性的解释,就等于说精神分析是不必要的。把分析学家假设为知道的主体,如果这样,弗洛伊德和拉康就是绝对知道的主体,就是精神分析学界的总统,如果哪能个人不同意弗洛伊德或者拉康就该杀掉他。这是独裁。每一个具体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比如移情、抵抗......颂认的,但是具体的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如弗洛伊德的《Negation》法语就有25个版本,也就是25种理解。4、性的重要性。只有弗洛伊德才强调性,因为当时维也纳不能公开谈论性的问题。巴黎不一样,可以公开谈论,所以在拉康的分析工作中性的问题就不那么重要。5、关于《超越现实原则》如何体现"超越"?拉康指出,弗洛伊德的案例在德国可以一般化,但是在法国不能够。"超越"最早指上帝、神学、形而上学。而精神分析不是上帝、神学、形而上学。拉康说我是在弗洛伊德之后继续弗洛伊德的工作的。什么都可以讨论。拉康要说"如果你抓住"。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唯一确定的东西是:所有的生命都会死亡。拉康在镜象论文的末尾讲了"秘密",这指天主教的秘密,即生命的极限--人知道了死后的去处。 精神分析笔记第八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开始讲《作为"我"的功能的构造者的镜子阶段》。一个方法论上的问题:我们有两个群体,一个小的,一个大的。小群体中的人由于有了精神分析的经验,又有大学中研究和讨论的背景,所以在面对大群体的时候你们的位置与我是一样的,应该倾听,应该去认识他们所想的,共同回答他们的问题。因为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将单独面对大众,帮助他们将精神分析引入他们的工作中。我做为精神分析学家多少从理论上认识了你们,这是一种概念的交流。但是概念的交流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你们遇到的问题--哪些人、带着哪些问题来找你们。倒是大群体中的人更多地讲了他们遇到的个案,所以我对他们有更多的认识。(听众:我们正想与您讨论个案。)关于控制者,在IPA中是制度化的,控制者的资格是严格的。拉康学派中也有控制者,不过可以是学派之外的人作为控制者,也可以是小组,大家一起讨论遇到的个案。分析学家与控制者之间的差别:霍大同找到我要求做分析,当时他的法语讲得不好,不容易听懂,但是我同样接受了他,并在他不能用法语很好地表达思想的时候鼓励他讲中文。尽管我不懂中文,但是霍自己有自由联想。这使我想到法国人在我那里讲法语,也许我懂了语言,但是并不是每个时候都懂了意思。控制者不一样,他必须完全听懂。一个年轻的精神分析学家带着另外一个人的问题来找控制者,控制者必须完全明白后一个问题所在。例如,这个人要自杀,控制者就必须能够判断是真是假,因为来找控制者的时间间隔较长,弄不好此人就可能自杀。而在分析中则不同,分析的间隔时间较短,分析学爱可以从手势、表情等理解一种情绪状态,即使不懂,下次还可以懂。弗洛伊德的工具是针对到他的家里来的病人,而以后的精神分析学家到了精神病院,需要新的工具,所以就特别需要与控制者讨论究竟面对的是什么问题、并清楚地解释这些问题。在你们的群体中遇到这类问题就要找一个人或者一个小组来进行讨论。分析学家不要羞于承认自己有问题,有问题是正常的,这与外科医生不同:外科医生说我没有问题,你才有问题。不过因为语言上的隔阂,在解释上、特别是在细节的解释上是很困难,所以希望在你们自己的群体中讨论个案以免出现危险。拉康受了Ko jeve所讲的Hegel的影响,Ko Jeve讲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理解的愿望。拉康将此引入精神分析,说每一个人怎样被认为是分析学家、怎样让别人认为你是分析学家、怎样认为别人是分析学家?所以当你与控制者讨论的时候,你认为控制者是精神分析家,而希望被人认为你也是精神分析学家。这与精神分析不一样。在分析中分析学家的角色是被括号括起来的,是悬置的,充当病人投射的对象。现在讲镜子阶段,其最早的来源是弗洛伊德《论自恋》(1915),还可以追溯到《性学三论》的自淫概念。男孩子认同父母的意象,认同超我,与社会秩序相遇并内化。孩子可以看手、足,甚至摸自己的身体。但是父母说不能摸小东西。却未解释为什么不能摸。而在父母不在场时男孩子可能摸小东西,大多数时候感到快乐,也有可能在少数时候感到不快乐。当病人到弗洛伊德处就诊时讲到童年,说到超我、父母,说到心理痛苦。在癔症那里是躯体症状,还有躯体的快乐。孩子最小的时候大家都看到小东西勃起,这有紧张和快乐。在伊斯兰教中母亲这时会将小东西含入口中以让它安静下来。这里就不讲了。弗洛伊德称此为自淫。病人讲孩子时童年的性欲浮现了,但超我与自淫有冲突。弗洛伊德的问题是:这种自淫本身同时意味着将父母的形象内化为超我,将自己的手、足、小东西整合成一个整体。但看不到自己的脸--自我的概念,自我与自淫的关系。(听众:能看到鼻尖。在汉语中"自"与"鼻"同意.)正是,自我就是自己看到的我。但是它是局部的,就认同看到的某些部分,最后简约为生殖器,因为父母说你有生殖器但是不能触摸它。弗洛伊德当时针对这一问题写了《论自恋》,其中的问题有:1、如果超我认同于外部的意象,那么自我就没有办法了,因为超我的意象是整体的,自我是局部的。2、自恋与自淫不一样。动物也有自淫,女是自恋,但无法表达。应该有一个外部的东西,个体认同于这个东西然后内化形成自我。开始的时候弗洛伊德和拉康都讲意象,后者拉康才讲--意象也在言说。因为这一问题,弗洛伊德一直在思考,这可以从一篇小文中看出。此文名为《陌生与担忧》,说的是弗洛伊德成为了精神分析学家之后,有一次坐火车,进入包厢,关门时发现一个人很陌生,周围没有人,便产生一个忧虑,这只有一瞬间。原来那是门后的镜子。还有一个小故事:Lou-Andrea Salome曾是尼采的情人,是俄国的第一个或者第二个女分析学家。她建议弗洛伊德去看电影以更多地了解自恋。弗洛伊德说,也许艺术家更懂自恋,但我做的是元心理学的概念。拉康就此批评弗洛伊德,说弗洛伊德未找到工具、找到一个恰当的概念来解释自恋,并说由于未接受分析,弗洛伊德自己仪在自淫阶段,而未进入自恋阶段(因为没有镜子)。Salome建议弗洛伊德看一看关于他自己的电影,以便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弗洛伊德无意识地感到艺术家懂得更多,因为自画像需要借助镜子。拉康说弗洛伊德未找到一个概念来精确地讲述这个事情。他是在1936年的IPA大会上讲的,当时弗洛伊德还活着,结果琼斯武断地打断了拉康。拉康很不高兴,从而拒绝将论文收入会议论文集中,而是发表在一个百科全书里。所以后来拉康的讲演是在一切组织之外,是面对所有的人。当时的会议弗洛伊德并未出席,琼斯作为英国人、作为弗洛伊德的弟子打断了拉康。拉康当然在演讲时希望别人承认其文章,琼斯认识拉康,拉康不高兴,转而希望其它的人认识自己。Secretaire--书记Secret--秘密:自己获得的、自己不晓得的。Taire--沉默所以书记的意思是保持沉默。拉康则相反,说我要向大众说,因为精神分析的功能与书记相反,所以拉康要向所有人说自己的秘密,通过演讲,拉康成为被分析者,成为病人,接受着分析。"我就是症状本身"希望被他人、被自己所认识,弗洛伊德解决了前者,未解决后者,未回答何以被自己所认识。拉康的论文被琼斯书记打断,但是拉康解决了后一问题。弗洛伊德认识到需要一个外界的意象,拉康进而提出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意象--镜象。弗洛伊德解释了自淫,但是这是自然的、动物的。自恋才是文化的。拉康最终回答了这一问题--镜子,镜子是人造的、是文化的。提问:(听众:昨天晚上您讲了死亡与语言的关系,愿闻其说。)这很困难,我们还未到语言的讨论,就象正在学微积分,就想了解常微分方程组。小它不是镜象的东西,而是客体,与镜象阶段差别很大。我们只局限于这两篇文章,因为它们意味着从德国文化引入法国文化,目前中国也一样,同样的逻辑阶段。(听众:弗洛伊德引用Narcissisus的故事,其中的水中的象与拉康后来的镜象有无逻辑关系,以及Narcissisus为什么跳入水中?)注意原文是Narcissismus,而弗洛伊德的德文用的Narcismus,删了sis;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的名原为Sigismund(东欧语),后来删了is变为Sigmund(德语)。Is--Ich(德文的确我),这导致了一个自我认同的问题。如果弗洛伊德能够适应德文的改变,那么意味着他的幼年时期的形象的变化,变得模糊了。在这个神话中弗洛伊德并未看到水中的象,同样他也未通过is而看到自己的象。拉康未解释这个神话。这个神话有上千本的书试图解释它,这是历史学家、神话学家的事情。拉康只是引入它以说明精神分析的问题,作为概念来说明。拉康依据的仍然是临床材料。Oedipus杀了父亲,拉康只加上一句:"在他不知道的时候"。美少年看到水中的形象,拉康只加上一句:"他不知道水中是啥东西"。于是人们利用无意识的概念重读神话,精神分析所提示的已经在神话中了。人们用另外的方法重读神话,也有神话学爱接受精神分析,而重读神话。同样,在Narcissisus神话中,神话学家说美少年爱上自己的形象而投入水中。分析学家说不是的,第一次未认出自己,在镜子中他动,像也动;他笑,像也笑。不同于在母亲那里看到的情形,有时你笑,母亲不笑,板着面孔。于是孩子逐渐地知道镜子中的像不同于母亲,最后才发现是自己的像。在Narcissisus的神话中,先是有一段说女神预先告诉少年说你将爱上自己的形象。虽然水作为镜子是自然的,但是语言的介入在先,所以还是一个文化行为。再谈一谈自然与文化的差别。一些动物学家说鸽子在镜子前面做出交尾的动作。拉康说它将镜象当成了异性的鸽子,因为它不能讲话。而在Narcissisus的故事中首先有一个语言的干预。美少年最终认识到自己,这是借助于语言而认识到自己的形象的。关于死亡与语言、象征界。女神说你将爱上自己、你将死去。之后Narcissisus投水,又变成了水仙花,没有尸体,这不是现实。在现实中孩子遇到陌生人将引起恐怖,引起争斗,而后有尸体。Narcissisus却投向陌生人,无争斗,无尸体。所以死亡是象征性的,并与语言联在一起。Narcissisus又指水仙花,法语写NarcisseNarcissisus象征死亡,遇到另外一个形象,掉入其中而死亡--象征对自己的一个再认,与象征界联系。我现在看到秦伟的名字就能想起他的脸,希望其它的人来签名使我看到你们的名字也想起你们的脸。精神分析笔记第九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昨天晚上我有一个印象,当我讲完,一个女士讲中文并且有点激动,通过翻译我才明白她以为我是在讲哲学。我讲的时候是没有文本的。我只有拉康的文本,我自己没有文本,一如病人的讲述的一样。我做的事情也是象病人一样,而她则象精神分析学家一样,解释我所说的;但不是精神分析的解释,只是野蛮--sauvage--的分析。之所以是野蛮的,是因为她的方式是"我听了你说的,你就是这样的"。如果我是数学家,学生说我讲的不是数学,我马上就叫她出去。我不一样,我是在哲学系的背景下讲精神分析,如果在车库里讲又会受别的影响了。这种情况拉康也遇到了。拉康先是在精神病院里开讲座,拉康自己和听众主要是精神病学家。后来到了高师,遇到Miller--他是阿尔都塞的学生,后来成了拉康的女婿--等人。这影响了拉康的联想和言说,出现移情,病人受到了精神分析学家的影响。移情只是理论工具,为了经济的目的,否则就要花大量的时间讲实际发生的移情过程。但其作为概念与其所指的关系不如烟灰缸一词与烟灰缸之间的关系那么简单。这位年轻的女士说我讲哲学的时候我并不高兴,因为作为精神分析学家我不特别看重词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更多地考虑词与词的关系。中国人骂人最恶毒的是什么?(听众:坏蛋。)法语是"垃圾"(ordure)。一个病人到了精神分析学有那里,骂他坏蛋,垃圾。如果换了一个人,就会以为是骂自己,会生气,而分析学家则更多地将它看成一个词,一个与别的词一样的词。病人以一个词来表达情感。病人第二次来会抱歉,并问:你为什么不回骂?你不是人吗?病人把词与所指的东西联在一起了,而分析学家则打断这一联结,而考虑联想:ordure-or (金子,然而)dur(硬的)--is est dur d'oreille(听完迟钝)--or,dur-ordure这样,也许是分析学家未听到病人的某个东西,而病人骂分析学家是聋子。昨天晚上之所以讲耶稣会有几个原因:一是爱的问题,耶稣说"爱邻居如爱自己"是对他者的爱,是拉康的镜子阶段。二是耶稣会的人来了,带头一个僵硬的理论,而中国思想是运动的、开放的,与拉康是一样的。三是耶稣会来中国是认为中国人缺一个东西,是来补充这一缺乏。但是"缺乏"这个问题是一个精神分析的问题。弗洛伊德和拉康的观点认为孩子出生之后软弱无力,与动物不一样,不能走路,但是有一个东西是天生的,他能看到母亲,有一个认同,内化为超我。但是拉康补充说不能看到自己的脸,所以出现欠缺。当一个孩子三十年之后说起孩提时代的事情,从逻辑上讲他看见母亲在动,而他不动;但是另一方面,他的手动,与母亲的动不一样,手是我的。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我是更多地看到母亲的脸,而我看不到我的脸。Alienation--异化Aliene--精神异常超我是异化的东西,是命令的、固定的,而孩子则相反,始终在运动,与超我有一种对立面,但又必须屈从超我。此一冲突使拉康从Hegel那里借来"异化"一词--从大脑分化出一块异化于自己,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辩证关系--孩子是奴隶,超我是奴隶主,奴隶主剥削奴隶。这表明拉康受了马克思的影响。孩子出生后看到父母意象,看到自己的手、足、鼻尖、生殖器,以为后几样东西是自己的。第一次看到自己进认为是他人,不断在镜子面前运动:动手--镜象也动手,动脚--镜象也动脚,笑--镜象也笑。于是逐渐认识到这是自己,由镜象构成自己。在此我们首先有一个真实的异化--认同父母的意象,这导致超我的形成。父母的意向是一个真实的形象。而镜象不一样,它只是虚象,孩子在这里是想象的异化,由此而获得自主性和独立性。有一个困难,一些伊期兰教的学者提出的,人不能同时看到镜子和镜象。这是一个矛盾,天主教学者也谈这一问题。为了照得更清楚,镜子要特别干净,否则会意识到镜子的存在。中国道教也这样,你必须经常打扫你的心中的尖埃,使之成为纯粹的镜子,从而从镜子中捕捉你的镜象。我们不能同时意识到二者。举例:一个年轻女士也许愿意也许不愿意,反正怀孕了。如果愿意,她将想象这是一个男孩呢还是一个女孩呢?她只能按照愿望去想象孩子是男是女。孩子出生后大家来庆贺,说这个孩子象父/母。这构成一个解释,孩子的形象就出来了。这个意象本身是文化的构成。具体地说,在自恋的故事中先有一个女神说你将爱上你的水中的镜象,是语言构成而不是自然过程。尽管现在有人仍然认为是自然过程,但其实是文化过程。拉康进一步指出孩子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目光。在现实中看到母亲的目光,例如吃奶的时候表现好或者不好母亲就会高兴或者不高兴,这时就会有目光的交合,一种联系。法语讲:Sa me regarde.父母目光--超我的部分。镜子中的目光--很高兴地注视镜子,镜子中的像也同样的,很愤怒也同样--这形成了一种差异,镜象的注视与我有关,与母亲的注视不同。构成了自我。For-da--弗洛伊德的孙女在母亲离开之后玩For-da游戏,表达了分离的焦虑和母亲回来的愿望。弗洛伊德以此解释分析中出现的现象。同样拉康引用镜子阶段,关于孩子在镜子面前的表现是心理学家们已经做了的工作。父母的意象认同为超我,而镜象则独立出来成为自我。许多分析学家在精神病院工作发现许多精神病人从未遇到过真实的镜子。当然不能以牛顿式的决定论观点认为童年未过镜子孙就患精神病。二者是相对论式的相关,不能在相关关系中无穷倒退。我遇到一个个案:一个先生进来分析,颈项痛,说话时颈项不自主地向上向前仰。做了6-7年的分析,其中说到父母是严格的天主教徒,说不能摸生殖器,那是犯罪的。有一天,与父母在一起,父母在床上,他在床下,坐得很低,父母不许他回头看,但是壁上有一面镜子,他从中看到父母的亲热的动作。洗澡间也有一面镜子,很高,他总是想够上去看,但从未成功。后来进入天主教学校,也没有镜子,只有大门是玻璃做的,一天他突然从中发现了自己的镜象而十分恐怖。讲述了洗澡间和大门的故事,过了一些天他颈项的症状就消失了。颈项上仰--想长高。但是我们不能落入因果关系中,也许他说的是幻想,而不是真实。只要缓解了症状,是不是真实这并不重要。(听众:在镜象阶段之前和之中的孩子能够理解语言从而使镜象具有文化意义?)我遇到一个病人,回忆起小时候人们说他象父母。在镜子阶段这前,如同通过周围的人就学习母语,应该是有所理解的。镜子阶段之前,如同通过周围的人就学习母语,应该是有所理解的。6-18个月是心理学爱的问题。(听众:镜象阶段是否对所有的人都成立?)精神分析理论不是为了解释现象,只是精神分析学家消遣的一种方式。我自己在分析中回忆起幼年时看到镜象,我经历过这一阶段。(听众:拉康是否认为镜象阶段对于法国人很重要?)这只能从精神分析实践中回答。拉康引入镜象概念使许多人有一种反思,这对于伊斯兰教、希腊、中国都很重要。比如中国人爱讲"你好!",如果我们仪在一个伦理学水平上则它只是一个礼节,但是如果我们强调能指与能指的关系,从"好"之一字中分出"女"与"子",前者在甲骨文中是母亲的意思,子是儿子,从而,我们可以认为中国人将"母爱子,子爱母"J当成了习惯法。但是如果让母亲和儿子分别作自由联想,则会发现许多别的情况。母亲是从女儿那里变来的,而儿子可能成为父亲。所以在这里女儿和父亲都被遮蔽。 精神分析笔记第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康在大会上被琼斯打断,15年之后写了此文,这是德国文化与法国文化的冲突。在精神病界则无此冲突,因为有一个所谓的客观性,而精神分析则始终是与文化联在一起的,所以始终是有冲突的。1953年拉康与IPA分裂。为了写博士论文,拉康到瑞士精神病院,见到了荣格。虽然与维也纳近在咫尺,但未去见弗洛伊德。荣格讲德语,但是他是天主教的,这里与天主教共同体有点关系。那次大会后不久,德法之间出现了战争。可见当时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比现在复杂得多。还有一个例子,在法国兴起超现实主义运动,其中有一项是自动书写,不管能否理解都写下来,从中人们发现了许多东西。弗洛伊德听说之后,说"这个东西与我的东西有些类似",可是当Breton想见他的时候他却拒绝了。在德国文化内部弗洛伊德也引出了许多冲突和愤怒,一如Breton当时在法国也遇到 同样的问题。精神分析学家向大众讲演、写书的时候是被分析者,精神分析学家不是外交家,不考虑妥协,所以问题更多了。荣格在一个精神病院中做自己的实验,认为个人有情结可以用一个方式测量。他用词表,一个个地念给病人听,病人回答出其联想。这之间有一个反应时,如果反应时较长,例如听见太阳之后很久才说月亮,荣格就认为对该词病人存在情结。这不是正宗的精神分析的倾听,但有些类似。所以听说了弗洛伊德之后,荣格就去找他。弗洛伊德接待了他,因为荣格讲德语。两关系曾很好。一次荣格去阿姆斯特丹开会,准备介绍弗洛伊德的理论,但不准备讲性的问题,因为这将引起公众的抵抗。弗洛伊德说:"不行,必须讲性!如果不讲性就是没有讲我的理论。"精神分析学家不是外交家。弗洛伊德谈性实际上是他自己的问题,他总是拿别人的例子来讲自己的问题。荣格没有遇到性的问题,所以荣格愿意讲他个人遇到的问题。荣格也写了一本释梦的书,几十年后人们才发现其中的例子是荣格自己的。这导致了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裂。又一个例子:昨晚做了关于"好"的解释,一位年轻女士站起来反驳我,说我错了。但我并不是讲中国的实际事情,也不是讲那个孤独症的孩子。我只是借此来讲我的事情,我的父亲死后带给我的悲痛的事情。也许在说"好"的时候说到了中国的一些问题,因为我在此之有就知道一些。但我不知道说的是我自己,只有当那个年轻的女士干预时才意识到。治疗实践中并不关心病人的真实性,只说自己的真实性,而且对于自己的真实性也只是"半说"(midire)。拉康写这两篇文章的时候说科学建立在真实性上,精神分析成为一门科学是因为不能完全说出真实,只能伴随真实,不管其真假。科学的真实性标准不适合精神分析。再举年轻女士的例子,她说我错了,是利用了真实性标准,同时她又举了一个自己的解释。也许她的解释适合于所有的中国人。对于精神分析学家而言,所关心的是:我是不是给了一个代表了我的感觉的解释。若干年之后,1964年,拉康构建了他的学校。如何培训精神分析学爱,怎样才算是精神分析学家?在大学,通过几年的学习,通过考试,给一个文凭,但是精神分析学家不给文凭。IPA有一个严格的规定,但与学校仍然不一样。拉康与IPA分裂,所以应有不一样。拉康最后认为无法给,这引起了与国家的冲突,使精神分析学家很迷惑。拉康想了很久,仍然认为无法给,因为Le psychanalyste ne s'autorise que de lui meme(精神分析家只关心自己),然后又补充说:et de quelques autres(和某几个旁人)。注意:ne+que-uniquement这引起公愤,因为大家未注意到拉康的补充。我工作了40年又跑到成都来,自然表明精神分析的作用。学生居然还提出这样的问题,自然我要对她说没有用。同事之间的交流,不同于精神分析学家与病人的交流。后者更多地倾听,听病人实际上说的东西并有一个回应。Lui memeComme toi(他自己如同你)Toi-meme(你自己)Soi-meme=je m'aime(自己=我爱自己)Soi是je的主格与宾格的统一。这里又说到了镜子。拉康引入Hegel的关于奴隶主与奴隶的思想。拉康认为父母的意象是奴隶主,镜子中的像也是奴隶主,但是这两个奴隶主与主体的关系不一样。父母的意象与主体之间是真实的关系,而镜象与主体之间是想象的关系。主体总是失去想象的一些东西。拉康在此阶段上还未讲语言。正常与不正常是心理学家的问题。弗洛伊德遇到Lou-Andrea Salome,她建议弗洛伊德去看电影以更多地了解自恋。弗洛伊德说也许艺术家更懂自恋,但我做的是元心理学的概念。所有的孩子都经历口腔期、肛门期等等,弗洛伊德把孩子看成一个概念。拉康批评他过于简单化,说弗洛伊德是遇到困难并退却了,因为弗洛伊德从火车的镜子中知道了镜象的事情。拉康之所以批评弗洛伊德是根据临床实践,精神分析应该是开放的。比如一个成年人找精神分析学家,说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口腔阶段和镜象阶段,精神分析学家的问题是:你自己作为一个具体的孩子的经历是什么呢?理想的孩子始终是没有意义的。拉康批评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有人又提出元语言学。拉康说你们可以用元语言,但是当你们说的时候,所用的语言是具体,不是元语言的。Lui-meme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关于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家的标准论证是二十之后的事情了这里我不想跳那么远。我经常跳到未来,是为了说明现在。拉康此文的逻辑与弗洛伊德发现精神分析的逻辑是一致的。二人在实践中都是在倾听,而在同事交流中都面临了视觉的问题。弗洛伊德讲梦,拉康讲镜象。这有一个很大的差别。虽然弗洛伊德认识到了无语言便没有思想,当荣格利用神话解释临床,弗洛伊德说不,应该是利用临床材料解释神话。10年之后事拉康才讲语,才离开视觉隐喻的边界,才与同事们交流。在此文中强调先有真实的母亲的形象,能够触摸的形象。能够看对于孩子很重要,因为他还不能行走。到了镜子阶段就不一样了,在某种意义上它不能触摸,这是很新异的。拉康称之为戏剧,在其中真实的母亲是可以为儿子所触摸的,而镜子中的母亲仅仅是一种意象,但是同样也内化到脑海中去。镜子中的母亲形象与自己的形象不同,出现二对区别:现实/镜象--镜子中的母亲/镜子中的自己下面画一个图,注意:我们只有借助语言才能够讨论这个图。(关于图:Guibal先生画了双手、双脚、鼻尖、生殖器,说通过看而形成意象,又画了母亲的脸,说通过看而形成意象。)关于语言的问题是弗洛伊德治疗癔症遇到的问题。弗洛伊德的革命性东西在此,但后来弗洛伊德落入视觉陷喻的世界--看而不是听。在1936年拉康也是同样的落入视觉隐喻中,二人都受了当时的文化的影响,都未发现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个图是一个理想的婴儿,regard--注视、目光、看,这对于新生的婴儿很重要,不过婴儿其实还能听。婴儿先是看到母亲的形象--现实中的形象,真实的形象,可以触摸的形象,它内化为一个意象,保存在一个内部的自己都不知道的地点,因为当时还内外不分。同样他也看到自己的手、鼻尖、生殖器,男孩的生殖器比妇孩显眼、比女孩简单。也看到左脚、右脚。这样形成许多意象,碎片式的,和母亲的形象一样,可以触摸。不同的是,手动--内化的手也在动,足动--内化的足也在动。神经学家就此提出一个概念:大脑中的镜子,现实的内化的镜子。镜子的概念已经为大家所利用了,拉康建立了一个真实的镜子的概念--如母亲一样的真实,其实在人类之前镜子已经存在,如湖面。达尔文的革命在于指出地球先于人类而存在,动物先于人类而存在,水、湖先于人类而存在。动物到湖边饮水,肯定看到什么东西,母亲也会跟过去,也会同时看到。人类创造了容器,可以盛水,从中也可以看到自己。母亲:水的反射。在拉康之前,中世纪就开始讨论内心的镜子,但并未谈现实中的母亲和真实的镜子。有了真实的镜子,孩子总有这么一刻要面对镜子,看到镜子,看到镜子中的一个意象,是自己的意象,这是另一个与母亲相同的人。是谁呢?与内心的、意象的和现实的形象相比,它是新的。不断重复的看,于是发现此形象与手、足的形象有一种关系,与母亲的形象无关系--手动,镜象的手也动等等。由此逐渐形成自我--包括实际上的手、足、大脑中的碎片--而母亲的意象就离开了这一切。这个整体与原来的自我不一样,后者包括了母亲形象。这个新的统一体,将以前的碎片和镜子中的意象整合在一起。以前的统一体=以前的碎片+母亲的意象。原来需要母亲意象来构成自己,而现在镜象使母亲的意象不必要。问题是内在的心理系统中母亲的意象仍然存在。一是有两个意象,一个自己的,一个母亲的,后者成为超我。二者之前存在一种冲突,母亲可能说你做这个、你不做这个......这是心理的冲突。新的形象与自己的身体、经验、痛苦等等联在一起。拉康为此工作了十年。以后拉康提出男女区别。对于男孩,生殖器更容易看到,生殖器作为身体的意象如脸一样,而小女孩则需要一个镜子来看到生殖器。法语中的miroir来自拉丁语的mirabilis,说的是某个事情很美妙,如幻影、海市蜃楼,如我早上梳洗看镜子而不以为是镜子,于是感到惊奇和美妙。还有一个词spekulum是希腊词(speculum是拉丁词),意思是镜子;但是法语里不用这个词,只是一个医学器具的名称,是妇科医生用的内窥镜。这很有意思。正是这样,女孩需要镜子来看自己的生殖器。美国的女权运动反对男人,说男人都是混蛋,不找妇科医生,说我们用镜子而不是内窥镜可以看到自己。这是有象征意义的。拉康检查了弗洛伊德的全部概念,不断地说回到弗洛伊德。拉康说:我不是拉康派,如果有拉康派那是在我死之后。许多精神分析学爱与婴儿在一起,也是分析学家自己与母亲的关系有什么问题。由于婴儿总是与母亲同在,所以他们看到了更多的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乳房与孩子的关系。拉康是一个大知识分子,是士大夫,也是一个大的病人。这是很正常的。阿尔都塞是大哲学家,杀了妻子,而被送入精神病院。拉康从未被送入精神病院。由于拉康接触的更多的是各种知识分子,所以与每个学科都有一种对质,但是在终极的意义上,拉康讲的是临床经验。 精神分析笔记第十一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讨论拉康的这一文献,他在此后的十年、甚至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这一点上工作。拉康的根据是弗洛伊德的《论自恋》,弗洛伊德回避了镜子的问题,他退却了。可以说,弗洛伊德是打开了门,又把门关上。这里说的是无意识过程,所以可以说一个病人把门打开了,又关上了。有些精神分析学家在精神病院工作,发现病人无意识的门从未关上。例如妄想狂,他们与癔症病人不同,他们说话,处于话语之中,说出来了,不断地说,使我们惊奇地发现其所讲的东西证明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弗洛伊德说,"王道"通向了精神病人无意识,其门总是开着的。精神病院的精神分析学家要求妄想狂病人不断说下去,结果虽然证明了理论,却引起了死亡--要么病人自杀,要么杀了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对这些精神分析学家的努力不知道。除了Schreber-例之外,弗洛伊德很少接触妄想狂病人。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开放的,而有些精神分析学家却想一动不动地用旧理论解释新的材料。我们修正理论,理论是开放的,而实践中又要求关门--妄想狂的门是开的,直通无意识,精神分析学家想办法重新关上门,例如绘画、做游戏、制造一些东西;或者精神分析以相反的方式,扮演病人进行述说,如前所述。这是拉康提出的理论,因为镜象正好与你相反。新的事实推动了精神分析,即是拉康此文,其中指出"相反"的镜象,指出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在Schreber所写的文本中有一段是关于镜子的,但是弗洛伊德未充分的重视。弗洛伊德认为Schreber是一个伟大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因为Schreber的文本证明了精神分析。Schreber也是开了门,又关上了。其它的精神分析学爱则不一样,他们与孩子们、与精神病院的病人在一起。弗洛伊德是在成年人中,成年人事后回忆童年,是间接的童年。精神病院的病人则如孩子一样一直未关门,是直接倾听到的童年。Schreber的文本中说到在镜子面前,Schreber自己穿着女性服装,从镜子中看到的是女性,并说当女性真好,这样便可以与神做爱了。这里的神不是犹太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上帝,而是印度的神--打开了通向远东的大门。尼采说的神也是远东的神,都是脱离了欧洲文化的神,我们现在也是脱离了欧洲文化来讲神的。这是我个人的工作。现在还是回到拉康。弗洛伊德阅读Schreber文本时忽略了这一点,但是荣格注意到了。荣格在精神病院工作,用精神病院的例子反驳弗洛伊德,而弗洛伊德则出版Schreber案例以反驳荣格。因为荣格与一个德国传教士有私交,因此打开了通向远东的门。这个传教士到中国后不断与荣格通信,他说他很高兴未让任何中国人--是外国人、局外人、异乡人、自己所不认识的人,etanger,拉康以此构造了大它--改宗信基督教。曾有一些女性分析学家与孩子在一起,构造了一个类似于弗洛伊德的成人理论,如Anna Freud和Melanie Klein。拉康批评她们,说她们是想在孩子身上找到自我。例如Klein在新生儿那里看到自我、超我。拉康说至少对于自我而言是在镜子阶段之后,孩子看到整体之后才形成的。第一次看到镜子时以为是它者,远不是自我。如弗洛伊德从火车的玻璃上看到的陌生形象而感到忧虑。这个它者与作为它者的母亲、父亲和其它人处于同样的位置,孩子逐渐地意识到这个它者是自己,这构成了自我。这是想象的自我。谈到想象,拉康说这是意象。在此文中拉康只有几行文字谈了语言,如弗洛伊德谈自恋一样,先是打开门,然后又关上。关于语言的能力和权利,都是在15年以后再重新找开的。弗洛伊德区分两种自恋,原发的和继发的。原发性的自恋是出生之后就存在,如所有的动物一样处于自恋状态。继发性的自恋需要一个外部的东西来讲,但弗洛伊德始终未找到。拉康认为无原发性自恋,只有事后的,即出生之后以镜子为工具的自恋。因为原发性的东西是自淫。此时的孩子不能讲这是我的手、或者脚等等。自淫是无对象的。Klein说孩子与母亲的乳房的关系是主-客的关系。而拉康认为这也是后面的事了,此时只有愉快与不愉快,并无对象可言。孩子在认同母亲的乳房、母亲本人和父亲的过程中,因为镜子阶段而有一个它者。在此,拉康遇到一个困难:孩子不能认同于镜子中的我。拉康花了一生的时间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Kant遇到的。这里申明一点,许多精神分析的成果被道德家们、宣传家们所利用。例如精神分析讲口腔、肛门和性器阶段,这些人就说那个时候孩子该怎么怎么做,如果未做到就是不对。他们在这里其实是以一个编年来强调了超我。精神分析只考虑逻辑的发展,不考虑编年的发展。因为拉康提出的是逻辑问题,所以是与逻辑学家们、数学家们、拓朴学家们在一起工作,而不是与道德家们、宣传家们在一起工作。孩子何以不能认同镜子中的我呢?原来,当他认同父母、认同他人时,他面对他们,而且可以转身,从而在形象上与他人完全匹配。但是在镜子中却做不到这一点。Kan之前有一个瑞典学者Swedenborg,而后者又是承继了Platon和Aristote的传统。 Swedenborg讲镜子,Knat读后深感震惊,这作为部分的原因促使他写了《纯粹理性批判》。Swedenborg的书也是荣格床头的书,但未注意其中的镜子。Kant打开了门,但荣格并未做这个工作。我的一位同事接受了精神分析,后来专门写了一本书讨论Kant和Swedenborg。到了拉康又重新遇到这一问题。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将镜子当作是一维的,将物体L当作是二维的。显然,在二维平面上,下面的L无法与上面的镜象相匹配,只有在三维空间中才做得到完全的匹配。同样,我们人作为三维存在,镜子作为二维存在,要做到这样的匹配只有在四维空间中,这是无法想象的,必须引入象征才做得到这一点。所以离开镜子阶段,就是象征阶段。类似于母亲的分离,这是与自己的象征分离。通过成为象征,拉康顺理成章地引入能指与所指。为了完全匹配,就要解决一个左右的问题,这要求进行相交运动。如果呆在意象中可以认同,但是人类并不是一个意象,而是被语言所抓住,这是拉康后来的工作。父母在讲话,不仅仅是一个声音,而是一个语言,孩子由此懂得了左右手。正是这样,拉康说如果我们不被语言抓住就没有意象。拉康批评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同样他也批评所谓的元语言学。孩子意识到左右。有人说存在自然,拉康说是的,但是不存在"人的自然"或者"自然的人"。人类登录在自然中,但不能说有一个自然的人类,否则就不会有人类破坏自然,至少在一半的时间里人类在破坏自然。还有,如果是自然的,人就应该对称。有了左右,人就不对称了。从而需要相交运动。所以,无纯粹的想象,想象与语言联在一起。不仅以后是象征,进入镜子阶段也是象征的,因为进入的东西已经被象征化了。例如母鸽在镜子中看到一个公鸽,从而生蛋。提问:(听众:怎样理解镜子本身是一个象征化了的东西?)镜子问题本身是人类提出的。在我的有关镜子的讨论班上,有一个人类学家,他在非洲的一个土著部落里工作,说这个族的人有一个习惯到水边喝水,但是在喝之前先要扰动水,避免喝到水中的像。(听众:孩子在镜子阶段能理解左右吗)左右镜象是一个逻辑问题,在现实中每一个孩子不一样。我遇到一个母亲,她教孩子将左当成右,右当成左,孩子长大后就疯了。又有一个女孩15岁到我那里接受分析,10次中有9次都迟到,后来母亲给她买了一块表,她总是乱拨表,结果时间仍然不对;她母亲又给了她一个日历本记事,可仍然不准时,原来是去年的日历本。基督教的创立是在沙漠,很少有水,但在少数的地方还是有水,基督教就抓住了这个细节讨论镜子问题。反而是那些生活在湖边、河边的人们未注意到这一问题。精神分析也是这样,某个细节最为重要。17世纪有一个犹太教的神甫,因为研究镜子而被教会法院判流放。他的研究是通过左与右的问题,以研究善与恶的问题。后者是超我的问题,能够转移到孩子身上,所以他并没有更多地考虑左右问题。为了与上帝达成一种关系,他面对(在镜子中的)另一个人,于是面对上帝,遇到左变成右,右变成左的问题。左=恶右=善左变成右=恶变成善但是这对于整个神甫群体是不能被接受的。为了避免更多的惩罚,他说他并未说过左变成右和右变成左,而那些说过左变成右和右变成左的人应该被判死刑。法院的人为了找证据抄家,发现了镜子。他说这是为了他的夫人打扮得更漂亮,更能吸引他。犹太教与天主教不同,神甫是可以结婚的,所以跟女人睡觉不是坏事。因为在《旧约》中记载着男人们外出打仗,妇女们以镜子打扮自己,以唤起男人们的激情和力量。基督教中认为以镜子打扮自己是坏的事情,而在镜子中寻找真实、真理则与此不同,分开来了。拉康则试图重新整合镜子的这两个作用,说人的性欲与上帝是联在一起的,都是真实的。但是联在一起之后只能半说--midire。拉康谈到二者的关系,我们不是破坏传统,而是从传统转向现代。中国也类似,如何从传统转向现代。也许中国想完全破坏传统而转向现代,但这是不可能的。"反观心"--译为observation inverse, reflect inverse, retour佛、道、儒,三者相互教有冲突。Inverse--相反、反射,讲的是一个镜子的问题。人不停地看镜子的时候,你得想象你在看自己。看到的不仅仅是镜子,而是注视--当然不能想象如何与拉康对应。拉康至少说如何是你的想象,孩子看见世界,孩子看到镜象,有一个注视在注视自己。佛教和道教徒出家,引起儒家的批评,认为这样就无社会,皇帝也不高兴。世俗的东西还是需要的。Annea Cheng (Francois Cheng的女儿)写了中国思想史,说人们到山里反观其心,而世俗要求你离开你的镜象。拉康也说要离开你的镜象,但是拉康是针对其兄,一位天主教神甫。这样的对于固着于镜子的批评在列宁那里也有。一位翻译家译恩格斯的书中"镜子",列宁说只译成反思就行了。可见治理国家也不能离开镜子。张载《经学理诂》中说,在天理的中心出现了自己和他人。如一面斜放镜子,镜子反射了世上的所有的存在,完全照不到自己(斜照)。如果把镜子放在中心,那么所有东西包括自己都出现了,如同天理,自己与别的东西一起出现。我也是一个东西,如同别的东西一样。这显然与拉康有一个共同性,但不同的是拉康未说"如同别的东西一样",因为拉康力图区别人与自然。 精神分析笔记第十二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割礼,是上帝与犹太人之间的约定,是从多神教于一神教的转变的标志。尹立可以讲一讲中国宗教中的镜子的故事。(听众:道教进山时要挂历一面镜子在背上,以避邪。)这之于我,类似自恋的神话,魔鬼见了自己的形象而死。(听众:在镜子背面画上准提菩萨,然后对着镜子修炼,当从镜子中看到准提菩萨时就练成了。)这是认同,有一种转移,拉康说过"人一当充分认同镜子中的自己,就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知道自己将死去。"我又想起了9世纪的波斯诗刊人Attar以鹦鹉为隐喻,说:如果人不思考,就模仿他人说话而认为镜子中的是自己;如果思考的话,则发现镜子中是他人,是他人在注视你、对你说话。拉康说实际上不是自我,而是大它在讲,大它控制了你的自我。它者与转移。能指与认同。于是你刚才说的不是模仿而是认同。拉康认为无语言则不能认同,意象不能自在,只有能指的存在才使认同得以支撑和成立。我只讲到它者,其实有两个它者,一个大写的,一个小写的。拉康在此文之后很久才提出小它的问题,逐渐地发明了两个符号:A,a。拉康是从精神分析实践中来讲它者的,当然也结合了文化,包括东方的文化。无论如何,他象弗洛伊德一样将地窖里的东西挖出来,使之重见天日,在此意义上拉回到弗伊德。无语言,人是对称的,是语言引入了左右差别和人的不对称性。左右问题是科学问题,而好坏问题是神学问题。物理学家研究是否存在外星智能,于是信号,当然是用符号,比如手的形象。只寄一只手,外星智能如何知道这是左还是右呢?除了一个整合之外还要语言来说明它。物理学家认识到左/右独立于人的命令系统。基本粒子有左旋/右旋之分,所以宇宙有方向性,寄出一个手的符号,别的人就知道是左/右。拉康提出更神秘的问题:镜子与语言的关系。不仅佛、道,而且现代物理学都有一个朝向的方向。拉康和科学力图将这两个问题分开。拉康认为要建立一个精神分析科学就要做出这样的分开,不做道德判断。教育学们有了镜子概念,就测试孩子某个年龄段上的经验是什么,比如25岁的人未经验过镜子便说不如18个月的婴儿。而精神分析学家不说正常与不正常,只说他未经历镜子阶段,这可能意味什么。拉康只谈逻辑问题。诸位正在接受分析的训练,所以我不愿回避精神分析的困难与复杂性。这个复杂性本身将唤起好奇心,而分析又使你们回到童年之中。例子:在北京孤独症中心,一个母亲带了儿子,她通过说孩子而说了自己。其中孩子问父亲在哪里?父亲因为孩子的病而离家,偶尔想回家睡觉,她也需要,所以也同意。其实她也可以送孩子进福利机构,但她拒绝这样做,于是孩子缺了父亲,而她则缺了男人。这样她的情况变得很复杂。拉康利用人们对于复杂性的好奇而打开镜子的门。Baptisme--洗礼。在中国有仪式,更多的是对祖先的祭祀。在基督教中也有一个仪式,不谈祖先,而只祭祀一个神。这正是耶稣会与中国文化的冲突。洗礼是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类似于文字的简化。在古文与今文之间出现了简化,切断了二者之间的联系。文字学家的工作就是重建二者的联系--如词根、偏旁、部首。这个工作艰巨得很。洗礼仪式是在教学中,父母将孩子带来--要尽可能早的接受洗礼,因为如果在洗礼之前孩子死了就要下地狱--基督教的神甫不关心孩子的死活,只关心死后的事情。如果此时生病了教会也不管,因为教会管的是死后的灵魂。孩子听到声音,这会留下痕迹,是它者在讲,仪式涉及父母、家庭和家庭的其它成员。端着洗礼盘,神甫用手搅一下水,然后将水滴在孩子的头上,很简单的解决方法。之后大家出来,到饭馆里吃一顿,大家都很高兴。假如一个人未受洗、25岁时想到该受洗礼,于是去教学问为什么要洗礼,神甫解释,与婴儿不同的是他能够理解。如果神甫不笨,就说有许多书你可以去看,在此意义上他就找到了婴儿身上的好奇心,利用书重新寻找根。假如到了一个改宗的时代,成人来受洗。现在不是神甫滴水,而是自己俯身看水,并说"现在我进入了你们的宗教",共同体同样回答说"我们同意你的进入"。此人看了镜子(水面)后转过身来与共同体的目光相遇,有点类似于母亲抱着孩子说"镜子中的那个人是你",双说"你象父亲"等等。拉康在这个仪式中获得了灵感来谈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到了根源上了。Immersion--浸入,如海底铺电缆一样的进入水中。在基督教还未建立之前,有浸入仪式。师傅和徒弟,师傅与神有某种关系,二个向湖中走去,逐渐地浸入水中,在水中相遇。当然,周围的山倒影在湖中。师傅让徒弟看水面,看到一个倒影,师傅也华侨地看水面,师傅与徒弟说话,此时会意识到这些话来自另外一个人--上帝。神不仅仅有一个名字,整个语言都是上帝的名字。Rabi认为《圣经》中所写的都是上帝的名字。通过这个,你在讲在内心注整个上帝的名字,只有一个词是你的名字。拉康并未说语言都是上帝的名字,只说语言是大它的名义。1965年,他提出"父亲的名义"--父亲象征、隐喻上帝。精神分析实践中,病人在讲的时候认为自我在控制着这个讲话,但出现语误,表明有一个大它在讲。自我控制是不完全的,在某种意义上是虚幻的。上面的所有例子说的都是有一个它者,在西方传统中与上帝有关系。法国人习惯上总是说"我在丈夫"、"我的夫人"、"我的头痛"等等,这是一种倾向,把一切置于我的范围之中,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在分析中要打破这个习惯很难。语误揭示了它者,心的深处有一个它者,自我控制不到。类似于师傅对徒弟说话,使我们意识到上帝,精神分析学家只说它者,它者在言说。婴儿第一次见到镜子中的意象,只将它当成它者,逐渐地有了占有的倾向,说这是我的、是我,这实际上是压抑。说它者是真理的,说是我则压抑了它者。如男女二人从陌生到结婚,便说我的丈夫、我的妻子。其实即便是婚后,仍然有一个原来的它者的关系。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中,如果无语误则它者出不来,精神分析就是要揭示它者。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人来做分析,说我有我的事业、我的孩子、我的夫人、我的房子等等,什么都有了。分析学家问什么使你不舒服而来找我,病人说因为我的妻子有一个情人,有一个她的情人,我没有我的(男的)情人--性别线索是法语中的un--从而有一个欠缺。也许他可以去寻找一个男的。他的意思是所有的东西都有了,但妻子有一个东西而我没有。弗洛伊德说了快乐的问题,在《超越快乐原则》中又谈了死亡冲动。男女相见,第一面都很高兴,当然同时也可能有一种忧虑(如弗洛伊德在火车上从玻璃中看见自己一样的忧虑)。处久之后不断重复,就不快乐了。因为如果是快乐的话就会同样的快乐,而二人显然不能象第一面时的那样快乐,所以重复的一定是新的东西--死亡冲动。例如:法国有婚姻生活建议者,当夫妻二人各有各的情人之后去咨询--其间咨询者认为忠实的婚姻关系最为重要--于是说当初的快乐消失了,是因为陌生感消失了,于是在夫妻间寻找新的陌生感。这没有错,但是过于简单,而且人们无法这样去做。精神分析让病人做自由联想,找到它者,梦和语误是它者的显现。之前他要么压制了(不愿接受),要么压抑了(完全不知道)。在这个寻找过程中,不断有一种重复的死亡冲动--涅槃原则,拉康后来将二者与大它联在一起。重复的就是大它的语言,以语方来表达的。弗洛伊德谈到涅槃原则,拉康在罗马会议谈到语言时将涅槃命名为它者。涅槃是印度的、远东的,从文化上讲也许就是它者在东方、在中国。Etre(是,存在)--autre(它)拉康工作一生思考镜子。因为拉康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果死后能够成为大它,我愿意死亡。"表明拉康未充分地作为大它,这成了未解决的问题。Manque a atre(要存在的缺失)。欠缺与desir联在一起。存在是本体意义上的,有欠缺的存在,拉康写为desetre,很复杂。拉康加了一个a--要存在的缺失。为什么加a,法国人也未懂。为了简单,最好只说manque etre--存在的缺失。拉康在整个研讨班上始终说"我是一个被分析者,我让大它说话",此有矛盾:成了大它就死亡,但是又说"讲是大它在讲"。大它在讲的时候是一种存在的瓦解(desetre)在讲。ET/RE,让大它讲,存在被切分成两、三个部分,类似于讲真理时只能半讲midire。解构。中国通过字的分析与许多意思相联,西文则不一样,字分解之后就无意义了。拉康说,如果你了大它,就不能讲话,讲话时讲话没有意义,讲话是对存在的解构。拉康区别精神分析的话语与大它话语:后者说了许多而什么也没有讲;前者试图说什么,但是只是能说一点。拉康不是道、佛的智者而不管人世,拉康对人世的事很有兴趣,如1968年运动中拉康停止了研讨班到街上去听人们说,因为大家一直沉默,现在开始说了,精神分析当然应该在街上鼓励大家说。拉康对社会有很强的兴趣。一个例子,一个人来问:"你是不是拉康派?"拉不回答。因为病人有一个缺失,回答之后则终止了分析关系。当同事问他这个问题时,拉康曾说:如果有一个人不是拉康派的话,那个人就是我;我也不是弗洛伊德派,我只是回到弗洛伊德。拉康认为讲拉康派和弗洛伊德派是无意义的,拉康说:我只是说母语。也许在另一种语言中拉康的信息更能传递。精神分析笔记第十三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幸运的是我未死掉,昨晚那些人掠夺我,象挤压柠檬一样,其所提的总是已经在我的分析经验之外。昨晚我做了一个梦,当然这里只能讲一个细节,细节之于精神分析永远是最重要的:我忘了书包,里面有我的护照和钱,反正是回法国所必须的。我在成都有三次丢了东西,但是没有人拣,我又找到了。梦中未说明是否丢了,但是在现实上未丢过,所以是中国人帮助我回了法国。早上吃饭的时候见了一对夫妇,男的是中国人,女的是美国人,都是生物学家。男的问我干什么,我说精神分析。他以为我是搞活经济心理学研究的、是学生。我肯定比他年龄大,也许他是在开玩笑。《超越现实原则》,拉康在文中批评了弗洛伊德回到生物学的路线而不是沿着他自己的革命路线前进,针对的主要是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它是心理学而不是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由此而回到生物学路线上。精神分析学家根据实践置疑弗洛伊德,拉康也是这样,是对临床和文献检查来批评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概念。这尤其需要女性来讲自己和精神分析。在弗洛伊德的时代,至少有一个女性,她叫Lou Andrea-Salome,出来讲述了自己。昨晚要女性出来讲话,自然想到了Salome的例子,那样也许大家会害怕。Salome发表演讲时发也自己是一个已错女性,但有许多情人,与许多大知识分子有许多多亲密的接触,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解放了的女性。Salome讲到女性享乐和女性性快乐。小女孩看不到生殖器,小男孩看得到,然后有相互交换看的经历。孩子排便看到一个东西掉出来,很希奇,粪便掉到了罐子里,有一个精神分析学家称之为肛门阉割。一个男孩看到一个粪便掉下来,想:我的生殖器也许会这样掉下去。如同小男孩在看到生殖器时感到快乐一样,排便时看见也感到快乐。相当多的父母观察到有的孩子用粪便做图画,其中有快感。中西方不一样,中国人排便后不冲厕所,想留下什么痕迹。孩子看到排便,看到分离,有一种快乐,也有一种担心,怕其生殖器也会分离,所以称之为肛门阉割。这里谈的是逻辑,是因为孩子有一种逻辑能力来观察世界。在美国网络中核武器部分是严禁穿透的,但还是有人--主要是少儿--穿透了。说明孩子的逻辑更接近二进制逻辑。弗洛伊德强调惩罚和俄底浦斯冲突,拉康则强调一种逻辑。看到生殖器,是1;看到粪便,是1;粪便消失是0,生殖器也可能成为0。勃起和不勃起也分别是1和0。也许这是二进制逻辑,不需要俄底浦斯冲突。不过拉康并不否认弗洛伊德的概念。例子:法国有一个成年人不是为了经济目的而是为了高兴,破坏了银行的计算机系统,只想证明此系统有漏洞可以穿透,而被判刑。一位美国少年穿透了国防部系统,但未受惩罚。这使人们看到了漏洞,反而请他去设计一个无漏洞的系统。文化不一样,超我也不一样。拉康想说,这不是一个象征系统的问题,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发生在生活中的与心理过程关系甚紧密的事实。拉康与拓朴学家和数学家们在一起研究二进制逻辑,数学家们认为许多公式来自梦中,他们之所以来做分析也许是因为他们的二进制系统出了问题。拉康强调二进制逻辑,并不是象弗洛伊德那样退却,而仍然强调性的问题。讲小女孩。当母亲的乳房出现,是1,不出现是0;镜子中看到脸是1,看不到(比如镜子搬走了)是0。乳房消失是口腔阉割。这两个在男女那里都一样。生殖器,男孩看到是1,看不到是0,女孩则无此变化,无此二进制。到了肛门期,男孩看到粪便是1,粪便消失是0,因为之前 就见过生殖器,所以不那么惊奇,而女孩对此则比男孩更具色情快感。在此意义上,男女的性的差别仍然是逻辑的差别。在肛门期,男孩看到生殖器是1,看到粪便是2,看到粪便消失是0。女孩只有1和0。Salome(莎乐美)讲女性认为自己的生殖器如肛门一样,如排便一样,是1和0。De Beauvoir(波夫娃)认为有第二性,有第二个性器官,这是二千年来第一次的宣布。因为有一个1、2、0,男孩就担心其生殖器可能消失,也可能始终都在。女孩只看见粪便消失,只感到阉割,因为她有一个原发性的阉割。这个概念很重要,是对基督教而言的。每个人都有原罪,父母做错了事才生了我们。圣母玛莉亚未犯错,因为她的处女膜未被穿透。当时Salome在维也纳讲,当女孩意识到她有一个洞,粪便可以排出,这是1,看到小男孩的生殖器而自己没有,自己还有一个洞,这是2,(小男孩总是多一个东西,这是3)。这是色情逻辑。这种逻辑来自精神分析临床经验,例如:一个女病人,32岁,有过几个情人,但始终与情人关系不好,有一天幻想起她有一个3个月的孩子,画了出来,但是下面怎样画,她不知道。我猜测在此有问题。于是暗示她讲性交的事情。她最终说"我居然未发现两个洞",即她一定用肛门进行性交,而不是用阴道。Salome画了一个垃圾场的图,讲女性的性认同。女孩发现了粪便是1,很快消失是0,因为父母说这个东西是脏的应很快去掉。她发现的性快感就与这个垃圾联在一起。男孩也有1-0的逻辑:在女孩自身,1是粪便;在男女之间,1是阳具,也是粪便。如果她没有2,就把粪便与阳具联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是哲学家,也可以说生殖器就是粪便。女孩如未发现2个洞,则会做出以上混淆,长大后遇到男孩就会出现问题。Salome发现了此洞。如果女孩未发现上面的区别,下面就是垃圾场,就把阴道"租"给了肛门。"租"的意思是阴道没有所有者,换言之,她是肛门的主人,不是阴道的主人。男孩作为阳具的主人就会进入阴道,因为插入而快感;她所有的只是肛门的快感,后者与垃圾场联在一起。Salome认为女性快感与大便联在一起,Beauvoir命名了另一个与大便无关的快感--Autre jouissance--另类快感。Autre与它者有联系,是一个陌生的,让人忧虑的,意味着许多。例如黑人是它者,是粪便,要清除。纳粹认为犹太人是另类,天主教认为中国是蛮族等等。新的命名是Beauvoir的革命的一步,跨出了一个界线。想起算命脉,它是从过去到未来;而精神分析则强调我们始终在现在,过去是现在对过去的回忆。许多癔症病人的症状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也许是现在出的问题,如肝痛,只能找医生。算命的更多的注意过去和未来。在那里我发现那个算命的女孩脚不断地动,我问为什么,女孩说尿胀了。算命的忽视了这一点,我听到他们说什么人的不对、以及未来如何,而未注意到下面,下面是与性有关的。大、小便是愉快的,但有一个镜子则是痛苦的。如那个女生认为此时不该去小便,这会引起器官生病。也许可以进一步假设,她还想到了做爱。比如一个人几个月用各种方法消遣,而实际上表达了做爱的关系,这就回到了弗洛伊德。这里有一个悖论,不能说拉康放弃了弗洛伊德的性的理论。弗洛伊德通过元心理学而局部地放弃了性理论,拉康的二进制逻辑则加强了性理论。弗洛伊德的无心理学与Salome有关。Salome的情人中有尼采,还有一个诗人。她来见弗洛伊德也许怀有同样的愿望。但是弗洛伊德年龄大了,有家庭,不习惯接受女弟子。第一次见面,二人交变得很投机,完了弗洛伊德送Salome回去,只到门口,而不象Salome所期待的那样进入房间。Salome是一个诱惑者,诱惑大知识分子。弗洛伊德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但未跨过她的门口--界线。第二天弗洛伊德来接Salome。她要弗洛伊德去电影,暗含着同去。弗洛伊德拒绝了。Salome很聪明,用看电影的策略,说电影里面有许多自恋的艺术。弗洛伊德拒绝了这种邀请,说你们对自恋比我知道更多,但我只想做元心理学概念。弗洛伊德拒绝了性的诱感,从而建立了元心理学。Salome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中国的《孙子兵法》就是一部伟大的战略著作,在欧美的军校是基础教材。在弗洛伊德,拒绝了Salome的性邀请,同时也拒绝了自恋概念的进一步讨论,所以这也是概念平面上的拒绝。Salome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所征服,进入分析,成了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并发现了女性性欲,这是弗洛伊德完全不懂的地方。弗洛伊德拒绝了艺术之门,拉又重新打开了它。拉康与超现实主义有许多私交,由此拉康批评弗洛伊德,主要针对libido。这个词应该译为中文的"气"或者"能量"。弗洛伊德利用能量的问题。当时德国人讲能量,但没有与性联在一起,弗洛伊德谈了性的能量。当时弗洛伊德公开讲性的能量,荣格愿意讲弗洛伊德理论却不愿意讲性,如前所述。荣格想将libido概念一般化,拉康也想进行隐喻式的一种表达,但不象荣格那样--拉康未否认与性的联系。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的关系,一方面寄住于文化之中--超我,另一方面也与生物学联系,也寄住于身体中,通过愿望来表达。拉康批判弗洛伊德,说必须区别libido的两种运用,而弗洛伊德在其原理下混为一谈。一是能量的概念,等价于现象的问题,如我要什么,我希望什么,我不希望什么等等。二是实体的假设,实体(substance),如烟灰缸就是指烟灰缸这个东西。实体的概念难以翻译,主要是指未区别声音与所指。声音就是所指,一个直接的代表的关系。所以弗洛伊德从此走向哲学.而拉康要建立科学,不走实体的道路,而走现象这一道路。尽管弗洛伊德的实体假设与哲学联在一起,但拉康仍然补充说弗洛伊德认为此实体与性欲望联在一起,而荣格否认这一点。拉康指出弗洛伊德的第二方面仍然与临床联在一起。不可否认在第二条路线中与经验缠在一起的,是libido作为幼年期性愿望的问题(发生在肛门期)。这正是Salome发现女性性欲的阶段。弗洛伊德谈了肛门期问题,但未谈两个问题,一是女性性欲,一是肛门阉割。如果弗洛伊德与Salome有更多的讨论,也许弗洛伊德会发现的。拉康说虽然弗洛伊德走了第二条路线,但是它仍然导致了弗洛伊德对幼儿性欲的观察,导致Salome对于女性性欲的发现。弗洛伊德在libido之外还有能量的概念,拉康说能量的概念是动力学的符号,如前天晚上看到灯光而不用进去就知道是妓院。拉康讲的是能量是一个符号的符号,一方面它代表了某个东西,另一方面又代表了另一个符号。科学的问题是只认为一个符号代表了一个东西,而忽视了符号之间的关系。这个符号代表了一个东西--性的愿望,又与另一个符号发生关系。我们是从符号中去发现另一个符号的意义的,如昨天那个女生脚动这个符号是想上厕所小便。Salome在西方审美观念中是很性感的,很美,同时在知识分子意义上又很聪明。拉康说尽管弗洛伊德走了第二条路线,但能量仍作为一个建立精神分析的基石。上面有洞--进食下面有洞--排泄或者被穿透拉康强调动力学概念有一种符号的等价性。符号也有正与负的意义。拉康提到了一个医生,后者与经典物理学搭上关系。P/V S/sP是密度,V是体积,S是能指,s是所指。拉康说这些是与幼年性欲联在一起的,而物理学家恰恰忘记了这一点。拉康继续说,科学忽视了想象的问题,而后者是精神分析的基础,这与镜子阶段联在一起。实证的心理学抛开幻想。拉康说,我们恰恰将幻想当作为实证的对象--即幼年性欲--米建立精神分析这门科学。我们谈元心理学时不要忘记弗洛伊德发现了幼儿性欲,同时弗洛伊德本人也有问题,如只送Salome到门口。而IPA的弗洛伊德的弟子们忘记了这一切,我才要将这些与弗洛伊德本人联系起来。IPA无法容忍这点,开除了拉康。IPA中存在这个偶像的塑造,拉康的意思是重返弗洛伊德,读弗洛伊德的文献,找到其幼年期的问题及其与理论的关系。                中法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高级研讨班讲座 主讲  Michle Guibal霍大同翻译、秦伟等人记录整理第一讲 介绍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是受的医学训练,主要是精神病学,在大学得了博士学位,之后到精神病院工作,作为住院医生。当时我们的主任开枪自杀,对于所有的人影响极大,大家极为震惊。我于是向精神分析求教,为什么他要自杀,为什么我们被震惊?是个人的痛苦使我去接受精神分析,由此我解除了痛苦,而爱上了精神分析,最后成了一名精神分析学家。现在讲一下精神分析与医学、精神病学、神经学的关系。精神分析是由一个精神病科和神经科医生创立的,他就是弗洛伊德。他研究神经,之后遇到了癔症。作为一种神经症,一种综合症,癔症有许多形式。医生们试图找到其器官原因,但都未成功。医生有一种自恋的倾向:当找到原因时大家十分高兴,当找不到原因时大家感到十分痛苦。医生对病人很好,却找不到原因,于是只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听说法国南锡有人使用催眠治疗癔症。催眠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原因,二是一种治疗方式。比起其它方法,催眠有一个优越性,即使在睡觉中不知不觉地治疗,治疗过程没有什么痛苦。弗洛伊德觉得这更为人道,所以去学习。西方文化的传统是身心分离的传统。在癔症中人们看到身--心分裂,身体症状取代了心理症状。癔症是躯体症状,是在精神症状中占有主导地位的躯体症状。中国文化讲身心统一,但此统一性遇到西方人的问题。弗洛伊德看到了这一在精神中的躯体症状,因为癔症病人是在睡眠中说话的--不是身体在讲,是精神在讲。这就产生了一个概念:躯体转化,有一个精神性东西而引起躯体问题,例如肢体瘫痪而找不到神经系统的问题。又例如一个人头痛,医生检查了,一切都正常。是心理出了问题。如果进行催眠,他将讲话,不是讲头痛,而是讲他觉得头痛的原因。在催眠下患者讲的东西是他从来未曾给任何人讲的、甚至是从来不曾意识到的--童年回忆。弗洛伊德发现身体所表达的症状是童年经验的扭曲的表达--一个记忆,但不是一个一般的记忆,躯体症状代表了这个记忆。此一记忆不可能说出来,只能以躯体症状讲出来。这就是弗洛伊德进行催眠的实践而对于癔症的发现。由此,弗洛伊德建立了两个重要的概念:转化--精神到躯体压抑--不能说出来,所以转化。弗洛伊德为此发现十分高兴。他把手放在病人前额上进行催眠,然后让他讲了童年历史,但另一方面,病人醒来以后症状转移了,例如从头转到手转到足。结果,讲出了原因却未治好,弗洛伊德为此又不高兴了。弗洛伊德不高兴,他不满足、不停留,而是继续思考。后来一个女病人对弗洛伊德帮助很大。她有一次说:"别碰我,只听我说!"对于这样的一句话,一般医生不会在意。弗洛伊德却在意,听从了她的话,开始了按她的要求去听,在觉醒状态中治疗。法国有一个著名的汉学家、作者、费加罗报的专栏作者阿兰伯·赫费特写过一本书名叫《当中国醒来的时候》,意思是中国醒来之后不得了。对于精神分析,当病人醒来的时候也是不得了--这是关键的一刻。阿兰伯·赫费特的意思其实是中国现在在睡觉。但我在北京和成都几天的生活发现中国一直醒着,中国是一个大工地,特别是川大。工地会睡着吗?所以不能说中国是典型的癔症。不过也许由于精神分析的引入,中国可以讲述她的童年。阿兰伯·赫费特先生已经长眠了,我们也可以回来讲我们的精神分析了。这个女病人仍然讲的是童年的故事,类似于在催眠中,但是差别在于现在讲时十分吃力和痛苦。正是这一痛苦,弗洛伊德认为是必须的。因为这不同于躯体的痛苦,它是精神性的,对于解除症状是必须的。在与弗洛伊德合作中女病人突然讲了二件(她从未记起过的)事情,都是童年的性的诱惑,让弗洛伊德十分震惊,也让患者十分震惊。诱惑--她从性的角度被诱惑了,不是行动--导致了她的症状。作为受过医学教育的医生,弗洛伊德自然地将此加以推广,提出幼年创伤理论。这就牵扯到回忆。回忆可以是真实的已发生的事件,也可以是幻觉的回忆。女病人相信诱惑是真实地发生过的。所以弗洛伊德相信这种回忆意味着她经受了一个实际的创伤经验:童年性场景--原始场景:孩子看到父母做爱。在幼年期间孩子可能更多地关注吃、玩、等,而性场景的出现扰乱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提问(听众:是不是所有的癔症病人都经历了原始场景?)下次再讲这一问题。弗洛伊德提出性的问题,这在当时引起了公愤,大家认为是丑闻。在认识论上医生们倾向于一种病一种原因,所以弗洛伊德以一个个案而相信这个唯一的原因能够解释所有的症状。不过以后弗洛伊德有变化,承认存在个体差异。(听众:能不能有别的创伤?)弗洛伊德以后遇到了一个30-40岁的女病人,不断咳嗽,所有医生均无办法,所以不是躯体的原因。弗洛伊德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突然回忆起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去世,她十分痛苦,守孝六个月。此经验已经被遗忘。当讲出来之后症状就消失了。于是弗洛伊德又加以推广,说女儿爱父亲,因父亲的死亡而受极大的创伤。进而说女儿爱父亲,儿子爱母亲。读者也会这样做出一般的推广和夸大。以上说的弗洛伊德的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一个精神分析学家接触到一个新的病人的时候,他所面临的是崭新的人、崭新的对象,他忘记了以前所读过的、所见过的一切,一切都重新开始,因为个体的独特性是不可比的。这和医生正好相反,医生是试图一般化,将个体归入一个分类系统之中。(听众:忘掉了以前的经验如何帮助病人呢?)让他讲述他的历史,由此发现被压抑的东西并解除压抑,这类似于浪漫的奇遇。(听众:你的立场是什么?)我一只脚站在古典的一边,一只脚站在现代的一边。是古典的,是因为我已经60多岁了;是现代的,是因为比起那些年纪更大的精神分析学家我还较年轻。我感到很舒服,没有什么冲突,因为中国人讲一阴一阳谓之道。我来中国,本身就说明我是开放的,否则我就和别的分析学家一样去蓝色海岸渡假去了。精神分析容许了一个从过去到现在的转换,并不痛苦。笛卡尔的传统是身心分离的传统,这在法国占主导地位。中国可能不一样。精神分析派别很多,这是好事,只是大家要能够相互交流。这就好象中国的儒家和道家,都有许多流派。心理咨询是给人以建议,而精神分析则是接受了病人的建议才出现的--"不要碰我,只听我说!"弗洛伊德假设了病人有能力知道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咨询却假设病人没有这一能力。弗洛伊德受了很好的教育,本应给人以建议,但是他的天才却使他放弃了这些建议而追随病人的建议。 时间:7:00-9:30pm,11/8,2000                       第二讲 记忆你们上次听我讲也许没有抓住什么东西,所以我担心大家不来了,特别是今天雨又大,是很好的借口。不过大家都来了。在一个与西方文化差异甚大的中国,人们对精神分析感兴趣,表明大家对西方文化感兴趣。还是从弗洛伊德讲起。当时弗洛伊德的父亲去世,弗洛伊德悲痛得影响了工作,做了许多梦,开始分析自己,进而写了《释梦》,成为了精神分析的开创者。弗洛伊德自己很痛苦,通过梦,发现此前完全遗忘的童年的记忆。如同癔症病人自由联想一样,他记下了梦,然后想到什么记什么,反复此过程,发现了许多遗忘的童年记忆。他通过梦发现童年的经验,写了一本书,是给广大读者的,让专家之外的读者也阅读,特别是那些内心深处的东西。这在维也纳医学界引起轰动,成了一件丑闻。弗洛伊德之所以坚持这样做,是因为父亲的去世使他很痛苦,他通过自由联想而有了一个缓解。这一方法也正是他治疗癔症的方法。癔症最大的特征是记忆被遗忘,但是仍然存在于内心深处,表现于躯体症状。由自由联想而唤起记忆,能够治疗癔症症状。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童年记忆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我们的培训班是在哲学系的背景下举办的,而弗洛伊德当时是在医学院背景下工作的。医生为了治疗,必须找到病因。弗洛伊德发现的方法,即自由联想--回忆过去,这一做法将问题一般化了--主体存在的问题、历史的问题。主体存在本身是怎么样的一回事?父母、兄弟、姊妹如何?都是和生活在其中的、他所属于的那个群体有关的。例如头痛,引出了主体历史的存在与其群体的关系。同时弗洛伊德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通过自己释梦(也许弗洛伊德患有强迫症)而得到缓解。弗洛伊德属于犹太人共同体,后者又处在德-奥文化中。《释梦》出版之后,遭到许多人的批评,也与反犹有关。因此癔症回忆与此共同体联在一起。头痛可能与共同体的政治、历史联在一起。也许中国人的头痛与中国文化、政治、历史联在一起。因为人格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样的文化中构造的。此时我想起有一个成都人,是女的,叫张蓉,在英国,写了一本书叫《鸿》。她在书中讲述了父母、祖父母的历史,类似于弗洛伊德在《释梦》中的讲述,尽管二人都没有在一个精神分析学家的帮助下讲述。请不要认为这很容易,你们可以自己试一试,发现回忆是困难并且痛苦的。这就是弗洛伊德提议的回忆,对于自己、对于家庭、对于共同体。弗洛伊德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把一个病转成了一个个人的、社会的、存在的历史。精神病学没有办法,但是不得不找到一个方法。例如一个人引起了社会的混乱,警察就将他抓起来,要么送进监狱,要么送进精神病院。这样精神病院的医生们起了保证社会稳定的作用。精神分析不回应社会的这个需要,而把这一工作留给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只让患者讲,只是给患者一个言说的权利,这是精神分析与精神病学之间的差异。张蓉讲母亲的故事,通过她的讲述我们注意到,不仅仅是弗洛伊德,还有别的人也发现一个症状与文化、政治、宗教是相关的。所以,弗洛伊德要求患者做充分的联想,讲述历史,以达到身心的健康。在中世纪,基督教、天主教传统中有忏悔,不是自由联想,而是说如何犯了原罪,神甫予以原谅。曾有一个时期,神甫不原谅,而是起诉此人及其家人。所以在弗洛伊德之前,人就知道人的历史与家庭、与共同体的历史是联在一起的。为了了解此人的历史,可以查档案,询问其周围的人--这是社会学调查。精神分析不这样做,它只采用躺椅,只是讲述,而了解此人历史;让此人也了解、也懂得自己的历史。作为医生,弗洛伊德在患者讲述之后绝不转述于他人,而是作为一个秘密。这一点很重要。我的朋友在阿根廷军政府时期因为拒绝政府对于患者的调查而入狱。精神分析就是让患者讲述其回忆,大多数是与历史事件有关的。这是弗洛伊德在自己身上发现的,用于癔症患者身上。霍大同经常有一个口误,混淆两个法语单词:Hysterique,Historique。弗洛伊德在Hysterique那里发现了Historique。(霍大同补充:我有一个历史学训练的背景,所以在精神分析学家的面孔背后还有一个历史学家的角色)。霍的解释对于他自己而言是一种快乐,通过这个语误而发现了问题,此与你们无关,所以你们不感到快乐。弗洛伊德说,作为一个癔症患者,在意识中认识不到自己被压抑的历史,但是其身体认识到了。治疗的任务就是回忆,把身体所认识到的历史转成意识中的历史。提问:(听众:如何区别真实的与虚幻的记忆?)弗洛伊德刚开始时并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如果回忆都是真实的,精神分析就太漂亮了。但是情况并非如此。弗洛伊德发现了患者创造出来的记忆,试图区别真的与假的记忆,他将后者称为屏蔽记忆Souvenirs Ecrans;因为一个癔症患者很难于讲述真实记忆,而以假的屏蔽记忆抵挡了真实记忆的重新回忆。在精神分析引入法国很久之后,法国的精神分析学家才认识到二者同样的重要,都是积极的,对二者进行区别不是精神分析学家的工作,精神分析学家既不满足于真实记忆也不满足于虚幻记忆。(听众:区别好的与不好的记忆,前者记得住而后者记不住。)分析学家不回答、不判断一个记忆是好的或者坏的、高兴的或者不高兴的,他只是说:"说出来到你脑海中的东西。"你似乎假设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精神分析则认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每一个人达到的状态也不一样。弗洛伊德与张氏之间有一个小小的差别,一个是男的,一个是女的。这个性别差别是重要的。到弗洛伊德那里的人愿意讲,至少愿意讲他们遇到的痛苦,而弗洛伊德则询问是什么痛苦,什么时候等等,于是病人就开始讲述了。精神分析学家也进入医院,情况有些不一样。他们跟医生谈,医生愿意跟他们谈;他们跟护士谈,护士愿意跟他们谈;只要患者愿意,他们也跟患者谈。在北京我跟孤独症孩子的父母谈,这些父母非常痛苦。我吃惊地发现他们从未向任何人谈过。我只是听,从而缓解了他们的痛苦,间接地帮助了孩子。同样,精神分析学家在精神病院里也是这样间接地帮助了病人。(听众:统计数据表明精神分析的疗效如何?)精神分析学家不是统计学家,所以不统计疗效。因为分析学家接受了分析,他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精神分析的有效性。这与精神病学不一样,精神病医生们并未服用病人的药。(听众:谈述痛苦的经验,再次痛苦,真的有效吗?)在法文中"打开"(ouvrir)=讲话,意识到未知的东西,如发掘三星堆,当然有痛苦,正视痛苦之后逐渐地得以消除痛苦。如果伤口已经好了,就不能打开,只能面对伤口叙述其历史;如果能够打开,就表明里面还有脓,需要重新处理。一个人来找精神分析学家,是因为有一个痛苦折磨着他/她,但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使自己痛苦,从而需要说出来,以达到不痛苦。在古法语中有一个成语--请你忍受我讲--意思是请你忍受痛苦而听我讲,因为讲话本身打开了痛苦经验,而打开意味着消除。在精神病院中只要病人愿意说分析学家就听,包括集体地说。当然分析学家也充分认识到精神分析的局限。我从不建议一个人吃药。如果允许病人讲述,他就会回忆童年。记日记是自我分析,如弗洛伊德《释梦》一样。 时间:7:00-9:30pm,14/8,2000                第三讲 重复弗洛伊德用一个词,它在法语和德语中都很流行和重要,它描述了癔症病人的一个现象。弗洛伊德在听了大量的病人的话之后很疲倦,于是想找一个工具解除疲倦并与同事交流--任何工作都要工具,一个概念、一个单词,以记录病人的讲述并与人交流。这个单词就是"重复"。弗洛伊德以此解释他遇到的现象,并与精神分析学家、精神病学家交流。他以此建立了一个大厦。大厦是保护大家的,以抵御风雨,生育孩子等等;弗洛伊德的大厦保护人类以抵御疾病。我是下午在成都的大街上骑车想到大厦这个隐喻的。大厦有若干的房间,人们可以装饰,以各种方式,根据各自人格的不同而定。弗洛伊德的大厦也一样,一个人来了,要求红色,弗洛伊德就给予红色;另一个人来了,要求绿色,弗洛伊德就给予绿色。大厦与监狱不一样,犯人不能按自己的需要装饰房间。弗洛伊德的理论不是监狱,允许人们改变和装饰。弗洛伊德先是发现真/假记忆,后来遇到新的问题:病人能够回忆历史,并且反复回忆一个事件,不断地重复一件事。这个人讲了几个月,以前病人感觉很痛苦,而现在弗洛伊德发现病人感觉快乐,其中有性的意味;弗洛伊德在自己身上也发现这样的快乐。而这样的情形成了丑闻,引起了维也纳的公愤。快乐一词人们不说,哪怕是听莫扎特的歌剧也不谈快乐,因为它有性的色彩,所以弗洛伊德这样说之后引起了大家的指责。但是这样的反复的讲述不能消除症状,病人不满意,弗洛伊德也不满意--因为既然有快乐,又重复,其中一定有一个东西决定着他去重复。例如一个女孩,其爷爷希望她成为钢琴家,只有学习,但不喜欢,后来就不学了。过了15、20年,某种原因使她生活很痛苦而进入分析。几个月之后,她发现如果弹钢琴仍然很快乐,只是因为曾受了强迫而不喜欢。这样问题并未解决,因为她自己仍然在重复。弗洛伊德最终发现某个不快乐的东西使她重复。弗洛伊德感到震惊,经验使弗洛伊德相信是不快乐的东西使人重复。当然我们可以换一个男孩,一个妇女,换成是中国的书法,等等。通过分析找到了弹钢琴的快乐,完全是为了自己的高兴。按理,她还应该找一个也会弹钢琴的男孩来一起弹。但是相反,她完全不去找这样的人,而是找一个与爷爷一样的人,后者始终说你如何如何的不对。--这就是重复,重复童年的不愉快的痛苦的经验。另外的一种可能是找一个丈夫会弹钢琴,她则扮演爷爷的角色指责丈夫如何如何的不好。在此之前弗洛伊德建了一个大厦,说里面的人全是快乐的。现在的关键在于不快乐。现在弗洛伊德只能说"超越快乐原则",快乐之外有一个东西在反复的重复。在弗洛伊德思想的早、中期,他说人们忍受痛苦,分析使大家快乐,而现在遇到了病人重复痛苦。为了说明这两类现象,弗洛伊德称前者为生的冲动,后者为死的冲动。有人将冲动pulsion译为本能instinct,这是不对的。本能主要用于动物性的需要,如吃、繁殖,是自然的。冲动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弗洛伊德在早、中期讲生的冲动erose,后来病人在重复中找到了快乐但并未消除症状--于是有了死的冲动。由死的冲动引了话语。弗洛伊德仍然认为生的冲动与动物本能有一种联结,但是死的冲动完全是文化的。动物适者生存,无死的冲动。所以,死的冲动完全是文化的。到了话语,那更是文化的了。这里要补充、确定一点:弗洛伊德是在家中接待病人的,是在家中构造理论的。后来的精神分析学家到了精神病院,才在精神病院构造理论。提问:(听众:在哪里重复?重复偏重于行为还是言语?)到处都在重复。(听众:婚姻问题,同一模式的重复;又如父亲虐待母亲,女儿找的丈夫一如父亲。)这两个例子很好。行为可以传递--通过认同:母亲形象以认同形式传递给女儿。弗洛伊德提出重复和认同两个概念就是针对这样的情况的。通过言语的重复可能终止行为上的重复。重复与移情有某种关系。在分析学家面前重复当然是移情,由此打开封闭的那个东西,从而终止现实中的重复。在现实中重复指责将导致丈夫离开,在分析中重复指责将不导致分析学家的离开而最终解决问题。认同是传递的前提。如果无认同,则是一个孤独症的孩子,后者不认同于人。认同还发生于分析中,把分析学家当作爷爷。分析学家不得不扮演爷爷的角色,但是最终要让病人知道分析学家就是分析学家而不是爷爷。当然,我之所以举这样的一个假设的例子是因为我是男的,在引诱在座的女士们。如果我是女的,情况会不一样,会去引诱男士们。我在此讲精神分析以引诱女士、男士、所有的人。从不快乐中找快乐,表面上"快乐"、"生的冲动"与"不快乐"、"死的冲动"是分开的,但是弗洛伊德不象其它的西方思想家,他认为这二方面是不可分的,如中国的太极图。两个文学家Sacher Masoch Sade描述了受虐(Masochism)与施虐(Sadisme)的现象,从而以他们的名字得名。这都是从痛苦中找到快乐。在社会中经常有这样的对子。法国人习惯上认为夫妻二人过了新奇阶段而不分开的都是有M-S关系,不过这不是精神分析学家要说的。新奇感消失之后为什么还能在一起--其中一定有什么东西,此即M-S。按照一般人的思路,生与死是分开的。弗洛伊德则认为生本身是走向死亡。拉康说死亡的冲动是象征性的,与语言联在一起;死的冲动推动言语。如果有普遍性的东西,那就是死亡。是重复概念使我们今晚说了这么多的东西,是痛苦把我们联在一起。每个人,包括精神分析学家,都有自杀的倾向。在法国,人们认为如果讲了就不会做。所以如果有人在分析期间自杀了,就说明精神分析学家未让病人充分地讲述,从而自杀。有病人读了弗洛伊德的书而在分析中讲重复这一概念,弗洛伊德将之看成抵抗。如果分析学家在分析中总是想到重复这一概念,也是抵抗。解释就是翻译、泄露、背叛。印象就是解释。在治疗中病人出现语误,之后马上说这不是我想说的。这是一个背叛,一个泄露、一个解释,精神分析由此而得以可能。梦也是这样,泄露了无意识的秘密。我的这十次讲座也是展示、解释、翻译、泄露、和背叛,所以我不专门讲解释。(听众:动物也有自杀倾向?)如鲸冲到海岸,但是这是不是自杀?动物学家说鲸有符号交流,拉康等人研究工作表明符号与能指是不一样的。这一区别构成了动物与人的区别。西方学术界存在一种似人化的倾向,不管是动物,还是上帝、神。 时间:7:00-9:30pm,15/8,2000  第四讲 爱与恨这两个词在法语中很通俗,我想在中文中也一样。我想说明它们如何变成了精神分析的概念。精神分析学家与大学教授不同,后者之所以有工资是因为建构理论,而前者之所以有收入是因为倾听病人如何言说--他也许晚上会写点什么,也许会打点网球,无论如何都不是以建构理论为已任的。精神分析学家的本质工作是倾听病人。这里所谓的病人可能真的有病,可能只是痛苦,一般而言更可能有抱怨。他们向父母、朋友、许多别的人诉说他们的抱怨,到了精神分析学家这里也继续诉说他们的抱怨。我喜欢搞理论,但是我只是讲,不写书。为了今晚上的讲座,在成都市区骑车到处跑,有时坐一坐,有人来给我讲,我作为精神分析学家倾听,讲完之后我又走。在到中国之前,欧洲人流行一句话,说中国人不喜欢外国人。我在北京、在成都、在火车上许多中国人来找我说话。离开北京时有人说坐火车会遇到抢劫,于是刚上车的时候我紧紧抱住行李,过了几个小时,我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大家都爱我。到了大学,教授们对我反到不是那么高兴,当然这并不影响我睡觉。但是有一个事情影响我的睡觉。昨天晚上为了睡好觉,睡前取出一本书,书是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们写的。他们是大学问家,到中国来,写了中国的事情。我看后十几分钟就睡着了。这些大学问家知识渊博,问题在于他们只有理论,不考虑如何解释痛苦,只考虑中国人改宗信天主教。我在法国的时候多次读这本书,这次带在身上,是为了不忘记精神分析的工作是实践。耶稣会的人是理论家,只带着爱,爱天主教的上帝。Amour de Dieu(上帝的爱)。--人爱上帝,上帝爱人。由于没有实践的支持,他们的努力十分艰难。神甫说你们必须爱我们的上帝。为了让中国人改变信仰,他们根据"天子"概念造了一个词叫"天主",意思是比天子更高、更早。在原来的天主教中上帝下降,与耶稣一体;现在天主下降,与天子一体,于是有的中国人就相信了。但是有的中国人不信。他们也许比欧洲来的人更聪明,他们写书攻击天主教,甚至用刀攻击神甫。恨就出来了。这是两个理论的对质。天主教认为上帝是永恒的、不变的,而中国人认为天不断地变化。于是冲突,于是恨。我到中国来不是传递理论,而是传递实践的方法。因为精神分析的理论不是固定的、永恒的,而是变化的。一个人写了书,他死了,书也就不变了。但是他的后继者们会修改书,会发展理论。这是反天主教的,一如十七世纪的中国人反对天主教一样。精神分析总是破坏一部分,建立一部分,就象成都的市政建设。这也是符合中国的理论的。巴黎市内也是同样的,法国的精神分析运动也是同样的。这是我们之间共同的基础。法国最伟大的精神分析学家从小生活在天主教的家庭中,长大后却用了40多年的时间,把理论建立在言说的基础上,建立在与大众讲演的基础上。要知道,20世纪之前法国是一个天主教的国家。20世纪初,天主教才与国家分离出来。所以法国精神分析运动的状态与成都一样,希望你讲,不管听不听得懂。我处在一个精神分析学家的位置上,不仅听大人讲,也听小孩讲,甚至听婴儿讲。弗洛伊德本人从未听婴儿讲。精神分析的后继者们是开放的,精神分析是开放的。我通过翻译接触孤独症孩子的父母们,他们却直接对我讲,忽略了翻译,仿佛我能够听懂他们。神甫们讲:aime ton prochain comme toi-meme(爱你的邻居如爱你自己)--seigneur du ciel(天主)爱是上帝的命令,是强制性的。法国的精神分析倾听病人讲述爱与恨,发现了上面的命令存在问题:"爱你的邻居"--远方的人你爱不爱?这样的话就不爱阿拉伯人、不爱外国人。病人来找精神分析学家,说父母离婚,父亲走了。如果按照上面的天主教教义,病人就只爱母亲,但是可能病人仍然爱父亲,甚至更爱父亲。可是天主教理论无法解释分析中实际存在的这些问题。"如自己一样"--什么是自己?分析学家还发现,病人有可能不喜欢自己。于是天主教的理论又出了问题。在法国习惯上,一个小伙子如果喜欢上一个漂亮的姑娘,就邀请她去吃饭等等,最后说:Je t'aime(我爱你)。姑娘听了,可能接受也可能不接受。但是如果他说:Je t'aime comme moi-meme(我爱你如爱我自己)。那么姑娘就肯定不接受。反过来,如果姑娘对小伙子说:Je t'aime comme moi-meme.小伙子也会走开的。"爱别人如爱自己",实际上是说"我不爱你,我只爱我自己"。小伙子说"我爱你如爱我自己",实际上是说"我爱我自己因为我是男孩子"。进而,还有一个意思,如果小伙子对姑娘说"我爱你如爱一个男孩子一样",姑娘肯定会走开。不久这个小伙子就可能对另一个小伙子说"我爱你如爱我自己"。这一次,后者不会走,这是同性恋。异性恋的公式是:"爱一个男孩是因为他是男孩"。"爱一个女孩是因为她是女孩"。天主教神甫与中国的和尚一样不结婚,不爱女人,所以"爱邻居如爱你自己"实际上是说神甫们有一个相互的爱,这是精神分析学所发现的神甫们的同性恋。自己是什么?精神分析学家在倾听中发现了"自己"。天主教理论家认为"爱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确实有许多人说他们非常的恨自己,极端的例子便是自杀。更经常的是有时候爱自己、有时候恨自己。精神分析是一个实践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了理论未考虑的问题。所以我来中国不是来传递理论。这里请你们想一想:独处之际你爱自己吗?不知道这一问题是不是为难大家了?耶稣会在中国还有一个有名的话:Rien de ce qui est humain ne nous est etranger.--如果是人,对于我们就不是陌生人。反过来,它的意思是如果是陌生的人就不是人。所以黑人不是人,中国人也是野蛮人。因为上帝在近东只说过一次话,未到远东,未对中国人说过话。于是有了贩奴、屠杀。精神分析学家恰恰相反,听到白人说爱黑人,黑人说爱白人。人人平等,可以相互爱或者恨。精神分析理论是开放的,传递实践。所谓的实践,指的是倾听,倾听人们愿意向你述说的话语。注意,耶稣会并未使中国人改宗信天主教。精神分析是让独特的主体讲自己,讲中国的事情、中国的社会、中国的家庭。成为精神分析学家,需要思想开放,如果他是社会规则的代表,则不能成为精神分析学家。这并不是在讲民主、讲政治,而是让病人讲;他自然地要讲超我,例如社会组织的功能。弗洛伊德本人是在最后一刻才逃过毒气室的。请注意希特勒是民主选举的结果,所以民主是很复杂的。我们不谈论它。希特勒上台之后有一个口号,"你们要爱你们的领导",唤起了对祖国的爱。结果便是屠杀犹太人,因为犹太人是外国人。还烧了许多精神分析的书,因为希特勒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从内心爱他。Mere(母亲)-patrie(祖国)-pater(爸爸)-pere父亲)法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爱祖国如爱父母一样,德国人也是这样,从而希特勒得到成功。是从小所灌输的超我命令着个人做事。孩子长大后有自己的身体的快乐,与超我不一样,二者有冲突,于是去找精神分析学家,发现了自己的身体的快乐,逐渐才说出来。不过天主教神甫们传递给中国人的公元纪年。另外一个天主教神甫在四川找到了一块石头,上面的字表明上帝给中国人讲过话。于是耶稣会的人说上帝其实是对中国人说过话的,只是中国人忘记了,现在我们帮助中国人回忆这些话。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分析学家类似于考古学家。例如三星堆,大家完全忘记了,一个农民的突然发现,引起考古学家的兴趣,还发现了不能读懂的文字。不断有人来,希望理解这些文字,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不是希伯来文字。精神分析学家也遇到这样的文字。提问:(你今晚上讲的是哲学,不象是精神分析?)我在讲的时候不是精神分析学家,而是被分析者,是病人。由于受了此处的哲学背景的影响,自然就讲了哲学与精神分析的区别。(听众:倾听够用吗?)对于癔症病人来说够了。对于儿童、对于孤独症、对于重性精神病,不够用。理论和方法都是开放的,可以修改。 时间:7:00-9:30pm,16/8,2000  第五讲 移情昨天讲了耶稣会的人来中国传教,到一个所不认识的人群中传递爱或者恨,这是欧洲人第一次与中国人相遇。这样讲的理由在于个体要讲述历史,自己的、父母的、祖父母的,等等,从而就与300年前的历史事件联在一起了。不过大家只讲1848年之后的事情,忘记了300年前的事情。我来中国是带着爱,希望中国人理解精神分析,诱惑中国人去做分析。当然最好是能够诱惑你们中的某一个马上跟我到巴黎接受分析。移情,就是感情的转移,包括爱与恨的转移。爱的转移,在被分析、给人分析的时候都会遇到。在法国,是在天主教的影响下,"爱你的邻居如爱你自己",人们在分析中都要谈到这一句话。它已经是法国人的超我了。移情一词,其词根是transfert,即转移,如飞机旅行、银行转账,这是老百姓使用的词。希腊语中也有一个词metaphore,意思是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我坐飞机从巴黎到北京再到成都,带着行李,也带着感情--爱与恨的感情。第一次遇见中国人,不管在哪里,他们都说"你好!"。ni hao      Bonjour        声音好母子这使我想起这个词,发现了一个移情的问题。当人们说"你好",表达了一个感情,转移了一个感情,成了礼节。法国人说Bonjour,中国人不一样,还有文字。把"好"字分解为母子,这有一个意义的转移,转成了母子关系。昨天讲了,天主教中有一条习惯法,即"爱你的邻居如爱你自己",而这里的"好"也许是中国的习惯法:母亲爱儿子,儿子爱母亲。不过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这由你们决定。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人不说"母女"呢?女儿在哪里、父亲在哪里?也许母亲由女儿变来,儿子将可能成为父亲。是不是"父亲爱女儿,女儿爱父亲"就是"不你好"(bu ni hao)呢?这也是移情,转成了不好。为什么不是"父子"?我们由此认为除了母子关系之外,其它的"好"就未表达。借用弗洛伊德的术语,这叫做"被压抑"。女孩做分析就可能讲述与母亲、与父亲的关系,压抑被解除,把精神分析学家当成父亲、母亲等等。这又是移情。我有这些发现,不管对于你们中国人来讲是否成立,对我而言都是发现。而我之所以能够发现是因为我是作为精神分析学家而来的,不是作为一个带着一大堆书和理论的教授而来的。在精神分析领域中,一个病人之所以来找精神分析学家,除了痛苦之外,还因为在其它地方他找不到一个人听他的倾述。移情会引出好奇心,好奇自己的历史从而去挖掘,一如考古学家:一是好奇,一是爱的感情的投入。而精神分析学家则是帮助病人从痛苦转移成好奇心。移情的另一方面,如一个男孩,觉得鼻子鼓起来了,找所有的医生,都不解决问题,最后做了分析。几个月或者一年之后他发现其实是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有麻烦,即阴茎不能鼓起来。此也是转移,勃起的愿望转成了鼻子鼓起来的症状。鼻子鼓起来是一种言说的方式,实际上是在讲述。在中国文字中自己的"自"是鼻尖。如果按中国传统,鼻尖能够鼓起来,我就能够鼓起来。在精神分析中,他之所以不能够与女人有关系,是因为每次他与女人交往其母亲都不高兴,只好分开,于是为了爱母亲(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的习惯法)而放弃了与别的女人打交道的机会。但为什么转移到鼻子呢?是因为社会习俗不允许在公共场所讲阳萎,而鼻子有症状就可以说出来。转移是因为有压抑。在此例子中,"好"有一个限制--只是母子的爱,而排除了其它的爱。如果一个女孩来,也说"你好",她自己并未在此之列,她的爱该怎么办?母亲也来了,也说"你好",她先是女儿,与一个先生做爱而后有了儿子,而这一切均未被"你好"表达出来。所以就更难、更复杂了。"你好"导致了一个复杂的移情过程,在母、父、儿、女之间鼓励了一些、压抑了另一些。精神分析解构了"你好",鼓励任何人讲述困难、困难发生的过程,如女孩不能与男孩建立关系,因为男孩类似于父亲,而她曾爱父亲却不在"你好"之列,遭到压抑,从而出现问题。移情的另一方面,一个意象转成一个声音。中国文字可以追溯很远,人们由此知道一个意象如何转成一个声音,这也是症状转成声音的过程,如上述的鼻子症状通过说而翻译为声音的形象。在精神分析中个人到精神分析学家那里来讲述自己的历史:一种是现在遇到的问题,如恋爱问题,将情人意象投射到分析学家身上--如果分析学家去渡假,病人就很难受如失去情人一样;一种是回到童年,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投射到分析学家身上,甚至把母亲意象投射到男性分析学家身上。这是一种移情。另一方面,分析学家为了精神分析的继续而不得不扮演这个投射过来的角色,重演了现实的或者历史的故事。此重演渲泄了情绪、缓解了痛苦。上述几种移情都可以归为移置,一种东西移置到另一种东西那里。在精神分析中,移情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分析学家不代表法律或者超我。否则,在法国病人就只能说"爱邻居如爱自己",在中国就只能说"母子相爱"。所以病人在精神分析中可以表达与习俗不同的东西。精神分析学家一定是开放的,不认为自己已经清楚了病人的一切东西。他只是充满好奇,注意下一句话、下一个词,一切都是崭新的,表达着新的意义。正是这种开放的状态和好奇的态度使移情成为可能。法律如何影响情感?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是因为人口增长太快。这一政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做爱之后不能生孩子,于是采用避孕措施,影响了人们的爱与恨的关系。同样对于此法律我们也充满了爱与恨。"爱邻居如爱自己",这是法律,但是这之外还有同性恋。我们对于天主教定的法律也是充满了爱与恨的转移和交织。又想起两句话,欧洲人听说中国农村有人为了生男孩而溺女婴,这将引起麻烦--女儿少了将减少人口。对于男孩的偏爱也对应于"好"。提问:(听众:移情都是有用的吗?如何解决移情?)我的精神分析生涯已经有40年了,我发现精神分析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在精神分析中不能说解决,移情引出更多的麻烦。当然除去上述的玩笑成份,精神分析肯定有移情,也肯定有帮助,不然人们怎么会来呢?(听众:何为反移情?)一个女病人爱上了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称之为移情;同时弗洛伊德也发现了自己对病人的感情,于是称之为反移情。到了拉康那里,只讲移情,大家分享移情。病人将分析学家当作某人,但意识不到,需要逐渐地意识到。而分析学家接受了分析,可以很快地意识到,并与自己的历史联系起来,回应这一移情。(听众:倾听之外还有别的干预方法吗?)在精神病院工作的精神分析学家使用其它的许多方法,如游戏、绘画,但所有的方法都是为了倾听。例如孩子绘画,分析学家要理解其意思,并改进病人的状态,使他有一天说出来。始终是为了病人说出来。在北京遇到一个孤独症孩子的母亲。孩子不能说话,出生不久就发现患了孤独症;父亲受不了,离得远远的,母亲带着儿子过。母亲说偶尔父亲打电话回来,问可不可以回家过一夜,母亲断然拒绝。但是孩子确实说过并多次地重复一句话:"父亲在哪里?"但是所有的人都忽略了这句话而一致认为孩子不能说话。其实孩子问了一个基本的问题,表明孩子是有可能说话的。这段故事当时我没有意识到这一层意思,而现在意识到了。今天讲"好",也许是它在背后推动着我--我的父亲已经死亡,我至今都还伤心。孩子的故事引出了我的移情。(听众:分析学家如何对待移情?)用语言而不是行动   第六讲 压抑这是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实践中抽取出来的概念。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我们讲了移情,也是移置,比如从巴黎到北京、银行转帐等等。当我到了北京,警察检查我,如果我没有签证,他将拒绝我的入境。如果中国在动乱的时期,警察也将拒绝我--拒绝就是压抑,不愿意外国人进来,怕引起更多的麻烦或者不愿外国人看见动乱。同样,在法国对外国人也是这样的。所以在移置的运动中存在一些边界,边界有哨卡,要检查证件,不让政治犯进入。当时弗洛伊德也是用日常生活的例子来说明压抑的概念。这里强调国境线,一个人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带着行李,需要报关。旅行者经过海关,海关叫他报关,要检查、要交税。如果旅行者说我没有不能通过的东西,那么海关官员可能相信他,也可能不相信他。不相信就要检查。也可能旅行者本身就不能通过海关。许多人有一个愿望--偷越海关,带上许多不被允许的东西。另外,旅行者在旅行的过程中不知道自己的行李有不能通过海关的东西,比如黑社会给普通的人的行李换包,让朋友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带违禁物品。这是隐喻,旅行者想到外国去,有一个界线--海关,能通过海关就能进入,否则就进不去。这就是检查机制。一个人找到弗洛伊德,想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移置--从自己的家中出来,上车,下车,敲门,进了海关。弗洛伊德要求他说,这相当于报关。说了他晓得的事情,这也不容易,有些东西是不愿意说、不敢说出来。这很困难。你们可以想象能否向一个人说全部的人生经验(你们晓得的),尤其是那些不好的。此时来访者认为弗洛伊德是海关官员,说出来将惩罚他。这里,分析学家与海关官员不同。当病人说了不好的一面,分析学家并不压抑他,也不批评他,而是让他继续说。当一个先生引诱一个女士,或者一个女士引诱一个先生,都不会向对方说出自己的全部历史。在弗洛伊德那里,病人有许多东西不愿、不敢说--但这远不是压抑,只是压制,日常生活中常有压制。如痛苦的经验,我们经常是对一个人说一点,又对另一个人说一点。弗洛伊德说我可以接受你来做分析,但是你不要压制,要想到什么说什么。这就是自由联想原则。精神分析在病人说了一切之后,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只是要求病人说得更多。病人进行自由联想,也不可能全讲出来,而是将出现一些他意想不到的东西--如一个不知情的人带了毒品被检查官发现一样。我们在此到了一个边界,一个知与不知的边界。逐渐地病人意识到分析学家不是海关官员,于是说出他晓得的东西。下一个问题是压抑了。因为病人不晓得,想说也说不出来。他不晓得的东西,弗洛伊德称之为无意识。因为意识不到,所以是无意识。无意识包括压抑。被压抑的东西浮现之际,感觉是陌生的。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陌生的。当病人到弗洛伊德那里讲的时候,病人可能有头痛、肢体瘫等等,而不知道这些症状与心理问题的关系。通过分析,他逐渐地发现:压抑了的东西是通过躯体说出来的。通过话语把症状与遗忘了的历史联系起来而消除症状。那么,具体地说,旅行者头痛之类的症状如行李箱,心理原因如毒品。分析最后发现了毒品,分析学家象海关官员一样自然地要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从而发现背后的故事。通过历史的讲述,病人说出来了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其中有些不太清楚--认同父母、父母内化为超我。分析学家看到认同父母的过程,并追溯到个人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的历史,比如语言的历史。当病人意识到分析学家不是海关官员的时候将讲述一切,他的一切所知,但是仍然有一块所不知道:父母,超我,自己就是超我的代表,父母又从祖父母那里来的。这里遇到了另一个国境线--无意识地将父母、祖父母的意象投射到分析学家身上,进入下一个阶段。有了这个投射之后,又回到病人的身上,使病人意识到原来未意识到的作为超我的父母意象。此一回复即是压抑之解除。我们在此看到了分析学家与海关官员不同。弗洛伊德的立场是发现了毒品,只说"你继续说,你有不知道的东西,我也有不知道的东西"。分析学家与医生不同,不必须受医学训练。举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人来找我,他是哲学教授,一个优秀的教授,知识渊博,远在我之上,也无躯体症状;问题只是想知道一切,却不知道一切,于是十分痛苦,想自杀。因为没有躯体症状所以无法找医生,听别人介绍而来找我。他始终认为我知道一些他不知道的东西,而且不断地要求我告诉他;我承受了这一歪曲的形象。此人在大学中是非常优秀的教授,深受学生爱戴,找我的时候已是到了自杀的边缘,要打我、杀我--因为我知道而不告诉他,甚至还到精神病院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又继续分析,回溯到了童年。偶尔一次说到"在学校始终是第二名,回家后父亲说'我的儿子永远无用'",不断地这样说。不仅仅是他想自杀,而且还想杀我。我知道有三个同事被病人杀了。越过边界是危险的,必须承受。通过分析病人知道了杀父亲的想法,通过杀自己而杀父亲,因为他认同了父亲。在此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移情、压抑、无意识。病人的行李中有"想杀父亲",但不知道。我们只是晓得病人想杀某个人,比如自己和我。最后压抑解除了。精神分析把杀的行动变成一个话语。是不是可以说所有的男孩都想杀父亲?弗洛伊德说是的,并以俄底浦斯为例,以他自己在父亲去世之后所做的梦为例。俄底浦斯神话是希腊世界中很有名的不断地被重复的故事,如其它的希腊神话一样,故事发生在国王与神之间。国王有一个王后,她希望生一个孩子,国王不愿意。这种情形在许多夫妻那里都存在。王后很聪明,让国王饮酒,乘他醉了做爱从而怀了孕。国王不知道,国王不想要孩子,于是给了另外的一对夫妇。他们很爱这个养子,俄底浦斯也就以为他们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了。长大了,他成了一个男子,离开了家,走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先生;他有卫兵,因为路窄而发生争吵,年轻先生用刀杀了对方。继续向前走,遇到另一个女士,爱上了她,睡了觉。后来才知道真相,事后才知道的。这之前有一个神说了一个预言:这个孩子将杀父娶母。但他认为养父母是亲生父母,为了避免预言而离家出走--压抑了预言,偶然地出现了后面的事情,杀父娶母,是生物学的父母。现实中发生了,证明了预言。弗洛伊德提出俄底浦斯情节,既由于他的几个个案,又由于此剧广为流行,具有文化代表性。一般的,夫妇加一个孩子,夫妇的故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孩子知道,一部分孩子不知道。同样,祖父母也有两个部分:一部分展示,一部分不展示。就象养父母未对俄底浦斯讲身世一样,尽管孩子很敏感,知道一些父母未给他讲的,但孩子经历着一种痛苦,他不能知道一切东西。通过精神分析发现了未讲的或者讲了又遗忘的。我们的理解不同于弗洛伊德,不是一定要杀,而是说:每个人都有什么不晓得的,打开行李箱让行李自己讲述。而不晓得的东西就是压抑。提问:(听众:一个个案,男,24岁,哥哥经常欺负他,姐姐爱他,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农民,父亲经常打母亲,他很小的时候看见父亲骑在母亲身上打,那时他帮助母亲打父亲。我给他做了解释,但是症状并不缓解。)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咨询员听了之后会说怎么怎么,他们与精神分析学家一样都认为症状意味着另一件事,但是精神分析不会告诉病人症状可能意味着什么什么,因为精神分析学家不知道什么。他只是说:对,继续讲吧,讲出双方都不知道的东西。并不是分析学家不讲。我的一个朋友听了病人的讲述之后便讲自己被唤起的历史,不是说病人怎样,而是说我听了你的话之后怎样。不过精神病学家需要维持一个权威,而在精神病院的精神分析学家是自由人,无权威。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去美国,乘船,在船上荣格给弗洛伊德讲了许多梦。荣格要求弗洛伊德也讲梦,弗洛伊德拒绝了,说那将使我失去权威。(听众:一个个案,女,婚外恋,肢体麻木,经过咨询逐渐明白了二者的关系,向其丈夫坦白了,之后症状消失。压制对于症状的意义如何?)这是压制,你说得很对。压制解除而症状消失。精神分析是针对压制解除之后症状仍然不消失的情况,即干预压抑。法国有一些婚姻专家,给人建议,但是有两种情况:一是建议给了,但是不遵从--为什么不遵从?二是遵从之后仍然问题得不到解决--为什么得不到解决?在此两种情况下精神分析才干预进来。 时间:7:00-9:30pm,18/8,2000    第七讲 阉割这是弗洛伊德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在这里讲也许是很困难的。法语中的概念比起德语而言更抽象一些,例如一个德国人能够比较好的理解Heidegger,我指的是他的语言,因为他是与日常经验联在一起来讲哲学的。翻译成法语后就完全脱离了日常经验,非常抽象。我对中文理解很少,就我这一点很少的理解而言,我觉得中文中的概念非常具体。因为声音对应于文字,文字又源于象形,象形字是具象的。我不晓得阉割翻译成中文后是否与日常生活联在一起。为了避免过分抽象,举一个成都遇见的例子。很有意思的是,我忘了是在成都,最后想到今晚的约会不能缺席。缺席(manque)--不能缺席,如果我缺席,对你们、对我自己都觉得缺了什么东西。这样我们引导出了这一抽象的概念--某个时候某个地点缺某个东西。那么,人的存在不可能不缺什么东西就生存下来。我说的是人类的存在。我们讲动物存在,动物生活在它的需要(besoin)的基础上,比如需要吃东西。那么动物利用各种方法来寻找东西使自己得到满足,未找到食物就会死亡。一个雄性动物需要一个雌性动物,反之亦然。为了再生产,这些动物在某一个时间有性的需要,雄雌动物聚在一起相互满足需要。我们能够看到动物世界的本质,当然这是人所看到的特点,不一定是动物本身的,即利用各种方式来满足需要。举一个例子,这个动物叫人类,出生之际处于幼儿期,它需要照管,需要母亲喂养,给它食物。当然在座的每一个母亲都比我更清楚孩子的这种需要。当孩子得到食物时还有别的请求(demande)。要求有爱是人类的特点。在请求这一点上,母亲遇到一个问题:她不能完全满足孩子。这是因为母亲还有另外一个人,这个另外的人即婴儿的父亲。在此意义上,孩子不能与另外一个人分享母亲的爱。这指示了母亲的一个缺乏,即母亲给父亲的爱而引起的缺乏,这是第二点。还有第三点,在人类的世界中还有愿望(desire)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爱,还有一个愿望;弗洛伊德提出性的愿望,上世纪初这在维也纳引起了公愤。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来到人世间就有一个成年人的性的愿望,而仅仅是简单的,刚开始时有一个口腔的快感。他在母亲的乳房上获得了这种快感。也许我们可以说,性快感有点刺耳,但二人都获得了快感。孩子出生之后能够感到是否能使母亲快乐,这个快乐的分享与爱不一样,是在身体快感的基础上的性的欲望。至少在现在的维也纳和法国,plaisir是一个隐喻,总是使人想起性。这个快乐与爱之间的差别是充满激情的爱。这样,我们有三个层面:一是需要,需要母亲的照顾;二是请求,与父亲分享,出现欠缺;三是愿望,性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性的愿望不可能和母亲一起实现,这只能与另外一个人完成,补充这一欠缺。这样一种性的欲望与阉割联在一起。现在我们有某种东西接触到了生殖器了,至少可以有这样的理解。通过阉割,人类引出了欠缺,那么通过这个东西来解释孩子对于母亲而言,是一个有性的对象,与食品不一样。在母亲的这一方面,母亲的嘴唇和乳房,也不仅仅是食品,而有性的意味。这构成了母亲口唇有性的意味。成年人的接吻来源于此,以此获得口腔的快感,也是两个人同时获得。那么口腔的东西实际上是隐喻,男性生殖器穿插女性生殖器也是隐喻口腔快感,两人同时获得快感。嘴巴是洞的意思,人人要问,为什么要以各种方式来转换这个洞。人们问上帝,上帝未回答。这三个事情:吃、排泄和性交,人们能够在公开场合谈论前二者。所以,弗洛伊德为了解释这种现象说社会有一个机制,先是压制它,然后是压抑它。因为先是压制,后有压抑,但是性仍然存在,只不过是转换了,而病人到医生那里只能说饮食的问题。现在来到阉割的问题,我只能讲西方的情况。在《旧约》中讲了大量的阉割的问题,男性割掉包皮,在出生后第八天。这个仪式非常重要,举行仪式时女性不能参加。这是孩子由此而整合入人类中间的重要的仪式。因为弗洛伊德属于犹太人共同体,阉割是一个记忆、一个登录、一个在身体上留下的痕迹,从而进入人类共同体。这个记忆是人的自然存在到文化的存在的标志。要割掉他的身体的某个部分,不是别的地方,而是生殖器。所以弗洛伊德在谈阉割时是在谈一个传统,而不是妄想狂式的想象。这不仅仅是犹太人仪式,整个伊斯兰教都有此仪式。我之所以强调犹太人共同体而不是伊斯兰共同体,是因为整个基督教传统是跟随犹太人共同体的,从而整个西方文化是跟随犹太人共同体的。在我的这个地方,与耶稣会不一样,后者要求中国人改宗。显然当谈精神分析和西方传统时,我们不能想象精神分析在中国发展而不谈中国传统。从自然存在到文化存在需要一个登录,登录在其身体上。弗洛伊德虽然属于犹太人共同体,但他仍然希望精神分析能够从犹太教传统传到基督教传统,所以他很高兴有非犹太人来接受分析。他听了新教和天主教教徒的述说,这会影响其理论。在传统中不仅仅是阉割的问题。基督教共同体后于犹太教共同体,而二者有冲突。所谓基督本人是犹太人,但是受了希腊传统的影响而认为要传给所有的人。在此情况下,他的主张得到了犹太人的领导和非犹太人的同意,但是后者有保留,即不行割礼。冲突具体到一点上,即他们不同意割掉男性生殖器的一个包皮。谈了这么多,实际上凝聚在这一点,小小的一点皮。基督教同意为了进入人类共同体而做点什么,但不同意割礼--这样会导致缺乏,终身的。那么天主教的人拒绝行割礼而付出东西,只是内心中施行这样的礼节。心这个概念在中国更复杂。通过这个东西,基督教把一个实际的欠缺转成一个内心的欠缺。那么基督教把一个欠缺刻印于内心,终身不能填补。正是这样,后来精神分析学家创造了新的概念--象征性阉割而不是真实的阉割。在人类从自然转成文化时是象征性秩序,这是对欠缺的一种修补。这一象征性的东西,特别是对于法国精神分析学家而言,就是人类在讲话。正是人在讲话的过程中,这个欠缺安置在其中。例如真理的问题,在人们在讲话时真理不见得能表现出来,因为人们在讲。这个想法来源于精神分析的经验,它表明我们不能够把真理讲出来。正是这样,一个人来找精神分析学家时,后者并不说"你讲出真理",而只是说"讲出脑子里的东西",允许说谎。那么精神分析这样一种立场与基督教不一样,教皇说的都的是真理,在犹太教、天主教都是这样。与科学家也不一样,比如原子科学家说我们发现了真理,而分析学家则说你们可以这样说,但是不可能说出真理,所以你们犯了错误。由于在言说中我们不可能讲出真理,从而有了一种缺失;由于不能完全讲出真理,所以有了缺失。举一个中国的例子。在我所读的书中,三世纪道教大师们严厉地批评了语言的作用,特别是孔子的正名理论。后者认为声音与实际所指,有一个密切的联系,而道教大师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保持沉默。之所以道教大师们意识到了语言不能讲出所有的真理,他们难以接受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希望找到所有的真理。从西方的观点看,他们不能承受这一点,离世而保持沉默。从此我们看到了一个缺失,一个真理的缺失,在此情况下无法承受。讲不出真理的东西,只有压抑;讲不出来,是因为压抑。我们现在是八点一刻,进入我的第二部分,人与动物的关系。有时人会说:要是我是动物,我会很高兴。类似地,佛教大师们认为人很痛苦,死后变成动物反而很快乐。现在有一个特殊的动物掉入人类社会、掉入语言。在此之前有父母的意象,形成超我。出生之后如果有一个很好的照顾,他就在需要的平面上无缺失。但是他需要一个爱,而爱的缺失是因为母亲要分一部分爱去爱她的情人;同时另一个问题是他不能爱他的身体和面容,因为他看不到。孩子可以看到父母的脸,自己的身体的某些部分,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脸。那么,这就有了一个缺失,通过这个缺失他进入了人类的共同体。因为他的注视非常重要,听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在能走路之前能看能听。孩子看和听在走路前,这构成他的很重要的部分;他不能追随他人的运动。因为能够看到父母的脸、自己的身体、鼻尖、生殖器,但是看不到脸,这一缺失就记录在他进入人类共同体的行动上。男孩儿看不到脸,但可以看到生殖器,这一点很重要,它导致了男女差别。这一点很重要,男婴儿不仅仅能够看到一个很特殊的器官,还能够给他快感,可能勃起。如果说他不能走路的话,他可以看到这个特殊的器官能够动,这给他一个快感。女孩看不到。我的一个个案,女性,回忆起在出生之际母亲说"这个孩子未完成"。在法语中,人们习惯上说姑娘是有欠缺的男孩,姑娘们也说自己是有欠缺的男孩。这里欠缺manque也有过失的意思。在整个文化特别是宗教的发展中,可以看到男人在思考。也许是生殖器起了作用,是男性生殖器的权威起了作用,促使父系社会的发展。男孩在三到五岁之间发现有人没有这一器官。我的一个个案是男性,他到了十五岁还一直认为人人都有此器官。正是男孩发现了例外,动摇了前面的信仰,从而有一种冲突,对自己的信仰有一种怀疑。但是男孩提出怀疑,遇到的是一、二个人没有,并不能推广说存在一群人没有此器官。那么有一个界线,他要越过此界线才认识到男孩有女孩无。还有一个界线,所有的女人都没有,但是母亲有。在他未越过此界线时他认为一个女孩之所以无阳具是因为她原来有而被切掉了。孩子的这种认识,是一种幻想,幻想女性被阉割。这是一个逻辑的问题,不过不是成年人的逻辑,也许是基因给定的逻辑--男孩会想这种事情也许会发生在我身上,因为我做了一些可笑的、糟糕的错事,做错了事就可能被阉割。父母的高兴与不高兴,引出了对与错、善与恶,这与动物不同。恶引出阉割,所以认为女孩是做错了事的人,因为她们没有男性生殖器。我刚才所有的讲话都是针对男孩的,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女孩的情况更复杂。当小男孩(在幻想中)意识到女孩因做错了事而阉割,那么到目前他未被阉割,从而表明未做错事。小男孩要做错了什么事才被阉割?弗洛伊德认为小男孩想填补母亲的欠缺,即杀父娶母,这遭到父亲的威胁,说如果这样就要阉割你。孩子的这个性的愿望促使他进入俄底浦斯期,从而面临阉割的威胁。女孩的问题以后再讲。我的一个同事建议由女性们讲这个问题,因为只有女性们才能讲出究竟在她们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妇女解放运动,女权运动家如De Beauvoir试图讲女孩的事情,并要求获得女性的权利。提问(听众:今天您讲得比较抽象,能不能举一个例子?)我已举了一个女性的例子,她后来始终表现男孩的行为,因为母亲说她未完成。你的提问本身就是缺失的例子,因为我已经举了一个例子,而你不满足,还要一个。(听众:和尚的削发和烧疤,是不是象征性的阉割?)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这也许是一种转移。阉割是印记,但是说不出来,是禁忌,于是转成削发和烧疤。弗洛伊德有个案叫鼠人,男孩,始终觉得其鼻子上有坨坨,结果却是性器官的表现。佛教通过这一仪式显示标志,割礼不能显示标志。弗洛伊德曾说,道德学家们、教育学家们和心理学家们讲的是地面上的建筑,我讲的是地窖里的东西--性。(听众:中国有真的阉割,即太监。你如何看待?)我今天去了文殊院,几百个和尚在做仪式,听到他们在唱歌,很好听。想起西方歌剧传统中是阉割了的男人扮女人唱,也是非常好听。伊斯兰教有太监的传统,看守女人。我曾看到一个中国血统的汉学家谈太监,说在某些时候他们很重要。遗憾的是至今尚无阉割后的人来我这里做分析。我倒是要向你提一个问题,你们见到完全切掉的或者只是睾丸切掉的太监吗?如果是后者,则无欠缺,因为无愿望。时间:9:00-12:30am,21/8,2000  第八讲 原始场景这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至少听到一个病人讲这个原始经历。该术语由两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分别解释之。场景:例如,我希望与大家合影,这就是置于一个场景的过程。我喜欢在下面,有人喜欢在上面。今天未实现,只能明天再做,这样创造这个场景成了一个事先的计划。那么大家可能会做梦,梦见如何照好,提出意见。在法国,导演负责如何安排场景。他要做的事是先写一个剧本,安排好场景。要把这个变成场景,先要有脚本,然后再是变成声音、形象,电影就做完了。但是大众能够看是因为有屏幕,投在上面。因此在制作电影过程中,导演有主意之后有许多工作,完成之后可以说是导演的主意的事后的表现。另外一个问题,电影出来之后,有导演和演员,与以前不一样了。我讲的是好的导演和演员,不是商业片。好的电影对于导演和演员都是奇遇,有了这个电影后他们就与以前不一样。这些东西如何与精神分析相关呢?一是要有时间。有些人反对精神分析是因为精神分析需要许多时间。想象有一种方法,象魔术师,一下就解决问题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如同电影一样,制作需要时间。有一个人来找精神分析学家说有问题,其它地方不能解决,但是因为需要许多时间而犹豫。我说你到处找解决办法,也花了许多时间,比精神分析的时间还多。这个人非常的犹豫,认为精神分析要花许多时间和金钱,其实他到处寻找,花的钱更多。同时他还面临一个危险。既然是奇遇,自然存在危险,如同电影一样,好的电影的导演和演员要面临危险。这种危险性指他可能在分析中失去什么,如我的汽车、我的夫人、我的房子等等,甚至出了问题找警察局,都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来做分析。分析可能使他失去什么,那么这是一个进入精神分析的个人的奇遇。病人有问题,带着他做好的电影,介绍给妻子、法官、警察等等,最后才到精神分析学家。他的剧本是被压抑了的,精神分析学家在开始时也是听他的说法。当他带着电影来找精神分析学家的时候,他不问导演是谁,演员是谁,仅仅是看电影;精神分析学家也这样,也只是看电影。在看这个电影的同时,精神分析学家不管电影的背景等等,只说"讲出你脑海的东西"。逐渐地,回忆浮现了,追溯到童年,有另外一个场景出现;后者可能与一个历史真实事件联在一起,也可能不是这样的联系,无论如何这才是精神分析的场景。前一个场景与后一个有什么差别?前者是移置了的记忆,能够向他人讲述;童年期的场景则相反,不能说出来。第一个场景,我们称之为回忆,实际上不能称之为回忆,只能说是理由,向大众说的理由;后一场景才是回忆,也许与、也许不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难以向他人说,在精神分析学家帮助下艰难地说。另外一个场景,在讲述时包括了他的演员,他是以导演的名义在说。但这个导演已经被压抑了,病人和精神分析学家都不知道,在讲述的过程中才逐渐浮现。举一个例子,在第一个场景中,女的,有头痛,对丈夫说、对朋友说。回到原始场景后,它的名称可能发生变化,而叫癔症,等等。在第一个场景中可以说头痛的夫人,在分析中出现了名字,叫Claude Duben夫人,这里姓、名出来 了。为什么我叫这个名字?从而追溯到父母那里。 到了另外一个场景时,这样的问题自然导致了童年期整个家庭生活的一种叙述,弗洛伊德称这为原始场景。弗洛伊德发明这一概念也与他的自我分析有关。在《释梦》一书中涉及许多梦不能被理解,于是自由联想,而逐渐解释了梦,逐渐见了童年的经历--原始场景,所以叫原始场景。精神分析学家后来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但是我们只讲弗洛伊德的--孩子看见了父母做爱的场面。所谓看到了做爱的场面,其实孩子不懂,只是看见了这样的互动,于是经历了创伤。弗洛伊德称之为创伤情景。孩子面对的这一情景是完全未见过的。他以前看见的只是一般的家庭场面,而现在的场面其动作较激烈、害怕,使他经历了创伤经历。他自己也追求身体的快乐,这也许与他自己也有关系,他以前只是与母亲在一起。弗洛伊德认为这是童年创伤的基本原因。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在二十世纪初的维也纳,哪怕是在最亲近的人中也不讲性,而现在的法国的父母可能故意让孩子看做爱。所以在当时的维也纳,孩子讲出来之后,社会被震撼了,受到伤害,引起公愤。在维也纳的背景下,如果孩子问你们在做什么,父亲可能过去打他的耳光,或者父母默不作声,因为大家无法讨论这一问题。父母们没有自问为什么我们没有关好门?这种创伤经验被弗洛伊德讲出来--类似孩子一样,同样也类似孩子一样被维也纳打了一个耳光,维也纳社会也象父母一样不是自问为什么我们不能讲性?弗洛伊德除了讲孩子看见父母做爱而受创伤,也讲出生之后就有性欲,吮吸乳房时两人分享了一种快感。这就更引起轰动,遭到更猛烈的攻击。刚才我们的例子,头痛的夫人变成了CLAUD DUBEN夫人,进而发现她的父亲、爷爷也叫DUBEN,并讲出了父母做爱的场景,弗洛伊德称之为原始场景,也叫创伤场景。我们从弗洛伊德的时代转到现在的法国、英国和美国,人们大量地讲到性的规则,讲到恋童癖。他们诱奸女孩和男童,这种事经常发生在儿童中心的领导者那里,这满足了他们的幻想。而弗洛伊德问父母们为什么不关门而开着门?开着门意味着引诱,与恋童癖有一种类似性。还有一个例子,一个母亲在法官那里说其丈夫要鸡奸儿子,但是法官什么也不做;母亲请律师打官司,法官极力阻止。后来才发现法官也有恋童癖。开着门对孩子有一个诱惑,后来承认有这一诱惑;到现在父母公开让孩子看其做爱。这一过程很有意思。下面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欧洲。德国人到泰国旅游,在街区与孩子们做爱,而孩子们之所以在这里做爱是因为父母卖了孩子,据说是由于经济的原因。有人专门要处女的小女孩,于是父母就将小女孩卖出来,供欧洲人享乐。回到弗洛伊德的理论,问父母做爱时为什么把门打开,这个问题与这里的卖孩子有关。有人针对这些现象攻击弗洛伊德,指责他打开了门,而有这些现象。但弗洛伊德只是说:你说你脑子中的事情,但这些恋童癖却不说只做,拒绝说浮现在脑海的事情,是对精神分析的抵抗。需要指出的是,精神分析这种奇遇并不容易,比起做自己想到的事情而言,说自己想到的事情更复杂。原来精神分析学家是听病人在躺椅上的述说,现在有精神分析学家到监狱工作,听恋童癖者的述说。我本人就去过。他们有时也讲,往往受到过男性成年人的性骚扰,他们记得住这些事情,他们成年之后做同样的事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童年的事情与成年期行为的关系。恋童癖做的事情与当年成年人对他做的事情相同,这是认同,这很重要。也许在弗洛伊德时代就存在,只是孩子讲不出来,比如讲给母亲、讲给周围的人,大家不相信,于是法国有专门的报警电话。在泰国,人们组织这些被卖的女孩子做其它的事情,当然这些组织面临着黑帮的威胁。我想表明一个人想说出来是不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他可能因此而受到惩罚--仍然是压制的机制,这是精神分析的开始,然后才是说出自己压抑了的不晓得的事情。这里有两个障碍需要越过。原始场景即创伤场景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发展中有一些修改,同时法国的精神分析学家进一步做了一些修改,只有明天晚上讲了--精神分析的局限和幻想。只叫原始场景而不叫创伤场景,显然是与幻想有关的。提问(听众:通过精神分析能够解决恋童癖。似乎原始场景是恋童癖的原因。雨果年轻时很自律,老年时性行为很紊乱,精神分析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吗?)实际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特别是明天还会讲,精神分析无能力解决社会问题,精神分析只是解决一个人遇到了问题而又不能解决,来找精神分析学家讲。这也许能够解决他脑子中的问题。继续解释这个问题:精神分析学家要解决社会问题,首先就要有权利,如在法国要当总统,发布命令叫所有的人来讲。但精神分析学家拒绝这样做。进一步说要解决社会问题就需要立法,针对每一个人,而精神分析不针对所有的人。(听众:原始场景是儿童创伤的来源,那么法国父母让孩子看见自己做爱,会不会减少创伤?)这种事情不仅仅发生在法国,其实是发生在整个西方,与性解放联在一起。一是语言的解放,可以谈论;一是行动的解放,可以婚前同居。前者如母亲说孩子吃奶时我的快感如情人在抚摸一样。父母做爱并告诉孩子你就是这样来的,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想要孩子并由此感到很快乐。这之所以不是创伤经历,是因为弗洛伊德说的原始场景中父母不告诉孩子真情,孩子不理解,所以语言与行动有一个脱节,所以构成创伤。如果解释了,孩子就没有创伤。这是法国知识分子读了弗洛伊德的书后的理想。精神分析学家并不给成年人说你应该做什么,他仅仅说--仍然是--"你说你脑子中浮现的东西"。所谓性解放运动,68年为其顶峰;父母这样做并不是没有问题,比如已经过去30年了,那时的孩子仍然来做分析。(听众:如果只看见动物性交,会有创伤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不晓得你是处在什么环境下长大的,我自己是在农村中长大的。在农场,经常看见动物的交配,没有造成创伤,但这只是我个人的经历,不代表别的人。也许我可以找到一个理由是我看见了狗、牛、猪的交配,但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惩罚。当我看见一头公牛骑在母牛上感到很安全,因为这样公牛就不会攻击我。(听众:原始场景中如果父母不批评孩子,如何?)这个事情很难这样说,因为68年过去了30年,那时的孩子仍然有问题,所以不能简单地推广。所以当时欧洲也有人说想建立一个没有问题的社会,但是不可能。不过这不属于我的工作,我只管一个人的问题,他来找我倾述。我更喜欢某个人说:我们的社会有问题,我们正在试图解决它;而不喜欢人们说:一旦当了总统,我就要建立一个无问题的社会。(听众:原始场景能够被推广为每一个孩子都有吗?)部分地说是。能够推广的事情,分析学家只能说是:所有的人都要死。当然,比如一个孩子突然回忆起一个忘记的事情:半夜里醒来听到一些声音,父母的一些朋友在审问父亲,说他背叛了他们的组织。第二天孩子问父亲,父亲又无法解释。这也许也造成创伤。 时间:7:00-9:30pm,22/8,2000 第九讲 精神分析的局限在照相之后我不知道该讲什么。昨天我们讲了场景,导演如何安排场景。晚上回去在想:我骑自行车转了许多地方,但还未看过成都的夜景。于是我骑车出去看夜景,如同弗洛伊德当时听了许多东西不能公开讲,只能晚上讲。那么到处转直到三点钟。一点钟正好遇到一帮人在拍电影。我不觉得惊奇,因为有灯光。联想起未讲妓女/男妓的问题,为什么?有点奇怪。从巴黎到成都,认为买淫都是被禁止的。尽管巴黎白天禁止妓女拉客,仍然有妓女白天在街上拉客,而成都未发现。我不是自己想找一个,你们不要认为我要去理发店。为什么成都有这么多的理发店?是不是说成都人除了打麻将之外就是去发廊?但是我发现发廊是空的,里面有许多年轻的姑娘在等待客人。跟我已经学了麻将一样,我也想去发廊,但不敢去,担心发廊是专门为妇女开的。一点半时行人很少,只有少数的人,但是发廊开着,里面是很有魅力的女郎,所以我也不敢,因为可能她们就是卖淫女。我之所以讲这个事情,是想说弗洛伊德发现的是晚上发生的事情,无论是自己或者别人--父母做爱、妓女,发生在"地下室",吸引年轻的男孩和女孩,他们刚刚渡过自己的童年。也许我对成都的发廊的想法错了。(听众:没错)我更希望我弄错了。刚才我讲的是昨晚的第二个奇遇。如果中国禁止妓女,但是到了晚上,又没有警察来干预,我感到困惑。拍电影的有灯光,从而判断为电影;发廊也有灯光,但是不同,根据这样的符号来做判断,这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特点。遇到的第三个事情,认识了一个卖邮票的人,这个人学了七种语言。与他谈话,目的在于邮票便宜一点。一个姑娘来了,拿了一个本子出来写数字,写了简化字,然后是繁体字,仿佛是在追溯文字的根。这个先生看了书名,然后在写,使我想起了弗洛伊德的方法:一个人头痛,但是找不到方法解决,于是说。这里也是先写简化字,后写繁体,类似于解释。不同的是弗洛伊德是私下讲的,而这里是公开讲的。然后通过卖邮票人的中介,我与姑娘说起来了。她说自己是学经济的。她继续与卖邮票的人说,结果发现她在找他算卦,听她讲她的父母。这个先生从简化字一直写到繁体字,到甲骨文,后者用来算卦。这个先生很对,他问姑娘的现在、过去、父母和家庭,并对照文字而判断未来。因为刚才这个照相,有点忘记了题目,现在才发现这正好是到了要讲精神分析的局限的地方。这个先生帮助别人预知未来,比如我明年也想再来,但是我不知道能不能来。精神分析让被分析者回忆愿意讲的东西,这是过去在言说,而不是预知未来。在西方也存在算命,特别是在弗洛伊德所属的希伯来文化中。当时弗洛伊德的学生在法国写了第一篇文章,根据自己的经验--精神分析学家讲的都是自己,分析结束所知道的,是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都会死亡。不要忘记我们不知道死亡的时期。犹太人使用一种方法,如一个希伯来文字(2500年)的词根R,分析词根时总是在晚上而不是在白天。2500年前的文本已经预言了现在的事情。犹太神甫晚上做这种研究,因为白天禁止做这样的研究。现在许多人承认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样的逻辑,也可以预言未来。但是恰恰官方的宗教组织严格禁止人们预言未来。弗洛伊德处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精神分析是让你讲现在而揭示过去,所以其局限如弗洛伊德所说,我们不知道从现在到未来。为什么宗教组织禁止对未来的预言呢?因为如果能够做到,我们就是神,是上帝。而这正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如刚才那个先生做的预言未来的事情。类似于中国文字的起源,希伯来文字的起源也是神启的;不同的是希伯来神甫禁止预言未来,所以弗洛伊德也说我的方法不预言未来。也许在中国不禁止预言未来。这是东西方不同的。弗洛伊德遇到的作为精神分析的局限的,是他所在的文化的超我所禁止的东西。弗洛伊德的一个弟子在法国遇到一个女士,女士说有人给我算命,说我将遇到一个老先生。当这个女士讲了这个故事之后,分析学家并不说她是一个疯子。弗洛伊德在这方面未做什么研究,我也没有。当时她讲的事情显然是处于精神分析实践中,属于两人的私人对话,所显示的事情是:精神分析有一个限制,不能触犯这个限制。可以有两种解释--这个界线是被禁止的,这个界线是不可能超越的。这里有一个选择,一是禁止的,不能违背它;一是不可能的。虽然有精神分析学家试图回答它,但大多数精神分析学家不去触动它。第四个奇遇,遇到一个医生。我说我有病,所以我不能说明年能不能来;而这个医生说:你很健康,一定能来。他就是在预言未来。也许基因研究可以使人不死。对未来的不可能知道,而现在的科学对刚才的两难的东西是一种反驳。我就讲到这里。提问(听众:请继续讲一讲女性的阉割问题和幻想的问题。)现在的问题也许太复杂了,也许只能明天讲。关于幻想的问题也只能留到明天讲。当时弗洛伊德听到许多女性讲,他自己并不懂女性的问题,而将之称为黑色的大门。在弗洛伊德之后,有一个杰出的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比弗洛伊德多讲了一点。很早以前是男性在讲他们自己的经历,这个人说这些都是男人们讲的事情,小女孩的事情仍然很神秘,只有女性们自己来讲。他说实际上并不是女性未讲,大量的女性们来做分析,只是她们未在公开场合上讲。所以精神分析学家说的是他们听到的,这与自己说的显然是不同。为了说清女性的问题,就需要女性们自己出来说、写,才能说清问题。举一个例子:一男一女相遇,相互吸引,做爱,男的想让女的有一种享受。有些女作家受了精神分析的影响而写她们如何做爱和快乐。男的便幻想成为女人的主人,让女性如何快乐;这些女作家在写的时候说在女人身上发生的另外的一种愉快,与男人所想的不一样。她们有的成为精神分析学家说她们想的是另外的快乐。男人们由于生殖器的抽动而快乐,于是幻想女人也会由于生殖器抽动而快乐,于是发明各种方法进行抽动。这些男人虽然知道女人无男性生殖器,但是无意识地认为女人有,认为女人与男人一样。也许这多少能够回答女性阉割的问题。这很难回答,如同算命一样。问题在于女性如何获得快感。有女作家根据自己的经验讲女人的身体整个都是类似男性的生殖器,不是具体的生殖器,而是全身的快感。换到男性的角度,做爱时很有快感。女人提出要求:如何让我快感,男人就会阳萎。这意味着我的快乐是和男人不一样的,这使男人害怕。我们打开了这个门,这些话也许不该在公开场合讲,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些话。小女孩如何呢?我只讲了做爱的事情。实际上进一步追究,做爱时有一种快乐,孩子在母亲怀中互动也有一种快乐,也许类似于做爱的快乐。在此情况下,两个人做爱时回到了童年,遇到了童年的快乐和困难,与母亲在一起的快乐和困难。那么有一些母亲和姑娘,她们会说一句话:当我把奶头给男孩时他的生殖器勃起了,当给小女孩时什么都看不到,只看到她的快乐而看不到证据。因为母亲自己也看不到,小女孩没有生殖器。精神分析学家都说女孩子没有性器官。法国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萨特,遇到一个杰出的女性,即波夫娃,《第二性》的作者。她认为女人也有生殖器,尽管看不到。请大家发言,如果有女士讲的话我会很高兴。法国有一个说法,一个问题让大家有点不舒服,让大家沉默。在精神分析学家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不舒服和沉默。精神分析还有许多其它局限,你们可以想象。提问(听众:中国女性不认为自己是有缺陷的男孩,相反认为男孩是做错了事而增加了一个东西。)我很高兴你不是提问而是提出你的回答。你的回答和我们以前所讲的,我们能够从中找到一个共同的东西:为了惩罚,要么割掉一个东西,要么增加一个东西。虽然这个问题在女性中和在男性中还不清楚,是幻想。通过同性恋者做分析,两个男性,一个扮演男性,一个扮演女性,从中可以看到男性中也有女性的因素。之所以要扮演女性,也有一个生殖器穿透的问题。其中扮演女性的同性恋者做分析,说当我达到性高潮时,全身都是快感,忘记了自己男性生殖器的存在。所以他们说,他们是一些高级的人,因为他们有男性生殖器,能穿透,同样也能被穿透。(听众:阳具羡慕)这个所谓阳具羡慕,是弗洛伊德创造的,是因为你缺失了。后来一个法国精神分析学家进一步说欲望--你想得到什么东西?一当将羡慕问题转成欲望,对于女性而言好说,因为她们缺阴茎。但是对于男性呢?男人为什么找女人呢?你有阴茎,还缺什么呢?为什么不手淫呢?法国精神分析学家说男人缺就是因为他缺。这个缺失通过同性恋者的倾述,特别是扮演女角的一方,可以看到所缺的是身体的快感。也有人认为男性生殖器让他非常痛苦,想它勃起不勃起,不想它勃起它勃起,显得是对他的惩罚,如你们中的一位刚才所说的那样。不希望大家产生一个印象,即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所有的男人都应变成同性恋。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成为同性恋者。同样,也有女人成为同性恋者。希望女士们来回答这个问题。(听众:有没有方法缩短分析的时间。)有,那就是最好不做分析,如此,时间为零。另外一个方法尽可能讲得很快。但是只有在受到惩罚时才会这样,而精神分析不惩罚你。我们有两种奇遇,一个是精神分析的奇遇,一个生命的奇遇,显然前者短于后者。举一个例子:头痛先生,为了避免长的分析而不做分析,从而终身头痛。一个哲学家说生活在于活着很好,精神分析学家要说的也一样。另一个例子:有人要我的简历,我给了部分简历。我做了六年的分析,在一个女分析学家那里,对她有一种热爱,之后仍然将她作为控制者,继续向她讲述,持续了30年。正是这个分析,使我能够到这里来讲这些事情,否则只能讲我的脚上有一个包等等。如果没有做这么长的分析,我就要讲脚上的包,大家就不会与我照相。之所以我还继续分析,是因为我大脑中还有东西要讲出来。(听众:请多讲一讲限制。)弗洛伊德说过,那些来接受分析的人是适合分析的人。有一个同事被杀了,但是这个事情是不清楚的,唯一能晓得的是被分析者不愿意讲了--有更多的东西,所以有杀人的行动,不能预期。时间:7:00-9:30pm,23/8,2000 第十讲 再见我的一个成都情人送我一只鞋垫。昨晚我遇到了我的局限,无法问答你们。刚开始时我不知道你们来自何方,只知道你们对精神分析有兴趣而不是专门从事精神分析,所以我为自己定了一些限制。我做自由联想,但不是在分析中,所以毕竟不是分析中的自由联想;而你们也提问,不是一个典型的精神分析学家。逐渐地我放开了一些限制,比如昨天晚上我讲了性的快乐。不知这样做合不合适?尽管如此,今天早上在讨论班上走得更远,因为他们接受分析,又有理论训练。不过我在昨晚还是走得太远了一点。但是精神分析就是这样,每一次都比上次讲得更多。弗洛伊德仍然承受不了病人的某些述说,他毕竟只是自我分析。Deutsch是第一个女性分析学家,在弗洛伊德那里接受分析。Deutsch接受了Tausk先生,Tausk讲了许多事情使Deutsch大受触动,所以Deutsch在弗洛伊德那里受分析时大谈Tausk如何天才,如何比弗洛伊德走得还远。一天,弗洛伊德实在受不了,说你要么停止谈Tausk,否则我就停止你的分析。Deutsch只好停止谈论Tausk,同时停止对Tausk的分析。Tausk就自杀了。不能简单地说Tausk的自杀是弗洛伊德的错,由此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限制。Tausk接受了许多精神病院的病人,而这是弗洛伊德未做的。Tausk既不是一个精神病医生,仅仅是一个被分析者,出于自已的兴趣而接受了许多妄想狂等病人,并由此写了书,在德国和法国很有影响。所以有一个限制。分析学家不是上帝,有自身的局限。每一个新的来接受分析的人对于分析学家来说都是知识的限制,都是新的。我的一个例子:在同事的会议上,遇到一个攀登喜马拉雅山的人。当时这个会议的主题是精神分析的限制,邀请这个人来讲登山的限制,8500米,超过之后就有危险。过了这个限制之后,他的感觉很奇怪,他无法预期会发生什么。精神分析同样有这个限制。当一个人刚来分析,你完全不知道他是什么。不过登山是真实的死亡,精神分析是一种奇遇,我们只知道会失去什么。比如我多次举的头痛先生的例子,他将失去头痛,和"我的丈夫,我的妻子,我的汽车"等等。而精神分析学家则可能失掉他的理论,因为理论可能解释不了这个新的例子,因为他的理论如同头痛先生的"我的房子"。要失去理论时有二个可能:正统的人不愿意失掉;而开放的人愿意部分的失掉,修改理论。在这个意义上,与登山是一样的,都有局限,都要失去。法国有4000名分析学家在工作,其工作与理论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倾听。只有极少数的人--如一个刚去世的人--建立理论,这些少数的人是天才。而精神分析学家不是理论家,只是倾听,哪怕是对于长期分析的病人,每一次都是新的倾听。绝大多数的分析学家在治疗室里倾听病人,还是有一些人移动,到精神病院等等,实际上都是对精神分析的限制的一个越过。这些活动都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要求理论有一个修改。在监狱、精神病院,原来的理论是无用的。举一个个人的例子。我在一个妓女中心工作,将街头妓女引到咖啡店,试图让她们离开妓女这个行当。第一次接待的妓女,是在办公室,她很不习惯,因为她与男人在一起就意味着挣钱。最后她明白了我不是她的客人,于是开始谈话。她的眼睛如三星堆的纵目,是突出的。她讲这个,讲那个,说自己的病。我有医学背景,很快地认为她有甲状腺炎。也许三星堆的纵目也是甲状腺炎。她未讲眼睛,讲了许多症状,我猜测她有甲状腺炎。她说你什么时间付钱做那种事情,我说你有一件事未谈,未谈你的眼睛。她说曾去医院治疗,当快要解除症状时停止了治疗。当时我只有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个理论说人希望解除症状。可这个病人当快要解除症状时停止治疗,为什么呢?那么,她继续解释,是因为她有鼓的眼睛,大家都叫她鼓眼睛姑娘。如果治疗好了,大家就会换了一个名字,别人就找不到她了。所以,她拒绝治疗是为了维持一个身份,维持一个好的客源。当时的分析学家,和许多接受了分析精神病学家,双方有一个讨论或者争论:如何面对他们的不同于弗洛伊德的病人的病人。我们在精神病院总是进行分类,如强迫症、癔症、孤独症、妄想狂。有了标签,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个人的独特的名字、社会背景等等。当精神病学家和分析学家在一起开会,有人建议做一些统计,看一看存在着什么关系。但是张三与李四毕竟不能混淆,如何统计?统计需要相当大的人群才有效,而且还要对这个人群有相当的知识,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统计、分类,用某个特定的药治疗某个特定的病,这可以维持一个社会关系。但是个体的独特性使人们对统计方法提出一个置疑。这并不是说对精神病医生的批评,也有一些精神分析学家进行分类和诊断,因为他们在大学中接受的教育而要求一般化。现在大家达成共认,就是叫病人的名字,如张先生,李先生等等。我们接触到这个局限性。还有一些孤独症的孩子。精神分析强调倾听,但是这些孩子不说话。还是有些精神分析学家与他们单独相处,可能孩子会讲出一句话,很有意义。比如"父亲到哪里去了?"这句话是通过母亲的口而说出来的,实际上是说她失去了一个男人。在孤独症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见,孩子不能讲,但是父母能够讲,能够表达因孩子的病而承受的痛苦,通过痛苦的减轻可以间接地帮助孩子。这是无法统计的。我们现在遇到时间的限制,我准备结束这个演讲。也许我讲了许多,上午讲了三个小时,晚上又是二个小时,而在巴黎第一个月才讲二个小时。也许这些话没有用,如果其中有一句有用,我甚为欣慰。感谢大家让我有了这个机会。感谢霍大同的翻译,使我们之间有了交流。我离开了,但霍大同还在,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他。我能够到这里来,首先是由于霍大同超越了一个国境线,超越了一个语言的界线。(听众:病人讲了之后说没有话了,怎么办?)霍大同他们回答。(听众:你象阿兰德龙。)应该说他象我。(听众:法国的理想女性的标准是什么?)就象你的这个样子。 时间:7:00-9:30pm,24/8,2000后  记    我受了七年的精神分析,我的分析学家是Piera Aulagnier, 她是一个女的。从第三年左右起我开始做精神分析的工作,我的控制者是Gisela Pankow, 她的老师是Deutch,控制时间为七年。在结束分析之后,我又多了一位控制者,他是Lucien Kock。他们三位都是拉康学派的成员。我经常听拉康讲演,并有三次与拉康接触,其中一次是五分钟,这个五分钟对我的帮助非常的大。    中国的家族很重要。    索绪尔讲结构,但是他不讲性别;列维·斯特劳斯讲结构,但是他不讲语言。拉康并不仅是补充了性别和语言,他工作的领域不同,他向前走了,与前二人一起构成了结构主义运动。    在拉康看来,没有语言就没有图像。       Guibal先生于9月2日2:30pm离蓉,前往上海,次日回巴黎。 English Abstract  Lacan, the psychoanalysis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Michel Guibal The text which is presented here is a record of lectures donated by Dr. Michel Guibal, a famous French psychoanalyst to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Sichuan University. It consists in two parties, one of which focuses the comments on two articles of Lacan, that is,  "Beyond Principle of Reality" and "The Stage of Mirror as founder of the Function of I". This is for the seminar of 13 times, the participants of which were the members of The Chengdu Psychoanalytic Centre. The another part is mainly for beginners of psychotherapy training program. As these two articles are among early papers of Lacan and mark the birth of French school of psychoanalysis, Dr. Guibal takes them as logical beginning to introduce psychoanalysis into China. In this sense, he speaks not only of the papers but also of important relations with Chinese culture. The lecture for the training program includes 10 basic topics such as repetition, repression, castration, transference, primitive scene and the limit of psychoanalysis and so on. 
  8. 贺桂梅:作为方法与政治的整体观 ——解读汪晖的“中国问题”论
    书评 2010/07/08 | 阅读: 2751
    改定稿(2010年4月)
  9. 张世英:谈谈哲学史的研究和论文写作
    人文 2010/07/11 | 阅读: 1473
    一、先打点基础 黑格尔在《小逻辑》第三版序言中,曾经很愤慨地谈到当时哲学界某些 空疏无知的现象。他说:人们对于一般的研究对象倒还懂得,在讨论之前应 该"有先具备某种程度的知识之必要";唯独对于哲学,却以为不要些微知 识,甚至不必依据常识,就可以参加讨论和评点,这种人"没有凭借作为讨 论出发的根据,于是他们只能徘徊于模糊空疏以及毫无意义的情况中。"一 般地搞哲学而缺乏具体知识,固易流于"模糊空疏";专攻哲学史而缺乏哲 学史的知识,那就不仅是"模糊空疏"的问题,而且更容易闹出笑话。所以, 我们在决定以哲学史为自己的专业方向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多学点哲学史 的知识,为研究和写作打下一点基础。 哲学史的资料来源,最重要的是哲学家本人的著作。问题是哲学家的著 作浩如烟海,究竟从何下手?有几位青年朋友,已经是大学哲学系的毕业生 了,在大学期间泛泛读过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编的《西方古典哲学原著 选辑》,现在决定专搞西方哲学史,很想花三四年的时间系统地精读一些原 著,要我替他们开个基本的书目。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什么叫作"基 本的"?五本?十本?还是十五本?你说这些是"基本的",我也可以说那 些是"基本的";你可以在三四年内读完,我却要五六年,也许有人只要两 年。所有这些,都很难确定。但这几位朋友的问题也许不是没有代表性的, 所以我还是硬着头皮借这个机会开个所谓"基本的"书目(限于西方古典哲 学),供大家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柏拉图:《理想国》;2.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3.笛卡尔:《哲学原理》;4.斯宾诺莎:《伦理学》;5.洛克:《人类理智论》;6.莱布尼 兹:《人类理智新论》;7.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8.休谟:《人类理 智研究》;9.康德:《纯粹理性批判》;10.黑格尔:《小逻辑》。 这个书目,是在假定已经泛读《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古西腊罗马"、"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的前提下拟定的。有些很重要的哲学家如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者和费尔巴哈的著作,《选辑》已经收得比较全面、比 较完整,这里就没有列入。要打一点哲学史的基础,还应该细读几本哲学史。罗素说:哲学史无用,研究哲学最好是读哲学家的原文。他的话我们不能完全赞同,事实上他自己 也写了一部不坏的哲学史。一个大学哲学系的毕业生一般对我国解放后出版 的哲学史都比较熟悉了,但要想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我想还应该仔细阅读 几本西方学者讲西方哲学史的著作。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的《导 言》中,开了五本哲学史,对于我们开始搞研究工作的人说,还不甚适宜。 德国哲学史家余柏威(F.Ueberweg,1826-1871)在他的《哲学史》《导言》 中列了四十几种哲学史,供读者参考,数目太大,不可能全部细读。根据我 们今天的情况,我觉得先熟悉下列几本哲学史,颇易受益。当然,这个书目 也同样只能作为一个提示和参考,不能作为限制读者的框框。 1.美国学者弗兰克·梯利(F.Thilly):《哲学史》。这部著作文字浅 显易懂,涉及到的人物、学派比较全面,对各种思想潮流的论述简明扼要。本书原是作者在大学教书时编写的教材,对于掌握西方哲学史的基本内容, 初步了解西方学者的基本哲学史观,颇有帮助,值得细读。此书已有中文译本。2.美国学者赫尔巴特·E·库西曼(HerbertE.Cushman):《哲学史》。 这也是一本教材,其特点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是"一本以地理与文学史和政 治史为根据的哲学史";此书对许多哲学思想的来龙去脉都有所论述;而且 条理清楚,讲解通俗,附有不少摘要和图解,能起到提纲挈领,便于记忆的 作用。解放前有中译本。比较高深一些的哲学史,似可先读两种:第一是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 录》;第二是余柏威的《哲学史》,有莫里士(Geo.S.Morris)的英译本。 余柏威的《哲学史》首先在形式上就很奇特。它的正文比较简短,只是一个 提纲,很多重要内容都被驱逐到注解中去了,注解所占的篇幅比正文要多得 多,其中提到的人名和学派范围比较广,对哲学家的生平特别是著作及其思 想内容,介绍得特别详细,可备西方哲学史研究工作者查阅之用。 以上的书目当然只能起到一点打基础的作用,真正从事研究和论文写 作,那还需要根据研究方向和论文的题目,大量搜集有关资料:第一手的原 始资料固不可缺,第二手的资料(其中不仅包括哲学史,也包括对某些哲学 思想的论述以及关于某些学说的引证),对于我们的研究和写作也有参考价 值和启发作用。 基础性的东西和非基础性的东西,其间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界限,区别只是相对的。对于基础性的东西重在熟透;对于非基础性的东西,重在广博。 如何达到熟透的目的?这也没有什么成规。我只觉得我从前的老师冯文 潜先生教我的西方哲学史,使我很受教益。他要我熟读柏拉图的《理想国》 和梯利的《哲学史》,办法是每读完一章或一节,都要合上书本,用自己的 话把原作的大意写成读书报告,个人的评论则写在正文的一侧或下方。冯老 师嘱咐我,写读书报告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概括是否与原意相符,但又不准照 抄,要合上书本再写。在作读书报告的过程中,有时自以为读懂了,临到执 笔,却又概括不起来,表达不出来,这往往是因为懂得不透的原故,于是打 开原书再看,再合上,再写。这样写完一次读书报告之后,原著的那一部分 内容就不仅懂得比较透彻了,而且也记得比较牢固了。实在不懂的地方,口 头请教冯老师,这就更是终生难忘。冯老师评阅时,不太着重看我个人的评 论,主要是指出有失原意的地方。后来每一回想,越来越觉得从冯老师那里学得的知识最熟透最牢靠。 如何做到广博?这颇不易。博闻强记,也要靠记忆力,记忆力差,怎么 办?好在有一条古训:勤能补拙。但勤奋也得有点讲究:一个勤奋读书的人, 除了有条件买书的,买到后就急忙翻阅之外,还可以多逛书店,多上图书馆, 以长见识。对于一些很难全读,一时也不必全读的书,只看前言后语,扼要 翻阅一过,知其大略就行了。即使是辞典、百科全书之类的工具书,也要广 泛涉猎,知其梗概。关键是要养成这种习惯。我有一位良师益友,由于有这 个癖好,知道的"门牌号码"就比较多,知识面也比较广。这对于搞研究, 写论文,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条件:既可以帮助查材料,不致临时"抓瞎", 又可以使思路开阔,不致捉襟见肘,知其一不知其二。可以说,多记"门牌 号码",本身也是一个打基础的工夫。我个人没有养成这方面的习惯,迄今 仍然把这位师友当做学习的榜样。  "一事不知,儒者之耻",我觉得倒也不必如此。但凡遇到自己专业方 面有所不知的地方,也该随即查阅,记入卡片或笔记,久而久之,也会集腋 成裘,起到扩大知识面的效用。李商隐写的《李长吉小传》说,李贺"骑距 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 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 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李贺是诗人,尚且 呕尽心血,持之以恒,搞哲学史研究工作的人,为了积累知识,更应该学习 李贺锦囊觅句的精神。 我说先打点基础,并不意味着在打基础以前就不能写论文。基础有宽有 窄,有深有浅,这本来就很难定得太死;而且基础也可以在论文写作的实践 中逐渐加宽加固,两者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我倒是赞成青年人可以早 点写东西。但总的说来,还是应该先多花时间和精力读点基本的东西,掌握 点基本的史料,然后再从事论文的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比较厚实些、 有份量些。等到年纪大了,自己感到基础不够,这时再想补基础课,也就比 较困难了。 二、要善于选题,善于概括和分析 写哲学史的论著,如何避免一般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的青年同 志,初学写作,文字倒也流畅,条理也很清楚,就是内容一般,既没有提出 什么新论点,也没有提供一点新材料。产生这种毛病的原因很多,主要一点 是,不了解当前研究哲学史的状况,不知道有些什么问题值得一写,一句话, "不懂行情"。搞研究,写论文,总是要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添一 点新东西,所谓新,倒也不是说非有惊人的东西不可,更不是故意标新立异; 但既然是写研究论文,起码要有自己的一得之见,再不然,能提供一点一般 人所不知道的有用的资料,也同样可以算作是为哲学史的研究增添了一砖一 瓦。可是,如果对现有情况和基础不了解,当然也就不知道增添点什么东西, 只好改头换面地照抄一些现成的东西。所以,研究哲学史,除熟悉过去哲学 家的著作和哲学史著作外,还要经常注意已有的研究状况,仔细考虑考虑: 有哪些哲学史上的问题是至今还没有搞清楚的或者是从来没有触及过的?有 哪些问题先研究清楚了就便于解决另一较大的问题?有哪些问题即使一时解 决不了,但多少可以通过研究,提供一点启发性的东西?如此等等。能提出 像样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对于决定一篇论著的内容和价值来说, 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说它不容易,是因为提问题本身就需要研究;一个不 研究某一行道的人,不可能提出某一行道的问题。也正因为要经过一个研究 过程才能提出像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问题提得像样了,这篇论文 的内容和价值也就很有几分了。这就是选题的重要性之所在。 选题过程中,当然要大量翻阅资料,东翻翻西翻翻,左想想右想想,题 目的中心内容也就酝酿得差不多了。等到题目大体上选定以后,就更要做踏 实的资料工作。一般是以题目为中心,分很多小问题,按问题把资料摘成卡 片或装入纸袋,或者夹书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各人自由选择。重要的是 对史料如何进行分析和概括。 写哲学史的论文,只会在概念上颠来倒去,固然不行,但如果只是史料 一大堆,却概括不起来,缺乏必要的分析,那也会使人感到茫无头绪,不知所云。 概括,就要把杂乱无章的史实连贯起来,穿在一根线上,达到用史料说 明一个中心论点的目的。例如,在一篇论文中,通过比较丰富的史料,说明 哲学发展中某一点有规律性的东西,这点有规律性的东西,就是一个中心论 点,就是对史料概括的结果。又如针对当前现实中正在讨论的哲学问题,从 哲学史的角度,以哲学史的事实为依据,提供一点发人深思的看法,这当然 也需要对史料进行概括。概括就是对一部分史实作点总结或小结,或者说, 给一堆史实画出个鼻子眼睛来。画龙不点睛,不能使龙飞腾;写论文不指出 一点道道,也不能使论文活跃起来。写一篇论文,首先要注意"睛"(中心 论点)点在哪里,并且自始至终都要注意让读者对"睛"有深刻明确的印象。 对史料进行概括,不能停留于简单抓取史料现象中共同的东西,而要同 时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只有这样概括出来的东西,才有可能是深刻的。 例如西方哲学史上的各种神秘主义,都主张无限的统一的整体("绝对") 是不能认识的,而只能靠神秘的直觉去把握。如果只是作这样的概括,那就 没有多大意义。作研究,写论文,不是罗列事实,必须多进行些追问:为什 么神秘主义者都这样看?难道他们都是简单地胡说八道吗?他们这种观点的 深处有什么更隐蔽的想法驱使他们作如是观?这就要通观他们的整个思想体 系,把其中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查。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发现,原来神秘 主义者都不满足于支离破碎的、推论式的知识(discursive knowledge), 不满足于在分离、对立中思维,而希望达到对立面的统一或主客浑一的整体。 神秘主义者认为对立统一或主客浑一的整体不能靠思维把握。驱使他们达到 这个结论的出发点,是由于不满足于支离破碎的推论式的思维,这个想法, 是有道理的。总而言之,作研究,写论文,要一层一层地多追问几个为什么, 要把材料安放在对这些"为什么"的回答之中,把这些问题的答案融化在材 料之中,这样,才会使论点明确,步步深入,理论性强,耐人寻味。 这里值得专门提出来谈谈的是,对古人思想的不当之处,要特别着重问 几个为什么?古人之言,为时已远,简单地以今日之标准衡量,则何一不可 以奇谈怪论目之?但是,哲学史上任何一个有影响的哲学家,无论其观点、 结论如何"荒谬",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胡言乱语;古人立说必有其用意, 必有所为而发。为了深刻了解古人思想的本来面目,弄清人类思想发展的历 史过程和规律,那就不能停留于单纯地指出古人思想的不当之处,而要更进 一步追问:何以会有这样的不当?在不当的背后,作者洞察到了什么?提出 了什么问题?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哲学史的发展有何意义?例如黑格尔认 为,把真理了解为"我知如何某物存在"(指意识符合客观存在--引者), 这种真理,只不过是"形式的真理",仅只是"不错"罢了,而非"较深意 义的真理","较深意义的真理乃在于客观性与概念的同一",在于客观性 "符合它们的概念"。我们研究黑格尔哲学,就应该追问一下,黑格尔在这 个观点的背后,洞察到了什么东西?提出了什么有意义的问题?联系黑格尔 的整个思想,经过仔细分析,原来黑格尔是不满足于把一些简单事实的正确 反映给以"真理"的美名,他认为那样的反映虽说"正确"("不错"), 但未能揭示事物的深刻本质和核心,而"较深意义的真理"应该是能揭示事 物的深刻本质和核心的。黑格尔洞察到了这一点,起到了推进哲学发展的作用。 哲学史既然是史,那么,研究哲学史,写哲学史的论文,就要富有历史感,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种思想。任何一种思想都不是来无影去无踪、孤 立存在的。分析概括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要联系它的前前后后,指出其来龙 去脉(包括后人的评论和注释),勾画出它在曲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所处的 地位,区分其与前人后人的异同,这才能认识其真相。不久前看研究生试卷, 有一个题目是"莱布尼兹的单子论"。一般人都是就莱布尼兹单子论本身分 点论述,唯有一个考生,不仅讲单子论本身,而且联系笛卡尔、斯宾诺莎关 于心物关系的观点,说明了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是如何为了解决前人所未解决 的问题而提出来的,还说明了莱布尼兹单子论对后世的影响,并进而触及到 了人类认识在关于心物关系问题上曲折前进的过程。这样,他就把莱布尼兹 的思想讲成了活生生的发展着的东西,而不象其他考生那样把它讲成了一潭 死水。 研究哲学家个人早期和成熟期的思想发展过程,包括同时代人对某哲学 家的各式各样的评论,这对于了解一个哲学家的思想,也很有意义,是研究 哲学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当然还应该联系社会政治思想、社会历史背景,对哲学思想进行分析概 括。这方面,我们一般都比较注意,不拟多讲。我只想引证内个现代西方学 者的话来表示一下:连西方学者也很重视这样的研究方法。罗素的哲学史, 书名就叫做《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他 明确地说:"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 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 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又说:"哲学家们既是果也是因。他们 是他们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他们(如果幸运的话)也可能是 塑造后来时代的政治制度的原因,在大多数哲学史中,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仿 佛出现于真空中一样;除了顶多和早先哲学家思想有些联系外,他们的见解 总是被描述得好象和其它方面没有关系似的。与此相反,在真相所能允许的 范围内,我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显示为他的环境的产物,显示为一个以 笼统而广泛的形式,具体地并集中地表现了以他作为其中一个成员的社会所 共有的思想与感情的人。"美国哲学史家库西曼(Herbert E.Cushman)在他 的《哲学史》第一版序言中说:"这是一本以地理与文学史和政治史为依据 的哲学史。""哲学思想与当时的事情在历史上是不可分离的两方面。两个 方面相得益彰,缺一不可。"杜威也说过:如果有人将哲学史的研究与人类 学、原始生活、宗教史、文学与社会组织的研究相连,??哲学史就会获得 一种新的意义。 强调联系社会历史背景、政治思想研究哲学史,决不是说在撰写任何一 篇哲学史的论文或哲学史的专著时,都要挂上这些。一篇论文和一本专著有 其特殊的对象、范围和目的,有许多论著根本没有必要提到这些。但是,一 般地说,搞哲学史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具体地写一部哲学通史,总以重视这 个问题为宜。 三、切忌穿凿附会,注意核对原文 古人的学说,不是文献不足,就是晦涩难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很容易 有意无意把自己主观的想法强加给古人,流于穿凿附会,有时甚至讲得越是 条理分明,头头是道,其去古人思想之真相愈远。《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面关于"郢书燕说"的故事,我们应该引以为戒。郢人写信给燕相国,误 加了"举烛"二字,燕相国极尽穿凿附会之能事,在本非书意的"举烛"二 字上大作了一番文章,居然还博得燕王赞赏。这个故事或系杜撰,可是很生 动地讽刺了文人们附会的恶习。时至今日,还容易发生"多似此类"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毛病,最紧要的是,不要抓住一点表面上甚至很明确的只言片 语,就遽尔作出断定,大事渲染,无限推论。"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 做学问就是要"聚",要"辨"。"聚"就是集中材料,"辨"就是分析研 究。要从左右前后,正面反面,多搜集些资料,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进 行全面的分析、对照,然后才能达到真实的或者接近真实的结论。下结论时, 最好自己多设些疑难,多找点材料加以印证。倒不是说,引证的材料越多越 好,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博学,写论文有必要的引证就够了,但在写出的论 文背后,还应有未写出的东西做"后盾","后盾"越强,文章也就越扎实, 越有份量。采取这种实事求是、谨慎小心的态度,即使结论有错,也不致闹 出"郢书燕说"的笑话。搞西方哲学史,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引用译文,有时需要注意核 对原文。我决不是说现在的翻译水平不高,更不是要大家不用译文;但是, 即使最好的、很有研究水平的译文,也不能完全代替原文。研究工作越深入, 越会发现当初译者所始料不及,或者不可能料及的东西。有时,同一个中译 文的术语,原文却是意义很不相同或者大相径庭的两个字。像这样的地方, 如果完全按中译本写文章,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10. 詹姆斯·艾尔金斯:1970年以来的西方艺术理论概览
    艺术 2010/07/14 | 阅读: 1464
    这是一篇特别的文章,并非通常发表的那种。我以为无法用任何一门西语在三千字以内写出概述西方艺术理论主要潮流的文章。一本叫做《简明艺术史导论》(Very Short Introduction to Art History)的书有三万字,还有一些艺术术语词典。在英语世界里,人们使用《艺术史关键词》(Critical Terms For Art History),即便它没有收录任何亚洲艺术批评的词条而受到日本学者Shigemi Inaga的批评。[2]学生们可以查阅几本词典,它们提供一些专有名词的释义,诸如符号学、精神分析批评和性别研究等,但并不是艺术史意义上的。[3]现如今没有这样一篇文章面世,其基本原因或许是,没有人会信任任何一个单独作者所写的东西。所以如果本文不够准确,请读者谅解。但我希望它至少有所帮助。     在这篇文章早一点的版本里,我把20以及21世纪的艺术理论分成8个运动。此次我选择了17个标题。我本无意写成名单的形式,但是事实上西方艺术理论像一棵树一样生长着:它有许多分支,所有的分支都延伸至当下。 因此以名单来介绍是一个好办法。除了前两个标题,15个标题并没有按照年代顺序排列,因为人们还在以不同的方式运用它们。     1. 现代主义:始于不同的欧洲国家而面貌各异。例如在英格兰,现代主义始于罗杰·弗莱、克莱夫·贝尔,以及围绕着弗吉妮亚·伍尔夫的圈子。在法国始于阿波利奈尔、雅克·里维特,以及其他了解立体派及达达派艺术家的作者。[4]现代主义不是艺术史上的一个理论,而是影响了盛期现代主义批评的一套概念。我列在这里,是因为它是盛期现代主义批评的背景,仍被艺术史沿用。[5]     2. 盛期现代主义批评:在西欧和北美艺术理论界,它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有关,也经常与哈洛德·罗森伯格、托马斯·海斯及其他秉持格林伯格形式主义的批评家联系在一起。迈克尔·弗雷德在许多方面扩展了格林伯格的工作,尽管他更多地是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同时运用不同的后结构主义模式。(他的《库尔贝的现实主义》[Courbet's Realism]与《写实主义、写作及畸形》[Realism, Writing, and Disfiguration]对精神分析、文学批评及其他后结构主义思潮下了很深的功夫。)盛期现代主义批评家们对艺术作品的视觉效果以及它产生的迅疾而自发的视觉冲击感兴趣;一般来说他们较少着力于政治、性别、身份、社会背景以及许多作为对盛期现代主义的反应而涌现出来的关注。(这些关注在本文剩下的部分列出。)盛期现代主义的一个主要特征--并不总是由盛期现代主义批评家构建出来--是它对清晰的论辩的承诺。弗雷德和格林伯格都善于发表可供争辩的言论,而早期现代主义批评家们却只能提供笼统的描述或暗示。需重点指出的是,格林伯格对世界范围的许多地方很少或没有影响力,包括中南美洲、南欧(西班牙、意大利、希腊),中东、俄罗斯和非洲。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弗雷德与艺术史是脱节的,他与这个学科内的许多潮流都没有关联。[6]     现代主义与盛期现代主义批评是近30年使用的艺术史理论的起点,因为许多理论都可以被理解为对现代主义的回应。然而我在下面率先列出的4种艺术史理论并不直接或专门针对现代主义或盛期现代主义批评。而之后到本文结束的理论按惯例都被理解为对现代主义或盛期现代主义批评的回应。     3. 女性主义(批评)经常被分为三波"浪潮":第一波女性主义者是指最初那些想争取女性权利(包括投票权)的人。第二波女性主义始于1970年代早期,在艺术史中则包括琳达·诺克林和格丽塞尔达·波洛克。诺克林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在艺术史上经常被认为是第二波女性主义的起点。这篇文章指出整个社会系统地将女性排除在艺术训练和艺术事业之外;诺克林的文章之后,许多响应把她的抗辩延伸到了艺术史,它们诘问"为什么艺术史课堂里只有极少的女性艺术家"?第三波女性主义运动从1990年代开始,有两个与艺术史相关的趋势:艺术上的实践包括接受并赞颂从前被认为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有害的女性画像(比如使用时尚摄影的艺术作品);批评上的实践则包括接受矛盾复杂的关于女性的观念,作为对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中被察觉到的本质化倾向的规避方式。艺术史上第三波女性主义的影响已见于对各种表征(包括色情文学)的评论文章。[7]     4. "批判理论"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8]狭义上它表示由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发展而来的理论,它们因旨在人的"解放"而具有"批判性":亦即,通过使民众对那些控制他们的思想获得更为清醒的觉悟,从而将他们从社会的支配中解放出来。在广义上,"批判理论"指的是那些有意识地引用法兰克福学派的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现代艺术中去的艺术史。在这个意义上,批判理论家们强调前卫艺术的持久的重要性;重视复杂大胆又具有野心的艺术作品,重视那些在艺术史中定位自己,因而能对其媒介的过去作出回应,且试图将过去推向未来的艺术作品。相反,批判理论家较少研究那些平凡的、一般的、大众化的、容易理解的或娱乐性的艺术作品。这些评价源自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作者们,但是有时也与他们保持相当的距离,因此批判理论家也关注通常意义上的现代主义以及我列于此的其他学派。     5. 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同。大多数北美和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拥有大学教席,政治上并不特别积极。事实上有些人在事业上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地位,住豪宅,拿丰厚的薪水,这使得美国艺术批评家达夫·海奇声称他要写一本叫做《马克思主义教授们的豪宅》(Fabulous Mansions of Marxist Professors)的书。马克思主义批评是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英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艺术史中仍被广泛地应用。马克思主义批评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热衷于一系列批评家(包括弗洛伊德、尼采、哈贝马斯及其他关注批判理论的人),而从批判理论中分离出来。一个意欲标识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艺术史家往往喜欢指出支撑艺术实践的社会结构,证明包含在艺术作品生产和接受当中的阶级构成,并揭示作品的政治背景如何助产其意义。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揭示社会形态表面上的"自然性",便成了首要的关切,而在这样的作品里遭到驱逐的"幻象"之一,则这是样一个信念:艺术品拥有内在的审美品质。一个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优秀范例是卡尔·魏克迈斯特的《保罗·克利的画家生涯》。他还用德语写过一本书叫做《美学的终结》(1971)。     6. 社会艺术史于1940年代与现代主义一同兴起,但是"社会艺术史"这个概念的表述通常与1960年代开始做研究的一代艺术史家联系起来,特别是T·J·克拉克。社会艺术史有多种样式,而且没有一致的意见表明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大体上,一个社会艺术史学者认为艺术作品的社会环境给它提供了一个必要和充分的说明,因此不需要其他的批评标准,尤其是偏好古典艺术史的标准(不只是盛期现代主义,还有较早的艺术史学者如沃尔夫林式的风格分析、形式主义批评与鉴赏)。可以说社会艺术史有三种基本模式:(a)艺术作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塑造,因此对其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的研究可以阐明作品的意义;(b)艺术作品影响和塑造了社会环境,因而对追随(follow)作品的社会状况的研究,倒过来可以解释作品的含义;(c)艺术作品影响社会环境同时也受它影响,进而一个艺术史家的工作是致力于艺术、社会与政治之间丰富的交互作用的研究。从宽泛的意义上说,艺术史家研究艺术家的社会网络和政治现实的细节,这样的社会艺术史学或许是所有当代艺术史研究都默认的方法。当然,艺术史的解释无法达到精确的程度,除非艺术史家能够成功地获得对艺术家身处其中的社会的理解。这对于西方学者的中国艺术史研究也同样有效,比如谢柏柯对李华生的研究,或柯律格对文征明的研究。这两本可效仿的书值得像西方学界对西方艺术家的研究那样被翻译成中文。[9]     7. 后结构主义:1960年代与诸如德里达和罗兰·巴特这样的理论家一起兴起于法国。1970和80年代在艺术界散播开来;德里达从1970年代开始艺术方面的写作,还有其他一批法国哲学家及艺术史家。许多法国理论家还在继续从事视觉艺术方面的研究,比如凯瑟琳·马拉葆和海伦·西苏,两位都是德里达的学生。一些最好的代表有让-克劳德·莱贲茨津、路易·马林、让·路易·舍法尔和于伯特·达弥施。书写、声音、物质性以及对历史构架的认识都在这些浸淫于后结构主义思想的艺术史家的普遍关切之内。此外,许多人对德里达解构理论的发展感兴趣。马林对阅读绘画的欲求--好像画是书写形式一般--以及对绘画的"声音"或典故的类似兴趣做出了富有思想性的分析。舍法尔是一位独特的评论家和艺术史学家,他的著作有时充满试验性,以至不符合语法规则,几乎无法卒读:他的目的是要对视觉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做出回应。达弥施就视觉艺术的结构与其材料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两者与其艺术史的地位之间的关系,写了一些复杂难懂的评论;他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对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两方面的解构式批评。马拉葆眼下的兴趣是视觉的科学理论与艺术品的物质属性的整合。既然解构的意图是如此这般--大体上讲,是揭示使其他批评话语看似完整和有说服力的某些内在缺陷与盲点,对后结构主义感兴趣的艺术史家们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团体,这种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8. 符号学艺术史有过几次复兴,但也有几个被弃用的时期。1930年代它首先由布拉格学派创立,1970年代由迈耶·夏皮罗再次提起。第三和第四次符号学的复兴包含了从前两次符号学艺术史中多次被引用的语言学家索绪尔,向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的转换。皮尔斯成为1980年代由诺曼·布列逊所领导的,以及2000年代由一批研究行为艺术和录像艺术的史学家所领导的符号学复兴的主要来源。一种普通的符号学在当下持续流行,主要在斯堪的纳维亚诸国、法国和拉丁美洲。但它并不专门针对艺术史,而是一种将所有经验理解为一个符号体系的科学的、系统的尝试。符号学的前两次复兴不是对现代主义或盛期现代主义批评的回应,然而第三和第四次却可以这样去理解。在艺术史中,对符号学的关注源于将艺术品视为一个符号系统,而对符号种类及其关系的阐明则建立起了一种关于艺术品的充分的解读方式。关注皮尔斯的艺术史家倾向于避免那种系统结构的分析,他们倾向于关注符号的易变性,以及它们那种根据观看的语境而改变意义的倾向性。布列逊特别运用皮尔士式符号的假定的易变性,作为追求艺术作品的政治阐释的通道。符号学在英语艺术史中并不纯粹,但在斯堪的纳维亚和法国有把艺术作品视为符号结构的纯粹分析。[10]     9. 反现代主义:我从《1900年以来的艺术》这本书里借用了这个术语,不过我并没有将它用于艺术实践,而是用它来指写那本书的作者的部分写作。罗莎琳·克劳斯、哈尔·福斯特和其他一些以特别方式反对格林伯格的一代人,某种意义上比后结构主义者更加反对现代主义。《十月》杂志和《艺术文本》两份期刊遭到了批评,因为它们似乎不追求原创性思路,相反却专门陈述早已存在于盛期现代主义中的概念的对立面--《十月》和格林伯格仿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哈尔·福斯特有部文选叫《反美学》(1980年出版),是一本批评著作。自此许多事情有了改变,但是美学实践(即现代主义与盛期现代主义批评)和反美学实践(包括极简主义、激浪派、反艺术、概念艺术)之间的基本选择,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部分反现代主义的研究对象包括故意胡闹的艺术作品,包含身体功能与感觉,而非视觉的作品(而视觉乃是格林伯格所特许的东西),从达达与超现实主义观念而来的艺术品(此为格林伯格所恶),以及运用摄影、电影和录像的作品(格林伯格不感兴趣的媒介)。[11]     10. 体制批评:它和马塞尔·布鲁泰尔斯、汉斯·哈克、丹尼尔·布伦、拉切尔·怀特里德和安德里亚·法拉斯尔等艺术家联系在一起。在艺术理论领域里,它主要以本雅明·布赫劳的著作,更多的是以包括托马斯·克洛这样致力于政治批评的批评家及史学家的著作为例证。(少有作家会称自己的著作为"体制批评";那是给艺术实践的命名。)体制批评试图通过分析艺术体制赋予自身以意义:这个观念就是艺术的价值常常,或者主要地被体制构建起来,它在其中被生产、宣传和解释:博物馆(策展人、广告人、讲解员、赞助人、管理者、经纪人委员会),画廊(鉴定家、商人、投机资本家),画展(组织人、艺术明星、广告赞助人),以及大学(学者、管理人、教学委员会、学生)。艺术体制的批评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个已经过时的概念,不再有效,但它还没有遭到决定性的批判。(体制批评迥异于乔治·狄冀提出的艺术的惯例论,他可能是阿瑟·丹托之后最有影响的美学家。)     11. 社会学艺术史属于少数人的兴趣,不过已经吸引许多年轻艺术史学者的注意力。它与马克思主义批评和体制批评有关(三者相互重叠),不过社会学艺术史通常都会涉及布尔迪厄,他的主要观点是,艺术的价值是"文化资本"的一种效应,是一种在有教养的公众--包括我在上文中提到的艺术家、收藏家、画廊主人等等中--交易与积累的非金钱性的价值。文化资本可以包括"客观化的"资本,指的是艺术作品,还可以是知识资本--包括艺术作品的实际移位(策展人有权如是做),触摸作品(保管人有权如是做),或是在知识上拥有它们(艺术史家有权如是做)。社会学的艺术史学试图将艺术的意义理解为这类资本的运作的效应。     12. 经济学艺术史同样较少引起注意。有几十个关心艺术的微观经济交易的艺术史家在从事这种研究。例如汉斯·凡·梅格罗泰亚斯研究17世纪在尼德兰制作油画复制品,面向国内和国外销售的"工厂"。同样还有一定数量的人就当代艺术市场进行研究,也有一些对市场价值感兴趣的财经记者在作这方面的研究。     13. 一种更冷僻的艺术理论是利用自然科学来理解艺术。有接近一打艺术史家活动在这个领域且各不相同。约翰·奥涅斯是最突出的;他的书《神经艺术史》(Neuroarthistory)试图将艺术发展理解为一种基于艺术家经验之上的感知神经变化的结果。例如马萨乔的透视画,就可以归因于脑部的心理-神经变化。他童年时来到了矗立着石头建筑物的意大利小镇,那些石头形成了精确的平行水平线的"道路",以至当年轻的马萨乔眺望街道时,可以看到线条都退向一个消失点。拉迪斯拉夫·凯斯纳尔以更先进的认知科学和神经学来更新贡布里希的理论;巴巴拉·史塔福德已经构建起的理论则认为当代艺术一定程度上是大脑"自动的"(自我运转的)神经功能的产物。其他关注这个领域的人包括沃姆伯格、凡·达姆、艾伦·狄莎那雅克和大卫·弗里德伯格。     14. 述行批评:这是我给这个理论取的名字。它关注两件事:一些视觉艺术,特别是行为艺术的短暂性;艺术家的身体在一些行为艺术中的重要性。述行批评可以被理解为试图通过写作来对某些艺术作出回应,这些艺术既能表达作品临时的、基于时间的短暂性(这是第一要点),也能表达作品主观的、身体的性质(第二要点)。因此,这样的写作不是一种单纯地解释艺术作品或对其作出断言的努力,而是一项实验,以一种临时的、主观的、讽刺的、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表现(performing)那些解释或断言。述行批评受到法国理论与写作中的某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梅洛-庞蒂。写作中涉及这些观念的作者有艾米莉亚·琼斯、伊丽特·鲁格夫和盖文·巴特;这方面一本有趣的书是《批评之后》(After Criticism)。[12]     15. 关系美学:由尼古拉斯·鲍里德提出,它认为艺术并不是美学或反美学的东西,而是发掘新的关系、交往途径的方法。1990年代受关系美学影响的艺术家在人群与艺术,或艺术与社会之间建立起新的联系,例如通过把艺术画廊的后室(包括咖啡机和档案柜)移至展厅,而把艺术品移至其后室。这些关系本身就是艺术。鲍里德的理论已经在《十月》杂志及其他地方被完整地探讨过,目前他正做着其他项目。但是关系美学仍是当前艺术生产和艺术理论的一种策略。     16. 接受史由伊瑟尔(他以德语称之为"Rezeptionsästhetik",意即"接受美学")和姚斯(他发展了"Rezeptionsgeschichte",即接受史)开创。它也被用于文学批评、考古学和其他领域。接受史致力于研究艺术品的理解方式,这种理解始于艺术家在创作中可能想象得到的第一批虚构的观看者,包括艺术作品所暗示的那种虚构的观看者;还有第一批实际的观看者,第一批评论家及其读者,然后是作品在其后的艺术史当中的接受过程。艺术史研究中的接受史局限在一个较小却颇具影响的艺术史家圈子,包括安妮·霍莉;在其更为笼统的意义上,艺术史总是关心作品的接受的,但在其最初的意义上(包括虚构的、投射的、理想的和实际的观看者),接受史却不是艺术史的中心部分。     17. 自从弗洛伊德写出论莱奥纳多和米开朗琪罗的文章以来,精神分析一直有一个延续不断的传统,但它现今的理论构架更多地归功于拉康,而不是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模式的艺术理论家,其代表有哈尔·福斯特、米格农·尼克松、乔治·迪迪-于伯曼和米歇尔·莱雅--这个名单可以被轻易地加以扩充,把大多数北美艺术史家和理论家以及许多欧洲的理论家包括进去。精神分析批评可以被列在这份总名单的第一个或者中间任意处,因为精神分析模式如果不为大多数、也为许多美国及欧洲艺术史家所使用。要详细说明他们对精神分析的不同程度的效忠,以及他们所引用过的作者与概念,会大大超过这篇文章的规模。这样说就够了,对于相当比例的艺术史家来说,精神分析,或者也许只是它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无意识--位于阐释的最深层面,因而能够解读其他任何理论所无法解读的现象。[13]     在这份短名单里有许多东西都省去了。西方读者看到的话,会注意到我省去了后殖民理论、区域研究、性别理论和酷儿理论。我的排序和描述只是自己的看法:我怀疑有人会同意我写的东西的大部分,或者哪怕是一半。但我希望这份名单能有所帮助,而且,我已经暗示了几乎没有一个西方当代艺术史家不采用这种或那种艺术理论。   注释:[1] 这篇文章是写给沈语冰(Shen Yubing)的。基于2009年7月一个一千字的版本。眼下这个版本2010年1月22日完成于丹麦哥本哈根。 [2] 此批评见于《艺术史是全球性的吗?》(Is Art History Global?)。 [3] 还有关于单个艺术史家的参考书目的资源。一个是www.dictionaryofarthistorians.org,不过它会有一些异见,且参考书目不完整。Grove Art Online (www.oxfordartonline)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百科全书,由超过7600名艺术史学者参与编写。(起初印刷版叫MacMillan Dictionary of Art,然后叫Grove Dictionary of Art,Oxford Dictionary of Art,现在则是Grove Art Online,收了Oxford Art Online上大量的文章在内。)但是它只有一些关于1970年以后艺术的理论文章,如"接受理论"。其他一般的资源有Encyclopedia of Aesthetics和Oxford Companion to Western Art。有关"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符号学"和像Erwin Panofsky这样的艺术史家的评论在两处都能找到,以及Oxford Art Online上。这三种资源都有"艺术理论"的文章,但指的是评论家撰写的从古希腊至今的理论,且非供艺术史家使用的理论。Grove Art Online 在介绍理论方面特别守旧:它大体上属于一种更陈旧的理解艺术史学科的方式,这种理解方式认为研究独特的理论概念的特别文章是没有必要的。所有这些资源都要付费。免费的在线资源里,最好的是德语维基百科,较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维基百科远为深入和广泛。研究生可以从以下几篇文章中查找搜寻近三十年的艺术理论:Donald Preziosi在《艺术史的艺术》(The Art of Art History: A Critical Anthology)中的介绍性文字,但是麻烦在于Preziosi 有一种基于1980年代解构主义的挑剔看法,而他对艺术史又有不同于多数艺术史家的个人感觉。同时研究生们还可查阅《1900年以来的艺术》(Art Since 1900)一书的导论,分别由四位与后现代主义有联系的主流艺术史家撰写。我想在下文讨论那本书。这四篇导论出名的难读:里面有两篇或三篇实际是写给了解并研究(艺术)理论的人看的,而所有四篇文章都有些偏颇和不全面处。 [4] 这方面一个不错的资源是哈里森编的《艺术理论1900-2000》(Art in Theory, 1900-2000)。 [5] 校译者注:现代主义理论与批评的经典文献,译成中文的有: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易英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罗杰·弗莱《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沈语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罗杰·弗莱《弗莱艺术批评文选》,沈语冰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即将出版;克莱夫·贝尔:《艺术》,薛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阿波利奈尔:《阿波利奈尔论艺术》,李玉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 校译者注:盛期现代主义理论与批评的经典文献,译成中文的有:格林伯格《艺术与文化》,沈语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迈克尔·弗雷德:《艺术与物性》,沈语冰、张晓剑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即将出版。 [7] 校译者注:女性主义艺术批评的经典文献,译成中文的有:琳达·诺克林《女性,艺术与权力》、《现代生活的英雄:论现实主义》、《视觉的政治:19世纪艺术与社会散论》,均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8] "狭义"的概念引自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里的条目,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免费在线资源,plato.stanford.edu。"广义的理论"则没有按照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条目给出的意思。 [9] 校译者注:社会艺术史的经典文本,译成中文的有:T·J·克拉克《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笔下的巴黎》、《告别现代性》、《死神的一瞥》,均收入沈语冰主编"艺术理论与批评译丛",2010-11年,陆续出版。 [10] 校译者注:符号学艺术史的经典文本,译成中文的有诺曼•布列逊《语词与图像:旧王朝时期的法国绘画》,王之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01年版;诺曼•布列逊《注视被忽视的事物(静物画四论)》,丁宁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年版;诺曼•布列逊《视觉与绘画:注视的逻辑》,郭杨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版;诺曼•布列逊:《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丁宁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03年版。[11] 校译者注:反现代主义艺术批评代表作家为《1900年以来的艺术》一书所撰写的四篇导论,已全部译成中文,收入沈语冰主编《艺术学经典文献导读书系·美术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即将出版。 [12] 校译者注:述行批评代表性文献,盖文·巴特编《批评之后》,李龙等译,已由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出版。 [13] 校译者注:精神分析的经典文献,我们已有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的译著。但采用精神分析作为艺术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文献,中译本尚不多。一本值得参考的论文集是格里塞尔达·波洛克编《精神分析与图像》,赵泉泉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詹姆斯·艾尔金斯(作者),芝加哥艺术学院教授     陶铮(译者),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研究生     沈语冰(校者),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11. 李春光:对于音乐百科全书编纂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波士顿大学音乐史教授Joel Scheveloff访谈录
    音乐 书评 2010/08/12 | 阅读: 1804
    到一九八0年,《新格罗夫》(即《格罗夫》第六版)出版,其中"加纳音乐"一个条目就占六页,对非洲音乐的叙述总计超过二百页--如果我的记忆不错,是二百四十页。第一版虽然篇幅小一点,但是编得很好。第二版是第一版的扩充。第三版加进了许多新材料,但是今天看来,其中有些东西站不住脚了。第四版也不错。第五版问题最多。
  12. 柳红:回望1980年代的经济学人
    经济 2010/11/19 | 阅读: 1332
    当年的经济学家没有独立董事,没有自己的物质利益考量,也没有骇人听闻的出场费。从整体上说,80年代的经济学家有理想,纯粹,正派,不计个人得失,生活简朴。即使作为政府的咨询决策机构,离权力中心很近,也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不是为自己换取什么既得利益,因此相对独立。二十年过去,民众对经济学家总体上由尊敬信赖变成反感诟病,既有时代的也有个人的责任,无论对谁来说,即使是从中获得了超乎应得利益的人来说,其实,也是十分遗憾的。
  13. 萧武:宜黄事件反思
    社会 2010/11/24 | 阅读: 1726
    一这几年来,媒体的维权政治在操作技术上越来越成熟,一个又一个暴力拆迁导致悲剧结果的事情被推进了公众的视野。面对媒体上完全是一边倒的批评,各地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一级的基层政府几乎没有做过多少反驳,以沉默承认了他们自己理亏,而这样的事情往往都以引起政府高层注意、地方政府被责令改正的结果告终。同样的事情反复上演,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在公众中形成了一种"凡是拆迁都是强拆,凡是强拆都应该反对"的印象。在这种背景下,宜黄基层干部"宜黄慧昌"能够在宜黄市委书记、市长双双遭到撤职的情况下,还能挺身而出,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媒体上对宜黄市的做法的批评,所需要承认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的做法也是应该得到尊重的。但他的回应不但未能引起媒体上对拆迁的更广泛讨论,只是招来了一轮比之前更猛烈的批评。最让人惊讶的是,作为最大的官方媒体的新华社不仅没有支持基层干部的这种积极性,反而在众多媒体中率先发难,几乎是以最严厉的口吻批判了"宜黄慧昌"的"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的说法。面对种种压力,原本打算在网上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讨论此事的"宜黄慧昌"最终不得不在网上发出"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原定与网友交流的计划不得不取消,而"宜黄慧昌"也就此销声匿迹,再未在网上出现。按照常理,新华社、《人民日报》既然是官方媒体,当然就应该承担起解释政策、为政府的做法做出解释、在遭遇批评的时候进行辩论的责任。即使这些官方媒体不能或不愿承担这样的责任,也应当充当能够进行理性交流和辩论的平台,为"宜黄慧昌"这样的干部提供一个为自己的做法做出解释的媒介平台。因为很显然,在当时的情形下,宜黄政府官方的任何解释都不会得到媒体的信任和谅解,而作为个体的基层干部更是不可能有机会在大众媒体上得到多少发言机会,即使有也往往会被曲解。但是在媒体上对宜黄政府进行完全一面倒的批判的时候,官方媒体却并没有发挥这样的功能,"宜黄慧昌"只好通过"财新网"这样的市场化媒体来发声。这到底是官方媒体的悲哀,还是"宜黄慧昌"们的悲哀?作为一个市场化程度非常高、而且一向被当做舆论领袖的媒体,财新网对"宜黄慧昌"的稿件的处理手法是完全可以预料的: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本来完全是在心平气和地解释他们做事的逻辑的宜黄慧昌的文章被编辑处理过后,本来只是全文的一个逻辑推论环节的"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的句子被拎出来,作为全文导读,而"宜黄慧昌"能在如此困难的处境下挺身而出辩论的勇气完全被忽略了,洋洋洒洒的长文中别的部分也都不存在了,剩下的进入公众视野的就只剩下了这一句话。换句话说,本来是愿意心平气和的讨论问题的"宜黄慧昌"在被财新网编辑加工后,完全变成了一个批判的靶子。这些年一直很流行一个口号,"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会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但在这件事中,我们没有看到那些天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来践行他们的理念。"宜黄慧昌"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销声匿迹后,没见一个人出来捍卫"宜黄慧昌"的"发言的权利",反倒是有更多的人"奋起千钧棒",继续"痛打落水狗",还在继续批判"宜黄慧昌"的"荒谬言论"。 二如果哪怕是以最快的速度阅读了"宜黄慧昌"的文章的人,都不难发现,"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这个句子实在不是该文的核心所在,也并非全无道理。读过此文,至少应该承认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并不是所有的拆迁都是强拆,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也有他们的难处。毫无疑问,宜黄事件中,遭遇拆迁问题的肯定不止钟家这一家,还有很多家农民的房子也被拆掉了,但他们并没有都像钟家这样以非常暴烈的形式反抗。正如已经有人指出的,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中,始终没有出现钟家的邻居、也就是与钟家一样面临拆迁问题的人的态度,他们是怎样看待钟家的做法的?如果钟家的反抗获得了成功,宜黄政府放弃拆迁,对他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媒体的回应。在近年来关于类似的暴力拆迁和暴力反拆迁的报道中,始终被媒体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的最基本的事实是,对于大多数城郊或城中村农民来说,拆迁是他们期盼已久的事情。所有买过房的人大概都知道,在今天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这样的城市周边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之高,不仅远高于内地普通农民,而且要比一般市民家庭都要高。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可能会因为拆迁或土地被征用,而获得了足够一个普通白领辛辛苦苦工作至少十年的补偿,或者是得到多套补偿性住宅,只要有地铁或城市发展规划覆盖到该地区,这些房子马上会增值数倍,这些农民已经成了当今中国城市里最大的寄生食利阶层。正如贺雪峰在《地权的逻辑》一书中指出的,在远离城市的内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土地的正常交易价格大约只有每亩两三千块钱,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一万元。而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城郊农村,土地一旦被政府征用,获得的赔偿至少可以达到每亩五万元。即使其中有相当部分的差价被政府拿走,但农民拿到的仍然相当可观。因为,这样一笔钱,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内地农民家庭全家人辛苦几十年都不一定能够得到的现金。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农民并不是反对拆迁,之所以出现反抗,往往是因为他们未能与政府就补偿标准达成一致。而在多数出现类似宜黄事件这样的事件中,事情的起因往往都是因为农民的要求超过了政府能给出的价格太多。当然,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与政府出让土地获得的报酬相比,城郊农民得到的补偿确实并不能算很多。而且,在今天中国的特殊国情下,被政府拿走的钱当中,又有一部分被各级政府官员以各种形式和名目装进了自己的口袋。但正如贺雪峰指出的,同样不能忽视的是,近10年来,正是因为大量的土地转让收入的存在,才让基层政府有钱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修桥铺路,增加社会保障投入,改善民生。而在10年前,不健忘的人大概都还记得,实行分税制后,基层政府曾陷入破产边缘,不要说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连按时发放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都做不到。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政府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无法扩张,城郊的土地也无法在短期内迅速升值。实际上,这也是"宜黄慧昌"之所以说"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的理由。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拆迁,基层政府才有能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改造,而这是这些年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都可以切身感受到的,也是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的拆迁的红利。这1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之所以能以远远高于1978年以来的前20年的速度进行,也是因为拆迁。但遗憾的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宜黄慧昌"未能继续发言,而他的文章中提出的这些观点也未能得到认真的对待,讨论就更不用说了。从这个角度说,拆迁实际上确实如"宜黄慧昌"所言,不仅使政府和农民从中获利,而且有更多的人都从中获利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情。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出现钉子户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暴力拆迁和暴力反拆迁的事情会时有发生? 三其实原因不难理解,因为中国的拆迁没有规范、固定的补偿标准,即使是征用的同一片土地上的不同人家,补偿的标准也完全不同。政府在确定补偿标准的时候,会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说,在被征用土地上住人与否、房子的新旧和大小、家庭人口的多少等等,都在考虑范围之内。住人的家庭得到的补偿标准比没有住人的高,房子新而且大的比房子旧而且小的高,家里人多的比人少的高,如此等等。比如说,在一片土地被征用的时候,如果一家人只有夫妻两人和一个孩子,而另一家人除了夫妻之外,上面有两个老人,下面有两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操作,当然是按照既定标准操作,无需考虑其它情况。但中国的基层政府往往认为,虽然被征用的土地面积是一样的,但毕竟两家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可能会对人多的这家一点照顾,多给一些补偿。应该说,政府考虑到这些因素,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想尽可能多地照顾到农民的现实情况,给部分人以照顾。而且,在多数情况下,普通的中国农民也能够理解并接受这种照顾。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少的一家通情达理,就会接受这个结果;但如果这家人的"权利意识"特别强,就可能会强调,被征用的土地面积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们得到的补偿比我们的多?就可能会反抗拆迁。因为政府的拆迁补偿没有统一的标准,就给了农民争取和谈判的空间。所以,只要哪里一听到有拆迁的消息,农民就马上翻新房子、娶媳妇生孩子增加人口。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这一次与政府的博弈能成功,就可能彻底改变家庭的生活水平和命运。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也因为没有统一的补偿标准,政府"自由裁量"的空间也就比较大,当然也就可能出现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的情况,从而引起农民对拆迁的反感甚至反抗。面对钉子户,实际上基层政府多数情况下首先想到的当然不会是以强制的方式达成目标,而是会与钉子户沟通,尽可能劝说,劝说不成,再进入谈判阶段,做一定的让步,以换取钉子户的让步。在这种情况下,多数钉子户可能会在部分实现自己的要求后同意搬迁,毕竟他们得到的补偿已经比他们的邻居高了。而极少数钉子户则可能会意识到,原来政府并不是他们之前想象的那么强大,也会妥协,所以他们的预期可能会改变,提高自己的要价。而当政府发现对方的要价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的时候,态度就可能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改变,突然强硬起来。到这时候,钉子户的选择有两个,要么调整策略,见好就收,要么继续与政府对抗,不肯妥协。如果是后一种,博弈就会演变成僵局,政府就可能采取强制措施,极端情况下,就会出现钉子户自焚、暴力对抗的情形。所以,拆迁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出在拆迁补偿标准的不确定上。因为没有固定而统一的标准,政府制定标准的弹性空间比较大,最后造成的结果是,拆迁成了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一场博弈。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正如贺雪峰指出的,能够比较好的既保护农民利益、又能实现政府的目标的,往往是那些土地集体化程度比较高、村干部又比较积极的村庄。而且,由于有村民委员会和村干部在政府与农民之间协调,即使出现矛盾,也能够以比较理性的方式解决,不致走向极端化的对抗。但由于近些年来的政策越来越趋向于给予农民更大的土地权利,村集体的权利越来越小,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越来越难发挥作用,最终往往是单家独户的农民面对政府。在这样的利益博弈中,多数农民当然是比较谨慎的,只有少数人敢于铤而走险,把自己的要求坚持到底。而在现实中,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越是敢于冒险的农民越是有可能得到比其他人更高的补偿标准。从客观效果上讲,这种做法无异于鼓励农民与政府对抗。 四媒体越来越多的介入,让这个博弈变得更加复杂。如果没有媒体的介入与支持,一般的农民毕竟还是知道,他们只不过是单枪匹马,政府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力量上完全不对称,所以还不太敢做出过于极端的事情。但媒体介入后,过于片面地强调农民反抗拆迁的正义性,社会舆论一般也都受媒体影响,会同情和支持农民的做法。这样,农民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胆气就更壮了。而基层政府面对媒体干预,一般的反应也都是尽快解决问题,尽可能地缩小影响,以免影响政府和当地官员的形象,或被更高一级的政府甚至中央高层看到,陷入被动。所以,基层政府在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慌乱,做出很错误的事情,即使有些正常反应也会在媒体上被反映为颟顸不讲理的举措。宜黄事件中,记者在网上通过手机发微博现场直播,而钟家的人作为当事人也开通微博,随时公布情况,全国媒体集体跟进,舆论对当地政府一片指责之声,使地方政府完全陷入被动。政府一旦陷入这种状态,就会缩手缩脚,对事件的处理会变得更加缺乏智慧,使矛盾升级,对抗程度也更加激烈。2007年出现的重庆"最牛钉子户"就是如此,在媒体的狂轰滥炸之下,政府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而钉子户的做法则越来越极端,到后期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的表演性质,比如将煤气灶搬进药拆迁的房子,就是在全国媒体的关注之下的一种姿态宣示,以此来向政府施加压力。但实际上,被媒体塑造为反拆迁英雄的"最牛钉子户"早就搬出了那套房子,不在那里生活了,她留着这套房子,就是在等拆迁,获取高额补偿。毫无疑问,舆论监督当然是需要的。正是因为媒体介入的可能性的存在,才使政府不致的做法能有一定程度上的克制,不会过快地极端化,采取强制措施。但需要强调的是,媒体即使介入,也应当有分寸,以中立的立场客观地反映矛盾两方面的情况和诉求,沟通双方的立场,探索解决矛盾的可能性和具体的办法,并监督其实施,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而现在的情况是,媒体只要一介入,就完全站在了反拆迁的一边,媒体上发表出来的评论也都是千篇一律地声讨和谴责政府的。从道义上说,媒体这样做无可厚非,但在客观上,将政府完全放在非正义的立场上,这就等于鼓励钉子户继续和政府对抗,从而使矛盾走向激化,合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结果往往是,虽然政府也付出了一定代价,拆迁户的诉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代价可能也是很高的,比如宜黄事件中钟家死了人,这是无论多少补偿都换不回来的。唯一的赢家就是媒体,通过支持拆迁户的立场和诉求,使媒体站在了一个道义制高点上,成了社会公众眼里的"良知",获得更大的社会影响力。而对媒体来说,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就意味着更多的广告收入。在现代社会中,媒体本身也是商业机构,不可能毫无利益诉求。但这种诉求应当以合理的方式获得,而不能采用非常规的方式。在类似反拆迁这样的事件中,媒体完全一边倒,而且是全国媒体集体介入,就有可能让更多的人在面临拆迁时选择以极端的方式与政府博弈,客观上的效应几乎是教唆拆迁户自杀。在宜黄事件后,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暴力反拆迁的事例,虽然尚无确切证据证明这些拆迁户是受到了媒体宣传的影响,但多多少少肯定是有的。所以,媒体也应当有适度反思,不能老是一副"永远正确"、纯情无辜的姿态。尤其是,碰到类似事件的时候应当充分了解情况,不要误导公众。当然,面对这样严重的公关危机时,如何应对和处理,也是考验基层政府和干部的智慧的。11月2日发生在黑龙江密山县的自焚事件,实际上政府已经与拆迁户达成协议了,当事人也已经不需要自焚了,治安人员是为了防止当事人发生意外,想让他丢掉打火机,当事人自己不小心把自己烧着了的,完全不能怪当地政府。但在媒体报道的时候,竟然是拆迁户看到政府的工作人员就直接自焚了。而当地政府预料到拆迁户有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去时邀请了各方面的人员参与,不仅带了消防人员,还特意找了媒体一同前往。所以,媒体虽然在事件一发生就开始爆炒,但到当天下午,就开始逐渐有澄清事实的消息出来,所以没有进一步扩大。而宜黄政府则处理失当,未能挽回公众形象,重建公众对他们的信任,最终导致了一个双输局面。 5贺雪峰以详实的乡土调查资料证实,在"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中国农村,农户地权的扩大,就意味着集体权利的缩小,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进行有效的协商,所以涉及到集体利益的时候往往就无法达成对所有人都有利的结果。假如说一个村子有100户人家,农田灌溉需要分摊成本,但是有一家人不愿意出钱,这件事情就做不成,最后的结果可能无法灌溉,大家一起减产。这样,等于一个农户一票否决了对其它99家有利的事情。当然,可能会有人认为,如果只有一家人不愿意出钱,为什么其他人家不能替他分担这一点钱?当然可以,但问题是,今年是99家分担一家,明年可能是90家分担10家,以后逐年递增,搭便车的人会越来越多。 拆迁的情况与此类似。即使100家人需要拆迁,如果只有1家反对,拆迁就可能拆不了。如果说钉子户的反拆迁行动成功,其它99家的利益就会遭受损失,这个损失又由谁来赔呢?农户地权较弱而村庄集体的权利较强时,村庄内部可以协调解决,以免大多数人的利益受损。而在近些年来农户地权加强而集体权利越来越弱的情况下,村庄集体对单个农户的干预能力也就越来越弱了,基本上无法改变农户的决定。尤其是在碰到钉子户的时候,多数情况下基层政府都会让村庄集体组织出面协调,但真正演变成暴力反抗或者自杀式反抗的,往往都是村庄组织协调失败的结果。在一个利益共同体里面,赋予个体过大的权利,而集体的权利越来越小,最终使个体利益诉求能够否决集体利益,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但现在中国恰恰就是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应当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权利分配机制,使各方合理的利益诉求都能尽可能满足。这就要求,最起码的是应当给集体保留一定的干预个体利益诉求的权利,比如说,当单个农户的利益诉求已经危及集体利益的时候,应当给集体保留一些以合理的形式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利,不能完全废除集体,让国家与农户直接博弈。比如说,在拆迁的时候,如果涉及到100户人家,就可以在这100户人家里面进行投票表决,给予每个家庭平等的投票权,让他们自己决定,只要达到一定比例,符合集体利益,就可以强制反对的人搬迁。当然,如果采用这种形式,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单个家庭的利益,表决时不应采取简单多数的形式,而应当以绝对多数的同意为最终决定的先决条件。如果是城市里的发展规划遭遇集体的反对,也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类似的民主表决。这种方式既可以保证城市发展,又能够保证集体的利益,也能够满足拆迁户合理的利益诉求。所以说,拆迁过程中也不是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在单个拆迁户的利益诉求超过了合理范围,损害到了集体利益的时候,就应当采取强制措施。当然,这样做需要先打破一个这些年来一直很流行的观念,即个体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不能成为压制个体利益的理由。在面对类似拆迁这样涉及集体利益的公共事务时,涉及到的人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每个人的利益诉求就不仅关系到个人,也关系到共同体中的其他人的合理利益诉求的实现,应当适用"少数服从多数,个体服从集体"的原则。
  14. 赵刚:重读陈映真
    文学 2010/12/15 | 阅读: 2828
    我很庆幸自己因为偶然的原因再度接触了陈映真,进入到他的小说的大世界。陈映真的小说世界有一种品质,即小说思想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虽是都经他深刻思考过,但又生发出一种超乎小说家自己所能意想得到的深度和广度,这种深广向读者展示出了历史与可能。
  15. 罗新:论拓跋鲜卑之得名
    历史 2011/01/09 | 阅读: 2083
    由于缺乏直接的语言及其它历史资料,要研究古代北族纷歧错杂的部族名称与制度名号,常常会陷入“文献不足徵”的困境,或竟不免穿凿附会、强立异说①。可是,随着学术研究的积累和推进,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广泛地参考各相关学科的成绩,即使原始史料并未增加,对原始史料的认识却可以越来越丰富。对于研究北族名号来说,我认为近代以来国际阿尔泰学(Altaic Studies)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阿尔泰语言研究的成果,我们是必须重视和参考的,甚至我们也应把其中有关内亚(Inner Asia)民族语言的探索视作中国史研究的重要积累。在这一前提下,科学地探寻北族部族称号与制度名号的发生与发展,就是可能的和理应尝试的。本文以考察鲜卑拓跋部的得名为题,意在通过这一个案研究,揭示或部分地揭示魏晋时期鲜卑诸部得名的一般情况,从而扩展我们对中古时期北方民族部族传统的认识。作为部族名称的“拓跋”是如何得来的?魏晋时期鲜卑诸部的得名,是不是有大体相似的路径?借助国际阿尔泰学界对阿尔泰诸语言特别是对突厥语和蒙古语的研究,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一研究推向新的阶段。本文还将使用基于北族政治文化传统而总结出来的“名号分化——官号与官称”的分析方法②,加强我们对北族各种专有名号(proper names)的分类和定性,希望有助于我们从北族名号的乱麻中理出头绪,为整理中古民族史的纷乱史料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一、拓跋语源的检讨对于“拓跋”语源,《魏书》开篇就有解释:“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③《资治通鉴》载北魏孝文帝改姓诏书,亦称“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④。这种说法后世或偶有信从者,如清人吴广成辑《西夏书事》,犹称“北魏孝文取拓跋为土之义,改元氏”⑤。然而北魏官方对于“拓跋”语源① Denis Sinor, Central Eurasia, in Denis Sinor ed., Orientalism and Histor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 109-110.② 罗新:《可汗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177-188页。③ 《魏书》卷一《序纪》,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1页。④ 《资治通鉴》卷一四○齐明帝建武三年,中华书局标点本,1956年,4393页。⑤ 龚世俊等:《西夏书事校证》,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132页。 1的这一解释,深为现代史家所怀疑,或斥为“假托”、“附会”①,或看成“造作先世事实以欺人”②。《宋书》虽然说“索头虏姓託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③,但并没有解释“託跋”词义。《广韵》记录“或说自云拓天而生,拔地而长,遂以氏焉”④,显系望文生义。《南齐书》云:“初,匈奴女名托跋,妻李陵,胡俗以母名为姓,故虏为李陵之后,虏甚讳之,有言其是陵后者,辄见杀,至是乃改姓焉。”⑤这又不过是《宋书》说法的变种。拓跋,或写作托拔、託跋、拓拔等等,应该都是同一个代北名号的中文音译。如果没有新的历史资料及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的介入,这个问题只会是死水一潭。19世纪末发现于蒙古高原鄂尔浑河与土拉河流域的鲁尼(Runic)字母古突厥文碑铭,给拓跋一词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及稍晚发现的暾欲谷碑,都有一个专门的名词(鲁尼文是自右向左书写)指代唐朝,其罗马字母转写形式为t(a)bg(a)ç ⑥,或作tabγač ⑦,也写作tabgatch等形式,都是古突厥文的西文转写。这个指代唐朝的名词,本义究竟是什么,经历过长久的争论。夏德(F. Hirth)提出tabγač是“唐家”一词的突厥文对音转写(后来桑原骘藏在此基础上提出“唐家子”一说⑧),他还指出tabγač与拜占庭历史学家Theophylacte Simocatta所提到的Taugast⑨,以及《长春真人西游记》里用来称呼汉人的“桃花石”一词⑩,应有共同的语源(etymology)11。这就把突厥碑铭资料与传世的文献史料结合了起来。问题是,Theophylacte Simocatta所讲述的Taugast国内对立的两个政权之一渡过大河实现统一的战争,一般认为就是隋平陈的战争,时间早于唐。而据卜弼德(P. A.① 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上编,收入白鸟库吉《塞外民族史研究》上册,东京:岩波书店,1986年,147-149页。《东胡民族考》有中译本,方壮猷译,商务印书馆,1934年,120-123页。本文此后各注所标《东胡民族考》页码,都是指中译本。②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90页。③ 《宋书》卷九五《索虏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2321页。④ 陈彭年:《钜宋广韵》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南宋闽中刻本,1983年,410页。胡三省亦引用这一说法,文字小异,见《资治通鉴》卷七七魏元帝景明二年胡注,2459页。⑤ 《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993页。⑥ M. Springling, Tonyukuk’s Epitaph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emitic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vol. 56, No. 4 (Oct., 1939), p. 365; Talât Tekin, Orhon Yaıitları, Ankara: Türk Tarıh Kurumu Basinm Evı, 1988, p. 2; Talât Tekin, Tunyukuk Yazıtı, Ankara: Sımurg, 1994, p. 3.⑦ Talât Tekin, A Grammer of Orkhon Turkic,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1968, p. 231; Volker Rybatzki, Die Toñuquq-Inschrift, Szeged: the Department of Altaic Studies (University of Szeged), 1997, p. 43.⑧ 桑原骘藏:《蒲寿庚考》,中译本,陈裕菁译,中华书局,1954年,103-109页。⑨ Theophylacte Simocatta的原著为希腊文,其法文翻译参看: George Ceodès (戈岱司), Testimonia of Greek and Latin Writers on the Lands and Peoples of the Far East, 4th c. B. C. to 14th c. A. D., Chicago: Ares Publishers Inc., 1979, pp. 138-141. 该书有中译本,即《希腊拉丁作家远东文献辑录》,耿昇译,中华书局,1987年,104-106页。英文译本请参看: Henry Yule (裕尔),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new edition,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 1998, Vol. 1, pp. 29-33. 此书亦有中译本,见《东域纪程录丛》,张绪山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7-18页。⑩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党宝海译注本,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51页。11 Friedrich Hirth, Nachworte zur Inschrift des Tonjukuk, in: W. Radloff, Die Alttürkischen Inschriften der Mongolei, Zweite Folge, St. Petersburg : 1899, p. 35. Rprinted in two volumes, Osnabrük: Otto Zeller Verlag, 1987.2Boodberg)研究,那个故事描述的本是北周灭北齐并统一北方的历史,时间就更早了①。因此,可以肯定Taugast与唐无关。自从伯希和(Paul Pelliot)与白鸟库吉分别提出tabγač是指拓跋以后②,这种从历史和语言两方面都能获得圆满解释的说法,已经成为国际突厥学界的通行观点,尽管种种新说迄未停止其涌现③。《长春真人西游记》里中亚人称呼汉人的“桃花石”一词,也由于1917年在土耳其发现麻赫穆德·喀什噶里(Mahmud Kashgari)的《突厥语大辞典》(Dīwā Luγāt at-Turk),而找到了原型。《突厥语大辞典》收有tawγāč一词,义为马秦(Māsīn),马秦加上秦(Sīn)和契丹(Khitāy)的范围,也可以统称tawγāč④。可见tawγāč就是指中国,“桃花石”乃是tawγāč的中文译写。因此,突厥碑铭的tabγač,拜占庭史料里的taugast,与11世纪流行于中亚突厥诸族中的tawγāč,都是指中国(至少是指北部中国)。这几个词汇有同源关系,而突厥碑铭里的tabγač是其中最为原始的形态,它是北魏统治集团的核心部族“拓跋”部名称的突厥文音译。⑤克劳森(Sir Gerard Clauson)《十三世纪以前突厥语语源辞典》(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收有tavğaç一词(即tabγač),解释为“一突厥部落名,其中文转写作‘拓跋’”。⑥关于拓跋是否突厥语部族的问题,我们另外讨论,这里我们只注意突厥人以拓跋部名当作中国北方政权称谓的问题。依据白鸟库吉和克劳森的意见,突厥是在拓跋统治中国北方的时代与中国发生联系的,因而以其部族名称代指华北政权及其统治区域。⑦可是,突厥与西魏第一次进行正式官方联系,是在西魏文帝大统十一年(545)⑧,非正式往来更在三年之前或更早⑨,而宇文泰复鲜卑旧姓在西魏恭帝元年(554)⑩。也就是说,突厥与西魏发生军事、政治接触的十多年之后,西魏皇室才复姓拓跋,而且不出三年即被宇文氏取代,为时短① Peter A. Boodberg, Marginalia to Historie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 No. 3/4 (1938), pp. 223-253. 此文后收入Selected Works of Peter A. Boodberg, compiled by Alvin P. Cohe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pp. 265-349.② 伯希和:《支那名称之起源》,中译本,载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一编,商务印书馆,1962年,40-41页;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上编,131-132页。③ 最新的解说是由芮传民作出的,他认为tabγač是中文词汇“大汉”的突厥文转写;此外,他还介绍了历来中外学者对tabγač的各种假说,请看芮传民《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34-147页。④ Mahmūd al-Kāšgari, Compendium of the Turkic Dialects(Dīwā Luγāt at-Turk), Edited and Transla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Indices by Robert Dankoff, in collaboration with James Kell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1982, Part I, p. 341.⑤ 张广达:《关于马合木•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词汇〉与见于此书的圆形地图》,载张先生《西域史地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7-82页。⑥ Sir Gerard Clauson,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72, p. 438.⑦ 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上编,131-132页;Sir Gerard Clauson,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 p. 438.⑧ 《周书》卷五○《异域传下》,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908页。⑨ 岑仲勉:《突厥集史》,中华书局,1958年,15页。⑩ 《周书》卷二《文帝纪下》,36页;《资治通鉴》卷七七梁元帝承圣三年,5111页。 3暂,匆匆有如奔驷。在恭帝元年之前的六十年间,皇室姓元,国号为魏(亦偶有称代者),经历了几代人之久,必已深入人心。这个时候突厥人所了解的西魏,哪里会有拓跋的名号呢?我认为,漠北部族以拓跋名号称呼北魏及其统治区域,要远远早于突厥人与西魏的初次接触,而且这一传统很可能是由敌视北魏的漠北政权建立的,当然这个政权就是柔然。柔然几乎是在北魏道武帝率领拓跋联盟创建政权的同时,开始其争霸草原的长期战争,而柔然的游牧政权也是在与拓跋部落联盟的对抗中渐渐形成的。①柔然并未认可北魏对于大漠南北草原地区的统治权,自然也不会接受北魏的国号及其历任皇帝的年号,可以想像的情况是,柔然仍然以拓跋部的本来部族称号来称呼北魏国家。这种在名称上做文章以显示敌对政治态度的做法,也反映在北魏太武帝改柔然之名为蠕蠕上。②随着北魏逐步统一北方,柔然及其统领下的漠北草原诸部所称呼的拓跋,也渐渐扩大其内涵,终于变成了指称北部中国的一个固定名词。作为柔然部落联盟的成员,突厥是从柔然政权接受了tabγač一词的。这就意味着,从柔然与拓跋为敌算起,一个半世纪以后突厥人使用的tabγač一词,很可能早已完全失去了拓跋部族名称的原本词义了。既然如此,经过柔然而传递到突厥部族中的tabγač,无论概念内涵还是构词形式或发音方式,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异。从这个意义上说,简单地把tabγač解释为部族名称,很可能是不符合事实的。这也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学者们难以从语源学上解读tabγač一词。因此,尽管具有语言上的亲缘优势,但突厥人的tabγač一词,未必会比中文音译的“拓跋”一词,更接近拓跋名号的原本音、义。要解释“拓跋”名号的词义,不应该完全放弃北魏统治者自己提供的信息。根据孝文帝的改姓诏书,“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这个说法即使有自美姓氏来历的一面(特别是与黄帝的土德联系起来,明显是一种攀附③),也可能有包含真实历史线索的一面④。白鸟库吉是最早利用这一线索的学者,即使他只是部分地相信这一线索的价值。根据《魏书》和孝文帝诏书对于拓跋二字的解释,拓跋是一个复合词,是由表示土地的拓与表示君主的跋两个单词复合而成的。白鸟库吉在蒙古语里找到表示泥土的tôhon和toghosun,推测即是拓跋之“拓”;又在通古斯语中找到表示君长的boghin,推测即拓跋之“跋”的对音。然而尽管作了这一研究,白鸟库吉自己并不满意,他相信所谓“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的解说,仍然① 内田吟风:《北アジア史研究•鲜卑柔然突厥篇》,京都:同朋舍,1975年,280-283页。② 周伟洲:《敕勒与柔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81-85页。③ 有关民族融合、社会整合中大量存在的攀附问题,请参看王鸣珂:《论攀附:近代炎黄子孙国族建构的古代基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3分,2002年,583-624页。④ 内田吟风:《北アジア史研究•鲜卑柔然突厥篇》,96页。 4是拓跋氏为了自我夸耀,取其音近而进行的一种附会,因此拓跋本义“仍属不明也”。①著名的蒙古学家李盖提(Louis Ligeti)在他那篇研究拓跋语言属性的文章里,证明北魏统治者自己的这一解释是可信的。李盖提考证《三国志》所记的“託纥臣水”与《新唐书》所记的“土护真水”是同一条河流,而“託纥臣”与 “土护真”就是蒙古语词taγušin或toγočin,意思是“土,泥土”,而这个词与拓跋之“拓”是同一个词。②因此,拓跋的确是一个复合词组,是由拓与跋两个不同词义的北族词汇联合构成的。既然拓跋之拓恰如北魏统治者自己的解释那样是“土”的意思,那么拓跋之“跋”是否的确是“后(君主)”呢?近年林安庆(An-King Lim)发表的有关中国北方地带突厥语成份的几篇文章③,对于这个研究的推进有很大帮助。他在一篇研究拓跋语源的文章里,和白鸟库吉一样,抓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的历史线索,首先建立“拓跋”二字的中古读音,然后在阿尔泰语系各语言中寻找音义相应的词汇。④根据林安庆的研究,与“拓”对应的词汇是[to:ğ],与“跋”对应的是[be:g],两者都是突厥语词汇。克劳森解释to:ğ为尘土、泥土⑤,be:g为氏族和部落首领,并怀疑可能最早是借自中文表数量的“百”字(这个说法源自很多突厥学者的猜测,恐怕是不能成立的)⑥。林安庆还发现,今天厦门方言中的拓跋发音,与突厥语这两个对应词汇几乎没有分别。他得出结论说,汉字“拓跋”二字并不是古突厥文tabgatch(即tabγač)的对音转写,而是古突厥文[to:g beg]这一复合词组的对音转写,其词义正是土地之主人,完全证实了北魏官方自己的解释。这一研究确认了我们在前面对tabγač一词经柔然传递至突厥过程中音义发生变异的猜测。从tabγač本身,无法分解出[to:g beg],也就是无法探究其语源。从李盖提和林安庆的研究出发,我们还可以分析“拓跋”这一词组的性质。根据我们对内亚政治文化传统中可汗号、官号的观察,以及我们对内亚诸族政治制度的制度形式及其名号演化的认识⑦,可以知道 “拓跋”是一个由官号与官称相结合的复合词。“拓”是官号,“跋”是官称,“拓”是修饰“跋”的,“拓跋”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政治实践中某一固定的名号。关于“拓”(即to:g)作为官号的应用,我们还可以举出突厥时代的一个例证。据《旧唐书》: “阿史那社尒,突厥处罗可汗子也。年十一,以智勇称于本蕃,① 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上编,128-129页。② Louis Ligeti, Le Tabghatch, un dialecte de la langue Sien-pi, in: Louis Ligeti ed., Mongolian Studies, Budapest: 1970, pp. 265-308.③ 除了本文重点介绍的一篇之外,还值得推荐的一篇是他在韩国杂志上发表的:An-King Lim, Old Turkic Elements in Certain Apellatives of Ancient Han Frontier Hist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ntral Asian Studies, Vol. 4, 1999.④ An-King Lim, On the Etymology of T’o-Pa,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vol. 44/1(2000), pp.30-44.⑤ Sir Gerard Clauson,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 p. 463.⑥ Sir Gerard Clauson,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 p. 322.⑦ 罗新:《可汗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177-188页。 5拜为拓设,建牙于碛北。”①拓设,即[to:g šad],“拓”是“设”的官号。对于beg(跋)作为官称的使用,还有古突厥文碑铭的证据。阙特勤碑东面第20行有b(a)rs b(e)g②,或转写作bars bäg③。Talât Tekin解释bäg为“主人、首领、统治者的一种称号”④。有的中文译本把bars bäg音译为“拔塞伯克”⑤,这种处理也基本可以反映官号与官称相结合的性质。不过,《旧唐书》里记有一个突厥首领为“拔塞匐”⑥,蒲立本(Pulleyblank)认为这个名号对应的就是阙特勤碑铭里的bars bäg,唐代以汉字“匐”对译bäg的例证很多⑦。岑仲勉迳译bars bäg作“拔塞匐”⑧,是比较可取的。这里,Bars(拔塞)是beg(匐)的官号。当然bars也可以用作其它官称的官号。《旧唐书》还记录西突厥弩失毕五俟斤之一曰“拔塞幹暾沙钵俟斤”⑨,拔塞是俟斤的官号,犹如阙特勤碑铭中Bars是beg的官号。拓(to:g)意为土地,可引申为国土、领土。突厥语中以“国土”作为美称和官号的辞汇,还有el,中文或译作“伊利”。突厥有伊利可汗,学者认为即El Qaγan,其可汗号el意为土地。⑩古突厥碑铭中的ellig的词根就是el, 回鹘九姓可汗的可汗号里有“颉”字,是这个词的异译。11 西晋时期拓跋部的首领有个猗卢,“猗卢”也可能是el一词的异译。以“土地”为美称,与土地、土壤所代表的国土、领土有关。春秋时晋公子重耳避难于卫,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子犯却说“天赐也”,杜预的解释是“得土,有国之祥,故以为天赐”12。高句丽第十八代王伊连“号为故国壤王”,亦以壤为王号13。正如下文所要论证的,拓跋一词中的“跋(beg)”在魏晋鲜卑诸部的部族名号中发挥① 《旧唐书》卷一○九《阿史那社尒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3288页。② Talât Tekin, Orhon Yaıitları, p. 12.③ Talât Tekin, A Grammer of Orkhon Turkic, p. 234.④ Talât Tekin, A Grammer of Orkhon Turkic, p. 311.⑤ 芮传民:《古突厥碑铭研究》,222页。芮传民在注释里解释了作如此翻译的理由,见该书251-252页。关于伯克制度自突厥以后至清代的变迁情况,请参看苗普生《伯克制度》,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1-22页。有关清代新疆的伯克制度,佐口透《18-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一书有专章讨论,中译本,凌颂纯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1-222页。⑥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5165页。⑦ Edwin G. Pulleyblank, The Chinese Name for the Turk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85, No. 2 (1965), pp. 121-125. 这种把bäg对译为“匐”字的情况,还得到古吐蕃文史料的证实。请参看Christopher I. Beckwith, The Tibetan Empire in Central Asi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p.58, note 23. 除了把beg译作“匐”以外,唐代史料也把beg译作“辈”。如《新唐书》叙坚昆国曰:“其酋长三人,曰讫悉辈,曰居沙波辈,曰阿米辈,共治其国。”见《新唐书》卷二一七下《回鹘传下》,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6149页。⑧ 岑仲勉:《突厥集史》,882页。⑨ 《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5186页。⑩ Omeljan Pritsak, Old Turkic Regnal Names in the Chinese Sources, Journal of Turkish Studies, Vol. 9 (1985), pp. 205-211.11 Volker Rybatzki, Titles of Türk and Uigur Rulers in the Old Turkic Inscriptions,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vol. 44/2 (2000), p.207.12 杜预:《春秋经传集释》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335页。13 金富轼:《三国史记》卷一八,见郑求福等《译注三国史记》,第1册,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96年,182-183页。 6了极为突出的作用。显然这个词在突厥时代及突厥语诸民族的历史中相当常见,但它是不是一个突厥语词呢?虽然林安庆认为这是一个突厥语词,但是克劳森却无法在突厥语中找到它的语源。巴赞(Louis Bazin)和博文(Harold Bowen)为《伊斯兰百科全书》(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所写的“beg or beγ”条,列举了中亚突厥语诸民族使用beg一称的情况,①很显然他们也不能找到这个词的突厥语语源,可是他们在明确指出突厥语的beg是借词之后,却又猜测beg很可能是从伊朗语借入的,其原型是萨珊王朝王号中的bag, viz,意为神圣(巴格达Bag-dād即由此得名)。Karl Menges认为,bäg是从baγa演变而来的②,巴赞一再强调bäg的源头在伊朗语之中③。然而根据我们的研究,baγa与bäg都是很早就出现在说古蒙古语的蒙古高原东部的族群中间了,它们同时并存,甚至一起组合成新的、较为稳定的名号(莫贺弗)。因此不能得出bäg源于baγa的结论。而且,如果认为bäg是从萨珊波斯时代的王号借入阿尔泰民族中,那么,蒙古高原上出现bäg的时间,绝不能早于萨珊波斯的鼎盛时期。伊朗学家一般认为萨珊的兴起不得早于3世纪,3世纪后期萨珊政权的影响力开始深入到阿姆河以北的草原地带。④可是正如我们下面就要论证的,这恰恰是蒙古高原上鲜卑诸部的政治发育进入全新时期,即从部落向酋邦(chiefdom)或原始国家(premitive state)跃进的时期,也正是各部首领的官号中包含有bäg名号的时期。这说明,鲜卑诸部采用bäg称号,并不晚于萨珊波斯,自然也谈不上从萨珊波斯借入这一称号。因此,对于bäg或beg一词的语源,现有的解释还是不够的,新的突破很可能仰赖我们对中国北族名号制度的进一步研究。有关“拓跋”语源的探讨,到此暂时告一段落。现在可以肯定,拓跋这个长期作为部族名称并进而成为部族核心家庭姓氏的名词,原本不过是作为官号与官称相结合的一组复合词,也就是说,很可能本来只是该部落某一首领所担任的职务的名号(这种名号包含官号与官称两个部分),后来竟然凝固而成为部族名称和家族姓氏。这种以官为氏的例证,在华夏与北族中都很容易找到。与拓跋同时的北族的例子,最明显的是建立了北凉政权的卢水胡沮渠氏,正是号称“其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氏”⑤。沮渠的语源早已无迹可寻,但幸好拓跋一词还可以获得以上所述的分析。以此分析为基础,我们将尝试对中古早期的北方民族问题,进行更深入、更有趣的考察。①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vol. I, 1159a. CD-Rom edition, 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② Karl Menges, Titles and Organizational Terms of the Qytan (Liao) and Qara-Qytaj (Śi-Liao), Rocznik Orientalistyczny, Tomo XVII (1951 - 1952), pp. 68-79.③ Louis Bazin, Pre-Islamic Turkic Borrowings in Upper Asia: Some Crucial Semantic Fields, Diogenes, vol. XLIII (1995), pp. 35-44.④ Richard N. Frye, The History of Ancient Iran, München: 1984, pp. 291-292.⑤ 《太平御览》卷一二四引崔鸿《十六国春秋·北凉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602页。 7二、魏晋时期鲜卑各部的部族名号以上对拓跋语源的讨论,说明拓跋得名于一组由官号(拓,即to:g)与官称(跋,即beg)相结合的名号。但是应当说明的是,中文史料所记录的北族职官体系里,前于拓跋的匈奴①,后于拓跋的突厥②,以及与拓跋同时的柔然③, bäg都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官职出现。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求助于中文以外的、史料价值更为重要的史料。在古突厥碑铭里,bäg显然是常规的政治职务,代表着某种政治地位。暾欲谷碑第二碑西面第1行和第7行记突厥军队与十箭(On Oq)的战争,称突厥部族首领和十箭部众首领时,表示首领的词是bägläri,正是bäg(即beg)的复数形式。④由于暾欲谷碑此处所说到的bäg是一种泛称,并不是指某一位具体的bäg,所以只有官称而没有官号。Tekin解释复数形式的bägläri为“突厥贵族、上层社会、大人、武士”⑤。在古突厥碑铭里,bägläri与buyruq常常作为贵族和官员阶层的代称,buyruq意为大臣、高官⑥,唐人译作“梅录”⑦。克劳森把buyruk解释为可汗之下负责军、政事务高级官员的通称(generic term)⑧。古突厥碑文里bägläri与buyruq同样起着通称的作用。中文里这种通称有“官”、“大臣”等等,并不是具体官职。bäg与buyruq是不是并不作为具体官称使用呢?前面提到bars bäg,证明bäg也许同时还是一种具体官称。中文史料里,回纥时期梅录常常用作官号(梅录啜、梅录将军),也用作具体官称(大、小梅录)。我们在研究官号与官称起源演化的问题时,已经指出官称与官号有着共同的名号起源,名号分化为官称与官号,“官号与官职都是从名号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名号凝固成为官职,一部分名号成为官号,某些名号在凝固为官职的同时,其‘美名’、‘美称’的属性并未消失,仍然可以被当作修饰词使用,也就是说,同时保留了官号的形式”⑨。可以肯定的是,与可汗、设、特勤、达干等等为人熟知的突厥官称一样,匐(bäg)和梅录(buyruq)也是从美称、美名的名号发展而凝固成为某种官称的,但它们又都保留了官号的形式,可以用于修饰其它官称,或仅仅作为美称、美名使用。这种官称、官号、美名与美称的纷繁重叠,是内亚社会政治制度发育历史的重要特征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即使已经知道拓跋是一组官号与官称相结合的名号,也很难确认拓跋之跋是否某一具体官称,更无从了解它是从哪① 谢剑:《匈奴政治制度的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1本第2分,1969年,231-272页。② 杜佑:《通典》卷一九七《北狄·突厥上》,中华书局,1988年,5402页。③ 周伟洲:《敕勒与柔然》,165-173页。④ Volker Rybatzki, Die Toñuquq-Inschrift, pp. 65-67; Talât Tekin, Tunyukuk Yazıtı, pp 17-19.⑤ Talât Tekin, A Grammer of Orkhon Turkic, p. 311.⑥ Talât Tekin, A Grammer of Orkhon Turkic, p. 322.⑦ 岑仲勉:《跋突厥文阙特勤碑》,《辅仁学志》第六卷一、二合期,1936年。⑧ Sir Gerard Clauson,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 p. 387.⑨ 罗新:《可汗号研究》,184页。 8一个政治组织内获得的。值得注意的是,魏晋时期各鲜卑部族的部族名称,有很多与拓跋一样是由官号与官称相结合的一组名号,而且其官称部分与拓跋一样也是bäg,虽然中文翻译时用字不同,但经过研究可以肯定都是bäg一词不同的的中文音译(transliteration)。最明显的是秃发。钱大昕早就说过,秃发与拓跋,本同音异译①。《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史部,有《托跋凉录》十卷②,《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写作《拓跋凉录》③,这部南凉史书,应当是北魏迁洛以前的作品,那时南凉国姓,与北魏相同,故称拓跋凉。孝文区别南凉国姓曰秃发,改为源氏,而以北魏皇室独专拓跋,改为元氏④。此后有关南凉诸史,遂尽用秃发一姓⑤。尽管史书中有关秃发与拓跋同源异流的证据很多,但我怀疑都是北魏太武帝接纳源贺(贺豆跋)成为拓跋宗室以后伪造的。秃发鲜卑同样得名于[to:g beg],但被译成含有贬义的秃发,很可能是由于这一部族从未与江左的东晋和刘宋建立官方联系,并且对于仇池等地构成威胁⑥。太武帝接纳源贺,赐予同姓,就是否定了江左的译名,允许源贺一家使用拓跋姓氏。然而《宋书》记元嘉二十九年有北魏“长社戍主永平公秃发幡乃同”⑦,《资治通鉴》作“秃髠幡”⑧。如果作秃发是,那么存在两种可能:一,源贺以外的南凉宗室未必得到了改姓的许可;二,这个秃发幡乃同尽管已经改姓,但刘宋人知道他来自南凉的背景,因此仍然译其姓氏为秃发。到孝文帝改革姓氏,别秃发、拓跋为源、元二氏,其实就是要澄清二者同音不同源、同名不同实的事实。《魏书》还特地解释了“秃发”得名之由来:“初母孕寿阗,因寝产于被中,乃名秃发,其俗为被覆之义。”⑨这个解释应当是北魏人所给出的,目的正是为了区别秃发与拓跋,掩盖拓跋与秃发同音异译的事实。无论秃发与拓跋部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遥远而难以确认的亲缘关系,秃发与拓跋一样得名于[to:g beg],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十六国时期建立了西秦政权的陇西鲜卑乞伏部,其部族名称“乞伏”,或作乞扶、乞佛、①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二二,商务印书馆,1958年,446页。② 《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963页。③ 《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1993页。④ 罗新:《北魏直勤考》,《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27页。⑤ 姚薇元认为秃发是魏收所改,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1962年,239页。其实改南凉拓跋为秃发,要早得多。崔鸿《十六国春秋》有《南凉录》,已尽改为秃发,见《太平御览》卷一二六南凉三主各条,609页。亦请参看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上编,128-133页。⑥ 由于政治关系不同而有不同译名以见褒贬之义的情况,既发生在部族名称上,也发生在个人名字上。前者如南朝译柔然为芮芮,北魏译作蠕蠕;后者如北凉的第二任君主,南朝译作沮渠茂虔,北魏译作沮渠牧犍。⑦ 《宋书》卷七四《鲁爽传》,1924页。⑧ 《资治通鉴》卷一二六,3978页。⑨ 《魏书》卷九九《鲜卑秃发乌孤传》,2200页。 9乞步①。据蒲立本构拟的早期中古音,伏音buwk,与匐完全一样②。又据李珍华、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伏、匐的中古音拟音都是bǐuk,两字完全同音③。可见“乞伏”之“伏”,与“匐”一样是beg的又一种翻译。乞伏是由官号(乞,其语源有待研究)与官称(伏,即beg)相结合而构成的一组名号,结构形式与拓跋、秃发一样,甚至官称也一样(beg),不同的仅仅是官号。《晋书》记陇西鲜卑“自漠北南出大阴山”时,先只有“如弗斯、出连、叱卢三部”,然而当叙及“一小儿”出现时,却说“时又有乞伏部有老父无子者,请养为子”,似乎三部之外,别有乞伏部。④可是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很可能是后人不理解乞伏名号起源而给收养了小儿的老人妄加“乞伏部”的说明。我认为,实际上乞伏作为部族名称是后来出现的,是在那个小儿成长起来以后才获得的。这个后来号称“乞伏可汗托铎莫何”的人,在传说中无父无母,正是为了强调他是乞伏部的始祖,乞伏的名号应当是在他获得“乞伏可汗托铎莫何”称号之后才出现的。这个“乞伏可汗托铎莫何”称号,也是一组官号与官称相结合的名号。《晋书》解释托铎为“非神非人之称”,卜弼德在其《胡天汉月方诸》系列札记里讨论及此,认为即是突厥语中的taγdaqï,意为“山居者”,与突厥人的高山崇拜传统颇有关系⑤。莫何即古突厥碑文里的baγa,夏德早就把Baga Tarkhan与唐代史料中的“莫贺达干”对应起来⑥。莫贺即莫何,陈三平认为莫何来自古伊朗语的bagapuhr,原意指神之子,这个名号后来经历了贬值(devaluation)过程,被北方诸族用于指称部落酋长⑦。Tekin解释baγa是低级官员⑧,这恐怕是不够的,baγa既是部落酋长一级的官称,也是用途广泛的美称与官号,比如在“莫贺达干”这一词组当中,莫贺就是达干的官号⑨。在“乞伏可汗托铎莫何”里,“乞伏可汗托铎”应该都是官号,这组官号由乞伏、可汗、托铎三个美称构成⑩。乞伏作为一种美称的语源虽已无从考证,但如前所述,它本身是由乞(美称,官号)与伏(beg, 官称)两个部分组合而① 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178-180页。陈连庆把“乞步落坚”说成姓乞步、名落坚,我以为是错误的。步落坚为一突厥语词,卜弼德对此有非常好的研究,见Peter A. Boodberg, Two Not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Frontier, pp. 301-304.② Edwin G. Pulleyblank, Lexicon of Reconstructed Pronunciation in Early Middle Chinese, Late Middle Chinese, and Early Mandarin,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1991, p. 98.③ 李珍华、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中华书局,1999年,22页。④ 《晋书》卷一二五《乞伏国仁载记》,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3113页。⑤ Peter A. Boodberg, Selected Works of Peter A. Boodberg, p. 103.⑥ Friedrich Hirth, Nachworte zur Inschrift des Tonjukuk, p. 56.⑦ Sanping Chen, Son of Heaven and Son of God: Interactions among Acient Asiatic Cultures regarding Sacral Kingship and Theophoric Names,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Series 3, 12-3, 2002, pp.289-325.⑧ Talât Tekin, A Grammer of Orkhon Turkic, p. 307.⑨ 关于达干,请参看韩儒林《蒙古答剌罕考》,载其论文集《穹庐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18-46页。⑩ 这就意味着,后来成为内亚民族高级政治体元首称号的可汗,也曾经仅仅是一种美称,被用作莫何等官称的官号。这完全符合我们对内亚政治组织制度形式演化的基本看法。 10成的词组,而这个词组作为一个整体又演化为官号与美称。获得了“乞伏可汗托铎莫何”称号的人,通常会从这一组官号中选取一部分作为简称,“乞伏”就是被用作简称从而成为那位莫何的通用代号,这样的英雄人物的出现,会给部族的Identity注入新资源,引起新变化。这也就是乞伏部族名称的来历。部族名称来源于部族某一重要酋首官号的显著例证,还有贺兰氏。据《周书》,“其先与魏俱起,有纥伏者,为贺兰莫何弗,因以为氏”①。纥伏得到贺兰莫何弗的称号,贺兰是官号,莫何弗是官称②。贺兰部族名即得自于纥伏的官号。可见部族名称源于该部族历史上某一重要酋首的名号(正如我们以前所讨论过的,当这位酋首获得某一官称时,他也同时获得一个或一组官号,官号与官称共同构成他的名号,这一名号立即成为他的新身份,旧的名字或名号即被弃置,不复使用),而且主要来自名号中的官号而不是官称,很可能在中古北族中并不是孤立的现象。我们还可以举出另一个例证。关于慕容鲜卑的得名,《晋书》有关莫护跋效法燕代风俗习戴步摇冠,从而被其他鲜卑称为步摇,其后音讹变成慕容的说法,显然是一种附会;此外,《晋书》还提供了一个更离奇的解释,“或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氏”。③胡三省斥之为诞,一概不予采信。④《三国志》注引《魏书》,记檀石槐之中部大人有慕容。⑤胡三省说“是则慕容部之始也”⑥。马长寿据此推论,“若然,则‘慕容’原为大人之名,后世始演变为氏族之名”⑦。虽然否定了步摇冠的附会,但把慕容鲜卑看成檀石槐中部某大人之后,在空间上存在严重的困难。如果把慕容理解成北族使用很广的某种美称、某种名号,就不会一见到它便与后来的慕容鲜卑联想到一起,正如我们不必把唐代的慕容氏与十六国的五燕联系到一起一样。我认为,《晋书》所记关于慕容得名于步摇冠的传说,很可能也含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就是标识了时间,把慕容名号与莫护跋时期的历史联系起来。莫护跋是慕容廆的曾祖,“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开始与中原政权发生密切联系,并慕习华夏,“敛发袭冠”,是慕容鲜卑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吕思勉早就注意到莫护跋对于慕容部历史的重要性,指出慕容部的名字即来自莫护跋之名,并且强调“慕容二字,固明明① 《周书》卷二○《贺兰祥传》,335页。案《北史》卷六一《贺兰祥传》,纥伏作乞伏,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2179页。如果《北史》不误,那么用作人名的乞伏这一词组,作为美称而成为北族传统的一部分,更得到了新的证据。② 莫何弗,或作莫贺弗,或省称莫弗,是由莫何与弗组合而成的一种官称,即[ baγa beg ],有关弗的论证详见后文。③ 《晋书》卷一○八《慕容廆载记》, 2803页。④ 《资治通鉴》卷八一,2576-7页。⑤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引《魏书》,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838页。⑥ 《资治通鉴》卷八一,2576页。⑦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185页。 11莫护转音也”①。白鸟库吉考证,莫、慕二字,中古译名时常可互用,慕容可能就是阿尔泰语系bayan一词,意为富,是一种美称。②据此,我们可以推论,慕容并不是步摇的“音讹”,而是莫护“音讹”的结果。无论莫护的语源是什么③,莫护跋与拓跋、乞伏一样,也是由一个官号(莫护)加一个官称(跋,即beg)组合而成的一组名号。这组名号的性质是官号而不是官称。莫护跋当时的官称,很可能是可汗。《宋书》记慕容鲜卑乙那娄与吐谷浑对话,称吐谷浑为“可寒”④。由此知道吐谷浑当时的官称是可寒,可寒即可汗(Khan)⑤。《旧唐书》记北魏乐府所传北歌,有《慕容可汗》、《吐谷浑》等篇⑥。《慕容可汗》当是歌咏慕容廆事迹的,而《吐谷浑》很可能就是慕容廆思念其兄的所谓《阿干之歌》。慕容廆称可汗,吐谷浑亦称可汗。而二人的父亲名“亦洛韩”,“韩”字当是“可汗”的省译,而“亦洛”很可能是el的音译(亦洛韩即el khan)。可见慕容鲜卑的君长父子皆称可汗,这是因为当时可汗一职尚未演化为高级政体(supratribal polities)的首脑(supreme ruler)的称谓⑦。由此可知,慕容廆的可汗号是若洛廆,吐谷浑的可汗号就是吐谷浑,若洛廆和吐谷浑都是可汗号。可汗号加上可汗的官称,构成慕容廆和吐谷浑各自的政治名号。有趣的是,正是这个名号中的官号,而不是其官称或名号的全部,最终演化成为本部族的名称。这与乞伏、贺兰两个部族得名的模式完全一致。那么,拓跋这个同样由官号加官称组合而成的词组,到底是拓跋先世某位酋首的全部名号呢,还是如贺兰、乞伏、慕容一样仅仅是他的官号或官号的一部分?这当然是一个难以确认的问题。拓跋部的酋首似乎早在南迁之前就获得了可汗的称呼,嘎仙洞石壁祝文有“皇祖先可寒”、“皇妣先可敦”⑧,而在《魏书》里写作“皇祖先妣”⑨。北魏奚智墓志称奚氏(即达奚氏)“始与大魏同先,仆脍可汗之后裔”⑩,罗振玉认为“仆脍可汗”即《魏书》所记献帝隣之父威皇帝侩11。《资治通鉴》屡以可汗称拓跋先世君长,必有所据。12如果我们相信①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808页。② 白鸟库吉:《东胡民族考》上编,60-64页。③ 从语音上看,莫护与莫贺更加接近,把莫护跋理解成莫贺跋,即莫贺弗[ baγa beg ],似乎是更合理的。但无论莫护跋的语源是什么,在深入接触幽燕地区华夏文化之后,慕容鲜卑开始以汉字中的美名嘉字音译自己的部族、氏族及个人名号,这个过程才会发生所谓“音讹”的问题。这似乎也说明了,慕容名号的获得是比较晚的事情,作为传奇祖先的莫护跋的名号(应当仅仅以莫护称他)已经行用很久了,这样才可能会出现“音讹”。④ 《宋书》卷九六《鲜卑吐谷浑传》,2369页。⑤ 《北史》卷九六《吐谷浑传》载此事与《宋书》略同,可寒即作可汗,见3178页。⑥ 《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1071-1072页。⑦ 罗新:《可汗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178页。⑧ 米文平:《鲜卑石室寻访记》,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55页。⑨ 《魏书》卷一○八《礼志一》,2738页。⑩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图版二○七号。11 罗振玉:《丙寅稿》,《罗雪堂先生全集续编》第一册,台北:文华出版公司,1969年,185-186页。12 罗新:《可汗号研究》,177-178页。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所有关于拓跋早期君长称可汗的证据,都来12这些证据,那么拓跋部至迟是从威皇帝侩就称可汗的。当然,这时的可汗称号还不是专属于部族酋首的,部族君长的父子兄弟很可能都称可汗。力微长子名沙漠汗,这个“汗”应即可汗的省译,“沙漠”是可汗号①。可见拓跋鲜卑与慕容鲜卑一样,其君长大人皆以可汗为官称。而据《魏书》,在迁至漠南的重要事件前后,献帝鄰对本部落进行了一次大分割,“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②。这段话说明,在献帝这次部族整合重组之后,八部的结构才稳定下来,此前还没有拓跋部名,所以诸兄弟之部后来各自得姓,拓跋一名应当是在八部架构确定以后才获得的。那么,拓跋部到底是什么时候获得拓跋称号的呢?如果此时拓跋君长皆称可汗,那么拓跋就只能是某位可汗的可汗号,或是其可汗号的一部分。《魏书》记两位先后领导了南迁伟业的宣帝、献帝,都号曰推寅③,也就是说,这两位功业相当的可汗的可汗号都是“推寅”。蒙古可汗号有“达延”、“塔阳”,其语源很可能是突厥语的tayan,克劳森解释说“明显是一种官职名”④。檀石槐西部大人有名日律推演者,学者多认为此日律推演即拓跋之推寅⑤,但在排比年代上存在着矛盾⑥。其实,明了推演或推寅不过是一种常常作为北族官号使用的美称⑦,就不必一定要在檀石槐的日律推演与拓跋历史上的两个推寅之间寻找相关性⑧。拓跋不是献帝鄰的可汗号。献帝之子诘汾,在位不久,事业无闻,他对于拓跋部的历史影响较弱。诘汾音近去汾,去汾在柔然职官体系里相当重要⑨,也是北族常用的官号与官称,因此诘汾应当是圣武帝的可汗号而不是他的名字⑩。既然献帝与圣武帝的可汗号中都没有拓跋,那么可以肯定拓跋部名不是从他们的可汗号中得来自北魏建国之后,存在追称可汗的可能。① 东汉末年幽州东部塞外鲜卑有部落大人厥机,其子名“沙末汗”,与拓跋部沙漠汗的官号、官称都一样。见《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840页。② 《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3005页。③ 《魏书》卷一《序纪》,2页。④ Sir Gerard Clauson,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e-Thirteenth-Century Turkish, p. 569.⑤ 最早提出这种联系的是胡三省,见《资治通鉴》卷七七胡注,2459页;白鸟库吉据此论证第一推寅即推演,见《东胡民族考》上编,123页;中国学者中有代表性的,见马长寿《乌桓与鲜卑》,185-186页。⑥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278页。一定是面对这一年代上的差互矛盾,所以田余庆先生在《拓跋史探》的两个地方,分别以两个推寅与推演相勘同,见《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年,147页、220页。⑦ 吐谷浑的长子名吐延,吐延很可能就是推演的另一种译写。⑧ 这种把檀石槐时期的西部大人日律推演(我认为日律是一种官号,与猗卢同源,亦即突厥时代之伊利,el是也),与拓跋先世的两个推寅联系起来的观点,在中外学者中影响很大。见K. H. J. Gardiner and Rafe de Crespigny, T’an-shih-huai and the Hsien-pi Tribes of the Second Century A. D., 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77, pp. 1-44. 与Gardiner 和 de Crespigny同校的Jennifer Holmgren,还根据这种相关性,提出两个推寅其实是根据同一个推演制造出来的,她还由此编制了全新的拓跋先世谱系。参看Jennifer Holmgren, Annals of Tai, Early To-pa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Wei-shu,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 19-20.⑨ 周伟洲:《敕勒与柔然》,169页。⑩ 高车十二姓有俟分氏,见《北史》卷九八《高车传》,3273页。俟分,很可能与诘汾是同一个辞汇。据《新唐书》,宇文氏本姓俟汾,音讹而为宇文,见《新唐书》卷七一下《宰相世系表一下》,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2403页。 13的。在南迁后的拓跋部的历史上,只有力微具有无比的重要性。①孝文帝太和十四年(490)八月,李彪、崔光等议五行历运时,说“然此帝业,神元为首”。②神元帝力微的突出功业与漫长统治,极有可能使他本人的名字,即他的官号(可汗号)或官号的一部分,变成草原上其他部落对他的酋邦或其本部的代称,并且使这种代称稳定和凝固下来。当然史料中找不到任何直接的证据说明拓跋曾经是力微的可汗号或可汗号的一部分(显然“力微”也应当是可汗号的一部分),但作如此推想的理由确实也是存在的。力微领导的拓跋部与中原政权发生正式交往,在魏元帝景元二年(261),自后往来频数,而《晋书》等史料中率皆以“鲜卑力微”相称,不见拓跋之号。甚至到西晋末年,刘琨上表提到猗卢,亦只称“鲜卑猗卢”③。即使此时拓跋部名已经行用于代北,其时间必不甚久。我怀疑,作为力微可汗号一部分的“拓跋”,是在力微时期成为整个部族的他称,而到力微死后才逐渐作为自称而成为拓跋部族正式名称的。这种情况与慕容、贺兰、乞伏的得名模式也完全一致。如果以上论证成立,那么,有关秃发、拓跋同源的说法,就明显是站不住的。河西鲜卑秃发部之得名,一定与自己部族历史上某位君长的名号有关,而与阴山地区的力微无关。这种名号恰巧重合以致部族名称重合,但汉字译写时以不同汉字以加区别的情况,在中古早期的北族社会里应当比较普遍。比如,《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记代人改姓,有叱罗氏、叱利氏、叱吕氏、叱卢氏,分别改汉姓为罗氏、利氏、吕氏、祝氏。④汉字译写成叱罗、叱利、叱吕、叱卢的时候,已经分明区别为四个名号,而进一步改成罗、利、吕、祝四姓,就完全看不出它们本来的同音同名关系了。其实,叱罗、叱利、叱吕、叱卢,极有可能是同一个突厥语词汇kül(唐人常译作“阙”)的不同译写。毗伽可汗碑里记有Kül Čor(唐人译作“阙啜”)、Kül Irkin(唐人译作“阙俟斤”)⑤,更著名的例子是阙特勤碑里的阙特勤(Kül Tigin)。在这三个用例中,Kül都是作为官号,分别与三个不同的官称(啜、俟斤、特勤)结合而成为三组专门名号。Tekin解释kül的意思是“人名”⑥,恐怕是不确切的,kül作为美称,首先是官号,当然可能也演化成一级官称。叱罗、叱利、叱吕、叱卢作为四个部族的的名称,其得名模式,很可能与前文讨论过的乞伏、贺兰等等一样,都来自官号kül,当然各自所修饰的官称已无从考知。这种重复在北族社会里本来并不奇怪,但若是译成同样的汉字,① 姚大力:《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复旦学报》2005年第2期。姚大力先生在此文中论证《魏书》所记力微生年之提前,以及作为最高游牧君长的可汗称号始于力微,都不是我能够赞同的。不过他论证的起点是强调力微对于拓跋历史的重要性,这无疑是可取的。② 《魏书》卷一○八之一《礼志一》,2746页。③ 《晋书》卷六二《刘琨传》,1684页。④ 《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3007-3013页。⑤ Talât Tekin, A Grammer of Orkhon Turkic, p. 246.⑥ Talât Tekin, A Grammer of Orkhon Turkic, p. 353.14则容易使人误会为同部同族,这应该是译成不同汉字的主要原因。这种有意识的纷歧,恰恰能够准确反映北族社会部族结构的实际面貌。秃发与拓跋的关系,当作如是观。其实拓跋作为美称或官号,在后来的突厥政治体中,也还可以找到用例。比如他钵可汗的可汗号“他钵”①,其实就是[to:g beg]的异译。西突厥有“他匐十姓”②,“他匐”,也是[to:g beg]的异译。魏晋时期鲜卑诸部的部族名,明显是以某个官号加[beg]官称构成一组名号的,除了拓跋、秃发、乞伏以外,还有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乙弗部。蒲立本构拟弗的早期中古音是put, 与伏、匐相近③。据李珍华、周长楫,弗的中古音是bǐuət,亦与伏、匐相近④。乙弗很可能与刘卫辰所居住的悦跋城之“悦跋”是同一个词,因为这个时期汉字“悦”和“伊”在翻译外族名氏时可以互用,如北魏的伊力氏,又作悦力氏⑤。北魏宣武帝时立伊匐为高车王⑥,伊匐,与乙弗、悦跋是同一个词。在青海的乙弗部之外,拓跋鲜卑的代北集团中,也有一个以乙弗为名的部落。《北史》卷四九《乙弗朗传》:“其先东部人也。世为部落大人,与魏徙代,后因家上乐焉。”⑦《魏书》记载北魏初年有“乙弗部帅代题”⑧,北魏有乙瓌、乙浑等,皆出于其部。这两支乙弗各自为部、各自得名的过程,大概类似于拓跋与秃发。姚薇元把他们放在同一个姓氏里考索⑨,似乎认定二者是同源异流,其实他们并不相干。《魏书》另列羽弗氏,陈连庆怀疑羽弗即乙弗异译⑩。根据我们前面对部族得名偶然重合问题的讨论,即使羽弗与乙弗是同一个北族词汇的不同翻译,它们各自所指代的部族也未必相同。北朝内入北族的姓氏,通常都是其所属部族的名称。号称鲜卑的姓氏中,还有拔拔氏(长孙氏)、他骆拔氏(骆氏)、俟力伐氏(鲍氏)、柯拔氏(柯氏)等等;高车诸部,有黜弗氏、斛拔氏(贺拔氏)等等,其部族名称明显带有[beg]一词,其构词形式与拓跋相类,其得名方式,很可能也相去不远。特别显著的例子是俟力伐氏(鲍氏)11,俟力(俟利)是一种普遍见于中古北族的官称12,必为美称无疑,亦必具有官号功能,而俟力(俟利)与伐(beg)① 《周书》卷五○《异域传》,911页。② 《旧唐书》卷九七《郭元振传》,3046页。③ Edwin G. Pulleyblank, Lexicon of Reconstructed Pronunciation in Early Middle Chinese, Late Middle Chinese, and Early Mandarin, p. 99.④ 李珍华、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192页。⑤ 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81页。⑥ 《北史》卷九八《高车传》,3275页。⑦ 《北史》卷四九《乙弗朗传》,1810页。⑧ 《魏书》卷二《太祖纪》,20页。⑨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160-165页。⑩ 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86页。11 隋代《郁久闾伏仁墓志》中,提到伏仁的曾祖“俟利弗”,俟利弗即俟利发的异译。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图版五九九号。12 俟利发,很多突厥学家认为即eltäbir,但是蒲立本(Pulleyblank)认为这个对译“在语音上不严格”,因而持怀疑态度。见其所著《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 Asia Major, new series, IX, 1962),中译本,潘悟云、徐文堪译,中华书局,1999年,10-11页。我认为,俟力(俟利)很可15结合,既构成新的官称,也可以作为官号使用。突厥语[beg]一词在魏晋时期的北族特别是鲜卑诸部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意义,于此可见一斑。至于以[beg]为美称而取作名字的(中文译名的最后一个字是跋、拔、发、弗、馛、伏、伐等等),就更加普遍,不胜枚举了①。三、部族得名与部族政治体的发育卜弼德(P. A. Boodberg)总结游牧组织及个人得名的七个来源,其第三项即是official titles,特别是部落首领在游牧国家组织(如单于庭、可汗庭等等)里的政治职位。②Lindner在他那篇讨论游牧部落定义的著名论文中,明确指出游牧部落的Identity来自其政治首领。③Golden也说,当游牧部落组织发生政治重组的时候,其军事领袖在决定整个集团的Identity方面变得至关重要,尤其表现在部落名称上面,比如奥托曼(Ottoman)得名于部落首领Osman(Ottoman源于Osmanlı,而Osmanlı是首领名Osmân加上了一个后缀-lı,意思是“Osmân的民众”)。④可见许多研究者早就注意到,游牧部族的政治体名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政治体的政治领袖。问题在于,游牧政治体政治领袖的名称,又是如何获得的呢?根据我们对内亚民族政治名号分化问题的研究,游牧政治体的政治领袖,在获得某一新的政治职位时,他的称号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新称号中,既包含了他所担任的新职务(官称),也包含了专属于该政治领袖个人的新美称(官号)。新的官称与官号,共同构成了该政治领袖的Identity,然而其中最重要的成份是官号而不是官称。本文前面对拓跋及其它魏晋时期鲜卑诸部得名由来的研究,也显示了部族首领的官号转化成为部族名称的普遍情况。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中古时期北族部族得名的一种机制:部族首领的官号,成为人们称呼该首领的主要名称,官号转化为该首领实际行用的名称;该部族首领的名称,又成为外部世界(与该部族相对应的其它游牧部族及农耕社会组织)称呼该部族的主要名称,经过一段时间,起于他称的这一名称最终为该部族内部所接受和认同,从而凝固成为该部族的正式名称。举一个例子,吐谷浑正式成为部族名称,在吐谷浑之孙叶延时。 据《宋书》:“(叶延)自谓曾祖弈洛韩始封昌黎公,曰:‘吾为公孙之子,案礼,公孙之子,得氏王父字。’命姓能与突厥时期也很常见的伊利是同一个词,即突厥语之el,意为国土。① 我怀疑汉晋之际北方部族较低级别的政治体首领,被记作“大人”、“酋大”、“帅”等等称谓的,其原型很可能就是beg之类的词汇。② Peter A. Boodberg, Two Not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Frontier,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1, No. 3/4 (1936), p. 306. 此文后收入Selected Works of Peter A. Boodberg, pp. 240-264.③ Rudi Paul Lindner, What Was a Nomadic Trib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 24, Issue 4 (Oct., 1982), p. 701.④ Peter B. Golde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Turkic Peoples, Wiesbaden: Otto Harrassowitz, 1992, p. 5.16为吐谷浑氏。”①这显然是以华夏传统附会吐谷浑部族之得名。根据我们的研究,吐谷浑与暾欲谷是同一个词,即Toñuquq,而Toñuquq作为北族的一组官号,是由暾(即吐,ton)和欲谷(即谷浑,juquq)两个官号联合构成的。②吐谷浑在世时,其部落由其名称(即官号)已暂时获得吐谷浑之名,不过这很可能仅仅是他称,而不是自称。吐谷浑去世后,也许周围诸部对吐谷浑部的称谓并没有改变,原来的他称由此得以强化,促使吐谷浑部族内部开始接受这一称谓,并使之变成自称,到叶延时候才正式予以确认。与此相应,拓跋、秃发、慕容、乞伏、乙弗、贺兰诸部的得名,也大致走了同一路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从三世纪后期吐谷浑率领他的部落远徙青海,到八世纪中期慕容兆即位,近五个世纪的时间内,吐谷浑共传十九代二十六主。③然而,经历了这么多的政治首领,内部结构及构成必已发生众多变化的吐谷浑政治体,却始终保持了“吐谷浑”的国族名号。也就是说,吐谷浑之后的二十五任首领,都没有能够把自己的Identity(无论是个人的名字、官称还是官号)作用到其政治组织的Identity之上。中古时期其它北族的政治体也有类似的情况,看不到一个已经以某一名号为世所知的部族,会因为新的政治首领而改换其部族名号。这说明,部族名号既有随部族政治首领的改变而改变、富于变化和不稳定的一面,又有在某一政治体内长期延续、相当稳定的一面。这种相互对立、却明显共存于北族政治传统之内的两面性,又当如何理解呢?我认为,北方部族政治传统中的这种两面性,并非同时共存的,它们分别是部族政治体的政治发育处于不同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研究国家形成理论的学者,特别是其中的文化人类学家,都同意早期社会政治体演化过程中,从较低级别如氏族(clan)或群队(或译作游团,band),经部落(tribe)阶段,向部落联盟(tribal confederacy)或酋邦(chiefdom)演进,最后上升到原始国家阶段,并不单单是数量的累积和规模的扩大。每一阶段的演进,都涉及社会内部构造与政治权力关系的重组。Krader指出,群队阶段社会统一的宗教表达方式,明显不同于国家阶段社会统一的表达方式;国家阶段的区域统一也不同于群队阶段的区域统一;比起简单社会来,国家阶段社会控制的技术,在功能和意义上都有显著的变化。④Krader还举出成吉思汗大札萨对于牧民家庭事务的干预,说明国家阶段,政府增大了权力和责任,家庭相应地减少了自治权,因而可汗统治① 《宋书》卷九六《鲜卑吐谷浑传》,2371页。② 罗新:《再说暾欲谷其人》,《文史》2006年第3期。③ 周伟洲:《吐谷浑史》附录一与附录二,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④ Lawrence Krader, Formation of the Stat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68, pp. 108-110.17的后果便是家庭不再是帝国中的帝国(an empire within the empire)。①文化人类学家把酋邦或原始国家之前的社会阶段(群队和部落阶段),看作平等社会(Egalitarian society)。②平等社会同时也是分散社会(Segmentary society)。③而分散社会的政治结构是不稳定的。Service指出,平等社会在血缘系统上维持较久的联系,氏族结构相对稳定,但是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却十分不稳定,几个氏族为了某种共同的目标(仪式、节日和战争)会暂时联合起来,但第二天就可能分崩离析,回归分散状态。④即使同为分散社会,在部落和群队两个阶段,社会内部的构造又有不同,比如,“氏族在部落社会中的地位就不如世系群那么重要”⑤。只是在这两个阶段,都不存在真正有权的政治职位,首领仅仅是个人的、为某一具体缘由而设的、charismatic型的,首领仅仅是某种个人影响,某种顾问。⑥东汉乌桓“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无世业相继”⑦,“大人”是凭借个人才干推选出来的,其政治权力不能世袭,主要功能对外是作战,对内则是调解利益纷争。显然这里只有平等社会的特征,还没有进入酋邦阶段。⑧在平等和分散社会里,政治权力是不稳定的。用Service的话来说:“权威与平等必不相容,因为真正的权威依赖于等级制度(hierarchy)。”⑨只有进入酋邦和原始国家阶段以后,等级制度和永久性的社会分层才得形成,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也才趋于稳定。前面所讨论的部族名号的两面性,即既有富于变化和不稳定的一面,又有在某一政治体内长期延续、相当稳定的一面,所反映的恰恰是平等社会向酋邦和原始国家过渡时期,在不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其相互对立的不稳定性与稳定性,所对应的正是不同社会阶段政治构造的基本特征。部族名号的迁改无常,是因为部族首领的政治权力没有制度性的保障,而且部族政治体本身也常在聚散生灭之间。东汉乌桓“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⑩,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较为稳定的部族名号,反映的是较为高级的政治体发育阶段,这个① Lawrence Krader, Formation of the State, p. 92.② Elman R. Service, Profiles in Ethnology, New York: HarperCollinsPublishers, 1978, pp. 4-6.③ 关于分散社会的研究和表述,除了本文列举的Service的论著以外,还请参看Paul Dresc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urse Events Take in Segmentary Systems, American Ethnologist, Vol. 13, No. 2(May, 1986), pp. 309-324.④ Elman R. Service, Origins of the State and Civilizatio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Evolu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75, p. 65.⑤ 易建平:《部落联盟与酋邦――民主•专制•国家:起源问题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66页。⑥ Elman R. Service, 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62, p. 103.⑦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2979页。⑧ 谢维扬认为这些记载所反映的东汉乌桓已经处于较发展的酋邦阶段,见所著《中国早期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55年,508-509页。⑨ Elman R. Service, Origins of the State and Civilizatio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Evolution, p. 53. 这里借用了易建平对这句话的翻译,见前引易建平书,168页。⑩ 《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列传》,2979页。 18时候,世袭权力和等级制度保证了单一政治体的内在凝聚,社会分化使政治结构的稳定能够超越个体的生命周期,制度化的权力交接方式(继承制度)保证了政治体的连续和统一。①从这个意义上说,越发达、越高级的政治体,其内在结构的稳定就越持久。魏晋时期鲜卑诸部在名号上所反映出来的稳定的一面,说明这正是鲜卑诸部的政治发育达到较高阶段、发生转折的时期,因而对于北方各部族的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时期。从本文前面的研究可以知道,魏晋鲜卑诸部得名所自的那些部族领袖,都可能处在该部族政治发展史上某个特定的时刻。“乞伏可汗托铎莫何”的时期,陇西鲜卑的政治发育还远远不能与后来的西秦国家相比,但是他统一了陇西鲜卑各部,率领陇西鲜卑在陇山前后立足,因此他才是领导了陇西鲜卑走出部落阶段、进入酋邦时代的部族英雄。莫护跋当然比不上后来慕容廆的功业显赫,他那个时期辽东鲜卑的政治发育也无法与前燕建国时期的慕容部相提并论,但是,很可能正是莫护跋开创了慕容部的酋邦时代。如果我们前面有关拓跋得名于拓跋力微可汗号的猜想是有道理的,那么与乞伏、慕容的例子就非常契合。正是力微在位期间,拓跋部走出了部落阶段,从而揭开了拓跋部酋邦时代的新篇章,对北魏直勤制度的考察已经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②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是不是本人的Identity(主要是官号或官号的一部分)竟然发展成为部族名称的那些人物,基本上也都是把本部族带出部落阶段并开启酋邦时代的英雄呢?给本部族的Identity打上最鲜明印迹的人,是酋邦时代的第一批英雄,而不是后来那些以各部族为主体的国家的创立者,这是我们应当特别留意的。现在已知的魏晋鲜卑诸部,其得名差不多都在魏晋之际。这是不是说明,魏晋之际才是鲜卑各部的政治发育发生重大飞跃的时刻?我认为,有两种历史因素对于鲜卑诸部的政治发育影响最深。首先是檀石槐的军事大联盟。史籍所见第一个鲜卑高级政治体,是汉末檀石槐所建立的规模巨大的军事联盟③。但这个联盟随着檀石槐的死去而解散,说明这个政治体的性质显然还不是较发展的酋邦或原始国家。但是,檀石槐死后他的儿子曾经短暂继位,说明世袭制度的存在,这已经不再是部落阶段的特征。而且,史书所谓“自檀石槐死后,诸大人遂世相袭也”④,又证明檀石槐的政治遗产对于草原部族政治发育的影响,是何等深刻而持久。我们看到草原上鲜卑诸部久已积蓄的政治能量,正在转化为鲜卑部族政治体发育和演化的强大动力。檀石槐当然不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启动者,但他和他的大联盟的出现,无疑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在檀石槐之后,深刻影响了鲜卑各部政治发育的另外一个历史因素,就是① Elman R. Service, 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p. 146.② 罗新:《北魏直勤考》,35页。③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179-188页。④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引《魏书》,838页。 19田余庆先生在《拓跋史探》中重点关注的乌桓。幽州长城地带的乌桓早在东汉末年已经形成几个重要的政治集团,据《三国志》:“辽西乌丸大人丘力居,众五千余落,上谷乌丸大人难楼,众九千余落,各称王;而辽东属国乌丸大人苏仆延,众千余落,自称峭王;右北平乌丸大人乌延,众八百余落,自称汗鲁王。”①这时的幽州乌桓政治体已经处在发达的酋邦阶段,很快就要进入原始国家了。虽然幽州东三郡乌桓遭受曹操的毁灭性打击而中止了政治发育进程,但从这些高级政治体流散出去的种种政治和文化因素,帮助了社会及政治发展相对落后的鲜卑,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田余庆先生所揭示的拓跋鲜卑与乌桓在代北地区的长期共生。②从十六国北朝鲜卑诸部的发展概貌推测,魏晋时期鲜卑诸部的政治发育,不是个别部落、个别地区的偶发现象,而是遍地开花、杂采纷呈的。部落与部落之间,酋邦与酋邦之间,原始国家与原始国家之间,以及鲜卑与乌桓之间,鲜卑与其它北族之间,重组、融合的历史浪潮席卷了一切,改造了一切。等到拓跋珪建立北魏时,在拓跋鲜卑统一的旗帜下,已经整齐地排列着此前二百多年间为各自部族的前途而奋力打拼的鲜卑各部的人民。曾经的部族结构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正在变色的历史印记,偶尔让他们回忆起祖先的光荣。为数不多的印记中,来自早先部族名称的姓氏,是他们赖以记忆各自部族历史的重要凭借。可是,这些多音节的、不符合华夏传统的姓氏,在不久以后也将会被放弃,而代之以华夏式的姓氏,并附以崭新的、与炎黄血统相联系的谱系清单。草原部族的后代与草原历史的联系,至此已经几近于无。而那些即将被放弃的姓氏,即以前草原上各个部族的名称,与魏晋鲜卑诸部那些开创了大时代的马背上的英雄们之间的联系,慢慢地也会被时间的烟尘所遮盖。① 《三国志》卷三○《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834页。② 田余庆:《拓跋史探》,108-203页。 20
  16. 崔之元:陈元,格林斯潘,渝富模式
    经济 2011/01/24 | 阅读: 1632
    上周四,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当选中央电视台2010年年度经济人物。他获奖的原因是带领国开行创建“开发性金融”。所谓“开发性金融”,是相对于原来不计成本的“政策性金融”而言的,它既要支持国家的重大政策,又要获得适度的市场盈利。而重庆,则是国开行“开发性金融”的最早试验场。因此,陈元的获奖感言专谈重庆,也就可以理解了。陈元说:“十年以前我到重庆谈工作,会见了重庆市的一个领导,重庆当时是刚建的直辖市,周围都是农村,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明显。但是呢,重庆市要建成一个中央的直辖市,成为西南地区经济的领先的城市。所以我就对他讲,如果你能够把重庆市从一个城乡差别非常大的农村地区为主的工业城市,把它转换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兴城市,我就对全国的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城市化有了信心,因为重庆将是个带领和象征,它能够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之后我们签了150亿贷款,很快,这是第一步起步,我们后续大的贷款陆续地投进去,重新迅速开始了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呢,重庆已经在祖国的西部成为经济最发达,基础设施建设得最好的城市之一了”。陈元这里说的“重庆市的一个领导”,就是时任副市长的黄奇帆。而国开行和重庆合作的最精彩案例,就是渝富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末,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重庆国有企业亏损严重。黄奇帆2001年由上海调来重庆,当时重庆1000多家国有企业欠工商银行157亿贷款。黄奇帆牵头组织重庆市国有渝富公司与工商银行协商,渝富公司以账面价值的20%一次性买下坏账。经过五六年的重组改造,重庆国资增值六倍,现在工商银行可能想同意渝富以20%买断坏账有点低,当时若要40%的账面价格更好。但不论工行还是渝富公司,都是中央或地方的国有企业,因此初始定价问题的敏感度没有那么强烈,当年的谈判并不困难。因此,重庆市国有企业能够迅速剥离坏账,能够重振旗鼓,实现市场竞争中的增值。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后,国有化(哪怕被认为是暂时的)成为美国救市的主要措施。为什么?担任18年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的解释最有意思。他认为,美国复苏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很多银行的有毒资产不能从资产负债表中迅速剥离。原因在于,私人股东认为“有毒资产”的目前市场价格太低,不愿卖出,要求政府以模型价格购买,而政府认为正是由于模型价格出了问题才导致金融危机,所以不愿意用太高于市场价格来购买银行坏账。格林斯潘说,如果银行本身国有化或部分国有化了,“有毒资产”定价难题就可以被绕开了:这就像钱从一个人的左口袋转到右口袋,初始定价并不象私有那么重要。格林斯潘的解释有助于我们理解重庆渝富公司与工商银行得以迅速达成坏账定价的原因。但渝富公司成立时仅有10.2亿元注册资本金,是连20%的工行157亿元坏账价格也付不出的。正是国家开发银行向渝富公司提供了17亿元“开发性金融”贷款并担任渝富公司财务顾问,才使重庆国企通过渝富公司剥离歉工行坏账成为可能。正如陈元曾在另一个场合所说:“重庆‘渝富模式’是开发性金融与地方政府合作,成功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国有企业改造的典型案例”.
  17. 《经略》2011年第1期(创刊号)
    期刊专递 2011/02/22 | 阅读: 1560
    陆游诗曰:位卑未敢忘忧国。《经略》本着这一精神来到世间。 自己来办一本电子杂志,这个想法来自于发起者们对2010年发生的诸多事件的观察和反思。我们发现,我们所面临的世界正逐渐被一张大幕笼罩,而这张大幕就是舆论一致的媒体。报刊、电视、网络,不同形式、不同背景的媒体,不仅设置...
  18. 戈平: 亨廷顿评美国政制的中世纪传统
    政治 2011/02/26 | 阅读: 1643
    弗罗伊德说,作家真正的灵感一生只有一次。作家作品等身,总有一本是代表作。亨廷顿的代表作公认是《变迁社会的政治秩序》,出版于1968年,1996年重版,2006年又由耶鲁大学再版,自由主义大师福山写序,称这部书是20世纪下半世纪的政治学经典,研究的广度和分析深度少有匹敌。福山认为此书一出,斩杀了西方战后的现代化理论, 现代化的研究失去主心骨,至今乱成一团。本文选介作者对美国政制来源和性质的看法,不仅是因为美国学者论美国有趣味,   而且是因为什么是现代化的问题原来如此一言难尽。     1        美国与西方现代化的不同道路     5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试图总结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经验,这些理论家认为英美优先成为现代强国,英美历史经验是现代化的榜样,成为现代化理论的基础.。 亨廷顿认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误解,英,美和欧洲大陆国家由于前提不同,现代化过程走的是三类不同的道路。    欧洲大陆国家以法国为典型,首先通过君主制中央集权来使国家权力合理化,合理化的标志是国家统一,行政效率,机构简化。由于大陆国家在农业时代封建割据,教会和贵族掌握地方权力,分散的权力保护多元的既得利益,自然不利工业,国防和制度的现代化。只有国家权力集中后才能压制教会,贵族和地主的分散抵抗,推行统一的政策,推进现代化。法皇路易十三在1630年宣布,在教会和国家之间,”我更加对国家负责”,被后人认为是欧洲现代国家的诞生日。以后普鲁士,瑞典,西班牙等等大陆国家都开始君主集权,依靠中央权力才能建立常备军,限制教会贵族的权力,推行法律改革,建立现代国家行政机构。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起初也像大陆一样君主集权改革,但受到议会的抵制,最后国家权力集中到议会手里,从此议会便高于国王,国家集权和现代化主要由议会推动。     美国并没有经历同类的政治制度现代化。17世纪的清教徒移民将当时英国都铎王朝的制度带到北美殖民地,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权重,依赖民兵,行政与立法和司法职能的混合,国王和议会的互相制衡,代议制,政府和社会结合的观念等等。此时英国本土却经历了“光荣的革命”,修改了旧宪法,产生新宪法。美国爆发独立战争,是因为北美殖民地坚持都铎时代的宪法体制,与建立集权宪法的英国议会发生冲突。独立后的美国宪法保留了都铎制度的框架,并一直延续至今,“今日美国政治制度的独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古老。”  2  现代化并非整体和同步     战后现代化理论的要点是认为国家现代化是一个同步过程,经济,教育,政治,国防等一齐推进才有现代化。 亨廷顿解剖了欧美各地现代化的过程,指出现代化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为权力建立,机能区分,和扩大参与的不同领域,欧美社会不同,在这些领域的改革大不相同。     如前所述, 欧洲大陆国家由于封建割据是现代化的主要阻力,现代化首先是中央集权化,宣传君权神授,以从教会和贵主手里夺权。英国也是由下到上集权,但国家权力集中于议会,英国议会本身的改革也表现了权力国家化的过程。英国原来国王代表全国,议员代表地方利益,议员被要求住在所代表的地区,并由地区支付议员薪俸。而在集权过程中,议会修改了法律,不再要求议员住在选区,薪俸也与地方脱钩,议员职业化,形成议会式中央集权。而美国则将英国改革前的旧制度写进1787年宪法,固定下来。类似都铎时代,美国政制至今实行双重代议制,总统代表国家利益,议会则代表地方利益。美国议员必须居住在选区是政治和法律规定。    3 欧洲的分权和美国的混权   在中世纪的欧洲,对应于分散的社会,国家的权利和机能也是分散和混合的,例如都铎王朝的政治机能架构是混合的,一个机构可能承担几种职能   一种职能可能又分散在几个机构中,制衡有余,分权则不足。向工业社会过渡的17-18世纪,以国家主权建设为标志,英国权力向中央集中,而政府职能机构则进行专业化区分,以提高行政效率为。     美国则保持了都铎旧制,国家大权分散,而具体行政职能则由几个机构分享而不是区分,这是美国式制衡的含义。美国宪法强调分权制衡,却带来影响政府效率的代价。亨廷顿引用Pollord话来证明:“美国私人企业的效率高,而政府效率低,原因就是制衡理论;这使美国政制对许多美国精英也是没有吸引力的。”  美国的司法复核制度,也是起源于都铎王朝,当时英国司法和立法的职能在法院和议会是混合状态,旧时议会又是法院,同时兼有立法,司法,和行政功能。法国议会也类似,而西班牙则是法院兼立法功能。英国光荣的革命之后,议会集权建立,司法和立法混合功能消除,司法不得干预立法决定,所谓三权分立,实际是议会的行政权力为主,即所谓行政吸纳。   而美国则保持了都铎时代的混合状态,法院一再通过司法复核手段否定立法,干预立法过程。欧洲人对美国法院和律师地位之高,难以理解。而大法官又是由总统提名,而总统府又有相当多司法,立法和否定立法的功能,美国行政,立法和司法之间的关系用三权分立来形容是不准确的,实际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前现代政治。如Dowse所言:“英国封建国王和议会之间的关系,比现代英国制度更像美国总统和议会的关系。” 美国总统被称为民选皇帝,也是这个道理。 4 群众参与的差别     在大众参与方面,美国走在西欧前面。欧洲是先有权力改革,政府机能专门化分工,改造社会后,才逐步扩大人民参与。      欧美现代化道路区别一个原因是军事压力和社会冲突情况的不同。16-17世纪,欧洲大陆最长的和平只有三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内战和国际冲突中度过。战争刺激了国家建设的必要。统一权力,压制地方和宗教势力,提高行动效率,增加税收,这些需求使欧洲各国优先开展权力集中和提高政府职能效率的工作。     英国的权力国家化起初也是由于海上备战的需要,以便增加税收,提高对外战争能力。由于英吉利海峡的保护,英国军事压力较小,最终国王与议会在主权问题妥协。而北美殖民地主要治安威胁是当地印地安人,加上殖民点分散,当地居民的民兵就足以应付,所以美国很晚才建立常备军,也无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的动力。 另一个原因是社会关系的差别。16世纪的欧洲大陆国家充满内部冲突,法国30年内发生三次内战,西班牙,日尔曼也是宗教和诸侯斗争不停。而英国都铎时代由于玫瑰战争削弱了贵族势力,王朝和贵族通过联姻等手段改善关系,社会比较和谐,为成为英国历史的黄金时代。直到17世纪发生清教徒与国教之间冲突,出亡到北美的清教徒将都铎时代的政制带到北美,由于宗教,阶层和社会地位的大致平等,美国人采用了英国的旧制,“分裂的社会没有中央集权无法生存,而共识社会无法生存在中央集权下。”(P125)弱势的中央,自然地方坐大,给予基层更多参与机会。反之,由于社会分裂,欧洲必须先解决内部矛盾,压制冲突, 所以大众参与程度是长期渐进的过程。    现代化不是一个整体。美国的例子可以说明一个社会可以一方面很现代,一方面很保守。政体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的,而不是互补的。 一方面的稳定反而可以是促进另一方面的变化的前提。(P132)   美国的现代社会和都铎式政体的结合,使欧美的自由和保守概念的内容完全相反。欧洲自由主义支持中央集权,先是君主,然后是人民,认为政府是推动社会改革的中坚力量,而美国自由主义则支持一种古老的权力分散制度。这是基于社会较平等和外部安全压力低的殖民地社会的惯性。亨廷顿指出,今天美国外部安全变得脆弱,而内部的种族和阶级分化加剧,也许美国要学习17世纪的欧洲,补上中央集权和职能专门化的课,来应付国家安全和社会改造的任务。保尔,肯尼迪也提出美国要考虑修改建国早期的制度,以适应变动中的社会。软实力推手奈依也感到美国两年一次的大选, 影响美国外交战略的执行。果如此,美国模式就要大变了。     5  独孤的美国模式   美国被认为是现代革命的开创者,认为法国革命直到十月革命都是她的连锁反应,亚,非,拉的现代化斗争也被认为是继承美国革命。但美国革命性质是独立战争,而且是脱离母体的国内战争,而不是社会革命。独立战争时的美国与面临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和经济革命的新兴国家差别很大,亨廷顿认为两者相关性很小,可借鉴的作用自然少。   美国又被认为是“第一个新民族国家”,因此值得新兴国家学习。但如前述,美国是个“新社会,旧国家”。而大多数新兴国家面临“旧社会,新国家”的环境,与美国建国时条件不同。例如拉丁美洲各国,独立后大部分仍然继承了旧时代的封建社会制度,美国政府在那里推行选举,代议制,多元宪制主义等等目标,结果造成弱势政府,不能胜任改造旧社会的任务,反而造成独裁的军政府上台。至今,美式民主在拉美大部分地区都不成功,反而滋生反美情绪。亨廷顿对欧美比较研究的结论是,现代国家的历程,议会制和一党制国家很多,美国式国家其实很少,欧洲人一直觉得美国的企业模式很吸引,但政治模式则少人羡慕;新兴国家更值得值得借鉴的是欧洲大陆模式,先政府现代化,然后扩大大众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不是同步对应关系,政治改革和革命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现代化各领域有先有后, 没有统一模式。   响应亨氏的结论,可以联想很多,例如“范式改革”理论认为,变革也可能是旧范式的复兴,就如文艺复兴,新柏拉图主义,和新托马斯主义等等思潮,美国政治的旧瓶装新酒,可以说是“吾道不孤。” 
  19. 孔寒冰:解读一个历史盲点——国际妇女节的起源
    历史 2011/03/06 | 阅读: 1349
    世间上有很多事情非常奇怪,整天地挂在人们的嘴上,也许太熟悉了,人们反道不在意它到底是什么了,比如经济、政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等。本文要讲述的则是另外一个例子,即国际妇女节的起源。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人们都知道它起源于1909年3月8日。在这天,美国芝加哥市的女工为了争取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而举行了盛大的游行示威。第二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上,被中国人誉为“国际妇女运动之母”的克拉拉•蔡特金提出建议,把这一天作为国际妇女的节日。这项建议被一致通过,于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也被称为三八节)就诞生了。我国的史书中,文章里,甚至台历上,总之凡有文字记载的地方都这样写着的。     然而,我说这种讲法的每一句都是错的,您信吗?不信,那您就听我从头道来。          三个疑问          十多年前,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选定的论文题目是克拉拉•蔡特金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国际妇女节起源的这种说法至少有三个疑点。     首先,为什么最早庆祝国际妇女节的时间并不是在3月8日?     世界上第一次庆祝国际妇女节发生在欧洲。1911年3月19日这天,欧洲一些国家的劳动妇女举行庆祝活动。在德国,各地的劳动妇女举行争取选举权的集会,仅柏林一地就有5000多名男女工人参加。其它国家,如丹麦、奥地利、瑞士等国也有近百万劳动妇女举行了集会和游行。1912~1915年间,每逢3月19日这一天,蔡特金都在国际妇女书记处的机关刊物--《平等报》上发表文章,纪念国际妇女节。国际妇女节的庆祝活动之所以选在这一天,是为了纪念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劳动妇女和工人反对梯也尔反动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国民自卫军大炮阵地而举行的武装起义,这一起义导致巴黎公社的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1919~1921年的国际妇女节的庆祝日子都选在3月5日这一天。列宁于1920年和1921年发表的《迎接国际妇女节》和《国际劳动妇女节》两篇纪念文章都是在3月4日。选在这一天庆祝国际妇女节,是为了纪念被列宁称为“始终是一只鹰”的罗莎•卢森堡。卢森堡1871年3月5日出生于波兰,后来成为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之后,被德国反动派杀害。1922年蔡特金在《国际新闻通讯》上发表的《国际共产主义妇女节》一文中说,“国际共产主义妇女节开始于3月5日卢森堡生日这一天,她无畏和天才的生命被凶手残害了,但她的精神永驻我们心间。她的工作和战斗永远激励我们。”蔡特金所讲的国际共产主义妇女节,指的就是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纪念国际妇女节的活动。     其次,为什么国外对国际妇女节的起源还有其它不同的说法?     前民主德国学者路易丝•多尔纳曼在其1957年出版的《蔡特金传》中说,“美国社会主义妇女1910年2月举行了一次争取平等权的社会主义妇女日。由于受这一事件的鼓舞,克拉拉想到确定一个日子,每年在这一天团结一致地反对压迫者和战争挑拨者各国妇女,为争取和平而举行游行。她同凯尔•敦克尔一起向大会提出了世界闻名的决议案,建议制定国际妇女节,作为争取平等和和平的斗争节日。”不过,在该书1989年第五版中,多尔纳曼则完全改变了说法,只写蔡特金和敦克尔提出的决议案本身的内容,不再提与美国的妇女运动有什么关系了。     另一名民主德国学者卡林•鲍威尔在《克拉拉•蔡特金与无产阶级妇女运动》一书说,“人们从哥本哈根妇女会议关于国际妇女节的讨论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蔡特金把妇女节理解为反对日益增长的修正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特别是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中的影响的一种手段。”     洛塔尔•贝托尔特等民主德国学者1965年在《德国工人运动大事记》中写道,“克拉拉•蔡特金和其他妇女代表建议各国学习美国社会主义妇女,每年举行一次妇女日。这一天主要应该用来进行争取选举权的鼓动工作,并应具有国际性质。”     美国学者菲力普•方纳则提出,“国际妇女节之所以选择在3月8日,是因为在1908年星期日这天,在多数都是社会主义者的纽约市纺织工会的女工领导下,纽约劳动妇女举行了一次示威游行。几百人聚集在曼哈顿东部低地中心的卢特格尔斯广场,要求选举权和建立织工工会。这次示威进行得非常成功,引起了海外社会主义妇女的注意。蔡特金早已获悉此事,于是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建议,把这一天作为妇女节。”     前苏联学者祖波克在其主编的《第二国际史》中指出,“蔡特金和德累斯顿左翼社会党人代表凯尔•敦克尔提出的第二个决议案获得一致通过……决议案最后部分建议各国妇女社会党人按照同各国社会党和各工会组织达成的协议,每年庆祝特定的妇女节,其目的应是争取妇女选举权而斗争。”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参加哥本哈根会议的美国代表团在报告美国妇女运动发展时讲,“美国女工在争取普选权的斗争中第一次度过了妇女节—1909年最后一个星期日。”     上述关于国际妇女节起源的种种观点是否正确暂且不去管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它们与中国所熟悉的那种说法大相径庭。     最后,为什么在中外有关美国历史的书籍中并没有1909年3月8日芝加哥女工举行游行示威这一事件的记载?     在这方面,美国人写的书自不必提,最奇怪的还是中国学者写的书,由著名美国史专家写的《美国通史简编》就是一例。该书虽然在附录的大事记中记载1909年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可是在正文中却只字未提。这绝不是偶而的遗漏,因为有些意义远不如国际妇女节的事件在书中都被提及了。     看来,要紧的还是搞清楚国际妇女节到底是为什么而设立的。          克拉拉·蔡特金          蔡特金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都知道她是国际妇女节的倡导者,称她为“国际妇女运动之母”。她的著作和中外有关她的传记、文章非常多,邮电部还先后于1960年和1980年两次发行纪念她的邮票。可是,这一切都是表面上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位朋友在为我与导师合著的《克拉拉•蔡特金年谱》写的书评中说,“就像一块祖宗牌位,晚辈们知道她的名字,却不一定了解她的生平,更不敢斗胆去评论她的是非,尊敬和崇拜已经足够了。而我国后生甚至……完全没有弄清楚蔡特金是她娘家姓还是婆家姓。”这并非言过其辞,事实也真地是如此。     所以,要弄真正弄清楚国际妇女节的来历,有必须先了解一下克拉拉•蔡特金其人。     克拉拉•蔡特金原名叫克拉拉•艾斯内,1857年7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比锡附近的一个叫维德劳的小山村。她父亲叫哥特弗里德•艾斯内,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并兼作教堂的风琴师,笃信基督教。她母亲叫约塞芬•维塔勒,其父是德国和意大利混血商人的后裔,曾作为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侍卫官。特殊的家庭环境不仅使约塞芬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继承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成为德国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哥特弗里德和约塞芬于1855年结婚,此前他们各有一次婚姻经历,克拉拉是他们所生的三个孩子中的老大,她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打小时候起,克拉拉从父亲那儿接受了良好的文化和艺术教育,但在政治信仰方面却受母亲的女权主义思想影响很深。1872年,为了使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哥特弗里德和约塞芬决定举家迁往莱比锡市。当时,莱比锡不仅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且也是女权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的中心。克拉拉进入了由德国女权运动领导人施密特夫人创办的女子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中,克拉拉不仅受到了良好的教师职业教育、积极参加妇权主义运动,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接触了社会主义运动。而引导克拉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正是后来成为她丈夫的奥西普•蔡特金。奥西普•蔡特金,1852年生于俄国敖德萨的一个富人家庭。但是,在民粹派运动的影响下,奥西普在大学期间就参加了反沙皇专制统治的活动,受到当局的追捕,流亡到德国,在莱比锡与德国社会民主党建立了联系,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克拉拉读书期间通过俄籍同学与奥西普相识的,很快地被他的博学和革命经历所吸引。通过奥西普的引荐,克拉拉开始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革命活动并且大量地接触马克思主义,“到了1878年毕业时,克拉拉已经献身于社会主义事业了”。于是,她不顾一心想将她培养成教师和资产阶级女权主义者的母亲和师长的反对,毅然地走上了革命道路。1878年10月,被称为“铁血宰相”俾斯麦颁布了迫害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非常法令”,奥西普被德国当局驱逐出境。已经与奥西普建立起深厚感情的克拉拉先是在国内坚持革命活动并于1881年正式加入了德国社会民主党,接着在1882年离开德国去找奥西普。她先后到了奥地利、意大利、瑞士,最后在法国蒙马特尔的贫民区的一间破旧房屋里找到了奥西普。     就这样,一对为了追求革命理想、献身社会主义事业而背井离乡的恋人,结成了异国伉俪。重新想见之时就是克拉拉和奥西普结结婚之日。没有任何装饰,没有任何仪式,没有喜庆宴会,也没有亲朋好权参加。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对共同事业的追求的基础之上,用物质是无法衡量的。克拉拉和奥西普抛弃了一切形式上的东西,为了保留克拉拉的德国国籍,以便将来能顺利回到德国进行革命工作,他们甚至连正式结婚手续都没有办理。因为按着古老的罗马法,一个女人要与外国人结婚就得必须改变自己的国籍。尽管如此,克拉拉还是采用了奥西普的姓,从此称克拉拉•蔡特金。1889年1月,奥西普去世后,人们就把克拉拉直接称为蔡特金。蔡特金—这个对全世界来说都不朽的名字,实际上是一位俄国革命者奥西普、也是克拉拉•艾斯内丈夫的姓!          设立国际妇女节是争取妇女选举权的一项措施          1889年盛夏,国际社会主义者齐聚巴黎,建立了第二国际。还没有完全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摆脱出来的克拉拉不仅被选入筹备大会的组织委员会,而且在大会的第六天以柏林女工代表的身份走上讲台,就《妇女劳动问题》发言。针对当时国际工人运动以男性为主,并且主要是为了男性这种排斥女性的特点,蔡特金在发言中指出,妇女的解放同全人类的解放一样,最终必将是劳动从资本中解放出来的事业,各国社会民主党人要把无产阶级妇女作为战友接纳到自己的战斗队伍当中。大会根据她的发言,通过了《关于劳工立法的决议》。     1890年“非常法令”废除后,蔡特金携带两个孩子返回了德国,先在德国社会民主的狄茨出版社工作,1892年受该党委托主编妇女双周刊《平等报—为维护妇女权益的杂志》(简称《平等报》)。这个刊物实际上是德国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领导中心,而蔡特金无疑是重要的领袖。为了从组织上将各国无产阶级妇女团结起来,1907年8月,在蔡特金等人的倡导下,第一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在德国的斯图加特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15个国家的59名代表。会议根据蔡特金提出的关于加强各国有组织的妇女之间联系的建议,决定成立从属于第二国际的国际妇女书记处,并选举蔡特金为书记,《平等报》被定为国际妇女书记处的机关报。蔡特金在会上发言指出,如果没有妇女的积极参加,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妇女代表会议应当建议即将召开的第二国际斯图加特代表大会通过一项决议,责成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在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中,也提出妇女选举权的要求,以便吸引广大劳动妇女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会议接受了蔡特金的建议,并且委托她把这些在第二国际斯图加特大会上提出来。     在随后召开的第二国际斯图加特代表大会上,蔡特金作了《妇女选举权》的报告。她提出,“无产阶级迫切需要为妇女获得充分公民权而斗争,女性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符合无产阶级的切身利益……妇女获得选举权是无产阶级妇女目标明确地参加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先决条件。同时,它能大大促使人们如同对男性无产者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那样去热情地唤醒、联合和教育女性无产者。”斯图加特大会在根据蔡特金的报告通过的决议中,宣布支持妇女代表会议提出的各项要求,表示“各国社会党人有责任为妇女选举权的实现而坚决地斗争。”     在把妇女选举权的要求写入第二国际代表大会的文件中之后,蔡特金进一步提出,更为重要的是无产阶级,特别是是无产阶级妇女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具体行动实现妇女的选举权。所以,1910年8月在第二国际哥本哈根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蔡特金以国际妇女书记处书记的名义在哥本哈根主持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来自17个国家的1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无产阶级妇女如何争取选举权的问题。会上,蔡特金起草了一份《关于争取妇女选举权基本原则的决议案》,并希望能以德国代表团的名义提交给会议。但是,德国代表团在讨论它的时候发生了分岐。齐茨夫人等主张用温和的言辞,在决议案中不要锋芒毕露,以免招致资产阶级的镇压。蔡特金和敦克尔等人则认为这是改良主义主张。结果,齐茨夫人等拒绝在决议案上签名,提交给会议的决议案上署名是“克拉拉•蔡特金、凯尔•敦克尔及其同志们”。在表决时,英国代表主张不提妇女的普选权,只要求妇女有限的选举权。最后,会议以90票赞成、10票反对通过了这个决议案。     这个决议重申了上届妇女代表会议提出的关于妇女选举权的基本要求,为此还规定了若干争取妇女社会平等和政治解放的实际宣传鼓动的措施,要求各国社会主义妇女要充分利用在本国已经取得的各种选举权利,如地方自治机关的选举权、伤病互助会的选举权利等等。然而,其中最重要的、也是直到今天仍在起作用的一项措施,就是国际妇女节的确立。决议说,“各国无产阶级有觉悟的政治组织和工会一致同意,各国社会主义妇女每年要有一个自己的节日,其目的必须是帮助妇女获得选举权,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并连同整个妇女问题一起对待妇女选举权的要求。妇女节必须具有国际性和认真地筹备。”     国际妇女节就这样出现了。不难看出,它是作为争取妇女选举权的若干措施之一提出并确定下来的,与特定的历史事件,尤其是与所谓的美国芝加哥女工1909年3月8日的游行示威并没直接联系。          把国际妇妇节定在3月8日是为了纪念俄国妇女在二月革命中的斗争               前边已讲过,最初庆祝国际妇女节的日子并不是3月8日。那么,到底什么时间和为什么将国际妇女节定在每年3月8日呢?在用了很长时间查找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之后,我发现,将国际妇女节最终定在每年的3月8日,并不是纪念美国芝加哥女工1909年的斗争,而是为了纪念俄国劳动妇女1917年在二月革命中的斗争;提出这个建议的也不是蔡特金,而保加利亚女共产党人。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彼得格勒女工响应布尔什维克委员会的号召,举行庆祝国际妇女节的示威游行,并且参加了有9万男女工人进行了罢工,为支援女工的斗争,彼得格勒全市工人举行了政治总罢工,接着转变成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专制制度的武装起义。二月革命因此爆发,统治俄国长达300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俄国近代史上新的一页开始了。     1921年9月9~15日,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在莫斯科举行。28个国家的82名代表出席。蔡特金出席并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保加利亚代表提出,为了纪念俄国女工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的英勇斗争,把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家劳动妇女节。会议采纳了保加利亚代表的建议,一致通过决议,将3月8日这天定为国际妇女节。从此,各国无产阶级妇女每年在这天都以不同形式庆祝自己的节日,只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其目的不仅仅是争取妇女选举权了。     从1922年开始,苏联的《真理报》、共产国际执委会机关刊物《共产国际》、《国际新闻通讯》在3月都开辟专栏,介绍国际劳动妇女节和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以及生活与工作情况。比如,《真理报》1922年3月8日这一天出版的国际妇女节专栏,刊登了一些著名的工人运动活动家的文章,其中除了蔡特金的《国际妇女节》之外,还有柯伦泰的《保护女工的统一战线》,文科索娃的《共产党和国际妇女节》,洛佐夫斯基的《西方女工和工会》等。     关于国际妇女节,蔡特金在她晚年的著作《列宁给全世界妇女的遗教》中写道:“国际共产主义妇女节是团结劳动妇女的革命力量来争取保卫她们的日常利益、通过社会主义而获得自由的一个重要因素。1910年在第二国际的哥本哈根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会议上决定每年举行国际无产阶级妇女节。这个决议是在1905年沙皇俄国的卓有成效的伟大革命运动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莫斯科群众性罢工和街垒战的自发力量的影响下提出的。……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在“面包、和平和自由!”的口号下在巷战中举行了忠实于自己的革命本质的国际妇女节。由于布尔什维克在企业、工人区和兵营里的耐心细致的准备工作,群众在同沙皇武装力量的斗争中得胜了。可见,国际妇女节在俄国已经成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出发点,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来就发展成为向自己提出更高得无比的目的和具有更重大得多的世界历史意义的十月革命。”          国际妇女节与中国的妇女运动          在我国流行甚久的关于国际妇女节起源的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实际上,国际妇女节的传入与中国妇女运动的广泛开展是联在一起的。     国际妇女节1924年首次从苏联传到了中国。这年3月5日,广州《民国日报》刊登了一篇社论,题目是《庆祝国际妇女日》。社论中全文引用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了社论“庆祝国际妇女节”,转引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传单“三月八日国际妇女日”。这份传单说,“妇女日是由一千九百0九年美国社会主义妇女团体发起,倡之者为女国际共产党领袖栉琼,一千九百0十年,妇女社会主义第二次国际会议开于丹麦京城,决议为世界的令节,广为遵守。”这是我国最早关于妇女节起源的说法,这对后来有相当大的影响。     1925年3月8日,北京的《晨报》在一篇关于国际妇女节纠偏活动的报道中说,“今日之国际劳动妇女节,系一九0     九年美国妇女共产党领袖紫芝根女士(Clare     Jeitlin)所创一九一0年在丹麦京城开会,就决定以三月八日为国际妇女节。”这与广州《民国日报》的说法是一致的。在1927年国际妇女节之际,全国各地许多报刊都开辟专栏,登载介绍国际妇女节的文章。广州《民国日报》3月8日的“妇女节特号”发表了古有成的《三八纪念与妇女界应有的努力》,洽光的《“三八”节的意义和应有的工作》。《妇女之友》第29期刊登了《国际妇女节宣言》等等。     上述这些文章虽然正确地指出了国际妇女节是蔡特金在哥本哈根第二届妇女代表会议上倡导的,但是,没有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且还认为这次会议直接就将国际妇女节定在每年的3月8日。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蔡特金的名字也是随着国际妇女节一起传入中国,不过译得很不规范,如栉琼、紫芝根、紫根托、紫根特等。不仅如此,人们还把她当成了美国人,使用女士这种称谓。中国人虽然知道蔡特金是国际妇女节的首倡者,实际上对她并不了解。     30年代之后,中国人民对国际妇女节起源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突出地表现在提出了设立它的原因上面。1938年3月8日,《新华日报》出版了“三八节特刊”,发表了史良、邓颖超、卢竟如、杨朔、杨慧琳等人的文章。史良在文章中写道,“我们想起革命巨人蔡特金女士所以提倡的‘三八’作为国际劳动妇女节,是因为一九0九年美国有一大批劳动妇女,曾经举行过自由平等的示威游行。她认为,这是妇女大众空前的解放运动,不但有着历史上的价值,同时也可以把这个节日当作激励全世界各国妇女走上民族解放道路的巨浪。”史良的观点奠定了确立国际妇女节是为了美国劳动妇女争取自由平等斗争这种说法的基础。以后人们对此又不断地补充,1948年,胡耐秋在纪念蔡特金诞辰90周年写的小册子《蔡特金》中,就比较详细地说,“一九0九年三月八日,美国劳动妇女在芝加哥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所以一九一0年在丹麦京城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二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中,蔡特金即建议:规定三月八日为国际妇女节,得到大会一致通过。因此,蔡特金的名字就和三八国际妇女节分不开了,她被称为‘国际妇女运动之母’。”     对于国际妇女节的这种不准确的说法一直延续至今。人们重视的只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怎样纪念国际妇女节,却不在乎它的来龙去脉是否正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1928年开始,中国人民对蔡特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表现,把她的名字译成蔡特金,其它不规范的译名逐渐消失;明确地指出她是德国人;把她誉为“全世界劳动妇女底伟大领袖”、“革命巨人”,称她是“同志”等。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比较重要的,一是1927年苏联为纪念蔡特金70寿辰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出版了许多关于蔡特金生平事业的传记文章;二是1928年7月,邓颖超参加完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之后,去看望了蔡特金并与她进行了交谈。所有这些,都是有助于中国人民对蔡特金的了解,加深对蔡特金的认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国际妇女节起源看法上的偏颇丝毫没有影响中国广大妇女利用纪念这个节日来开展妇女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下,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代表大会的宣言还规定了“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进女权之发展”,孙中山还对民权主义中包括男女平权做了明确的说明。为了开展妇女运动,国民党中央执委会设立了妇女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妇女运动在国共两党的联合领导下拉开了帷幕,最初的舞台是当时中国国民革命的发源地--广州,纪念国际妇女节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     为了引导妇女投身国民革命,国民党妇女部决定1924年首次在中国公开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事前,国民党妇女部发布通告:“公启者,三月八日为国际妇女日,全世界妇女咸于是日举行大团结示威运动。中国妇女界久受压迫,在此日自当应声而起,以图解放。广州妇女界在此日应有所表示,以警醒妇女群众,使同趋于联合奋斗之一途。本会妇女部有鉴于是,谨召集广州市妇女各团体,于此日举行热烈示威运动……”     3月5日下午,各女校及女界团体代表在执信学校大礼堂召开了庆祝“三八”节筹备会,会议商定了游行办法、时间及路线、并决定3月7日品2人在广州市内乘汽车散发传单,向市民做广泛宣传。为了保证女学生届时能够参加大会,妇女部请教育厅向所属各校发了通知,并通知市内军警保护。     经过周密的准备,3月8日上午10时,广州各办妇女在第一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国际妇女节的纪念会。各女校学生、各界妇女团体共计2,000多人参加。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何香凝主持了大会并且作了精彩的演讲。她讲述了“三八”妇女节的重要意义,号召广大妇女们团结起来,投身国民革命,争取解放。何香凝的演说深入浅出,充满激情,对听众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廖仲恺先生也发表了《国际妇女日的性质》的演说。大会期间,会场上嘹亮的口号此起彼伏,“打倒外国帝国主义!”“解放中国半殖民地之地位!”“解放妇女所受资本主义制度的压迫!”“要求妇女劳动权、平等教育权、平等工价权、女子参政权及一切妇女应得之权!”“排除纳妾和一夫多妻制度!”“要求女工保护、生育保护、儿童保护的立法!”“八小时工作!”等等。与会妇女群情激昂。    会后,按原计划,与会的女学生和各界妇女高举国旗、校旗游行。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从第一公园正门出发,经省长公署、财政厅,惠爱东路、越秀路、东堤、西堤、丰宁路、惠爱西路,回到第一公园。与此同时,上海丝纱女工协会也召开了庆祝会。     第一次庆祝“三八”妇女节的活动,提出了反帝反封建和妇女解放的口号,表明了中国妇女运动已经成为中国社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蔡特金和“三八”妇女节就与中国妇女运动紧密相连,中国妇女每年都要隆重庆祝国际妇女节,以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任务为中心来推动妇女运动的向前发展。
  20. 朱苏力:自然法、家庭伦理和女权主义
    法律 2011/03/13 | 阅读: 4504
    西方学者对这部文学经典有很多法理学的或有法理学意义的解释,在当代中国比较有影响的大致有三种。
(1) 2 3 4 ... 123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