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61 62 63 (64) 65 66 67 ... 178 »
文章
  1. 孙昌武:喻禅与喻诗
    文学 宗教 2009/02/16 | 阅读: 1746 | 评论: 1
    禅宗所推动的诗歌创作构思与审美上的根本原则的改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顿悟“清净自性”,追求无思、无念的境界,通过般若“知”“见”,体悟到自己的绝对,达到清净自性的发展与复归,这是对主体的认识与肯定;再一点是基于对“平常心”的肯定,强调自心的随缘应用,认为“绝对”即在人生日用之中,把绝对的“自性”与相对现实“人性”等同起来。
  2. 贺雪峰:理解农作
    社会 2009/02/17 | 阅读: 1118 | 评论: 1
    很多人对农村的想象,依然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肩挑人扛,农民因为农作的艰辛而饱含沧桑。但是,当前农作不仅需时较少,而且体力劳动不重,农作变成了按季节展开的一项相对轻松的劳动,而非我们过去所常想象的艰辛场面。

  3. 黄纪苏:让公民社会催生当代的、中国的文艺形态
    艺术 2009/02/17 | 阅读: 1038 | 评论: 1
    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形态的时候,要有一个为我所用、容纳万流的气度胸襟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试验态度。传统的东西不能简单放弃或继承,西方的东西不能简单拿来或否定。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得具体地、一样一样地复兴,没有细节和片断就只是一句空话。中国未来的文化艺术形态的生长,需要一种健康的公民社会的支撑,这里产生的艺术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4. 孟凡贵:“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
    环保 2009/02/17 | 阅读: 1248 | 评论: 1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北方陷入了持续的、规模空前的恶性水源危机。十河九干、大河断流、地下水位大尺度下降;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长时间以来,主流认为,“气候变暖变干、工业用水增多、森林植被减少”等因素是“大水荒”的主要成因。通过深入的量化研究,本文否定了这些成因。
  5. 田锡全: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经济 2009/02/18 | 阅读: 1818 | 评论: 1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中共中央1953年秋在粮食分配和流通领域采取的一项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来发展成为包括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等在内的一整套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体系。统购统销既是一个涉及农产品购销问题的经济政策,又是一个影响全局的根本政策。统购统销的实行被称为继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工作之后新中国财经战线上的第二次大战役,其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粮食流通领域和经济领域。
  6. 王汎森:谈史语所八十年
    历史 2009/02/20 | 阅读: 1264 | 评论: 1
    1927年,蔡元培先生等人主持创办了中央研究院,其中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傅斯年先生的主持下,发掘安阳殷墟、整理大内档案、调查全国方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49年,史语所作为“中研院”的一个部门迁台。
  7. 唐君毅:談中國佛學中之判教問題
    宗教 2009/02/23 | 阅读: 1704 | 评论: 1
    (為中國文化學院哲學博士班及台灣大學哲學碩士班講)
    一﹑佛學之入中國之因緣
    二﹑判教之價值
    三﹑吉藏﹑智顗﹑法藏之判教
    四﹑法華﹑華嚴二經之對比問題
    五﹑佛性有惡與否之問題
    六﹑圓教之標準及法性無明之即與不即問題
  8. 陈占彪:九十年代以来传统文化热之考察
    社会 2009/02/22 | 阅读: 2176 | 评论: 1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传统文化的复兴几乎是与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是同步的,以此为开端,这种传统文化热徐徐升温,直至今日形成一种波澜壮阔之势。
  9. 吴飞:梁漱溟的“新礼俗”一一读梁漱溟的《 乡村建设理论》
    书评 2009/02/22 | 阅读: 1161 | 评论: 1
    梁先生在承认自己的错误时,主要否定了自己忽视中国的阶级状况的问题,认为这是他输了的地方。但是对于伦理本位却仍然坚持。
  10. 梅葆玖:我们能为京剧再兴做些什么——京剧艺术家梅葆玖访谈
    戏剧 2009/02/22 | 阅读: 1403 | 评论: 1
    京剧今天的萧条,它内在原因究竟是什么?
  11. 楼宇烈:康有为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思想 2009/02/21 | 阅读: 1242 | 评论: 1
    本文仅就康有为在近代社会变革时期,对于传统儒学所做的适应时代环境需要的变革和利用、它的形式和特点,以及他对于吸收西方文化与保存传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做一些简要的考察,作为我们今天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时的借鉴。
  12. 曾亦:论丧服制度与中国古代之婚姻、家庭及政治观念
    历史 2009/02/21 | 阅读: 2660 | 评论: 1
    从对中国社会影响至为深远的丧服制度出发,探讨中国古代婚姻、家庭及相关政治观念的真实情形。
  13. 梁漱溟: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
    思想 2009/02/21 | 阅读: 1301 | 评论: 1
    1920年讲于北京大学,次年出版之旧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即以此三条路向或云三 种人生态度为其立论之本,谓儒家、佛家之学从人类生活发展变化历史途程上看,实皆 人类未来文化之早熟品;瞻望前途,中国文化即将在最近未来复兴于世界。自己既归宿 于儒家思想,且愿再创宋明人讲学之风——特有取于泰州学派之大众化的学风——与现 代的社会运动融合为一事。其详具见原书,兹不多及。后此我之从事乡村运动即是实践 其所言。
  14. 老田:韩丁笔下的张庄——中国乡村变革中的自组织困境
    社会 2009/02/21 | 阅读: 1454 | 评论: 1
    韩丁通过他的著作,追溯了张庄半个世纪的历史演变,几乎每一次,都是在张庄表现很差的时候都让韩丁给碰上了。
  15. 王治河:以平常心看待后现代主义
    人文 2009/02/21 | 阅读: 1342 | 评论: 1
    后现代不反对科学,它抵制的是科学的霸权、科学的霸道,也就是科学沙文主义。
  16. 赵启正:浦东开发"软成果"的启示
    经济 2009/02/19 | 阅读: 1396 | 评论: 1
    将担任中国全国政协会议发言人的国务院新闻办前主任赵启正日前为香港天大研究院网站撰文,回忆他在上海的经历,尤其是浦东开发的启示。他认为,上海浦东开发,除了一系列的硬成果之外,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经验,得到了更加重要的软成果,为未来中国其他地方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而现在是对这些软成果进行总结提高的时候了。
  17. 温铁军:改革开放30年“三农问题”的三个维度考量
    社会 2009/02/19 | 阅读: 1537 | 评论: 1
    《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温铁军。
  18. 王青:赤松子神话与商周焚巫祈雨仪式
    宗教 历史 2009/02/19 | 阅读: 2835 | 评论: 1
    赤松子由于自焚升天而成为古代最著名的雨师,其专名渐渐变成掌祈雨的巫师的通用名,历代雨师均有可能被称为赤松子,所以其事迹也在慢慢丰富。
  19. 吴晓江:在欧洲反思中国城市“仿欧风”
    建筑 2009/02/20 | 阅读: 1467 | 评论: 1
    佛罗伦萨主教堂建造历时165年,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为120年,举倾国之力营造较快的凡尔赛宫也耗费16年。现代主义建筑的源头代表作伦敦水晶宫采用钢铁、玻璃等新材料和新工艺,仅花4个月就建成。现代主义建筑象征的艾菲尔铁塔,由二三百个工人在17个月内建成。
  20. 高科技血泪:关于美泰血汗工厂的调查(续)
    科技 2009/02/18 | 阅读: 1384 | 评论: 1
    继美国劳工委员会09年2月的调查报告发布后,美国科技业行业组织“电子产业公民联盟(EICC)”相继宣布,准备对“血汗工厂”——为惠普、戴尔等五大巨头生产键盘和打印机外壳的东莞美泰塑胶电子制品厂——的工作环境展开调查。对EICC发布的消息,惠普、戴尔等五大巨头昨日均努力撇清与“血汗工厂”的干系,并表示将对此事展开调查。
« 1 ... 61 62 63 (64) 65 66 67 ... 178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