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时间顺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 205 »
文章
  1. 朱苏力:城市与法律
    法律 2013/08/05 | 阅读: 1574
    哪怕是自觉应务实保守并忠于中国普通民众的知识分子,其法律观、正义观和道德观事实上也可能与受农业传统无形约束的普通民众的观念有重大分歧。如果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不注意在两者之间保持足够张力,不努力理性地沟通两者,不注意妥协,而只是迷信自己认为普世的价值,两者的矛盾和冲突不无可能激化,直至导致灾难性后果。但一味的迁就民粹,也同样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同样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2. 郭松义:清代的社会变动和妇女的思想行为--写在《清代妇女史》前面的话
    历史 书评 2013/08/07 | 阅读: 2299
    有清一代,朝廷旌表的节妇、烈妇、贞女人数竟高达百万以上,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但是,如果说上述情况反映的就是清代妇女在婚姻和贞节行为中的全貌,那也不是事实。有的学者就认为: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传统贞节观正受到严重的挑战。
  3. 李文海:《聊斋志异》描绘的官场百态
    文学 2013/08/07 | 阅读: 1736
    蒲松龄生活的时代,主要是清初顺治、康熙年间。到他的晚年,开始进入"康乾盛世"。这时清统治渐趋稳定,人民却照样遭受着各种各样难以挣脱的苦难。所谓的康乾"盛世",决不是老百姓的极乐世界和幸福天堂,人民不过是像鲁迅所说,生活在一个"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已
  4. 丘成桐:数学与生活
    科技 2013/08/08 | 阅读: 4215
    演讲稿。丘成桐 194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83年获菲尔兹奖。1979年后,丘成桐先后创建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所、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浙大数学中心和清华数学中心。现任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国际顶尖数学杂志《微分几何杂志》主编。
  5. 朱苏力:法律人思维?
    法律 2013/08/08 | 阅读: 7416
    批判和拒绝"法律人思维"却全不是批判和拒绝被错误概括为法律人思维的,诸如严谨、务实等法律人的必备素质。相反,中国法学院必须花更大气力来继续推动和实现其教育的转型,像法律人那样思考--其实是行为;文本阅读,法律推理(类比推理),法律解释,教义学分析,也必定且应当在法学院教育中占据足够重要的地位。法学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法律人有能力应对那些超出眼下的常规,必须个别应对但长远看来可能具有一般意义的问题。
  6. 福岛核电站污水泄露问题系列报道:污染范围正在扩大
    环保 2013/08/12 | 阅读: 1373
    福岛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在核事故两年半后仍无法控制灾难规模。此前东电称2011年6月之后再未向海中排污,并于7月22日首次向外界确认,发现被污染地下水正向海中渗漏。日经产省估算,福岛第一核电站每天约300吨被污染的地下水入海。建防水墙未能生效,反导致污染范围扩大。
  7. 陈世雄:简论俄罗斯戏剧学的历史与现状
    戏剧 2013/08/13 | 阅读: 2293
    概述
  8. 杨桂萍:从西北地区的清真寺和道堂经济看伊斯兰教教派与门宦的组织模式
    宗教 经济 2013/08/14 | 阅读: 1984
    门宦和海乙制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但又超越家庭和社区,形成穆斯林-清真寺-拱北和道堂-门宦,或穆斯林-稍麻寺-教坊-海乙寺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门宦和海乙制比单一教坊制有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关系网络和更强的资源整合机制。
  9. 圣凯:论中国佛教对生产态度的转变
    宗教 经济 2013/08/14 | 阅读: 1687
    本文以佛教对生产的观念为线索,考察了中国佛教在经济方面的表现,说明了中国佛教对生产的态度所发生的从不掘地到不作即不食的转变,旨在从经济的角度揭示佛教中国化的具体表现和过程。
  10. 英特罗维吉:赞美上帝,缴纳税收—意大利的宗教经济
    宗教 经济 2013/08/14 | 阅读: 1739
    意大利不同宗教的“经营管理”:每年春天都需要做广告,需要与大众沟通,需要发动争取纳税人的宣传,因此,神职人员和世俗大众都会定期意识到宗教竞争的存在。
  11. 彼得·巴菲特:慈善--产业综合体
    经济 2013/08/14 | 阅读: 1320
    彼得·巴菲特为著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之子,上月发表文章批评慈善事业为"洗涤良心"--“坐拥正常人一辈子享用不完的财富,然后做慈善撒出一点点,保证自我感觉良好。但这只会维护现行的不平等体制。富人晚上可以睡个好觉了,其他人只能保证不造反。每每有人通过做慈善换取心安理得的感受,世界的另一端就会有人牺牲在不公正的体制之下。”
  12. 王英:30年来国内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述评
    宗教 经济 2013/08/15 | 阅读: 1671
    国内外学术界对该领域给予了一定地关注和探讨,但是由于相关文献的缺佚和第一手资料的零散性导致了目前的研究明显不足,可以说该领域仍存在许多学术空白点。
  13. 《经略》第二十九期目录刊首语
    期刊专递 2013/08/16 | 阅读: 1625
    本期的《经略》专题以阿拉伯政治变局为主题,但选文却并不单单集中在讨论2010年之后所冒出来"新问题"上,也着力讨论了巴以冲突这一"老问题"。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从一个更为完整的角度,深入理解中东,理解阿拉伯世界真正的困境,并借此为当代中国的未来走向提供一种警示。
  14. 殷之光:巴以冲突的历史语境与寻找中东政策的新话语
    政治 2013/08/16 | 阅读: 1640
    干涉主义在阿拉伯世界的表现,不仅仅在于直接的武力存在,更在于以金融和宗教甚至是文化力量介入的干涉方式。这种干涉主义,不能以简单的西方/东方,或者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文明冲突的二元对立方式区分双方。泛伊斯兰主义本身,便是在穆斯林世界内部所产生的干涉主义形式。另外,资本市场标准的单一化也是这种干涉主义在新时期的表现。
  15. 廉超群:埃及"革命"悖论
    政治 2013/08/16 | 阅读: 2291
    就内部结构而言,过去60年埃及表现出了三大特征:(1)政权借助安全机构统治国家;(2)政权通过建设庞大的官僚机构和推行经济补贴政策来稳固统治、收买人心;(3)中小地主阶级、新兴富裕商人阶级与官僚权贵利益绑定,通过寻租与出售土地资源获利,忽视工业化与基础生产力的发展。
  16. 孙力舟:从埃及二百年寻路看阿拉伯民族现代化的挫折
    政治 2013/08/16 | 阅读: 2025
    自从19世纪初埃及的默罕默德•阿里改革开始,各个阿拉伯国家现代化的"寻路"之旅已经持续了200多年。至今,整个阿拉伯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尚未找到既适合本国国情,又顺应世界大势,还能获得国内大多数人认同的现代化道路。
  17. 埃及动乱相关专家观点
    政治 2013/08/18 | 阅读: 1655
    观点综合
  18. 彼得·诺兰:中国、西方殖民主义与《海洋法公约》
    法律 2013/08/20 | 阅读: 2432
    近年来国际媒体大量报道南海争端,着眼分析中国对自然资源可能控制。西方极其关注中国南海,却忽略源自西方殖民史的庞大专属经济区,这个对比引出了国际媒体的性质和西方公众观点形成途径的问题。
  19. 现代自觉与文化重构--《弥散与生成》国际研讨会发言辑要(上)
    艺术 2013/08/20 | 阅读: 1603
    2013年3月16~17日、24~26日,《弥散与生成:潘公凯个人作品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在今日美术馆和北京大学召开。海内外知名学者四十馀人莅临,就潘公凯的艺术创作和学术成就、中国画笔墨的精神表达、"现代"自觉与文化重构、水墨艺术的当代呈现、跨界艺术的未来发展等议题展开商兑互动。右为各家发言辑要,根据会议录音整理,多经作者自加审定,少数联系不便者则由主编删存。汰去浮词,仍十馀万字,分两期刊布。
  20. 王绍光:中国特色也是一种普世价值
    书评 政治 2013/08/21 | 阅读: 2070
    《中国式共识型决策》一书试图用中国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决策过程。作者认为,在中国体制有问题时就要讲,但同时中国体制好的地方也得讲透。有优势不去利用认识的话,就有可能导致自废武功的局面出现,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 1 ...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