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 205 »
文章
  1. 福山:保守主义须重视政府作用
    政治 经济 2012/08/08 | 阅读: 1749
    接到为这个关于保守主义未来的系列文章撰稿的邀请时,我有些犹豫,因为我认为,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最需要的似乎不是一种新形式的保守主义,而是左翼思想的重塑。
  2. 冯象:美极了,珍珠--译经散记
    宗教 文学 2012/08/10 | 阅读: 1980
    所以归根结蒂,知识积累学术训练之外,译经靠的是生活经验、想象力、技艺和灵感(《信与忘/马尿、理性与译经》)。而所谓生活经验、想象力,首先是对社会苦难的关注。
  3. 贺雪峰:如何做到耕者有其田
    社会 2012/08/12 | 阅读: 1591
    改变农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耕者有其田,即谁在从事农业生产,谁就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村社集体的土地集中到耕者手中,且按耕种方便来形成耕作连片和适度经营规模。同时,保持村社成员耕种土地的权利。
  4. 李陀:“新小资”和文化领导权的转移--北岛《波动》序
    文学 2012/08/13 | 阅读: 3566
    尽管国家和资本非常强大,在中国当代文化的生产中颇为自信地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并且也都以政策和金钱的直接调控力或间接影响力,按照各自的需要试图控制文化之河的流向,但是,实际上,由于文化生产的上游下游所有环节都在小资精英的控制之下,不管国家和资本情愿不情愿,承认不承认,在今天,文化领导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移到新兴小资产阶级的手中。
  5. 孙振玉:谈我国周边的伊斯兰教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政治 宗教 2013/10/30 | 阅读: 3409
    我国境外毗邻着整片的穆斯林国家或地区,从中亚经南亚到东南亚,连绵犹如一弯新月,包围着我国的半边版图。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伊斯兰教新发生了各种现象,其中就包括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6. 刘承军:当影子登上历史舞台——拉美印第安人的觉醒
    历史 2012/08/14 | 阅读: 2357
    殖民主义的毒素远远没有得到清算。几百年来,印第安人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据秘鲁官方资料,该国贫困和赤贫阶层集中在在印第安人居住边远村落;大约79%的印第安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79.8%的印第安人仍然是文盲。
  7. 索飒:从“他人”到“我们”:拉美印第安人运动的崛起
    历史 2012/08/17 | 阅读: 2438
    有近4千万(相当于一个西班牙的人口)讲400多种不同语言的印第安人生活在拉丁美洲各个角落。在阿根廷、乌拉圭这样的移民国家里,他们是极少数;在墨西哥、智利、委内瑞拉等混血人口众多的国家里,他们是少数;而在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秘鲁这几个安第斯山国家里,他们分别占到了20%、40%甚至50%以上
  8. 王世达:美国全面调整阿富汗政策及其影响
    政治 2012/08/16 | 阅读: 1729
    阿富汗战争已历时10年之久,美国因深陷阿战国力严重消耗。奥巴马政府再度大幅调整阿富汗政策,在阿战略重点由"反恐至上"转为"地缘优先",并出台"新丝绸之路"计划。在美推动下,阿富汗形势面临重大拐点,并将对该地区安全及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9. 商伟:《儒林外史》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
    文学 2012/08/17 | 阅读: 2640
    鲁迅先生在他为叶紫的《丰收》所作的序文中曾经这样赞誉《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我们不必强做解人,自称懂得鲁迅心目中《儒林外史》的伟大之处,而无妨把这个判断当作一个问题提出来:这部乾隆中期的章回小说究竟因为什么而堪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10. 刘小枫:壬辰年祭卢梭
    思想 2012/08/18 | 阅读: 1912
    卢梭的在天之灵对我们说,不要一看到"专制君主"这个语词就以为指的是统治者,所谓"为了压制自由的专制君主,人们牺牲掉自己的趣味",指的是有才华的少数人受"炫耀的趣味"这个"专制君主"的支配
  11. 张新颖:T·S·艾略特和几代中国人
    文学 2012/08/19 | 阅读: 1758
    《艾略特文集》五卷(陆建德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出版,翻阅书页,触发我想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些诗文人事,连绵蜿蜒到今天,已经是历几代人而起起伏伏了;却都如在眼前,萦绕不去。
  12. 斯蒂格利茨: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作出全球性反应——对话
    科技 经济 2012/08/21 | 阅读: 2023
    德国记者吕布克与斯蒂格利茨的对话,译自《未来源自危机》(德国黎曼出版社2009年版,中文版即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一书。围绕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气候危机的原因和未来趋势展开,严厉批评美国政府和华尔街的不负责任,批判了新自由主义
  13. 大卫·哈维:公共资源的未来
    人文 2012/08/21 | 阅读: 2245
    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个体占有生产资料,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并在“自由、公平”的市场进行交换,是创造国家财富、服务公共利益最好的方式。马克思则让我们看到,这种经济体系实质上一方面是通过剥削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为资本所有者生产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工业体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劳动形式:集体劳动。这种劳动形式派生的对公共财产的权利也应该是集体的或者联合的。
  14. 郝时远:巴西印度能为中国民族事务提供什么"经验"?--评析"第二代民族政策"说之四
    社会 2012/08/22 | 阅读: 2154
    在"第二代民族政策"提出者举证的"国际经验"中,除了美国之外还有巴西和印度。就是说,巴西、印度也属于所谓"民族大熔炉"政策的"成功之国",其国内的种族、民族或族群矛盾没有"演化为民族分裂问题"。那么,巴西和印度在解决广义的"民族问题"中,真的有值得中国民族事务借鉴的经验吗?
  15. 李安山:国际学术视野中的非洲社会科学
    社会 2012/08/22 | 阅读: 1539
    非洲有许多优秀的社会科学家,他们知识渊博,视野开阔,立足于人类知识的构建并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塞内加尔的人文科学家迪奥普、肯尼亚的政治学家马兹鲁伊、尼日利亚的历史学家阿贾伊、埃及的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刚果金的哲学家姆丁贝和乌干达的文化人类学家马姆达尼等。
  16. 汪晖:世界政治制度中“代表性”的缺失(访谈)
    思想 2012/08/23 | 阅读: 3449
    汪晖教授应托马斯·迈耶尔教授的邀请为《新社会》杂志做了一次访谈,讨论演讲中涉及的一些问题。本文是访谈的翻译稿,汪晖教授本人对译稿进行了核对和修改。
  17. 凌文超:2011年秦汉史研究综述
    历史 2012/08/25 | 阅读: 1896
    政治史研究历来是史学研究中的重点。本年度秦汉政治史研究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传统政治史和思想史的成果渐多,祭礼研究勃兴,皆是值得关注的新动向。
  18. 刁书仁:洪武时期中朝外交中的“表笺风波”
    历史 2012/08/27 | 阅读: 1668
    洪武初年,明朝与高丽、李朝虽建立了宗藩关系,但由于朝鲜半岛政局动荡,复杂多变, 对明外交受其政局的影响,摇摆不定,致使明太祖朱元璋在与朝鲜的交往中猜忌心理不断加剧,屡屡制造表笺之祸。直到明成祖朱棣即位,中朝两国关系才开始进入正常稳定的发展时期。
  19. 郭存海:中产阶层兴衰的拉美启示
    社会 2012/08/29 | 阅读: 1504
    近年来,中产阶层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不仅发达工业国家遭遇中产阶层问题,甚至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产阶层也演变成一种挑战。传统上赋予中产阶层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正日益走向其反面,沦为一种不稳定因子。
  20. 鞠明库:明代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影响
    历史 2012/08/30 | 阅读: 1702
    明代的自然灾害对社会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一、造成了明代人口的大量减少和大规模迁徙;二、严重破坏了明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三、为明代政治演进提供了重要契机;四、影响着明代一些地区社会风俗的形成和流传。
« 1 ...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