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普通 按时间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6 17 18 (19) 20 21 22 ... 178 »
文章
  1. 邵巍:从一部电影的两个版本看西班牙战后历史
    历史 影视 2013/06/25 | 阅读: 2244
    同据佛朗哥自传的两个不同版本电影(1941和1950)从出产背景和电影内容中体现了佛朗哥独裁政府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变化和社会变革:从与纳粹联盟抨击美国并描述法西斯主义对共和国的胜利到顺应冷战潮流对共产主义宣战以向美国及其盟友示好
  2. 张承志:“最终为之迷恋的地方”
    书评 文学 2013/06/24 | 阅读: 2430
    弗朗哥的法西斯主义,主张唯一的天主教、唯一的西班牙语(其实是卡斯蒂利亚语)、主张彻底消灭共产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主张大西班牙主义。所以等到弗朗哥一命呜呼,西班牙迎来了民主化,半岛上每一个角落的语言都立即复苏了。在巴斯克甚至出现了铁血的分离主义,大名鼎鼎的ETA数十年一日用炸弹和手枪,搅得西班牙狼狈不堪。法西斯主义招致了全面的报复
  3. 陈柏峰:基督教传播与中国宗教再认识——从鄂南农村经验切入
    宗教 2013/06/21 | 阅读: 8359
    祖先崇拜可以对有限的生命赋予无限的意义,帮助农民突破人生的局限性,构成了中国农民的根本性宗教。其它各种宗教信仰大多只是农民临时求助的对象,属于辅助性宗教。农民最初信仰的是作为辅助性宗教的基督教,期望它解决他们人生遇到的问题,但基督教却会给他们一整套生活意义系统
  4. 李欧梵:永远的《今天》
    文学 2013/06/20 | 阅读: 2211
    回想《今天》杂志,我不禁又想到了波德莱尔的名言。当《今天》以油印的大字报形式第一次出现时,谁会预料到它竟然能如此持久?从二十世纪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反而我觉得我们生活的现在是短暂的,临时的,瞬间即逝。《今天》杂志已经成为历史上的里程碑。
  5. 林道群:座中多是豪英──《今天》100期憶舊
    文学 2013/06/20 | 阅读: 2136
    最近這幾年跟北島、李陀碰面、通信,一談起《今天》,他們總嘖嘖稱奇,覺得真真不可思議。二十餘年如一夢,杯籌交錯酒意朦朧,很多人很多事都記不起來了。北島說我最後生,命我不嫌瑣碎把記得的整理出來。
  6. 陆学艺:新中国社会学五十年
    社会 2013/06/19 | 阅读: 1676
    新中国社会学五十年
  7. 李猛:“社会”的构成:自然法与现代社会理论的基础
    社会 2013/06/19 | 阅读: 2249
    社会学的学科化,恰恰将决定现代社会主要特征的财产和国家等问题逐渐放逐到社会理论的边缘地位,反而着眼于从"共同体"的角度来判定一个现象或制度在何种意义上是"社会"的,但颇为悖谬的是,这种寻求真正"社会秩序"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导致了社会学本身的"去社会化"。
  8. 莱恩·穆勒森:从民主和平理论到强制性政权更迭
    政治 2013/06/18 | 阅读: 2110
    作者从阿拉伯之春和之前的颜色革命等政权更迭案例引出民主和平理论为这种政策和人道主义干预辩护的话题。在回顾民主和平理论的历史后,分析了民主和平理论存在的种种问题,随后追溯了该理论的康德哲学渊源以及它与当前国际局势的关系。
  9. 黄兴涛:新发现严复手批“编订名词馆”一部原稿本
    科技 历史 2013/06/17 | 阅读: 1941
    研读《植物名词中英对照表》这部严复当年批改的原稿本,一方面可以部分地见证严复多方面的知识兴趣和学问水准,其敢于断制的性格和注重多采用中国固有古雅文词的偏向,还有他对待此事较为负责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具体地看到了中西名词编订工作的难度、具体过程和审校特征,
  10. 巴迪乌:饱和的工人阶级一般认同
    政治 2013/06/16 | 阅读: 2873
    2006年的巴迪乌访谈。已汉译并校订,后附英文稿。“当你发现一个解放政治的序列已经结束时,就有一个选择:你可以在同一个政治领域继续下去,或是找到对忠诚的忠诚。”
  11. 卡尔·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三)
    科技 2013/06/07 | 阅读: 1548
    在这种经常出现的体验中,我们经常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或记忆)在"欺骗"我们吗?难道我确确实实亲眼目睹了超越自然的东西?我应该保持沉默,还是说出实情?
  12. 卡尔·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二)
    科技 2013/06/06 | 阅读: 1939
    人们猜想的外星人的形状表现出人们想象的失败和人类深深的焦虑。在所有的传说中,描述的生物没有一个会使人感到你在没有见过鸟之前,看到一个风头鹦鹉那样惊奇。原生动物学、细菌学或真菌学教科书充满了令人惊奇的事物,它们远远超过专门描写外星人绑架的作家所描述的最吸引人的故事的有趣程度。
  13. 陈映真: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
    文学 2013/06/05 | 阅读: 2090
    1977年10月发表于台湾乡土文学论战中,反击彭歌、余光中等人对乡土文学的攻击
  14. “坏血” —美国塔斯基吉梅毒实验案例
    医卫 2013/06/03 | 阅读: 3895
    该实验完全没有将实验目的、方法和可能的不良结果告诉受试者,没有把他们作为人来看待,而是看作豚鼠一样,完全不符合伦理学。该项目的好处可能是能够获得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的自然过程,为人类认识该病提供资料。患者进行治疗,但在研究中没有考虑给受试者提供治疗。
  15. 叶君健:西班牙战争中的中国勇士
    历史 2013/06/02 | 阅读: 2111
    上述一些"国际纵队"的成员,都不是政治家,绝大多数没有党派关系,但他们越过千山万水,到西班牙去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有的在前线牺牲了,有的终生残疾了,为的是什么?这对当今以"钱"、"权",以"潇洒走一回"为人生理想的人形动物,是无法理解的。
  16. 高放:也谈西班牙战争中的中国勇士
    历史 2013/06/02 | 阅读: 1863
    读罢《光明日报》3月1日刊登的老作家叶君健同志的《西班牙战争中的中国勇士》一文,令我想起许多难忘的往事,拟对叶文作些补充和订正。
  17. 陶飞亚:传教士中医观的变迁
    医卫 2013/06/01 | 阅读: 1923
    最初,耶稣会士尚能对中医平等视之,但此后评价日渐走低。鸦片战争后,教会医院兴起,医学传教士广泛批评中医医理,轻视中医业者,普遍质疑中医的价值。民国后,教会大学医学院为传教士深入研究中医提供了条件,中国西医对中医的介绍也纠正不少传教士对中医典籍的误读。尤其是一些医学传教士因在华日久并与中医同究医道,在互动中渐以"同情的眼光"认识中医。
  18. 商伟:学问的背后应该有更大的关怀
    文学 2013/05/31 | 阅读: 2818
    还是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对过去时代的文学做出回顾和思考。不是简单地拉郎配,一对一地类比和影射,或在知人论世的经验层次上,对小说人物做出分析。但要有一些更大的关怀,这些关怀直接或间接、也或多或少地会体现在学术里面,否则,我们就辜负了今天这个天翻地覆的时代。
  19. 卡尔·萨根: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一)
    科技 2013/05/30 | 阅读: 3743
    世界著名科普作家临终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20. 2012中国内地癌症统计资料
    医卫 2013/05/29 | 阅读: 2824
    我国近20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资料称,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
« 1 ... 16 17 18 (19) 20 21 22 ... 178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