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普通 按阅读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 178 »
文章
  1. 李玉敏:《盛京时报》关于"九一八"事变报道评析
    历史 2012/05/06 | 阅读: 1673
    《盛京时报》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报道,最初在字里行间及具体技术手段的运用上显现出为日本侵略行径进行辩解的意图;之后则逐渐加大对国民政府的丑化和批评,以及对国际舆论的片面性宣传。这种具有倾向性和选择性的报道,使该报失去了作为新闻媒介本应有的基本特征;而对国民政府应对无力的批评则契合了国人心态,由此形成强大的负面舆论影响,使《盛京时报》成为配合日本侵华活动有效的舆论宣传工具。
  2. 路況:野月满庭隅--试论陈庭诗抽象艺术的时代文化意义
    艺术 2013/05/02 | 阅读: 1673
    陈庭诗是台湾抽象艺术之先驱旗手。其生平事件有两个特异点:自幼失聪;因政治因素而从左翼写实版画转向抽象版画。本文企图探讨陈之「失聪听障状态」与其「抽象艺术创作」之内在关联与时代文化意义。我们发现它反显出康定斯基的《点线面》所描述的「内在沉默」,它已非「技法」问题,而是抽象艺术之「心法」
  3. 苏力:《波斯纳文丛》总译序
    法律 2009/09/11 | 阅读: 1672
    中国法官的状况一直是我的一个关切。中国法官目前就总体而言其知识和专业素质都是很不足的,即使少数有较高学历的法官,但要适应一个现代社会、一个工商社会,也还有很大距离。这种状况不可能在短期转变,哪怕是对目前开始的统一司法考试我们也不可能指望过高。因为中国的法学教育本身就面临着一个急迫的知识转型问题。
  4. 桑塔格:在土星的标志下
    人文 2009/10/16 | 阅读: 1672
    本雅明和占星术有什么关系?
  5. 匡鹏飞:佛教文化与中国古代语言研究
    文学 宗教 2008/08/07 | 阅读: 1671
    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古代学者虽然注意到了双声、叠韵等语言现象,能够运用押韵来进行文学创作,甚至使用了譬况、读若、直音等方法给汉字标音,但由于受汉字这种单音节表意文字的干扰,对于语音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有效的研究手段。然而,来自古印度的佛教文化,改变了这一局面。
  6. 王晓明:印度印象
    社会 2009/03/03 | 阅读: 1671
    2004年游记
  7. 张力奋:“中国不是新殖民主义”--采访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
    政治 2011/09/17 | 阅读: 1671
    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在中国大连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时,接受了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的专访。他说,他和中国的双边关系,不是用几内亚丰富的矿产来换取中国的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就一些西方国家批评中国的非洲政策,他回应说,中国不是“新殖民主义”。
  8. 刘昕亭:重讲拉美故事:《西北偏北》与《边境之南》
    书评 2012/04/23 | 阅读: 1671
    重新审读一封"南方"来信,重新讲述一个中国文化内部的拉美故事,就不仅仅是翻译史、汉译史的简单勾勒,亦是政治文化实践的意味深长之举。
  9. 张夏准:私有化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
    经济 2013/07/24 | 阅读: 1671
    当讨论国有企业问题的时候,许多人经常不言自明地假设私有企业被他们的所有者很好地控制着,而不讨论私有企业的代理问题。如果我们将理想化的私营经济部门与现实中的国有企业作比较,毫不惊讶,前者会优于后者。但现实世界中,并没有清晰、系统的证据表明国有企业是经济的负担。私有化不是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出路。
  10. 塔可夫斯基:诗人、僧侣、导演--访谈录
    影视 2009/09/20 | 阅读: 1670
    谈六部影片
  11. 埃及动乱相关专家观点
    政治 2013/08/18 | 阅读: 1670
    观点综合
  12. 葛兆光:以“国家”的名义
    历史 人文 2008/11/21 | 阅读: 1669
    辽和金从两宋的印刷品中,未必能刺探到多少军情政事,只是在这种小心、不安、紧张和焦虑中,不仅仅文化气象上唐人的大方,生活世界中唐人的自由,渐渐换成了宋人的拘谨和专制,而新闻、出版和言论的自由,在宋代也被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合法地取消了一大半。
  13. 朱苏力:中国司法的规律
    法律 2009/08/27 | 阅读: 1669
    我讲三个问题:一是司法纠纷解决的机制;二是现代社会中司法制度的变迁引起了哪些变化;三是中国当代有哪些司法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4. 冯象:诉前服务好 ——房山区人民法院的经验
    法律 2011/06/18 | 阅读: 1669
    诉前服务好:来到房山区法院调研,座谈“立案诉讼服务改革试点”,这是我第一个感受。好在哪儿呢?好在诉前,而非上法庭之后;好在服务——人民法院的宗旨,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
  15. 萧武:全球化时代的青年政治运动
    政治 2014/05/25 | 阅读: 1669
    五四一代青年的政治参与以之前长期进行的"新文化运动"为前提,而这种文化运动本身就是政治性的,而不仅局限于文化层面。五四一代既是破坏旧秩序的一代,也是建立新秩序的一代。
  16. 白化文:仙、鬼、轮回与因果报应
    宗教 2008/11/13 | 阅读: 1668
    介绍佛教基本知识,经典小说材料用得灵活生动。
  17. 殷之光:巴以冲突的历史语境与寻找中东政策的新话语
    政治 2013/08/16 | 阅读: 1668
    干涉主义在阿拉伯世界的表现,不仅仅在于直接的武力存在,更在于以金融和宗教甚至是文化力量介入的干涉方式。这种干涉主义,不能以简单的西方/东方,或者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文明冲突的二元对立方式区分双方。泛伊斯兰主义本身,便是在穆斯林世界内部所产生的干涉主义形式。另外,资本市场标准的单一化也是这种干涉主义在新时期的表现。
  18. 迈克尔•索金:从北京胡同和上海里弄中汲取营养
    建筑 2008/07/29 | 阅读: 1667
    "对于这些细密的街区的消失的悲恸已经成为一种类似陈词滥调的东西,并且对于这些有灭绝危险的街区的保护问题很难和中国人无关。而错误在于,将问题简单地简化为保护,仅将这些形式视为不可复制的历史产物。当我们所有的人在面对激进地去创造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形式和复原世界范围内的社区形态学基础的需求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从中国的里弄和胡同中汲取营养。"
  19. 沃勒斯坦:萧条:长时段展望
    经济 2008/10/24 | 阅读: 1667
    “萧条已经开始了。报界媒体人士仍在扭扭捏捏地向经济学家打听,询问我们是否可能正在进入一场单纯的衰退。”
  20. 万俊人:儒家伦理:一种普世伦理资源的意义
    社会 2009/06/30 | 阅读: 1667
    有两种越来越明显的迹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一种是当代国际社会所出现的日益加剧的民族主义情绪和由之引起的地区性民族冲突;另一种是某种普遍主义形式掩盖下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政治扩张主义。
« 1 ...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 178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