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 178 »
文章
  1. 曾健民:台湾“日本情结”的历史诸相——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社会 2012/05/10 | 阅读: 2763
    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地方有像台湾这么浓厚又复杂的日本情结,即使与台湾同样曾受过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也没有。这么独特的“台湾日本情结”,当然与台日间的百年历史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台湾的战后政治经济史才是真正形塑“日本情结”的基本力量。
  2. 焦长权:政权“悬浮”与市场“困局”:一种农民上访行为的解释框架——基于鄂中G镇农民农田水利上访行为的分析
    法律 社会 2012/05/10 | 阅读: 2168
    本文从农田水利上访行为中农民的国家观念角度切入,发现在农民针对农田水利问题的上访中体现得更多的是一种"求援"国家的行为而很少具有"抗争性",而农民在农田水利问题上的国家观念正是农民采取这种"求援"于国家的上访行为的心理文化机制,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农民上访行为中的非政治化特征。
  3. 杨念群:革命叙述与文化想象
    书评 2012/05/11 | 阅读: 1991
    蔡翔曾希望文学研究更多地与政治史、思想史形成对话格局,此意甚佳。但也须认识到,“革命想象”与“革命历史”的自身演进过程之间仍充满着差异性,需仔细加以甄别。
  4. 胡起望:从日本的国会辩论看雾社起义
    历史 2012/05/11 | 阅读: 2547
    雾社起义"的爆发,在统治者方面,也引起了一片混乱,“总督府想化小处理,目的在缩小责任范围。而军部想扩大处理,目的在于增兵台湾,""据云已有增设两个师团的具体计划,为准备将来的日美战争,应付对立的菲律宾作谁备。"
  5. 夏明方: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
    社会 2012/05/12 | 阅读: 1557
    在中国灾害史研究中,以人文社会科学为职志的历史学家们迄今不曾"扮演较重要的角色"。如何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更深入地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将是未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6. 李德英、高松:地震灾害与社会反应——以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为中心的考察
    历史 2012/05/12 | 阅读: 1905
    1933年8月25日,发生在四川西北高原的叠溪地震(里氏7.5级)是一次巨大的灾难。灾难发生后,川西民众依靠自己的力量抗灾自救,以四川军阀为主要力量的四川地方政府也为抗灾重建进行了努力。但中央政府的态度和中央机构的反映,则有些冷漠。
  7. 潘毅、许怡: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
    经济 2012/05/12 | 阅读: 2136
    近段时间以来,警惕跨国资本,加大劳工保护的呼声渐涨,人们开始更多地反思资本的破坏面,希冀在更好地利用它的同时,减少整个社会付出的代价。作者以富士康为例,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当前的这种新型跨国资本正在生成一种“逐底竞争”的全球工厂体制和一种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并对这种体制和模式的运行逻辑给予了细致入微的解读
  8. 张盈盈: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
    历史 书评 2012/05/13 | 阅读: 2546
    1997年,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 出版。她也写了钱学森的传记,The Thread of the Silkworm。 2004年,张纯如自杀。她的母亲张盈盈用6年写成英文回忆录,2012年译成中文《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此为该书中译本节选及序言前言
  9. 莫罕、奥兰德:反思左翼、进步、全球化等概念(上)
    思想 政治 2012/05/13 | 阅读: 2621
    新当选法国总统Hollande与法国哲学家Morin对话。自密特朗于1981年当选以来,社会党睽违政权已久,左翼的声音相对消沉。欧兰德带领左翼重新取得执政权,究竟他本人有哪些新的理念或作为是可以被期待的?本篇访谈完成于总统大选第一轮和第二轮投票之间
  10. 闻翔、周潇: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 一个批判性的述评
    社会 2012/05/13 | 阅读: 2718
    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生产过程作为“形塑工人阶级的关键场域”,重返"生产的隐秘之处",将被遮蔽了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场景暴露在研究者的视野之下,自然也是劳工研究的题中之意。
  11. Subramanian:《大预测》--前言
    经济 2012/05/14 | 阅读: 1279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Arvind Subramanian的新书,该书认为中国经济实力将很快让美国黯然失色——比人们预期的要快。
  12. 高彦颐:“天足”:一个崭新的基督教范畴
    宗教 历史 2012/05/15 | 阅读: 2237
    选自《缠足》;依循基督教义的逻辑与修辞,定罪缠足的审判,指向三个层面:缠足是狂妄的文化设计、缠足有违父母的慈爱之心,以及,缠足对上帝所垂爱的男性构成一种性威胁。1895-1898年间出现了许多反缠足团体,它们成为反缠足运动中最多人研究的环节。
  13. 项飚:劳工移植:东亚的跨国劳动力流动和“点对点”式的全球化
    社会 2012/05/15 | 阅读: 1636
    “劳工移植”意味着,跨国间的流动和联系确实在不断增强,但是流动和联系是在主权国家的严格控制下展开的,代表了“点对点”式的全球化。在这个意义上,新的全球性流动和联系,与旧的以民族国家主权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得到了和解,甚至彼此互相强化。
  14. 彭华:出土儒学文献研究(2010年)
    历史 2012/05/16 | 阅读: 1343
    2010年问世的出土儒学文献研究成果,仍以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马王堆帛书为大宗,而其他出土文献研究亦有不少新成果。
  15. 《经略》第十五期目录与刊首语
    期刊专递 2012/05/16 | 阅读: 1190
    工业格局重组是世界格局演变的根源。当前世界的最重要工业格局变化趋势是:在欧亚大陆东端,工业体系在从中国东部向西扩展,逐渐向欧亚大陆腹地延伸;在欧亚大陆西端,工业网在从德国向东扩展,逐步与俄罗斯连接。也就是说,欧亚大陆工业网正在从两端向中心扩展。而在德国以西区域如西欧、南欧,以及中国以东区域如日本、美国,工业则在走下坡路。
  16. 贾晋京:中国崛起必须打赢“新三大战役”: 资源战、产业战、金融战
    经济 2012/05/16 | 阅读: 1500
    当前中国的国际形势,有点类似当年的三大战役之前,只是要决定的,已是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资源、产业、金融三方面的大角逐,已是西方的"最后防线",这是新的三大战役。
  17. 殷之光:是谁想让阿萨德离开(上)
    历史 宗教 政治 2012/05/18 | 阅读: 2654
    2012年2月23日英国各大媒体报道玛丽•科尔文在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临时媒体中心遭迫击炮袭击身亡后,西方主流媒体哗然。美、法、英领导人借此要求武力干涉叙利亚内乱。该事件为24日在突尼斯举行的"叙利亚之友"大会造成了更大规模舆论影响。
  18. 樱井龙彦:百年日本藏学研究概况
    宗教 历史 2012/05/19 | 阅读: 2225
    日本藏学始于行脚僧河口慧海,收集资料文物的探险队和军部出身或派出“特殊任务”者,后有经济复苏后对西方文化的反省,及洛克菲勒财团对流亡藏人和各国藏学支持等原因促进
  19. 孙力舟:加速高铁发展须保持国有体制
    经济 2012/05/20 | 阅读: 1607
    2012年5月18日,铁道部网站已发布《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铁政法〔2012〕97号)》--人文与社会
  20. 阿萨夫: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利比亚
    政治 2012/05/22 | 阅读: 1929
    文章大致可分為三大部份。第一部份是講述利比亞過去被殖民主義侵略到卡達菲執政時期,分析卡達菲政權的性質與帝國主義的關係。第二部份是由2011年2月17日爆發的人民革命至卡達菲政權覆滅,詳述這場革命過程鮮為人知的曲折發展。第三部份是討論左翼對西方帝國主義介入利比亞所出現的分歧,分析「國家過渡委員會」(The National Transitional Council)的性質,以及利比亞人民奮鬥的方向。
« 1 ...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 178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