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历史

彭华:出土儒学文献研究(2010年)

《中国儒学年鉴》2011总第11卷
2010年问世的出土儒学文献研究成果,仍以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马王堆帛书为大宗,而其他出土文献研究亦有不少新成果。

2010年问世的出土儒学文献研究成果,仍以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马王堆帛书为大宗,而其他出土文献研究亦有不少新成果。

郭店楚简

刘洪涛《郭店竹简〈唐虞之道〉"瞽瞍"补释》(《江汉考古》2010年4期)认为,《唐虞之道》所记虞舜父亲的名字为" 寞"," 寞"即文献中的"瞽瞍"。刘光胜《先秦学派的判断标准与郭店儒简学术思想的重新定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6期)认为,曾子和子思存在师承关系。王朝华《郭店竹书〈老子〉与儒道思想关系志辨》(《福建论坛》2010年12期)认为,竹简本《老子》与传世本《老子》在思想上并不存在重要的差异,某些文字的差异不宜夸大,这些差异并不足以否定《老子》思想中固有的批判仁义的倾向。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

陈仁仁《战国楚竹书〈周易〉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是最早研究战国竹书《周易》的专著之一。

孟庆楠《论早期儒家〈诗〉学中的情礼关系》(《中国哲学史》2010年4期)认为,上博楚简《诗论》、马王堆帛书《五行》以不同的方式为礼仪的节制寻找内心的依据。曾振宇《竹书〈恒先〉的思想史意义》(《史学月刊》2010年7期)认为,《恒先》在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在于第一次明确提出"气是自生"命题。曹峰《上博楚简〈凡物流形〉的文本结构与思想特征》(《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1期)认为,《凡物流形》的文本是一个松散的结构,它和《管子》四篇尤其是《内业》关系最为密切。但邬可晶《上博藏楚竹书〈凡物流形〉篇补释二则》(《东南文化》2010年5期)认为,《凡物流形》是一篇题材独特、富有道法家思想的重要佚籍。

从文字考释、竹简编联等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有范常喜《上博简〈容成氏〉武王伐纣"誓词"新释》(《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6期)、王辉《上博藏简〈用曰〉篇新释六则》(《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6期)、史德新《读上博(七)札记》(《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1期)、梁静《〈上博六·景公疟〉重编新释与版本对比》(《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1期)、杨芬《上博三〈彭祖〉简序编排小议》(《江汉考古》2010年1期)、王晶《上博三〈彭祖〉补释》(《华夏考古》2010年1期)等。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由中西书局出版,包括《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等九篇文献。对于这九篇文献,李学勤有专文综述(《清华简九篇综述》,《文物》2010年5期)。

对于《保训》篇涉及的"中"字,学界有"中道观念"、"司法文书"、"地中"、"军旅"、"命数"诸说。张卉《清华简〈保训〉"中"字浅析》(《史学月刊》2010年12期)认为,舜之"中"是由"心"引申为德行修养,上甲微之"中"是征伐有易途中祭祀王亥所用的木主。周同科《清华简〈保训〉之"中"关与婚事说》(《南京大学学报》2010年6期)认为,《保训》之"中"与婚事相关。梁立勇《〈保训〉的"中"与'中庸'》(《中国哲学史》2010年3期)认为,《保训》的"中道"思想就是儒家的"忠恕之道",亦即"中庸"。王连龙《谈清华简〈保训〉篇的"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2期)认为,《保训》存在着两种意义层面上的"中"。廖名春、陈慧《清华简〈保训〉篇解读》(《中国哲学史》2010年3期)认为,《保训》篇就是一篇"中"论,此"中"就是"和","和"是简文"中"最核心的内涵。杜勇《关于清华简〈保训〉的著作年代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期)推定《保训》并非商末周初史官实录的周文王遗言,而是成书于战国前期的托古言事之作。

本年,对清华简的真实性、对《保训》内容的可靠性的质疑,依然不绝于耳。姜广辉《清华简〈保训〉献疑》(《中国哲学史》2010年3期)、李存山《试评清华简〈保训〉篇中的"阴阳"》(《中国哲学史》2010年3期),均认为《保训》出于好事者的作伪。

刘成群《清华简〈 夜〉〈蟋蟀〉诗献疑》(《学术论坛》2010年6期)认为,清华简成于战国中晚期,应为"战国之士私相缀续"之作。付林鹏《由清华简〈(耆)夜·乐诗〉看周公的巫祝身份》(《中国文物报》2010年8月20日)认为,《耆夜》为周武王伐"耆"的历史事件提供了新的材料。王鹏程《"清华简"〈夜·乐诗〉管窥》(《中国文物报》2010年4月30日)认为,该篇为"周公编《诗》"说提供了新佐证。但刘立志《周公作诗传说的文化分析》(《南京师大学报》2010年2期)认为,清华简所载《蟋蟀》本事当是后人拟撰附会。

廖名春《清华简与〈尚书〉研究》(《文史哲》2010年6期)认为,清华简本才是真正的《尹诰》或《咸有一德》;"晚书"《说命》三篇并非《尚书》原本,清华简《傅说之命》三篇才是真正的《尚书》原本。

马王堆帛书

张克宾《帛书〈易传〉乾坤之义疏论》(《周易研究》2010年1期)认为,帛书《易传》对乾坤之义作出了独特的阐发,体现出人文德性的精神和天人和谐的价值追求。王莹《帛书〈二三子问〉"龙之德"之意蕴及忧患意识》(《周易研究》2010年3期)认为,帛书《二三子问》表达了重德的核心观念,凸显了忧患意识。刘彬《论帛书〈衷〉篇的象数思想》(《中国哲学史》2010年4期)认为,帛书《易传》的《衷》篇具有丰富的象数思想。王化平《读马王堆汉墓帛书〈衷〉篇札记》(《周易研究》2010年2期),疏通了帛书《衷》篇的若干处文意。宋立林《〈缪和〉〈昭力〉与孔子易教》(《周易研究》2010年6期)认为,帛书《缪和》、《昭力》中的"子"即孔子,其中蕴涵着大量孔子易教思想。

刘伟《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性质论略》(《古代文明》2010年2期)认为,帛书《春秋事语》极有可能是古本《国语》的一种选本。赵争《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性质再议》(《古代文明》2011年1期)指出,帛书《春秋事语》很可能既非简化《左传》而成的《左传》系统古书,也非《左传》成书所参考的底本,而应是一种颇受《左传》影响的"语"类古佚书。

阜阳汉简

《阜阳汉简〈诗经〉研究》(胡平生、韩自强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和《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韩自强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出版后,学者们发现二书也难免有误释和漏释之处。邬可晶的《读阜阳汉简〈周易〉释文小札》(《周易研究》2010年5期)、《读阜阳汉简〈周易〉释文小札》(《周易研究》2010年5期),对此有所指正。

银雀山汉简

连劭名《银雀山汉简〈定心固气〉与孟子思想》(《华夏考古》2010年1期)指出,《定心固气》是一篇专论养气修性的古代文献,《孟子》的"知言养气"说与简文相近。

王家台秦简

宋镇豪《谈谈〈连山〉和〈归藏〉》(《文物》2010年2期)认为,史传《连山》、《归藏》是两部已佚的古老筮占书,非出后人杜撰。但史善刚、董延寿《王家台秦简〈易〉卦非"殷易"亦非〈归藏〉》(《哲学研究》2010年3期)则不同意此说。

其他

杨华结合近年来南方地区连续出土的简帛资料,对楚地丧葬和祭祀礼制进行了复原研究(《楚地丧祭礼制研究--以出土简帛为中心的讨论》,《文史哲》2010年6期)。刘笑敢的《出土简帛对文献考据方法的启示(之一)》(《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六辑,2010年)、《出土简帛对文献考据方法的启示(之二)》(《中国哲学史》2010年2期),则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出土文献研究加以审视。 

【说明:《出土儒学文献研究(2010年)》[原题无"(2010年)"字样],载《中国儒学年鉴》2011总第11卷,《中国儒学年鉴》社,2011年,第121-123页。因受体例和篇幅限制,稿子一再压缩。笔者对2010年出土儒学文献研究之综述,其全本将另外刊行。】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8/3307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3307

汪晖:20世纪充满悲剧,也留下遗产 《经略》第十五期目录与刊首语
相关文章
李学勤:周文王遗言
李学勤:清华简九篇综述
李学勤:清华简关于秦人始源的重要发现
李学勤:清华简--学术史研究新贡献
陈桐生: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