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34 35 36 (37) 38 39 40 ... 178 »
文章
  1. 杨渡:我与禁书的故事
    历史 2009/09/21 | 阅读: 2141 | 评论: 1
    看禁书与玩禁忌的爱情一样,是会上瘾的。你越是要查禁,我越是要看。而且越禁越要偷偷摸摸,越偷偷摸摸,越是有趣。
  2. 徐昕:法庭上的妓女:身体、空间与正义的生产
    法律 2009/09/25 | 阅读: 3053 | 评论: 1
    以身体和空间理论为基础提炼的“人物—空间—事件”的分析框架,有助于观察特殊群体在特定场域中的特别故事,在方法论上具有一般意义。
  3. 汪晖: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关于60年来的中国经验 (21世纪经济报道访谈)
    社会 2009/09/30 | 阅读: 2303 | 评论: 1
    比发表版本多结尾两段。
  4. 吳珀元:《春之祭》中的音乐与仪式
    人文 音乐 2009/09/30 | 阅读: 2013 | 评论: 1
    史特拉汶斯基的作品「春之祭」,是難得以「儀式」為主題的現代作品,除了他本身是虔誠的東正教教徒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地方值得研究討論。
  5. 丁培仁:1996-2000年国内道教研究成果综述
    宗教 2009/09/29 | 阅读: 1621 | 评论: 1
    以往国内道教研究比之佛教研究较弱,但以两种《中国道教史》的出版为标志,道教研究迈入空前繁荣的境界。
  6. 林富士:臺灣地區的道教研究書目(1945-2000)
    宗教 2009/09/29 | 阅读: 2687 | 评论: 1
    臺灣地區的道教研究書目(1945-2000)
  7. 赵建永:汤用彤对《太平经》的考证研究
    宗教 2009/09/29 | 阅读: 1460 | 评论: 1
    汤用彤先生则率先注意到了黄老学向黄老道术演变的轨迹,而这正是道家向道教演进的关键环节。
  8. 何怀宏:“父亲”的背影
    社会 2009/09/28 | 阅读: 1550 | 评论: 1
    一百多年来,我们也多是听到“救救孩子”的呼声,很少听过要“救救老人”。
  9. 祝东力:在父亲缺席的时代
    社会 2009/09/28 | 阅读: 1435 | 评论: 1
    父亲是一家之主。古文“父”字像“手拿棍棒”,《说文解字》对“父”字的解释是:“矩也,家长率教者,从手举杖。”
  10.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
    科技 2009/09/28 | 阅读: 1905 | 评论: 1
    本次调查(07年)青少年的网瘾人数为9.72%,说明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男性青少年网瘾比例高出女性青少年7.18个百分点,18-23岁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较高,为11.39%。其中,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研究生和本专科学生网瘾比例最高,分别约为16.5%、14%和11%。网瘾青少年中“玩网络游戏”的比例(40.77%)高于非网瘾青少年(28.61%)将近13%。
  11. 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
    人文 2009/09/26 | 阅读: 2430 | 评论: 1
    民族研究学界长期认为,中文“民族”一词不见于中国古代文献,是近代由日本创造并传入中国的外来词,这一通行多年且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缺乏根据。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民族”作为名词形式应用于宗族之属和华夷之别的一些例证,证明了“民族”一词是古汉语固有的名词。在近代中文文献中,现代意义的 “民族”一词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日文中的“民族”一词见诸19世纪70年代翻译的西方著述之中,系受汉学影响的结果。但是,“民族”一词在日译西方著作中明确对应了volk、ethnos和nation等词语,这些著作对nation等词语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对清末民初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产生了直接影响。“民族”一词不属于“现代汉语的中—日—欧外来词”。
  12. 李猛:论抽象社会
    社会 2009/09/26 | 阅读: 1922 | 评论: 1
    在社会学的理论历史中,现代社会的抽象性是一个尽管经常受到忽视,但却不断以各种形式浮现出来的核心问题。
  13. 黃俊傑:論中國經典中「中國」概念的涵義及其在近世日本與現代台灣的轉化
    历史 2009/09/26 | 阅读: 2361 | 评论: 1
    在東亞思想史上,「中國」這個極具指標性的概念,雖然形成於古代中國,但其內涵在近世日本與現代台灣,卻經歷轉變。「
  14. 陈映真:将军族
    文学 2009/09/24 | 阅读: 2682 | 评论: 1
    短篇,1964年在台湾《现代文学》发表
  15. 李云雷:陈映真的意义是属于将来的--附录:从排斥到认同--大陆作家对陈映真20年的"接受史"
    文学 2009/09/22 | 阅读: 2374 | 评论: 1
    2009年9月18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陈映真先生创作50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附录李云雷札记一篇:从排斥到认同——大陆作家对陈映真20年的“接受史”
  16. 王安忆:英特纳雄耐尔
    文学 2009/09/23 | 阅读: 3875 | 评论: 1
    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得主王安忆与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奖得主陈映真,二十年前在美国的一场历史性聚会。由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聘请台湾、中国大陆、香港、美国杰出文学评审进行的「世界华文文学奖」,2003年选出第二届得奖人:小说家陈映真先生(《忠孝公园》)。联副特刊登王安忆这篇新作,向陈映真致贺,也期望年轻的作家能向戮力前行的前辈致敬。
  17. 李欧梵:陈映真和萧斯塔可维奇
    文学 音乐 2009/09/23 | 阅读: 2452 | 评论: 1
    妙的是陈映真在这篇小说中用了一个音乐典故――萧斯塔可维奇的第三交响乐,又名《五月一日》(劳动节)。
  18. 柯小刚:“五四”九十年古今中西学术的变迁与今日古典教育的任务
    人文 2009/09/23 | 阅读: 1561 | 评论: 1
    结合古典文化教育的任务问题,谈谈对这90年古今中西学术变迁的观察
  19. 丁耘:什么是罗马法?
    法律 2009/09/23 | 阅读: 1520 | 评论: 1
    简介
  20. 张剑:从“革命救国”到“科学救国”——任鸿隽与中国科学社
    科技 2009/09/24 | 阅读: 1207 | 评论: 1
    任鸿隽不是在试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而是致力于科学之推展,以救国建国的先驱者。
« 1 ... 34 35 36 (37) 38 39 40 ... 178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