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推荐阅读 按评论顺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2 (3) 4 5 6 ... 33 »
文章
  1. 德国之声专访林兆华:布莱希特逝世50年谈中国戏剧的发展
    戏剧 2007/03/08 | 阅读: 2719
    布莱希特和中国戏剧、戏曲,不知多少人写了多少文章,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
  2. 陈多友、小森阳一:大众媒体墙与心脑控制
    政治 科技 环保 2009/08/11 | 阅读: 2096
    对通过资本、权力的介入而进入流通的所有的言论,对资本、权力衍生出的语言表达去表示怀疑,用自己的力量去进行分析,并且把这个分析的原理理论化,我想,这是生活在21 世纪的我们今后生存下去的能量,是可以驾驭语言的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小泉纯一郎上台以后每天一定要会见电视记者,乐此不疲地接受他们的采访,而且他的发言一定只使用用时仅15秒钟左右的语句,换言之,他使用了类似广告的手法表述自己,并有效地利用此种手法来控制国民大众。
  3. 北岛:缺席与出发——获奖感言
    文学 2009/10/07 | 阅读: 1901
    1972 年年初,我把剛完成的《你好,百花山》一詩初稿拿給父親看,沒想到他責令我馬上燒掉,其中一句「綠色的陽光在縫隙裏流竄」把他嚇壞了。
  4. 崔之元:郎咸平事件(郎顾之争)的深层原因
    经济 2009/08/03 | 阅读: 3387
    以私有为目的的国企改革引发了很多激烈讨论,如“郎顾之争”等等。本站曾于2006年刊发汪文《改制与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该文详细分析了江苏通裕集团公司改制中出现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问题。2009年7月通钢集团事件的爆发,继续说明在国企改制、国退民进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偶发的。本站特此编写国企改制专题,供进一步阅读讨论。--人文与社会编辑小组
  5. 温铁军:农民流动打工问题和新时期的劳资关系
    经济 2006/10/06 | 阅读: 1765
    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背景和不同历史阶段状况的概述。
  6. 韩毓海: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历史态度
    文学 2008/03/03 | 阅读: 1197
    洪子诚先生主编的教材认为,“五四”新文学的多样化到了“延安讲话”后形成一个大断裂,导致了“一体化”。然后经历了从“文革”时的“高度一体化”再到80年代的“多样化”的过程。我的叙述与此不同。我认为中国新文学虽然道路曲折,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而从“五四”到革命文学、到“讲话”,更深刻地展现了中国现代性发展的曲折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现代复兴的深刻历程,更体现了这种连续性。

    当代历史的叙述过去有一个缺点,看起来就好像是后一任总是看不起前一任,后人总是要通过否定前人来抬高自己,以为历史总是从自己、从当下才开始。不单作家是这样,甚至表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社会的普遍认识也是这样。就好像说孙中山排斥了孔夫子,毛泽东否定孙中山,1980年代开始就必须排斥毛泽东,一代一代下来都情不自禁要这样搞。我觉得这是一种很特殊的、乃至变态的当代历史叙述模式。
  7. 葛兆光:经典中的和生活中的--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真实图景
    宗教 2007/02/27 | 阅读: 1676
    “八十年代以来,乍一伸头从书斋中看去,总有些大吃一惊。原来,民间信仰已经如此兴盛,仿佛历史变成了一条暗河,几十年潜入地下,如今又重新漫到地上,中间几十年"破除迷信"仿佛留下的只是淡淡的回忆,于是,进香的黄布包再次在清明节的山路上蔚为壮观,村长再一次成为公祭龙王的"祭司",好容易积攒的剩余价值供奉到了神灵的桌前,没办法的人们不再寻求政府的权威而宁可找鬼神帮助。”
  8. 穆斯林科学的翻译及其对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影响
    宗教 2007/02/24 | 阅读: 1408
    "托莱多在穆斯林手中治理了近4个世纪之后,基督徒于1085年重新夺取了这座城市,而这座古代西哥特人的都城,不久就成为欧洲人翻译穆斯林科学,并且将科学向北方传播的理想之地。整个12世纪早期托莱多都是当时科学的热点,吸引着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学者与翻译家."
  9. 许章润 :喜忧参半话“村官”
    法律 社会 2008/12/06 | 阅读: 1492
    法学院的毕业生去做“村官”,这是近两年里的新鲜事,令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而喜少忧多。
  10. 李素平:从道教看妇女之地位
    宗教 2009/03/02 | 阅读: 1344
    感叹号多了点,但很真诚。
  11. 吴玉章:法律与文学
    法律 2009/02/07 | 阅读: 1187
    美国法学界从90年代以来有个比较引人注目的法学流派:法律与文学。它主张强调法律与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他们当中激进人士更主张,将法律实践本事当做一种文学活动,将控辩双方活动当做一种叙事或修辞。
  12.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
    政治 2008/08/26 | 阅读: 12793
    “专制中国”仍是西方惯用的一个词,这个概念究竟是描述还是偏见?它的历史根源又是什么?
  13. 苏力:福柯的刑罚史研究及对法学的贡献
    法律 2007/03/09 | 阅读: 2396
    福柯的社会法律思想遍布于他的著作中,形成一个思想的整体。严格说来,至少需要读了他的主要著作,才能把握其思想的总体。然而,由于福柯著作涉及的题材极其广泛――如同我在前面所提到的,加上他的独特的、以注重细节为追求的表达理论思考的风格――这一反西方学者注重逻辑思辨、抽象演绎、力求建立宏大理论的传统,使得福柯的著作很难以传统的抽象的理论形式加以概述而不失去其精华和说服力。在本文中,朱苏力主要根据他的《训诫与惩罚》一书,同时参考他的其他著作和论文,介绍福柯的社会法律思想。
  14. 吴铭:社会保护运动与平等政治的前景
    书评 2009/09/08 | 阅读: 1909
    汪晖的《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这本文集的一个中心问题和核心线索即是社会保护运动,虽然其中并没有文章专论社会保护运动。
  15. 瞿宛文:台湾经济奇迹的中国背景──超克分断体制经济史的盲点
    经济 2009/09/01 | 阅读: 4218
    對於如何解釋臺灣戰後經濟發展的優異成績,臺灣內部仍是眾說紛紜,且甚至成為藍綠派別性對立的一部份。
  16. 吴新雷:昆曲剧目发微
    戏剧 2009/07/05 | 阅读: 2309
    有些昆曲剧目因为原本湮没,来历不明,艺人口传心授时又常加改动,误标戏名。这里对《铁冠图》、《五代兴隆传》和《西川图》等15个剧目进行探考,阐明原委。
  17. 陈映真:对我而言的“第三世界”
    思想 2016/11/22 | 阅读: 3237
    我生于一九三七年十一月的台湾。到了世界冷战高峰的朝鲜战争,我正等小学毕业,报考初中。朝鲜战争引来美国大舰队封断了海峡,台北的国民党政权在对内残酷肃清"共党奸匪"和美国对中国内战的干涉后,正式成为了美国在东亚冷战的战略前线。
  18. 魏行:媒体暴力与学术独立--关于一起媒体公共事件的备忘录
    社会 2010/06/07 | 阅读: 4501
    此次汪晖"被抄袭"事件提醒我们,大众传媒由于它自身的特性,本身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承担对学术界进行公正裁判的功能。在媒体拥权自重的情况下,它却很容易转化为打击异己的政治工具。《南方周末》作为一份在中国转型时期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媒体,当它自身的权力溢过"自律"的界限,就会产生政治上的腐败。对此,中国的学术界如何反思和反抗形形色色的媒体暴力,保障学术独立和思想自由,将决定今后中国学术界思想的走向与发展。
  19. 米尔斯海默、瓦尔特: 以色列院外游说集团与美国对外政策(节译)
    政治 2006/12/28 | 阅读: 6091
    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今年美国学术界一件大事。两位作者今年三月在《伦敦书评》发表题为“The Isreal Lobby”的文章,遂引起一场大争论,两位作者被指责是反犹太主义者。《伦敦书评》因此于九月召开讨论会议,探讨以色列游说集团是否对美国中东政策影响过多,其视频见: http://www.scribemedia.org/2006/10/11/israel-lobby/ 。这篇文章为刘波根据《伦敦书评》文章译出,有添加删节。原文基本观点是美国的中东政策差不多完全基于国内政策的考虑和以色列游说集团的活动这两点。--人文与社会
  20. demo:嚼烂的苹果--维基百科的危机
    科技 2006/11/15 | 阅读: 2092
    demo投了篇稿件,关于最新科技消息:维基百科可以访问了。维基模式在国外有很多争议,在国内一方面应用不是很广泛,一方面大家很相信广告,也就不太讨论。demo反对维基百科的滥用民主自由广告词,也反对web2.0。原稿地址:http://humanities.cn/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33 此处文章已经由作者修改过。
« 1 2 (3) 4 5 6 ... 33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