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跟踪网址倒序

人文与社会
wenorgcn at 163 dot com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69 70 71 (72) 73 74 75 ... 104 »
文章
  1. 刘承华:文人琴与艺人琴关系的历史考察
    音乐 2012/08/31 | 阅读: 2122
    文人琴与艺人琴的这个不同,我们可以通过一件琴史上的著名公案见出,那就是对韩愈《听琴诗》的不同理解。争议是由欧阳修的话引起的,欧阳修认为这首诗不是弹琴诗而是弹琵琶诗。
  2. 朱永嘉:在求真中求是——纪念谭其骧诞辰一百周年(下)
    历史 2012/09/01 | 阅读: 2337
    按:这一部分讲了三件事,一是讲谭先生为金山石化厂选址考证的事;二是讲谭先生在学术争鸣上如何求真求是的事;三是讲谭先生一辈子为学如何勤奋的精神,重点在第二部分。
  3. 李良:唐弢--见证中国现代文学
    人文 2012/09/01 | 阅读: 1457
    参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的,当时唐弢还是一位20岁的上海邮局的实习拣信生。从追随鲁迅于散文和杂文领域开始创作,到开创性地大量写作书话,再到领衔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半个多世纪的孜孜求索
  4. 欧树军:"治理问题体制化"的思想误区
    政治 2012/09/02 | 阅读: 1683
    近五十年前,亨廷顿以其一贯的冷酷现实观尖锐指出治理问题体制化为什么错了:"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政府的形式,而在于治理的水平",也就是说,关键不在于体制形式的优劣,而在于国家治理的能力及水平。亨廷顿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老辣独到地反驳了当时流行的"放弃国家"理论倾向,其后的政治理论演化与世界政治秩序变化也证明了这一反拨极为成功。
  5. 马宁:《Kony 2012》:是正义审判还是派兵借口?
    影视 政治 2012/09/03 | 阅读: 1632
    一部揭露乌干达圣灵军绑架童军暴行的视频影片《Kony 2012》于2012年3月5日公布,赢得上亿人关注并引发强烈争议。乌干达学者马姆达尼认为夸大圣灵军当前的威胁,明显是在为美国增加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设立借口,向乌干达北部增派士兵和武装,然后扩展到整个地区。
  6. 王筱稚、黄立志、刘海方:反思中国对非公共外交--以援外青年志愿者为个案
    政治 2012/09/04 | 阅读: 1475
    自2005年第一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走进埃塞俄比亚开始,至2011年底,已经有364名青年志愿者奔赴非洲各国。笔者深入调研了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项目的运转和实施情况,本文结合此个案研究,来反思中国目前对非公共外交的定位、绩效及现存问题。
  7. 威廉·恩道尔:中国不需要转基因技术解决吃饭问题(对话)
    经济 2012/09/04 | 阅读: 2963
    随着一个国家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人口的数量将自动减少,因此虽然过去50年中国人口翻番,但是未来50年中国人口不会再度成倍增长,中国不需要转基因生物来解决人口的吃饭问题。
  8. 牛山敬二:日本农业与农村的现状及危机
    社会 2012/09/05 | 阅读: 1413
    进入21世纪,日本的大额资本流向国外,大量便宜的农产品流入国内,农户数量急速减少,荒地废耕现象大量出现,“限界村落”(荒村)数量急速增加,农协的合并与组织弱体化已无法阻止,农产品的自给率在不断下降。如何从这样的困境中走出来。是摆在每一个日本国民面前的重大课题。
  9. 徐刚:《悬崖》与中产阶级的革命叙事
    影视 2012/09/05 | 阅读: 1751
    对于如今的红色题材影视剧,尤其是《暗算》、《潜伏》、《黎明之前》、《悬崖》等商业剧,我的一个疑问就是,谁在看电视,谁在看电影?观众是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10. 温铁军:八次危机与软着陆
    经济 2012/09/05 | 阅读: 5329
    最近这些年我一直在做区域比较研究,先后做了解读珠三角、解读苏南、解读重庆,现在还在进一步做不同区域发展经验解读。所针对的问题是: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上来就说中国如何,话说得有点大,因为中国是一个超大型的大陆国家,而且是有着漫长国家史的国家,这点在世界上是很独特的。
  11. 李建新:误读的中国人口
    社会 2012/09/06 | 阅读: 1460
    2010年普查数据的公布再次证明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了超低生育水平的时代。中国20世纪90年代生育水平迅速下降以来,每两年更新数据的联合国人口预测就不断地调整中国未来人口峰值数据,从16亿下调15亿,再调至2011年版的不到14亿。
  12. 瞿宛文:中国模式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
    经济 2012/09/08 | 阅读: 1980
    此次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经济的表现突出,因而中国崩解论暂时销声匿迹,中国崛起似乎终于成为共识。有意愿且有能力做到大规模实时有效的刺激经济,是使得中国模式在此次全球危机因应中受到肯定的地方。因此,必须要问的问题是,中国为何具有此项能力?为何能够做到?
  13. 柄谷行人:昭和前期的日本批评
    文学 2012/09/08 | 阅读: 2156
    昭和初期十年间,通常是作为无产阶级文学及其崩溃、转向来讲述的。真正看到这个意义上的转向问题或抵抗问题的,毋宁说是昭和十年代。昭和初期重要的"转向",可以说是从"大正的东西"的转向。虽说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所发生的,却并不限于马克思主义者。
  14. 易富贤:人口坍塌才是中国的真正风险
    社会 2012/09/08 | 阅读: 1778
    出生率将不断下降,死亡率却将不断增加,自然增长率也将不断下降,中国人口已经在负增长的边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从1987年的16.61‰几乎直线地下降到2011年的4.79‰。中国年增人口也是几乎直线地从1987年的1815万下降到2011年的644万。
  15. 基辛格:中东的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
    政治 2012/09/08 | 阅读: 1618
    美国在埃及左右为难
  16. 段宝林:林庚先生谈民歌与新诗
    文学 2012/09/09 | 阅读: 1400
    民歌是文学解放的力量
  17. 刘禾:文明等级论:现代学科的政治无意识
    法律 2012/09/09 | 阅读: 1730
    治外法权始终是在欧美国家以外实行的,比如19-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
  18. 许殿才:王夫之的正统之辨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870
    王夫之对历史前途,还是充满信心的。他认为治统或可有时而绝,道统却是存于人心而不可夺的
  19. 桑兵: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的文化象征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885
    近代普遍感到两难的学术与政治的新旧关系,并非如常人所见那般非此即彼,势如水火。
  20. 戴燕:日译者眼中的“知日派”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301
    周作人要拿百分之二十五的版税,可是一般的日本人当时才拿百分之十
« 1 ... 69 70 71 (72) 73 74 75 ... 104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