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评论顺序

人文与社会
wenorgcn at 163 dot com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92 93 94 (95) 96 97 98 ... 104 »
文章
  1. 陈爱峰、杨富学:西夏与回鹘贸易关系考
    历史 2009/09/17 | 阅读: 1558 | 评论: 1
    1992年10月,新疆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的一处果园中发现窖藏钱币。和田地区文管所收回了7千克铜钱,剥离出1320枚铜钱,其中,西汉钱2枚、新莽钱1枚、唐钱132枚、北宋钱1159枚、南宋钱6枚、西夏钱13枚、金钱11枚、喀喇汗王朝钱币2枚。
  2. 刘克敌:吴宓日记中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历史 2009/09/18 | 阅读: 1435 | 评论: 1
    不知不觉中,五四运动已经九十周年,今年应该有很多纪念活动,而被纪念的主角自然是那场伟大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它的领导者。不过,我想到的是,那些当年站在新文化运动对立面而一直受批判者如林紓、吴宓等,是否也有值得纪念至少也是值得关注他们的理由?
  3. 理查德·罗蒂:民主和自由象阿司匹林
    思想 2009/09/18 | 阅读: 1222 | 评论: 1
    这是2004年7月罗蒂访华期间《东方早报》记者阳敏与他的访谈。
  4. 苏力:更是播种的季节——北大法学院2009级迎新致辞
    法律 2009/09/18 | 阅读: 1538 | 评论: 1
    首先是公民,不是实证法律意义上的——你们已经是,而是规范意义上的。独立、诚实、自律、信守承诺并坚毅,分享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有一定的理想和追求,有足够的宽厚或仁爱,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无论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岗位。这其实不算什么要求,而只是你在当代社会正派体面生活的基本素质。加上我丝毫不怀疑的你的智力,你就能面对每个人都无法幸免的各种艰难曲折,无论达穷荣辱,都能保持足够的自信,并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幸福。
  5. 冯象:读注
    文学 2009/09/18 | 阅读: 2065 | 评论: 1
    有一天,我的洋教女从她的神话书上抬起头来,指着我看的书问:这是什么?
  6. 王澍: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建筑 2009/09/18 | 阅读: 23069 | 评论: 1
    王澍,1963年生,1997年,他在杭州创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2000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现任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7. 钟永丰:我的南部意识
    社会 2009/09/18 | 阅读: 1849 | 评论: 1
    你怎么会意识到南部?是因为过年时你怎么都是先塞南下后塞北上?是因为你在拥挤的台北捷运上突然忆起南方的衰老?是因为你不得不到南部一趟结果发现那里真像外国?还是因为你不爽阿扁而又是南部人讲不听把他再次送进总统府兴风作浪?
  8. 塔可夫斯基:诗人、僧侣、导演--访谈录
    影视 2009/09/20 | 阅读: 1651 | 评论: 1
    谈六部影片
  9. 李云雷:陈映真的意义是属于将来的--附录:从排斥到认同--大陆作家对陈映真20年的"接受史"
    文学 2009/09/22 | 阅读: 2373 | 评论: 1
    2009年9月18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陈映真先生创作50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附录李云雷札记一篇:从排斥到认同——大陆作家对陈映真20年的“接受史”
  10. 王安忆:英特纳雄耐尔
    文学 2009/09/23 | 阅读: 3875 | 评论: 1
    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得主王安忆与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奖得主陈映真,二十年前在美国的一场历史性聚会。由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聘请台湾、中国大陆、香港、美国杰出文学评审进行的「世界华文文学奖」,2003年选出第二届得奖人:小说家陈映真先生(《忠孝公园》)。联副特刊登王安忆这篇新作,向陈映真致贺,也期望年轻的作家能向戮力前行的前辈致敬。
  11. 李欧梵:陈映真和萧斯塔可维奇
    文学 音乐 2009/09/23 | 阅读: 2452 | 评论: 1
    妙的是陈映真在这篇小说中用了一个音乐典故――萧斯塔可维奇的第三交响乐,又名《五月一日》(劳动节)。
  12. 胡志德:谈文言文衰落
    文学 2009/09/24 | 阅读: 1536 | 评论: 1
    上海书评访谈
  13. 张剑:从“革命救国”到“科学救国”——任鸿隽与中国科学社
    科技 2009/09/24 | 阅读: 1207 | 评论: 1
    任鸿隽不是在试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而是致力于科学之推展,以救国建国的先驱者。
  14. 周飞舟:锦标赛体制
    社会 2009/09/24 | 阅读: 1528 | 评论: 1
    本文通过对大跃进期间中央—地方关系的考察,指出在高度中央集权的局面下,行政体制本身会内生出一种“锦标赛”的独特现象。在锦标赛中,中央会在经济上向地方政府大规模放权,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促使地方政府在主要的经济指标上展开竞赛。由于中央政府全面控制了政治、经济、思想领域,所以这种竞赛在严格的设计下展开,各级政府乃至普通民众都被动员起来,类似于竞技比赛。大跃进的实践表明,高度的集权控制既会导致竞赛的产生,又必然性地导致竞赛的失败。
  15. 陈柏峰: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
    社会 2009/09/24 | 阅读: 1923 | 评论: 1
    基于2008年9月对湖北省京山县六个村的质性调研,以30年来发生的206起自杀案例为材料,文章对老年人自杀现象展开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高得惊人,并且还在不断增高。结合转型期中国农村代际关系变动的特征,文章归纳了该地区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类型,具体分析了老年人高自杀率和高自杀比重的原因,并对老年人自杀现象的变化趋势做出了预测。(另见本站年初发的皖北李圩村调查)
  16. 徐昕:法庭上的妓女:身体、空间与正义的生产
    法律 2009/09/25 | 阅读: 3051 | 评论: 1
    以身体和空间理论为基础提炼的“人物—空间—事件”的分析框架,有助于观察特殊群体在特定场域中的特别故事,在方法论上具有一般意义。
  17. 李猛:论抽象社会
    社会 2009/09/26 | 阅读: 1921 | 评论: 1
    在社会学的理论历史中,现代社会的抽象性是一个尽管经常受到忽视,但却不断以各种形式浮现出来的核心问题。
  18. 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
    人文 2009/09/26 | 阅读: 2429 | 评论: 1
    民族研究学界长期认为,中文“民族”一词不见于中国古代文献,是近代由日本创造并传入中国的外来词,这一通行多年且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缺乏根据。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民族”作为名词形式应用于宗族之属和华夷之别的一些例证,证明了“民族”一词是古汉语固有的名词。在近代中文文献中,现代意义的 “民族”一词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日文中的“民族”一词见诸19世纪70年代翻译的西方著述之中,系受汉学影响的结果。但是,“民族”一词在日译西方著作中明确对应了volk、ethnos和nation等词语,这些著作对nation等词语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对清末民初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产生了直接影响。“民族”一词不属于“现代汉语的中—日—欧外来词”。
  19. 赵建永:汤用彤对《太平经》的考证研究
    宗教 2009/09/29 | 阅读: 1455 | 评论: 1
    汤用彤先生则率先注意到了黄老学向黄老道术演变的轨迹,而这正是道家向道教演进的关键环节。
  20. 林富士:臺灣地區的道教研究書目(1945-2000)
    宗教 2009/09/29 | 阅读: 2687 | 评论: 1
    臺灣地區的道教研究書目(1945-2000)
« 1 ... 92 93 94 (95) 96 97 98 ... 104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