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 文章列表 全部 按阅读顺序

人文与社会
wenorgcn at 163 dot com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59 60 61 (62) 63 64 65 ... 123 »
文章
  1. 张静:被单位吸纳的阶级
    政治 社会 2012/09/29 | 阅读: 1935
    由于协调利益的职能在工作单位,那么没有固定单位的流动人群就被排斥在"利益协调"之外,既无阶级也无单位代表他们的诉求。这样一种特别的身份差别和组织化利益结构,是理解当今中国不少问题的关键。
  2. 刘国福:试论获得公民身份证件权——从华侨短期回国在国内证明公民身份困境切入
    法律 2014/04/17 | 阅读: 1935
    关于出国造成黑户的法律制度分析
  3. 渠敬东:涂尔干的现代性主题:道德个人主义与法团公共性
    社会 2014/08/08 | 阅读: 1935
    如果有人问涂尔干的社会理论对我们反思今天的现实问题有什么意义,我个人认为,首先,中国的现代化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失范和信任危机等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审查这些问题,不能单纯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负面和反常的现象,而应该切入问题本身,考察这些现象的历史机制和社会建构作用。
  4. 李猛:论抽象社会
    社会 2009/09/26 | 阅读: 1936
    在社会学的理论历史中,现代社会的抽象性是一个尽管经常受到忽视,但却不断以各种形式浮现出来的核心问题。
  5. 王大学: 皇权、景观与雍正朝的江南海塘工程
    历史 2012/06/07 | 阅读: 1936
    雍正动用国帑大规模修筑江南海塘工程,真实的经费来源是列位获罪官员所出罚金,其根本目的是整顿吏治和巩固统治。雍正朝江南水利、海塘工程之所以能大规模兴修,都和这个特定的社会背景有关。
  6. 刘欣如:从雅利安人到欧亚游牧民族:探索印欧语系的起源
    历史 2015/02/04 | 阅读: 1936
    印欧语系语言学研究在其早期发展阶段,曾经纠缠于人类起源问题,最终导致宗教史观与科学史观的对立。英国殖民者语言与印度被殖民者语言之间存在相似性的发现将印欧语言研究引向人种学。但是,对于印欧语言发源地的研究也促进了对生活在广袤的欧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研究,并且证明游牧民族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这个角度看,印欧语言学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因为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以及历朝历代入侵、占领农业地区的民族并非只有印欧民族。
  7. 乌尔里希·贝克:恐怖主义的风险--911
    政治 2011/09/14 | 阅读: 1937
    全球灾难带来的恐怖主义威胁也是如此,原理相同,表现各异。一个表现就是连美国这样国家也会产生无能为力感,所以它的总统会把美国置于自由和人权批评的风暴之中;与此同时,为了不可预知的恐怖主义风险而发起的反恐战争,自由与民主的价值被悄悄破坏。
  8. 孟晖:皂纱遮面的北宋名臣
    历史 艺术 2012/07/03 | 阅读: 1937
    大约因为长安城中皆是土道,扬尘严重,自中唐起,京城的士大夫便形成了一道规矩:只要出门,即使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在城中四处来往,一律须戴席帽。士大夫都要带"幞头",再于其上加席帽,等于戴了双重的帽具,于是出现了"重戴"这一叫法。
  9. 刘永生:抗战前后《申报》视野中的中国共产党
    历史 2012/09/28 | 阅读: 1937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 再度合作, 共同抗日。在这种大的政治背景之下, 新闻 界有什么样的反应? 媒体对于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 持什么样的态度?
  10. 闻一多: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先生
    文学 2012/11/22 | 阅读: 1937
    1944年华西大学教授孙次舟提出“屈原是文学弄臣”的主张,即被批驳,在回应文章中孙称闻一多以屈原与梅兰芳相比,当同意他的观点,闻一多感到他“拖人下水”,特意撰文
  11. 川原秀城撰,胡宝华译: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
    科技 2007/03/12 | 阅读: 1938
    综述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开始于十九世纪明治时代(1868-1912)的中期,此后经历了约10O多年的研究历程。在此期间,研究方法及研究角度先后出现了两次大的转变,一次在20世纪30年代,一次在70年代。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开拓期阶段(1900~1930);2、发达期阶段(1930~1970);3、现阶段(1970以来)。
  12. 徐渊涛:替李登辉卸妆--第5-7章
    历史 2013/01/24 | 阅读: 1938
    这三章的标题是:李登辉加入共产党,李登辉背叛共产党始末,李登辉出卖同志?作者父亲徐庆钟先生为前台湾行政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台大任教时曾为李登辉师长,在白色恐怖中为之做政治担保,后向蒋经国推荐李登辉
  13. 布鲁斯·阿克曼:如何讲述美国宪法的转型--职业主义批判以及连续性的再造
    法律 2014/10/01 | 阅读: 1938
    每当有新的意见潮流得到政治声望后,民众的思考--就好比条件反射般地--就会回到这些伟大的成就,以此判断新运动的意义。当我们由实体宪法转向高级立法的过程时,我的问题就出现了:19与20世纪的美国人是如何定义、辩论、并且最终认可那些由所处时代的宪法改革政党提出的转型议案?
  14. 郑永年:社会改革比政治改革更重要
    社会 政治 2012/03/06 | 阅读: 1939
    与自由主义拒绝本土化相反,新自由主义在中国被本土化了,这导致了很大的负面效果。中国公共事业的市场化改革之所以那么迅速,就是因为没有抑制新自由主义的力 量。
  15. 李志:试论马克思文本中的三种自由概念
    思想 2013/01/06 | 阅读: 1939
    本文仅考察马克思文本中的三种自由概念:作为自我意识的自由,作为权利的自由,和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的自由。探讨马克思为什么特别藐视所谓的人权;对于以社会主义政党自居的德国工人党及其纲领性文件,马克思为什么报以种种微辞;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对于马克思究竟意味着什么。
  16. 冯象:哪怕摩西再世
    宗教 2012/11/26 | 阅读: 1940
    立法者(包括上帝在内)须受自己颁立的法律和指导思想约束,接受子民百姓的解释,而不得“与时俱进”地更变、补充“真理”
  17. 张伯元:"法"古文拾零
    法律 2012/03/18 | 阅读: 1942
    灋,在传统先秦著作中是个常用字。然,编撰于战国时期的《左传》《国语》却不用"灋"而用"法"。"佱"、"灋"、"廌"诸字怎么会在传世的战国文献中消失殆尽?不免会做出这样的推断:大凡是汉人重新做了修纂或改窜。
  18. 张旭东:詹明信的文化理论与中国现实
    社会 2012/11/26 | 阅读: 1942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市场化"和"私有化"转向及苏联的崩溃,西方马克思主义面对的最直接挑战是如何思考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和存在理由。对此,詹明信在一篇题为 "事实存在着的马克思主义"(Actually Existing Marxism)的重要文章里驳斥了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里针对左翼立场的种种轻浮浅薄的俗见
  19. 薛理泰:利比亚局势令人眼花缭乱
    政治 2011/03/29 | 阅读: 1943
    27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指出,美国反对在利比亚出现“政权更迭”。
  20. 李学勤:简帛佚籍的发现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
    历史 2013/07/16 | 阅读: 1943
    1970年代以来,大批简帛书籍的陆续出土,为丰富和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提供了资料与条件,促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学术史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
« 1 ... 59 60 61 (62) 63 64 65 ... 123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