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humanities.cn

humanities.cn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跟踪网址顺序

humanities.cn
http://humanities.cn/
webmaster at humanities dot cn
文章:325 推荐阅读:53 专题:0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1) 2 3 4 ... 17 »
文章
  1. 潘维:敢与西方展开政治观念竞争
    政治 2008/03/23 | 阅读: 2317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苏联的溃败与军事力量几乎无关。美国的霸权也不在其军事能力。尽管美国军工联合体极力渲染其军事技术的高超,但自二战后迄今六十多年里,美军从没打赢过任何一场真正的战争。朝鲜、越南、阿富汗、伊拉克,哪一场战争以美国的胜利告终?南斯拉夫没有被美军打败,那里的人民急于加入欧盟,自我分裂,并向西欧缴械投降。科索沃之战是在意识形态战场上决出胜负的。“自由民主”话语系统崛起、称霸才是美国获胜的主因。世界霸权是靠政治话语霸权来确立和维持的。”
  2. 甘会斌: 中国城市空间的虚无化
    建筑 2008/07/27 | 阅读: 1757
    “中国城市空间的虚无化,所牵涉的不仅是城市竞争力或在未来世界城市格局中的地位问题,更是中国的民族文化以及各城市的地方文化的生存,传承,衔接,转型的问题,是市民的文化认同和地方归属感的问题。这里的城市文化不是政治经济所利用的工具,它直接关系人的存在状态,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只有我们认识到这点并贯穿于城市发展之中,也许才能稍稍抵制或限制城市空间的虚无化及相伴的问题。 ”
  3. 程兆奇:《日本现存南京大屠杀史料研究》后记
    历史 2008/08/01 | 阅读: 2893
    项目批下后, 我的第一步工作是把从铃木明《“ 南京大屠杀” 之谜》、田中正明《“ 南京屠杀”的虚构》到今天东中野修道《对“ 南京屠杀”的大疑问》等虚构派的著作和与虚构派观点接近的板仓由明《真相是这样的南京事件》、亩本正己《真相·南京事件》等中间派的著作二十余种细读一遍, 再循他们援以为据的材料做一番清理, 看一看这些材料是否可靠, 能否证明他们的结论, 能证明到什么程度。
  4. 吴新雷:南京剧坛昆曲史略
    戏剧 2008/08/08 | 阅读: 2247
    昆曲现称昆剧,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而盛行于苏州。它起初称为昆山腔,与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杭州腔并称为南戏五大声腔。
  5.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
    政治 2008/08/26 | 阅读: 12377
    “专制中国”仍是西方惯用的一个词,这个概念究竟是描述还是偏见?它的历史根源又是什么?
  6. 斯蒂格利茨:如何防范下一个华尔街危机(译文完成)
    经济 2008/09/19 | 阅读: 12716
    斯蒂格利茨认为: 美联邦监督者和金融机构经营者在华尔街危机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联储为了挽救房产泡沫投入了太多资金;金融机构的新牟利策略隐藏了过度借贷;管理者们为了追寻短期利益,不惜创造和承担高风险;为了防范未来再次出现危机,必须大规模变革。人文与社会编辑小组译(http://humanities.cn
  7. 毛泽东与后奥运时代的文化选择:《毛泽东》开幕座谈纪要
    艺术 2008/10/02 | 阅读: 3138
    袁加(艺术家、策展人),靳尚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院教授),钟涵(中央美院教授),曹春生(中央美院教授),闻立鹏(中央美院教授),汪晖(清华大学教授),
    高名潞(美术史家),袁运生(中央美院教授),王明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赵寻(中央美院人文学院),倪军(艺术家),孔冬梅,朱岩等人。
  8. 崔之元:美欧危机走势:国有化和利益相关者
    经济 2008/10/12 | 阅读: 1217
    在美欧应对危机的政策上,最重要的新发展是大规模的银行国有化已正式启动,因为以国家参股的形式救市不仅比用纳税人的钱来买坏帐挽救华尔街更有效,而且对公众也更公平。在对危机的理论反思上,最深刻的是对“股东至上”公司治理模式的批判,重新认识利益相关者模式的积极意义。
  9. 林少阳:重审白话文运动--从章太炎至歌谣征集
    文学 思想 2008/10/31 | 阅读: 12454
    本文视二、三十年代歌谣运动为一场从“声”和“音”的角度介入包括新诗运动在内的白话文运动的尝试,并借此探讨批判白话文的章炳麟关于文学文本的“音”(可诵性、音律等)的看法,比较他与同属考据学阵营的刘师培的区别。然后探讨以章炳麟弟子为主体所发起的歌谣征集运动与新诗运动以及新“国学”意识之间的关系,并比较歌谣运动与章炳麟的不同。
  10. 潘清:元代江南社会、文化及民族习俗的流变
    历史 2008/11/14 | 阅读: 5880
    大一统的元代是江南文化获取异质因素从而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文化的接触中,民族的界限渐渐消失,整个江南文化呈现出新的局面。这一时期江南文化的发展,给明清江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1. 何勤华:中国近代民商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法律 2008/12/06 | 阅读: 1185
    在1905年创办的京师法律学堂,民法学、商法学、与法学通论、宪法学、刑法学等一起, 分别是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主干课程。之后,至1949年民国政府解体,凡是设置有法律系或法学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民法学和商法学的课程。
  12. 陈晓明:遗忘与召回:现代传统与当代作家
    文学 2008/12/07 | 阅读: 2749
    “文革”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当代文学一直是奉西方文学为圭臬。尽管“新时期”文学也曾自我命名为“现实主义的复苏”,但五六十年代的现实主义与“新时期”的现实主义并不是一回事,而三四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则面目不清。当代作家如果要找到自己的父亲,那一定是西方经典大师或新近翻译过来的名师大家。
  13. 李安宅:现代中国藏学研究的开拓者
    宗教 2008/12/15 | 阅读: 1085
    “这一段落的中国社会,是在空前未有的非常时期,自无待言。整个社会系统既那样动荡着,活在系统以内的个人也更脉搏紧张地充满了这个节奏。”
  14. 张钊维:从诸葛亮到臭皮匠:谢英俊的难题
    建筑 音乐 2008/12/29 | 阅读: 1564
    1977年的夏天,年轻的民歌手李双泽在台北附近的淡水小镇闭门撰写了一系列歌谣;其中「愚公移山」这首歌,改编自台湾日据时期的反日农民运动家杨逵的小诗。
  15. 盛燕 、赵旭东:从“家”到“庙”——一个华北乡村庙会的仪式变迁
    社会 宗教 2009/01/24 | 阅读: 2159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寺庙和宗族祠堂复兴的在全国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通过参加2007年范庄的龙牌庙会,详尽地描述范庄龙牌会的仪式过程,并与龙祖殿修建前的仪式进行比较,从仪式变迁的角度来分析龙祖殿修建前后政府、会头和学者的关系。也正是因为龙祖殿的修建,才有了从“家”到“庙”的过程,“家”是一种家庭的,内部的表征,而“庙”是公共的,外部的表征。从家到庙,也是龙牌会从地方信仰向公共事物——龙文化遗产发展的过程。
  16. 陈来:战国时代“儒”的刻画与论说
    思想 2009/02/14 | 阅读: 1160
    戰國儒學在運用“儒”字上所表達的自我理解,以及戰國時代的其他學派對“儒”的思想與人格刻畫,都突出顯現了儒之人格與儒家學說宗旨在當時通行的理解。因此比起字源學的“說儒”方法來說,先秦儒家和其他各家對“儒”的論述和評論才是瞭解先秦儒的學說宗旨與文化形象的直接的依據和素材。
  17. 赵启正:浦东开发"软成果"的启示
    经济 2009/02/19 | 阅读: 1370
    将担任中国全国政协会议发言人的国务院新闻办前主任赵启正日前为香港天大研究院网站撰文,回忆他在上海的经历,尤其是浦东开发的启示。他认为,上海浦东开发,除了一系列的硬成果之外,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经验,得到了更加重要的软成果,为未来中国其他地方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而现在是对这些软成果进行总结提高的时候了。
  18. 农药对水的污染
    环保 2007/03/13 | 阅读: 1737
    综合介绍农药对水和食品的污染,高尔夫球场带来的物种单一、大量农药消耗,以及一个统计数据:在北京进行的一项针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调查发现,在采集的300多位产妇的乳汁里,有90%检出多氯联苯或者有机农药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10%的人处在比较危险的水平。
  19. 《中国西部青年发展报告》的主要结论
    社会 2007/01/05 | 阅读: 1534
    “中国西部青年发展报告”的数据来源于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于2004年6月至2005年2月在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重庆等省(市、自治区)共44000户居民进行的《中国西部省份社会经济发展监测研究》,共收集167000个个人的相关信息,其中15-35岁青年占被调查对象的比例大约是 32.5%。基于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部分西部省(市、自治区)对西部青年进行了进一步的座谈和访谈,在将西部青年调查数据与全国统计数据、全国青年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形成了此报告。
  20. 施咏:评《琉球御座乐与中国音乐》
    音乐 书评 2007/03/14 | 阅读: 2990
    提起琉球音乐,难免想起那种三线伴奏的特殊的悠扬舒缓的曲调,虽然喜悦从容,但却蕴含着深重的哀伤。这篇书评不涉及琉球的民乐,而是介绍琉球王府接待明代官员演奏的乐曲,并没有谈及当地民乐的发展,但可籍此看到一些琉球文化历史的特点。御座乐的消失,就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Humanities.cn
(1) 2 3 4 ... 17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