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 205 »
文章
  1. 汪晖:墓园·颠倒
    文学 2012/06/29 | 阅读: 3483
    2012年5月28日自纽约飞抵瑞典,入住乌普萨拉(Uppsala)瑞典高等研究院(SCAS)。研究院的主体部分是一所十八世纪的晚期建筑,即林奈宫(Linneanum),坐落在植物园内。我的寓所在植物园外的墓园一侧。5月29日,临窗而坐,眺望墓园,时差之中,恍若守墓人,随手涂鸦,录随感二则,其一题为《墓园·颠倒》。
  2. 郑鸿生:陳映真與台灣的「六十年代」--重試論台灣戰後新生代的自我實現
    戏剧 音乐 2012/06/30 | 阅读: 4137
    台灣的六十年代是接受國民政府普及教育的戰後新生代成長期,是歷經肅殺1950年代之後的文藝復甦與思想解放期,又逢全球性青年造反運動--促成戰後新生代在六十年代開始深具時代意義的世代自我實現,在各面向影響此後三、四十年的台灣。
  3. 孟晖:皂纱遮面的北宋名臣
    历史 艺术 2012/07/03 | 阅读: 1911
    大约因为长安城中皆是土道,扬尘严重,自中唐起,京城的士大夫便形成了一道规矩:只要出门,即使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在城中四处来往,一律须戴席帽。士大夫都要带"幞头",再于其上加席帽,等于戴了双重的帽具,于是出现了"重戴"这一叫法。
  4. 杜正乾:《金刚经》研究述评
    宗教 2012/11/29 | 阅读: 1555
    近年来,《金刚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发表论文40余篇,专著20余部。现分以下几方面,对已有的论著成果予以概述
  5. 马西沙:历史上的弥勒教与摩尼教的融合
    宗教 2012/07/02 | 阅读: 2173
    涉及三种宗教——弥勒教、摩尼教、白莲教。特别研究弥勒教与摩尼教及其相互融合。在民间社会流行了近千年的救世思想,到了元代末年终于演化成改天换地。与此相关的结论:所谓元蒙政权被白莲教起义推翻的说法,不是历史真实。
  6. 赵刚:頡頏於星空與大地之間--左翼青年陳映真對理想主義與性/兩性問題的反思
    文学 思想 2012/07/01 | 阅读: 2726
    陳映真的文學不只是台灣文學與思想的資產,甚至也不只是中國文學與思想的資產,而是整個第三世界文學與思想的資產,因為它是建立在一種具體的地方感與時間感的對真實歷史與具體問題的反思。對我而言,這也包括了兩岸一起重新閱讀魯迅以及其他的歷史中的思想,一起思索如何走出最適合自身歷史背景與社會條件的路徑。
  7. 中美关系高级研讨会纪要
    政治 2012/07/03 | 阅读: 1196
    随着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结束,奥巴马总统已表示打算重新调整与亚太国家的外交和军事关系。中美关系在未来将受到何种影响?上周(2012.4.20),在《外交官》杂志和哈佛大学共同举办的高级别研讨会上,分析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答案。以下是会议摘要。
  8. 渡边浩:谈日本思想史研究
    思想 2012/07/04 | 阅读: 1906
    研究日本思想的时候,仅仅以西方作为参照太过简单,应该和中国、朝鲜这些邻国、邻近的文化作比较。他认为,尽管人类分享着一些基本的价值观,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是很重要的,但现实的西方未必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人类的历史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展,而且不一定是好的方向。
  9. 柄谷行人:关于7月1日"反对野田政权游行"的声明(起草)
    科技 社会 2012/07/16 | 阅读: 2246
    日本关西电力公司在完成必要检查后于2012年7月1日晚重新启动了大饭核电站3号机组反应堆。因此数以万计示威者6月29日在日本首都东京市中心首相官邸前集会抗议。该声明由柄谷行人起草。
  10. 柄谷行人:在"9.11反核游行"上的演讲
    科技 社会 2012/07/16 | 阅读: 2805
    在大众媒体方面,福岛事故已经处理妥当,应该直接着手经济复兴,这样的意见很强烈。毫无疑问,事实并非如此。在福岛,什么情况都还没有解决。但是,当局和媒体都做出了一副好像已经解决了的样子。
  11. 柄谷行人:新闻发布会(2012.6.28)
    科技 社会 2012/07/16 | 阅读: 2109
    阐述7月1日针对核电站重启的“反对野田政权游行”声明内容。“听了野田首相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我产生了以下感觉。较之前而言,他的态度发生很大变化。面对民意,他的态度是明显带有强制和挑衅色彩的。这让我感到了来自他背后势力的强大压力。即,俗称"原子能之村"、国家-资本复合体。而将原子能与"安全保障"即核武装结合起来的原子能基本法之修订,也体现了这个问题。”
  12. 符鹏:为何要读柄谷行人
    书评 2012/07/06 | 阅读: 2453
    尽管柄谷行人早已不满足《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的文学史批判,但并没有直接在文学与历史事实之间寻求新的关联,而是同样借助了政治这一结构性的中介环节。
  13. 孙歌:极限状态下的政治感觉
    文学 2012/07/07 | 阅读: 1819
    《客地》在今天仍然保持着它震撼人心的艺术生命力,在于它不动声色地展示了政治斗争的实际运作过程。在这展示过程中,作品不仅提示了有关在松散的民众中发动民主政治操作的基本问题,更暗示了政治运作与人道理念之间的紧张关系。
  14. 陈广恩:“泛滥赏赐”与元代社会
    历史 2012/07/08 | 阅读: 1899
    "泛滥赏赐"是元代社会的一大特色,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对元代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元朝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补救,但终元一代也未能克治这一元代“财政上的癌症”。
  15. 郭树清:金融调结构 经济有出路
    经济 2012/07/08 | 阅读: 1865
    近期,要加大对新股发行过程中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惩治力度;抓紧实施主板、中小板的退市制度改革方案;坚持“关口”前移,要在上市过程中就重点关注公司治理是否健全;引进各种专业化的机构投资者,为企业年金、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养老金参与资本市场提供公平高效的平台;始终把保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强化市场投资功能,建设成熟理性的市场文化
  16. 曾雄生:杂种:农业生物多样性与中国农业的发展
    科技 经济 2012/07/08 | 阅读: 2350
    农业生物的多样性是中国农业得以维持几千年而不衰,并且成功地支持了由人口不断增长引起的对农产品不断扩大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在为人类提供营养的同时,还满足了人类生产和生活多方面的需要,这也不是用现代"产量"的概念所能够衡量的。
  17. 《经略》第17期目录
    期刊专递 2012/07/08 | 阅读: 1779
    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何去何从,已成为知识界与公共舆论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在四位作者看来,绝不应当仅仅从个人自由、效率等规范视角来设计农村土地制度,而必须将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放在中国发展路径与乡村治理的整体框架中来思考。
  18. 贺雪峰:谁来养活中国
    经济 2012/07/09 | 阅读: 1972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十五位院士提案谁来种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着大批农村年轻人进城,田无人种,诺大中国谁来养活就成问题。但在笔者看来,以小农家庭为主的中国农业格局,既有活力,又适应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要稳定。谁来养活中国是一个假问题。
  19. 林辉煌:土地流转与乡村治理的阶层基础--以江汉平原曙光村为考察对象
    经济 2012/07/11 | 阅读: 1444
    半工半农阶层与"中农"阶层的形成和互补,构成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阶层基础。通过这两个阶层的流动性与互补性,并且最终以"中农"阶层为载体,中国农村的发展就找到了最有利的支持力量。
  20. 郭亮、杨蓓:信访压力下的土地纠纷调解--来自湖北S镇的田野经验
    经济 2012/07/11 | 阅读: 1719
    由于中西部农村地域范围广阔、人口众多,相对于征收纠纷,农用土地的承包经营纠纷发生机率更高,涉及范围更广,本文所关注的正是此类土地纠纷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土地纠纷的主要调解机构究竟如何处理并化解土地纠纷?
« 1 ...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