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54 55 56 (57) 58 59 60 ... 205 »
文章
  1. 陈来:孔子与当代中国
    思想 历史 2008/10/29 | 阅读: 1374 | 评论: 1
    文章举出与“孔子与当代中国”问题有关的三种思想史的解释方式(列文森的“走入历史”“博物馆”观,李泽厚的“文化-心理结构”观,史华慈的“图书馆”观),然后尝试描述与“孔子与当代中国”问题相关的现实处境。
  2. 陈映芳:传统中国再认识——乡土中国、城镇中国及城乡关系
    社会 思想 2008/10/29 | 阅读: 1271 | 评论: 1
    本文对国内外学术界、思想界将"乡土中国"等同于传统中国、以"乡土性"概括中国传统性的学说和观念提出了质疑,并对上述中国观的形成机制作了反思性探讨。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思想家和中西方人类学家、社会学者们借助于西方现代社会科学来建构 "中国社会"的过程,其实也是他们参照"现代的、城市的西方",将既有的中国裁剪、过滤成"传统的、乡土的中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中国基层乡村社会的一些基本属性,被扩大为中国整体社会的本质特征,中国城镇社会、城乡关系的传统以及传统的城市性等等,相应被忽略。由此,不仅中国的传统性被单性化,中国的城市性也成了纯粹的西来之物、无本之木。这既于我们的文化自觉无益,亦不利于对现实中国城乡问题的把握。
  3. 方成:漫画在中国
    艺术 2008/10/08 | 阅读: 1568 | 评论: 1
    方成 著名漫画家。原名孙顺潮,广东中山人,1918年生。1942年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从1946开始在上海从事漫画工作,后在香港参加“人间画会”从事漫画工作。出版连环漫画《康伯》。解放后任北京《新民报》美术编辑。1951起任《人民日报》美术编辑。1986年被聘任国际漫画杂志《WITTYWORLD》编辑,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生导师、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绘著各种漫画、杂文集30余部,主编有《当代中国漫画选》和《世界幽默笑话精品》等。
  4. 孙惠柱:从美国戏剧的影响看中国文化——吴卫民《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序
    戏剧 书评 2008/10/15 | 阅读: 1599 | 评论: 1
    中国是世界上保存着最丰富戏剧遗产的国家,而就演出的总量和影响而言,眼下戏剧的超级大国还要算美国。这两个戏剧大国之间的关系如何?
  5. 大江健三郎:访华前的访谈
    文学 2006/10/04 | 阅读: 2230 | 评论: 1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该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名誉研究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将于9月8日至15日间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外文所研究员许金龙受《环球时报》委托,不久前在日本大江先生宅邸对其进行了专访。
  6. 刘洪等:五问美国金融危机
    经济 2008/10/14 | 阅读: 2162 | 评论: 1
    一问:救市方案为何一波三折?
    二问:谁制造了华尔街金融危机?
    三问:救市方案会成为“拐点”吗?
    四问:这场金融危机将向何处发展?
    五问:全球经济衰退会出现吗?
  7. 陈舒劼:神性与暴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中知识份子叙事的「革命」维度
    文学 2008/10/13 | 阅读: 1441 | 评论: 1
    在韦君宜、王蒙、李锐、张炜、李洱甚至是杨沫等人的笔下,知识份子和革命的关系与既定的历史叙述显然发生了某种龃龉。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知识份子与革命」书写前文本的《青春之歌》记载了共和国幼年时代对知识份子与革命关系的认知与规范,它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8. 孙昌武:关于佛典翻译文学的研究
    宗教 2006/10/04 | 阅读: 1857 | 评论: 1
    被视为佛典翻译文学的作品兼具宗教和文学两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当然还具有哲学、伦理等价值,不在本文讨论之内)。但在文学研究领域,可以而且应该按着文学自身的规律,把它们当作文学作品来研究。这应是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9. 廖子光:美元--单边主义下利益输美的传送带
    经济 2008/10/12 | 阅读: 955 | 评论: 1
    美元霸权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金融体制。在人类金融事务中,首次出现了一国不兑现纸币,通过浮动汇率和自由兑换强加的货币霸权,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使这种货币霸权的形成成为可能。在美元霸权的作用下,全球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各经济体臣服于美国经济的工具;世界贸易现在是一种“美国发行美元纸币,世界上其他国家生产美元纸币可以购买的产品”的游戏。美元霸权使美国金融霸权成为可能,从而使美国例外主义和单边主义成为可能。
  10. 潘岳: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
    环保 2006/10/06 | 阅读: 1140 | 评论: 1
    如果政治文明不跟进,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保护不落实,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将更大。某些人的先富牺牲了多数人的环境,某些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环境不公加重了社会不公。环境文化是生产力布局与资源配置的调节器,是协调社会关系的新杠杆,是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是文明转型的更高起点。
  11. 王志敏: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影视 2008/10/10 | 阅读: 1170 | 评论: 1
    本文把国内电影美学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提出问题阶段、理论准备阶段和框架建设阶段。从80年开始为提出问题阶段,从84年开始为理论准备阶段,从93年开始为框架建设阶段。本文认为,由于有了前两个阶段,我们完全有理由、有条件立即开始电影美学理论框架的建设工作。这不仅是国内电影美学研究进程的一种期待和指向,而且也是中国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理论的一种期待。
  12. 高建平:“心理距离”研究纲要
    艺术 2008/10/10 | 阅读: 6788 | 评论: 1
    本世纪前半期,爱德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在西方美学界具有巨大影响。美国学者乔治·狄基(George Dickie)回忆说,1956年,当他开始在大学里讲授美学课程时,“几乎所有美学导论类的书籍都在书的开始辟出一章,解释审美态度的性质,并将之与诸如道德的、科学的和经济的等实际的态度作对比。”
  13. 开源运动的“中国特色”
    科技 2006/10/05 | 阅读: 1347 | 评论: 1
    "开源软件的定义中除了要公开源代码外,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最大的区别在于免费自由重复散布 和 允许修改及衍生软件。在国内由于盗版的盛行,微软的程序占主流,开源软件的使用和开发并不普及。"
  14. 李昌平:土地私有化是知识分子有意编故事
    社会 2008/10/09 | 阅读: 1183 | 评论: 1
    李昌平与《大江城市生活周刊》 的谈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向性,他们会朝着自己的倾向去编故事。我们不说外国,说香港土地是香港政府所有,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那是不是表明香港人民没有权利。根本不需要国外的例子。日本80—90%的林地都是国有,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搞私有化呢?”
  15. 强世功:帝国的技艺
    历史 2008/10/09 | 阅读: 1266 | 评论: 1
    十九世纪被霍布斯鲍姆称之为“帝国的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建立殖民地的时代,大英帝国就是十九世纪全球政治的象征。然而,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十九世纪的全球政治体系,催生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新秩序。
  16. 刘擎:世俗时代的死亡问题
    书评 人文 2008/10/09 | 阅读: 1567 | 评论: 1
    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世俗时代》(A Secular Age)(哈佛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17. 高名潞与徐冰访谈 by 胡赳赳
    艺术 2008/10/05 | 阅读: 1321 | 评论: 1
    高名潞,徐冰,胡赳赳访谈。这是来自艺术批评家的一种声音。其实我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想问徐冰和高名潞,《今天》杂志创办30周年,北岛向你们两位分别约了稿子,怀念70年代。我想提前知道你们在这篇文章当中,这个主题下写了什么?
  18. 李昌平:中国农村将彻底走上菲律宾道路
    经济 政治 2008/10/04 | 阅读: 1456 | 评论: 1
    锦涛同志今天去了安徽小岗村,肯定了小岗村当年"求温饱"——"分田单干"的历史贡献,对小岗村前年以来"奔小康"——"重走合作路"一字未提。全国人民都知道小岗村"重走合作路"了,锦涛同志不知道?安徽的同志和锦涛同志的随行人员都不知道?
  19. 易富贤: 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口政策调整
    经济 2008/10/03 | 阅读: 1743 | 评论: 1
    作者认为,主流家庭需要生三个孩子才能防止人口减少,但是中国目前平均生育意愿只有1.7了(台湾、韩国、日本等地的生育意愿都超过2个,但是由于有不孕不育等人群存在,实际生育率只有1.1到1.3)。目前中国每年只出生600万女孩,扣除生育前死亡以及不孕妇女,今后生育妇女将不到500万,如果仅仅是停止计划生育而不"鼓励"生育,今后中国的生育率(每个妇女生孩子数)将比现在的台湾和韩国的1.1还要低(台湾和韩国的社会发展水平比中国大陆要先进20多年),意味着每年最多生育600万孩子,不到全球的1/20,而那个时候中国人口每年死亡2000-2700万(1950-1990年中国每年出生的2000多万人口将死亡),每年减少一千多万--雪崩,大国空巢!
  20. 贾方舟:现代水墨的三分天下
    艺术 2008/10/05 | 阅读: 1080 | 评论: 1
    中国传统绘画本有自己写实主义昌盛的时代。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就曾强调“以形写神”不能“空其实对”,“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姚最评谢赫时也说到其画“点刷精研,意在切似,目想豪发,皆无遗失”。又评萧贲曰“雅性精密,后来难尚。含毫命素,动必依真”(《续画品》)。从画迹看,从《女史箴图》到《清明上河图》,也有众多经典之作留于画史,但由于文人画的兴起,写实主义受到冷遇,并在竟尚高简、追逐意趣的风气下一蹶不振。但作为一条若明若暗的线它并未中断和消失,那就是延续至今的工笔画。
« 1 ... 54 55 56 (57) 58 59 60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