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尝试解析各种民族主义,并确定它们的基本共同结构。第二部分讨论为什么民主运作有赖于某些民族主义要素。最后一部分讨论中国当代民族主义的特征,并探讨它将如何影响中国民主化的前景。
-
中国古典思想语境中政治的本性是一切存在者的“各正性命”,它意味着,一方面,“天下有道”,存在者皆有路可走;另一方面,人们皆有家可以安居。
-
巴迪乌最近著作《萨科齐的意义》(”The Meaning of Sarkozy”)主要探讨法国总统萨科齐上台的原因,以及对法国当今的政治生态所代表的意义,在法国甫出版即畅销。
-
中國一些智庫長期以來迷信西方尤其美國,其對美國金融形勢作出判斷所依据的信息資料,几乎完全來自美國,而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則報喜不報憂,中國智庫的判斷怎么可能准确呢?外資「入侵」中國智庫的同時,也乘机將國外的評价標准和价值立場引了進來。最突出的例子是,中國社科研究机构和大學研究机构的學術評价机制和激勵考核机制,几乎全面追求西方体系。
-
动态的角度来看,适应能力也许比什么都重要,不具备适应能力富国也可能变成穷国。而具备这种能力,贫穷落后的不平等国家,也可以迈向繁荣幸福的康庄大道。我觉得学习能力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
在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下称央视新址)大火发生半月之后,指向渎职侵权的调查已获新的突破,共约20名涉案嫌犯被北京市公安局采取措施。元宵夜的烟花不仅是火灾元凶,亦是经济问题调查的主要突破口。
-
两会特别节目《小崔会客》会谈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
-
短文集。先发数篇,慢慢补齐。30篇已发11.
-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似乎日甚一日,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和军事继续分崩离析,全球都在期待着奥巴马就任总统,在这一切之中,世界很少注意到2008年12月中旬的一个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古巴重返舞台!
-
伊朗学人雷敏•亚罕拜格鲁(Ramin Jahanbegloo)曾与伯林作过长篇访谈——《和以赛亚•伯林对谈》(Conversations with Isiah Berlin, New York,1991),选出其中谈论音乐的一节。
-
美国宪法并不比其他国家民主宪法优越。达尔基本的结论就是,不要把美国立宪民主政治体制看作是实现民主的样本,或是把它看成最优的,它只不过是适合于美国而已。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美国政治体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达尔所提出的对于美国立宪民主体制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立法机构的失灵;新的政治失序;总统制的伪民主。
-
感叹号多了点,但很真诚。
-
此次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经济的表现突出,因而中国崩解论暂时销声匿迹,中国崛起似乎终于成为共识。有意愿且有能力做到大规模实时有效的刺激经济,是使得中国模式在此次全球危机因应中受到肯定的地方。因此,必须要问的问题是,中国为何具有此项能力?为何能够做到?
-
政治
科技
2009/02/17
| 阅读: 1379
周三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讲话后,普京开始接受参会者的提问,第一个提问者正是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他问道,科技公司如何能帮助俄罗斯充分利用该国的人才和技术。普京看上去对这个问题毫无兴趣,“你看,问题是我们并不需要任何帮助”,“我们不是残障人士,并不是能力有限”。
-
环保的重点不在亡羊补牢式的回收垃圾,而在于积极主动地不产生和进口垃圾。这篇《纽约时报》报道暗示经济危机可能促使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垃圾,从美国角度出发,觉得中国回收业的萎靡会造成中美两国的环境污染。考虑到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垃圾进口大国,垃圾的走私进口和非法回收造成的环境污染极大,这位记者大可不必为中国垃圾进口减少担忧。广东贵屿是中国进口垃圾最大集散地,大家可以看看相关文章。--人文与社会
-
文学
2009/03/12
| 阅读: 13248
聂绀弩诗选1955-1986,较全。
-
剛果民主共和國(下稱剛果)欠債案引起的外交豁免權風波,可能引發人大常委會第四度釋法。終院聆訊中呈堂的外交部函件顯示,外交部警告若香港特區在外交豁免權安排上與中央政府立場不一致,將對國家利益造成深遠影響和嚴重損害。律政司長代表亦指出,即使終院不願意,仍有責任跟從外交部指示。律政司代表:終院有責任跟從指示上訴庭去年裁定,香港跟從1997 年前的普通法制度,在外交豁免權上採「有限度外交豁免」,判剛果須償還美國基金公司約8億港元欠債。剛果不服上訴,指香港有責任跟從中央政府的「絕對外交豁免權」,令該國毋須償債。事件引來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專員關注,在高院原訟庭及上訴庭審決案件前,外交部曾兩度發信重申中央政府立場,去年8月外交部再發出第三封信,內容最為詳細而且措辭強烈。除了與上兩封信一樣重申中央政府採用「絕對外交豁免權」外,第三封信警告假如本港一意孤行採「有限度外交豁免權」,將會構成五大影響,包括不符香港特區地位、國家外交立場受質疑、受影響國家向中央交涉損友好關係、中國海外財產安全受威脅、妨礙發展中窮國減債等(見圖)。信中又提到香港回歸前套用英國的有限度外交豁免權,自回歸後已不適用,因回歸後香港的外交事務須交由中央政府決定,中央政府早於中英聯合聲明聯絡小組內明確表示過,回歸後香港會使用中國統一的外交豁免制度。「有疑問 可釋法」代表律政司的資深大律師余若海指出,律政司關注香港利益及法治制度,現時《基本法》第13條已清楚將權力作憲制分配,主權國豁免權為外交事務,若終院有疑問,可依《基本法》158條提請人大釋法,查詢外交豁免權是否《基本法》13條內所指的外交事務之一;條文內「中央政府負責管理與香港有關的外交事務」,意思是否指中央政府有權決定;本港法院是否有責任跟從中央政府指示;以及九七前沿用制度是否已失效等。他又指終院5法官若狹義理解《基本法》158條的釋法要求,對法治及香港穩定性並無好處。余若海又稱,綜觀英美法院判決,他們均會遵從國家外交政策上的行政意見或政策作出判決;他指即使終院未必樂意,但考慮到國家整體外交,仍有責任跟從。案件今續。【案件編號:FACV5-7/10】
-
我要强调一点,现在大家都把三峡发电的功能抬得太高,冲淡了三峡防洪的功能。其实三峡最重要的功能,根本就不是发电,而是防洪。三峡论证时,如果不是防洪的功能,三峡工程根本就上不了。其次是供水,发电只能排在第三位。我永远强调,电调必须服从水调。但现在有些利益集团,不能碰。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在呼吁国家在长江流域建议一个水电站总调度,这一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出来,提到会优化调水体系,希望能解决这些事情。
-
谈文的概念。
-
《顾颉刚日记》起於1913 年,终於1980
年,其间经历六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