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顺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 205 »
文章
  1. 朱苏力:在中国思考法律与文学
    法律 2008/10/05 | 阅读: 1362 | 评论: 1
    本文是我正在进行的法律与文学研究的一个引论,主要探讨在中国研究法律与文学的一些前研究的问题。本文将在回顾、分析国内外法律与文学研究现状的前提上,着重分析法律与文学作为法学理论研究在中国的一些相关问题,包括其现状、问题、可能性以及意义等;同时简单介绍和讨论我的研究将使用的材料、方法以及为什么。
  2. 刘克敌:明清易代之际江南文人风貌一瞥——读《柳如是别传》有感
    历史 2008/10/05 | 阅读: 1598 | 评论: 1
    陈寅恪晚年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自然是《柳如是别传》,对于陈寅恪撰写此书的目的及其学术价值,至今学术界还有不同看法。笔者在此也无意进行探究,只是在数次阅读之后,发见该书除却张扬陈寅恪自己认定的"颂红妆"旨意外,还为我们展示了明末清初江南文人圈子的全景图以及他们所置身其中的江南社会风貌。
  3. 纽约时报:阻止金融危机的瑞典道路
    经济 2008/10/06 | 阅读: 1612 | 评论: 1
    1992年瑞典出现金融危机时,由于政府联合反对党及时采取了强硬的接管政策,很快解决了问题,避免了大规模经济危机。宇琦译,人文与社会编辑小组校订(http://humanities.cn)。
  4. 《金融时报》专访索罗斯:衰退刚刚开始
    经济 2008/10/07 | 阅读: 1484 | 评论: 1
    4月5日,《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记者克里斯蒂娅·弗里兰(Chrystia Freeland)专访了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本文为对话选录稿。(人文与社会网站编辑小组部分校订 http://humanities.cn
  5. 方成:漫画在中国
    艺术 2008/10/08 | 阅读: 1568 | 评论: 1
    方成 著名漫画家。原名孙顺潮,广东中山人,1918年生。1942年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从1946开始在上海从事漫画工作,后在香港参加“人间画会”从事漫画工作。出版连环漫画《康伯》。解放后任北京《新民报》美术编辑。1951起任《人民日报》美术编辑。1986年被聘任国际漫画杂志《WITTYWORLD》编辑,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生导师、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绘著各种漫画、杂文集30余部,主编有《当代中国漫画选》和《世界幽默笑话精品》等。
  6. 刘擎:世俗时代的死亡问题
    书评 人文 2008/10/09 | 阅读: 1567 | 评论: 1
    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世俗时代》(A Secular Age)(哈佛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7. 强世功:帝国的技艺
    历史 2008/10/09 | 阅读: 1266 | 评论: 1
    十九世纪被霍布斯鲍姆称之为“帝国的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建立殖民地的时代,大英帝国就是十九世纪全球政治的象征。然而,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十九世纪的全球政治体系,催生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新秩序。
  8. 李昌平:土地私有化是知识分子有意编故事
    社会 2008/10/09 | 阅读: 1183 | 评论: 1
    李昌平与《大江城市生活周刊》 的谈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向性,他们会朝着自己的倾向去编故事。我们不说外国,说香港土地是香港政府所有,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那是不是表明香港人民没有权利。根本不需要国外的例子。日本80—90%的林地都是国有,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搞私有化呢?”
  9. 高建平:“心理距离”研究纲要
    艺术 2008/10/10 | 阅读: 6788 | 评论: 1
    本世纪前半期,爱德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在西方美学界具有巨大影响。美国学者乔治·狄基(George Dickie)回忆说,1956年,当他开始在大学里讲授美学课程时,“几乎所有美学导论类的书籍都在书的开始辟出一章,解释审美态度的性质,并将之与诸如道德的、科学的和经济的等实际的态度作对比。”
  10. 王志敏: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影视 2008/10/10 | 阅读: 1170 | 评论: 1
    本文把国内电影美学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提出问题阶段、理论准备阶段和框架建设阶段。从80年开始为提出问题阶段,从84年开始为理论准备阶段,从93年开始为框架建设阶段。本文认为,由于有了前两个阶段,我们完全有理由、有条件立即开始电影美学理论框架的建设工作。这不仅是国内电影美学研究进程的一种期待和指向,而且也是中国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理论的一种期待。
  11. 廖子光:美元--单边主义下利益输美的传送带
    经济 2008/10/12 | 阅读: 955 | 评论: 1
    美元霸权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金融体制。在人类金融事务中,首次出现了一国不兑现纸币,通过浮动汇率和自由兑换强加的货币霸权,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使这种货币霸权的形成成为可能。在美元霸权的作用下,全球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各经济体臣服于美国经济的工具;世界贸易现在是一种“美国发行美元纸币,世界上其他国家生产美元纸币可以购买的产品”的游戏。美元霸权使美国金融霸权成为可能,从而使美国例外主义和单边主义成为可能。
  12. 陈舒劼:神性与暴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中知识份子叙事的「革命」维度
    文学 2008/10/13 | 阅读: 1441 | 评论: 1
    在韦君宜、王蒙、李锐、张炜、李洱甚至是杨沫等人的笔下,知识份子和革命的关系与既定的历史叙述显然发生了某种龃龉。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知识份子与革命」书写前文本的《青春之歌》记载了共和国幼年时代对知识份子与革命关系的认知与规范,它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13. 刘洪等:五问美国金融危机
    经济 2008/10/14 | 阅读: 2162 | 评论: 1
    一问:救市方案为何一波三折?
    二问:谁制造了华尔街金融危机?
    三问:救市方案会成为“拐点”吗?
    四问:这场金融危机将向何处发展?
    五问:全球经济衰退会出现吗?
  14. 孙惠柱:从美国戏剧的影响看中国文化——吴卫民《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序
    戏剧 书评 2008/10/15 | 阅读: 1599 | 评论: 1
    中国是世界上保存着最丰富戏剧遗产的国家,而就演出的总量和影响而言,眼下戏剧的超级大国还要算美国。这两个戏剧大国之间的关系如何?
  15. 知识产权过度保护与中国互联网发展(研讨)
    法律 科技 2008/10/16 | 阅读: 2902 | 评论: 1
    对知识产权过渡保护倾向开始向互联网渗透了,从去年到今年,互联网公司尤其是搜索引擎公司接到不少公司,尤其是唱片公司对他们起诉。持续多年的传统唱片业和音乐搜索网站间的对抗有了一个初步结果:像雅虎这样的搜索网站如果不与唱片公司合作,就要关闭绝大部分音乐试听和下载的搜索服务。

    但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很少有人提到搜索引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供这些链接获得很多网民没有意识到的点击量和广告费的事实。
  16. 莱斯格:《自由软件,自由社会:理查德·马修·斯托曼选集》的引言
    法律 科技 书评 2008/10/16 | 阅读: 1839 | 评论: 1
    劳伦斯·莱斯格,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斯坦福大学网络与社会研究中心创始人。““代码”是让计算机运行的技术。“代码”是指挥机器运转的指令的集合,要么写在软件里,要么烧在硬件里,首先是用词语写出的。这些机器——电脑——日益决定和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它们决定电话如何连接,电视上播放什么,他们决定视频能否能通过宽带连接流式传输到计算机;他们控制计算机向它的制造商汇报什么。这些机器管理我们,而代码管理这些机器。

    我们应该对这些代码应该有如何的控制?怎样的理解?应该有什么样的自由来和它对我们的控制相应?什么能力? ”
  17. 莱斯格:美国天生是一个盗版国家(《自由文化》选译)
    法律 科技 2008/10/16 | 阅读: 2106 | 评论: 1
    莱斯格的《自由文化》(Free Culture)选读。这本书2004年3月25日推出后,立即引起了网络上巨大的反响。这本书告诉大众,垄断机构是如何通过操纵法律和技术禁锢了文化,并压制了创新,而自由文化和人们相关的数字权利应当在新千年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就像今天的人权一样。
  18. 曹思源:新医改方案的不足
    医卫 2008/10/17 | 阅读: 1217 | 评论: 1
    国人议论已久、期盼甚切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在2008年10月14日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了。这标志着十多年来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始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医卫 2008/10/17 | 阅读: 1047 | 评论: 1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10月14日至11月14日,信函请寄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9号新华大厦18号信箱,邮编:100045);传真请发至:(010)88653150.
  20. 刘凡:新叙述摄影——当代影像艺术的另一种生态
    艺术 2008/10/18 | 阅读: 1337 | 评论: 1
    当抽象表现主义淡出西方当代艺术时,艺术便结束了其自律的过程。此时,新叙述摄影在观念摄影的土壤里孕育而生。从虚构的幻想叙述中,新叙述摄影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趣味:一种是着眼于当下,通过对眼前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造,探讨生活的感悟与体验;另一种是放眼未来,通过拟造未来世界,来思考人类发展将面临的各种问题。新叙述摄影不同于传统摄影,它具有记录性否定、叙述性、技术集成性以及消费美学彰显等四大特征。新叙述摄影在西方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它还仅仅是个开始。
« 1 ...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