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历史

李零:说岳镇渎海--中国古代的山川祭祀

李零:说岳镇渎海--中国古代的山川祭祀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禅地玉册,李隆基亲自撰写

人文与社会,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
中国有个老传统,祭岳镇渎海,从秦汉到明清,历朝历代都祭。这个传统很重要,但清朝以后,逐渐被人遗忘,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

中国有个老传统,祭岳镇渎海,从秦汉到明清,历朝历代都祭。这个传统很重要,但清朝以后,逐渐被人遗忘,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我想跟大家聊一聊,从文献记载,从考古发现,从实地考察,讲讲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让大家在凭吊山川之余,也能唤起一段历史的记忆。

 

一、山川代表"天下"

 

"天下"是中国古代的"世界"。"世界"是佛教用语。"世"指时间,"界"指空间。日本人用这个词翻译西文的world,其实是外来语,我国古代,本来叫"天下"。

"天下"的意思是什么?是天底下。天底下是什么?是我们脚踩的大地。你坐飞机,从上往下看:山高低起伏,水蜿蜒曲折,就是这片一眼看不到边的大地。

山川是代表"天下"。"天下"这个词,看似平常,却暗示着一种视觉效果,一种在想象中居高临下俯瞰大地一览无余的效果。

            中国的名山大川,有所谓"五岳五镇"、"四渎四海"。这十山八水是从千山万水中选出来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值得研究。

            如今的山川选秀,如《国家地理》的选秀,山多高,水多长,洞多深,滩多广,景色漂亮不漂亮,旅游价值如何,有很多指标。但古代的岳镇渎海不是这么选出来的。它的选择标准,不是自然标准,而是人文标准。大地上空,有一双特殊的眼睛。

人文标准是人的标准。人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千差万别,它可是独一无二,不是百姓标准,而是帝王标准。

"天下"是"天子"的"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东南西北,所有的山,所有的水,全都归他所有。

            这和动物可有一比。

动物,鹰隼盘旋于长空,虎狼啸傲于山林,鱼儿在水中嬉戏,蓝天白云下,马牛羊在埋头吃草,好像各得其所。然而,这个表面祥和的世界却杀机四伏,面对面的杀戮随时都会发生。

动物世界的"自由"是以"领地"为前提。你别以为,它走来走去,找棵树蹭蹭痒,抬起腿撒泡尿(图一),只是痛快一下,舒服一下,它可是在宣示主权呀:这是我的领土,庄严神圣,不可侵犯。

同样,帝王巡狩,也绝不是为了玩儿。他爬山涉水,到处立庙,到处刻碑,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他要大家知道,他是君临天下,无远弗界,无时不在,永远盯着你的主人。

更何况,他还要沿途考察,考察边防,考察政务,考察宗教、考察学术,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见官员,见贤达,听汇报,发指示,就地解决问题。

这是最原始的领地控制法。

老虎是占山为王,草寇是占山为王,就是冕旒南面、万方朝拜的皇帝,也一样是占山为王。只不过它的山头特别大特别多而已。

帝王走过的地方,也要做记号,让你一闻就能闻出帝王的味道。他自己也要检查这些记号,隔三差五,几年转一圈。

岳镇渎海,就是这样的记号。

二、沙畹的眼睛很毒

            20世纪上半叶是法国汉学的黄金时代,巴黎是世界汉学的中心。当时,大师辈出,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年,图二)是一代宗师。他对中国文化涉猎广,研究深,无论学养还是成就,都可谓盖世无双。伯希和、马伯乐、葛兰言,这些大师级的国际学者皆出其门下;瑞典的高本汉,也是他的学生。

1889年,年轻的沙畹第一次来北京,就迷上了司马迁,从此下决心,一定要把《史记》翻成法文出版。《史记》是煌煌巨著,有130篇,他到死也没翻完(只翻了前47篇)。但他的入手处却可谓独具只眼。他发表的《史记》译本,头一篇就是《封禅书》(图三)。《封禅书》讲什么?就是讲山川祭祀。

1907年,沙畹第二次到中国,曾在中国北方旅行,游历山川,考察古迹。当时,他的最大兴奋点是什么?是《封禅书》里的第一神山。他爬过泰山,写过一本书,题目就叫《泰山》(图四)。

1918年,沙畹去世,留下一部著作,发表于第二年,名叫《投龙》(图五),还是围绕原来的兴趣。

什么是"投龙",让我解释一下。

投龙是一种道教仪式。求愿者用一种名叫"投龙简"的东西给神灵写信,写完信,照例放个小金龙,派它送信,通报神灵,乞求神灵保佑。这种简,一般用金、银、玉、石等材料制成,形如小方板,投放地点都是名山大川,或在山洞,或在水边,或在乱石丛中,某个石头缝里。山有山简,水有水简。这种活动虽是道教传统中的活动,却有更古老的背景。

他是从山川祭祀研究中国的礼仪和宗教。

沙畹的眼睛很毒。他一眼就看出,山川祭祀,对研究中国很重要。

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汉学衰落,被美国的中国学(China study)取而代之。美国的中国学,主要是为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研究服务,属于亚洲研究的一种,特别是东亚研究的一种。其重点是现代中国,而不是古代中国。

现在,沙畹的著作渐渐被人遗忘,变成老古董。美国的年轻学子,没几个人要读这种老气横秋的作品。老一代的汉学家很遗憾,欧洲的学者很遗憾。

沙畹来华已经120年,《投龙》问世已经90年,但我没有忘记他,没有忘记他的伟大贡献。

我相信,他的研究,即使今天,也仍有启发。

 

三、登高才能望远

 

中国的天文书是以星辰为"文",中国的地理书是以山水为"理"。人从地上望星空,可见星汉灿烂,但从地上望大地,却只有眼前不大的一片。

我们在地上望远,怎么也看不远,道理何在?以其平视之故也。

人眼究竟能看多远,因人而异,因能见度而异,根本没有定数。即使视力2.0,天清气朗,一马平川,顶多能看见几十公里外的天际线,难免"目眇眇兮愁予"(《楚辞·九歌·湘夫人》)。

天下,虽企足引领,不足见其大,古人何以观之?

第一个办法是拿脚丫子走,比如大禹就是因此而出名。他的行走叫"禹步",脚印叫"禹迹"。九州大地什么样,他是一步一步踏查,然后把印象拼起来。我国的舆图,就是靠很多人的眼睛一块儿一块儿拼起来。这是最笨最笨的办法,也是最可靠的办法。

第二个办法是登高。古人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造个通天塔、摩天楼,一层比一层高,高到上出重霄,当然是好办法。但更省事的办法,是找座高山,从高山往下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登高,是人类的固有冲动。《圣经》里的巴别塔,就是代表这种幻想。现在,世界上有很多摩天楼。1990年,我上过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Sears Tower),442米。那塔是1974年建,当年最高。后来,引出一堆不服气的,展开竞赛,一个比一个高,大家赛着来。台北101,有508米,没完。阿联酋正盖"迪拜塔"(Burj Dubai),据说盖好了,有818米。但再高的楼也没山高。

再说了,山高,也没有飞机高。飞机高,也没有卫星高。

人能像鸟一样振翅高飞从天上俯瞰大地吗?

鸟瞰(bird's-eye view)一直是人类的幻想,目力济之想象,让心灵在天空飞翔。

李贺的诗,很有想象力。"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天梦》),这种从天上看天下的感觉,纯粹是梦。当时没有飞机,没有卫星,只有从山上看山下,庶几近之。

古人祭岳镇渎海,叫"望祭山川"。"望"就是讲这种感觉。古书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四望"。找个山头,朝四下里望,甭管看见看不见,只要心里揣着这么一种感觉,他好像就看到了。

这是一种心灵遥感。

古人说,"三代命祀,祭不越望"(《左传》哀公六年)。他们祭祀山川,本来只祭本国的名山大川,眼界不够大。

泰山,五岳独尊,是在五岳成为一个集合概念之后。在此之前,并不如此。

"泰山",就是"太山"或"大山"。"太"字写成"泰",是秦国文字的特点,汉代文字承袭之,常把"太"字写成"泰",原来的意思,也就是一大山。

山东有五座1000米以上的高山,此山最高。泰山是齐鲁一带的大山,没问题。但其他国家有其他国家的大山,各地有各地的"太山"。比如华山,秦骃祷病玉版(详下)就称之为"华大(太)山";霍山,本来也叫"霍太山"。

各地有各地的"泰山"。

各地的名山大川,选出来,搁一块儿,才有岳镇渎海。

它是个集合概念。

 

四、"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

 

司马迁说,"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史记·封禅书》)

所谓"封",是在大山的山头上堆土为坛,祭天;"禅",是在高山之下,小山之上,拔草除地,弄块场子(墠),祭地。

这个仪式很古老,我猜,一定有人类学的原始依据,有兴趣的,可以考证一下。

传说,封禅泰山,上古帝王有72个,除祭泰山,也祭其他山:封大山以祭天,有如天坛;禅小山以祭地,有如地坛。

这个传说,就是为了印证封禅的传统很古老。

上古帝王七十二,到底有谁?其实是笔糊涂账,谁也说不清,

古代时令分两种,五行时令和四时时令。前者和后者不一样,它是把一年360天按金木水火土五分各72天。"七十二"是吉祥数。孔门七十二弟子、刘邦七十二黑子,都是为了凑这个数,你不必认真,以为可丁可卯,真有这个数。但司马迁有个12人的名单,却说得有鼻子有眼。

这个名单分三组:

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是一组,属"三皇"传说的一种。

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是一组,属"五帝"传说,但加了炎帝。

禹、汤、成王是一组,属"三王"传说,但用成王代替了文王、武王。

这个名单出自《管子·封禅篇》(佚篇)。

上述帝王最能跑,莫过大禹。七十二帝,虚无缥缈,就他可考。

古书说,"芒芒(茫茫)九州,画为禹迹"(《左传》襄公四年),他老人家为全国人民治水,舍身忘家,"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造成"四肢不用家大乱"(马王堆帛书《十问》),真是历代帝王的楷模。

古人说,大禹爬过什么山,涉过什么水,各地的土地、民人、物产、风俗,记下来就是地理,《禹贡》就是最早的地理书。

保利博物馆有一件西周铜器,铭文已经提到"天命禹敷土,随山濬川",和《禹贡》的说法很像。

可见,这种传说很古老。

 

五、从《封禅书》到《郊祀志》

 

            传说归传说,历史是历史。

历史上,明确可考,真正举行过封禅大典,有六个皇帝,他们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这六位都上过泰山。

公元696年,武则天登过嵩山,封过嵩山。她以"登封"作年号,很有纪念意义。嵩山在河南登封。现在的登封(过去是县,现在是市),就是她留下的地名。

            封禅,秦皇汉武是代表,都是一圈一圈满世界跑,累得很呀。

讲山川祭祀,一定要看《封禅书》。《封禅书》就是讲秦皇汉武的封禅。

比《封禅书》晚,汉武帝以后,还有两篇东西是必读书,一篇是《汉书·郊祀志》,一篇是《续汉书·礼仪志》。两汉以后,这些祭祀活动留下什么古迹,大家要看《水经注》。

读《封禅书》,我们知道,秦始皇整齐天下宗教,在全国各地立过200多个坛庙。这些坛庙,当时叫"祠畤"。秦代祠畤,是以齐、秦为主,分东西二系。东方最重要,要属八主祠;西方最重要,要属雍四畤。八主祠祭天、地、兵、日、月、阴阳、四时,是齐地的传统信仰。雍四畤祭白、青、黄、炎四帝,是祭各族人民的老祖宗。还有两祠在秦地很有名,一是陈宝祠,祭陈宝(一只殒石所化的雄鸡),二是怒特祠,祭怒特(一头神奇的青牛)。

这是第一个高潮。

第二个高潮是汉武帝以来。他立的祠畤,也分东西二系。五岳四渎之祭、八主之祭主要在东方,属于"巡狩封禅"的大范畴。西方是以长安和甘泉的两个太一坛(薄忌五坛和宽舒坛)为中心(祭天),东有汾阴后土祠(祭地),西有雍五畤(除秦雍四畤,增加北畤,祭黑帝),覆盖整个三辅地区(首都的三个特区),则是西汉理解的"郊祀"。

武帝,郊祀在陕西这边跑,封禅往华山以东跑,三年一郊祀,五年一封禅,真把天下折腾惨了。死前,他丢下后悔话,承认自己靡费百姓,使天下愁苦。死后,当皇帝的不能不考虑,以后怎么办。他后边有六个皇帝,有的还跑,有的跑不动,于是有废庙废祠之议。天下祠畤,汉成帝时有683所;汉哀帝时有700多所,直到逼出王莽,才把它彻底废除。

王莽是儒生,主张复古,照儒经复古。他说,武帝旧仪不合古制,郊祀郊祀,古制只在四郊祭,何劳远足。从此,才有后世的郊祀制度。皇帝只要在家门口拜拜就可以了,远处可以派员致祭,或者干脆让地方官去祭,把钱和工夫全都省了。如果你嫌不过瘾,非要折腾也行,比如上面提到的汉光武等人,爱跑你就跑,那是你个人的事。巡狩封禅很风光,想起来搞一回,让全国人民大庆一下,不是不可以,但作为制度是不存在了。

            司马迁写《史记》,《史记》是"通古今之变"的"大历史"。他的《封禅书》是以巡狩封禅为主,兼记其他祭祀。班固不一样,《汉书》是朝代史,重点是讲汉代的郊祀。武帝和武帝以前,他抄《史记》;武帝以后,昭、宣、元、成、哀、平,这六帝是续写,一直写到王莽。王莽改制是西汉郊祀制度的终结。武帝的郊祀是大郊祀,王莽的郊祀是小郊祀。班固要讲的,主要是大郊祀变小郊祀。

历代在首都立坛,祭天地日月、社稷祖宗,是王莽的遗产。

            历代祭岳镇渎海,是秦皇、汉武的遗产。

            这是古代祭祀的两大遗产。

 

六、岳镇渎海,选自四方

 

岳镇渎海,概念很古老,不自唐始,不自汉始,而是先秦就有。战国末年,"天下一统"的概念呼之欲出,这类概念是"配套产品"。天下逐鹿,鹿死谁手,这套奖品发给谁。

秦始皇是领奖者。

"五岳",见于《周礼·春官》的《大宗伯》、《大司乐》和《礼记·王制》。

"四镇",见于《周礼·春官》的《大司乐》。

"四渎",见于《仪礼·觐礼》和《礼记·王制》。

"四海",古书多见,举不胜举。

可见,天下还没统一,就有人把它设计好了。

思想是开路先锋。

"岳",古人也写成"嶽",意思是山之尊者,最最重要的山,《说文·山部》解释"嶽"字,就是专指五岳。五岳是一等名山。

"镇",原指镇守九州的"山镇",好像一块九宫格的席子,用九块石头压着,每州各有一个"山镇",郑玄的解释是,"名山,安地德者也"(《周礼·春官·职方氏》注)。这是一种含义。另一种含义,不太一样,是把九大山镇分两组,先把五岳择出来,当一等名山,剩下四大名山才算"镇",郑玄的解释是,"四镇,山之重大者"(《周礼·春官·大司乐》),其实是二等名山。

"渎",是大川,"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尔雅·释水》),所谓"四渎"是指独流入海(有独立源头并最终流入大海)的大川。

"海",古人以音训解释这个字,常说"海者,晦也"(如《广雅·释水》),意思是一眼望出去,昏昏蒙蒙,看不到边。比如楚帛书的"四海"就写成"四晦"。四海,既可指浩瀚无垠的大海,也可指一眼望不到边的四方,甚至可指塞外的大湖(如青海湖),这里的"海"是渎之所归。

这九山八水,"五岳四渎"最重要。唐代的镜子,镜纽是五岳,四周的水是四渎,就是一种图案化的"天下"(图六)。你去地坛,可以对比方泽坛。

后世的岳镇渎海,唐以来的岳镇渎海,其实只增加了一山(吴山),不是五岳四镇,而是五岳五镇,四渎四海数不变。

名山大川,见于《禹贡》、《山海经》和后世地理书,数量很大,但只有九山八水或十山八水入选,这是"天下一统"的象征。

历史上的中国,小国林立,各有胜景,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名山大川。比如《禹贡》九州,就是分州为叙,提到23座名山、34条大川和8个大泽,大川往哪儿流,也不能不提到海。这些地方性的山川,经过筛选,被整合成一个大系统,有个过程。

司马迁说,秦并天下后,崤山以东,有名山五座:太室山(嵩山)、恒山、泰山、会稽山、湘山(洞庭山),大川两条:济水、淮水;华山以西,有名山七座:华山、薄山(首阳山)、岳山(吴山之一山)、岐山、吴岳(吴山之一山)、鸿冢(在今陕西凤翔一带)、渎山(岷山),大川四条:河水、沔水(汉水)、湫渊(指《水经注》的湫水,水出湫渊,渊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其实是个堰塞湖)、江水。

汉代的五岳四镇四渎,除医巫闾山和霍山,都在这个名单中。

可见,它们是从四面八方选出来的,是各个地区的代表。共同点是与四方中央相配,与阴阳五行相配。

 

七、从五岳四镇到五岳五镇

 

唐以后,中国的名山有所谓"五岳五镇":

五岳是东岳泰山(1524米)、西岳华山(2083米)、南岳衡山(1290米)、北岳恒山(1898米)、中岳嵩山(1440米)。

五镇是东镇沂山(1032米)、西镇吴山(2069米)、南镇会稽山(354.7米)、北镇医巫闾山(886.6米)、中镇霍山(2346米)。

它们,名气大不大,不在高,不在美,而在地区代表性。

比如吴山,现在是二等名山,名气不够大,但古代却很重要。秦之崛起,是沿渭水,自西向东拓土。晋皇甫谧说,秦始皇"表河以为秦东门,表汧以为秦西门"(《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引晋皇甫谧《三辅黄图》)。秦故土,"西门"在宝鸡,"东门"在华阴。吴山在宝鸡,华山在华阴,正好是一头一尾。宝鸡是秦人的老巢,古人叫陈仓。那里不仅有很多秦墓,还挖出过汉代的仓(和华阴、新安发现的汉仓一样)。陈仓是个重要的漕运码头,我在那一带挖过秦墓。吴山也叫岳山,本来也是一个"岳"。它是秦地早期的"泰山",对秦人来说,资格比华山老。

还有霍山,现在也是二等名山,早先却是晋地的头号名山。三晋中的赵人,是秦人的兄弟氏族。他们的祖先,原来就是守这座山。它在晋地也是一个"岳",现在仍叫太岳山。抗战时期,八路军有太岳区和太行区。我父亲就在太岳区。我们老家,今208国道西侧就是太岳山。元朝,赵城大地震,就是太岳发脾气。我的祖先是灾后移民,跟汶川灾民一样,就是来自太岳山区。太岳,既叫"太",又叫"岳",其实就是山西的"泰山"。

还有会稽山,别看不高,姿色平平,却是古代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开庆祝会的地方,大家都来汇报成绩,要"会计"一下(意思如同今语的"统计"),所以叫"会稽"。禹死后,传说就埋在了会稽山下,现在叫"禹陵"。"禹爷"(鲁迅《治水》这么叫)的坟头,陕西的秦始皇都来拜,你能说它不重要?此山放在吴越,也是不得了的山。

五岳五镇,最初只有五岳四镇。

《周礼·春官·大司乐》已有"四镇五岳"的说法。"四镇五岳",不是十座山,而是九座山,什么道理?原来,古人是以九山与九州相配。如《周礼·夏官·职方氏》,就是以九个"山镇"配九州,每州各有一座代表性的山:

 

 

山镇

山镇

山镇

扬州

会稽山

青州

沂山

幽州

医无闾山

荆州

衡山

兖州

岱山(泰山)

冀州

霍山

豫州

华山

雍州

岳山(吴山)

并州

恒山

 

 

这九座山就是五岳四镇。

五岳是哪五座山?《尔雅·释山》有两套山名:

(1)"河南华(华山),河西岳(吴山),河东岱(泰山),河北恒(恒山),江南衡(衡山)。"

(2)"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天柱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嵩山)为中岳。"

这两套五岳,和后世的五岳不一样。

前者有岳无嵩,是秦人的五岳。上面说过,岳山对秦人很重要。秦并天下前,嵩山比不了岳山。

后者有霍无衡,是汉代的五岳。汉代,南岳有二,一是衡山,二是霍山。衡山是秦系的南岳,太靠南。霍山是汉代新立,近一点。南岳从衡山改霍山,是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的事。这个霍山不是山西的霍山,而是安徽霍县的霍山,即天柱山。

郑玄讲《大司乐》的"四镇五岳",五岳同《尔雅》第一说,四镇是会稽山、沂山、医巫闾山和霍山。四镇没吴山,道理很简单,吴山、岳山是同一山,岳山已入五岳,当然不算镇。

上表九山,衡山、华山、岱山、恒山,加上表中没有的嵩山,就是后世的五岳;剩下的五山,会稽山、沂山、岳山、医巫闾山和霍山(山西的霍山),就是后世的五镇。

五岳四镇变五岳五镇,关键是把第一种五岳中的岳山去掉,降为镇山,而把第二种五岳中的嵩山补进去。至于南岳,则去霍留衡,其实变化很小。

 

八、四渎和四海的关系

 

山有"岳镇",一等名山叫"岳",二等名山叫"镇",刚才讲过。

水有"渎海",独流入海的大川叫"渎","渎"之所归叫"海",刚才也讲过。

这里再强调一下。

《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四渎"是哪四条河?"渎"的定义是什么?原话很清楚。

百川朝宗于海,渎和海总是连在一起。渎是河,但不是一般的河,上面说过,是独流入海的大川。这样的大川,有源有流,有湖泊(古人叫"泽"),有洲渚,九曲十八弯,最后的归宿是大海。

渎和海,都和水有关,都和龙王有关。求雨乞雨找龙王,龙王庙到处都有,有时就叫海神庙。四海龙王,有水的地方都拜,不一定非到海边拜。渎庙后面都有"海",泉子头,修个水池,就算"海"。头是"海",尾也是"海"。

            古人说的四渎,就是现在的长江、黄河、济水、淮水。

这四条河,是个令人难忘的地理概念。我印象最深,还是来自"四五八"。

            什么是"四五八",就是粮食亩产,黄河流域400斤,淮河流域500斤,长江流域800斤。达到指标叫"达纲要"(毛主席的《农业发展纲要》),当时盛行"跨长江,过黄河"一类说法。我在家乡那阵儿,不让种谷子,只让种高粱,当时农民编了顺口溜,"晋东南粮食达纲要,吃的全是猪饲料"。

            济水已淡出人们的视野。

            四渎,是两大渎、两小渎。

            (一)大渎

(1)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海的格拉丹东山,自西向东,流经中国南方,原先是从镇江、扬州一带入海,流入今黄海,现在是从上海崇明岛入海,流入今东海。

(2)黄河,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流经中国北方,原先是从天津、黄华一带入海,后夺济水河道,从今山东东营市入海,流入今渤海。

(二)小渎

(1)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市的王屋山,分南北两段,北段在黄河北,比较短;南段在黄河南,比较长。济水南段大体与黄河平行。它原先的入海处,现在是黄河入海处,济水已被黄河兼并,不再入海。现在的"济南"已变成"河南"。

(2)淮水,发源于河南桐柏县的桐柏山,汝、颍二水,自西北而东南流,注之。它在长江北,大体与长江平行相伴,原先是从江苏涟水县云梯关入海,流入今黄海,现在改走长江的河道入海,流入今东海。

小渎要为大渎让道,甚至加入大渎。如今有个说法,叫"加入主流"。

四海,古人是以东南西北分。

汉代的北海是今渤海,东海是今黄海,南海是今东海和南海,西海是今青海湖。

江水,汉代的入海处是在当时的东海和南海之间。

河水,汉代的入海处是在当时的北海。

济水,汉代的入海处也在当时的北海。

淮水,汉代的入海处是在当时的东海。

西海,是塞外大泽。

它们的入海口都相继南移。

 

九、地坛:缩天下而观之

 

            史家都说,王莽是空想家,他的改制,什么也没留下来,此话不对。其实,后世的郊祀制度就是他的遗产。

            王莽设计的郊祀,特点是只在京城设祭,祭不出郊。

泰畤祭天,广畤祭地,分别在南北郊。

五帝兆,中央祭黄帝、后土,东郊祭太皡、勾芒,南郊祭炎帝、祝融,西郊祭少皡、蓐收,北郊祭颛顼、玄冥,日月星辰配焉。

他的两畤五兆,比起汉武帝的大郊祀,简直就是个缩微模型。

            这种制度,历时近两千年,千变万化,早已面目全非,但大主意没有变,基本的想法没有变,还是在家门口祭,还是祭天地、日月、星辰、祖宗、社稷这套东西。

            明清北京城有六个坛,都在城圈外,天坛在南,地坛在北,日坛在东,月坛在西,天坛西有先农坛,地坛西有先蚕坛。先蚕坛,本来在地坛旁,后来搬到北海后门,即现在的北海幼儿园,理由是,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脉,皇后不宜出城门。

城圈内,天安门两边,"左祖右社","左祖"是祖庙,"右社"是社稷坛。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是原来的祖庙,中山公园是原来的社稷坛。

社稷坛是第七个大坛。

            地坛,古代叫方泽坛(图七),两层,四四方方,环水,坛上有岳镇渎海的牌位。

方泽坛的后面是皇祇室(图八),里面也有岳镇渎海的牌位(图九)。

这是专门祭地的地方。

祭地的牌位,一共有五套,一套是五岳,一套是五镇,一套是五陵,一套是四渎,一套是四海,多出的一套是五陵。五陵是皇陵依托的山。

            同样的牌位,也见于天坛和先农坛(图一○)。

            岳镇渎海是"天下"的缩影。

            过去,我写过一篇文章,讲民国时期的京兆公园(《从五族共和想起的》,收入《花间一壶酒》)。京兆公园是现在的地坛公园。

            公园是西化的产物,民国才有,代替过去的"五顶",代替过去的庙会。

            当年,地坛被改造,方泽坛变讲演台,皇祇室变图书室(当时叫"通俗图书馆"),园中空地被充分利用,养马、种菜、种庄稼,修运动场,搞得面目全非。

有趣的是,走正门,穿东西大道,入二门,路北左手那一片,当年有个世界园。它把世界各国做成大沙盘,每个国家的首都,各摆一个小门楼。

这也是"天下"的缩影。

 

十、五岳庙

 

岳镇渎海18庙,我跑过多数,还有一些要补课。这里,浮光掠影,讲点印象。

岳庙,现在都在,岱庙最重要。

(一)岱庙

当年,我去济宁,是从南苑机场搭小飞机,一路颠颠簸簸,噪音很大,很不舒服。但它飞得不高,宜于观景,也有好处。我从天际渺人间,留一印象,山东好像大花园,当中长棵参天大树,就是泰山,树根串得老远。有些山头就像伐树留下的树墩子,一圈套一圈。

回来,爬泰山,上山坐缆车,一下到山顶。

这座神山,是山东常见的石山,大树长在石头缝,铺不全,盖不满,露出山体。山上有很多大石头蛋子,和峄山相似。这种山,根本不像南方的山,万树葱茏,云遮雾绕,空濛灵秀。但它背北面南,让你抬头仰望,处处透着帝王气象。

古代封禅,封在山上,禅在山下,上有天,下有地,让我想起北京的天地坛。

山脊上,左有日观峰,右有月观峰,也让我想起北京的日月坛。

下山绕山后,是走下来。

岱庙在山下,碑刻甚多,其中最著名,要属《泰山刻石》,那是秦始皇封禅留下来的老东西。五岳,只有泰山有秦刻石。

那回,我还去了东更道,位置在岱庙西南、蒿里山的东面,不在中轴线上。我怀疑,当时的"中"可能略微偏西(禅地的蒿里山还在其西)。

这是一处战国时代祭祀泰山的遗址,当年有个器物坑,50年代发现,太重要,可惜只有简短报道,发掘记录已经找不到(我跟山东博物馆的人问过)。当时,我站在一个胡同口跟人打听,问谁谁不知。最后来一老太太,拿手一指,"就这地方,就在这楼底下"。

我看见的是一片楼群。

(二)西岳庙,

西岳庙,著名碑刻,有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很有名。说来惭愧,历年访古,我跑得最多是陕西,两次发掘也在陕西,但没有上过华山。

过去有本摄影集,《江山如此多娇》,里面有张华山的照片,我印象很深。这也是座北方的山,比泰山更美。大家都说华山险,去年,我把膝盖爬坏,恐怕爬不动了,但很想到跟前儿看一看。

(三)南岳庙

南岳,我没爬,庙也印象不深,好像没什么太古老的东西。我只记得,一边佛寺,一边道观,居然相安无事。这对大讲"普世宗教"的西方人来说,简直不可想象。

(四)北岳庙

清顺治后,北岳庙在山西浑源。大家一说北岳庙,想到的就是浑源,此庙虽大,几乎被人遗忘。其实,早期的北岳庙一直在河北曲阳。这庙,前两年才去,庙是元庙,很宏伟,碑也很多。一般的庙,山跟庙挨得很近,但此庙与山却离得老远。恒山在其北,现在的名字是大茂山,时间紧,没去。它位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主要在唐县。

(五)中岳庙

著名碑刻,有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但我最感兴趣,还不是庙中的碑刻,而是它的建筑布局。它还保留着金代的《中岳庙图碑》,可以反映宋代的建筑格局。山西万荣后土祠有块金代的庙图碑,可以比较。

此庙,汉代就有。现在,庙门外有对石翁仲,就是东汉遗物。石翁仲,东汉才有。东汉石翁仲,山东最多,大概有七八件,其他地方很少,一般是立于墓前。河南这一对儿,很珍贵。他俩,小矮个儿,神头怪脸,双手拄剑,不是立墓前,而是立门外,和其他汉翁仲都不太一样。

中岳庙的南门,前面有条道,向南延伸,前面的太室阙,也是汉庙的遗迹。

 

十一、五镇庙、四渎庙和四海庙

 

上面,我是按东南西北中讲,下面也这么讲,把剩下的五镇和四渎、四海搁一块儿讲。

(一)五镇庙。

镇庙,是山庙中的"二等公民",境遇比较惨,除北镇庙,其他四庙都很惨。

东镇庙,我是跟山东电视台去的。庙在沂山上。沂山是个森林保护公园,坐车,进门转半天,才能到跟前儿。这座山,山保护得不错,庙是重修,已非原貌。原来的旧东西,主要是碑刻,还有台阶、柱子什么的,也留了一点儿。看庙,主要是看碑,老碑最早,是元代的碑。

西镇庙,前些年去宝鸡,本来是奔吴山,可是天公不作美,等我来了,它偏下大雨,路不好走,怕把车子崴泥里,只好怏怏离去。我听说,旧庙已荡然无存,看也只是看山。

南镇庙,我去过两次,两次都是到旧址凭吊。此庙在会稽山前,1958年,刮台风,刮倒了;"文革",再搭一把手,彻底毁掉。我去看,就一空场,据说当过火葬场。庙中碑刻有三,两明一清,全在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收着,两次去都没看到,其中一块是绍兴名人徐渭写的"深秀"碑。据说,"适当时候",当地政府会在原址重建。

北镇庙,今年刚去,山在西北,庙在东南。

医巫闾山,很漂亮,现在是公园,入门,有六个清朝皇帝像,左右排列,迎接游客。这山,很像山东的山,有股仙气。我想,秦皇汉武拜的山,多半是这种样子。特别是,我在它东面见一山,山不大,但刀劈斧皴,酷似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想象的成分很大,离"模特儿"差距很大。画不像山,比比皆是,真山像画,太少见。

五镇庙,北镇孤悬塞外最特殊,古代拜这山的,主要是少数民族,其实是东北各族的神山。满清王朝最爱这座山。北镇庙是五镇中唯一免遭毒手而幸存至今的古庙。它,位置选得好,在一高地上,比周围地势高。北边还有一块高地,比这块小。

中镇庙,在霍山上,我是2002年去的。这座神山,很高大。我记得,有人在山里烧石灰,山体有很多白色的伤疤。此庙已经毁灭,毁于何时?1974年。没问题,也是毁于"文革",毁于群众。现在只剩一块碑,明太祖的洪武大碑。这种大碑,东镇庙也有一通,原来应该有五通。

(二)四渎庙

江渎庙,已毁,过去,北大的孙华教授寄我一份材料,要我写文章,我没到过原址,不知怎么写。

河渎庙,原在蒲州城内,已毁,据说有块清碑。这城,我去过,但庙在何处,不知道。

济渎庙,我是借开会之便,从洛阳去的。此庙在渎庙中保存最好,碑刻很多,就像北镇庙,也是个幸存者。前些年,该庙大修,据说出土过投龙简,材料未发表。此庙投龙碑,沙畹讨论过。

淮渎庙,也毁了,旧址在河南桐柏县桐柏一中的后院。庙宇已毁,仅存房基和摞在一起的碑刻。当地另外修了个淮源庙,是个碑林。前面有口八卦井,后头有个水池。这个水池也算"海"。我顺着水流往旁边看,看见一头水牛。中国的黄牛南下,可以很南,水牛北上止于此。

(三)四海庙

            东海神庙,在莱州湾的海边上,我去过莱州,没去过原址。此庙毁于1946年,碑刻毁于"文革"。汉代,这里是北海,不是东海。当时的东海是江苏东边的海。汉代的东海神庙不在这儿,而在连云港。连云港旁边的海,才是汉代的东海。东汉的《东海神庙碑》,宋洪适《隶释》录其文,说庙、碑都在海州。我认为,孔望山一带的摩崖石刻和石象等物就是东海神庙的遗迹。

            西海神庙,在青海湖边。王莽的西海郡古城,当地叫"三角城",在海晏县。当初,我国的核基地就在海晏县。这座古城,城墙还在,运送原子弹的火车就是穿城而过。著名的王莽虎符石匮就是出自该城。当年我去青海,还不知有西海神庙,光看湖,没看庙。后来知道有此庙,又正在修,不能看。此庙是清代聚集汉满蒙回藏各族祭祀青海湖的地方,庙中有雍正汉满蒙三体的《灵显宣威青海之神碑》。

北海神庙,在山海关区老龙头。1900年,这里是八国联军的兵营。据说,庙是毁于鬼子之手。现在的庙是1988年重修。今年夏天去看,天很热,门外,一匹旅游马昏昏欲睡在打盹儿,凭栏眺海,海风扑面。

南海神庙,在广州黄埔区南岗镇庙头村,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南方风格。著名碑刻,有唐韩愈《南海神庙碑》。2005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附近发掘过宋代的南海神庙。此庙在海庙中保存最好。我还没去。

宋以后,中国的海庙都是天后宫。

 

十二、流风余韵

 

中国早期,头号旅行家,其实是皇帝。第一是秦始皇,第二是汉武帝。

秦始皇统一天下,在位仅12年。这12年,他曾五次巡游,平均两三年,就得出去转一圈,最后死在路上。

这一大圈,范围有多大?差不多有1200公里。

现在的中国,23个省、5个自治区,他跑过14个省、1个自治区。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他都去了。

没去,只有四大角落:

东北的黑龙江、吉林;

西北的青海、新疆;

东南和南边的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和海南;

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

巡游天下,谈何容易。皇帝就是皇帝,老百姓,办不到。孔子下台后,周游列国,说是多少国,其实只有10国,说是10国,只是几座城。他这一辈子,从未出过今山东、河南两省。

秦始皇巡游天下,东巡最重要。他的脸,始终是朝向东方;眼光,始终盯着大海。他对山东最感兴趣,对大海最感兴趣。寻仙访药,海是第一目标。

中国的海岸,从辽西到长江口,天涯海角,他几乎走遍。他的行宫,从绥中到绍兴,到处都是。

北戴河的疗养院是谁开辟?最早不是别人,正是秦始皇。

秦始皇所到之处,往往立石刻辞,大做政治广告。他的政治广告,是"李斯墨宝",不是自己写,而是由大臣写。这和汉武帝不一样,和乾隆皇帝不一样。汉武帝,没留字;乾隆皇帝,到处题。所谓"御题",才是"领导亲笔"。

汉武帝的足迹,和秦始皇差不多,范围差不多,频率也差不多。

这是制度的惯性使然。不是王莽出来,刹不住车。

古今中外,海是乌托邦。

李白说,"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变得虚无缥缈,他才把目光投向山林,"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桃花源,是另一种乌托邦,在山里。

道教,洞天福地,也在山里。

王莽之后,巡狩封禅,不再是常制,城市复归中心。只有逃避中心、甘处边缘的人才迷恋山林。第一是隐士,第二是道士,第三是和尚。

他们都往山里跑。

中国的十大名山、四大名川,由谁来继承?主要是道士。

投龙是道教仪式,它是早期山川祭祀的延续。很多投龙简就是在这些地点发现。

 

十三、出土发现

 

当年,沙畹研究泰山,几乎全凭文献,并没见过封禅实物;研究投龙,也是利用文献和碑刻(记载投龙活动的碑刻),并没见过投龙简。

予生也晚,比他运气好,看过很多他没看到的东西。这里按发现地点,讲一下历年的发现。

(一)泰山

1930年,中原大战,马鸿逵帮蒋介石在山东打冯玉祥,驻防泰安。次年,他在蒿里山修烈士碑,建烈士祠,无意中发现唐玄宗玉册(图一一)和宋真宗玉册(图一二)。马氏临死前,把玉册献给蒋介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者是用汉白玉制成,我在他们的库房看过;后者是用白玉制成,一直在展厅陈列。这两套玉册,都是用于禅礼。史书记载,唐玄宗的玉册是宋真宗发现,他把这些玉册重新埋下去,上面放了他的玉册。历代帝王封泰山,玉册是埋在泰山顶上,明清也有发现,没有留下来。

1954年,在泰山脚下一个叫东更道的小地方发现过一个用大石覆盖,方形长条状的祭祀坑,内有战国浴缶6件、三足铁盘1件。七件器物,现藏山东省博物馆。铜缶,类似楚国的盥缶,铭文是燕国风格(工匠题名),祭祀者是谁,这还是个谜。刚才说,这个地点我去过,已被楼群覆盖。

            另外,2001年汉长安城桂宫四号建筑遗址出土过一件王莽玉版(图一三),铭文提到"封亶(禅)泰山",也和泰山有关,最近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二)华山

            1998年,我在一个私人藏家手中见过两枚战国时期的玉版,我叫"秦骃祷病玉版"(图一四)。这种玉版,其实就是道教投龙简的前身,非常珍贵。后来我专门写过文章,发在《国学研究》上。现在,这两件玉版已归上海博物馆。铭文提到"华大山",可见是华山出土。

            (三)衡山

            贵州省博物馆有一件唐玄宗投龙简(图一五),是用一块长37.9、宽12、厚0.8厘米的大铜版制成,2008年,我到贵阳看过原物,是祭衡山的投龙简。

            (四)嵩山

            1982年,两个农民在嵩山峻极峰玩耍,偶然在半山腰发现武则天投龙简(图一六),铭文称为"金简",其实是鎏金简,现藏河南省博物院。

            (五)武当山

1981年,武当山紫霄窝出土过明建文帝投龙简(图一七),同出之物,有玉璧和金龙(图一八),现藏武当山道教博物馆。

(六)西湖、鉴湖

            五代吴越国,经常在此二湖举行投龙,因此有一些发现(图一九)。这些投龙简,大小不一,皆为银制,浙江省博物馆有三件、绍兴市博物馆有两件。西湖也出过小金龙(图二○)。

            上述简册,古人沉埋,范围甚广,频率甚高,今日所见,不过是其中的一丁点儿。毫无疑问,中国的山山水水,这类遗物,不知有多少,没准什么时候,冷不丁又会露头。

            等着瞧吧。

 

                                                                                                2009年10月23日写于北京蓝旗营寓所

 

 岳镇渎海十八庙图注:

(一)五岳庙

(1)东岳庙(岱庙),在山东泰安市泰山脚下(泰山在其北)。

(2)西岳庙,在陕西华阴市东岳庙街上(华山在其南)。

(3)南岳庙,在湖南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在其北)。安徽霍山县也有南岳庙。

(4)北岳庙,在河北曲阳县县城内。清顺治后的北岳庙是在山西浑源市。

(5)中岳庙,在河南登封市。

(二)五镇庙

(1)东镇庙,在山东临朐县沂山东麓的九龙口。

(2)西镇庙,在陕西宝鸡市西北。

(3)南镇庙,在浙江绍兴市会稽山下。

(4)北镇庙,在辽宁北镇市西。

(5)中镇庙,在山西霍州市霍山主峰下。

(三)四渎庙

(1)江渎庙,在四川成都市文庙西街。

(2)河渎庙,在山西永济市蒲州城。

(3)济渎庙,在河南济源市庙街村。

(4)淮渎庙,在河南桐柏县桐柏一中院内。

(四)四海庙

            (1)东海神庙,在山东莱州市海庙镇姜家村西北的海岸上。

            (2)西海神庙,在青海省倒淌河乡黄科村西。

(3)北海神庙,在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老龙头。

(4)南海神庙,在广东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庙头村。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8/3041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3041

【通知】ipv6网络阅读本站方法+常见问题 张世英:哲学之美:从西方后现代艺术谈起
相关文章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自序》
李零:读《剑桥战争史》
李零:读《动物农场》
李零:绝地天通——研究中国早期宗教的三个视角
李零:读《张政烺论易丛稿》
李零:《兰台万卷——读〈汉书·艺文志〉》序言
李零:孔迹:大地上的《论语》
《奢华之色》恳谈会笔录
李零:簡帛古書的整理與出版——第九期全國古籍整理出版編輯培訓班上的講話
李零:爱我中华,振兴中华
李零:秦简的定名与分类
李零:说中国山水--以太行八陉为例
李零:《待兔轩文存》自序
李零:黄泉路上蝶纷飞--怀念我敬爱的傅懋勣先生
李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自序--从打扑克说起
李零: 太阳不是无影灯(上)--从一个展览想起的
李零:环球同此凉热--我的中国观和美国观
刘雅婧:“另类”李零的态度
李零:也说“民国范儿”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