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的问世,引起中外对古书重新讨论的热潮。楚简里有《缁衣》全文,现在所知,香港中文大学和上海博物馆亦有《缁衣》零简,证明《礼记》里面有不少应该是先秦的书,并 非汉人所作。在马王堆汉初楚墓出土的《老子》后面的佚籍,有所谓《德行》的,是儒家的 著述,已经有不少中外学人研究;现在郭店简亦出现与此文字相同的简册,在竹简的开头标 记着"五行"二字,大家无异议地承认它正是子思的作品。荀卿在《非十二子篇》中说的" 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可能即指是篇。
在郭店简《性命篇》之中有一段谈及人心喜愠的问题,和《礼记·檀弓》所引子游的谈话 ,文句颇有雷同,兹比较如下:
《檀弓》下 | 楚简 |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 咏斯犹,犹斯舞。 愠斯戚,戚斯叹, 叹斯辟,辟斯踊矣。 |
喜斯慆,慆斯奋,奋斯羕(咏), 羕斯猷,猷斯 (愠)斯 (忧),(忧)斯,斯, 斯(戁);(戁)斯通(踊)。通(踊),(愠)之终也。 |
《檀弓》此文,是有子和子游同在一起的对话。有子说:"予壹不知夫丧之踊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于斯。"有子意欲废去丧礼之踊,子游以为不可,说他"所刺于礼者,非礼 之訾"。
楚简这段话的关键词是一"通"字,如果把这一字看作通,那就完全不通了。今按此字当释 "",从走从从足同义。《说文·走部》:",丧擗。从走,甬声。"又《足部》 :"踊,跳也。"今《仪礼》、《礼记》皆作"踊"。楚简不作踊,而作,即《说文》之 。《仪礼·士丧礼》、《礼记·杂记》及《丧大记》中,列出礼节,"成踊"、"不踊",都有所规定。擗字亦作辟,《邶风·柏舟》:"寤辟有。"辟和都训拊心。心为 擗,跳跃为。故云"辟斯踊"。字形从亡,以义推之,当指擗。,李零《 校记》 读为"作,喜之终也"。未安。按《说文·部》:",抚也,读与抚同。"又《手部》 :"抚,古文。"与此简形同,故当释"抚",而读为"舞"。甲骨文舞字异体作形( 《合》21417),从大从二亡,由此可证楚简以舞之作例之,简文从亡之亡,读为无;故 字得读作舞。字从心,业声,增戈旁,可释,《集韵·三十一业》:",惧也。" 者,《说文》:",敬也。"《商颂·长发》:"不不竦,百禄是总。"亦训恐。至 于愠字,《说文》云:"怨也。"《檀弓》"咏斯犹"句,宋本《御览》卷467引作"咏斯 摇"。
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楚简这段文字仔细推敲,终于弄清楚了。把它与《檀弓》仔细比勘 ,知其原本是子游的谈话。他认为人的情绪,可分为喜、愠二大类,喜是欢愉快乐,愠是悲怨哀痛。楚简行文较繁,可以看出他用意的要点。他说"(舞)喜之终","(踊)愠之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