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宗教

龚隽:近代中国佛学研究方法及其批判

二十一世纪双月刊 总第四十三期(1997.10) 页118-127
近代中国佛学研究在人文学术科学化的信念下,其方法论的主流是所谓汉学方法的引入,传统由体认而义理的佛学方式被看成是「随情立教」、「不顾经论」而在近代佛学研究的话语中受到轻视。但义理是否非训诂不明?对文本,特别是宗教或玄学文本的解读,是否可以轻易抛弃其话语背后的「生活形式」?从现代学术眼光来看,这些问题都还有许多值得重新检讨的地方。

尽管我们不能把近代中国学术思潮化约为各种方法论运动,但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学术思想背后的方法、态度和精神却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自觉,表现在近代佛学研究之中,方法论问题也特别引起学者的注意,并一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如欧阳竟无与太虚有关法性法相问题,吕澄与熊十力有关佛学根本问题以及稍后胡适与铃木大拙有关禅学研究问题的论争,实质上都可以看成是在方法问题上的分歧与对峙。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