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社会

路爱国:西藏农区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社科院经济所网站
这篇调查报告讨论西藏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问题。它不是对西藏教育发展的完整描述,而只是提供了对当前西藏农村教育状况的一个观察。这份报告分析西藏农牧民对教育的实际要求,探讨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改善基础教育的途径。讨论中涉及的问题包括:市场力量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影响西藏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如何看待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什么是目前教育供需关系中的主要矛盾,调节教育供需关系有那些可能的选择。除了参考其他相关文献、特别是有关西藏教育的研究文献外,这篇报告主要依据 2003年 7-8 月份在当地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取的材料和信息,包括当地各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的文件和资料,与政府有关各方会见和访谈得到的信息,以及访问学校、村落和农民家庭相关人员获得的信息。这次实地调查局限在西藏农区及个别半农半牧村落,纯牧区的情况暂告阙如。
路爱国 西藏 教育

Page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 1 西藏农区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路爱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教育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至政府强调普及和发展教育,通过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从而提高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个人则需要努力接受教育,获得相关文凭,以便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为争取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打下基础。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强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并出台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口号,例如“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跨世纪园丁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等等,教育部门则订立了例如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目标,有些地方还提出教育国际化、市场化、多元化、法制化、甚至产业化等观念,以及教育体系创新等口号。(参见 程方平主编,2002 年,第22-25、52-57 页) 由于受教育程度越来越与就业联系在一起,社会上大办教育的热忱日见高涨,每年的考试尤其是高考,成了全国瞩目的重大事件,而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似乎也成了举国上下的共识。由此看来,如果说我国目前的教育仍然受到资源限制的话,对教育的需求似乎提供了教育发展的无限动力。实际情况是否如此?这篇调查报告讨论西藏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问题。它不是对西藏教育发展的完整描述,而只是提供了对当前西藏农村教育状况的一个观察。这份报告分析西藏农牧民对教育的实际要求,探讨进一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改善基础教育的途径。讨论中涉及的问题包括:市场力量是否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影响西藏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如何看待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什么是目前教育供需关系中的主要矛盾,调节教育供需关系有那些可能的选择。除了参考其他相关文献、特别是有关西藏教育的研究文献外,这篇报告主要依据 2003年 7-8 月份在当地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取的材料和信息,包括当地各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的文件和资料,与政府有关各方会见和访谈得到的信息,以及访问学校、村落和农民家庭相关人员获得的信息。这次实地调查局限在西藏农区及个别半农半牧村落,纯牧区的情况暂告阙如。一、西藏基础教育的发展1、简要回顾 ∗感谢朱玲、翁乃群和课题组成员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报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我个人负责。 -------------------------------------------------------------------------------- Page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2建国以来,西藏教育逐步纳入全国教育体系,成为全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目前,西藏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执行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实现国家统一的教育目标,按照全国统一的要求培养学生。与此同时,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西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本民族语言文字、以及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西藏教育发展的道路,实际上是按照中国政治经济总体发展框架的要求,使当地教育融合到国家统一教育体系中,同时保持和发扬地方民族特性的历史。西藏在历史进程中建立了政教合一制度下的教育体系和传统。和平解放前,西藏主要实行寺院教育。由于全民信教,西藏的传统文化例如藏文、天文、医药、历算、绘画等主要由寺院僧侣传承,寺院自然成为传统教育的主要场所,形成了“寺院即学校、宗教即教育”的特色。除此之外,西藏还有领主贵族阶层的官学及私塾教育,传授领主贵族的道德价值、知识技能,例如藏族文字、历史、文学、以及行为举止规范。平民子弟要想接受教育,基本上只有入寺为僧一途。在晚清特别是民国时期,当时的中央政府曾经鼓励在西藏建立书院、私塾甚至学校,成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创立包括初、中、高等教育,以及社会教育、补习教育和特种教育组成的现代教育体系。此外,外国势力较早介入了西藏教育,尤其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外国人在中国传教、办学、设医院等受到不平等条约的保护,西方传教士在西藏的活动显著增加,他们在川边藏区开设过少量教会学校、医院和孤儿院、育婴院。由于当时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西方人举办的教育、慈善事业带有明显文化侵略倾向,与普及教育没有任何关联。(参见 朱解琳 编著,1990 年;滕星、王军 主编,2002 年)由于种种原因,外来力量办学的尝试基本上都不长久,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到和平解放前夕,寺院教育和贵族教育依然是西藏传统教育的主干。在现代教育几乎仍然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教育被当作少数人的特权,绝大多数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这与旧中国其他地方的情况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西藏教育的总体发展似乎更落后。统计资料表明,1950 年代初,全国人口中 80%是文盲,而西藏人口的文盲率(包括文盲、半文盲)更高达 95%,有文化的只是极少数上层贵族和僧侣。112004 年 5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也指出,“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 2%,青壮年文盲率高达 95%。”。西藏虽然全民信教,但只有少数人入寺为僧。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说, “据统计,西藏民主改革前,西藏自治区境内共有 2711 座藏传佛教各宗派寺院,114103 名僧尼,其中上层活佛约 4000 人,僧尼总数约占西藏总人口的10%。”见“藏传佛教的教派”,http://www.tibetinfor.com/zt/zt200200302100328.htm ]。而且,入寺僧人并不都是接受寺院教育的学经僧人,其中有的学习绘画雕塑、刻经印经,有的学念咒降神、打卦卜算,有的要参加寺内杂务劳动,“真正的学经僧人在寺院中只是一少部分”。见 朱解琳 编著,1990 年,第 89 页。

-------------------------------------------------------------------------------- Page 3

 

制作31950 年和平解放后,西藏逐步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1951 年昌都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第一件事,就是在昌都办起了一所小学,叫“昌都小学”, 随后又办了拉萨小学和日喀则小学。21956 年建立了西藏的第一所中学拉萨中学,1959 年为培养干部在陕西咸阳办起西藏公学,1965 年改为西藏民族学院。3半个多世纪来,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直接支持下,西藏各地建立的各类学校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网络,从幼儿教育到职业、成人、特殊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教学机构的建立保障了当地人民受教育的权利,明显改善了教育条件,提高了西藏人民文化知识水平,教育普及程度与以前局限性很大的寺院教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材料,到 2002 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学校 1016 所,其中小学 899 所(另有教学点 2097 个),初中 95 所,完全中学 8 所,普通高级中学 8 所,中等职业学校 11 所,高等院校 3 所,特殊教育学校 2 所。4依托这个教育体系,通过实施全国统一教学大纲,西藏教育的发展步伐与全国基本一致,除了教学中的少数民族语言特色外,与国内其他地方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发展水平上。2、基础教育现状西藏教育虽然取得很大的历史进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集中表现“三高三低”上,即辍学率、复读率、留级率高,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低。2002 年,全国适龄儿童入学率为 99%,初中入学率为 90%,高中阶段入学率为 43%,高等教育入学率为 15%,而西藏的平均数字分别为 88%、 48%、 19%和 7%。可以看出,西藏在小学阶段就存在较大差距,初中往上的差距更加明显,接受高中和高等教育的比例不及全国水平的一半。与全国的情况一样,西藏教育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不仅城镇教育明显好于农村,地区之间的差别同样明显。全自治区六个地区中,林芝地区和山南地区的教育发展好于其他地区,昌都地区县以下教育相对落后,而作为牧区的那曲和阿里地区更差一些,由于那里人口居住更为分散,教学条件的改善面临更大困难。总体来说,农区好于牧区,而在同一个地区,城镇明显好于农村。2毛泽东:“我们人民解放军进了西藏,给西藏人民做的事情还不多,修通了两条公路,办了两个小学……”其中提到的两个小学是拉萨小学和日喀则小学。见 “同班禅额尔德尼的谈话”,1955 年 3 月 9 日,《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中国藏学中心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 年,第 118-123 页。3西藏教育部门领导提供的信息。4据前引 2004 年白皮书,到 2003 年底,西藏有各级各类学校 1011 所,教学点 2020 个,在校学生达 45.34万人,小学入学率达 91.8%;文盲率下降至 30%以下。

-------------------------------------------------------------------------------- Page 4

制作4在普及义务教育方面,西藏政府的统计显示,21 世纪初,全自治区 74 个县(市、区)中,有 49 个县、区普及了 6 年义务教育,普六人口覆盖率将近 71%,有 8 个县、区普及了9 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将近 17%。西藏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例仍然比较高。到2002 年,全自治区有 28 个县、区通过了扫盲验收,但青壮年文盲率仍然维持在 34%的水平上,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全国成人文盲率在 2000 年下降到不到 9%,其中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 5%以下。2002 年,西藏人均受教育年限为 4.11 年,就业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的为 5.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 1.9%。 而在 2000 年,全国人均受教育程度已经达到 7.33 年,就业人口中高中文化程度的为 1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 5%。西藏人均受教育年限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具有高中和大专以上文化的人口比例远远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5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中小学的入学和升学率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其中小学入学率从1980 年代初期,确切说从 1983 年开始显著下降,此后在不同年份有起有伏,直到 1990 年代后期才恢复并超过了 1980 年代初期的水平。小学升学率的变动轨迹有所不同,除有些年份出现较大波动外,大致表现为:1980 年代到 1990 年代中期由上升到趋于徘徊,此后到世纪末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表 1 初中毕业生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单位:% 年份Year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28.139.236.039.444.448.841.340.736.232.932.429.641.149.

744.044.947.953.239.673.662.167.762.776.078.042.

146.446.050.048.455.753.167.445.652.65

数字来自: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http://www.edu.cn/20020221/3020806.shtml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西藏教育基本情况汇报”, 2003 年 5 月 27 日;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全面掀起小康社会建设热潮 努力推进教育创新和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2003 年 5 月 28 日。 -------------------------------------------------------------------------------- Page 5

 

5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30.229.943.235.652.847.166.682.574.087.367.766.761.762.945.255.058.966.670.473.578.281.381.285.8中国西藏信息中心:《西藏统计年鉴 2001》,自 http://www.tibetinfor.com.cn/zt/tongji/index1.htm

自治区教育领导部门认为,西藏的教育一直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财政投入尽了最大努力,但由于基础差,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目前与全国水平相差 10 年。西藏教育的发展表现为前快后慢,因此,现在要实行追赶战略。自治区政府制定了一个追赶计划:到 2005年,全区基本普及六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5%以上,初中入学率达到 70%以上,全区 74 个县、市、区中要有 39 个县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降至 15%以下。到 2007 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 2010 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扫除文盲。到 2020 年,小学和初中入学率达到 100%,高中入学率 80%,高等教育入学率 30%,全面消除文盲,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 10 年,达到全国水平。(教育厅 2003 年 5 月 27 文件,以及访谈记录)实现如此雄心勃勃的追赶目标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付出非比寻常的巨大努力。3、国家特殊政策中央政府长期对发展西藏教育采取大力扶持政策,以至用自治区教育主管领导的话说,西藏的教育带有既特殊又不特殊的特色,不特殊的地方在于,西藏教育融入全国大教育圈,在教育发展问题上是不特殊的,但同时,西藏的教育又有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中央对西藏教育事业长期以来给以特殊支持。中央对西藏教育的特殊支持体现在各个方面。首先,国家强化对西藏教育的财政投入,近年来开始实行“三包”政策,全区农牧民子女因此享有免费基础教育,西藏的义务教育真正体现出“义务”特性。所谓“三包”政策,指在免除基础教育学杂费的基础上,国家承担住校学生的衣、食、

-------------------------------------------------------------------------------- Page 6

6住三项支出。6三包对象为所有小学和初中的农牧民子女住校生,条件是:农牧民子女的家庭住址距离学校超过 2 公里的小学生和超过 3 公里的初中生。三包的标准是:小学“三包”生每人每年 600 元,其中伙食费 500 元,服装费、装备费、学习用品费等 100 元;初中“三包”生每人每年 800 元,其中伙食费 650 元,服装费、装备费、学习用品费等 150 元。学生免费住校。三包费用中的装备费主要指为学生购置被褥等卧具费用。7三包政策的对象是农牧民子女住校生,城镇居民子女和农村走读生不包括在内。同时,三包还限于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对这些范围之外的学生,实行其他各种类型的助学、奖学政策。对不享受三包的学生,包括普通高中农牧民子女住校生、小学(包括教学点)和初中农牧民子女走读生,国家实行助学金制度,标准是:普通高中农牧民子女住校生,每人每学年 800 元,初中、小学(包括教学点)的农牧民子女走读生,小学生每人每学年 50 元,初中生每人每学年 100 元。由此可见,尽管国家并没有对所有学生提供三包甚至上学补助,但由于西藏有大约 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8西藏的少年儿童事实上大多获得了完全或部分免费的学习机会,而考虑到农牧民 1570 元(2002 年数字)的人均年收入,国家提供的助学资金无疑不是一个小数目。三包政策在西藏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新生事物,而是中央政府原有各种助学政策的延续、完善和强化。事实上,无论在资金、行政管理、师资配备、教学条件等领域,中央政府对西藏教育的发展一直给以特别关照,先后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缩小西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从 1950 年代开始,国家就开始实行对寄宿学生生活进行补贴的助学金制度,不过,1956 年以前没有统一规定和标准,由各地自定。1956 年 7 月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决定,对全区中小学学生实行三包(包吃、包穿、包学习用品)。从 1957 年开始,实行分等级发放助学金制度。从那时到现在,国家助学补贴的标准进行了多次调整,各时期、各类地区(城镇/农村、农区/牧区/纯牧区/边境地区等)、和各类学生(大中小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标准有所不同,覆盖面不断发生一些变化,但总的来说,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比例在全国来说一直比较高,从 1950 年代的 100%,文化大革命时期下降为 30-40%,到 1980 年代以后增加到60-80%。(夏铸 等,1993 年,第 104-105 页)与原有的助学政策相比,2001 年开始实行的三包政策的特点是资助标准更统一,资助水平更高,资助范围更广,使全区农牧民子女都得6自治区教育厅 财政厅《关于“三包”政策和助学金制度的实施办法》,藏教厅[2002]24 号:“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从 2001 年起,在我区继续实行“三包”政策,并适当提高标准,以专项经费形式保障落实。”7见 自治区教育厅发布的《“三包”政策和助学金制度的问答》(2003 年 2 月)。8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在西藏全区261.63万人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9.53万人,占总人口的18.9%。 

------------------------------------------------------------------------------ Page 7

7到了国家基础教育资金的资助。国家对西藏教育的另一项特殊措施是对口支援,包括派遣援藏教师,内地省市高校对口支援,在内地举办西藏班/校,采取措施鼓励西藏考生进入高等院校等,通过调动有关省市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长期支援西藏教育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采取的支援西藏教育的措施之一是向西藏派遣援藏教师。1956 年,国家教育部从北京、天津、河北、四川等 10 几个省市选派 27 名教师和教育干部到西藏,支援当地教育。1974 年,根据国务院的决定,中央国家机关和内地 6 个省市抽调教育干部和教师,采取每两年轮换的办法,支援西藏的师范学院和中学。从 1975 年到 1986 年,江苏、四川、山东等省市先后选派了 3,000 多名教师,分 7 批支援西藏教育。(夏铸 刘文璞 主编,1993 年,第 99-100 页;另参阅滕星 王军 主编,2002 年,第 300-301 页。)在改革开放政策全面推开之后,选派援藏教师的工作停顿下来,到 21 世纪初,西藏中学主要依靠一些优惠条件,吸引内地教师前来执教。1987 年,国家下发《关于内地对口支援西藏教育实施计划》,推动内地支援西藏教育。首先是学校之间的对口支援,选择内地有关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对口支援西藏的高等院校和中专,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代培本科生和研究生,选派缺科教师,帮助建立实验室,改善办学条件等。其次是地区之间的对口支援,由内地 7 个省市分别支援西藏 7 个地市的中学教育,方式是选派骨干教师讲课,帮助培训中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实验室建设提供技术指导等。此外,还委托特定大学培训师资,合作编写教材等。[夏铸 刘文璞 主编,1993 年,第 101 页] 在这些措施实施过程中,内地办学逐步发展起来,成为西藏和其他地区教育交流的重要形式。1985 年起,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内地有关省(市)选择条件较好的中学举办西藏初中班,接受部分西藏小学生就学,他们上学期间的一切费用由办学的内地省市负责。1989 年开始,内地开始举办西藏高中班(校)以及各类中专班。1992 年开始部分学生进入内地高等院(校)学习。2004 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指出,1985 年以来,中央政府在内地 21 个省市建立了西藏班(校),为西藏培养了大中专毕业生近万人。第三,国家长期为西藏大专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在其他省份早已停止国家分配工作之后,直到 2003 年西藏仍然实行政府包分配政策。1990 年代以来,内地一些大专院校加快改变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原有体制,开始鼓励和推动毕业生自行择业。1996 年,国家人事部发布“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自主择业的实施管理。进入 21 世纪,虽然个别地方的个别专业(例

------------------------------------------------------------------------------- Page 8

8

如有些地方的师范专业)继续由国家分配工作,但在几乎所有内地省份,大专毕业生已经完全转向到劳动力市场寻求就业。西藏情况有所不同。直到 2003 年,西藏对大专毕业生仍然实行国家包分配政策,由政府安排就业,主要分配到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当了老师。据自治区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2003 年区内有 4000 需要分配的大专毕业,其中当教师的大约有 500人。分配到政府部门的毕业生,目前一般先到基层即乡镇政府,一段时间以后再根据需要调整。在国家包分配的政策下,至少到 2003 年,西藏大专毕业生没有找不到工作的担心,毕业后的工作和收入都是有保障的。但在市场化压力下,这项政策越来越难以为继,不得不做出变通、修改、甚至改变。以前,国有企业为大专毕业生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改革开放以来,国企的地位江河日下,不再具备大量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而私有企业没有义务接受政府分来的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自治区政府打算在 2003 年采用新办法:一部分毕业生仍然被分到企业,但为了不增加企业负担,三年之内他们的工资由政府财政支付,三年后他们将被“推上社会”,意为或被本厂雇用,或另谋职业,或自己创业。中专毕业生就业从 2000 年起已经不再由政府分配,实行自主择业。据称,从 2003 年招收的大专院校学生开始,他们毕业时不再由国家包分配,需要自行就业,到那时,国家包分配的制度可能就最终停止了。国家就业政策的变化对教育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目前,这种影响已经迅速反映到教育供给领域。在宣布 2003 年招生不包分配之后,西藏高等教育招生录取率大幅度提高,达到了 70%,成为招生规模最大的一年。当地政府部门解释说,大专学校具有足够的容纳能力,往年由于考虑分配问题,不敢多招学生,导致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就业交给市场后,学校没有了后顾之忧,能够充分利用资源,招收更多学生,培养更多人才。政府部门希望,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示范效应将促进中小学教育,同时,由于高等教育能够提供更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毕业生即使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现成的工作,他们也更有能力通过创业加入劳动大军。自然,未来教育和就业的发展前景是否如此,还有待观察。另一方面,就业政策的变化如何影响教育需求,是降低还是提高群众受教育的积极性,这个问题也需要今后的实践提供答案。总之,西藏教育发展可以说是国家主导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特殊政策,由此也可以说,无论教育发展中的成就还是存在的问题,也无不与国家的指导方针、资源投入以及具体政策措施息息相关。

-------------------------------------------------------------------------------- Page 9

9二、 调查与观察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发展从来不是国家方针政策的简单翻版。教育事业的主体主要是作为供给方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和作为消费方的家长和学生,他们的行动不但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更受制于他们对各自短期利益和长远构想的考量,由此产生了丰富的社会实践。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对实地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了简单整理归纳,意在让这些生活素材提供一个基层视野,用“局内人”的眼光审视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1、三包与教育普及目前在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的最主要的障碍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其根本症结之一在于城乡收入存在巨大差距。西藏的情况也一样,不同的是西藏城乡收入差距更大。2002 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7703 元,农村人均收入 2476 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 3.11:1。同年,西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村居民收入大大低于全国水平,城乡收入比例达到 5.1:1,显著高于全国水平。西藏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但城镇收入高,主要原因是工资水平高。西藏城市工资水平基本取决于国家财政供养人口的工资水平,例如政府官员和国有部门职工,他们的工资中含有较高的高原补贴。 西藏农牧区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农村人均收入每年不到 1600 元,按照三包制定的基本支出标准,住校小学生每年的基本费用为 600 元,初中生 800 元,这就要花掉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还多,对中等收入农村家庭是沉重负担,低收入家庭根本无力负担,其自然倾向就是干脆不让孩子上学。新的三包政策虽然实施时间不长,在实践中已经显示出立竿见影的效果。调查发现,无论是政府官员、学校教职人员还是学生家长,对三包政策普遍表示欢迎,认为减少了适龄儿童少年上学的阻力,其中对初中教育发挥的积极影响更大,增强了政府、学校和农牧民实现普九的信心。首先,农牧民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或者说,来自学生家庭的阻力减少了。 三包政策由国家承担了普及教育阶段的一切费用,免除了农牧民的经济负担,自然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尤其对小学阶段的儿童,不少农牧民认为,反正小孩在家闲着也是闲着,送去上学有吃有住还能受教育,何乐不为。 某村村民(藏族,男):

-------------------------------------------------------------------------------- Page 10

制作10家里 8 口人,我有三个小孩,大儿子 16 岁,小学毕业后,因为家里没有劳力,回家帮干活。我读过三年书,[汉语说得好是因为]以前这村附近有一个国营林场,500 多职工,和他们经常打交道,学会了汉语。16 年前林场撤销了,不伐林了,人也都走了。两个小儿子,一个今年 11 岁,一个 13 岁,都在镇中心小学上学,离这里 10 来公里的路。他们都享受三包,管吃管住,平日住校,周末坐大车回来,自己掏钱买车票。家里不用给孩子上学再出别的钱,也不用交桌椅费、课本费。这个村该上学的小孩都上学了,因为不上学要罚款,上面下来检查。没听说有被罚过的。现在上学不用花钱,家家都愿意叫孩子去。某村村长(藏族,女): 有 3 个儿女,大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今年 20 岁,在家务农。小女儿 16 岁,去年小学毕业,因为家里缺劳力,没有继续升学,留在家帮助我干活。丈夫原来是兽医,身体健壮,5年前忽然得了急病,送到县医院 6 天后去世了,只有 39 岁。村里现在一共有 13 个学生,其中 5 个在县中学上学,8 个上镇小学,都是住校。因为有三包,家里除了六一儿童节等给孩子一点钱以外,没有别的支出。今年还有 3 个小孩要上小学。全村学龄儿童全部上学了,没有辍学的。 在调查中,我们没听到对上学费用的抱怨,倒有更多的人流露出这样的想法:政府提供了这些条件,花了这么多钱,如果还不让子女上学,实在说不过去了。家长的这种想法对子女入学和提高学习主动性可能有一定积极影响。其次,政府部门的工作比以前好做了。实行三包政策之前,西藏虽然有比较优惠的助学补贴,但为了保障和提高入学率,西藏和各地一样,仍然需要采取某些强制性行政措施。最普遍的措施是订立合同和罚款。这些措施固然能够对家长起到一定威慑作用,使他们由于担心受到惩罚而不得不送子女入学,但作为实施一方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也承担了很大压力,因为措施轻了起不到威慑作用,重了则容易引起群众不满,甚至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尤其是,在有些低收入家庭根本无款可罚的情况下,这些强制措施基本无效。因此,虽然规定了罚款措施,实践中真正实施的似乎少之又少,原因可能正是由于副作用太大。实行三包政策以来,教育和各有关政府部门以及村级组织普遍反映说,动员、说服工作比以前容易了,工作压力有所减轻,即使强制性行政措施依然存在,为此导致干群关系恶化的可能性降低了。

-------------------------------------------------------------------------------- Page 11

11某镇政府书记(汉族,男)和乡长(门巴族,男): 前年开始三包,教育工作好做一些了。过去要交书本费,现在已经不用交了,但还要一个学期交 100 元押金,加上班费 20 元。现在,要还有不上学的,村干部还是要去做工作,说是罚款 200 元,吓唬吓唬就是了,从来也没罚过。动员入学的工作主要是镇里做,比如,有的学生不上学,上山挖松茸,我们知道了,就要求村里去做工作,保证去上学。我们镇普六达到 98.7%,初中入学率是 47%。师资力量还行。小学辍学率为零,基本都能上学。小学毕业后如果学生实在学不进去,就不学了。三包对小学入学率没有明显影响,因为我们在这之前基本达到普六。但工作好做一些,家长送子女上学障碍小了。教育部门、教师都明显感到工作好做了。 三包的钱划到教育局。我们先统计三包学生人数,上报批准后,按三包学生名额和国家补贴数额,盖章后到县里把钱领回来,镇长签字后,学校的会计出纳领回去。条件就是学生的家到学校的距离,住得远的享受三包。三包的学生一个月 50 到 60 元,要求全部用于伙食,不准节约。我们镇上有 2 个小学,共 381 个学生。一个月费用将近 3 万元,全部是上面给的。某县教育局长(藏族,男): 我们这里三包从 2001 年下学期开始,主要是提高了助学标准,几年前叫助学金,标准不高,比方说每个学生 10 到 20 元,记不清楚了。现在的标准是,住校生小学 50 元一个月,中学生 65 元一个月,上学、生活补贴都有了。 三包对教育促进相当大,不然老百姓没法上,根本没法保证入学率。有了三包,普九希望大了。三包是对西藏下一代的投资,意义重大。以前虽然助学金标准低,也从来没收过学费,学生只交教材费,按课本后面印的价格交。不过,实际上基本收不到,干部子女的能收上来,现在干部子女仍然收教材费,主要是双职工子女,单职工子女能收上来一半,收不上来也就算了。 三包的对象是家到学校超过 2 公里的住校生。但是,因为校舍有限,有的合乎条件的学生也没住校,大约有 100 多这样的学生,包括中心学校附近和教学点的学生全部不住校,虽然有的学生家离学校超过 2 公里。 1999 年我们县有 88 个教学点,合并后现在剩下 76 个。合并的难处是,有些学生家离学校远了,上学走的路多了,因为校舍不够,够条件的学生也还不能都住校。还有一个难处

-------------------------------------------------------------------------------- Page 12

2是,一、二年级 7、8 岁小孩住校,管理难度大,所以,我们一到三年级学生主要在教学点上学,中心小学一到三年级的都是住在附近的学生,全部走读。我们这里一到三年级学生完全不住校。个别教学点设有 4 年级。2001 年我们县普六已经通过验收。以前主要靠政府行政措施,签订合同或目标责任书,现在仍然有,形式一样,内容年年有所改变,一级级签下来,所以也能保证入学。主要是各级之间签订,比如乡镇与村签,与家长签的没有。有了三包以后,工作好作些,到校后首先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以前要自带粮食。这是个很大的变化。 小学上初中难度大得多,现在也好一些。老百姓的认识逐步改变,又有三包,虽然对上初中这件事城乡人态度差别很大,总的说三包后上初中也好动员一些了。三包政策的第三个好处是有利学生身体健康。由于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西藏农区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往往比较远,而很多村子的规模较小,因此,读完村教学点之后很多学生不得不离家住校。通常学生自带干粮和其他食品,大多每周回家拿一次,营养很难得到保证。9三包政策使生活费用有了保证,学生的伙食由学校统一负责安排,在营养搭配、卫生条件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能更好地满足学生长身体的需要,对他们健康成长具有深远意义。某县教育局教研员,(藏族,男): 三包和助学金充分体现党中央对西藏教育的重视。2002 年元月开始三包,我们县实际在 2002 年 4 月开始。以前没有三包的时候,小学上学也是免费的,可是从来没有包吃饭。中学倒是包吃饭,但只管中饭,早晚只供清茶,学生自带糌粑,这样有 3、4 年时间,到 2002年就全部管起来了。我们县现在每个完小都有温室大棚,让学生学习种菜,学生愿意学,附近农民也来学。每年都下文要求农民来学,起示范作用。有了蔬菜大棚,三包供应学生的菜基本也够了。各地都搞三包,但我们的学生吃菜比较好,因为有这些大棚。某乡完小校长(藏族,男): 9几年前在云南迪庆藏区调研时,多次观察了住校学生吃饭状况。这些小到 7、8 岁,大到 10 几岁的住校生自己升火做饭。所谓厨房往往无非是宿舍墙角或一间空房中支起一口锅,极其简陋,没有什么像样的炊具,做饭时满屋子烟熏火燎。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些年纪不大的学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把饭做熟,根本谈不上饭菜口味、营养搭配和伙食质量。有些学校按年龄把学生搭配成 3、4 个人的做饭小组,以大帮小,使低龄学生至少吃上熟饭。

-------------------------------------------------------------------------------- Page 13

13全校 32 教职工,其中教师 28 人,学生 502 人,1-6 年级,其中 275 个学生享受三包,在这里住校。住校生都是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从教学点上来的。乡里有 4 个教学点,山沟里2 个,移民村 1 个,还有一个。2002 年 4 月开始三包,以前餐具什么的都没有,4 月 1 日备齐开伙,设备由教育局统一购买、配置。以前学校只供清茶,学生自带糌粑,吃 1 周,吃完了回家把下一周的背回来。学校对面有块生产基地,主要种菜,种的菜够吃了,每周一节劳动课,学生学习栽培各种蔬菜。我这个学校的生产基地比其他学校好,有 6 亩地,还有围墙,地里有一个塑料大棚。一般都是老师指导,学生动手种菜。 现在这里农民上学积极性相当大,没有一个辍学,我们都举双手赞成三包。这是国家对我们的特殊政策。三包把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吃饭有保证,身体状况变好了。以前考上内地西藏班体检,身体不合格的不少。以后这种情况会慢慢改变。我们乡到去年为止送西藏班的共 128 名学生。以前 6 年级毕业上初中的大概只有一半,现在要求全部上,今年要实现普九。某村村民(藏族,男):我家属于本村中上等收入,有 10 口人,三个儿女,12、13 和 17 岁,都在学校读书,小儿子在乡完小走读,大儿子和女儿都在县一中上学,住校,享受三包。大儿子说,在学校里,早上吃糌粑,中午吃米饭、菜(经常是猪肉白菜),晚上稀饭馒头,没有菜。饭都是学校发。自己偶然买个方便面吃。班费每学期 5 元,练习本、铅笔等每学期 50 多元,要自己出。每周家里给几元零花钱,自己买本子什么的。上高中,要是农村的孩子,吃饭还管,要交一点学费,一学期 200 多元,校服要自己出钱买。三包政策免除了农牧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几乎所有开支负担,消除了影响儿童入学的最大障碍之一,对西藏农村人口实现全民教育意义重大,尤其对很多低收入家庭无疑于雪中送炭。这项政策的对象是全体农牧民,城镇人口被排除在外,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倾斜政策。在城乡收入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倾斜政策恰恰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精神。这一政策在不损害城镇人口利益、不降低教育水平的前提下,重点扶持农村教育,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因而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三包政策不以家庭收入划线,惠及全体农牧民,唯一的标准是家庭到学校的距离,这样做,不仅避免了可能产生的群众内部矛盾,有利于加强社会凝聚力,而且减少了资格审查成

-------------------------------------------------------------------------------- Page 14

14本,总体上看无疑利大于弊。三包政策实行时间不长,却已经得到学生家长、基层主管部门和学校等有关各方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在提高入学率上的促进和保证作用也开始显现。2、素质教育与“数字”教育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开始强调素质教育,在西藏农村,人们不仅谈论素质教育,而且提到“数字”教育。后者指的是那种教育呢?实际上,所谓“数字”教育,指的是当地教育部门目前仍然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于完成各种教育指标的数字,因而远远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虽然实行了三包政策,大大改善了基础教育条件,但完成入学率等上级规定的数量指标仍然是当地许多教育部门最为关注甚至感到头痛的问题,尤其在初中阶段。由于不能把更多精力用于提高教学质量,在一些地方,学校培养出来的不少毕业生达不到教学要求,或者说是不合格的,不能培养高素质毕业生。这个现象表明,教育费用问题固然非常重要,却远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唯一因素。某县教育局局长(汉族,男):国家提出素质教育,我们是“数字”教育,凑数字,就是把学生搞到学校来上学,让他们坐到教室里,先把人数保证了。主要因为家庭因素,农民积极性不高,小孩不愿上,家长不愿让上,觉得孩子学了没有用。 小学相对稳定一些,上中学的孩子就是好劳力,要是不上学,能上山捡松茸,干别的活,家里需要。有些孩子来一趟县城上了中学,见了点世面,农活不会干,高中又上不了,家长学生都觉得白上了,没有用。我们县的目标是明年普九,任务非常艰巨。三包政策至少保证了学生能到学校来。原来教育部门压力大,要找学生来上学。现在来上学好动员些,仍有问题,主要还是有些学生不愿意来。农牧民考虑眼前利益,小孩到山上挖虫草捡松茸,挣钱,不到学校上学。中学生挖虫草有的一季能挖几千元,最多达到 1 万,是很大的收入来源。现在这个季节[即 8 月份]影响不大,学生已经放假,该上山就上山了。影响大的是 4 月底到 6 月底,学生大量流失,有的乡中心小学(大的学校有将近 400 个学生,小的不到 200 个)能跑掉 10-20 个学生,中学跑 100 多。10对学生流失的事,除了学校外,乡政府也要管,县里让它们管。乡干部包片,要是自己包的片上有学生不来,对干部要罚款,一天罚 50 元,这是乡里自己规定的。对学生那一方也有惩罚措施,发现学生挖虫草不来上学,罚钱,或者取消家庭采挖证,减少自用木材数量10统计表表明,这个县中学共有大约 700 名学生。

-------------------------------------------------------------------------------- Page 15

15和化肥补贴,减少以至取消民政上的扶贫补贴。有孩子逃学的家要来出木料什么的,政府不给开外运证明。那家孩子逃学,那家就不给办申请扶贫款,不批准。我们这里现在没有体罚学生的,中小学都没有。以前有过。11现在老师哄都来不及,县、乡下去“抓”学生来上学,他们说要回家,有的跳河威胁不来。有的家里没劳力,请假,也不能准,不然的话其他家长也要来请假。有的家长跪下来请假,那都不能准,不管情况多么特殊,学校一律不准假。我们这里把很大精力花在“抓”学生入学上,防贼似的看住,不让跑,晚上学生宿舍有人值班,就这样,有的学生还翻墙跑了。有的学生上课不在,吃饭的时候来了。很多父母没有这个观念,不觉得学不好不光荣,不学更好。个别太调皮的学生有偷东西的,外面丢东西,公安局就找学校,这样影响学校,该开除应该开除。但开除后,本村别的家长就来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开除,不用来上学了。去年开除了 2 个学生,其中一个留校察看。我们目前普九就是“抓”过来上中学,实际只是看人数,学生能坐在那儿就好。现在原则上是小学毕业一定都要上初中。有的学生年龄大,17-18 岁了,还有的已经结婚了,还要人家来上,也有一定困难,我们现在想清理,正在报上级批准。这是前几年没有普六积压下来的问题。现在考虑如何提高上学积极性,保证没有学生辍学。中学生来了,老师是汉族,用汉语讲课,学生听不大懂。农村小学,6 年级毕业,文化程度有不少相当于内地 2 年级,会简单的加减法。个别也有好的,比如考上西藏班的,证明也可以学出来。教学点上来的,原来的基础差。中学我们自己搞一套教材,包括识字教材,因为许多孩子字还认不全,我们搞点自编乡土教材,初一认字,认拼音。我们局里的意思,要分开,把愿学习的弄到一个班,基础差的一个班,主要教基础知识和农业知识,回家劳动能用上。上面不赞成分班,有顾虑,怕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但我们觉得这样一块搞效果不好,就是不叫分班,可以叫另外的名字,准备试试看。这种现象具有多大代表性?由于缺乏统计或抽样调查数据,难以认定。不过,调研信息表明,不少地方存在类似问题。另一个县教育局教研员(藏族,男): 11这个信息存疑,因为我们在同一个县访问学生的时候,学生反映老师打学生很普遍。某村 3 个学生,其中 2 个女孩今年要上中学,另 1 个是在乡中心小学上 5 年级的 12 岁男孩,都说老师打人。他们听说在中学也打,还用管子打。教务处叫学生去,就是要打,说那里有 5 个老师,去了就是挨揍。主要是因为有的学生逃学。

-------------------------------------------------------------------------------- Page 16

16以前很多家长不愿意送孩子上学,尤其是上中学,特困户提出理由,说住校没有被子,没有糌粑。三包也管被子,有装备费。现在有的家长愿意了,送孩子来,可孩子不愿上,中午饭后跑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又来了。有的家长还是不愿让孩子来。 我们不准学生留级,初中三年后全让毕业。原来想搞 2+1,2 年正规文化教育,最后一年,学习好的继续上正规文化课,学习差的搞职业教育,搞木匠、藏画、缝纫、地毯、织氆氇,学农业技术、养殖等,结果因为没有资金,根本没能实行。中学成立一些兴趣小组,有家电维修、理发等,规模都太小,属于业余活动,自愿参加,与职业教育不同。某镇政府书记(汉族,男): 我们这个镇的教育是全县最好的,已经实现普六。原计划 2004 年实现普九,现在上面要求今年就达到目标。存在困难。一个问题是,有些学生年龄偏大,17-18 岁才来上初中,学习很困难,坐不住。我们做过一些调查,农民认为小学就够了,上初、高中毕业找不到工作,回来干农不行,还学些坏毛病。再说,以后上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这些信息反映,三包政策为西藏普及基础教育建立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与此同时,其他环节上的一些深层问题进一步凸现,例如家长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在教育经费得到基本保障之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从“数字”教育转上素质教育,是目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甚至更严峻的挑战。3、双语教育和英语学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采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一直实行“双语教育”这一教学特殊方式,即在教学中,同时或交替使用汉语文和民族语文进行教学。一般认为,双语教育是适合和有利于民族教育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在实践中,双语教育没有统一模式,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目前,全国范围内有三种基本的双语教育模式,即:民族语授课加授汉语、汉语授课加授民族语、以民族语授课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汉语授课为主。12双语教育不仅涉及教材、教法、课程,还涉及学制、办学形式以及教育体系等一系列问题,以及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政治问题。[夏12目前全国有 1 万多所各类学校实行双语教育,使用 21 种民族文字,涉及少数民族语言 60 多种。见 滕星等,2002 年,第 271-272 页。

-------------------------------------------------------------------------------- Page 17

17铸 刘文璞 主编,1993 年,第 283 页] 解放以来,西藏一直贯彻双语教育原则,目标是培养学生汉藏兼通。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由于不同的双语教育方法往往各有利弊,还由于在教师、教材等资源问题上受到的各种限制,自治区没有为全区确立双语教育的固定模式。近年来,教育部门又把英语列入小学必修课。所以,目前,学生除了汉藏两种语言之外,还要学习第三种语言。对西藏这种语言教学模式,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和受教育者从各自视角做出了反应。自治区教育部门领导(汉族,男): 西藏的小学基本都实行双语教育。以前从 3 年级开始汉语,从 2001 年开始,要求 1 年级就教汉语,一直教到六年级。现在小学一开始就用两种语言教学,具体做法是用汉语或藏语教数学,同时教藏语课,到 6 年级学完 12 册。我们从 3 年级开始还增设了英语课。从 2001年开始,全部小学都是这样。这样做的目的是从小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才,奠定人才基础。对此有不同意见,反对的意见主要是认为英、汉语开得太早。但我们坚持这种办学方向。到初中阶段,学校自行选择用汉语还是藏语教数理化。这要根据师资条件决定,大多数学校愿意用汉语授课,因为不少汉族老师不会藏语,另外担心学生到高中阶段对接不上,高中用藏语授课的只有 1、2 个学校。如果藏语授课加授汉语,汉语水平不行,大学就送不出去,没有办法对接,学生选择专业受到很大限制,只能学藏文、藏医药等。这是现实情况。虽然很多中学选择汉语授课,但仍然继续教授藏语和英语。学校的藏语教材不断重编。境外有些人攻击多语教学,说是毁灭藏语,是没有道理的。主管领导部门对语言教学提出了要求,但像国内其他地方一样,由于基层情况不同,教学条件差异较大,各地实施情况远远达不到“一刀切”的程度,老师、学生和家长、甚至基层政府的意见也远不是众口一词。某镇政府书记(汉族,男):: 我们这儿小学不开英语。干部觉得小孩从一年级学汉语也有困难。学得太多了。某村初中生(藏族,男,16 岁): 我在县中学念初二,是村里学历最高的,村里就我一个上中学。家里有 4 亩农田,9 头

-------------------------------------------------------------------------------- Page 18

 

18牛,牛不卖,产奶自家用,做酥油,酥油做多了卖一些。妈妈种地养牛,打的粮食基本够吃了。爸爸开车,开得不远,有收入。在村里我家收入算中等。以后要到林芝念高中,将来上西藏大学。村里小孩一般 6 年级毕业以后就不上了,回家干活,我自己不愿干活,要念书。我三年级开始学的汉语,初一开始学英语。要是让我选择,我就不愿学藏语,因为没有用,会说就行了。也不愿学英语,因为太难学了。愿意学汉语。某县教育局局长(汉族,男): 1991 年我们这里 1 年级开始用藏语教学,另开语文藏文,3 年级开汉语课。现在 1 到 3年级有藏语、数学(用汉语教)、语文(汉语)、其他课(用藏语教)。汉语教材用的是全国统编的教材。以前,因为 3 年级才开汉语课,4 年级以上汉语用的是区编教材。英文去年开始从 3 年级开,以前小学没有开英语。现在开英语是上面要求的。我们师资力量跟不上,去年让老师到西藏大学培训英语,培训老师回来教简单英文单词。小学都没有专门英文老师。学生不愿学英文可能是事实,不愿学藏语没有普遍性,有的学生藏语考 70-80 分,汉语反而考不好。到内地班上学的学生回来以后藏文比较差。 现在我们这里缺藏文老师。拉萨师范学校出来的毕业生藏文好,但分到这里的不多。小学老师中藏族占 90%以上,汉族老师只有几个。在县中学,汉藏老师各一半,现在共有 52个老师。中学除了一门藏文外,其他科目全用汉语教。小学生 90%能读完 6 年级。不上学的统计出来,老师、各级政府干部去做动员。但小学毕业后写不来汉字的情况很普遍,主要在牧区,农区情况好些。另一个县教育局局长(藏族,男): 我们县小学毕业初中升学率比较低,还不到一半。今年要求小学毕业生全部上中学。以前都进中学也没有校舍,原来都是在公司借房住。中心小学也借房,是木板房。现在正在盖,今年盖好后要全部上,秋季入学时间推迟一点,要等房子盖好。今年都上了,计划 2005 年就能达到普九。缺的教师上面准备派来,大部分从内地引进。这样出现新的矛盾:引进的内地教师讲汉语,不会藏语,各科都用汉语教,一下子都转成汉语,中小学不好衔接。我们希望中学教师能教双语。我们这里,小学除了一门汉语课之外,目前其他课基本全用藏语授课。老师的问题是这样,原来日喀则师范学校很好,本地许多教师都是那里毕业的,精通 2种语言,能教 2 种语言,至少在小学是这样。现在缺的是中学里能用双语教各门课的老师。现在主要依靠拉萨师校的毕业生。

-------------------------------------------------------------------------------- Page 19

19小学从 3 年级开始学英文,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容易混淆。内地班,我们县去年考上 9 个,今年才考上 2 个。都是学生自愿报名考试,今年 102个学生参加考试,成绩不理想。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考得好,江孜今年考上 90 多,亚东总人口少,还考上 30 多个。谁的分数高要谁,不分配名额,因为分数不好,去了功课也赶不上。内地西藏班对城镇和农牧民子女有不同的分数线,今年考上的都是农牧户,最高分的那个落榜了,因为是城户。不过城乡分数线差别太小,一般来说,大多数农牧民子女上不了。分数够了能不能上还要看查体结果,主要查肝功能和肺炎,有问题就不能去,其他问题要求不那么严。这两种病比较多。13某教学点两位老师(藏族,男,其中一位为民办老师):教学点从 4 年级教汉语。一年级开始教汉语,城镇学校没多大问题,农牧民小孩不行,孩子太小,教不会。没听说 3 年级要开始学英文,老师也不会。乡中心小学 5 年级教英文,那里有英文老师。我们觉得,不缺老师的话,2 年级开始学汉语、4 年级开始上英语比较合适。英语需要学一点,为的是以后再学方便些,做生意方便,和学汉语一样,出门在外能分清男女厕所。学生愿学那种语言?孩子不知道,他们现在喜欢数学、藏文,因为这里只教这两门。某乡完小校长(藏族,男): 这里 2001 年开始,从 1 年级起教汉语,去年开始 3 年级上英语。下面还有 4 个教学点,只有 1-2 年级,3 年级开始都到这里来上学。有一个教英语的老师,他在内地培训过。我认为有必要学英语,外地来旅游的慢慢多了,再说,全国学校都学英语。三种语言都有必要学。我的学生到内地上大学回来对我说,要加强汉、英语学习,加强体育美术,对我们有启发。到内地念书,感到最大的问题是汉语水平不够。我们 6 年级毕业生一般只能用汉语写写收条,看看报纸。现在我看教育没有什么大问题,房子盖了,师资水平提高了,挺好。没有什么别的要求,这样下去就挺好。13在这个县教育局门外,张贴着今年报考内地班的大约 100 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 100 分为满分,汉语考试成绩中,有的学生的分数为 4 分,甚至有的仅得 2、3 分。

-------------------------------------------------------------------------------- Page 20

20有研究认为,从小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的藏族少年儿童,从 1 年级开始每天学一节汉语,课后全部用藏语,汉语水平不可能达到同等学历的汉族学生,6 年级毕业生一般仅相当于汉族小学 3 年级学生。1995 年 1 月、2 月,对北京西藏中学、常州西藏中学问卷调查表明,这里的藏语班学生一入学就学习藏语并用藏语学习其他知识课,从小学四年级起学习汉语,小学毕业后藏语班学生的汉语相当于汉族学生小学 2 一 3 年级的水平。14对何时开始使用和学习那种语言,人们看法纷纭,大多数人并不质疑多种语言学习的必要性,尤其对汉藏两种语言,但确有不少人对小学低年级开设英语课保留意见,认为汉语用处大,藏语丢不掉,英语没必要。4、扫盲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衡量,西藏文盲率居全国之首。自治区 2002 年教育统计表明,全区文盲率为 34%,也就是说,在 15-50 岁人口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文盲。自治区主管部门提出,要在 2007 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10 年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即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 3%以下。目前,扫盲工作由各级教育部门组织实施,具体承担扫盲任务的是各地学校,包括设在村落的教学点。用当地主管部门领导的话说,扫盲工作又难又不难。说不难,因为扫盲标准不是很高,所以不难达到。根据《西藏自治区实施〈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细则》等有关规定,个人脱盲的标准是:1)会读且能拼写藏文常用字词,能阅读较通俗的藏文,会写常用的应用文,能够记简单的账目。2)会认、会写 1500 个以上的汉字,能看懂浅显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账目和书写简单的应用文。3)凡达到藏文脱盲和汉文脱盲标准中的其中一个,均视为脱盲。15据我们所见,这里扫盲使用的教材为藏文和藏文版数学各一本,自治区教委(98)编印,分别为 196 页和 59 页,工本费分别为 6 元和 2 元,据说都是免费发放,其中数学为简单的加减乘除,以及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加减乘除。学完这两本教材,考试合格后就达到了脱盲的要求。据说,通过三个月学习,大部分人都能基本过关。各地学校一般利用暑假期间开展扫盲工作,这时学生放假,师资和教室都能腾出来用于扫盲。扫盲费用由政府专项资金提供。包括村级组织在内的各级政府层层负责,动员和保证所有需要扫盲的人参加扫盲班。扫盲一般利用晚上业余时间,不耽误白天干活,扫盲还能提14关辛秋:“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验调查与思考”,《民族教育研究》1995 年,第 4 期15见《西藏自治区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准和评估验收办法(试行)》。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规定,个人脱盲标准是:农民识 1500 个汉字,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识 2000 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够记简单的帐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

-------------------------------------------------------------------------------- Page 21

21供社会交往的机会,不少群众、尤其是比较年轻的人还是愿意参加的,政府动员工作并不十分困难。某村村民(藏族,女,25 岁): 去年嫁到这里,没有孩子。娘家离这 30 多公里,嫁来之前不认识现在的丈夫和他两个兄弟,对这家的情况也不知道,是父母包办。从来没上过学。今年参加本村扫盲班,还不到一个月,现在每天晚上去扫盲班,每晚两小时。在扫盲班学数学和藏文字母,不学别的。家里没有电视,村里有,去扫盲班的时候有时也能看上。愿意上扫盲班,因为学的东西有用,还能认识一些人。某自然村村长(藏族,男): 这里小孩 7 岁开始上学,村里适龄儿童中有 1、2 个没上学,因为家里劳力不够,要放羊。村里最高学历是初中,只有 1 个,已经毕业回家了。正在读中学的有 1 个。成年人当中没有文化再高的。村上有扫盲班,是本村自己办,我这个村长自己教,不用去行政村教学点,因为到行政村路远,大人去了,小孩没人管,不好办。7 月 1 号开始,每天晚上教。要继续办下去。教扫盲班,听说镇上每晚给补 2.4 元,现在还没给。村里有 30 个文盲,大体上都参加扫盲班了,男的 10 个,其余是女的。县里给了两本书,藏语和数学,照着书教。对农村扫盲来说,比较困难的是组织工作。目前,西藏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很多,几乎村村都有青壮年在外打工,有的村比例相当大。例如,某县一个村共有 77 户人家,400 多口人,目前在外打工的有 100 多人,主要在阿里地区。在外打工人员来去不定,往往难以参加当地集中举办的扫盲活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地采取了一些不同的办法,例如实行分期分批扫盲,在扫盲期间动员外出人员返乡,或者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比较集中的冬季进行扫盲等等。某县教育局局长(藏族,男): 现在学校放假,教育局组织扫盲。局里把任务下到乡镇,聘请教师或村代课教师兼课。这一块工作难度不小,因为原来扫盲到 45 岁,现在提高到 50 岁,是今年提出来的任务。这些老的更不愿学,群众中意见也多得很,说老的学了没用处。我们认为还是 45 岁以下比较合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每天晚上 2 小时,连着上一夏天,三个月,每年搞下去,直到扫

-------------------------------------------------------------------------------- Page 22

22完。今年我们县作为验收县,力度大,不光暑假期间扫,只要不是农忙,都可以搞。学完扫盲课本后考试,考不合格的继续接着上,直到都考出来。 扫盲与劳务输出有矛盾,办班有一定困难,因为输出人员不在家,找不到,在家的都是老头子,出去的是年轻人。劳务输出主要干建筑,冬天回来。上面下任务,要 45%的劳力搞劳务输出,有很多村出去的人不少。大部分出去能找到工,收入差别很大。我们这里许多人到阿里打工,可能是因为那里气候不好,内地人去的不多。那是半牧区,在那边干活主要是盖房子。藏族人也在转变,有些人开始搞一些小生意,开餐馆,有搞藏餐的,比原先好了。上面要求我们今年扫完文盲,难度大,明年也许能行。主要是劳务输出的要等冬天回来才能扫,这样,到明年有可能扫完。扫盲以藏语为主,加上数学,一共两门课,用全区统一的课本。年轻人一般都比较积极,可能是认识到需要文化。某村教学点老师(藏族,男): 扫盲班现在正在办当中,15-50 岁的都要参加,全村有 90 个文盲,现在来了 60 人,其他人在外打工,以后回来再补。教学点的三个老师都参加扫盲班,一般是两个老师在这里教,三个人轮换。正规老师扫盲没有额外报酬,民办老师扫盲一晚上给 2.4 元。我们这里三个老师,两位正规老师的工资是每月 1600 元和 2300 元,一个民办老师工资每月 297 元。某村村长(藏族,男): 我今年 50 岁,上了 10 年学,当时没学汉语,学了藏语和数学。村里教学点上有 3 个老师,一个是县里派的,2 个是本村代课老师,代课老师工资每月 200 多。有 100 多个学生,三个附近行政村的孩子也在这里上学。适龄儿童都来上了,没有失学的。我认为还是上学好,因为不识字,科技方面不懂,上学后各方面都方便一些。 现在正在办扫盲班,70 多人参加,(村里 77 户,400 多人)。有一个老师教,50 岁以下的强制参加,不去的罚款。每晚 3 小时,1 周休息 2 天。办了快一个月了。大部分都去了,有的小孩没人看,就带着小孩去。村里有 100 多人在外打工,等他们回来后还要扫盲。西藏农村在扫盲中存在一个双语问题的困惑。虽然政府的文件规定,只要学会汉藏任一种文字就可以脱盲,但生活中需要使用两种语言的情况越来越多,因此,即使理论上已经实现了脱盲,并不一定意味着具备了语言应用和交流能力。另外,在农村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少与印刷品打交道,无论是藏文还是汉文印刷品都比较少见,这种缺乏读书看报机会的

-------------------------------------------------------------------------------- Page 23

23文化环境不利于脱盲,倒容易使人再次变成文盲。5、毕业与就业虽然西藏总体教育水平仍然较低,现有人口中文盲比例较高,但是,就像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经常发生的那样,接受更多教育的人即使比例不高,却未必找得到相应的就业岗位。这个问题的具体表现就是大专毕业生分配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毕业生就业问题折射出当地人才市场的局限性,说明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不平衡或不适应状态。如前面提到的,目前,大专毕业生仍然依靠国家包分配的办法解决就业,主要分配到政府财政发工资的单位,如各级政府、学校、国企。随着市场化不断深入,国有企业逐步衰落,例如,西藏外贸企业由于经营困难,2002 年内外贸中有 18 家企业破产。如此,国企将越来越丧失吸收大专毕业生就业的能力。政府和教育部门接受大专毕业生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如果每年不得不继续接受政府安排的就业人员,可能导致人员编制过度扩张,增加财政开支压力。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看来,市场化既然不可避免,国家包分配的老路既然走不下去,那就必须转变观念,尤其是树立创业的思想,让各种人才在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治区教育部门领导(汉族,男): 长期以来人们对就业的认识有误区。目前大学生仍然派遣,分配到政府和国企。但是,国家配置是僵死的,走不下去,培养多了配置不出去。有些人觉得大专生就业还是按原来的办法办,原来的办法就是计划体制的做法,当时是起了作用,但现在搞市场经济,再这样做就是死胡同,是走不下去的。今年招收的大专生毕业后开始自行就业。就业问题现在还有个统计口径问题,仍然是认为分在党政机关工作算就业,别的不算。我们认为,就业应该包括创业,而不只是由政府分到一个现成的岗位。发展了教育,有了文化,就更有能力去创业,不能认为在党政机关工作才是就业。今年的大专毕业政府还是包分配,主要分到政府部门和当教师,都是财政供养人员。各部门考虑问题角度不同,行政部门考虑就业,要把人分下去,接收单位考虑行业利益和发展,不一定愿意接受,存在一些矛盾。西藏相对吸纳能力低一些。鼓励创业是根本解决办法。政府创造创业条件,例如税收优惠,和其他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的特殊政策,这样能带动一批人就业。政府应该在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上下功夫,同时在社会上形成创业等于就业的认识。在外地读书的西藏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回来。他们上学愿在外地,就业愿回来,因为包 -------------------------------------------------------------------------------- Page 24

 

24分配。他们的竞争意识不强。包分配制度改变后强迫参加竞争,可能那时在内地就业的人能多一些。就业当然与学校教育有关,但也不能因为某专业、某学校当时看来没有用就取消或关闭,因为从长远看,它们可能是有用的。不能只看眼前有没有需求。另外,民族素质、教育水平都是越高越好,教育还是应该适度超前发展,不能只看眼前情况,不能只看眼前与市场就业的需求是不是适应。面对市场压力,很多大专毕业在就业问题上有不同的考虑。市场的不确定性往往让他们望而却步,不少人宁愿国家包分配的政策继续下去,这样至少能够得到一份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满足了当年上学的愿望和预期。一位毕业后回藏工作的某县政府工作人员(藏族,女) 我考上江西的西藏班,在南昌念了初中,后来上了一个职高,然后到东北念大专财经文秘,去年毕业后分配到乡政府。政府今年的政策是大专生一律到乡,不留县市。刚刚借调到县旅游局。每月工资 560 元。父母在林芝地区,都在县农业银行工作,还有一个哥哥原来也在农行工作,后来下海自己跑运输,买了车,挣得比父母工资加起来还多。我还是愿意国家包分配,虽然工资不高,起码工作有保证。我也愿意回西藏工作。许多回来的同学和我的想法一样。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西藏村民对教育的评价。在我们到过的村子,村民中学历最高的往往只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再高的少之又少,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大专毕业生就业问题似乎并未得到村民的特殊关注。但是,认为大学毕业必然得到工资工作的观念似乎根深蒂固。目前流行的观点是,如果不能上大学,如果大学毕业后不能分配到“正式”即领工资的工作,回到村里大家都一样,不过是个普通劳动力,那些书等于白念。在很多人看来,得不到“正式”工作,再高的教育并没有多大用处。另外,据说有些中学毕业生回来后不愿甚至不屑再干农活,变得好逸恶劳,反而不如原来,使一些村民对教育功能持怀疑态度。 三、分析讨论在国家特殊政策的支持下,西藏农村基本摆脱了基础教育费用的困扰,农牧民子女的教 -------------------------------------------------------------------------------- Page 2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25育权得到了物质保障,这为西藏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6与此同时,在西藏普及义务教育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自治区教育部门领导人所说,西藏的教育可以说是成绩大,前景好,任务重。在全国范围内,人口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教育供给不足,被认为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17而且,人们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大规模教育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这种状况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18因此,很多农村教育研究集中在教育供给不足的问题上。这个全局性判断是否同样符合某个特定时段下的局部地区?根据我们的调查与观察,在当前西藏农村普及基础教育中,虽然教育供给和需求都存在很大的改善余地,在实行三包政策之后,教育需求不足的问题似乎更为突出,甚至在有些地方似乎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1、提高教育需求教育需求通常指国家、社会、单位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有关研究通常把我国存在的农村辍学现象归因于教育供给不足,但更精细的分析注意到,不同主体在教育需求上存在差别,例如,社会、政府和家庭对基础教育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学龄儿童全部入学反映了社会需求(代表一种“公益”),而个人的需求则不同,个人的需求部分属于潜在需求,部分属于有效需求,在政府支持不足的条件下,并非所有学龄儿童家庭都愿意并且能够支付子女就学,因此,个人的有效需求之和低于社会需求。19如果说教育需求是无限的,那只能指潜在需求,从个人需求来说,有效需求或者说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有限的。以下讨论的主要是个人/家庭教育需求。1)需求不足的表现目前,我国还有一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尚未实现普及 9 年义务教育,或者适16在许多贫困农村,上学费用仍然极大制约着教育的普及,许多孩子被挡在了学校的大门外。《人民日报》曾经报道了一个取消收费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事例:在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自治乡桃源沟村火地沟教学点,一位女教师仿效自己去世的教师父亲,先是用自己的工资为学生垫付学杂费,后来在再各方支持下成立了教育基金,用利息支付这个教学点学生的全部学杂费及学习用品费。“‘火地沟学校读书不收钱’的消息吸引着桃源沟的孩子们,学生越来越多,两间教室 12 张课桌凳挤上了 31 名学生,还有 20 多名外组的学生申请入学。”见“29 岁的山村女教师 11 年救助 400 多名贫困失学学生”,《人民日报》2003 年 12 月 13日第五版。17见 周济:“在 2004 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 年 12 月 25 日;另见 胡瑞文:“未来 16 年我国教育发展的供求矛盾与政策选择”,载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 《简报》,2004 年第 08 期(总第 048 期),2004 年 4 月 22 日。18见 谈松华:“中国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http://www.gse.pku.edu.cn/lunwen/jjlw0055.asp19见 何广文、冯兴元、李莉莉:“农村教育融资问题研究”,2003 年 5 月 21 日http://www.jiuding.org/paper/paper20030614.htm -------------------------------------------------------------------------------- Page 2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26龄儿童不能全部入学,或者辍学问题比较严重。人们通常把这种现象归因于教育供给不足,例如,“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辍学率高和教育质量低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提供的财政教育经费不足,政府在义务教育上的作为不到位。”20然而,实际情况是,在有些地方,经费问题并不是失学的唯一甚至第一位的原因。例如,有研究发现,从东中西地区 10 个省的全体样本农户选择来看,儿童失学原因依次是:第一,子女不想上学;第二,交不起上学费用;第三,上不上学差不多;第四,家里需要帮手;第五,上几年学就够用了。(蒋中一 冯赫,2003年)其中,第三、四、五条进一步解释了“不想上学”这个第一位的原因。 如果说教育经费不足是普及教育最大的瓶颈,那么,在基本解决经费后,普及义务教育的问题似乎应该迎刃而解了。但西藏农村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国家采取了三包政策的重大举措,从根本上解决了农牧民子女的上学以及生活费用,此时的主要问题就从能不能上学转向愿不愿上学,直接反映了教育需求的现实状况。前面提到,目前,尽管已经实行免费上学并免费提供食宿,仍有一些学生千方百计逃学回家,或者宁愿在校外消磨时间,而不愿坐在教室上课。因此,当地一些教育部门仍然不得不把很大精力花在完成入学率、在校率、升学率等数量指标上,以至有了“数字”教育这个说法。为此,某县教育局领导人不无感叹地说,“这里与内地的最大差别在于,内地家长和学生想尽办法上学,而这里要到下面‘抓’学生上学。”21学生的厌学情绪往往反映了家长对教育缺乏兴趣。部分家长送子女上学并非因为他们有这种需求,而是由于受到政府行政措施的限制。在问及学生家长为什么送孩子上学的问题时,我们屡次听到这样的回答:孩子不上学家庭要挨罚,所以都上学。这个回答也许不能完整反映村民的想法,但其中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对一些人而言,子女上学并非出于“我要上学”的意愿,而出于“要我上学”的无奈。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子女的学习态度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在他们处于需要家长为之做决定的年龄段的时候。子女年龄渐大,学习兴趣是增加还是减少,无疑受更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家长的态度依然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厌学、逃学在小学阶段发生率较低,在中学生中比较严重。首先是由于部分村民不支持年龄较大的子女继续上学。某县教育部门曾经谈到家长的这种心态:“虽然我县 1996 年普六通过验收,今年普九准备验收,但问题是,县初中辍学多,很多农牧民不愿子女上中学。上小学一般没有问题,因为就近上学。小学一般没有辍学的问题。而上中学,毕业后又不分配,条件好的家庭买个手扶拖拉机,小学毕业20见 胡瑞文,前引。21事实上,内地部分农村存在类似现象。一份对 6 省 14 县 17 所农村初中的调查显示,农村初二学生平均辍学率竟然超过了 40%。见“农村初二学生辍学率超过 40%”,载《中国青年报》2004 年 6 月 14 日。 -------------------------------------------------------------------------------- Page 2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27后就可以开了,不愿让孩子上中学。也都听说上高中、上大学花费高,觉得反正上不了,就不愿让孩子上初中。” 某村长也认为,“小孩上学念点书也好,不过,上中学回来没有用。”总之,认为孩子上小学就够了、不用再念中学的想法比较普遍。(访谈记录)一些村民对中学教育尤其缺乏热情不仅由于其“无用”,例如认为上中学后不能继续升学无异于浪费资源,而且由于其甚至“有害”,例如认为中学生如果再往上上不了,毕业回家难以融入原来的社会,甚至有的学了些好逸恶劳的恶习,反而令家长头痛,子女本人也感到苦恼。综上所述,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相比,西藏农村的差距不但在于整体基础教育水平比较低,更在于教育有效需求不足,尤其在边远贫困农村,缺乏读书意愿甚至厌学成为普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障碍,也是教育部门在提高入学率、保证在校率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所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在拉萨境内,公路两旁房屋外墙上时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标语:“上学光荣,辍学可耻”,或者“上学光荣,无辜辍学可耻”。为了宣传教育的意义,提高农牧民教育积极性,缩小国家/社会教育需求与个人/家庭教育需求的差距,当地有关部门进行了各种努力,甚至把上学提到了“光荣”/“耻辱”的道德高度。问题在于,决定个人/家庭教育需求的因素肯定不止一个,而道德标准不能不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制约。2)原因分析目前在西藏农村,教育需求不足的根源主要不是由于农牧民家庭没有钱支持子女上学,因为三包政策的实施使这里的义务教育不但免费,而且免除了家长对学生基本生活费用的支出。学生厌学成为当地教育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这使教育机构不得不把学生“抓”来上学,以便减少辍学,完成上级规定的辍学率指标。不过,厌学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仍然是经济因素在起作用。 教育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教育的评价。在市场化过程中,个人/家庭越来越从功利角度评价教育,教育被当作一种投入而不是一种消遣,因此,教育能不能带来相应的预期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教育的态度。不幸的是,近年来,“读书无用”的观念在农村部分地区重新抬头并滋生蔓延,中学生辍学问题严重,而且很多得到家长同意甚至鼓励,例如,有报道说,除了教师、干部和富裕家庭子女外,一些农村在校的农民子女不重视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22西藏农村一些村民对子女教育缺乏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认为“读书无用”。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不高、生活尚处于生存水平的条件下,人们首先需22“警惕新的‘读书无用’论”,《人民日报》2003 年 1 月 20 日第十四版 -------------------------------------------------------------------------------- Page 2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28要有用的东西,对无用的东西当然缺乏需求。 “读书无用论” 反映出人们对教育的评价不高,认为教育投入不能带来预期的收益,这在家长身上表现为不支持子女上学,在学生身上则表现为厌学甚至逃学。导致这种观念在一些地方滋生流行的原因则比较复杂,既有接受教育一方对直接经济利益和其他因素的考虑,也与提供教育一方有关,例如教育与实践脱节,或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当等。 在西藏农村实行三包政策的情况下,如果人们仍缺乏教育积极性,恰恰说明了辍学背后另有原因。事实是,在子女教育的投入/收益分析上,家长不但考虑教育的直接支出或直接成本,还考虑间接支出或机会成本,也就是说,不但考虑家庭直接支付的费用,而且考虑由于子女上学可能带来的潜在收入损失,即子女不上学参加劳动获得的收入,子女年龄越大,潜在损失可能越大,家庭为此支付的机会成本也就越高。正如前面提到的,实行三包政策之后,西藏农牧民家长对子女上学大多持赞成态度,尤其在小学阶段,因为直接成本取消了,而这个年龄段的机会成本原本就不高,所以村民认为,“反正小孩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莫如去上学,因此,政府入学动员工作比以前好做了。但部分家长对子女读中学的态度要消极得多,认为孩子学会识字就够了,上不上中学无所谓,原因是,尽管三包政策后上中学的费用并不增加太多,直接成本大大降低,但由于学生年龄渐大,已经能够参加劳动增加家庭收入,上学的机会成本并没有减少,两厢比较,还是觉得不划算。农村基础教育的环境与城市不同,农村人口通常更早参加各种生产活动,基础教育中的机会成本因素更明显,而在西藏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中的机会成本不但与当地特有的生产方式有关,而且与改革开放以来生产体制转变有关。近年来,制约西藏农村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与其说是市场化,不如说是小农经济的复归,或者说是两者的结合。随着集体劳动转向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方式,劳动分工方式发生变化,家庭内部的分工取代了集体内部的分工。为了应付小而全的家庭经济模式,家庭劳动力需求增加,尤其在畜牧业为主的地区以及半农半牧地区。在一家一户的生产中,即使各家牲畜数量不多,仍然需要专门人手放牧,由于占用整劳力既浪费又时常不可得,学龄儿童往往就派上了用场。子女回家干活即使不带来直接收入,至少能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由此导致学生辍学现象。在西藏,集体生产体制下同样未能普及教育,但原因有所不同,那时主要受教育资源不足的制约。某县教育局长解释说,“承包后放羊是分散的,各家各户,不是集中的,家里要小孩放羊,不上学。公社时能上学的小孩多,但全部上学还是不行,主要是教学点少,办学条件差,规模小,比现在的条件差多了,主要起到刚刚扫盲的作用。”西藏社科院的研究人员也说,“恢复个体生产以后牧户放牧缺劳力,一些农户牛有 4 种,还有羊等等, -------------------------------------------------------------------------------- Page 2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29要分开放。公社时期一家两个劳力够了,到公社参加集体劳动,现在一家 5 个劳力还不够。辍学多,因为家里需要劳动力。上了学,不能继续升学,回家后还不安心干活,家长觉得没有什么用处。”(访谈记录)西藏农户拥有的生产资料有限,无论是耕田还是牲畜数量。在生产力不高的小农生产条件下,农户收入与劳动力数量密切相关,即家庭能否增加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为数有限的家庭劳动力的配置。因此,不难理解,一旦出现获得收入的机会,农户的理性选择就是不放弃这个机会。一些家长支持子女逃学,去干一些挣钱的活儿,例如上面提到的季节性采集,以此增加家庭收入。人们也许可以批评这些农户急功近利,但是,相对于受益前景很不明朗的上学来说,子女逃学参加放牧、采集等各种劳动,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眼前收入或者减轻家庭成年劳动力的负担,这种选择具有经济合理性,是部分学生厌学、逃学背后的经济原因。如果说,一部分农民在子女教育上的功利主义观念直接来源于他们的经济地位,即他们不愿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对个人/家庭来说收益难料的用途,那么,近年来我国在教育上的基本主张和宣传导向恰恰助长了这种观念。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的教育理论强调投入产出,事实上也就是强调教育的功利性。按照这种理论,投入教育为了得到回报,看不到实际利益的教育投入是非理性的。把这种理论应用到个体而不是国家/民族这个整体,其必然结果就是一部分人由于看不到未来对个人/家庭的收益而放弃教育。目前社会流行观点是,上学为了升学,升学为了找到好工作,得到高收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学这个独木桥。如此,认为读书不能上大学无疑于白读也就不奇怪了。对待教育的这种功利主义态度不但在西藏农区,在全国其他农村地区都具有普遍性,例如,一份全国农村抽样调查发现,现在农民让子女读书的目的性十分明确:走出农村,改变命运。如果考不上中专和大学就毫无希望,干脆连初中都不要读,小学毕业就算了。不能上中专和大学,则其他教育也就是无用的了。这也是为什么初中失学高发的一个原因。(蒋中一 冯赫,2003年)一份有关内地农村初二学生辍学率高的报道也指出,23到了这个年级,学习能不能跟上,能不能考上高中以至今后能不能有机会念大学已见眉目,一方面使学习跟不上的学生自己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使家长对子女学习前景做出了评估,升学无望者不如回家干活。从农户本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家长不支持子女上中学有一定合理性,是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的选择。所以,“读书无用论”实际上指的是对个人就业和增加家庭收入无用,与全面提高国民教育文化素质的国家需求无关。 23“破解农村初二辍学现象”,载《中国青年报》2004 年 6 月 14 日。 -------------------------------------------------------------------------------- Page 3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30此外,教育体系内部的缺陷和问题也助长了“读书无用论”的蔓延。根据我们的观察,西藏农区的办学条件虽然不能说很差,但远没有普遍具备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条件,包括教师数量和质量、教学设备等等,再加上一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学校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久而久之滋长厌学情绪。有些家长认为,如果孩子不能再往上念,就没有必要读中学,因为初中毕业不能增加多少就业机会,基本上还是要回家干农活,而农活并不需要多少书本知识。农牧民之所以认为农活不需要多少知识,一方面因为目前“二牛抬杠”的传统耕作方式主要依靠简单劳动,更高的学历并没有多少用武之地,另一方面,说明学校的课程设置或教育内容存在不足,学生学不到适合当地实践的生产知识,能够学到的知识可能对升学考试有用,对参加生产劳动未必有用。 部分学生不想上学还与粗放型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有关,例如有些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由于种种原因处于后进状态,由于时常受到老师批评或同学蔑视,产生自卑和逃避心理。如前面提到的,在西藏农区,由于要为前几年未能普九的学生补课,一些已经离校的学生被要求重新接受初中教育,这些学生年龄偏大,甚至个别学生已经结婚,坐在比自己年龄小许多的同学中感到格格不入,于是采取逃跑等办法逃避完成初中学业,或者人在心不在,敷衍了事。厌学的学生对读书根本没有兴趣,也看不到学习的必要性,越没有兴趣越学不好,越学不好就越不想学,陷入了恶性循环。另外,有学生反映,个别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甚至打骂学生,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自制力不强,更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在泡吧、娱乐等活动中荒废了学业。这种现象在有些地方可能比较严重,以至引起当地人大的注意。在某县教育局对本县人大查询的答复中有这样的文字:“关于第二条第 24 款和第四条批评学生进茶馆、赌博等现象。我们决定成立相应的组织,要求教育局、县中学、县小学主要领导参加,重点对县城所有茶馆、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出现以上问题的学生,责令学生所在学校给予提出处理方案。”24西藏地处高原边疆,历史和地理位置使当地农村相对闭塞,农牧民生活在自己独特的生产、社会和人文环境中,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对待教育,与发达地区或国家倡导的理念不免存在一定距离,这可能也是造成教育需求不足的一个原因。某县教研员解释说,“百姓觉得路远,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想象不到让孩子上那么多学。农牧民觉得有责任田,有牲畜,一辈子都是这么过,书念多了也没有用,回来还是干这个。外面的世界太远了,远了的东西想不到。”另外,有的研究从少数民族文化身份上解释教育中的差距,例如认为如果24见“工布江达县教育局 2003 年 4 月 3 日关于县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提案的答复” -------------------------------------------------------------------------------- Page 3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31他们认为自己不能通过教育获得成功,就会寻求克服文化差异带来障碍的其他途径。而另一方面,如果他们认为教育体系可能使自己丧失原有的文化和身份,同时又不能带来更大的社会平等机会,他们就会加以抵制。(Postiglione, G. 1999, p.214) 文化身份无疑是民族教育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于这次实地调查范围有限和不够深入,本报告对文化身份因素在教育中的影响难以做出判断。3)提高教育需求的途径为了消除“读书无用论”的消极影响,西藏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每年下去进行教育,宣传读书有用。”(访谈记录)坚持进行宣传工作很重要,但令人们不无失望的是,宣传工作效果并不明显。有些人从而认为,农村人口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懂教育的重要性。但正如上面分析指出的,农牧民对事物的理解来源生活,来自实践,现实才是最有力的宣传。农牧民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态度来源于他们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是他们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形成的看法。还有谁比农牧民自己更了解他们本身的利益所在呢?要提高农牧民的教育积极性,从根本上说,有赖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逐步使文化知识成为发展生产、谋求职业、提高收入的必要条件,这样,教育的意义将越来越显现出来,人们的认识可能随之改变,教育需求随之增长。这个过程正在发生,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不可能对教育需求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对教育部门来说,发展经济不是它们本身的职责和任务,而只是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但是,政府和教育机构在提高群众教育积极性上处于第一线,应该而且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在目前条件下,继续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对消除“读书无用论”是完全必要的,需要加强宣传力度,调整宣传角度,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以往宣传效果不很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宣传中的某些偏差不无关系,例如,在教育的意义或目的上,强调教育与个人/家庭经济利益之间的联系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完全从个人功利的角度看待教育,这种宣传可能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为农民正是从自身利益考虑,才相信了“读书无用”的观点,而批评农民短视、功利等等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设想一下,从个人/家庭利益出发,如果子女今后不能上中专或大学,要说服家长让子女继续完成中学教育似乎理由并不充分,而如果以后中专、大学也不能保证带来工资工作的话,读中学的必要性有理由遭到质疑。因此,要做好教育宣传工作,除了改进方式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重新审视教育导向问题,矫正过分强调个人利益和功利诱导的教育导向,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事实上,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公共品,其社会收益大于个人收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依靠市场和个人积极性完成普及教育,相对不富裕的国家更是如此。在市场失效的情况下,国家在这个领域负有

-------------------------------------------------------------------------------- Page 3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32主要责任,因此,政府一方面要保障教育供给,另一方面要改变片面强调个人得失的宣传思路,要提倡从国家的整体利益认识教育的意义,使人们看到完成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对国家、对自己、对后代的责任,树立和加强人们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文化课程,一方面能够把学到的文化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去,对自己今后谋生有利,另一方面为了国家的强大,中华的崛起,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学习的观念。总之,需要批判“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恶劣导向,努力扭转这股思潮的影响,不然,大部分人并没有追求这些东西的兴趣或信心,还能拿什么去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另外,还需要扭转以高考竞争刺激教育发展的思路。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我国教育中越来越强调竞争机制,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上大学变成了激励学生读书的最重要因素,通过考试竞争淘汰,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一些人相信只有竞争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念书的目的只是竞争出人头地,大多数人就可能因为达到目的无望而放弃竞争,放弃努力,成为“读书无用论”的信徒。这也就是农村许多地方所发生的情况。事实上,高考竞争并不是普及全民教育的有效机制。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科举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讲相当公平,任何人都可以报考,考中了,立即变成人上人,跻身于社会上层。结果是,个别人实现了升官发财、出人头地的梦想,也出了些像范进中举这样的蠢事,但科举制度并没有带来中国教育的大发展,并没有形成人人参与竞争、从而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教育反而一直是极少数人的事情,绝大多数人还是不识字的文盲。除了受经济条件所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竞争过于激烈,导致成功概率低,从而使人感到沮丧,因此在一开始就放弃了竞争。例如,前面提到的农村初二辍学率大增的原因就是,学生在读完小学进入初中后会想到,我能不能在考试中取胜?能不能升到高中或中专?能不能有机会上大学?如果能,就继续读下去,一般来说家长也会支持。如果不能,则干脆放弃,初二辍学回家,也会得到家长支持。这样,上学的全部目的就是通过考试、升学,如果通过不了考试,不能升到中专或大学以便将来找到工作,学生和家长的感觉就是失败的,读书就是没有用的。这条路子,导致大部分农村学生感到竞争无望,干脆放弃参与竞争,放弃学习,非常不利于教育普及。除了加强宣传教育、进行说服工作之外,在目前,适当的行政手段仍然是必要的,例如订立合同、甚至罚款等。行政手段具有一定强制性,是为了保证入学、减少辍学而不得不采取的临时性辅助手段。说服工作和强制手段并用,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起一种社会规则,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必须上学,完成义务教育。要年复一年、长期一贯地抓入学率、辍学率,不搞例外,打消家长和子女做另外打算的心理,形成适龄儿童必定在校读书的社会风气。一旦

-------------------------------------------------------------------------------- Page 3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33这个规则建立起来,得到全社会认可并形成自觉意识,就会成为人们自动遵循的行为规范,正象目前城市的情况一样。由于实行了上学免费外加生活补助的政策,基础教育条件大为改善,西藏农牧区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更能够理直气壮地强调公民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加快建立这种社会共识的进程。厌学现象的根源有一些来自经济发展程度,有一些来自市场化的国家大环境,例如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导向,教育产业化压力,不适当推崇竞争等,但还有一些原因通过当地部门、特别是教学单位自身的努力能够克服,这就要求改善教育供给,例如改善教育资源配置,调整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杜绝体罚现象,丰富学校生活等等,同时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例如不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提倡把努力程度当作评价标准,使后进生有信心赶上来,不会自暴自弃,以至逃学了之,推动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总之,提高教育需求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改善教育供给,这正是下面重点讨论的内容。2、改善教育供给一提到教育供给不足,人们往往联想到经费投入不足,这在任何时候几乎都是对的,因为相对于教学条件无限改善的可能性,教育经费几乎永远处于短缺状态。但是,经费短缺又是相对的,中国地方大,人口多,各地教育经费短缺的情况不同,例如,由于国家财政的大量投入,教育经费在西藏可能已经不是一个最突出问题,而增加教育投入从来不是发展教育的唯一途径。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可能是:在一定的经费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资源,使教育供给得到明显改善。改善教育供给需要讲求效率,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最好的产出,最大限度提高供给效力。由于供给在一定时期总是有限的,更有效、更合理的资源配置能够提高投入效率,相当于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改善和增加教育了供给。在西藏农村,教育发展一方面当然需要依靠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但另一方面,或者说更重要的,要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效率,在现有条件下培养出更多合格和高质量的学生。1)加强政府主导,动员社会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受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不少公立学校利用扩大的管理自主权提高收费,增加教师收入,改善学校条件,而以赢利为目的的学校也应运而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所谓民营或私立学校,打破了由政府一手办教育的局面。西藏的情况有所不同。至少到目前,西藏教育体制基本未变,所有各类学校仍然保持公立学校的特色,包括内地援藏建立和资助的中小学,整个教育体系基本上完全依靠政府拨款。因此,

-------------------------------------------------------------------------------- Page 3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34自治区教育部门认为,西藏目前的教育系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校之间的区别不是公立和非公立之分,因为不存在私立学校,而是区内办学还是区外办学的区别。其次,西藏教育得到外地的各种支援,包括对口支援地区以及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民间助学项目等在这里兴办学校或提供教育资金和设备。第三,不但各级政府直接负责教育工作,而且乡、村基层组织对辖区内学校负有一定责任,主要是帮助学校(包括教学点)解决取暖和做饭燃料问题。(访谈记录)在义务教育领域,西藏农村应该说是幸运的,因为国家的直接拨款保证了基础教育的运转。在其他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担子主要落到乡镇身上,即主要通过乡镇财政拨款,对农民征收“三提五统”中的“教育附加费”,以及在农民中进行“教育集资”,来维持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这些投入基本上来自农民,因此,义务教育实际上变成了农民的负担。在西藏,国家不但长期对农牧民实行免除农业税政策,不向农牧民直接征收与教育有关的费税,而且向学生提供各种助学和生活补贴。可以想见,如果西藏实施内地农村这样的教育“分权”措施,依靠乡镇范围的经济力量维持基础教育,那么,西藏的义务教育肯定比目前的状况要糟得多。当前,西藏农村经济中仍然存在较大的自给自足成分,农畜产品主要自产自用,剩余的用来交换。为了鼓励农牧民进行产品交换,发展市场经济,有的县政府在县城建立集市日,号召农牧民定期进城买卖农副产品,并为此提供交通便利,帮助农牧民把自己的产品带到县城进行交换,以便打破自各自足格局,培养村民交换产品的习惯。这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政府举措是否有效尚不得而知,但即使通过推动商品经济发展能够扩大劳动分工,进而能够提高教育需求,这条道路无疑是漫长的,而在目前,在自给自足经济为主的条件下,人力资源的概念与市场经济中是有区别的,农牧民难以依据人力资源观念形成对教育的共识,自发产生普遍的教育需求和动力。因此,在相当长时期内,政府不可避免地仍然是推动当地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西藏政府在普及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一系列措施体现出来,其中几项尤其引人注目。措施之一是强调家长的责任。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各个乡镇把教育列入了乡规民约中,规定家长有保证子女入学、保证他们在校期间不流失的责任,如果家长未能履行职责,乡镇政府就要依照乡规民约的规定,采取罚款和/或其他惩罚措施。政府和民众都认为,罚款这种惩罚措施主要起警戒作用,遇到问题仍然以说服动员为主,但制订这类措施还是必要的,能够迫使家长承担义务,有利于儿童入学。措施之二是强调各级政府的责任。不少地方制定了县级、乡级领导包乡、包村的分级负

-------------------------------------------------------------------------------- Page 3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35责制度,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签署教育发展目标责任书,根据责任书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政府工作人员的年终综合工作评比,对各级干部-责任人采取相应奖惩措施。25第三是动员地方干部和职工进行教育集资。例如,某县从 1990 年开始一直实行如下政策,即所有在财政上领工资的人每月工资中要扣除一定比例,用于教育公益事业,例如县教育局副局长每月 5 元,局长每月 6 元。如此,全县 1 年大约可集得 5 万元助学款,主要用于教学点的校舍维修。农民一度也被要求集资,农区按田,牧区按牛,但这个做法后来取消,现在只有干部、职工仍然集资。修建教学点的费用为每个点 3-5 千元,从集资款中支付。后来,教学点合并,一些教学点撤消,已经修好的村教学点撤点后归村委会,作为村子公用,用不上的卖给私人,得到的钱归村委会支配。随着教学点不断撤并,集资修缮教学点的历史任务即将完成,教育集资的用途有所改变。2003 年,集资款使用出台新政策:总额 5 万中30%用于补贴农牧民子女考上大专院校的学生(平均每年 3、4 个),按照学生家庭收入分档次,人均年收入 500 元以下的报销学费 100%,500-1000 元的报销 70%,1000-1500 元的报销 50%,直到学生毕业。这项补贴限于农牧民,不包括城镇居民。另外,还在考虑给考上内地班的学生一些奖励,敲锣打鼓造声势,提高农牧民学习积极性。(访谈记录)总之,从组织领导、动员说服到集资助学,西藏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为实现基础教育付出很大努力,各级干部和职工个人也都参与进来。尽管难以判断不同措施的具体效果,但可以肯定,西藏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得益于中央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也与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动员工作分不开。在有些其他省区,地方基层政府也采取一些类似措施,例如在青海一些地方,没有尽到送子女上学责任的家长,由于违反《义务教育法》有可能被起诉到法院,面临法律的判决。这种做法有一定根据,但如果政府不能同时履行自己的义务,只对家长进行处理难免有失偏颇。义务教育有两个含义,一方面家长有义务送子女到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另一方面国家有义务为学龄儿童提供基础教育条件。如果政府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保证基础教育的“义务性”从而导致儿童失学,政府同样需要承担责任。在西藏农村,由于国家承担了义务教育全部费用同时提供生活补贴,在实践中真正履行了国家保障基础教育供给的职责,因此,当地政府动用行政手段甚至采取某些强制措施无疑更加理直气壮,对群众也更有说服力。在西藏,教育不仅具有开发劳动力资源的一般意义,而且具有推动世俗化社会转型的特25见“中共江孜县委员会、江孜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教育局《关于打好“两极”攻坚战,年内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意见》的通知”,江委[2003]13 号。有关目标责任书内容,参见附录一和附录二。

-------------------------------------------------------------------------------- Page 3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36殊意义,同时还具有增强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政治战略意义,特别是,中小学基础教育是塑造国民意识的前沿基地,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基础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既不能让给民营,更不容私人办学,也不能允许企业公司和私人直接插手基础教育,搞所谓“产业化”经营。一句话,基础教育不能市场化运作,更不能市场化。事实证明,无论从经费、组织、还是行政资源上,国家完全有能力管好基础教育。同时,政府也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基础教育,这种支持不应该局限于筹集资金,还包括发动群众关心教育,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工作,动员各行各业支持学生的劳动实践等。2)公平优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西藏教育系统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在保证入学的前提下合并教学点,从资源的集中利用中要效率。但从目前情况看,还有一条重要的途径似乎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那就是从资源的公平配置中要效率。这种资源配置模式强调公平优先的原则,例如在所有实施基础教育的学校之间尽可能均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让所有学生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真正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就国家预算内投入来说,西藏自治区在全国属于教育高投入地区。2002 年,全国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平均为小学 813 元,初中 961 元,其中西藏分别为 1852 和 2856 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2-3 倍,相当于最低的河南(469 元和 601 元)4 倍有余,在全国排名中位居第三,仅次于上海(4390 元和 4258 元)和北京(2891 和 3273 元)。26需要指出,西藏较高的生均预算内经费并不一定意味着这里的教学条件处于全国前列,因为这里没有考虑预算外投入,更重要的是,西藏很大一部分教育经费用在学生住校的食宿上。由于这里人稀地广、居住分散,不少农牧民子女从小学开始就需要住校,不如此便无法保证学生入学,这是与内地农村尤其是城市学校不同的地方。此外,西藏教师的工资也比较高,例如,前面提到的两位教学点全职教师的月工资分别约为 1600 元和 2300 元。中学教师的工资还要高一些,刚分来的老师起点工资大约为每月 2000 元,工龄长、职称高的教师最高可达 3000 元。当地政府一些干部也谈到这里教师工资相对较高,同等情况教师工资比干部高出 200-300 元。由于这些特点,西藏的教育成本也是全国最高的。(自治区教育部门领导访谈记录)这样一来,尽管西藏教育的预算内经费比较高,但用于改善教学条件的经费仍然不足。例如,某村一个较大的教学点有 86 名学生,来自邻近几个自然村。教学点有 4 间泥土地面26“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 2002 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国教育报》,2003 年 2 月25 日,第二版。

-------------------------------------------------------------------------------- Page 3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37的教室,另有几间房子是办公室和教师宿舍。学生中午自己带饭,一般是糌粑、酸奶、饼子,没有菜。住的近的学生午间能回家一趟,稍远的就在学校待一天,直到下午 6 点放学。学校的活动空间就是教室门前的一小块空地。老师们说,“学校的经费支出主要用来修缮教室、买粉笔、教学用具等,乡中心小学给一点钱修房子,本村百姓出力。村里负责提供取暖用的牛粪。”在某县的情况报告中我们看到,这里引为自豪的成绩不是所谓“跨世纪 XX 工程”,而是完成了“屁股离地”工程:“1999 年以来先后对 9 所小学和 80 所教学点进行改扩建,解决了 3000 名学生的‘屁股离地’问题。”27了解之下得知,也只是在近两年,学生上课才用上了凳子,告别了坐在地上听课的历史。但是,这个县教育局的报告同时指出,随着入学儿童增多,原来教室、师生宿舍、活动场地、教学设施不足的情况更加严重,“各校普遍差床、课桌、凳子等”。28可见,争取最基本的教学条件仍然是目前一些农村学校面临的艰巨任务。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教育部门和学校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往往是希望增加教育资金。但是,在现有的经费水平上,如果在资源配置中更注重平等原则,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资源短缺的压力,提高总体教学质量。具体地说,就要在全区范围内,在城乡之间、农区牧区之间、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之间更均等地分配教育资源,缩小而不是扩大学校之间的教学条件差距,逐步使所有小学和初中处于基本均等的水平上。按理说,义务教育的意义在于向所有的人提供均等的基础教育机会,而尽可能均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应该是公共教育政策的基本原则。但在我国,教育条件不均等成了普遍现象,并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无论发达还是不发达地区,即使在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地区和学校之间的师资、经费、教学条件等无不存在很大差距,上下两端甚至犹如天壤之别。29西藏城乡、地区之间学校教学条件的差别也是明显的,农村学校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根本不能与发达地区相比,也远远不如自治区内的城镇学校。一些农村小学,尤其是设在村上的教学点,所谓学校无非是几间简陋甚至破败的平房,所谓教学设备无非是几张斑痕累累桌凳、一块黑板和几支粉笔。不少地方的教室光线不足,墙上张贴的一幅画或标语常常成了唯一的亮点。城镇学校的条件总体上要好得多,有的还添置了电脑,开始尝试电教化教学,许多农村儿童对此闻所未闻,甚至根本无法想象。各地经济发展不同,学校的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是难免的,但差异如此之大,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说明作为公共产品的义务教育资源分配出现了不应有的扭曲。学生在差别悬27拉孜县教育局:“困难重重,信心百倍—拉孜教育汇报材料”,2003 年 8 月 8 日。28(同上)29另见 刘万永 亓树新:“教育投入冷热不均 教育公平亟待解决”,《中国青年报》,2003 年 3 月 9 日

-------------------------------------------------------------------------------- Page 3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38殊的条件下受教育,同样冠以“义务教育”名分,不但缺乏公平性,而且不能保证教学质量,不能实现义务教育的目标。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条件,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质量,就会培养什么水平的毕业生。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学校的毕业生合格率很低,例如小学毕业生的实际文化水平只相当于 3、4 年级甚至更低,除其他原因之外,与这些学校较差的教学条件直接相关。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采取可行的措施,逐步平衡各地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条件。目前,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不是把条件好的拉下来,而是在公正原则下,调整新增教育资金的使用,在投入方向上不搞锦上添花,使相对较好的学校更上一层楼,而要采取雪中送炭的倾斜政策,把资金首先用于改善条件差的学校,让后面的尽快赶上来,最终基本拉平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条件。否则,学校之间、各地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即使有的学校能培养出少量学习尖子,但如果不能让所有的人都获得合格的基础教育,那就谈不上提高全人口的文化水平,普及义务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教育条件除了校舍、教学设备、辅助设施等硬件之外,最重要的软件是师资力量,后者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2002 年底,西藏共有在校中小学生 41 万人(其中小学生 32万,初中生 7.2 万,高中生 1.8 万),中小学教职工 20131 人(其中小学 13631 人,中学 6500人),两者比例大约为 1:20,其中小学比例大约为 1:23。30根据国家规定,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在城市,高中是 1:12.5,初中是 1:13.5,小学是 1:19;在县镇,高中是 1:13,初中是 1:16,小学是 1:21;在农村,高中是 1:13.5,初中是 1:18,小学是 1:23。31由此可见,西藏在教师配置上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农村水平。32然而,当地教育部门的信息表明,西藏在师资问题上仍然存在不小困难。一是教师数量仍然存在较大缺口,33二是教师质量达不到要求,两者都与当地教育的某些特殊性有一定关系。例如,某县教育部门反映,从去年开始,上级要求 1 年级开教汉语,3 年级开教英语,但除中学外,小学并没有专职英文教师,为此,前年开始培养师资,结业后大多数小学老师只会教字母和几个单词。由于老师水平不够,教学也只能凑合,他们学到什么程度,就教到什么程度。同时,由于师资不足,许多小学还在继续聘用相当一部分民办或代课老师,例如某县教学点仍然有代课教师 100 多人,他们工资低,每月 150-200 多元,文化程度普遍偏低,30根据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材料。31国办发(2001)年 74 号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式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32西藏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总人口的 19-20%。33自治区教育领导部门说,2003 年,教育部门接受了 500 名国家包分配的大专毕业生,但自治区教师缺口仍然高达达 1 万人。

-------------------------------------------------------------------------------- Page 3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39往往一人带 3 个班,教学质量较差。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学校之间师资力量配置不平衡也是显而易见的,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师资力量较强,反之则相反,例如,条件较好的东部教师职位满得多,而条件较差的西部大部分地方教师编制存在空缺。有的县民办老师大多在牧区,因为正式老师不愿去,只好用民办老师。农村有些教学部门反映,“我们没有办法把教学质量搞上去,有的老师自己都不会汉语,怎么教学生。有文化的我们聘不上,因为工资低。中心小学可以开英语课,教学点根本上不了,连老师都不会英语,怎么教学生。不少教学点的老师聘用代课老师,不稳定,也没参加培训,有些老师本身汉语也不会。牧区更聘不到人去,老师基本都是当地的。”(访谈记录)学校之间教师质量的差别如此之大,又怎能保证所有学生接受合格的义务教育呢。教学资源和优质教师向所谓“好”学校集中的做法不利于教育普及,应该下大力气,加以扭转。为此,首先需要树立公平配置资源的观念,强调公平优先,在这个原则下配置包括师资在内的教育资源。其次需要进行必要的制度设计,例如在师资问题上采取激励与限制并重的措施,实行教师轮换,对在边远地区和后进学校任教的老师给以更高的物质报酬、名誉地位以及更多进修学习机会,并把这种经历作为教师评价和升迁条件等等,鼓励优秀教师到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学校。总之,只有教师资源、资金分配、教学设施都能持续不断地向薄弱学校倾斜,才有希望改变这些学校的弱势地位,缩小校际差距,从总体上改善教育供给状况。在目前,教育领域受市场化运作的影响,存在着校际差别继续扩大的压力。最近,西藏自治区教育部门提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一方面强调政府责任,另一方面,“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也被提了出来,要作为一项原则贯彻到今后的办学发展中去。34这种把部分人倡导的市场经济观念直接引入教育领域的倾向令人忧虑。由于基础教育的核心宗旨是普及性,因此,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性或者公平性,引入市场运作机制不一定提高教学效率,却一定会使学校之间教学条件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学生在学习甚至心理上过早出现分化,而这恰恰是基础教育应该竭力避免的。基础教育领域不同于市场条件下的企业运营,没有公平根本谈不上效率,保证所有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应该是衡量教育供给效率的最终标准。3)学用结合,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相对“应试教育”而言,首先涉及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即培养他们应付考试的能力,还是培养他们劳动、学习和生活能力。其次,提倡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必然有所不同。在教育供给一定的条件下,强调素质教育要求把更多34见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全面掀起小康社会建设热潮 努力推进教育创新和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2003 年 5 月 28 日。

------------------------------------------------------------------------------- Page 4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40教育资源用于提高学生素质,而不是用在让学生争取高分数上。在目前条件下,西藏农村能不能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关键在于能否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但获得书本知识,而且学会从实践中获得知识,这样,无论将来是否继续升学,都能成为有文化的劳动者。否则,如果所学的书本知识在高考之外没有多少用处,大多数不能持续升学的农牧民子女很可能从一开始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为了改变高考导向的错误倾向,西藏有些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中学教育的目标应该让毕业生“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创业有门路”,提出按照这个目标进行教学实践。35国内其他地方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例如认为学生培养目标应该“既求榜上有名,更求脚下有路”。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段时间以来,尽管大多数农牧民子女可能并不指望读到大学,但在全国教育大环境影响下,西藏的学校同样未能避免应试教育的办学套路,追求的往往首先是“榜上有名”,相反,对如何让学生“脚下有路”则经验不足。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农村中小学需要加强实用知识传授,包括扩大职业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既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学到有用的劳动本领。近年来,西藏一些教育部门在中学加强了职业教育,开办相关课程,通过示范和学生动手操作,开展技能培训。有的小学开始进行实用知识传授,例如建立塑料大棚,让学生参与劳动,从中学习蔬菜种植知识。这些做法,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尽管很多人赞成这种办学方式,但要真正推广开来、坚持下去,仍然有不少困难,尤其是资金问题。从 1999 年开始,西藏有的中学开展了职业教育试点,但在 2002 年扩大中学生招生后,由于校舍紧张,试点停止了。某县在开始进行职业教育的时候,自治区提供了 10万元资金,用来盖温室、置办木工用具、购买手扶拖拉机和机修工具等,所用的土地由学校所在的地市县提供,除了搞蔬菜基地,余下的可以出租,得到的收入主要用在补充三包支出上,但由于收入不多,不足以支付外聘技能教师的报酬。临时聘用的职业教师一般按月计算报酬,工资支出负担很重,另外,还不断需要资金购置原材料和维修工具,例如木工工具,因为学生开始学习的时候浪费大,试验学做,往往做坏了,好的木头做成了柴禾。此外,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是创收,因此,投入职业教育的资金有进无出。能够经常进行的是舞蹈美术培训,因为投入少,但实用性不那么大。能够坚持下来的还有其他不太需要额外开支的项目,例如蔬菜基地,学生仍在上实习课。(访谈记录)但是,即使存在种种困难,比起从书本到书本,与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式具有明显优越性,不但学生能够学到一定劳动技能,而且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有助于克服学生厌学情35见 江孜县教育局:“西藏江孜县教育发展概况”,2003 年 8 月 12 日。

-------------------------------------------------------------------------------- Page 4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41绪,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职业培训,养成学生追求知识、好学不倦的习惯,离开学校后有能力坚持自学,适应未来生活和工作的要求。西藏农村教育部门反映,不这样做,不少人中学毕业后农活不会干,不愿干,上学的收益率是负的,增加了上学的阻力,至少不利于提高上学积极性。当然,增加中学阶段的实用知识教学和技能培训,并不意味着把初中教育改变成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针对性强,这是长处也是短处,关键在于适当安排正规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达到初中文化水平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生产劳动技能。农村学生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是一个事实,存在很大的教育需求也是一个事实,后者是对课本知识与劳动知识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基础教育需求,不是只为升学而上学的需求。目前的问题是教育部门能不能提供适应这种需求的教育供给,能不能转变传统基础教育观念,克服面临的困难,创造条件使学以致用的办学方式实现制度化。与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式需要资金支持,除了适当增加专项资金外,现实可行的途径是调整原有的资源配置,按照确定的优先目标在学习阶段和教学科目之间分配资源。在西藏农村,小学阶段的入学阻力通常不是很大,但到初中,上学阻力明显增加,一些农民家长甚至包括某些教育工作者在内,不少人对普及初中教育的必要性持保留态度。目前来看,普及初中教育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根据这种情况,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把教育资源集中办好小学可能不失为一种短期选择。但 9 年义务教育是国家规划,符合国家长远利益,各个地区有努力完成任务的责任,没有成为例外的权利。更何况,如果停留在 6 年而不是 9 年教育的水平上,西藏与其他地区的教育差距将会拉大,长远来看不利于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教学科目之间调整资源分配则是完全可能的。在西藏,人们在藏汉双语教育的必要性上具有共识,但对英语学习分歧较大。汉语是国家统一的语言,西藏与内地和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学好汉语无论对学生就业、深造、创业都有好处,而藏语是本民族语言,学习这两种语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无需多言。但是,小学是否有必要开英语课是有争议的,由于师资等条件限制,加上双语学习负担本来就比较重,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事实上很难全面实施,即使强力推广,由于日常生活中缺乏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勉强学到的一点英语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被忘掉,等于白白浪费了教育资源。初中开始学一些英语基本知识是可取的,但也没有必要过分强调,为此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相反,如果在需要的时候采取集中的方式强化培训,成本-收益效果可能更好。所以,与其把有限的教育资源投入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上,莫如用到增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上培训来。此外,“应试

-------------------------------------------------------------------------------- Page 4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42教育”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小学课程设置,如果能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加以调整,把资源转向学用结合的学科,有助于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按照“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创业有门路”的目标办学,还要求进行其他相应调整,例如,根据农业畜牧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适当调整学期制度,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前提下满足家庭生产的需要;调整学生评价标准,例如把学生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纳入素质评价内容,突破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陋规;在传授全国教育统一内容的同时,开发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教材,吸收乡土知识和民族文化资源充实教学内容;等等。从书本到书本的办学方式不仅教学效果不佳,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对农村子弟来说,尤其是少数民族农牧民子弟,脱离实践的学校教育往往成了弃绝乡土生活的过程。强调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强调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则能够产生双重积极效用: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得到更合理利用,教育供给因而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上学变成了更有趣的事情,学到的知识能够用于劳动实践,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扩大教育需求。四、结语至少到目前为止,无论在供给还是需求上,市场因素似乎还没有对西藏的基础教育产生直接影响。政府仍然是基础教育的唯一提供者,而农牧民的教育需求更多地受当前小农生产方式的制约,而不是市场竞争的刺激。西藏农村教育领域同样存在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但在目前,这种矛盾似乎更多地表现为需求不足,而提供教育一方则对此负有一定责任。可以说,西藏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提高教育需求,而应对这个挑战要求从改善教育供给入手,让教育资源发挥最佳效果,逐步形成需求和供给相互促进的局面。在实行三包政策之后,西藏农牧民子女开始享有免费加生活补贴的义务教育,基本杜绝了因学费失学的现象,结果,读书无用论对教育需求的制约作用越来越突出。事实证明,要改变这种局面,依靠市场竞争提供教育需求是鞭长莫及,而依靠应试教育只能适得其反,因为后者正是读书无用论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要提高教育需求,比较可行的途径是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方针,按照公平优先的原则调整资源配置,在教学上强调学用结合,达到调整供求关系的目的。由于基础教育供求并不由市场因素决定,政府必须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政府非但不能退出基础教育领域,不能支持更不能倡导市场化,而且要在这个领域加强领导和投入,尽快缩短西藏与其他地区的教育差距。政府在西藏的特殊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普及教育的承诺落到了实处,使提供教育和接受教

-------------------------------------------------------------------------------- Page 4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43育双方共同承担普及教育的义务,对全国具有启示甚至示范作用。由于各地情况不同,三包政策目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全国各地全面推广,但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完全有必要加大财政投入,从大幅度降低学生的学习费用开始,尽快过渡到零收费、免费提供课本、直至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实现真正的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高速发展 20 多年的今天,“义务教育不义务”的原因不在于缺乏资金,更不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而在于国家财政支出忽视基础教育,以至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迄今达不到计划于2000 年达到的 4%的目标。要提高全民文化教育水平,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解决城乡普及教育差距问题。城市教育资源本来就比农村丰富,20 多年来的市场化过程使社会资源进一步向城市和城市人口加速集中,同时,城市不断从农村汲取人力资源,特别是优秀的学生,学习好的进了大学,毕业后很少回到农村,农村教育投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为城市享用,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对立加深。如果国家不把资源配置的重点转向农村,不在人力物力上采取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就不能遏制城乡和地区教学条件差别扩大的自发趋势,资源的天平必将进一步偏向城市和发达地区,生存在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的我国大部分人口将长期被锁定到劣势中。 -------------------------------------------------------------------------------- Page 44 44参考文献 程方平主编:《中国教育问题报告———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基本对策》,2002 年,北京:社科出版社 蒋中一 冯赫:“农村义务教育失学原因与农户家庭基本状况的关联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 年增刊 滕星、王军 主编,张俊豪 副主编: 《20 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年夏铸、刘文璞 主编,李廷恺 副主编:《藏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3 年,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周润年:《西藏教育五十年》,2002 年,甘肃教育出版社 朱解琳 编著:《藏族近现代教育史略》,1990 年,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Bass, Catriona, 1998, Education in Tibet: Policy and Practice since 1950, NewYork:TIN & Zed BooksPostiglione, G. 1999, China’s National Minority Education: Culture, Schooling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Falmer Press[本文以“农区基础教育调查报告”为题,载 王洛林、朱玲主编:《市场化与基层公共服务—西藏案例研究》,第五章,第 207-270 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年 5 月] -------------------------------------------------------------------------------- Page 4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45附录一 拉孜县二零零三年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 2003年3月26日序号 责任目标主要内容 1实施一把手工程,乡镇书记亲自抓教育,明确分管领导,各村村长抓教育。 2逐步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宣传工作,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确保“两基” 规划如期实现。 3 建立健全 0-50 岁人口登记报表制度等和扫盲统计工作。 4根据西藏自治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求和师资状况,积极推进“三语”教学,并按年度工作安排的要求认真落实。5大力加强学校管理,积极完善教育管理与质量年,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创建各具特色的良好校风。6加强财务管理,认真落实“三包”政策,保障学生一日三餐,不断改善伙食质量,重视师生饮食卫生。 7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教育投入,经常性地开展捐资助学活动。8年内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 605 人。 9做好扫盲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10完成 71 名小学招生任务和 64 名初中招生任务,并保证在校生的巩固率。11小学入学率要达到 96%以上,初中入学率要达到 52%以上。 12年内辞退代课教师 3 人。 说明 1.本责任书由县人民政府、教育局,乡镇人民政府各持一份。 2.各乡镇严格按责任目标的各项指标狠抓落实,县人民政府把教育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年终综合评比的主要依据。 3.在初中招生指标中含升入内地西藏班(校)学生。 拉孜县人民政府 热萨乡人民政府负责人签字: 负责人签字: -------------------------------------------------------------------------------- Page 4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 http://www.iwep.org.cn/ 制作46附录二 工布江达县 2003 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责任书 根据《西藏自治区实施普及义务教育规划》和地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为了促使我县义务教育工作重上一个新台阶,尽快达到“普九”各项指标。特制订本责任书: 一、强化政府行为,明确责任及职责 各乡(镇)政府主要履行以下职责:一是要依法继续履行好相应的义务教育办学责任,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严格控制中小学学生辍学。二是下大力维护好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好校园及周边环境。三是按有关规定划拨新建、扩建校舍所必需的土地。四是积极筹措资金,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五是组织好所辖村庄的群众自愿投工、投料,支持教学点和中心小学校舍的维护和修缮。 二、坚持依法治教,建立健全实施“普九”的保障机制 1、各乡(镇)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分管副书记或副乡(镇)长为副组长的“普九”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负责“普九”工作的开展。 2、加大“普九”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法制观念。 3、强化激励机制,奖惩分明,切实落实学生“控流防辍”工作 (1)、各乡、镇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统一标准为小学入学率为 98%,小学在校生巩固率为 98%;中学学生入学率为 95%,中学在校生巩固率为 98%。 (2)、各乡(镇)政府要建立和落实控制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的“三线”承包责任制度。即:县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学生家长分级签订责任书。责任到户,层层落实。 (3)、2003 年 3 月 10 日至 15 日及 9 月 1 日至 5 日为学生入学时间。各乡(镇)政府要确保在限期内将学生送往学校注册学习。逾期未能到位的学生,实行学生学习费用自理制度。并追究学生户籍所在乡(镇)领导责任。具体奖惩办法为:如果按照统计数字学生全部到位的乡(镇)奖励 2000 元;按照统计数字未到位 1 名学生,罚乡(镇)人民政府 50 元,罚乡(镇)长 20 元,罚乡(镇)党委书记 20 元, 罚包村干部 10 元。 (4)、在学习中途擅自离校的学生,自通知乡(镇)人民政府之日起,3 天内未到校者,学生学习费用自理,逾期未到校的学生,将追究学生户籍所在乡(镇)领导及包村干部主要责任。具体奖惩办法为:学生全部到校的乡(镇),奖该乡(镇)2000 元;少 1 名学生,罚乡(镇)政府 50 元,罚乡(镇)长 20 元,罚乡(镇)党委书记 20 元,罚包村干部 10 元。(5)、各乡(镇)必须严格学生请销假制度,不得随意批假。如因批准学生请假而导致学生流失者,将追究当事人责任,由当事人追回学生入校就读。 (6)、各乡(镇)要把义务教育工作列入重中之重来抓,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把有关义务教育工作列入村规民约,并予以加强和落实,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 三、本责任书执行起止日期为:2002 年 8 月 31 日203 年 9 月 5 日。 四、本责任书一式四份。 工布江达县人民政府 乡(镇)人民政府 县长(签字): 乡(镇)长(签字): 年 月日 年 月日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1283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1283

路爱国:改革三十年——中国成为“正常的”发展中国家? 陈玲玲:徐中舒先生与夏商史研究
相关文章
人文教育与文化自觉: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
汪晖: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关于“西藏问题”的一点思考
路爱国:改革三十年——中国成为“正常的”发展中国家?
阿来:《格萨尔王传》为什么是活史诗
吕澄:汉藏佛学沟通的第一步
王海燕、喜饶尼玛:国内学术界汉藏文化交流史(唐代—1949年)研究状况述评
贾西津:哈佛:100%供需0%设奖
许德存:西藏佛教五十年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汪晖:中国:跨体系的社会
汪晖:《世界历史中的中国:文革、琉球、西藏》序言
邢肃芝: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修订本)序言
季剑青:民族主义能否成为我们的思想资源?--读汪晖《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外二篇)》
沈卫荣:西藏、藏传佛教的真实与传说(专访)
常安:西藏地区民主改革:现代政治秩序建构及法理解读
罗绒占堆:透视西藏农户的宗教消费现象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