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国际动态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建成开放 建筑主题:铸剑为犁,和平之舟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建成开放 建筑主题:铸剑为犁,和平之舟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馆建成开放

经过两年的建设,扩建后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其新颖的设计、庞大的面积以及丰富的文物史料展览展示在世人面前。由华南理工大学设计院何镜堂院士担纲设计的扩建工程,设计总体构思体现了战争、杀戮、和平三个概念,空间布局寓意“铸剑为犁”,平面布局映现“和平之舟”。

在展馆的尾厅部分,每隔十二秒就会有一滴水从高空滴下,同时侧面墙上贴有遇难者遗像的灯光会亮起后再熄灭。朱成山说,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平均每十二秒就会有一个中国同胞被杀害。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醒目地显示在展厅展板上,道出所有爱好和平人们的心声。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日,凄厉的警报声又将在南京上空响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将于今天上午举行竣工仪式,将对市民全面免费开放。   新馆外形似“和平之舟”   据介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共投资3亿多元。   新馆完整保留了原有的遗址和场馆部分,向东西两头延伸,整体形状犹如一艘巨大的“和平之舟”。东部拔地而起的高大船头是陈列丰富的展厅;周边庄严肃穆的广场可容纳万人集会;中部是原馆的遗址悼念区;西部大片开阔区域是树木葱茏的和平公园。   与原馆相比,目前展览陈列区达到9000多平方米,展示的文物从100多件增加至3000多件。扩建后的纪念馆占地一百一十一亩,总面积是原来的三倍多,总建设面积在原有二千五百平方米的基础上提高到二万五千平方米,新建纪念性雕塑、浮雕等一千七百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新展馆、老馆改造、万人坑遗址保护、冥思厅及祭场、馆藏交流区以及和平公园和主题雕塑、胜利之墙浮雕等项目。   墙刻一万遇难者名录   纪念馆方面称,至年底前,每周七天均可以参观,年后,每周周一闭馆,其他时间开放。另据了解,今明两天在纪念馆广场还将举行国际和平法会和烛光祭等纪念活动。   在纪念馆序厅的两面墙体上雕刻着1万个遇难者名录,序厅顶部则以残破的城墙为背景,上面刻着中、英、日三国文字的“遇难者300000”,地面上则是星星点点的灯和长明火。   展厅分为“一大一小”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生前说的话被放大悬挂在纪念馆中。同时悬挂的还有当年曾无私救助中国平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的名言:“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   新馆展厅大致分为“一大一小”:“一大”指基本陈列《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展示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的南京大屠杀史实,分为南京沦陷前的中国形势、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日军在南京的奸淫与掠夺、日军在南京的焚烧与破坏等十一个部分;“一小”是指专题陈列《胜利 1945》,分为日军侵华暴行、艰苦抗战、胜利大受降、正义的审判、珍爱和平与开创未来五个部分。   六百外国友人参加悼念   据悉,600多位外国友人今日将在南京参加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遇难70周年活动。   届时,江苏各界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悼念活动。悼念活动主要包括:唱国歌、默哀、鸣警报、敬献花圈、发表“和平宣言”、撞响和平大钟、放飞和平鸽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13日将有600多位外国友人参加悼念活动。这些外国友人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等7个国家。   据了解,在600多位外国友人中,来自日本的友人最多,共有400多位,主要是一些民间团体成员。其中,仅日本紫金草合唱团就有150人。   南京建立19座纪念碑   此外,为纪念当年在南京太平门被日军血腥屠杀的1300多名遇难者,由南京市政府与日本友人共同建设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12日在南京太平门落成。   至此,南京已在19处当年的集体屠杀地、丛葬地建了遇难同胞纪念碑。   综合本报特派南京记者徐春柳 新华社报道   首个公开身份慰安妇捐消毒瓶   揭秘   据新华社电 在新扩建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即将与公众见面的3000多件文物中,有5件文物独具特色。   地堡。它是当年中国守军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而修建的地堡。这座由南京江宁运到纪念馆的地堡为混凝土结构,高约3.6米,宽约2.6米,墙厚约0.5米,设有3个枪眼,重达32吨。   “轰炸”雕塑。它是已故雕塑家、中国现代雕塑事业奠基人滑田友在1937年创作的。“轰炸”描写了母子三人躲避日本战机轰炸时的情景,生动地反映出一个伟大的中国贫苦母亲在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孩子们的勇气与坚毅。   用来装高锰酸钾的小瓶。这个小瓶为中国第一个公开慰安妇身份、今年4月去世的雷桂英老人生前所赠。这个装高锰酸钾的小瓶是侵华日军让慰安妇使用消毒剂用的。   约翰·马吉的摄影机和胶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圣公会约翰·马吉牧师冒着生命危险,用16毫米摄影机,在南京现场拍摄了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影像原始素材带,这也是当年留下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惟一影音资料。   “南京沦陷棋盘”。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日本国内,他们大肆庆祝“胜利”,为儿童制作了游戏“南京沦陷棋盘”。这个由日本名古屋僧人大东仁捐赠的棋盘,刻着一张中国地图和一些中国城市的名字,游戏者可用小旗插在这些地名上,意为“攻占”。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news/view.article.php?c1/37
  • 跟踪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news/trackback.php?37

民俗小札:猪年两头春光,鼠年无春不吉?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馆落成开放 主题:铸剑为犁,和平之舟
相关文章
廉德瑰:日本的对非洲政策与中日关系
何鹏举:浅析近代日本的"列强意识"
黄加佳:琉球失国
孙力舟:百余年钓鱼岛之争折射的三次国际秩序冲突
赵亚赟:东亚变局--钓鱼岛争端反映出的东亚政治格局的变化
朱琳:近期日本国内各方对钓鱼岛问题的观点综述
祝东力:应该怎样理解日本?--文化、民族性与战略问题
中国应该找到自己的方式--汪晖对话前西德总理施密特
蔡孟翰:东亚国际秩序中的“日本问题” ——21世纪的中日大战之一
卓南生:战后日本的“南进”与东南亚的反应
徐英瑾:二战时期京都哲人的谬误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 人文与社会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