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跟踪网址倒序

人文与社会
wenorgcn at 163 dot com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2 3 (4) 5 6 7 ... 104 »
文章
  1. 赵莉:克孜尔石窟考察与研究世纪回眸
    艺术 宗教 2012/06/26 | 阅读: 2299
    综述。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沿,龟兹是佛教最盛的地区之一(即今库车、拜城、新和、沙雅一带),西承印度、犍陀罗佛教的絮脉,东启新疆以东内地佛教的发展,是北传佛教的重要纽带和阶梯。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则是龟兹古国现存规模最大、时代最早的石窟寺。
  2. 胡晓明、刘炜:马一浮的六艺论与近代中国的学术分科
    宗教 历史 2012/06/24 | 阅读: 1620
    马一浮之标举六艺论、以六艺统摄一切学术,其目的即在借佛家判教思想分判天下学术,明其统类得其条理,而其潜在的对手则是近代中国的学术分科大势。
  3. 李晓东:媚俗与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景观的反思
    建筑 2012/06/24 | 阅读: 2313
    中国式媚俗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其"前卫艺术"的媚俗性。中国至今其实还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前卫艺术"。中国的所谓"前卫"艺术的制造者还是更多的把它们的作品看成是针对标榜前卫艺术消费者的商品而投其所好。
  4. 陈赟:“学而时习之”与《论语》的开端
    思想 2012/06/23 | 阅读: 2410
    "人不知"是其下学而上达的成就,《学而》将其放置在"学而时习之"与"有朋自远方来"之后,实际上是将前两者视为它的条件。"有朋自远方来"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已经可以视为"学而时习之"的成就,但这个成就并不是这一过程的终结,"人不知"的地步,开启了更高的可能性。
  5. 陈桐生:二十世纪考古文献与楚辞研究
    文学 2012/10/26 | 阅读: 1440
    本世纪考古文献对楚辞研究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推动了对屈原生辰的研究,揭示了屈原生辰的宗教意义以及屈原生辰与创作之间的种种联系,批驳楚辞研究中的某些奇谈怪论提供了铁证,为屈原从事巫术活动提供了旁证材料等等
  6. 朱文奇:北约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合法性研究
    法律 2012/05/07 | 阅读: 150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分成员国在2011年3月17日后发起的针对利比亚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超出了《第1973( 2011) 号决议》授权范围, 违反了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内政原则、禁止使用武力原则以及国际人道法的有关规定, 属于国际不法行为。
  7. 周明初:宋元明清曲学研究著作书目索引(一)
    戏剧 2012/05/03 | 阅读: 2166
    本索引收录戏曲、散曲和部分曲艺类研究著作(包括论文集),不收研究资料汇编、古籍整理类书籍;所收录的时间范围为二十世纪以来至2010年底
  8. 刘信芳:《楚系简帛释例》序
    历史 书评 2012/04/29 | 阅读: 1996
    王國維的"二重證據法"、李學勤的"走出疑古時代",都是在堅實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近年學生受到[对中国学术传统批评否定]的影響,也喜歡寫考古學方法的文章,本科生、研究生都有。談方法,批評中國同行,津津樂道,讓他們讀典籍,則坐不住,是誰之過歟?
  9. 华庆昭:骆家辉当大使和19世纪英国对美国史研究方法论的启示
    人文 历史 2012/04/30 | 阅读: 2049
    有的问题看上去是学术问题,实际上远远超出了学术范围。有一位著名的美籍华人历史教授说中国人用不着研究写作美国史,把人家写的翻译过来不就得了。这就叫听任人家洗脑。
  10. 刘平:裴宜理《上海罢工》述评
    书评 2012/05/02 | 阅读: 2445
    裴宜理在《上海罢工》的中译本序言中说:"书中的许多观点肯定会引起中国学者的争议,我希望他们的反响能够激发出针对中国工人之社会起源和政治影响的热烈讨论。"
  11. 齐泽克:占领华尔街——然后呢?
    社会 经济 2012/05/03 | 阅读: 2429
    无论是在中东、希腊、西班牙还是英国,抗议者的形象都已经走上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央,但占领华尔街以后,接下去我们该干什么?
  12. 季剑青:地方精英、学生与新文化的再生产--以五四前后的山东为例
    文学 2012/05/03 | 阅读: 2085
    新文化在地方最初的接受者和参与者是谁?他们的目的、策略和依托的资源为何?这些仍是有待回答的问题。本文选择五四前后的山东为个案,并借鉴历史社会学中的地方精英理论,以期从具体的分析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观点。
  13. 萧武:左一个帝国,右一个帝国
    书评 2012/05/03 | 阅读: 1599
    没有什么好的帝国主义,问题不在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帝国,而是我们需要在帝国的模式之外,寻找新的政治形式和国际体系框架。正如《国际歌》所唱的,"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要靠我们自己"。
  14. 周明初: 宋元明清曲学研究著作书目索引(二)
    戏剧 2012/05/07 | 阅读: 1902
    宋元明清曲学研究著作书目索引(二)
  15. 陈大康:晚清小说与白话地位的提升
    文学 2012/05/07 | 阅读: 2526
    甲午战败与庚子国变后,白话运动渐起。梁启超认识到开启民智须借助于白话小说,而白话地位提高"必自小说家成之"。但倡导"小说界革命"时,他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却未论及于此。白话推广遭遇到阻力,连热心白话者也艰于白话写作。市场力量的介入,增强了白话的声势,但又维持了它与文言相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才被打破。
  16. 彭华:出土儒学文献研究(2010年)
    历史 2012/05/16 | 阅读: 1342
    2010年问世的出土儒学文献研究成果,仍以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马王堆帛书为大宗,而其他出土文献研究亦有不少新成果。
  17. 潘毅、许怡:垄断资本与中国工人
    经济 2012/05/12 | 阅读: 2133
    近段时间以来,警惕跨国资本,加大劳工保护的呼声渐涨,人们开始更多地反思资本的破坏面,希冀在更好地利用它的同时,减少整个社会付出的代价。作者以富士康为例,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当前的这种新型跨国资本正在生成一种“逐底竞争”的全球工厂体制和一种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并对这种体制和模式的运行逻辑给予了细致入微的解读
  18. 廖可斌:《敦煌小说合集》:呈现唐代小说的真实图景
    书评 文学 2012/05/08 | 阅读: 1726
    敦煌小说,可以分为"古体小说"和"通俗小说"两大类,其中"古体小说"又可分为"志人"和"志怪"两小类,"通俗小说"又可分为"传奇"和"话本"两小类。
  19. 李玉敏:《盛京时报》关于"九一八"事变报道评析
    历史 2012/05/06 | 阅读: 1650
    《盛京时报》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报道,最初在字里行间及具体技术手段的运用上显现出为日本侵略行径进行辩解的意图;之后则逐渐加大对国民政府的丑化和批评,以及对国际舆论的片面性宣传。这种具有倾向性和选择性的报道,使该报失去了作为新闻媒介本应有的基本特征;而对国民政府应对无力的批评则契合了国人心态,由此形成强大的负面舆论影响,使《盛京时报》成为配合日本侵华活动有效的舆论宣传工具。
  20. 潘毅、李长江:再造全新劳动关系,走出尴尬世界工厂
    经济 2012/05/05 | 阅读: 1704
    近些年来,劳资矛盾的急剧增加使得社会各界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中国改革方向的思考,不能离开对当下生产方式以及劳动关系变化的思考与探讨,亦唯有如此,才能厘清中国劳资关系的现状并探索其出路所在。
« 1 2 3 (4) 5 6 7 ... 104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