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跟踪网址倒序

人文与社会
wenorgcn at 163 dot com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11 12 13 (14) 15 16 17 ... 123 »
文章
  1. 王世达:美国全面调整阿富汗政策及其影响
    政治 2012/08/16 | 阅读: 1731
    阿富汗战争已历时10年之久,美国因深陷阿战国力严重消耗。奥巴马政府再度大幅调整阿富汗政策,在阿战略重点由"反恐至上"转为"地缘优先",并出台"新丝绸之路"计划。在美推动下,阿富汗形势面临重大拐点,并将对该地区安全及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2. 商伟:《儒林外史》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
    文学 2012/08/17 | 阅读: 2643
    鲁迅先生在他为叶紫的《丰收》所作的序文中曾经这样赞誉《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我们不必强做解人,自称懂得鲁迅心目中《儒林外史》的伟大之处,而无妨把这个判断当作一个问题提出来:这部乾隆中期的章回小说究竟因为什么而堪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3. 刘小枫:壬辰年祭卢梭
    思想 2012/08/18 | 阅读: 1913
    卢梭的在天之灵对我们说,不要一看到"专制君主"这个语词就以为指的是统治者,所谓"为了压制自由的专制君主,人们牺牲掉自己的趣味",指的是有才华的少数人受"炫耀的趣味"这个"专制君主"的支配
  4. 张新颖:T·S·艾略特和几代中国人
    文学 2012/08/19 | 阅读: 1759
    《艾略特文集》五卷(陆建德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出版,翻阅书页,触发我想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些诗文人事,连绵蜿蜒到今天,已经是历几代人而起起伏伏了;却都如在眼前,萦绕不去。
  5. 斯蒂格利茨: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作出全球性反应——对话
    科技 经济 2012/08/21 | 阅读: 2025
    德国记者吕布克与斯蒂格利茨的对话,译自《未来源自危机》(德国黎曼出版社2009年版,中文版即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一书。围绕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气候危机的原因和未来趋势展开,严厉批评美国政府和华尔街的不负责任,批判了新自由主义
  6. 郝时远:巴西印度能为中国民族事务提供什么"经验"?--评析"第二代民族政策"说之四
    社会 2012/08/22 | 阅读: 2157
    在"第二代民族政策"提出者举证的"国际经验"中,除了美国之外还有巴西和印度。就是说,巴西、印度也属于所谓"民族大熔炉"政策的"成功之国",其国内的种族、民族或族群矛盾没有"演化为民族分裂问题"。那么,巴西和印度在解决广义的"民族问题"中,真的有值得中国民族事务借鉴的经验吗?
  7. 李安山:国际学术视野中的非洲社会科学
    社会 2012/08/22 | 阅读: 1540
    非洲有许多优秀的社会科学家,他们知识渊博,视野开阔,立足于人类知识的构建并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塞内加尔的人文科学家迪奥普、肯尼亚的政治学家马兹鲁伊、尼日利亚的历史学家阿贾伊、埃及的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刚果金的哲学家姆丁贝和乌干达的文化人类学家马姆达尼等。
  8. 汪晖:世界政治制度中“代表性”的缺失(访谈)
    思想 2012/08/23 | 阅读: 3451
    汪晖教授应托马斯·迈耶尔教授的邀请为《新社会》杂志做了一次访谈,讨论演讲中涉及的一些问题。本文是访谈的翻译稿,汪晖教授本人对译稿进行了核对和修改。
  9. 刘燕南:透视收视率之谜
    社会 2012/09/14 | 阅读: 1358
    收视率是一种"行业货币",主要用于电视台、广告商、广告主等各方之间的利益交换。收视率进入中国,从一开始便伴随着各种争议。
  10. 基辛格:中东的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
    政治 2012/09/08 | 阅读: 1618
    美国在埃及左右为难
  11. 段宝林:林庚先生谈民歌与新诗
    文学 2012/09/09 | 阅读: 1400
    民歌是文学解放的力量
  12. 刘禾:文明等级论:现代学科的政治无意识
    法律 2012/09/09 | 阅读: 1730
    治外法权始终是在欧美国家以外实行的,比如19-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
  13. 许殿才:王夫之的正统之辨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866
    王夫之对历史前途,还是充满信心的。他认为治统或可有时而绝,道统却是存于人心而不可夺的
  14. 桑兵:章太炎晚年北游讲学的文化象征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884
    近代普遍感到两难的学术与政治的新旧关系,并非如常人所见那般非此即彼,势如水火。
  15. 戴燕:日译者眼中的“知日派”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300
    周作人要拿百分之二十五的版税,可是一般的日本人当时才拿百分之十
  16. 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点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4368
    本来自己是有才能的,因为要想凭籍已成势力。就将自己原有之才能皆一并牺牲,不能发展。
  17. 黄加佳:琉球失国
    历史 2012/09/11 | 阅读: 1981
    1874年,日本借牡丹社事件出兵台湾,清政府第一次见识到了日本的蛮横不讲理。一向在外交上采取息事宁人态度的清政府,为了早点了结此事,竟然与日本签署了《北京专条》。
  18. 刘健芝:抵抗的全球化:在实践中思考
    书评 2012/09/12 | 阅读: 1942
    浩达与阿明为推进知识分子与民间运动的联结、交流及对诘,从二○○三年开始,每年出版《抵抗的全球化》文集,邀约全球各地的公共知识分子撰文,既介绍和反思各地运动经验,也寻求思想的汇聚与交锋。
  19. 李艳枝:浅析伊斯兰银行和金融机构
    经济 宗教 2012/09/16 | 阅读: 2108
    麦地那和库法等地的早期教法学家受 《圣训》派的影响,对利息作了更为宽泛的界定,泛指一切不劳而获和投机取巧之所得,禁令的范围亦从放债获利扩大到一般民商交易,成为商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20. 毛尖:这是艺术片?
    影视 2012/09/16 | 阅读: 2477
    集中看了二十来部所谓中国地下电影之后,更觉得用电视机看电影也足够了。不仅足够,坦率地说,我几乎有些邪恶地感到,广电总局的某些决定是对的,因为大部份的地下电影都非常难看
« 1 ... 11 12 13 (14) 15 16 17 ... 123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