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跟踪网址顺序

人文与社会
wenorgcn at 163 dot com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63 64 65 (66) 67 68 69 ... 123 »
文章
  1. 刘志扬:神圣与内在的洁净--以藏族农民为中心的洁净观念的文化诠释
    社会 2011/11/17 | 阅读: 2373
    藏族社会普遍的有关洁净的两个基本原则--宗教的神圣和内外有别。洁净观念在历史上是重视内部清洁,街道污秽的原因,现在也造成藏族农民拒斥大棚蔬菜种植,仍有被认为永久性污秽群体的存在,如天葬师、铁匠、屠宰户。1904年赴任拉萨的驻藏大臣有泰日记中写道:"(正月)初十日喉痛未愈,因食白粥。在屋内未敢出院中,时有气味盖天。旱且街道污秽所致。
  2. 朱苏力:早期儒家的人性观
    法律 思想 2011/11/17 | 阅读: 2270
    "表里"、"并用"或"互补"的说法只承认两者一体或同在,但没有指出为什么两者可能一体或同在。由于放弃了探讨儒表法里现象的理论逻辑,隐含地也就否认了儒家(或法家)本身作为一个有解说力之理论的可能性。
  3. 蒋高明:怎样恢复我国退化的生态系统
    环保 2011/11/18 | 阅读: 1733
    目前的治理在很多情况下是啃"硬骨头",如在荒漠上造林,在北方山区的阳坡"爆破造林",而在一些很容易自然恢复的地方如四大沙地、北方山地的阴坡与沟谷、南方山地、南方湿地投入的生态恢复费用不大,或者有投入,但是治理上又在很大程度上用人力代替自然力,形成了许多所谓物种单一的"绿色荒漠"。
  4. 孔庆东:想念父亲
    文学 2011/11/19 | 阅读: 1814
    我不想追寻那些秘密,我想我已经领悟了他的遗嘱:不论世道如何,处境如何,都要坚持做正直的人、善良的人、能吃能喝的人、敢笑敢骂的人。
  5. 黄兴涛、陈鹏:畸变的历史:近代中国"黄色"词义变异考析
    历史 2011/11/19 | 阅读: 1747
    "黄色"一词含义的畸变,与近代特别是五四后中国人民族自尊感尤其是文化自尊心、自信心的严重失落亦不无关联。
  6. 黄兴涛:《口英咭唎国译语》的编撰与"西洋馆"问题
    历史 2011/11/25 | 阅读: 2584
    早在乾隆时代,英语在华传播就已经有了值得关注的内容。比如,那时的清王朝就已编纂出了最早一部中英词汇对译文典--《(口英)咭唎国译语》(口英是一个字)
  7. 温铁军:全球资本化与制度性致贫
    经济 2011/11/20 | 阅读: 2993
    本文根据2011年10月26日下午温铁军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上课记录整理而成。
  8. 《经略》第十期
    期刊专递 2011/11/21 | 阅读: 1645
    教育专题,
  9. 陈柏峰:土地资本化的陷阱——枣庄试验批判
    经济 2011/11/21 | 阅读: 1659
    对山东枣庄市土地资本化试验的质疑
  10. 拉詹:《断层线》中译本序言
    经济 2011/11/22 | 阅读: 2102
    为了更好的解释[这次金融危机],我引用了断层线这个比喻。在地质学中,由于地壳构造板块相互挤压和冲撞在地壳表面形成的断裂称为断层线。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大压力慢慢集聚,挤压着这些断层线。
  11. 刘夙:"不科学的美国"还是不科学的世界?
    科技 2011/11/23 | 阅读: 1643
    英国著名科普杂志《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在2011年11月1日出版的一期上刊载了肖恩•劳伦斯•奥托(Shawn Lawrence Otto)的一篇文章,题为《科学在美国的衰败》("Science in America: Decline and fall"),读过之后,我很同情这位科学记者:他关注的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但是他的水平并不足以对此进行真正深入的分析。
  12. 许宝强:铁票抹黑、地区工作与主流民意--从公屋被迫迁户反思区选后的香港政治前路
    政治 2011/11/23 | 阅读: 1588
    区会选举后,对"泛民"失败的反思,主要包括"铁票抹黑"论、"地区工作"不足论和"主流民意"右转论。
  13. 萧武:中国崛起与文明复兴
    社会 2011/11/25 | 阅读: 1906
    中国的崛起不应当只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应当是一个文明国家的崛起。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不能只是商品,也应当有文化。附:东民《与萧武兄商榷》
  14. 欧树军:中国人福祉的向上参照不是印度
    经济 2011/11/25 | 阅读: 1620
    最近,联合国发布了2011人类发展指数报告,提供了衡量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各项最新数据,从十个方面全面考察各国人民的福祉水平,让我们据此分析印度作为我们的参照系合不合格。
  15. 黄兴涛:清朝满人的"中国认同"--对美国"新清史"的一种回应
    历史 2011/12/12 | 阅读: 2427
    在中国历史上,一旦掌控中原的王朝统治稳定下来之后,国人的王朝认同与"中国"国家认同就趋于一致,特别是当其遇到"华夷天下"之外的外国或外国人时,该王朝就代表"中国",并自称中国和中国人,两者实际上就变成一回事。而同时"中国"也就当然成为自在的、中外双方均自然习惯使用的国名,明清时代尤其如此。
  16. 刘燕军: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1937-1985)
    历史 2011/12/10 | 阅读: 1973
    本文所要考察的是,在社会剧烈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南京大屠杀是如何被记忆和传递的。
  17. 侯中军:试论1948年中印设领交涉
    历史 2011/11/25 | 阅读: 1677
    二战期间建立起来的中印关系是真诚与互惠的。但印度独立以后,中印友好关系的表层之下潜伏着边界争端、民族归属等众多不利因素
  18. 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历史 2013/01/29 | 阅读: 4542
    我们是如何处理历史上的中国这个问题呢?我们是拿清朝完成统一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前的清朝版图,具体说,就是从18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包括边区各族所共同缔造的,不能把历史上的中国同中原王朝等同起来。
  19. 曹征路、严海蓉:反思不是妖魔化:和曹征路谈《民主课》
    文学 2011/11/26 | 阅读: 4576
    深圳,2011年10月
  20. 彭春凌:章太炎致康有为的一封佚信
    历史 2011/11/27 | 阅读: 2373
    在戊戌政变后1898年底,章太炎曾致信康有为。
« 1 ... 63 64 65 (66) 67 68 69 ... 123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