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人文与社会

人文与社会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倒序

人文与社会
wenorgcn at 163 dot com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28 29 30 (31) 32 33 34 ... 123 »
文章
  1. 汪晖: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关于“西藏问题”的一点思考
    社会 2009/02/24 | 阅读: 13327 | 评论: 1
    “如何理解西方社会对于西藏问题的态度?如何解释在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西藏危机?如何看待外内海外新一代人对于这一问题的介入?这些都是摆在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面前的重大问题。” 这篇文章已经发表于2008年的《天涯》杂志。
  2. 贺雪峰:解读农民工“返乡潮”的深层根源
    社会 2009/03/05 | 阅读: 1090 | 评论: 1
    春节来临前的一个月,挂靠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系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一支调查队伍深入到贵州、湖南等地的农村。这支调查队由贺雪峰教授带队,一行15人,驻扎农村半个月,记录了返乡农民工目前的生活状态。
  3. 卫生部:2008年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
    医卫 2009/02/23 | 阅读: 1130 | 评论: 1
    各项数据。
  4. 苏国勋:由社会学名著想到的
    书评 社会 2009/01/20 | 阅读: 1532 | 评论: 1
    在笔者看来,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来说,所谓增强学科意识,除了参与、观察变革社会的实践之外,就是要提倡阅读经典研究大家,舍此别无他途。
  5. 沃勒斯坦:萧条:长时段展望
    经济 2008/10/24 | 阅读: 1653 | 评论: 1
    “萧条已经开始了。报界媒体人士仍在扭扭捏捏地向经济学家打听,询问我们是否可能正在进入一场单纯的衰退。”
  6. 郭松民:《海角七号》及其文化现象浅析
    影视 2009/02/23 | 阅读: 1511 | 评论: 1
    不过是一部小制作的台湾电影而已,《海角七号》值得被这么关注吗?
  7. 汪晖:秩序还是失序?--阿明与他对全球化的看法
    思想 2008/10/23 | 阅读: 10303 | 评论: 1
    “我从阿明的理论中深刻地感觉到第三世界学者正在把中国及东亚当作一个第三世界的例外看待。当亚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尽管有其脆弱性)鼓舞了人们对全球化的信心时,中国学者似乎也有必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思考当代问题:不仅以效率这一资本主义规则为轴心解释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而且是建立不同于所谓理性化的视野来讨论国际关系和国内关系领域里的正义、公平与效率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这篇文章的特殊性在于它发表于13年前,当时应该是一篇非常寂寞的文章,时至今日,文中提出的问题和方向仍有可借鉴之处。
  8. 莱斯格:美国天生是一个盗版国家(《自由文化》选译)
    法律 科技 2008/10/16 | 阅读: 2107 | 评论: 1
    莱斯格的《自由文化》(Free Culture)选读。这本书2004年3月25日推出后,立即引起了网络上巨大的反响。这本书告诉大众,垄断机构是如何通过操纵法律和技术禁锢了文化,并压制了创新,而自由文化和人们相关的数字权利应当在新千年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就像今天的人权一样。
  9. 莱斯格:《自由软件,自由社会:理查德·马修·斯托曼选集》的引言
    法律 科技 书评 2008/10/16 | 阅读: 1840 | 评论: 1
    劳伦斯·莱斯格,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斯坦福大学网络与社会研究中心创始人。““代码”是让计算机运行的技术。“代码”是指挥机器运转的指令的集合,要么写在软件里,要么烧在硬件里,首先是用词语写出的。这些机器——电脑——日益决定和控制着我们的生活。它们决定电话如何连接,电视上播放什么,他们决定视频能否能通过宽带连接流式传输到计算机;他们控制计算机向它的制造商汇报什么。这些机器管理我们,而代码管理这些机器。

    我们应该对这些代码应该有如何的控制?怎样的理解?应该有什么样的自由来和它对我们的控制相应?什么能力? ”
  10. 知识产权过度保护与中国互联网发展(研讨)
    法律 科技 2008/10/16 | 阅读: 2903 | 评论: 1
    对知识产权过渡保护倾向开始向互联网渗透了,从去年到今年,互联网公司尤其是搜索引擎公司接到不少公司,尤其是唱片公司对他们起诉。持续多年的传统唱片业和音乐搜索网站间的对抗有了一个初步结果:像雅虎这样的搜索网站如果不与唱片公司合作,就要关闭绝大部分音乐试听和下载的搜索服务。

    但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很少有人提到搜索引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提供这些链接获得很多网民没有意识到的点击量和广告费的事实。
  11. 于治中:全球化之下的中国研究
    思想 政治 2008/09/26 | 阅读: 2093 | 评论: 1
    作为一个以研究外国文学为主的人,在求学与研究的过程中,往往对研究的对象感到难以进入。这个感觉并非全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因为在熟悉了对方的语言之后,经常对那语言所呈现的世界感到陌生。这也并非是由于知识的缺乏,在大量阅读之后,我们可以理解对方,可是仍然明显感到与对方在经验上,在思想上,在价值上的差异性。这种被精神分析理论形容为令人又熟悉又陌生的不安之感(umheimlichkeit),往往迫使比较敏感的人去追问问题的来源。即这个与对方不同的我,自身到底是什么,是什么东西造成了与对方的不同。
  12. 贺雪峰:土地流转就能解决三农问题吗
    社会 2009/03/05 | 阅读: 1060 | 评论: 1
    之前由小农分享的农业收益,现在不得不先被种田大户切走一大块。分散的小农可以从农业中分享的收益减少了。土地流转给种田大户,即使可以提高农业的效率,也不能为一般农民提供更多的增收机会。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目前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都进城务工的话,除了恶化农民在城市就业的竞争以外,并不能为农民带来更多好处。
  13. 何秉孟、戎殿新:新自由主义研究
    思想 2009/02/24 | 阅读: 1489 | 评论: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特稿。
  14. 阎连科:我的那年代
    文学 2009/03/01 | 阅读: 1677 | 评论: 1
    年代存在,是因着记忆。有的年代,过去了,有刀凿之痕;有的年代,平淡无奇,如飘浮流云,风来雨去,了无迹痕,只留一些味道。
  15. 强世功:帝国的技艺
    历史 2008/10/09 | 阅读: 1267 | 评论: 1
    十九世纪被霍布斯鲍姆称之为“帝国的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建立殖民地的时代,大英帝国就是十九世纪全球政治的象征。然而,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十九世纪的全球政治体系,催生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新秩序。
  16. 刘擎:世俗时代的死亡问题
    书评 人文 2008/10/09 | 阅读: 1568 | 评论: 1
    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世俗时代》(A Secular Age)(哈佛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17. 徐冰:《新视觉》杂志专访
    艺术 2009/02/24 | 阅读: 1493 | 评论: 1
    原标题“天外来客”徐冰专访:寻找“世界语”的历程。
  18. 方成:漫画在中国
    艺术 2008/10/08 | 阅读: 1569 | 评论: 1
    方成 著名漫画家。原名孙顺潮,广东中山人,1918年生。1942年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从1946开始在上海从事漫画工作,后在香港参加“人间画会”从事漫画工作。出版连环漫画《康伯》。解放后任北京《新民报》美术编辑。1951起任《人民日报》美术编辑。1986年被聘任国际漫画杂志《WITTYWORLD》编辑,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硕士生导师、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绘著各种漫画、杂文集30余部,主编有《当代中国漫画选》和《世界幽默笑话精品》等。
  19. 孙惠柱:从美国戏剧的影响看中国文化——吴卫民《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解读》序
    戏剧 书评 2008/10/15 | 阅读: 1600 | 评论: 1
    中国是世界上保存着最丰富戏剧遗产的国家,而就演出的总量和影响而言,眼下戏剧的超级大国还要算美国。这两个戏剧大国之间的关系如何?
  20. 纽约时报:阻止金融危机的瑞典道路
    经济 2008/10/06 | 阅读: 1613 | 评论: 1
    1992年瑞典出现金融危机时,由于政府联合反对党及时采取了强硬的接管政策,很快解决了问题,避免了大规模经济危机。宇琦译,人文与社会编辑小组校订(http://humanities.cn)。
« 1 ... 28 29 30 (31) 32 33 34 ... 123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