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humanities.cn

humanities.cn 文章列表 普通 按评论顺序

humanities.cn
http://humanities.cn/
webmaster at humanities dot cn
普通 推荐阅读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4 5 6 (7) 8 9 10 ... 14 »
文章
  1. 蒋高明:震后生态修复应以自然力为主
    建筑 环保 2008/08/12 | 阅读: 1532 | 评论: 1
    受地质灾害破坏的生态,其演替期只需几年到几十年,属短期演替。蒋高明建议,汶川震后生态修复应该自然为主,人工恢复应为辅助措施。昂贵景观式的植物植种不但适用灾区,对城市环境来说,也压制了生物多样性。
  2. 居易:生态不是建出来的
    建筑 环保 2008/08/12 | 阅读: 1599 | 评论: 1
    生态不是建出来的,这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放眼望去,中国目前城市规划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毫无想象力的植被单一化,路面覆盖混凝土沥青,河岸水泥砌起。
  3. 地震灾区的重建:人类学的视野
    建筑 2008/08/14 | 阅读: 10576 | 评论: 1
    鲍江整理自“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座谈会”的录像资料。这次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中心在北京发起,2008年6月9日由罗红光主持。
  4. 范岱年:1933年中国知识分子的新年梦想
    人文 2008/08/14 | 阅读: 1669 | 评论: 1
    在四分之三世纪以后的今天看来,1933年《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专栏是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一个很好的社会学调查,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5. 范岱年:唯科学主义在中国——历史的回顾与批判
    科技 2008/08/14 | 阅读: 3543 | 评论: 1
    近年来,关于唯科学主义(Scientism)或科学主义的讨论又一次在我国学术界兴起。唯科学主义在国外是一个贬义词,是对那种把自然科学看做文化中价值最高部分的主张的一种贬称。而有意思的是,我国有一些科学主义者却把这当做一个美称来加以提倡。
  6. 陈伟梅、林悦熙:美国美术馆和媒体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反应
    艺术 2008/08/27 | 阅读: 1242 | 评论: 1
    中国当代艺术受西方美术馆、媒体乃至艺术市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篇文章既提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也提到了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畸形现象。
  7. 罗洪启:从北魏时期的一则案例解读中国法律
    法律 书评 2008/08/27 | 阅读: 1515 | 评论: 1
    此案案情复杂且涉及之当事人来自不同之种族与阶层,因而使其具有多种角度解读的可能性。它使我们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了中国法律儒家化进程,对性别因素介入皇权产生的有趣影响也有很好的揭示。
  8. 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
    思想 2008/08/29 | 阅读: 1298 | 评论: 1
    现代西方主流理论多从理性人的构造出发,把它作为一切认识的前提。近年来西方理论界本身已对这种“启蒙现代主义”提出多种质疑。
  9. 陈嘉映、汪丁丁:常识与科学
    思想 科技 2008/09/02 | 阅读: 1833 | 评论: 1
    当科学和主义挂钩,很多问题就产生了。
  10. 萨义德:叶芝与非殖民化
    文学 2008/09/03 | 阅读: 5142 | 评论: 1
    叶芝与他的本上传统、与他的时代的历史和政治背景,以及他作为一位在民族主义汹涌澎拜的爱尔兰用英语写作的诗人这一极端复杂的环境,是紧密相连并互相作用的。
  11. 张历君:历史与剧场:论瞿秋白笔下的「滑稽剧」和「死鬼」意象
    历史 文学 2008/09/05 | 阅读: 2027 | 评论: 1
    解读瞿秋白临终告白《多余的话》的一个方式。
  12.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社会 2008/09/10 | 阅读: 1539 | 评论: 1
    提出比较研究不可忽视,一九五○年代以后的台湾与中国的思想历史应该得到特别的重视,许多普遍感到兴趣的问题,像隐私的观念、人权、友谊、宇宙观、时间、空间等,需要被放在近代思想文化史的脉络中加以探讨,而且仍然不能忽略对于思想家们原典的阅读与阐释。
  13. 熊月之:上海文化的前世今生
    社会 2008/09/12 | 阅读: 1702 | 评论: 1
    非常概括,上海简介此篇为首。
  14. 徐泓:〈序韦庆远教授《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
    书评 2008/09/12 | 阅读: 1475 | 评论: 1
    对於张居正的评价,毁誉互见,瑕瑜不能相掩,是向来一般史家的共通看法。
  15. 朱善杰:当下农村初中生的文学环境——以山东省X镇为例
    文学 2008/09/12 | 阅读: 1279 | 评论: 1
    通过对该镇初中生文学环境的调查,尝试揭开它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揭示现当代文学所面临的一些外部环境。
  16. 高名潞:艺术产业和中国当代艺术现状
    艺术 2008/09/13 | 阅读: 3052 | 评论: 1
    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西方一个多世纪前的问题:即艺术的资本化、产业化和产品化。它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诸多弊端——价值观上的资本化,美学上的平面化、时尚化、媚俗化,运作上的江湖化,而且危害甚深,凡是有责任感的人都在为此担忧。
  17. 李洁非:走向《包身工》:夏衍的文学之路
    文学 2008/09/18 | 阅读: 2143 | 评论: 1
    95岁那年,夏衍说:“我觉得我的作品中只有《包身工》可以留下来。”(《活得洒脱,去得从容——记夏公》)有趣的是,在夏衍讲这话几年后,《包身工》却从中学教材中被删除了。“删除”发生在山西黑砖窑奴工事件曝光不久。不论这两者间有无关联,至少现实证明,《包身工》有着跨越时空的意义。
  18. 傅谨:近五十年“禁戏”略论
    戏剧 2008/09/18 | 阅读: 8640 | 评论: 1
    形形色色的禁令体现出毋庸置疑的国家意志,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特定时代的国家意识形态的特殊视角。
  19. 陆一:美国政府 “改写资本主义”是为了什么?
    经济 2008/09/19 | 阅读: 6955 | 评论: 1
    实际上,次贷危机的真正实质是,美国金融市场滥用信用衍生品的创新、预支市场和社会信用,从而造成信用风险逐渐累积,进而酿成美国(不仅仅在美国、且扩展到全球)社会(绝不仅仅限于市场)信用危机(Credit Crisis)。再通俗一点来说,这其实是资本信用危机、或者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信用危机。
  20. 斯蒂格利茨:全球化的失诺和市场原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盛行
    经济 2008/09/21 | 阅读: 1539 | 评论: 1
    《全球化及其对它的不满》,台湾版译作《全球化的许诺与失落》,李明译,大块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 1 ... 4 5 6 (7) 8 9 10 ... 14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