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推荐阅读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5 6 7 (8) 9 10 11 ... 33 »
文章
  1. 余新忠:嘉道之际江南大疫的前前后后——基于近世社会变迁的考察
    医卫 2008/03/24 | 阅读: 1755 | 评论: 1
    本文将嘉道之际的江南大疫置于中国近世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对疫情及前前后后的众多相关问题作了具体考察,认为:真霍乱的传入与反复流行,既与西力东渐不无关系,但同时也与江南本身的地域特点,以及乾嘉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海上和内河交通的昌盛、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日趋加重等因素密不可分。瘟疫出现后,江南社会各界特别医学界对霍乱流行及相关问题做出种种不无成效的反应。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所谓传统社会的变动不居,还有江南地方社会所具有的活力和能动性。我们没有理由蔽于西方文明的突飞猛进和强势而忽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变化。
  2. 卢辅圣、汤哲明:百年山水画与中国现代艺术思潮
    艺术 2008/07/15 | 阅读: 1581 | 评论: 1
    20世纪山水画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百年来中国艺术尤其是中国画的生存发展境遇,体现了数代人形形色色的感应与追求。对20世纪山水画作专题梳理,将有助于人们从一个特殊的点上透视艺术与人的关系,透视艺术演衍变革及其价值实现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3. 曾毅:爱滋病的流行趋势、研究进展及遏制策略
    医卫 2008/07/30 | 阅读: 13539 | 评论: 1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会长、中国防治性病艾滋病首席专家、中科院院士曾毅2000年北大讲爱滋病的问题.
  4. 周其仁:公共卫生是政府的首要责任
    医卫 2008/07/31 | 阅读: 1606 | 评论: 1
    “从公义和效率两个侧面看,公共卫生都是政府的首要责任。中国的特点,一方面是人口高度稠密,另一方面是公共卫生极其薄弱。改革开放之后,经济自由的扩大推动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重新积聚,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今日国家卫生工作最薄弱之处在公共卫生,特别是在人口大规模流动基础上的疾病控制和防治。举一个数,2005年全国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疾的发病率,每10万人达268.31人(推算全国就是349万之众,未报告的不在内),比 1996年增加了61.5%。”
  5. 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绪论
    社会 历史 2008/08/02 | 阅读: 2686 | 评论: 1
    批评了城市研究中的韦伯模式,通过对城市制度的细致研究表明在一个中华帝国晚期第一等级的城市中心中,存在着重要的社会力量,并力图尽可能全面展示这些力量与城市核心功能之间相互影响的面貌。--HC
  6. 范迪安、徐冰谈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
    艺术 2008/08/04 | 阅读: 2606 | 评论: 1
    范、徐曾是中央美院同学,毕业后20年重聚,对话中谈及30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实践变化。这是搜狐策划的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历程30人谈的一部分。

    “从78年,我们这一代人对西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都完全懵懵懂懂的这样一个初入艺门的状态,到今天能够看到中国和世界的融合,这里面的巨大变迁,是一份非常重要的财富。使我们今天看待问题不会简单的陷入一种偏狭的状况。”
  7. 本雅明书信集一则:1940年为霍克海默写的法国文学介绍(英文新译)
    文学 2008/08/05 | 阅读: 1639 | 评论: 1
    这是本雅明自杀前最后一份关于法国文学境况的报告,用法文写成,未发表,直到2000年才收入书信集。这份报告在文学环境和二战中的法国的社会环境之间游离,当他提及阅读法译本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时,批评其含有希特勒主义者思维的原型。
  8. 贺雪峰:农村的半熟人社会化与公共生活的重建——辽宁大古村调查
    社会 2009/01/24 | 阅读: 1497 | 评论: 1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之一是农民交往方式的变化。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加,使得村庄异质性持续增长,从而使村庄生活半熟人化,村民越来越不能接受之前熟人社会缺乏退出机制的串门聊天。村庄生活中一方面出现了串门聊天的萎缩,一方面出现了对公共空间的强烈需求。不是从权利的角度而是从村庄社会分化的角度来看待农民交往方式的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农民的处境,并可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9. 斯蒂格利茨:如何防范下一个华尔街危机(译文完成)
    经济 2008/09/19 | 阅读: 12762 | 评论: 1
    斯蒂格利茨认为: 美联邦监督者和金融机构经营者在华尔街危机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联储为了挽救房产泡沫投入了太多资金;金融机构的新牟利策略隐藏了过度借贷;管理者们为了追寻短期利益,不惜创造和承担高风险;为了防范未来再次出现危机,必须大规模变革。人文与社会编辑小组译(http://humanities.cn
  10. 崔之元访谈:"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与当前金融危机
    经济 2008/09/28 | 阅读: 5901 | 评论: 1
    崔之元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铭的访谈,崔之元提出“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思考未来的改革发展道路有重大的启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增持其所控股上市公司股份,支持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这说明我国的国有资产是资本市场上的积极稳定力量。”
  11. 韩少功:第四十三页
    文学 2008/11/12 | 阅读: 2153 | 评论: 1
    短篇小说。
  12. 蒋锡武:王元化与京戏
    戏剧 2007/12/01 | 阅读: 7515 | 评论: 1
    王元化说到中国讲比兴之义,是运用想象、诉诸想象;京戏正是一种诉诸想象的艺术,所以是写意。
  13. 张承志:真正的人是X
    宗教 文学 2008/12/03 | 阅读: 2852 | 评论: 1
    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后毛泽东主席曾发表唁电,其中的名句(大意):资本主义制度是随着罪恶的贩卖黑奴行径兴起的,它也将随着黑色人种的彻底解放而告灭亡。对于什么是解放,马尔克姆·X和金有不同的理解。--HC
  14. 欧阳江河:从八个样板戏到电影《二十四城记》——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文本变迁
    影视 文学 2008/12/04 | 阅读: 1808 | 评论: 1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文本从八个样板戏到电影《二十四城记》,天翻地覆。
  15. 刘昶:革命的普罗米修斯:民国时期的乡村教师
    社会 人文 2009/01/25 | 阅读: 3010 | 评论: 1
    在乡村中国,十九世纪末以来现代教育的发展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育者群体,他们是公共学校的教师,他们的人数众多而且在不断增长,他们接受的主要是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而不是儒家经典的训练。绝大多数乡村教师是二十来岁的男性,他们多来自家境贫寒的农家,他们的年龄和背景使他们精力充沛并不满现状,而他们所受的教育训练和他们从事的职业,使他们成为乡村中拥有并传播现代知识的先锋阶层。但这些并不必然使他们成为激进的革命者,使他们变得激进和革命的其它重要因素是他们的穷困恶劣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以及他们周遭闭塞落后的环境。这些与他们所接受的现代科学教育和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在很多地方是乡村教师建立了当地第一个党组织,最早在农民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并在乡村开展了最早的革命活动。根据笔者在广泛阅读相关史料时所做的估计,中共早期乡村党组织有70-80%是由乡村教师创建的,乡村教师充当了中国革命中这个普罗米修斯的角色
  16. 王晓明:新的国家认同及其未来
    社会 政治 2008/12/07 | 阅读: 1676 | 评论: 1
    原编者按:此文以《中国认同之现状与希望》刊登于天涯6期,但有较大删节,此为全文。
  17. 钱穆:中国知识分子
    思想 2008/12/16 | 阅读: 1599 | 评论: 1
    钱穆《国史新论》 选读。
  18. 德勒兹:论福柯
    思想 2008/12/25 | 阅读: 1889 | 评论: 1
    什么是dispositif?首先,它是一个交织缠绕、线索复杂的组合体。它由线构成,每条线特性各异。社会机制中的这些线并未勾勒出或环绕着那些权利、对象、主体、语言等都是同质性的体制,而是遵循着某些方向、追溯着一些总是不平衡的平衡。
  19. 何慧丽:从农民合作自助到城乡互动互助——我几年来的思考和行动小结
    社会 2008/12/26 | 阅读: 1398 | 评论: 1
    政府主导的城市化道路,天生受到两个国内基本矛盾的制约,一是基本国情矛盾,一是基本体制矛盾。主要表现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造成劳动力无限供给、小农村社经济不断细碎化,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极其严重的根源。
  20. 韩少功:漫长的假期
    文学 2008/12/29 | 阅读: 3191 | 评论: 1
    不想拍孩子们的马屁,很坦白地告诉他们:即使在三十年前,让很多中学生说出十本俄国文学、十本法国文学、十本美国文学,都不是怎么困难的。我这一说法显然让他们惊诧了,怀疑了,困惑了,一双双眼睛瞪得很大。三十年前?天啦,那不正是文化的禁锁和荒芜时期?不正是文革的十年浩劫?……有人露出一丝讪笑,那意思是:老师你别忽悠我们啦。
« 1 ... 5 6 7 (8) 9 10 11 ... 33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