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92 93 94 (95) 96 97 98 ... 205 »
文章
  1. 杜墨:谈"Un中国制造"建筑展
    法律 建筑 2012/06/08 | 阅读: 1552
    在美国、在欧洲建筑设计的速度很慢的原因:90%的设计需要满足司法体系的要求。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起步的时候,所做的都是非常小的、但是很敏感美丽的建筑,和当地的环境有一个很好的对照关系。但即便是这样的建筑师来到中国,也设计了一个巨大尺度的体育中心。
  2. 刘禾:晚清“闭关自守”一说并不成立
    文学 2012/06/08 | 阅读: 2040
    我的书讨论的是碰撞中的帝国,解释的是权力结构在全球范围内是怎么回事。关注的不是这个东西最后给中国带来了好还是不好,历史还没有终结
  3. 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第一、二章)
    文学 2012/06/10 | 阅读: 2314
    伊格尔顿2003年书中两章,指出文化理论的动力在911和美对伊战争后已经丧失。“对文化理论学者而言,身体是一个永不退流行的主题,不过,他们的焦点通常是会感受情欲的身体,而不是会感到饥饿的身体;是交媾中的身体,而不是劳动中的身体。”
  4. 马忠文:从清帝退位到洪宪帝制--许宝蘅日记中的袁世凯
    历史 2012/06/08 | 阅读: 1586
    新近出版的《许宝蘅日记》堪称反映清末民初北京政治与社会风俗的资料宝库。日记对清末光绪帝、慈禧太后去世、辛亥清帝退位、民初党派斗争等重要事件均有记载。
  5. 侯中军:北京政府出兵西伯利亚与中日外交交涉再研究
    历史 2012/06/07 | 阅读: 1877
    "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签订是北京政府内政与外交政策结合的产物。中日共同防敌协定签订后,日本政府并未邀请北京政府参与筹划中的出兵西伯利亚的计划,甚至予以阻挠。日本擅自出兵满洲里,随意解释中日军事协定,这些事实均表明,签订协定只不过是日本藉以扩大在华侵略利益,控制北京政府的既定策略。
  6. 本明顿:政治与友谊--与雅克·德里达的座谈
    书评 政治 2012/06/07 | 阅读: 2482
    1)政治为何?2)友谊为何?3)民主是怎么一回事?4)好客是怎么一回事?
  7. 王大学: 皇权、景观与雍正朝的江南海塘工程
    历史 2012/06/07 | 阅读: 1916
    雍正动用国帑大规模修筑江南海塘工程,真实的经费来源是列位获罪官员所出罚金,其根本目的是整顿吏治和巩固统治。雍正朝江南水利、海塘工程之所以能大规模兴修,都和这个特定的社会背景有关。
  8. 石之瑜、包淳亮:微观台湾学界对中国大陆的研究角度—后殖民视野下的遭遇与选择
    政治 2012/06/06 | 阅读: 1930
    由于当代台湾承继了殖民历史、内战与冷战的遗绪,以及由此造成的内部歧异,台湾的中国大陆学界在假定以日本、美国与中国为出发点的研究议程上往返辩证,在其间进行组合、再组合。关于中国大陆的文本随着学者的选择,成为看起来是既是如此又是那样的综合体,没有一种中国大陆观能免于政治影响以及政治化的社会环伺。
  9. 王选、离原:揭秘日本“核黑工”
    环保 2012/06/06 | 阅读: 1605
    被曝劳动者”,伴随了日本核电站发展半个世纪的,这群隐没在黑暗之中的人,被福岛核电站灾难从生活底层推了上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10. 陆建德:狄更斯在晚清中国
    书评 2012/06/06 | 阅读: 1615
    林纾在《块肉余生记》之序中写道:"英伦半开化时民间鄙俗,亦皎然揭诸眉睫之下。使吾中国人观之,但实力加以教育,则社会亦足改良,不必心醉西风,谓欧人尽胜于亚,似皆生知良能之彦。"
  11. 李文海:《天国的陨落》评介
    宗教 历史 2012/06/06 | 阅读: 1849
    "作为中国历史上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是一幕既想挣脱枷锁却又无法超越封建制度的悲喜剧,其中的是非功过,绝非一味的肯定或否定所能够涵盖。"
  12. 《文化纵横》2012六月目录
    期刊专递 2012/06/06 | 阅读: 1302
     014-015 目录 专题:审视民粹主义 社会不公是民粹主义的温床   祝东力          民粹主义的诱惑——以法国历史为例  张怀英 封面选题:阶级的新面孔 编者按身体与情感的阶层化  佟新被单位吸纳的阶级  张静当代阶层意识的流变   高勇全球化背景下的传媒与阶级政治  赵月枝 观察·法律 知识产权的终结——“中国模式”之外的挑战  冯象 观察·经济 中国模式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    瞿宛文农村土地流转的两种经验模式及其反思    田飞龙笔谈:欲望时代的性观念 编者按以礼乐驯服放纵的欲望   姚中秋在禁欲与纵欲之间:一种快乐的保守主义  叶知秋中国社会的“性之变”与“性恐慌” 黄盈盈“贞操观”的历史演变   黄华   性福与幸福 黄纪苏    在民间 立人的尝试——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现状  本刊记者  辛智慧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   本刊记者  辛智慧 阅读 王道政治与儒家社会主义——评干春松《重回王道——儒家与世界秩序》凌卉菁      乡村社会变革中的“混混”——陈柏峰《乡村江湖》札记  桂华 经典重温 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未来  韩毓海 
  13. 萨缪尔森:中国经济应走适度中间路线
    经济 2012/06/06 | 阅读: 1471
    纯粹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自我监管。它始终会造成不平等性的加剧和宏观经济波动的不稳定性。中间路线要求对市场和企业进行民主监管。虽然理性监管永远无法做到完美,但它是一个优于其它的目标。
  14. 倪湛舸:新文学、国族构建与性别差异 ——苏雪林《二三十年代作家与作品》研究
    文学 2012/06/05 | 阅读: 2375
    本文梳理并探讨苏雪林《二三十年代作家与作品》中以性别视角为出发点的国族文学观念,着重关注其对以鲁迅、郁达夫为代表的男性作家的国族构建之批评,和提倡以冰心、丁玲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国族文学的尝试。
  15. 钟雨柔:叙事控制、“被经验的话语”与叙事气氛 ——余华《世事如烟》的叙事学分析
    文学 2012/06/05 | 阅读: 2943
    余华写于1988年的中篇小说《世事如烟》一直备受赞誉。本文尝试还原叙事问题在《世事如烟》中的中心地位,并以“叙事气氛”为切入点,重新理解小说叙事的“真实”问题与小说的叙事控制之间的关系。
  16. 环保部:《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环保 2012/06/05 | 阅读: 1641
    概述,总体平稳、形势严峻,4700多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达到了55%,农村土壤样品超标率为21.5%,垃圾场周边、农田、菜地和企业周边土壤污染较重
  17. 刘大先:忧郁的文献--新世纪民族电影的文化记忆与情感政治
    影视 2012/06/05 | 阅读: 1991
    新世纪以来民族电影的忧郁书写,真切地体现了电影创作者的这种对策--建构一种有关特定民族文化的回忆,以这种挽歌式的回忆表现对于片面性发展模式的不满。它们不仅通过影像改变了对于民族文化过去的陈述,同时也眺望了将来的民族文化存亡绝续
  18. 李云雷:我们能否重建一个新的价值世界
    影视 文学 2012/06/05 | 阅读: 1790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讲述的所有故事也都是当代经验与想象的投射,在整体上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价值观是支离破碎的,在历史与现实的剧烈变动中,尚未形成一种能被普遍接受的具有恒定性的新型价值观,仍然处在历史的巨大转型之中,仍然需要继续探索
  19. 昝涛: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结语
    书评 2012/02/07 | 阅读: 2062
    《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一书的《结语》
  20. 叶茂:"封建社会"新辨--关于近年来中国秦汉以后是否属于"封建社会"争论的述评
    历史 2012/02/06 | 阅读: 1499
    关于近年来中国秦汉以后是否属于"封建社会"争论的述评
« 1 ... 92 93 94 (95) 96 97 98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