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70 71 72 (73) 74 75 76 ... 205 »
文章
  1. 吴冠中:专访吴冠中
    艺术 2009/01/12 | 阅读: 2050 | 评论: 1
    本文是吴冠中接受《南方都市报》的访谈
  2. 雷达:我所知道的茅盾文学奖
    文学 2009/01/12 | 阅读: 1377 | 评论: 1
    据我所知,茅奖的历史可追溯到1945年。那年在重庆为茅盾举行了"五十寿辰和创作活动二十五周年纪念",在6月24日庆祝会上,正大纺织厂的陈钧经理委托沈钧儒和沙千里律师将一张十万元支票赠送给茅盾,指定作为茅盾文艺奖金。
  3. 钱理群:“以作家和作品为主体的文学史”写作的尝试
    文学 2009/02/14 | 阅读: 1264 | 评论: 1
    这本是应朋友的约请,为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写《大学文学》我所承担的“现代文学”部分的文稿。这自然是一个文学普及的工作,我却额外地赋予了某种学术研究的意义,试图进行文学史写作的新的尝试。
  4. 葛兆光:道教与唐代诗歌语言
    宗教 2009/02/13 | 阅读: 1391 | 评论: 1
    中国的宗教与文学之间有很深的关系,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事实。但是,在这方面的研究里,佛教总是比较受重视,而道教与文学的关系的研究却比较被忽略。
  5.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序言
    人文 2009/02/26 | 阅读: 2265 | 评论: 1
    大量的资料似乎表明“冲决网罗,告别祖荫”的新文化运动理想历经百年沧桑终于在当代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实现。
  6. 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
    人文 2009/01/20 | 阅读: 2537 | 评论: 1
    “文化工业在大众的精神构成中的重要性不代表我们可以获准放弃对它的客观合法化和本质存在的思考,这种许可更不应该是来自一种自认是注重实用的科学。”
  7. 李强:驳张维迎"劳动合同法损害的是工人阶级"缪论
    经济 2009/02/13 | 阅读: 3224 | 评论: 1
    新劳动法的执行损害工人利益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的张维迎最近在黑龙江的一次会议上做了"劳动合同法损害的是工人阶级"的谬论,并且要求中国政府果断地停止执行《劳动合同法》。
  8. 刘继明:走近陈映真
    文学 2009/01/21 | 阅读: 2039 | 评论: 1
    一年多以前。我从媒体上看到一条消息,陈映真因中风而在北京陷入重度昏迷,正在北京朝阳医院重症病房治疗,据说很难再苏醒过来了。像几年前听说德里达和苏珊·朗格塔等相继辞世的消息那样,我心里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毫无疑问,这一代人的渐行渐远和最后离去,意味着某种弥足珍贵的知识分子传统成为了历史。但历史不会就此终结,任何值得尊崇的思想遗产都会像幽灵那样,在未来的某时某刻,以一种令人惊奇的方式重新回到我们中间。
  9. 张承志:亚细亚的“主义”
    文学 2009/01/21 | 阅读: 2373 | 评论: 1
    无论“一手握剑一手持经”也好,一代狷介文人的盖棺论定也好,世间的思想探求,并无禁忌。但是回头反顾,从大川周明到大川周明的辩护者,从旧式的亚细亚主义“者”到当今的亚细亚主义“家”,曲折一条轨迹中,隐现的警示诱人遐思。
  10. 王得后:聆听尾崎文昭教授讲授《战后日本鲁迅研究》记
    文学 人文 2009/03/08 | 阅读: 1520 | 评论: 1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主任,尾崎文昭教授在清华大学讲授《日本战后鲁迅研究》,从2007年9月18日到11月17日,共八次。
  11. 人文与社会:评方舟子环保及食品安全知识系列问答(六)--服装
    环保 2009/03/08 | 阅读: 1393 | 评论: 1
    方舟子曾经编写过一系列关于环保的知识问答,遗憾的是,这些问答中仍然包含着许多迷思和误解。在此转发并略加分析。--人文与社会
  12. 贾樟柯:《二十四城记》:与主流相遇的坚持与探索
    影视 2009/03/07 | 阅读: 3118 | 评论: 1
    贾樟柯说用《二十四城记》记录的主题是变迁。
  13. 贺雪峰:家电且慢下乡
    科技 2009/03/07 | 阅读: 1196 | 评论: 1
    刺激农民消费的前提是搞清农民有没有钱,钱从哪里来,这笔钱对农民到底意味着什么?
  14. 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以浙江的三起“群体性事件”为中心
    环保 2009/03/07 | 阅读: 2248 | 评论: 1
    随着各地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农村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冲突迅速增加。这与其独特的政经一体化增长推进机制有着重要关系。
  15. 葛兆光:重建关於「中国」的历史论述
    历史 2009/01/29 | 阅读: 1331 | 评论: 1
    再次必须明确的是,从政治意义上说,「中国」常常不止是被等同於「王朝」,而且常常只是在指某一家某一姓的「政府」。政府即政权是否可以等於「国家」,国家是否可以直接等同於「祖国」?这是一些仍然需要明确的概念,一些政治认同常常会影响到人们的文化认同,甚至消泯人们的历史认同,这是很麻烦的事情。
  16. 王瑞来:科举取消的历史--略论元代士人的心态变化与职业取向
    历史 2009/01/27 | 阅读: 1454 | 评论: 1
    在千年科举的历史上,除了走向终点的1905年和明初一度废除之外,元代是唯一的实质上长时间废止过科举的时代。除此之外,科举在蒙古人的政权被废止,和后来在满洲人政权被废除,也是两者在表层上的相似。不止是表层,科举被废止后,对士人的冲击,对士人的职业取向,对社会的影响,在这些深层面上,也有其类似之处。
  17. 曹树基:国家与地方的公共卫生——以1918年山西肺鼠疫流行为中心
    医卫 2009/01/27 | 阅读: 1538 | 评论: 1
    面对1918年年初山西的肺鼠疫流行,中央政府与山西省政府合作,实行全民动员,迅速扑灭疫情,是为“国家的公共卫生”。1918年秋天及以后,山西临县、兴县鼠疫流行不断,人口死亡众多,中央政府和山西省政府仅表达有限的关注,防疫几乎成为县级政府的事务,是为“地方的公共卫生”。遏止疫情扩散的河流和山脉成为国家与地方的边界。山西鼠疫防治过程,展现的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力分立、交织与转化的过程。
  18. 张仲民:晚清出版的生理卫生书籍及其读者
    医卫 2009/01/27 | 阅读: 2786 | 评论: 1
    晚清文化市场上曾出版有大量的生理卫生书籍,它们的著译宗旨,所宣传的卫生观念,所张扬的卫生认同,在在显示着晚清以来知识精英建构"卫生现代性"与打造民族国家想像的努力。这些书籍的出版情况与意义怎样,以及时人如何阅读和使用这些书籍,就是本文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9. 高华: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
    书评 2009/01/28 | 阅读: 1853 | 评论: 1
    《红军长征记》在今年以《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的书名,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54年删去的何涤宙《遵义日记》等5篇已全部补上。
  20. 比柯顿:解码萨科奇--评巴迪乌的《萨科奇的意义》
    政治 书评 2009/02/28 | 阅读: 2401 | 评论: 1
    Le Monde Diplomatique的一篇英文文章。
« 1 ... 70 71 72 (73) 74 75 76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