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近学术界对近代卫生史的关注越来越多,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探讨近代中国卫生史的著述,都没有充分利用到晚清出版的那些生理卫生书籍;即使是关注近代卫生观念的传播与影响的著述,包括那些讨论西学东渐的著作,除了利用到传教士在1880-1890年代编译出版的生理卫生书籍外,对于晚清出版的其它生理卫生书籍则注意不够;同样,对于那些专门研究中国近代生理学史的较专业著作来说,对本文要讨论的这类生理卫生书籍亦几乎没有涉及,它们关注的主要是民国时期生理卫生著作的情况,对晚清的情况则是寥寥几语带过。
晚清文化市场上大量出版的这些生理卫生书籍,从其著译宗旨及所作书籍广告来看,主要是在塑造一种新的身体观和宣扬一种新的卫生观念及认同,它们实际上展现了晚清以来这类建构"卫生现代性"(hygienic modernity)与打造民族国家想像的努力。笔者这里要追问的是,晚清这些生理卫生书籍的出版情况与意义怎样,以及时人如何阅读和使用这些书籍。笔者希望通过这个研究,至少能为相关问题的研究者提供一些资料线索与研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卫生学、生理学与医学在当时是纠结在一起的,时人虽有一些区分和定义,但在具体的使用中还是言人人殊,并没有为人一致接受的概念;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卫生"是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出现的。[1]本文要讨论的这些生理卫生书籍,就是承载"卫生"这个符号的重要载体,亦是建构与宣扬"卫生"的重要文本;读者对这些文本的阅读、诠释与使用,则显示着在不同情况下,"卫生"这一符号所具有的多种象征意义与"区隔"(distinction)效果。
一 生理卫生书籍的广告举隅
明末清初之时,西洋的生理学、医学书籍如《泰西人身说概》、《人身图说》之类在来华传教士的介绍下,即已传入中国,这些书籍虽然给中国人提供了一些西方医学关于身体、生理方面的认知,但它们表现出来的更主要还是在宗教性方面。且由于当时的中国文化自信尚在,传统的思想资源与中医的实用价值还能继续地发挥作用,相较起来,西方的生理学、医学知识也不比中国高明多少。即或有不少知识精英如徐光启等人也表现出对西学的兴趣与注意力,并将之整合于自己的"知识仓库"(stock of knowledge)之中,但在整体上言,西学所具有的优势并不明显。只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西学"挟天子之威以令诸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大规模地不请自来。作为西学的一部分,有关西方的生理卫生、医学等书籍也开始再度被传教士译介到中国。今非昔比的是,19世纪中期以后的西方生理卫生学、医学知识在技术层面都已远驾于中国之上,而中国的传统思想资源在中西邂逅中已经是每况愈下了。
其中,就有关生理卫生书籍而言,它们在19世纪70年代后由传教士率先编译出版。这时所出版的书籍如《孩童卫生论》、《幼童卫生编》、《初学卫生论》、《居宅卫生论》、《化学卫生论》、《卫生要旨》等,讲述的都是来源于西方的实验医学、科学知识,主要是关注个人身体健康问题或是介绍西方医学卫生知识。如梁启超所言:
西人近以格致之理,推求养生所应得之事,饮食居处,事事讲求。近译如《卫生要旨》、《化学卫生论》、《初学卫生论》、《居宅卫生论》、《幼童卫生论》等书,凡自爱之君子,不可以不讲也。[2]
这种情况从《广学会译著新书总目》中对各书的介绍也可看出来。如对《孩童卫生论》的简介:
近来中西各国考求卫生之道,多载医书,童子入塾,罕见之。欧洲近出卫生书,不一而足,大小学塾习读者多与他学并重,择其合宜者一册。价洋二角五分。[3]
但到了1894年后,这种情形逐渐发生改变,卫生开始与国家、种族联系起来。当然,这种变化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晚清人士有意识的选择结果。在这时的文化市场上,进化论学说盛行,中国人的"病夫"形象深入人心,一种改造国民身体乃至改造种族的呼吁流行开来--从报刊论述到私密日记、书信,再到普通读本、大众小说、竹枝词,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晚清中国的文化空间里弥漫着这种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即使是面向一般读者的书籍也多有这种表达。
相应,此时的书籍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生理卫生书籍,这些主要由中国人自己编译、书写的生理卫生书籍,与前述传教士出版的此类书籍大大不同,虽然此时还有人专门写作普及生理卫生知识的书籍来出版,但从趋势上看,生理卫生书籍的出版目的则明显地不再停留于关注个人身体的层面。
仅从这些生理卫生书籍的出版广告来看,大多数书籍都接受了进化论的学说,宣称生理卫生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认为中国近来所以衰弱,正由于不重视卫生;并强调泰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有密切之关系,还表示译者或作者翻译(或撰写)此类书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人们若能将此类书"家置一编",则庶几身体强健有望,传种也可优良,国家于此也可减少颓势,免去亡国之忧:
欲强其国,务强其民;欲强其民,务强其身;欲强其身,请自卫生始。[4]
这也是这类生理卫生书籍大致相同的出版关怀与自我建构。由于当时各书局争相出版这类生理卫生书籍,此类书籍的出版广告在清末各个报刊杂志上比比皆是,有的还在广告中对书籍内容和出版目的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聊举几例如下。
首先,清末文化市场上出版有大量生理卫生教科书,这些教科书也往往在当时的报刊杂志上刊登广告,其广告内容多侧重于普通生理卫生知识,书中还多附有插图,以方便读者更好理解。如上海会文堂书庄的"《绘图新译中学生理书》出版"广告词云:
是书为日本医士坪井次郎所著,专述人体之生理为主。其体裁殊用意于全篇之系统,及各篇各章之连络。说述之间,务使不知不觉而理解人体之体、之解剖生理为卫生矣。山阴何君阆仙取其书而译之,每章系之以图,尤为教授学习两者之便益。现已出版,每部实洋八角,有志讲求生理者急购是书而读之。发行所:上海会文堂书庄、会文编译社启。[5]
还有的生理卫生教科书对书籍内容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特别强调卫生对于个人、学校、社会以及国家的意义。如文明书局出版的教科新书《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的广告即言:
美国项尔构著,乌程章乃炜译。书分十八篇,为课二百。有奇备载,身体上之要需,以及空气、日光、运动休息,而补之以治伤、避毒,是卫生科最新之书也。痛吾民之素不知卫生为何事,故夭折,不终其天年,比之老病而死,不啻倍蓰之于什百。循是不知防护,吾恐今日侈为四百兆者,不转瞬而尽以恣惩菌物之啖食耳。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肄习之。每部售洋三角半。[6]
清末的书籍出版情况与政治形势、社会风气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这种情况在生理卫生教科书的出版中也有反应。当1906年后,清末社会掀起了立宪运动,地方自治思潮也开始兴起,出版市场也跟风而上,除却出版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政法类、地方自治类书籍外,书商在出版生理卫生教科书时,也将其与立宪、地方自治建立了关系,以迎合世风。如点石斋的新书《最近生理卫生教科书》广告:
今欲豫备立宪国民之资格,个人自治为最要矣。卫生学亦个人自治之一端也。欲知卫生学之原理,不可不知切身体之构造,故生理学尤为紧要。是书为日本小松定市所著,于解剖之形、组合之理,保卫之法,无不精详确先,孝感刘君晓译,笔亦明达雅洁,诚教科最善之本也。西装一册大洋八角。[7]
除了这些面向新学堂学生的生理教科书有大量出版外,清末文化市场上还有面向一般社会大众的普及性生理卫生读物出版,这些书籍同样强调生理卫生知识的作用,并点出其潜在的读者为何。如商务印书馆所出书籍《生理学问答》的广告词:
有精神然后有事业,精神寓乎形体,发乎生理,故泰西各邦莫不以生理学为研究之切要、为卫生之鼻祖。是编讨论营术,出显入微,尤便推阐,允宜家置一编,以为强固形体之助。价洋二角半。[8]
而广智书局的新书《卫生工事新论》一书广告词则注重于表达卫生与种族、国家之关系,然后借机凸现此书之意义:
一国之强弱专视乎种族,而种族之盛衰端赖于卫生,故卫生之事于国家为最重要者也,吾国人民孱弱不振正坐是弊。虽然卫生之道不一,而工事其最重要矣。盖无工事则卫生亦不可得而言。译者有慨于此,特取日本南部常次郎所著,译成问世,于卫生书中可谓博而能详,精而得要者矣。有关心种族问题者乎,盖亟取研究之。全一册,定价二角。[9]
还有书籍则非常强调读者阅读之后获得的收益,以此来吸引读者购阅,并借机建构读者的购阅趣味与购阅目的。如广智书局新书《最近卫生学》的广告词:
读《最近卫生学》者,可保寿康而享无上之幸福;读《最近卫生学》者,可免疾病而去人身之痛苦;读《最近卫生学》者,可得防疫之良法,而免传染;读《最近卫生学》者,可识饮食起居之养生要道。夫欲保国,必先强种,而强种之术,舍人人自解卫生、自能卫生,其道无由。吾国自医学失传,卫生一事,阙而不讲,此国民体格所以日趋于文弱也。本局鉴此,特选东籍中言卫生学之最崭新、最切要者,以平易之文为之译出,读此一过,则于免病之法、养生之道思过半矣!诚自爱、爱国者必读之要书也。每部售洋二角五分。上海棋盘街中广智书局发行。[10]
在清末趋新人士眼里,家庭为"教育最初之地位,大有影响于国民"。[11]故此,有的生理卫生书籍就专门谈家庭卫生的内容与注意事项,提醒人们家庭卫生的重要性,以养成国民的自制力与公共心。如"《最新家庭教育卫生要义》出现"的广告词:
是书为日本桥本凤山君编。关于卫生、衣食、居住三大纲领,精理名言,条分缕析,发明实行之秘诀,兼篡医学博士之说,引证种种病源及防患疗治诸法,以医者之实验,显卫生之真价。译者于叚例末尾,凡有心得,窃附私见,按物理而发挥之。于卷末附录长寿者之卫生法及所收之效果,列表以为他山之助,备研究者之采择。我国人士类多轻忽卫生,因体魄渐流文弱。是书所载,注重家庭教育,故妇人之卫生尤为备述精详。维冀进种改良,发达青年爱身好洁之习惯,为强种之基础,实著者之本旨,抑亦译者之苦心也。洋装全一册,定价大洋三角。总发行所上海英大马路鸿仁里昌记,寄售处:有正、新民、广益、飞鸿书局及新学会等。[12]
仅有卫生观念还不够,还需要有相关的卫生制度与执行人,于是一些关于卫生行政类的翻译书籍也应运而生,以供给有关专门的需求人,特别是教育者、卫生行政的执行者警察,担负保家卫国的军人,以使他们具备卫生知识,更好履行自己职责。《新民丛报》上刊出的《学校卫生学》一书就是宣称其专为学校的教育者而出版,其广告云:
学校所以养人才,而身体者所以代表此才而施行之者也。故卫生为学校之要素,惟必通医学、光学、化学、建制等科,始可言卫生。此书著者为日本有名医士,深通德国学校制度,且曾任调查日本学校卫生之事者,其规则全从德国大教育家所出,故所言皆详密精当,可师可法,诚今日中国言教育者所当人手一编矣![13]
昌明公司启的《卫生行政法》一书的广告词声称其主要是"警察之要书",对于其执行日常任务,维护大众健康,意义匪浅:
社会卫生,地方之要务,国家之责任也,故文明国卫生行政为警政之一部分。我国素不注意于此,行政尤缺,故疾疫时作,死亡相继。害国民之健康,即害国家之强盛。本书为日本法学士广中佐兵卫著,专研究警察执行卫生事务,而豫防之说尤为精妙,皆可实行,诚警察之要书,而国民性命之救星也。洋装一册,价银六角。上海四马路、汉口黄陂街昌明公司启。[14]
这时,还有热心人以"救种保国"为号召写作卫生书籍--《卫生丛录》,赠送别人阅读,并在《竞业旬报》等报刊上做广告,希望大家索阅,寄来邮资六分即送:
此书系余姚徐君猷程,一片热诚济世之心,有鉴于今年水旱天灾,又加以疫病种种,恶劫次第降及我同胞,几有侵没孑遗之惨,故出私囊刻是书奉送。世界各热心君子伟鉴,专为救种、保国为主义,此诚功德无量也。其所选录各急症良方,内多屡试效验之药品,不特医学界不可不看,即士农工商诸君亦不可不阅。须知徐君素具公益热肠,种种善举,无不精力实行,殊非好名者比比耳。[15]
从以上所举各书的广告词可以看出,这些普及性的生理卫生读物多是翻译书籍,其中许多还是学堂的教科书。这些书籍内容的涉及面很广,从个人身体,到家庭卫生,到学校管理、军队训练,近乎面面俱到。可以说,在当时中外抗争、民族主义兴起、急于追求现代性的语境下,"卫生"问题涉及的已经不只是个人或地方团体的层面,而是不可避免地与国家、民族和种族联系起来。[16]从这些书籍的广告词就可以看出,除了个别书籍只以身体与普及生理卫生知识为关怀外,其它书籍广告一般都先表明中国人素不注重卫生的危害,落到近来种弱、国弱,受列强欺负的结果;而西方和日本所以强盛,其原因则在于其重视卫生,所以能凌驾于中国之上。通过这种大写叙述,卫生的重要性及其对于个人、对于民族、对于中国当时的意义就呼之欲出了,广告的修辞策略体现出的政治化、国家化意味非常浓厚。
同样,有必要注意的是,书籍广告的宣称与书籍的实际内容一般都是存在差距的,书籍广告并不能完全代替书籍的实际内容。从笔者所读到的清末出版的这些生理卫生书籍来看,若仅就部分书籍的著译目的来说,生理卫生书籍广告中所表达的出版目的与部分生理卫生书籍著译者在书中所表达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如前引《卫生新论》一书,又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校卫生学》之《绪论》中的表达:"儿童者,未来国民也。国民者,国家基础也。故儿童之健康与否,实关于国民之强弱,而国民之强弱,又关于国家之强弱。"该《绪论》接着认为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卫生家为之干预","则其国民必大半为病废之人。"[17]但也有一些生理卫生书籍并没有突出显示卫生与种族、国家关系之重要,它们表达更多的仍是卫生之于个人的意义,目的在于普及生理卫生知识以及引导人们意识到卫生的重要性,并树立"文明"的卫生观念,如华文祺译补的《最新初等生理卫生教科书》的例言所说:
本书之编辑,专在使初学得人身生理及卫生上普通之知识,条理明晰,繁简得宜,务使适于生徒之脑力,留教师发挥之余地。[18]
有的书籍还主张用深入浅出的描述将生理卫生知识传授给普通大众,如《生理学粹》一书《例言》即说:
是书为研究体育兼备教科书之参考用而辑,故行文务求平易,期于人尽了解艰深之学说,模棱之语句不敢滥入,以滋阅者之惑。[19]
有的生理卫生书籍中还引证黄帝、彭祖之所以长寿,正在于其讲卫生,以此来增加说服力。[20]
二 生理卫生书籍的出版数量
晚清文化市场上生理卫生类书籍的出版数量虽然很难有精确的统计,但对其进行估算也很有必要,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使我们对有关生理卫生书籍的总体出版情况有较清晰的了解,也在某种程度上可表明这类书籍的流行情况与社会接受程度。
估算晚清文化市场上生理卫生类书籍的种类,有许多资料可以利用,这里主要根据笔者在晚清报刊杂志上(主要是《申报》、《新闻报》、《大公报》、《津报》、《时报》、《中外日报》、《神州日报》、《南方报》、《新民丛报》、《天铎报》、《竞业旬报》、《警钟日报》、《江苏》、《浙江潮》、《游学译编》等80 多种)的书籍广告中辑出的生理卫生书籍(主要是生理卫生类教科书)书目;另外,笔者又根据《增版〈东西学书录〉》、《译书经眼录》、《近百年来中译西书目录》[21]、《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22]、《晚清营业书目》[23]等书目作了补充,发现晚清出版的普通生理卫生书籍约有一百三十种(参看下表,其中或许有重复),这百余种书籍固然不会是晚清出版的生理卫生书籍的全部,但相信这个数量不会差别太大。
晚清出版的生理卫生书籍书目
书名 | 编(译)者 | 价格 | 出版或广告商 | 备注 |
《中学生理教科书》 | 杜亚泉译 | 四角 | 商务印书馆 |
|
| 谢洪赉译 | 一元 | 商务印书馆1908年八版 |
|
《生理卫生新教科书》 | 孙佐译 | 四角五分 | 商务印书馆 |
|
《最新解剖生理卫生学》* | 宫岛满志郎著,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 | 一元六角 | 商务印书馆,该书初版于1910年,1927年再版 |
|
《学校卫生学》 | 赖川昌耆著 | 三角 | 商务印书馆,该书1914年曾再版 | 师范学堂用书 |
《最新初等生理卫生教科书》 | 日本矢岛喜源次著,华文祺译补 | 银圆四角 | 文明书局 |
|
《生理卫生学》* | 齐田功太郎著,田伏侯译 |
| 汉川刘氏六吉轩藏本,北洋官报局排印本 | 目录页署梁廷芬鉴定 |
《中学生理教科书》 | 美国斯起尔原著,何橘时编 | 八角 | 教科书辑译社 |
|
《应用卫生初学》 |
| 二角 | 益智书会 |
|
《初等小学生理教科书》 |
| 一角 | 南洋官书局 |
|
《简明生理学》* | 岩崎铁次郎编,吴治恭译 | 一角半 | 上海商学会洋装本 |
|
《中学生理学教科书》 | 坪井次太郎,盐官沈王桢译 | 八角 | 东京同文印刷舍 |
|
《生理教科书》 |
| 一角五分 |
| 学务大臣审定 |
《最新学校卫生书》* | 日本坪井次郎著 | 每部二册,大洋四角 |
|
|
《绘图蒙学卫生实在易》 |
| 一角五分 | 彪蒙书室 |
|
《蒙学卫生教科书》 | 丁福保 | 一角 | 文明书局 |
|
《蒙学卫生教科书》 |
|
| 同文社 |
|
《生理卫生学》 |
| 三角 | 昌明公司 |
|
《中等生理教科书》 |
| 三角五分 | 文明书局 |
|
《蒙学生理教科书》 | 丁福保 | 一角 | 文明书局 |
|
《高等小学生理卫生教科书》* | 齐田功太郎著,丁福保译 | 四角 | 文明书局 |
|
《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 |
| 三角五分 | 文明书局 |
|
《生理学粹》 | 孙海環编 | 特制一元六角,并制一元四角 | 上海通社发行,中新书局印刷 |
|
《中学生理教科书》 |
| 六角 | 启文社 |
|
《中学生理书》 |
| 八角 | 会文堂 |
|
《蒙学卫生教科书》 | 黄英叔 |
| 同文社 |
|
《生理学教科书》 | 平泽著,吴氏译 | 三角五分 | 文明书局 |
|
《最新家庭教育卫生要义》 | 日本桥本凤山编、郑诚元译 | 三角 | 鸿仁里昌记 |
|
《卫生学答问》 |
| 五角 | 群学社 |
|
《人体内外全图》 | 高桥屯 | 一元 | 日商东亚公司新书局 |
|
《初等小学生理卫生教科书》 | 王兰仲编 | 二角五分 | 会文编译社 |
|
《最近生理卫生教科书》 |
| 七角 | 昌明公司 |
|
《军队卫生学》 |
| 二角 | 新学界图书社 |
|
《中学生理教科书》 |
| 七角 | 昌明公司 |
|
《生理卫生学挈要》 |
| 五角 | 昌明公司 |
|
《卫生行政法》 | 日本法学士广中佐兵卫著 | 洋装一册,洋六角 | 昌明公司 |
|
《卫生行政法》 |
| 四册,洋七角 | 震东学社 |
|
《最新中等生理学教科书》 |
| 四角 | 上海南洋官书局 |
|
《人体解剖生理图》 |
| 二元四角 | 博物教材集成馆 |
|
《蒙学卫生实在易》 |
| 一角五分 | 彪蒙书室 |
|
《卫生教育初阶》 |
| 一角五分 | 震东学社 |
|
《学校卫生书》 |
| 四角 | 上海南洋官书局 |
|
《中学生理教科书》 |
| 二册,洋三角五分 | 震东学社 |
|
《疾病卫生书》 |
| 三角 | 文明书局 |
|
《生理卫生教科书》 | 杜亚泉校订 | 一角五分 | 商务印书馆 |
|
《生理卫生教授法》 |
| 三角 | 乐群书局 |
|
《生理教科书》 |
| 上制八角,并制六角 | 启文社 |
|
《高等小学生理卫生教科书》 |
| 三角 | 文明书局 |
|
《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 |
| 三角 | 文明书局 |
|
《卫生学问答》 |
| 五角 | 文明书局 |
|
《初等小学生理卫生教科书》 | 王季烈编定 | 八分 | 文明书局 | 学部审定图书 |
《生理卫生学讲义》 | 丁福保 | 五角 | 文明书局 |
|
| 陈用光编 | 大洋九角 | 科学会编译部 |
|
《陆军卫生学》 |
| 三角 | 上海群益书社 |
|
《生理及卫生教科书》 |
| 二角半 | 东亚公司书药局 |
|
《中学生理卫生教科书》 | 日人吴秀三一著,华申祺、华文祺译 | 八角 | 文明书局 | 学部采用为部定教科书 |
《卫生新论》 | 吴兖编,沈恩孚校订 | 三角 | 中国图书公司 |
|
《最近中学生理教科书》 |
| 七角 | 昌明公司 |
|
《生理卫生教授法》 |
| 二角 | 泰记乐群书局 |
|
《生理卫生教科书》 |
| 一角半 | 泰记乐群书局 |
|
《新世纪教科中等教育生理学》 | 铃木龟寿 | 八角 | 新学会社 |
|
《最近卫生学》* | 桥本善次郎著,海天独啸士译 | 二角五分 | 广智书局 |
|
《普通生理学教科书》 | 曾科进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