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文章列表 全部 按评论倒序

普通 推荐阅读 焦点 全部
缺省 时间 标题 评分 阅读 评论 跟踪网址 | 倒序 顺序
« 1 ... 36 37 38 (39) 40 41 42 ... 205 »
文章
  1. 何怀宏:“父亲”的背影
    社会 2009/09/28 | 阅读: 1545 | 评论: 1
    一百多年来,我们也多是听到“救救孩子”的呼声,很少听过要“救救老人”。
  2. 赵建永:汤用彤对《太平经》的考证研究
    宗教 2009/09/29 | 阅读: 1450 | 评论: 1
    汤用彤先生则率先注意到了黄老学向黄老道术演变的轨迹,而这正是道家向道教演进的关键环节。
  3. 林富士:臺灣地區的道教研究書目(1945-2000)
    宗教 2009/09/29 | 阅读: 2685 | 评论: 1
    臺灣地區的道教研究書目(1945-2000)
  4. 丁培仁:1996-2000年国内道教研究成果综述
    宗教 2009/09/29 | 阅读: 1617 | 评论: 1
    以往国内道教研究比之佛教研究较弱,但以两种《中国道教史》的出版为标志,道教研究迈入空前繁荣的境界。
  5. 吳珀元:《春之祭》中的音乐与仪式
    人文 音乐 2009/09/30 | 阅读: 2011 | 评论: 1
    史特拉汶斯基的作品「春之祭」,是難得以「儀式」為主題的現代作品,除了他本身是虔誠的東正教教徒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地方值得研究討論。
  6. 汪晖:自主与开放的辩证法——关于60年来的中国经验 (21世纪经济报道访谈)
    社会 2009/09/30 | 阅读: 2297 | 评论: 1
    比发表版本多结尾两段。
  7. 尤陈俊:作为立法者的政治儒学? ——《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读书札记
    书评 法律 2009/09/30 | 阅读: 2013 | 评论: 1
    书评: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5月版
  8. 张建木:佛教对于中国音韵学的影响
    宗教 2009/10/01 | 阅读: 2209 | 评论: 1
    古代印度人在语言学方面的成就是举世无匹的。伴随着佛教的输入中国,有一些印度语言学的知识也介绍过来。研讨这一门学问的不但有唐朝智广《悉昙字记》这样成部的著作,在一般的佛书中也常常有片段的论列。
  9. 孙昌武:南朝士族的佛教信仰与佛教文化
    宗教 2009/10/01 | 阅读: 1694 | 评论: 1
    历史上南朝士族专政,士族阶层也主导了各文化领域的创造和发展。南朝士族普遍信仰佛教,在佛教文化建设方面倾注巨大力量。南朝士族佛教形成一些鲜明特色:多有高门人士出家为僧尼;士族阶层积极参与义学讲论和佛学著述;士族家族盛建塔寺和造像,热衷奉佛实践;这一阶层信仰心特别诚挚与热烈。这样,南朝士族所创造的佛教文化丰富多彩,具有重大价值,也为隋唐时期的佛教和佛教文化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10. 吕澄:汉藏佛学沟通的第一步
    宗教 2009/10/01 | 阅读: 1734 | 评论: 1
    1953年所作。
  11. 朱伟:张承志记
    文学 2009/10/01 | 阅读: 3611 | 评论: 1
    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史中,张承志无疑极鲜明地扮演了属于自己的角色。
  12. 桑塔格:在土星的标志下
    人文 2009/10/16 | 阅读: 1646 | 评论: 1
    本雅明和占星术有什么关系?
  13. 碳交易的关键时刻:哥本哈根会议将如何改变市场
    环保 2009/10/12 | 阅读: 1561 | 评论: 1
    二氧化碳是目前无可辩驳地最令人振奋的商品之一,一些人已经看出了它的巨大的发展潜力。
  14. 胡鞍钢:60年经济发展让中国走向世界强国
    社会 经济 2009/10/12 | 阅读: 1930 | 评论: 1
    要講中國60年來的經濟變化,就需要先看看60年前到底中國是個什麼樣。
  15. 赵晓峰:四川马岩村的“新村发展议事会”
    社会 2009/10/13 | 阅读: 1389 | 评论: 1
    农村社区建设项目需求的偏好表达权,由自上而下的地方政府掌握,转变成由自下而上的普通村民拥有。
  16. 杨奎松:九一八事变后中间派知识分子救亡主张的异同与变化
    历史 2009/10/15 | 阅读: 1965 | 评论: 1
    面对强敌入侵和内乱不已的复杂局面,中国知识界,特别是处于国共之间的大批中间派知识分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于如何救亡御侮却有着各种不同的认识和主张。
  17. 宁可:6至13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
    历史 2009/10/15 | 阅读: 1665 | 评论: 1
    6至13世纪具体来说,就是公元581年—1279年。581年是隋朝的建立,1279年是元朝灭了南宋。这么一段时间为什么要把它提出来讲?
  18. 黄宗智:近现代中国和中国研究中的文化双重性
    人文 2009/10/15 | 阅读: 2258 | 评论: 1
    首先我将界定文化双重性的涵义;然后简要回顾主要的双重文化人群体,并分析学术和理论领域一般怎样对待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文化双重性。最后,我会提出一些方法上的、理论上的和实际应用上的意见。
  19. 朱苏力:《自由秩序原理》读书笔记
    法律 2009/10/19 | 阅读: 2296 | 评论: 1
    许多人曾经以不同的进路(理论的和诗意的)强调自由的重要性。
  20. 赵敦华:莫把康德当休谟
    人文 2009/10/19 | 阅读: 1914 | 评论: 1
    鼎鼎大名的贝克当然不会犯一个连初学德文者也不会犯的错误,合理的解释只能是:这个not是他有意加上的,他的理由是为了纠正康德的“笔误”。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贝克为什么要认为康德有笔误呢?康德在这里究竟有没有笔误呢?
« 1 ... 36 37 38 (39) 40 41 42 ... 205 »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