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社会

社会

« 1 ... 22 23 24 (25) 26 27 28 »
文章
  1. 王跃生:当代农村三代直系家庭构成分析——兼与城市比较
    2009/01/23
    从户主代位构成上看,当代农村三代直系家庭有两种主导形式:一是以第一代人为主导,一是以第二代人为主导。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超过50%的三代直系家庭以第二代人为主导,第一代人退居从属地位。第二代人赡养和照料老人是这类家庭形成的重要原因。在缺少社会保障的农村环境中,丧偶老年妇女对家庭养老有高度的依赖,她们成为三代直系家庭产生的主要前提条件。第一代人为主导的家庭虽不占多数,但却有逐渐升高之势;担任户主的第一代人多数尚未年老,这类家庭具有代际协作特征。与农村相反,城市三代直系家庭则以第一代为主导,经济自立能力强使第一代人摆脱了对子女的生存依赖,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三代直系家庭是松散的,但却有助于提升代际关系质量。这应该成为农村三代家庭的发展方向。
  2. 苏国勋:由社会学名著想到的
    2009/01/20
    在笔者看来,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来说,所谓增强学科意识,除了参与、观察变革社会的实践之外,就是要提倡阅读经典研究大家,舍此别无他途。
  3. 丁萌:汪晖华师大演讲笔记--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性
    2008/12/30
    如何诠释中国及其现代性

    思想史是综合的和跨学科的领域,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其思想史和学术史。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两个方法论传统。
  4. 黄宗智、彭玉生: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2008/12/27
    作者题记:本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74-88页。本文章由我们两人十多次反复来回合作撰写,计量工作主要由彭玉生承担。感谢贺雪峰、张家炎、顾莉萍、陈丹梅和该刊三位匿名评审人的帮助。
  5. 黄宗智:中国农业面临的历史性契机
    2008/12/27
    今日中国的农业正面临着一个历史性发展契机。其出路不必等待未来的更高程度的城市化,更不在于美国式的大农场,而是在于当前的新时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既是高劳动密集型的也是相对高收入的小家庭农场。
  6. 何慧丽:从农民合作自助到城乡互动互助——我几年来的思考和行动小结
    2008/12/26
    政府主导的城市化道路,天生受到两个国内基本矛盾的制约,一是基本国情矛盾,一是基本体制矛盾。主要表现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造成劳动力无限供给、小农村社经济不断细碎化,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极其严重的根源。
  7. 汪晖:为未来而辩论
    2008/12/23
    讨论的激烈程度表明,我们对于过去和当下的理解,我们对于未来的想象是如何不确定。过去内在于当下,对于过去和当下的理解的不确定导致了未来的不确定。关于经济发展、政治改革、社会分化、环境危机以及制度创新等问题的讨论,包含着对于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的深刻思考。
  8. 陈光兴:台湾消费社会形成的初步思考
    2008/12/22
    台灣地區消費社會的形成不是突如奇來更不是孤立的現象,它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生產部門的延續與擴張,在其逐步擴大的變動過程中與國家、民間、媒體、資本、市場等既存歷史空間相互形塑,在動態過程中決定了它的內容與形式。
  9. 熊月之:上海--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
    2008/12/17
    在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讲演,谈上海的混杂性。
  10. 温铁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与土地私有化的理论逻辑
    2008/12/09
    若能借鉴同为东亚小农经济的日、韩、中国台湾地区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的现代多功能农业的经验,并传承上世纪80年代中国“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和谐社会模式,推行体现普惠制服务的弱势小农的合作化,新农村建设——综合性的合作经济和乡村自治——定将成为中国三农发展道路之本。
  11. 王晓明:新的国家认同及其未来
    2008/12/07
    原编者按:此文以《中国认同之现状与希望》刊登于天涯6期,但有较大删节,此为全文。
  12. 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2008/12/06
    从1978年开始到1990年代中期,可以说中国只有经济政策,没有社会政策。
  13. 许章润 :喜忧参半话“村官”
    2008/12/06
    法学院的毕业生去做“村官”,这是近两年里的新鲜事,令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而喜少忧多。
  14. 罗丰:什么是华夏的边缘——读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2008/12/05
    “在近代中国国族之建构中,华夏与传统华夏边缘合一而成为“中华民族”,可以说是此地区长程人类资源竞争历史中的一种新尝试。”
  15. 侯建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2008/12/02
    1920-30年代的农村调查的目的不一,深浅有别,但客观上都为日后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留下了颇有价值的资料。
  16. 赵晔琴:农民工: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建构与空间型构
    2008/12/02
    本研究从“社会建构”概念入手,以上海某棚户区中的外来民工为对象,探讨他们进入城市后的身份建构机制。
  17. 申端锋:乡村社会的伦理性危机
    2008/12/01
    中国乡村社会目前正在经历一个从治理性危机到伦理性危机的转换过程。
  18. 李昌平:中国今天很多危机是自主性丧失
    2008/12/01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农民由于再次逐步丧失自主性或自主权,才导致中西部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凋敝;同样,今天中国在WTO体系中已经丧失了自主性和自主权,才面临目前的经济困境。
  19. 黄平:全球化时代社会科学遇到的挑战
    2008/12/01
    最近这十年才是社会科学遇到的挑战外显化的时期,因为这一段时间社会学危机比较明显,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20. 佟新:三十年中国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
    2008/11/28
    三十年的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好像走过一个世纪, 不仅承接了传统社会学的知识、经历了社会转型, 还应对了整个社会科学界的理论挑战和全球化的政治影响。
« 1 ... 22 23 24 (25) 26 27 28 »
API: RSS订阅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