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学 (推荐阅读)

文学

(1) 2 3 4 »
文章 (推荐阅读)
  1. 石家駒(陳映真):一時代思想的倒退與反動──從王拓〈鄉土文學論戰與台灣本土化運動〉的批判展開
    2013/07/02
    乡土文学论争中,王拓与陈映真同被余光中《狼来了》点名,而97年纪念乡土文学论争20周年时,王拓抛出《乡土文学论战与台湾本土化运动》,此时他已从左翼统派转向台独。陈映真对此文展开批评。
  2. 张承志: 夏台之恋
    2013/05/24
    夏台不仅是一个乡一个公社,而且是西域史上的一条著名通道的起点。唐玄奘西游取经,越过冰岭 -- 即是在此地进山,通过了这条险道的。另外,比如准噶尔与清朝的最后一战,也是以夏台为依托;以胜则为王、败则为寇、北疆不保则翻大坂跑南疆为战略,靠这一条路下的赌注。
  3. 邱士杰:从中国革命风暴而来--陈映真的「社会性质论」与他的马克思主义观
    2013/05/16
    「社会性质」问题是一个有浓厚马克思主义色彩、并透过共产国际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而产生的理论传统。陈映真于90年代放下小说创作之后,在大陆、韩国,以及台湾不同世代所提出的「社会性质」论(或论争)的基础上,形成他自己的「社会性质」论。陈映真在80年代即面对的分离主义问题(分离主义的论述以及分离主义的成因),是考察陈映真转入「社会性质」研究的重要媒介;而本文所研究的陈映真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以「社会性质」论为媒介的马克思主义观。
  4. 张晖:新发现的陈寅恪给龙榆生诗函
    2013/01/30
    从去年开始,词学大师龙榆生先生的子女开始全面清理家藏遗物,得近人书札若干,陆续整理,得陈寅恪致龙榆生的信函十三封,其中包括:附有诗笺之信札六封、未附诗笺之信札三封、仅有诗笺的信札四封。另有空白信封三个,零散诗笺三纸、便条一张。
  5. 汪晖:重影--扬州杂忆
    2013/02/14
    在20世纪,时代这个词神圣而又普通。我入学时18岁,而年长的同学的孩子已经十一、二岁了。干部、教师、工人、农民、职员、知青,或者还有其他的身份,在这个时刻都变成了大学生。在此后的岁月里,像这样将年龄、经历、背景如此不同的人组合在一起的方式再也没有出现过。因此,77级,还有78级,大学生这个词所包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其他任何时代所不具备的。
  6. 汪晖:鲁迅文学的诞生--读《<呐喊>自序》
    2013/04/04
    他的"反抗绝望的文学"是通过对"希望的文学"的否定而确立自身的。在"胜利的哲学"蜕变为"乐观的文学"之时,"反抗绝望的文学"对"将令"的忠诚不但不会变成盲从的乐观主义,反而会从"无法全忘却"的梦中再度崛起而呐喊。我以为20世纪历史中几次对于鲁迅的重新发现就源自这一对初衷的"忠诚"。我们可以说:这是20世纪文学的自我否定,而这种自我否定正是这一革命世纪最宝贵的遗产。
  7. 熊庆元:乡村建设、社会改造与"革命青年" --从《丰收》中的两组细节看上世纪30年代的起源语境
    2013/01/11
    叶紫在《丰收》中关于政党政治和农运记忆的两组细节描写,隐秘地表达出上世纪30年代的起源语境。随着大革命的失败,毛泽东在1927年写作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述重心转向了"阶级"。政党政治博弈的过程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转型",触发了思想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讨论并促使中共在实践层面转向了土地改革。
  8. 汪晖:墓园·颠倒
    2012/06/29
    2012年5月28日自纽约飞抵瑞典,入住乌普萨拉(Uppsala)瑞典高等研究院(SCAS)。研究院的主体部分是一所十八世纪的晚期建筑,即林奈宫(Linneanum),坐落在植物园内。我的寓所在植物园外的墓园一侧。5月29日,临窗而坐,眺望墓园,时差之中,恍若守墓人,随手涂鸦,录随感二则,其一题为《墓园·颠倒》。
  9. 孟繁华:乡村文明的崩溃与“50后”的终结
    2012/06/30
    当下中国文学状况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现实原因,是乡村文明的崩溃和新文明的崛起导致的必然结果。乡村中国的“空心化”和文明的全面沦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那些长期以乡村生活为创作对象的50后作家基本还固守过去乡村文明的经验。
  10. 赵刚:頡頏於星空與大地之間--左翼青年陳映真對理想主義與性/兩性問題的反思
    2012/07/01
    陳映真的文學不只是台灣文學與思想的資產,甚至也不只是中國文學與思想的資產,而是整個第三世界文學與思想的資產,因為它是建立在一種具體的地方感與時間感的對真實歷史與具體問題的反思。對我而言,這也包括了兩岸一起重新閱讀魯迅以及其他的歷史中的思想,一起思索如何走出最適合自身歷史背景與社會條件的路徑。
  11. 陆建德:谈乔治·奥威尔
    2012/07/14
    米兰·昆德拉特别不喜欢《1984》,他把它和卡夫卡的《审判》相比。卡夫卡在寓言式作品里经常会有很多向人性打开的窗户。奥威尔则把复杂的生活减缩到一个政治的层面,唯政治的层面。因此《1984》是"伪装成小说的政治思想",它不能照亮"社会学与政治学都无法进入的神秘之地"。小说自身成了极权精神和宣传。
  12. 李陀:“新小资”和文化领导权的转移--北岛《波动》序
    2012/08/13
    尽管国家和资本非常强大,在中国当代文化的生产中颇为自信地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并且也都以政策和金钱的直接调控力或间接影响力,按照各自的需要试图控制文化之河的流向,但是,实际上,由于文化生产的上游下游所有环节都在小资精英的控制之下,不管国家和资本情愿不情愿,承认不承认,在今天,文化领导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移到新兴小资产阶级的手中。
  13. 冯象:美极了,珍珠--译经散记
    2012/08/10
    所以归根结蒂,知识积累学术训练之外,译经靠的是生活经验、想象力、技艺和灵感(《信与忘/马尿、理性与译经》)。而所谓生活经验、想象力,首先是对社会苦难的关注。
  14. 李陀:诺贝尔奖评价中充满种族歧视
    2012/06/23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每个屌丝的内心是多么的复杂,多么难过。当他们带着微笑说"我就是屌丝的时候",他的内心是什么?就像美国人说我是个loser,这话不是很容易出口的。但在生活的压力之下,他居然就说出口了,他的内心一定有一场精神战争
  15. 刘禾:晚清“闭关自守”一说并不成立
    2012/06/08
    我的书讨论的是碰撞中的帝国,解释的是权力结构在全球范围内是怎么回事。关注的不是这个东西最后给中国带来了好还是不好,历史还没有终结
  16. 伊格尔顿:理论之后(第一、二章)
    2012/06/10
    伊格尔顿2003年书中两章,指出文化理论的动力在911和美对伊战争后已经丧失。“对文化理论学者而言,身体是一个永不退流行的主题,不过,他们的焦点通常是会感受情欲的身体,而不是会感到饥饿的身体;是交媾中的身体,而不是劳动中的身体。”
  17. 吕正惠:《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推荐序--简短的推荐
    2012/06/05
    [小森阳一]把《海边的卡夫卡》和战后日本社会联系起来,对一直企图逃避战争责任的右派进行了强烈的抨击,让我这个对历史不是毫无所知的人,都有突然憬悟之感。我第一次感觉到,小说评论是可以和知识传达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
  18. 許南村:現實主義藝術的新希望
    2012/05/26
    主觀而主動地創造克服人的疏離的偉大的作品……這就不單只要求這個作家把他抵抗人的疏離的意念結晶於作品的內容,他還須要充份地認識到藝術品在工商社會中受制約於市場法則的整個生產到消費的行程,積極地掌握現有的藝術表達形式,寫出現代人生的破碎、不連續、庸俗化和失去動能的條件;鼓勵人和社會、人和歷史,從而人和人之間生動活潑的關係的偉大的、這個時代的、這個民族的現實主義之藝術。
  19. 韩少功:《山南水北》选读:《青龙偃月刀》、《空山》
    2006/11/17
    《山南水北》韩少功著 作家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定价26.00元。一共99篇,选两则先睹为快,要看其他的篇章请去书店购买。这两篇文字都平淡清朗,却暗含着浓重的乡村情思。在清新的乡村和荒野空气里,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的离开,庸俗时尚的侵略,田园的荒芜,老人晚景的凄凉。
    以前人眼睛被飞虫迷了,就进理发店,剃头师父随手用青龙偃月刀一画,眼里一凉,虫子就出来了。当然了,只是听说而已,咱没轮上那年月。--人文与社会
  20. 张承志:鲜花的废墟
    2006/09/26
    “无论对于穆斯林世界,抑或是对于欧洲而言,这个时代都不仅确实存在过,不仅异常重要,而且余香至今缭绕,引诱人们争说传奇。科尔多瓦——愈是在它的大地上徘徊良久,我就愈对描写它不抱幻想。自古典时代以来,它吸引了多少支笔!洞察的和浅薄的,迷恋的和投机的,鹅毛的和电子的,一路迎着滚滚的著述,我踌躇着还是来了。我倚着一株橄榄树坐下,摊开一页白纸。瓜达尔基维尔粼粼波动,我心里升起清醒的悲观。但这悲观是甜蜜的;是一种沉浸在细部想像之中的、沉湎迷醉的感受。”

    这是张承志2005 年出版的游记《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中的同题文章,它并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它的举意,“首先是对这个霸权主义横行的世界的批判。其次则是对一段于第三世界意义重大的历史的追究、考证和注释。”(见书之“小引”第3页)。售价38元,其中有很多张承志亲手绘制拍摄书写的插图,印制精美典丽。
(1) 2 3 4 »
API: RSS订阅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