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思想

胡清雅:吴叡人〈贱民宣言〉批判的一点补充

人文与社会
〈贱民宣言〉看似以「弱小民族」作为立场,矛盾地既批判、又捍卫「民族」的「自决权」,其中的吊诡之处,是铲除了历史过程中的整个列宁的「民族自决」范畴与其历史意义,以及台湾反殖民运动当中的具体实践。应该说,〈贱民宣言〉既恨又爱、既撇嘴又想要的「民族自决」(以及与其共构的整套文明社会进步观的欺罔性)正是威尔逊原则在21世纪的具体实现。

谢谢赵刚老师翻出旧文重新下注,才又拜读了吴叡人的〈贱民宣言〉。针对〈贱〉文,已有了重要的好评论(见文末连结中赵刚的评论与邱士杰的补评),在此基础上,这里就只补充一点,也就是关于〈贱民宣言〉开宗的立论基础「民族自决」的问题。

「民族自决」论,被〈贱民宣言〉作为「弱小民族」的自然「出路」,又以国家间霸权秩序(帝国)来反批它的欺罔,强调台湾未能实现「主权国家」的悲剧性格(想玩游戏,却连棋局都进不去)。需要被问题化的正是「民族自决」一概念,因为它发展过程与历史实践,一点都不那么想当然耳,它见证了两条几乎平行的左右翼版本:一是威尔逊版本的「自决」(self-determination);另一则是列宁就弱小民族解放问题而发展的「民族自决」(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简单来说,前者设定了国家间体系中以文明的「主权国家」作为单位的谈判格局,它的提出过程重整了一战后世界秩序,包括了以「立宪民主」为核心的「美国模式」对外输出;而列宁原则的焦点则次关于弱小民族、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如何「解放」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压迫,而与它相制约的则是被压迫民族之间的联合,以及民族解放必须扣合阶级解放--「跨民族的无产阶级斗争」以及运动组织上的跨国统一。换句话说,列宁民族自决原则下的实践者,正是1920年代之后的共产主义运动国际主义连带。〈贱民宣言〉中的「民族自决」,语言看似亲近列宁原则,但它的前提与企图,却恰恰服膺了威尔逊的自决论。

那就来仔细看看威尔逊自决论的内容吧,下方简列了它的发展过程(注1),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殖民地的「人民主体」逐渐被「殖民地人民利益」与「民意」所置换,「民族自决」也被置换为「自决」;而「主权国家」作为它的前提,更是它的直接效果:

-  1916年5月27日演讲,威尔逊第一次提出战后秩序重整的核心原则:主权国家之内与之间的政治协商需要以「被统治者的同意/以合意为基础」(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和「各主权国家平等」(relateto each other as equals)(22)为前提。
-  1917年1月22日演讲(peacewithout victory)再申明他对于战后和平重整,是以美国价值与原则为前提,而战后国际秩序原则为「国家平等」(equality among nations)和「人民大众政府」(populargovernment),并且需要以和平(非革命与暴力)方式达成。
-  1917年3月5日演讲,依旧以「国家平等」和「民意」为两个主要原则,挑战独裁政权合法性。所谓民意,指主权疆界之中的合意。
-  1917年4月美国以「民主、弱小国家解放」为名对德宣战,强调「brotherhood ofmankind」。
-  1915-1916年列宁民族自决(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概念提出并发展,1917年列宁宣布布尔什维克取得俄国政权,并提出「解放一切殖民地,以及一切依赖、受压迫、没有主权的人们」英法等帝国产生合法性危机。1918年1月5日英首相国重申参战目标(Caxton Hall Speech),企图以「自决」(self-determination)和「以合意为基础」(consent of the governed)抵制布尔什维克的民族自决论以拉拢英左翼,此为自由主义版本「self-determination」原则的首度出现(但仅限于欧洲与非土耳其地域的奥图曼帝国)。
-  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发表「14点声明」(Fourteen Points)重申美国参战目标与战后和平秩序方案,但其中并未阐明「self-determination」立场,主要讨论在于地理区域重整。声明的第五点虽然专门处理殖民地问题,但当中却仅涉及「殖民地人民的利益」(the interests of colonial populations),且为他者裁定,而非殖民地民族自决(40)。是为威尔逊对列宁民族自决的回应。
-  1918年2月11日,威尔逊再次宣读「14点声明」,首次提出「自决」(self-determination)一词(但其核心仍就是人民的「利益」),关于战后国际秩序重整的问题,则是强调「自决」(self-determination)和「合意政府」(government byconsent)。
-  1918年7月4日佛农山美国独立日演讲,强调战后国际秩序需以「人民大众的合法性」(popular legitimacy)为基础,而关于领土、主权、经济、政治关系的任何安排,则需:「principles of honor and of respect for the common law of civilized society that govern the individual citizens of all modern states in their relations with one another」(44)。

我们注意到,当中不断重复提及的「原则」是:equality of nations(弱小国家在国际间协商权利);right over might(和平的国际秩序重建);consent of the governed(强调国际协商需得到人民同意,同时此为国家政府的合法性),最后一点在1918年2月之后成为「民族」有权进行「自决」(the right of peoples to "self-determination")。而关键在于,行使自决权、达到「合意」的「主体」,到了最后越来越清晰:他必须是一个现代国家文明社会范围内的公民个体,而以此为基础产生的法律与民意,才会得到国家间体系的认可与尊重。也就是说,威尔逊自决原则的设定,其实并不适用于非文明的「落后」地区。这样的理解,于是合理化了威尔逊自身的种族主义,以及他在美国殖民地菲律宾问题上持的相反态度。

在此,我们看到了威尔逊「自决」与列宁「民族自决」的本质差异:相较于布尔什维克所使用的「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威尔逊并未使用「民族自决」,而仅使用「自决」。因为,在威尔逊那里「自决」等同于「self-government」和「government by consent」等先行概念,这成为战后国际秩序重整「普遍价值」(注2),它虽然达成了某些殖民地的民族国家化(所谓的「去殖民」),但它的本质与政治目的,决定了它不可能适用于一切弱小民族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而现实中,威尔逊原则成为美国一战末期至战后「美国模式」的意识型态宣传战核心,用来与列宁的民族解放进行对比。

有了这些认识,我们在去对照〈贱民宣言〉的开头二段。文中看似批判了「民族自决」以及主权国家体系内的霸权结构,但这样的批判并未导向一个列宁主义式的民族解放论与无产阶级斗争,而是要求台湾必须至少具备「主权国家」形式,才能参与游戏、才能联合「弱小国家」以和霸权竞争。而整篇宣言,更以牢固化「台湾」作为疆界与行使主权的绝对必要性,来巩固「民族」的范畴(原住民主体在其中又是点缀了)。

吴叡人是理解历史的,那他应该知道,早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霸权国家的贪婪嘴脸早就已经宣告了威尔逊原则的破产,而列宁的民族自决原则在1917年俄国革命过程中树立,并为之后各地共产党组织接受采用;而研究台湾史的吴叡人更该知道, 1921年开使由民族资产阶级主导、持续10年之多的台湾设置议会请愿运动,以及在1920年代中期之后农民组合成立、台湾文化协会左倾、台共成立所展开的具有阶级斗争、民族解放、无产阶级连带、国际主义性质的运动与实践,具体体现了1920年代台湾反殖民运动从「威尔逊主义」走向「列宁原则」的分歧与转向。某种程度上,是阶级性质规范了它的民族面向。

换句话说,〈贱民宣言〉看似以「弱小民族」作为立场,矛盾地既批判、又捍卫「民族」的「自决权」,其中的吊诡之处,是铲除了历史过程中的整个列宁的「民族自决」范畴与其历史意义,以及台湾反殖民运动当中的具体实践。应该说,〈贱民宣言〉既恨又爱、既撇嘴又想要的「民族自决」(以及与其共构的整套文明社会进步观的欺罔性)正是威尔逊原则在21世纪的具体实现。

 

注1:此处对于威尔逊主义发展的过程,整理自Erez Manela在《The Wilsonian Movement》一书,括弧中的数字为页码。这些摘要整理出自2011年春汪晖来新竹交大社文所进行一学期的讲学,课程名称「亚洲视野:中国历史的叙述」的课堂导读笔记。参考Erez Manela: The Wilsonian Movement, Chapter 1,2,3,5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注2:这里引了威尔逊主义的几段文本,来观察其中的主要问题。「We believe...that every people has a right tochoose the sovereignty under which they shall live...thesmall states of the world shall enjoy the same respect for their sovereigntyand for their territorial integrity.」 (1916年3月);「『the united state could stand for noothers』-but at the same time could and should beapplied universally, since they held 『the affectionsand convictions of mankind』 and were shared by 『forward looking men and women everywhere, of everymodern nation,of every enlightened community.』」(1917年1月)「general principles of open diplomacyrather than secret treaties, freedom of the seas and of trade, the reduction ofarmamen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ssociation ofnations』 that would guarantee the 『political independence and territorialintegrity』 of great and small states alike...」(1918年1月8日,14点原则 )「It would be predicated on 『the settlement of every question, whether of territory, of sovereignty,if economic arrangement, or ofpolitical relationship, upon the basis ofthe free acceptance of that settlement by the people immediately concerned.』」;「The peace settlement would have to replace an international systembased on power with a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n which interaction among nationswould comport with the 『principles of honor and  of respect for thecommon law of civilizedsociety that govern the individual citizens of all modern statesin their relations with one another.』」(1918年7月4日,佛农山美国独立日演讲)这些发表内容,可以看见威尔逊宣言中,构成「自决」的前提,至少包括主权(sovereignty)、疆域(territory),而以主权国家作为自决单位的则是「现代国家」,它由经过启蒙的个体市民(enlightened, individual, citizens)构成。这是「国家-国家」的现代国家之间的国际秩序,在此的govern by consent形式也就是立宪民主,也是参与国际决议、享有国际平等权与自决权的前提。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12/3821
  •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3821

卡維波:在帝国/殖民/主义中的台湾史叙事--从赵刚二评吴叡人谈起 朱永嘉:《刘邦与项羽》前言及目录
相关文章
小森阳一:帝国的文学/文学的帝国:夏目漱石的《文学论》
汪晖:帝国的冲突,或帝国主义时代的冲突?--《帝国的话语政治》座谈会上的发言
米尔斯海默:帝国布局(全文)
阿尔都塞:论布莱希特和马克思(1968)
萨米尔·阿明:帝国与大众
赵刚:「新右派」出现在台湾地平线上了--评吴叡人的《贱民宣言》
赵刚:二评吴叡人:一个「逻辑的-理论的」批判
邱士杰:「台湾人全体的解放」?--对赵刚老师〈「新右派」出现在台湾地平线上了:评吴叡人的《贱民宣言》〉的一点补充
卡維波:在帝国/殖民/主义中的台湾史叙事--从赵刚二评吴叡人谈起
叶蕤:共和国还是帝国?--对"道恩斯诉比得维尔"案的分析
王颢中、胡清雅:反服贸与台湾社运中的“中国因素”
胡清雅:反服貿運動的美國因素
許育嘉:「中國想像」或是「亞洲想像」?--「帝國/民族國家」語境下的中國論述
API: 工具箱 焦点 短消息 Email PDF 书签
请您支持独立网站发展,转载本站文章请提供原文链接,非常感谢。 © http://wen.org.cn
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立场。对于发言内容,由发表者自负责任。



技术支持: MIINNO 京ICP备20003809号-1 | © 06-12 人文与社会